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黄铜高性能铜合金,身家是一匹大宛进口的汗血宝马黄金10两?
郭靖入中原是大家津津乐道的话题。原因有很多,其中之一便是那一身价值不菲的行头。郭靖进入中原的时候,身上都带了什么?其实,书中是有交代的,而且都是直接描写。摘录如下:
“成吉思汗当下赏了十斤黄金,作为盘缠。”“拖雷、哲别等得知郭靖奉命南去,都有礼物赠送。”
“拖雷又赠了他一件名贵的貂裘,通体漆黑,更无一根杂毛,那也是从王罕的宝库中夺来的。”
“郭靖点头,回到自己帐中,取了随身衣物,除小红马外,又挑选八匹骏马。若是大汗点兵追赶,便可和母亲轮换乘坐,以节马力,易於脱逃。 ”
由此可见,郭靖入中原时主要有三样东西;一是十斤黄金;二是名贵的貂裘;三是小红马,也就是汗血宝马。这三样东西价值不菲,即便是我们今天看来,也是土豪才该有的配备。要知道,郭靖所在的时代是南宋。这些东西同样比较名贵。
我们先来说说黄金。黄金在任何朝代都是重金属,属于市场上的硬通货。南宋时期通行市场的主要有是铜钱、铁钱、纸币三种,但以纸币为主,铜钱、铁钱为辅。金银虽然不作为货币使用,但是可以兑换的。南宋时期黄金和铜钱怎么兑换呢?这个比较有争议。宋史专家王曾瑜先生在《岳飞新传》中曾提到:“四十万贯钱以十万两银和五千两金折支,当时金银尚未作为独立的货币使用。”40万贯铜钱,相当于10万两银子和5000两金子。由此,可以粗略推算金银的兑换比例。
大致算来,1两黄金=10两白银=10贯铜钱=10000文铜钱。这个假设基本是正确的,但又有所浮动,具体浮动多少,这个要看货币的流通环境。南宋通货膨胀突出,金子的购买力还要强一点。郭靖的金子是10斤,至少100两以上,兑换下来也就是至少一千贯铜钱。一贯钱的购买力有多大?也有很多说法,但根据史料测算,一贯钱的购买力大致范围在70—6000元。尽管算法比较粗暴,甚至还有点不科学,但可以看出,10斤黄金绝对不是一笔小数目。网上有人说,能买一栋楼,这也是有可能的。
我们再来看看貂裘。这貂裘也不一般,是从王罕的宝库中夺来的。王罕是当时世界上最有权势的人物之一,你说他的貂裘会差吗?换作现在理解,那也是私人定制的超级奢侈品,价格大家去脑补吧。再者就是汗血宝马。汗血宝马是古代比较名贵的马种,原产西域。《史记·大宛列传》载“(汉武帝)得乌孙马好,名曰‘天马’。及得大宛汗血马,益壮,更名乌孙马曰‘西极’,名大宛马曰‘天马’云。”
马在草原稀疏常见,但在南方比较稀少,南宋一朝常年对金作战,更是极为珍贵。当时,北方马匹南下的通道基本被阻断,南宋朝廷主要向西南少数民族政权采购战马强撑危局,战马尚且供应不足,何况极为难得的汗血宝马。
综合来看,郭靖入中原,无疑于土豪进城,这阵势绝对亮眼。正因为这么豪气,这才有了见黄蓉时的一掷千金。
宋代有哪些比较稀少的钱币呢?
宋代钱币种类繁多,主要以铜币为主,宋代钱币最大的特色是将中国书法艺术完美体现,据历史资料记载,宋代的很多皇帝都喜欢书法,因此将书法艺术篆、隶、楷、行、草利用到了钱币当中。
皇宋通宝
皇宋通宝,宝元二年至皇祐末年铸造,属于非年号钱,钱文有篆书,楷书对钱,光背。有小平、折二两种,有铁钱。篆书中另有九叠篆极其罕有,为古泉大珍。
皇佑通宝
皇佑通宝,皇祐元年(1049年)铸。所见为折二钱,面文篆书,旋读;还有楷书小平者 ,此钱币铸造量少,因此目前存世的实数罕见。
皇宋元宝
皇宋元宝,南宋理宗宝佑元年至六年铸 ,有小平,折二两种铜钱,面文楷书旋读。背文纪年自元至六。存世量颇大 ,亦有光背钱,较纪年钱少见 。
景德元宝
景德元宝,景德年间铸,钱文中的德字省去一横,材质为红铜,白铜,。有小平钱,折二,折五等版式。
景定元宝
景定元宝,景定间年(1260年-1264年)铸钱,是南宋末期的产物,有小平与折二两种常见品,一般背有元或数字。
景佑元宝
景佑元宝,北宋仁宗皇帝景佑元年(公元1034年)铸造。对钱,钱文有篆书,楷书二种书体。制式为小平,有铜铁两种材质,铜钱比较普通,铸造量极大,现今存世为数不少,价格颇低,有少量铁钱铸行,存世不多,比较珍稀。
靖康元宝
靖康元宝,靖康年间(公元1126-1127年)铸行。钱文为篆、隶二体旋读,有小平、折二、折三对钱。此钱量少难觅,版别繁多,尤以小平极其珍贵。隶书“靖康元宝”小平铜钱,真书“靖康通宝”小平铜钱。都堪称国宝。
太平通宝
太平通宝,北宋太宗太平兴国年间(公元976~984年)铸行,宋代第一种年号钱,隶书、篆书对钱形制 .
明道元宝
明道元宝,北宋仁宗明道年间(公元1032年~公元1033年)铸。对钱,有楷书,篆书二体。
熙宁元宝
熙宁元宝,北宋神宗赵顼,熙宁年间(公元1068~公元1077年)铸造。小平钱有篆书,楷书,隶书。旋读,版别很多,背上有衡字者和隶书者少见。另有“熙宁通宝”和“熙宁重宝”钱存世。
乾道元宝
乾道元宝,乾道元年(公元1165年),宋孝宗铸乾道元宝。此乾道元宝金质小钱,楷书、钱文环读。
咸淳元宝
咸淳元宝,咸淳元宝为度宗咸淳年间(一二六五~七四)所铸造。有小平,折二铜钱。背有年号元到八。为南宋最后一个钱币。“咸淳元宝”钱是南宋度宗于咸淳年间(1265—1274)铸行的货币,有小平、折二、折三三种。钱文直读,字体真书,背文纪年,自“元”至“八”。因南宋恭帝以后未见铸钱,故此为有宋一代最后之方孔圆钱。
绍熙元宝
绍熙元宝,南宋光宗皇帝绍熙元年(公元1190年)铸造,版式有小平,折二等铜、铁钱。均为纪年钱,有背“元”,“二”,“三”,“四”,“五”等。铸工较其他南宋钱币为优。“绍熙元宝”铁钱背有纪监及纪年文字,有背“春”,“光”,“定”,“春五”,“汉”,“同二”,“光二”等。另光宗朝还铸有“绍熙通宝”钱。
天圣元宝
天圣元宝,北宋仁宗赵祯,天圣元年(公元1023年)铸,对钱,有楷书,篆书二体。铜钱为小平版式,另有铁钱有小平,折二版式。
绍兴元宝
绍兴元宝,南宋高宗赵构绍兴年间(1131~1162年)铸有“绍兴元、通宝”两种钱币,且有铜、铁质之分。在铜质行用钱中,“绍兴元宝”有小平、折二、折三,其钱文旋读,书体篆、真成对,制作颇为精整。“绍兴通宝”亦分小平、折二、折三,钱文直读,书体则皆为真书。另外,谱录中又有“绍兴通宝”瘦金体旋读折五、折十型试样大钱存世。
咸平元宝
咸平元宝,宋真宗赵恒咸平年间(公元998-1003年)铸的年号钱。钱文真书,旋读 。
祥符元宝
祥符元宝,宋真宗祥符年间公元1008年铸行。
淳化元宝
淳化元宝,北宋太宗淳化元年(公元990年)开始铸造。相传钱文为宋太宗赵光义手书,即所谓的“御书体”,分楷书,行书,草书三种书体,而楷体一种的“元宝”二字仍然属于“隶书”。顺时针旋读,光背。
端平元宝
端平元宝,南宋理宗赵昀端平年间(公元1234~1236年)铸,有小平、折五、折十三种,铜、铁均有,另有端平通宝、端平重宝 。
大宋元宝
大宋元宝,宋理宗宝庆年间(1225-1227年)所铸之非年号钱。面文楷书,旋读;有小平、折二两种。自“元”至“三”;背文记年亦有光背者,光背者较少。铁钱有小平、折三两种。小平背文有记地、记年及纪监如“汉”、“定”、“春元”等。折三背文为“定三”、“西三”、“泉三”等;品种较铜钱丰富。
淳熙元宝
淳熙元宝 ,南宋孝宗淳熙元年至十六年(公元1174~1189年)铸;币质:铜、铁;特征:分小平、折二、折三,钱文有真、行、草三体。元宝自淳熙七年起,背文添加纪年,铁钱纪监名兼纪年。自此钱文向单一化宋楷体发展。通宝开铸在后,以折二钱为主。
还有一些宋代钱币:淳祐元宝,宣和元宝 ,至道元宝 ,开庆通宝 ,阜平元宝 ,绍定通宝 ,开禧通宝 ,宣和通宝 ,庆元通宝 ,宋元通宝 ,天禧通宝 ,淳祐通宝,元符通宝 ,崇宁通宝 ,元祐通宝 ,政和通宝,至和通宝 ,嘉定通宝 ,大观通宝, 绍圣元宝
以前的铜锁值钱吗?
非常感谢您的提问,下面分享一下我的观点。
老东西,时间长了都值钱,建议继续收藏。
明清的铜锁知识我们可以先来学习一下吧:
★以前很多是“广锁”。就是横式锁的意思。在清代光绪年间,广锁很多都产于绍兴,因而又被称为“绍锁”。民间称之为“横开锁”、“枕头锁”等。广锁自唐代以来,广泛用于门、箱、厨、柜等,有一百多种。广锁通常以大小分为八个规格,以两为单位,有“四两绍”、“六两绍”、“十二两绍”等。“六两绍”长约3.5寸,“十二两绍”长约7寸。
★上锁的原理:一个横梁左右二个弹片固定,上锁时,将锁芯从锁的左侧沿着槽孔插入,弹片在进入得过程中紧压在一起,在插入锁芯之后,弹片就自然弹出,当弹片张开的时候就刚好顶住锁的内壁,这样铜锁就锁上了,铜锁的上方横梁也插入右侧的槽孔中。
★开锁的原理:开锁时,将顶端开有相同槽孔的钥匙从右侧上面第一个孔插入,而不是第二个孔。当钥匙对好锁芯的槽位之后,向前推动钥匙,钥匙沿着槽位向前走动,将弹起的弹片压紧,这样锁芯没有了阻力,一下子就从左侧推出来了。开的过程中要稍微用点力气,或者左右晃动下,不要用蛮力以免破坏锁芯,那就亏大了。
清明的一把精黄铜铸造的古锁,看似简单的物理原理,也没有现代锁复杂的构造。但在经历那么多年之后,有些还照样能开锁使用,我们老祖宗的智慧真是厉害。
希望以上的回答,能够解释您的问题。非常感谢!
古代汉字锁怎么打开?
古代的锁用的是簧片,与现代的锁不同
中国古代锁具的类型大致分为簧片构造锁与文字组合锁两大类。其中簧片构造锁又可分为广锁、花旗锁、刑具锁及首饰锁4种,多为横式锁具,用于门、柜、箱。
广锁
清代光绪年间多产于绍兴,俗称“绍锁”,民间也叫“横开锁”、“撑簧锁”或“枕头锁”。大多为铜质,正面呈凹字状,端面是三角形与长方形的组合。
明代以前的广锁多为铜质,端面呈长圆筒形。明清时期的广锁多为铜质,端面上部呈三角形,下部呈斜方形。清代以后其材质大多为黄铜,也有云南白铜与铁质的,端面上部与明清时期相同,下部呈正方形。
铁质广锁袭用明代以前的广锁样式,其端呈长圆筒形,有三道箍、五道箍、车光等种类。箍是在圆筒形锁体加上镂有花纹的铁箍,增加美观与强度。锁体表面镀镍或镀铜,以显光洁。
花旗锁
“花”是指花样,“旗”有表示的意思。“花旗锁”颇具民族传统风俗,一般用金银铜铁等材料精制,以铜质最多。大多用于柜、箱、抽屉等,外形精美,有祝福之意。
首饰锁
装饰用金属锁,多为金银材料所制。用链条串好,挂于颈项,有如意、鸡心、元宝、花和动物等造型。锁表面刻有精致花鸟图案,以及福、禄、寿、喜、长命百岁、如意吉祥等字样。
刑具锁
又称为人身锁,用以锁铁链、木枷的铁质锁具。
文字组合锁
呈横式圆柱体形状,在轴心排列着数只同样大小的转轮,转轮表面蚀刻着同样数目的文字,连着圆柱体的两端是两根直立的柱子,柱子上连结一根锁梁。当所有转轮上的文字转到一定位置,且文字形成特定的字串,锁就可以开启,使用不需钥匙。文字组合锁的转轮数目多为3至7个,几个转轮即称为几环(组合)锁。
你们家乡过七夕都有哪些风俗习惯?
先说说诗词与民俗中的七夕成都:
①《诗经·小雅·大东》
跂彼织女,终日七襄.虽则七襄,不成报章.睆彼牵牛,不以服箱.东有启明,西有长庚.
②《一百五日夜对月》
唐 杜甫
无家对寒食,有泪如金波.斫却月中桂,清光应更多.
仳离放红蕊,想像颦青蛾.牛女漫愁思,秋期犹渡河.
③《鹊桥仙·七夕》
宋 苏轼
缑山仙子,高情云渺,不学痴牛女.风箫声断月明中,举手谢、时人欲去.
客槎曾犯,银河微浪,尚带天风海雨.相逢一醉是前缘,风雨散、飘然何处.
再来说一说关于蜀绣与七夕的故事:
晋代常璩在《华阳国志》中指出,当时蜀中的刺绣已十分闻名,蜀绣与蜀锦并列,被视为蜀地名产.最初,蜀绣主要流行于民间,分布在成都平原,世代相传,清朝中叶后逐渐形成行业,以成都九龙巷、科甲巷一带的蜀绣最为著名,刺绣手工作坊多达八九十家.
光绪二十九年 (1903年) ,清政府在成都成立四川省劝工总局,内设刺绣科,各县劝工局也设立刺绣科.劝工总局聘请名家设计绣稿,同时钻研刺绣技法.当时一批有特色的画家的画作入绣,如刘子兼的山水、赵鹤琴的花鸟、杨建安的荷花、张致安的虫鱼等,既提高了蜀绣的艺术欣赏性,也产生了一批刺绣名家,如王草廷、罗文胜、陈文胜等.其中张洪兴等名家绣制的动物四联屏,曾获巴拿马赛会金质奖章.
他们对刺绣的原有针法进行筛选、改造,创造了一些新的针法,特别突出的要数表现色彩浓淡晕染效果的晕针,它适应性强又最具特色,是区分蜀绣与其他刺绣流派的主要标志之一.专家认为,晕针技法是蜀绣最具有特色的创造.近年来,蜀绣在晕针上施加辅助针,表现力更丰富了.
一些老成都至今记得,科甲巷的张老头为“五老七贤”之一的尹仲锡60大寿,刺绣“百子图”的故事.“百子图”把祝福、恭贺的良好愿望发挥到了极致.图案上许多天真烂漫的孩子在亭台楼阁间追逐嬉戏,有的捉迷藏、打秋千、下棋……孩子的神态形象各不相同,刺绣者将每个小孩的调皮可爱,都表现得淋漓尽致.
尹仲锡先生一见张老头的百子图,大为惊叹,决定让他训练一批徒弟,专绣百子图.全年生产不过百十来件,订货者络绎不绝.之后,科甲巷绣花铺为了使百子图使用范围扩大,将寿幛改为床单和被面,轰动蓉城,人们争相购买.“七七”事变后,科甲巷的绣花铺每况愈下,关门破产……抗战胜利后,百子图床单、被面的生产开始复兴,后又遭物价暴涨,百子图逐渐从市面上消失……这故事展示了科甲巷蜀绣精品的嬗变,也体现了民族手工艺的兴衰.
在清代,省内各地不少学子为参加科举,在科甲巷食宿.巷内绣花铺女工成列,丝线与蜀绣在阳光下五彩斐然,摩肩接踵,让举子们目迷五色.据说,绣花铺特意出卖一些男欢女爱题材的绣品,大受举子们欢迎.
宋代成都的七夕:
唐宋时,成都经济、文化发达,市民热衷于过七夕节.那天,官方要在大慈寺设晚宴、观夜市.妇女要穿七孔针,铺设几案,摆放笔墨针线、酒菜瓜果,于庭院中乞巧.
宋代名臣京镗,是宋高宗绍兴二十七年进士,宋宁宗时担任左丞相,宋孝宗淳熙十五年(1188年),京镗任四川安抚制置使兼知成都府.他到任后,蜀地大治.美好的巴蜀大地和优美的巴蜀风情,十分滋润京镗,让他佳作频现.
京镗任成都知府期间,写了《好事近》《定风波》《念奴娇》《满江红》四首词,描绘成都人过七夕的风俗民情.《满江红·壬子年成都七夕》云:“雨洗新秋,遣凉意、驱除残暑.还又是、天孙河鼓,一番相遇.银汉桥成乌鹊喜,金奁丝巧蜘蛛吐.见几多、结彩拜楼前,穿针女.舟楫具,将归去.尊俎胜,休匆遽.被西川七夕,四回留住……”
其中“金奁丝巧蜘蛛吐.见几多、结彩拜楼前,穿针女”,写当时民俗.古人认为天仙织女能造出云彩般精巧的织锦,人间妇女若能向她乞求一点精巧技艺,一定终身受用,这就是“乞巧”.《荆楚岁时记》记载:七夕时,妇人要结彩缕,穿七孔针,或以金银、鍮石(黄铜)制作的针,铺陈几案,摆设筵酒、肉脯、瓜果,于庭院中乞巧.有蟢子(一种小蜘蛛)附于瓜上,则以为天地相应了.宋代《东京梦华录》记载:七月初七晚,很多富贵之家要结彩楼于庭院,叫乞巧楼.金珠玉翠装饰,再供奉花果酒菜、笔墨针线等.妇女们祭拜织女后,要望月穿针;或以小蜘蛛装入盒子,次日查看,若蛛网圆正,谓之“得巧”.小户人家搭不起彩楼,往往把香案摆设在家门口.
专记成都民俗的《岁华纪丽谱》记载:七月七日,官方要“晚宴大慈寺设厅,暮登寺门楼观锦江夜市,乞巧之物备焉.”从田况的《七月六日晚登大慈寺阁观夜市》和陆游的《七月八日马上作》等诗可知,成都的七夕节要连搞三天,豪华游赏,胜过他地.
京镗任满将离开,回顾在成都“被西川七夕,四回留住.”写出了他对成都七夕的留恋之情.
苏轼在七夕思念成都:
大文豪苏轼对七夕非常重视,有多首咏七夕的词作.《渔家傲·七夕》:“皎皎牵牛河汉女,盈盈临水无由语.望断碧云空日暮,无寻处,梦回芳草生春浦.鸟散余花纷似雨,汀州苹老香风度. 明月多情来照户,但揽取,清光长送人归去.”不吝赞美祝福.而另一首《鹊桥仙(七夕和苏坚韵)》:“乘槎归去,成都何在,万里江沱汉漾.与君各赋一篇诗,留织女、鸳鸯机上. 还将旧曲,重赓新韵,须信吾侪天放.人生何处不儿嬉,看乞巧、朱楼彩舫.”成都代指故乡,诗人在七夕想念家乡,可江汉相隔,“人生何处不儿嬉,看乞巧、朱楼彩舫”这是苏轼才有的豁达.七夕的节俗:儿童嬉戏,女子朱楼彩舫乞巧.另一首送别好友的《鹊桥仙·七夕》词:“缑山仙子,高情云渺,不学痴牛女.风箫声断月明中,举手谢、时人欲去.客槎曾犯,银河微浪,尚带天风海雨.相逢一醉是前缘,风雨散、飘然何处.”苏轼与友人在七夕分别,自然想到牛郎织女.朋友潇洒风度,不拘泥于儿女之情.想象好友遨游天界银河,二人相逢一醉,是前世夙缘.词写送别,驰骋想象,豪气纵横.
作为成都人,尤其要了解牛郎织女传说和成都若隐若现的隐秘联系:具有深厚仙道传统的成都,与牛女神话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成都的支矶石街,命名即与织女有关.《蜀中广记·严遵传》记载:汉张骞天上遇织女、牛郎,带回织女用来支织机的石头请教西蜀成都严君平,严君平由此明白了去年客星侵入牛郎、织女星座的疑虑.作为锦官城,成都的织工七夕敬巧神,买豆芽乞巧,每日三餐必有豆芽就不仅仅是仪式那么简单……
今天,我们回望历史长河中的七夕,试图理解感受七夕所蕴含的丰富的文化意味及其应有的复杂细腻情感,珍惜和感恩亲人、朋友.
老成都过七夕,小娃娃用豆芽乞巧:
宋代诗人田况当年游历成都时,恰逢农历七月初七,他在大慈寺阁吟诗《七月七日晚登大慈寺阁观夜市》:“万里银潢贯紫虚,桥边螭辔待星姝。年年巧若从人乞,未省灵思遍得无?”诗中的“乞”指的是“乞巧”,也就是人们通常说的“七夕”。老成都人如何过七夕?《成都风俗调查》档案记载,“七夕系属小儿节,儿童用豆芽乞巧,又用花包指甲”。7月24日,华西都市报“读特”微信公众号特邀知名主播王卉,为你讲述七夕趣事。
据清末傅崇矩编撰的《成都通览》“成都之民情风俗”篇记述:“七月,初七日,土地会,夜间敬巧神,买豆芽乞巧”。这天晚上,妈妈们都要在院坝里摆上供桌,弄上些时令瓜果,然后让自己家里未出阁的女儿,对着朗朗天空上织女星祭拜,乞求天上的仙女能赋予她们聪慧的心灵和灵巧的双手,让自己的针织女工技法娴熟。
这个习俗在1934年成都市编撰的《成都风俗调查》档案中也有记载:“七夕系属小儿节,儿童用豆芽乞巧,又用花包指甲”。意思很明确地表达了这天是小娃娃们的节日,除了用豆芽乞巧,还要用采摘的花瓣把女孩的指甲妆点一番。如此看来,老成都人过“七夕节”,主要还是针对未成年的姑娘和小孩进行一番“成长教育”。
除此之外,在傅崇矩编撰的《成都通览》里,还有这样的记述:“七月七日,晚宴大慈寺设厅,暮登寺门楼,观锦江夜市,乞巧之物皆备焉”,与田况诗中的描述几乎一模一样。
据对典籍和档案史料考证,宋代以前规模远超如今的大慈寺周边就形成了集市,主要是为了方便寺里的香客买些香烛等佛事用品,加之寺庙后面就是锦江水运码头,人来人往商机自然就旺。到了七月初七晚上,商家们摆出了各色丝线锦带、女红家什,白日里不便出门的妇女个个都精心梳妆打扮,来到夜市上尽情挑选购买。再加上寺庙里的僧人特地在这一天从寺院墙头挑出的灯笼,将整个夜市照得姹紫嫣红,热闹非凡,实为老成都一大民俗风景。
戚继光曾用大竹竿杀倭寇?
可别小看这些大竹竿,那可是抗倭神器“狼筅”。
说到戚继光,人人都知道他是抗倭名将,也知道他是一个英雄,但很少人知道,他和他麾下的戚家军,到底厉害到什么程度。
这么说吧,在戚继光所处的十六世纪,戚家军属于是名副其实的“东亚地表最强战神军团”。
为什么会这么说呢?我们去看下戚继光以及他所率领的戚家军打下的辉煌战绩,就知道这个“东亚地表最强战神军团”的称号,是真正的实至名归。
嘉靖四十年(公元1561年),倭军大举进攻浙江台州的桃渚、圻头等地,戚继光临危受命,亲率戚家军迎战,在龙山一带大破倭军。
紧接着,戚继光一鼓作气,一路追杀残存的倭军直至雁门岭,最终手刃倭军首领,而倭军余党走投无路,全部坠入江中淹死。
到了嘉靖四十一年,倭军进犯福建,并且声势极为浩大,且在福建多处登陆后交相呼应,以至于古田、莆田、政和、宁德等地连连告急。
而当时的官军,看到倭军如此生猛,居然心生怯意,迟迟不敢对倭进攻。
危急之下,还得看戚家军,在戚继光的率领下,戚家军从横屿(地名)发起进攻,先是大破此处的倭军,斩首两千二百余级,之后,戚继光乘胜追击,又在福清端了倭军老巢,最终,戚继光一路追杀,连破倭军营六十余个,斩首更是无数。
这还只是戚继光和戚家军所经历的战役中,并不算太起眼的两次战斗,还没说诸如兴化之战、仙游之战等较大型战役。
总之,在经过戚继光和戚家军多地转战之后,明朝沿海的倭军,几乎被杀了个干干净净。
而这还并不是戚继光最厉害的地方,毕竟在古代,会打仗的将领也不少,别的朝代不说,单说明朝就有好几个,而之所以称呼戚家军为“东亚地表最强战神军团”,是因为几乎没有人能做到和戚继光一样的战损比。
史料记载,戚继光带领着戚家军,前前后后抗倭十余年,大大小小的战役经历了至少八十多场,在这些战役中,被戚家军斩杀的倭军,单是有记载的,就足足有两万多人。
而戚家军这边,在经历了十余年的战斗,打了八十多场仗之后,所有戚家军算在一起,总共阵亡了203人。
试想,如此低的伤亡率和战损比,在同时期的历史上,能做到这一点的有几个?所以,说戚家军是十六世纪“东亚地表最强战神军团”,一点都不为过。
而说到这里,可能有人会疑问,戚继光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呢?戚家军又是为何会让倭军闻风丧胆的呢?
要想弄明白这个问题,我们就得从戚家军抗倭时使用的大杀器“狼筅”说起。
“狼筅”是戚继光发明的一种武器,其整体就是一根带有多个分叉的大竹竿。
当然,如果单独一个“狼筅”摆在那里,随便找个锋利点的兵刃,几下就能够将其砍成几段,并且,即便是让一个人举着“狼筅”上战场,也没有太大的杀伤力。
毕竟这玩意,说到底主要材质也是一根竹竿。
而它之所以会成为戚家军的抗倭神器,主要是因为戚继光将它一番改造后,用在了合适且正确的地方,而这个地方,正是让戚家军扬名立万的“鸳鸯阵”。
鸳鸯阵乃是戚继光亲创,他创立这个阵法,说白了就是为了对付倭军,而阵法的精髓,则就在于“配合”二字。
按照戚继光的设计,每个鸳鸯阵包含十一个人,这十一个人中,一人为小队长,队长的职责,是负责用战旗进行指挥,对小队进行号令,指挥前进后退以及变阵等等。
除了队长之外,站在鸳鸯阵最前面的,是两个盾牌手。
这两个盾牌手,一个手持四四方方的大方盾,此人称作“长牌手”,他的职责,就是用厚实的盾牌,抵挡敌人的重箭、长枪之类的攻击,是一个纯防御型角色。
而另一盾牌手,手持的是一面藤牌,所谓藤牌,是指用藤制成的盾牌,这种盾牌自然没有方盾防御能力强,但也能抵御一些普通攻击。
最重要的是,藤牌较为轻便,这就加大了藤牌手的机动性。
所以,在鸳鸯阵的藤牌手身上,同时还配备有标枪和腰刀,这样一来,藤牌手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既可以远程输出,同时还能近战,以减轻长牌手的防御压力。
当然,不管是长牌手还是藤牌手,其终极目的都是为了掩护后队前进,而在这二人之后,就是我们前文提到的“狼筅手”。
既然名字叫做狼筅手,那么手里的武器肯定是狼筅,不过,对于这个看似是一根大竹竿的狼筅,究竟是如何制成,并且在战场上起到什么作用,下面我们就重点讲一下。
狼筅又名狼牙筅,其主要材质确实是由一根粗大的竹竿制成,一般用的是南方的毛竹,其长度大多为五米左右,在制作时,会在竹竿的分叉上,装有铁蒺藜、倒钩刺之类的东西。
并且,为了保证狼筅的韧性和耐用度,还会在整根狼筅浇上桐油。
这还不算完,为了达到最大的杀伤力,通常还会在狼筅上面,蘸上“金汁”或者是抹上毒药,总之,各种有可能会给敌人带来损伤的东西,全都招呼上。
那么,狼筅制作好之后,在鸳鸯阵中是如何运用的呢?
前文讲到,鸳鸯阵的最前面是两个盾牌手,而在盾牌手后面,就是两个狼筅手,这二人在盾牌手缓步推进的同时,或者是在倭军一拥而上的时候,操起长达五米左右的狼筅,照着倭军就是一顿猛划拉。
而这一通猛划拉,能要了倭军的半条命。
为什么呢?想象一下,本身倭军生来就个头矮小,如果用常规面对面的打法,倭军就可以仗着身材矮小的优势,变得异常灵活,在出其不意之间,给对方造成伤害。
但有了狼筅之后,五米多长的长度,加上多个分叉,就能把矮小的倭军架住,不让他们靠近,同时,狼筅上面安装的各种铁蒺藜和倒钩刺,在士兵的一通划拉之下,就算不能让倭军死,但至少也能给他带去点伤害。
最重要的一点别忘了,狼筅上面可都抹了毒药,在这些毒药的作用下,加上铁蒺藜倒钩刺所带来的伤害,当场就能让倭军鬼哭狼嚎。
这就是狼筅在鸳鸯阵中的所能起到的作用,不过,虽说狼筅在这里有奇效,但仅仅靠着这些还不足以让鸳鸯阵所向披靡,毕竟狼筅的杀伤力十分有限,其主要的作用,还是为了阻止敌人近身。
所以,狼筅手在整个鸳鸯阵中,也只是一个辅助角色,真正的伤害输出,是狼筅手后面的四个长枪手。
长枪手顾名思义,就是手持长枪的士兵,这些士兵手里的长枪,通常都在六米左右,他们的职责,就是在前面的狼筅手用狼筅架住倭军之后,操起手里的长枪上去就是一通输出。
在这种情况下,因为有了狼筅在前面,就让倭军不能近身,而长枪手则趁机收割倭军的性命。
有人说了,这要是有敌军绕到鸳鸯阵后面,来一个迂回攻击怎么办?别担心,在四个长枪手的身后,还有两个镗钯兵。
这两个镗钯兵,手里的武器自然是镗钯,什么叫做镗钯呢?这么说吧,它的大致形状,就像农村翻挑麦秸秆时用的三叉耙子,只不过不是木制而全部采用的是铁制。
这种铁制的镗钯,在战场上有两个妙处,一来,士兵能用它架住对方砍过来的兵器,毕竟镗钯上面有三个大铁叉子,这就轻轻松松的扛住了对方的大部分武器。
二来,既然是铁制的叉子,那自然也有杀伤力,试想一下,用这种大叉子对着倭军反手用力一刺,那还不马上给刺出几个血窟窿啊。
所以,有了这两个镗钯手在后方警戒,整个鸳鸯阵基本上就是形成了一个完美闭环,从防御到骚扰,再到攻击,最后到警戒全部都有,而这也是为何鸳鸯阵能扬名立万的原因。
并且,最令人值得称道的就是,鸳鸯阵中的任何一类武器,如果单独放在战场上都不堪一击,结果戚继光通过一个阵法,让这几种武器相互配合,就呈现出不一样的效果。
最重要的是,这个阵法,可以说是贴身为倭军设置的,由于其机动灵活,可以根据战场形势随意变阵,比如可以从一个整体的鸳鸯阵,变为左右两个小阵,还能变成三小队的“三才阵”,正好克制住了倭军,因此戚家军才会将倭军杀得魂飞魄散。
当然,阵法再厉害,配合得再好,如果运行阵法的人不行照样达不到效果,而戚家军之所以能所向披靡,靠的是两点,一是个个皆勇士,二是令行禁止。
先说戚家军的战士,这些士兵,都是戚继光当初精挑细选出来的猛人。
最早的时候,戚继光带着大明的官军打倭,那打得叫一个憋屈,本身这倭军性情残暴,嗜血好杀,而大明的官军在败了几次后,就对倭军极其恐惧。
甚至到了一见倭军冲锋,大明官军就连忙撤退的程度,这样的士兵,别说戚继光,就是诸葛亮在世那也赢不了。
所以,戚继光就寻思着去哪里找一些英勇善战的士兵,而在一个偶然的机会,让他在义乌这个地方,发现了不少好苗子。
公元1558年的时候,有人在义乌倍磊发现了一座银矿,要知道,发现银矿就意味着发财了,所以,眼红的人不少,义乌周边的村镇就想派人过来抢夺这个银矿。
抢自家的银矿那还了得?义乌当地的老少爷们自然不愿意,于是,双方理论不成后,就爆发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械斗。
而当时的戚继光,正好路过此地,也亲眼见证了这场械斗,而让他惊讶的是,那些义乌的老少爷们,虽说手里没什么像样的兵器,但干起仗来,那一个比一个猛。
于是,戚继光对这些人十分满意,一声令下,就从当地召集了一批人,而这批人正是最初的戚家军,也正是他们带着戚继光亲创的鸳鸯阵,将戚家军的名头越打越响。
不过,仅仅是骁勇善战还不够,为了保证鸳鸯阵发挥更大的伤害,戚继光还制定了极为严明的军纪。
比如在打埋伏战的时候,戚继光就规定,如果“遇贼不起”,或是“早起者”,不仅队长会因此被斩,同时,各个士兵也会遭到责打。
再比如,打仗的时候,如果有人不听从号令往后撤的话,那么不好意思,先割掉双耳,别以为这样就完了,等到战后回营的时候,谁没有耳朵,还是那个字“斩”。
还有,比如鸳鸯阵中的镗钯手,主要职责是为了负责警戒,同时保护长枪手,但如果长枪手被敌人击杀了,那这两个镗钯手同样也会因此被斩。
总之,靠着这种严明的军纪,让戚继光得以训练出一队又一队精于使用鸳鸯阵,且深谙配合的士兵,也正因为如此,戚家军不仅能将倭军杀得魂飞魄散,同时也让自身的战损率达到了一个极低的程度。
而回到问题本身,戚继光在抗倭时所使用的大竹竿,其真正的名字叫做“狼筅”,其主要材质确实是采用南方的毛竹制成,但却经过戚继光的改造,成为了一种能在鸳鸯阵中起到防御和骚扰作用的长兵器,同时也是鸳鸯阵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