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清代铜炉内腔辨别方法?
1.看名款 明清时期铜手炉的名款,主要是这几个名匠:“张鸣岐制”“潘凤祥制”“胡文明造”。字款大多在炉底正中处,錾刻而成。字体是阴刻小篆体,真品字体,遒劲自然,圆滑洒脱,刻工显得游刃有余。仿品字体刻板,粗糙,僵呆,浅浮,疲软。
在上面几种名款中,“张鸣岐制”字款的铜手炉较常见,可见张鸣岐的名头,比其他人的名头响亮。张鸣岐是明代晚期,浙江嘉兴人。他制作铜炉可与当时时大彬的紫砂壶媲美,当时就有“大彬壶,鸣岐炉”的美誉。张鸣岐制作铜手炉,材质用的是水磨红铜,铜质纯净,塑性好。张鸣岐制做铜手炉,用锤打工艺,捶打而成,手工打磨的不亚于机械抛光,用手摸之,使人感到细腻,滋润有玉质感。他制作的铜炉,胎体厚重,上手有明显的压手感,可炉盖又特别的薄,炉盖和炉身严丝合缝,天然自成。炉盖上的錾刻工艺,非常精致,錾刻的纹饰精美细腻,美仑美奂,是难得一求的稀世珍品。
2.看材质 明清时期,名家制作的铜手炉,大多用的是材质纯净的水红铜和紫红铜。好的铜手炉,一定是好工制作,其纹饰工艺普通的铜材无法做成,只有好的材质,塑性才好。清代中晚期以后,许多铜炉都是仿造明代名炉,由于材质的限制,用的大多是黄铜和白铜,加上匠人的工艺水平低,所以清代中晚期以后仿造的铜炉,工艺粗糙,器形不规整。炉盖和炉身,结合不紧凑,间隙大。
3.看工艺 铜手炉制造工艺,集其它艺术品工艺于一身。有鎏金,镀银,镶嵌,雕刻,錾刻,错金错银,敲打,磨制等等。各道工序,都是手工制作完成,没有多年的制作经验和纯熟技巧,是无法做好。
4.看纹饰 珍稀难得的铜手炉,其纹饰也非常稀少。明代铜手炉的纹饰,主要体现在炉盖上,有花卉植物,也有几何图案,还有文字,纹饰精细,疏朗。明代铜手炉的纹饰,除了炉盖上流行,炉身上纹饰较少,人物山水和动物的纹饰也比清代少。清代铜手炉较流行满器纹饰,纹饰显得繁缛细密,除了流行花卉植物,几何图案,文字纹饰外,还较流行山水人物,瑞兽纹饰。
5.看包浆 明代铜手炉,由于材质是红铜和紫铜,所以几百年的使用后,其包浆颜色铮亮油光,泛紫红和红黄,漆黑色;清代铜手炉,材质用的是黄铜和白铜,其包浆显得干涩,没有油亮感。清代铜手炉包浆颜色,明显不是明代铜手炉材质的包浆。
纯铜与黄铜摆件哪个好?
黄铜加工的摆件好。纯铜就是紫铜,颜色暗红紫色,假如室内光线暗,紫铜摆件视觉不亮不好看。
黄铜是铜锌合金,外观颜色是黄色,灯光一照黄铜摆件金光闪闪,很富贵,好象金子一样,假如室内光线不好,仍能看清摆件,黄铜摆件适合商店饭店办公室。
红铜好还是黄铜好?
红铜好; 红铜的密度:8.96g/(cm) 红铜的比重:8.89g/(mm) Cu≥99.95% O<003 电导率≥57ms/
m 红铜器皿 硬度≥85.2HV一般情况下铜密度专8.92克/厘米3锌密度7.14克/厘米3黄铜的密度是属8.5克/厘米3黄铜是铜和锌的合金铜、锌密度不同当让要知道二者在黄铜中的含量才能确定密度
磨床磁盘红铜和黄铜哪个好?
磨床的工件加工量虽然不像车床的切削量那样大,但是磨床的整机精度却是比较高的。凡是需要在磨床上加工的工件在机加工中都是最后一道工序了。
所以磨床除了床体基础件之外,任何一个组成的结构件或主机用件的材质和精度都是有标准要求的。所用的磁盘必须用黄铜而不是紫铜。紫铜具有延展性,但是不磨,而黄铜不易变形,耐磨度也很高,所以是磨床磁盘配置的优选材质。
哪种铜最好?
铜在我们日常的生活中是经常用到的,虽然我们有时看不到它,但是它与我们的生活确实你切相关。我们家里用的电线,就是铜制作的。
铜的种类分为紫铜和黄铜。紫铜都是用来导电的,所以紫铜的品质是最好的。
本题的答案就是紫铜是最好的铜。
黄铜好还是紫铜?
紫铜好。黄铜是铜与锌的合金,含铜量60%,含锌量40%,有杂质,强度较高,导电率较低,耐蚀性较差,切割性较好,呈淡金黄色,有光译。
紫铜是比较纯净的一种铜,含铜量高达99.9%,强度较低,导电性能好,在金属中仅次于银,耐蚀性较好,切割性较差,呈玫瑰红色,有光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