首页 有色金属 正文

黄铜米缸里放硬币还是铜币 蒋介石搞币制改革目的是什么

法币不仅很快成为民国时期的标准纸币,而国民政府也因为法币的发行和正常流通,但均未从根本上摧毁法币的流通体系,而何应钦最初答应给新四军的军费是每月法币18万元,说明法币在抗战时期还未出现严重贬值情况。...

黄铜米缸里放硬币还是铜币,蒋介石搞币制改革目的是什么?

1941年“皖南事变”爆发后,老蒋为奖励上官云相的第32集团军作战“有功”,特赏法币5万元;1947年刘汝明兵团被刘邓大军揍得稀里哗啦损失一个整编师,老蒋为安抚杂牌特拨重建经费法币5亿元;1948年陈诚离沪赴台养病,老蒋批“特支费”金圆券5万元,杜聿明母亲过寿再送金圆券10万元,这几次的货币种类的和金额,你确定看懂了吗?

“法币”是国民政府1935年11月正式发行的法定纸币,彼时老蒋已经用武力压服了各地军阀,南京政府拥有了一定的政治和经济权威,为统一北洋以来乱七八糟的货币体系,南京政府在英国和美国的帮助下,开始正式发行“法币”。按金融学的专业词汇,法币是为本位制货币,国民政府规定一切公私款项必须以法币收付,市面上的银圆则收归国有,以一法币兑换银圆一元,同时限期收回各军阀政权发行的其他纸币。

最早宣布与法币挂钩的是英国货币,汇价为1元法币等于英镑1先令2.5便士,然后美国加入,汇价是1元法币等于0.3美元,因此在行政命令、外汇支撑等手段之下,法币不仅很快成为民国时期的标准纸币,并且还一度比较坚挺。关于金融和货币学咱是外行,反正大概就是这么个意思,其实这才是国民政府的第一次“币制改革”,而且是基本成功了的。

因此在1936年以后,市面上银圆的流通就逐渐少了,而国民政府也因为法币的发行和正常流通,在财政状况上颇有好转,其实也是赶上了民国“黄金十年”的较稳定时期,法币的波动不大。即便是抗日战争爆发后,国统区甚至部分沦陷区的市场交易,也仍然以法币为主,日本侵略军发行过自己的“军票”,也企图伪造过法币,但均未从根本上摧毁法币的流通体系。

前述上官云相一个集团军才赏法币5万元,便可知道其坚挺和稳定程度,当时中央军嫡系部队每个师每个月军费为法币25万元左右,非嫡系和杂牌的数额略少,约为12万到18万元不等。而何应钦最初答应给新四军的军费是每月法币18万元,后来开始耍赖,从1937年11月起,每月实发只有法币8万元。

新四军组建之初仅有10000余人,这8万元法币包括军饷、伙食、日杂等各种费用,说明法币在抗战时期还未出现严重贬值情况,说不“严重”是因为抗战艰难、国民政府因财政困难难免增发纸币,肯定还是有一些贬值的,只不过还在可控范围内。到抗战胜利的1945年至1946年间,法币也还维持着一定的权威和信誉,然而到了1946年年底以后,情况就恶化起来了。

因为老蒋挑起了全面内战,蒋军数百万军队每月的军费、军火、给养需要耗费大量资金,而南京政府脆弱的财政根本经不起这样的消耗,于是就滥发纸币,使法币的通货膨胀率像气球一样越吹越大,到1947年已经是惨不忍睹了。1947年刘汝明得到的军费就以“亿”来计算,你就知道钱毛到了什么程度:

1937年抗战爆发前夕,法币发行总额不过14亿余元,到1945年日本投降前夕,法币发行额已达5千亿元,而到1947年4月,发行额已然增至16万亿元以上。再到了蒋军丢掉大批城市和地区的1948年初,法币发行额竟达到660万亿元以上,等于是抗日战争前的47万倍,物价上涨3492万倍,至此法币体系终于彻底崩溃。

于是国统区物价飞涨民不聊生,“反饥饿反内战”的呼声此起彼伏,经济上趋于崩溃的后果,就是政治上的崩溃,进而也会造成军事上的彻底崩溃。蒋军官兵如果发不出军饷(发来也是一堆废纸)、部队买不到粮食蔬菜、南京政府也无法采购军需物资,这仗还能打下去吗?所以各方面情况都逼得老蒋进行新一轮“币制改革”,那就是废止法币,发行新币“金圆券”。

1948年8月18日,南京政府正式下令实行第二次币制改革,即以金圆券取代法币,次日老蒋以总统令的形式发布《财政经济紧急处分令》规定:自即日起以金圆券为本位纸币,发行总限额为20亿元,限11月20日前,民众必须以法币300元折合金圆券1元、东北流通券30万元折合金圆券一元的比率,强制兑换金圆卷,同时还颁布了一堆细则条例。

第二次币制改革最狠的条目,是国民政府用金圆券强制收兑百姓手中的金银及外币,也就是说,你手里私藏金条银元或者美金英磅而不限期兑换成金圆卷,那是犯法的,被发现就会抓起来判刑。这么干一方面是禁止在金圆卷以外,民间用硬通货私下交易,另一方面是蒋政权搜尽了最后一点民脂民膏,因为一旦金圆卷立不住,稍微有点余财的中产阶级也立马破产,任何财富也没有了。

谍战大剧《北平无战事》描绘的就是这一时期的场景,因为币制改革的重点就是南京、上海、北平、天津、武汉、广州等大城市,这些城市是民国的经济中心,占据较大体量比重。所谓的“孔雀东南飞计划”,就是运来金圆券并且保证它的正常兑换和流通,那么想要它正常流通,就必须能够在市面上买到东西、并且市面上还得有足够的东西,这是基本经济常识。

于是为了贯彻落实币改,小蒋亲自坐镇上海担任经济督导专员,中心任务就是两条,第一监督强制兑换金圆卷,就是把钱得换下去;第二就是平抑物价和打击屯积居奇,让市场流通起来。这里面最大的问题是,小蒋以行政手段强迫冻结物价,商人们无利可图,就想尽方法储存货物而不出售,以便等待机会再卖,仅有的交易也大都转往黑市进行,老百姓拿到金圆卷却买不到必需的东西,比如粮食、棉纱、煤炭和日用品等,那有什么用?

所以小蒋就要“打虎”,打击这些商人们的屯积居奇行为,期间苍蝇小虎确实打了几个,包括杜月笙的儿子杜维屏,煞有介事。然而当打到大老虎孔令侃时,遭到宋家和孔家的强力反弹,甚至搬出老蒋出面,终于不了了之,而孔令侃免于处罚,意味着小蒋在上海的“督导”彻底失去了威信,于是屯积居奇、投机倒把和黑市交易更加猖狂,市面上则是“有价无货无市”,金圆券遭遇严重信任危机。

更要命的问题是,由于庞大的政府开支和军费需要,国民政府又突破了承诺的发行总额限制,因为当局1948年的战时财政赤字,每月高达数亿元至数十亿元,那只能依靠狂印钞票填补,美国的贷款援助也从来没有落实。至1948年12月底,金圆券发行量增至81亿元,再至1949年4月时增至5万亿元,至6月更增至130万亿元,比十个月前初发行时增加24万倍。

至1949年5月,在上海买一石大米的价格要4亿多元的金圆券,你得背着一麻袋的钱换来一小袋大米,完全是扯淡了,而且由于贬值太快,市民及商人为避免损失都不想持有金圆券,交易后或发薪后所取得的金圆券,皆尽快将其换成外币或实物,或干脆拒收金圆券。因为民国的GDP和经济体量不够大,滥发钞票的结果就是饮鸩止渴,早晚会使经济体系和财政信誉彻底崩溃,民心尽失,也成为压垮蒋政权的最后一根稻草。

至于币制改革的结果嘛,当然就是剧中小蒋对曾可达所说的:“可达同志,我们失败了”。

民国不同时期的袁大头银元?

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首先题主应该先了解民国时期的袁大头都有哪些年份,并不是民国的时候每年都有铸造袁大头,因为年份的不同,所以制造的数量也是不一样的,因此导致了现在价值人民币的高低也是不一样。下面老孟就给题主说说民国时期的袁大头:

△中华帝国洪宪纪元飞龙袁像△

袁大头的发行年份:首先袁大头壹圆面值的一共发行了三年、八年、九年、十年这几个年份,半圆面值发行了三年一个年份,二角发行了三年和五年两个年份,一角也是发行了三年和五年两个年份,另外还有中华帝国洪宪纪元的袁世凯戎装像纪念币!这就是所有银元上有袁世凯像的发行年份,其他的都是假的,大家千万不要信!记得看过最搞笑的一张图,正面背面都一样,然后上面字中华民国从元年到十年,老孟也是非常佩服这些人的脑洞,你们是真的一点常识也没有吗?每年都改模具不说花费有多大,就说天天改模具的师傅也得累个半死吧!还有一点大家要记住中华民国三年是没有造字的,后面八年才开始有造字,很多假币的水平实在是太低了,这些简单地东西都不注意,所以大家在分辨真假的时候首先要看这个,一眼假的东西没必要在纠结!

△中华民国八年袁大头△

袁大头的价值:其实袁大头的价值现在还是不错的,我们习惯将袁大头一般品相的叫做通货,通货现在的价格基本上在1000元左右,很多人还区分三年十年九年,其实除了八年其他的普通版都一样,价格也是差不多的,有的人愿意区分出来无非是多卖50来块钱,但是老孟看来没有必要,所以看对方吧,基本上都是通货的价格!八年因为铸造的时候正处于欧战,所以进口的钢模到了中国也就已经快到九年了,因此八年就仓促发行了,这也就导致八年很多字体都是弱打,而八年年底铸造了一批紧接着就改铸九年,因此八年的铸造量就小了很多!所以八年的价值还是非常高的,现在通货也得在三千以上吧!袁大头二角的价值基本上通货也在四五百块钱,有些好品可以卖到上千元,银元以及收藏品这些东西大部分都是看品相的,好品相的价值轻松过万,并且一些好的班别也是可以卖出高价的!袁大头一角的价值就比较高了,基本上卖1000以上无压力,很多人都是抢着要,现在老孟也没有办法给一个价格,就说在1500左右吧,基本上还是看班别看品相!一角的品相对价格的影响也是非常大的!至于最后中华帝国袁像飞龙基本上都是五万元以上了吧,美品卖十几万也是常见的,所以银元这个东西价值真的没有办法估计还是看品相,这也是老孟为什么一直强调大家在收藏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品相,能买好品相的绝对不要差的!

△中华民国十年袁大头△

浅谈袁大头:其实袁大头作为现代人们都非常熟悉的一个词,也是贯穿历史,从古至今历朝历代发行的钱币也有很多,但是我们记住的就那么些,更多的还是用大类来区分,比如铜钱,大洋其实这些都是统称,而袁大头却是人们真正记住单一品种的名字!袁大头对于人们的影响还是非常的深,不仅是因为它制作精美,还因为它的标准制度,都是统一的,因此不管是在当时还是在现代人们的认可度还是非常高的,据一位朋友说他们老家至今还在流传着嫁闺女要用袁大头当陪嫁的!袁大头老孟个人觉着还是可以收藏的,就算是买通货也是一个很好的选择,买不起精品买通货就算跌也不会跌多少,当然涨也不会涨多少,不过从17年之前的600元到现在的1000这一波顺风车也是做的也是很爽了,当然再往后涨价也很难说,但是老孟个人看跌也跌不了多少,现在主播们都缺货,谁要是900左右放通货肯定都被个大主播瓜分了,根本不会造成很大的影响,除非是特别大的量!但是具体得有多少的量能砸下来也是不好说的,不过人家有量这个价慢慢放赚的不是更多!所以老孟个人觉着就算银元跌,也是那些虚高的首当其冲,通货在跟着,不过通货的区间还是在的,没有虚高的跌的狠!

△中华民国九年袁大头△

袁大头现在的价格还能买吗?这个问题我想是很多人都想问的,这里老孟也是给大家说,现在可以买当然买了有钱赚也可以出,尤其是一些非常贵的品种,这些品种都是炒上去的,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下来了,所以买了赚钱能出就出,不要最后压在自己的手里!除非你是真的想自己留着收藏!很多人都说现在的价格不适合收藏了,因为价格太贵,但是老孟真的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跌啊,造总宣三一个月涨两千,自己赚钱的速度都赶不上它上涨的速度,怎么等他跌?就算跌到时候真的能跌到现在这个价格以下吗?谁也不知道,谁也不敢说!银元从17年开始就有人喊泡沫经济,但是到了现在价格越来越高,老孟现在都只能玩通货了,北洋龙都快买不起了还能咋玩?现在的价格一天一个价全部看卖家心情,有钱不虚,有货也不虚,大家就耗着吧!

△中华民国十年袁大头△

结束语:民国每个阶段的银元都有各自的价格,除了八年普通版别相差不过50块钱,所以大家在买的时候注意,不要认为哪个年份少,真正少的是八年!其他的说实话存世量都差不多!版别问题没有办法说清楚,只能自己去研究了,毕竟也是一百多个版别,很多人都说银元最没玩头,但是一百多个版别你要都能玩透了那你也是厉害,捡漏估计没人能玩的过你!袁大头通货1000多,其他的还是看品相看版别吧,没有一个定价的!收藏这个东西喜欢就是无价!

谢谢大家的观看,欢迎大家关注老孟,关注老孟收藏不迷路,大家有问题可以邀请老孟回答!

回族搬家有什么风俗?

回族搬家习俗:

一:「六组物品」先入宅 迁移(搬家)前要先准备下列六类日常生活之必须品: 1.米:用「米桶」装八分满的米.米桶裏放一个红包,内藏纸币,茶叶及九个铜钱(或硬币)

. 2.水:用「水桶」装七分满的水(水要从「旧居」处取)

. 3.碗筷:为家中每人准备一套新碗筷,双数为吉. 4.畚箕,扫帚一对,上面绑红布. 5.为家中每人准备一套新的内衣裤,枕头及床单. 6.旧有火炉,锅子及风扇. 搬家时将上述六类日常用品於择定的吉时先搬进新居的厨房,然后其他物品才可搬进新宅.如恐迁移后水土不服,另可携带一块旧居的泥土及姜入新宅.而要远行(出国)之人带点米及泥土随行,对克制水土不服听说颇为灵验的. 乔迁离开旧宅之前,应在房间留下一个「旧的钱包」,内放五枚硬币,在厨房留下「两个鸡蛋」及「一封红包袋(利是)」(「红包袋」(利是)内放「柏叶」及双数币值的「纸币」一张).「最后一件物品」或「最后一个人」要离开旧宅时,记得在旧宅之门前先洒一些米,然后才锁门离去. 二:祭拜新宅「地基主」 搬入新宅后,当天下午黄昏时分,依习俗通常要祭拜「地基主」(第琪子).听说「地基主」为「土神」或「宅神」,每栋房子都有,祭拜「地基主」能保家宅平安.或说:「地基主」为宅地的先住者,俗称「开基祖」.因后来宅第被别人侵占或沦落别人居住,俗信应祀拜之,始免於祸害.传说中的「地基主」,身材不高,祭拜时要在厨房门口或新宅之「后门」处,且摆放供品的桌子不宜太高. 三:祭拜「地基主」的供品如下: 1.家常饭菜(俗称「便菜饭」):一碗饭,一肉,一菜及一汤. 2.酒三杯. 3.红烛一对. 4.三柱香. 5.寿金,刈金及土地公金等「纸钱」. 待「三柱香」已燃烧三分之一以上时,即可在新宅大门口旁,焚烧「纸钱」(寿金,刈金,土地公金).烧完纸钱,收拾供品,祭拜「地基主」的仪式即算完成. 四,迁移(搬家)民俗喜忌 人们於「婚丧喜庆」时为祈求吉祥徵兆,自古以来民间即流传著一些喜忌的习俗.迁移(搬家)时,亦有一些 应注意的民俗喜忌: 1.搬家当天尽量说些吉祥话. 2.搬家当天家人不可哭哭啼啼的,不可乱发脾气,不可打骂小孩子. 3.搬家时不可和别人打招呼. 4.搬家当天不可午睡,也不可在新宅午睡,否则日后易生病. 5.搬家当天晚上,就寝前,应先躺下五分钟左右,随即起床再工作一下,表示「睡了还要再起床」(平常小孩睡新床亦然,先躺一下,就要其起床,不可直接入睡,表示「躺下还要再起来」),否则日后易生病. 6.搬家当天,宜在新宅煮一些开水及将电风扇在家中四方吹拨,以求「风生水起」

. 7.当天晚上宜煮些甜汤圆,甜品,全家共食,表示一家团圆,甜甜蜜蜜之意. 8.搬家时要严防动到「胎神」.家中妇女有身孕时,尽量不要搬家.

正面是一个戴着眼镜反面是像一个圆塔的硬币是什么钱?

泰国的1泰铢硬币

泰铢是泰国官方货币,由泰国中央银行泰国银行发行,1铢等于100萨当。自第9序列至第16序列泰铢每种纸币、铸币的正面均印有、铸有泰王拉玛九世普密蓬.阿杜德头像。自2018年4月6日起,发行第17序列泰铢,纸币、硬币均改为泰王拉玛十世玛哈.哇集拉隆功头像。

泰国位于亚洲中南半岛中南部,与柬埔寨、老挝、缅甸、马来西亚接壤,东南临泰国湾(太平洋),西南濒安达曼海(印度洋),西和西北与缅甸接壤,东北与老挝交界,东南与柬埔寨为邻,疆域沿克拉地峡向南延伸至马来半岛,与马来西亚相接,其狭窄部分居印度洋与太平洋之间。

泰国气候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全年分为热、雨、旱三季。年均气温24~30℃。常年温度不下18℃,平均年降水量约1000毫米。11月至2月受较凉的东北季风影响比较干燥,3月到5月气温最高,可达40~42℃,7月至9月受西南季候风影响,是雨季。10月至12月偶有热带气旋从南中国海经过中南半岛吹袭泰国东部,但在暹罗湾形成的热带气旋为数甚少且一般为20~35个。

泰国矿产资源分为三类,即燃料矿、金属矿和非金属矿。燃料矿有天然气、石油、煤炭和油页岩。金属矿有锡、钨、锑、铅、锰、铁、锌、铜及钼、镍、铬、铀、钍等。非金属矿有萤石、重晶石、石膏、岩盐、杂盐(光卤石)、磷酸盐、高岑土、石墨、石棉、石灰岩和大理石等。

泰国全国分中部、南部、东部、北部和东北部五个地区,现有77个府。府下设县、区、村。曼谷是唯一的府级直辖市。

泰国是一个新兴经济体,被认为是一个新兴工业化国家,泰国是东南亚第二大经济体,仅次于印度尼西亚。

对外贸易在国民经济中具有重要地位。主要出口产品有:汽车及零配件、电脑及零配件、集成电路板、电器、初级塑料、化学制品、石化产品、珠宝首饰、成衣、鞋、橡胶、家具、加工海产品及罐头、大米、木薯等。主要进口产品有:机电产品及零配件、工业机械、电子产品零配件、汽车零配件、建筑材料、原油、造纸机械、钢铁、集成电路板、化工产品、电脑设备及零配件、家用电器、珠宝金饰、金属制品、饲料、水果及蔬菜等。

用大米作为等价物来衡量古代白银的购买力?

我们常常在古装剧里面看到这样一个画面:主角在饭馆吃完饭后,潇洒的扔下一锭银子,然后转身离去;遇上个爱装的,还要来一句“不用找了!”

这种情况是不是古人们在饭馆消费的真实场景呢?银子在古代真的随处可见么?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关于古代银子的事儿!

首先,我们来说说古人们出门时“钱包”里装的到底是什么钱?

学过历史我们都知道,上古时期,我们的祖先还是比较接近于茹毛饮血的原始人的。人们获得商品的方式主要就是交换,以物易物。我牵条狗,换你一只羊,或者我拿几斤干果,换你半张野猪皮,等等。

骨币

商朝时出现了贝币,及至后来出现了铜币。到了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也实行了统一货币的政策。秦始皇发行了两种货币,黄金和铜钱;黄金是上币,铜钱是下币。

随后的各朝,主要货币仍以铜币为主,尤其汉武帝时开始的五铢钱,一直延续了近千年;唐宋以后虽然出现了新的铜币形式,但主要货币仍是铜币。

铜币

银子真正大量在民间开始流通是明清时期,在明中后期由于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大量白银从欧洲、美洲等地流入中国,白银多了,才开始逐步流通起来。

所以,我们在电视剧中看到那些唐宋时期的主角,随随便便带着银子在身上,其实很不准确。那时候银子稀少,而且主要掌握在中央政府手里,且每一锭银子的重量都很大,根本不利于流通,也不大可能流通。

其次,明清以后出现的白银,折合现在的购买力是多少呢?

这个问题只能对不同时期进行不同的估算,因为这要考虑到不同时期的社会经济、通货膨胀、朝廷政策以及白银的数量等众多因素,而且我们也只能通过当时的某些等价物来进行比对。

白银

有这样一个等式,1两黄金=10两白银=10贯铜钱=10000文钱。除非是在战乱时期,这个等式在清末以前基本是通用的。

据记载,明朝万历年间一两银子大约能买377斤大米,现在的大米市价是多少,大家都清楚。十年前,大米每斤按1.5元计算,一两银子约等于565元;今天大米至少涨了一倍,普通的也得3块钱,那一两银子就相当于1131元!

所以,白银的购买力在不同时期是不同的,我们只过了十年,但购买力就下降了不知多少。

一般来说:

唐朝时期,一两银子相当于2000——4000元民币;

北宋中期,一两银子相当于1000——1800元人民币;

明朝中期,一两银子相当于600——800元人民币;

清朝中后期,一两银子相当于150——220元人民币;

黄铜米缸放5个铜线还是9个?

放9个铜线。

米缸常满能引财入室。为了招来财运,米缸也要随时补满。

黄铜米缸放卧室西南方或者东北方。米缸的摆放位置应远离木质家具。因为木头会吸收土中的“营养”以补己用,也就是说木质家具会吸收米缸中聚集的财气,这样大米中的财气外泄会直接造成这家人的漏财,出现丢财现象。 一般情况下,米缸都摆放在厨房中,既可以方便家人做饭取用,又不会影响家人的财运。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