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铜黄铜融化,不锈钢446全称?
不锈钢446钢板全称为高铬铁素体不锈钢板 。446是一款高铬铁素体耐热,耐氧化,耐硫化合金。通常适用温度在1500 2100°F,但是梯度温度强度比较低。446是一一款可以承受融化的红铜和黄铜耐热合金。和其它高铬铁素体不锈钢相比,446在700-1000°F温度范围会变脆(885°F 脆化),446不能在此温度下使用,除非可以接受室温中延展性的减少。用氩弧焊焊接红铜和白钢有裂缝怎么办?
首先清洁焊缝,焊缝如果硬度不一样,要选择靠近软材料的焊丝,焊接速度减慢,电流稍大,焊接后用锤敲击焊缝即可。
氩弧焊,是使用氩气作为保护气体的一种焊接技术。又称氩气体保护焊。就是在电弧焊的周围通上氩气保护气体,将空气隔离在焊区之外,防止焊区的氧化。
氩弧焊技术是在普通电弧焊的原理的基础上,利用氩气对金属焊材的保护,通过高电流使焊材在被焊基材上融化成液态形成熔池,使被焊金属和焊材达到冶金结合的一种焊接技术,由于在高温熔融焊接中不断送上氩气,使焊材不能和空气中的氧气接触,从而防止了焊材的氧化,因此可以焊接不锈钢、铁类五金金属。
铜和青铜哪个熔点高?
铜的熔点是1083.4℃,锌的熔点是419.68℃,锡的熔点是231.968℃,镍的熔点是1453℃青铜是铜锡合金,熔点在231.968℃~1083.4℃之间。
黄铜是铜锌合金,熔点在419.68℃~1083.4℃之间。
白铜:是铜镍合金,熔点在1083.4℃~1453℃之间。赤铜是指纯铜。也称红铜、紫铜,熔点是1083.4℃。可见,同等合金元素含量的前提下,一般情况熔点由高到低是:白铜→赤铜→黄铜→青铜。
多少度可以熔化铜?
纯铜(一般紫铜的纯度相对较高)的熔点为熔点1083.4±0.2℃,当温度高于熔点时,纯铜熔化。铜呈紫红色光泽的金属,密度8.92克/立方厘米,沸点2567℃。有很好的延展性。导热和导电性能较好在地壳中的含量(ppm):50。在太阳中的含量(ppm):0.7。电离能:7.726电子伏特。焰色为:绿色。
历史上的青铜冶炼术是如何出现的?
在我国商周奴隶社会,青铜的冶铸技术已有很高的水平。经过春秋战国,青铜一度
在制造兵器和生产工具方面进一步有所发展。到了秦汉,由于铁制工具的迅速进展,青
铜工具逐步被取代了。但另一方面又因为封建社会商品经济发展的要求,青铜大量地被
用于铸造钱币,而无法用铁器、漆器取代的青铜镜,其制作技术也在提高。总之,在我
国进入封建社会后,炼铜技术的发展并没有停顿,而在某些制造业中继续发展。
秦、汉以后,除青铜外,还出现了一些其他的铜合金。首先应指出的是铜锌合金,
也就是“黄铜”。最初冶炼这种铜锌合金,是通过将铜与含锌的炉甘石防在还原炉中冶
炼而制成的,后来在我国制造出单质锌以后,便直接将红铜与锌冶炼成黄铜合金。关于
这方面的可靠记载,见于宋代人崔昉的《外丹本草》,其中说:“用铜一斤,炉甘石一
斤,炼之即成黄铜一斤半”。元代著作《格致粗谈》也说:“赤铜入炉甘石炼为黄铜,
其色如金”。
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曾提到:“炉甘石大小不一,状如羊脑,松如石脂,赤铜
得之,即化为黄。今之黄铜皆此物点化也”。以上记载清楚地表明,早期黄铜的冶炼是
由碳酸锌矿石(古称炉甘石)与铜在还原炉中炼出的。尽管关于黄铜冶炼技术的最早记
载出现于宋、元人的著作中,但应该说在此以前我国已具备冶炼这种合金的技术条件了
,不能由此说冶炼铜锌合金是从宋以后才开始的。
特别应指出的是,在《天工开物》中,更具体而详细地记载了炼制金属锌(当时叫
“倭铅”)及黄铜的方法,谈到炼制黄铜时说:“每红铜六斤,入倭铅四斤,先后入罐
熔化,冷定取出,即成黄铜”。稍后,在《物理小识》中也有同样记载。
继黄铜之后,又出现了白铜即铜镍合金。在北宋末何芫的《春渚纪闻》中已有关于
用铜与砒石冶炼白铜的记载。元代著作《格物粗谈》中有“砒石炼为白铜,杂锡炼为响
铜”之语。明代李时珍在其《本草纲目》中说:“白铜出云南,赤铜以砒石炼为白铜”
。宋应星在其《天工开物》中亦说:铜“以砒霜等药制炼为白铜”。这些宋、元、明人
著作中提到的用砒石及赤铜炼制的白铜,很可能是指含镍的砷镍矿与赤铜炼制者。白铜
很可能在宋、元以前就已有了。
明、清以后我国制造的白铜器物远销于国外。到十七、十八世纪,东印度公司从我
国购买白铜器物,再远销于欧洲各国,欧洲语中Packtong(白铜)就导源于中国词“白
铜”。在这以前的唐代,波斯语、阿拉伯语中也把白铜称为“中国石”,可见也是来自
我国。但其成分及制法,则记载得很少。
在我国古代的炼铜技术中,还应特别指出的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很早就认识了铜
盐溶液里的铜能被铁取代,从而发明了“水法炼铜”的新途径。这一方法以我国为最早
,是水法冶金技术的起源,在世界化学史上是一项重大贡献。
早在西汉的《淮南万毕术》里,就有“曾青得铁则化为铜”的记载。曾青成分是2C
UCO3?CU(OH)2,易溶于苦酒(醋),又叫白青、空青。东汉时的《神农本草经》也有:
“石胆……能化铁为铜”的话,石胆或胆矾,成分是含水硫酸铜CUSO4?5H2O。南北朝时
的陶弘景则更进一步认识到不仅硫酸铜,而只要可溶性的铜盐类就能与铁置换反应。他
说:“鸡屎矾……投苦酒中(醋),涂铁,皆作铜色”。鸡屎矾可能是不纯的碱式硫酸
铜或碱式碳酸铜,难溶于水,但却能溶于醋,而与铁起置换反应。从而扩大了以前的认
识范围。
这种认识大约到唐末、五代间就应用到生产中去了。宋时更有发展,成为大量生产
铜的重要方法之一,这就是水法炼铜的“胆铜法”。这种方法比火法炼铜有许多优点:
它一则可以在产胆水(即硫酸铜溶液,俗称“胆水”)的地方就地取材;二则设备简单
,操作容易,不要冶炼、鼓风设备,在通常温度下就可提取铜,不须高温,节省了燃料
。
宋代时由于铸造钱币的大量需要,同时“胆水炼铜”又有上述优点,因此对“胆水
炼铜”甚为重视。宋代文献记载,当时南方用“水法炼铜”的约有十一处,其中以饶州
德兴、信州铅山和韶州岑水规模最为宏大。北宋每年产胆铜达一百万至一百七、八十万
斤,占当时铜总产量的白分之十五到百分之二十;南宋时铜产量虽大为减少,但胆铜比
重却大有增加,绍兴(宋高宗)年间,竟占铜总量的百分之八十五以上。
胆铜的生产过程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浸铜,二是收取沉积的铜。目前,我国有的地
方(如湖北黄石市)还仍用这种方法生产铜。
从考古发掘的结果及考古遗址来看:
(1)彩陶马家窑型(甘肃东乡林家,1977年):青铜刀一件
(2)彩陶马厂型(甘肃永登连城蒋家坪,1975年):青铜刀一件
上述数量虽少,却是中国考古出土最早的青铜制品
(3)齐家文化 (公元前2000年左右,甘肃青海一带):铜制相关遗品已经比较多,经成份分析,约以红铜、含铅青铜及含锡青铜为主
(4)龙山文化 (公元前3000年~1080年,山东、山西、河北、河南):亦有大量铜制遗品出土,成份上均属红铜、青铜并用
总而言之,到了新石器时代的晚期,基本上已经是铜石并用的时代,只是当时对于青铜合金的冶炼技术,还未能成熟地掌握。换句话说从夏王朝(传说)→商 朝(信史),应该还有「红铜艺术」(合金成份较少)→「青铜艺术」(合金冶炼之表现)的阶段。
铜绿山古矿冶遗址
可与秦兵马俑媲美的铜绿山古矿冶遗址,是迄今世界上最古老的铜矿采掘、冶炼遗址。 据测定,这个古矿采掘、治炼的时间距今已有三千一百余年。同时连续采掘冶炼了十三个世纪(从西周到东汉)。
古矿冶遗址位于大冶县大冶湖畔。1973年深秋大冶有色金属公司的矿工在这里进行露天采矿,当电铲剥离到四十米深处时,出现了密如蛛网,迷宫般神奇的古代矿井,于是一场规模巨大的考古发掘便揭开序幕。
目前清理出来的古矿井,面积约有两平方公里,当时地下二十米至六十米几乎全被掏空,地面上的炉渣堆积如山。估计先后冶炼了八至十万吨铜。
古矿冶遗址可勾勒出一幅气势磅薄的采矿图:四百多座竖井、斜井与上面的条平巷纵横交错,层层迭压;矿井内整木凿成的排水槽蜿蜒连绵,四通八达;一根根圆木棰接或搭接成固定的方框,支护着中壁,提升矿石用的木制绞车,结构巧妙,制作精细……
14k金和18k金的熔点一样?
不一样
14k金的色泽比18k金的色泽暗淡一些,除了含有黄金外,14k金和18k金的首饰中也添加了其他金属,如果含锌较多,颜色会偏淡黄,如果含红铜较多,颜色会偏玫瑰金。k指的是含金量,1k的含金量为4.166%,14k金的含金量为58.324%,18k金的含金量为74.998%,由于含金量不同,相比较来说,18k金的首饰比14k金的首饰更贵一些。
黄金纯度越高,饰品质地越软,所以14k金和18k金的硬度也有所差别,18k金不但拥有黄金珍贵的价值,而且延展性强、硬度高,所以被广泛应用于饰品设计上。14k金质地较硬、韧性高、弹性较强,可以镶嵌各种宝石,其颜色金黄,不易生锈、不易腐蚀、光泽度好,也是市场上比较受欢迎的k金,很多饰品都是由14k金制作而成。
虽然都属于黄金,但14k金和18k金的用途不同,14k金属于百搭金属,不受素金或镶石的约束,18k金可以制作成不同颜色,比如白18k金、黄18k金、18k玫瑰金等,色彩多变。不管是14k金还是18k金,都要注意保养,尽量避免接触一些酸碱性的化学品,远离具有腐蚀性的化学物质,减少入常磨损,尽量避免磕碰,这样才能保证黄金的色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