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黄铜大钟,庙宇大钟寓意?
寺院设钟的制度来自印度,故又称“梵钟”。钟分大钟、殿钟、僧堂钟三种。大钟是悬挂在钟楼里的钟,用来号令全寺各堂口。按照寺规,每天早晚及遇到法会时,都需要撞钟。
《百丈清规·法器》中说:“大钟丛林号令资始也。晓击即破长夜,警睡眠;暮击则觉昏衢,疏冥昧。”撞钟的目的是为了警醒僧人时刻不忘修行,当勤精进,慎勿放逸。
现今的寺院,在大殿前的左右两侧多建有钟楼、鼓楼,分别安置钟和鼓,称为「左钟右鼓」。
至于撞钟的方式,也是有章法的:“引杵宜缓,扬声欲长。凡三通,各三十六下,总一百零八下。起止三下稍紧。”抑扬顿挫,煞是好听,无怪乎张继在夜深人静之时为寒山寺钟声所动,一首《枫桥夜泊》流传至今。
至于大钟为何要撞击108下,有两种不同的说法,一种说法是《格致镜原》引《绀珠》云:“凡撞钟一百八声以应十二月,二十四节气,七十二候之数。”这表明在以农耕为主的社会里,人们希望通过佛来保佑丰衣足食。
另一种说法是,佛教认为人生有108种烦恼,钟敲108下,可以廓清108种烦恼,佛教上称为“百八钟”。后来这一说法被唐代高僧鉴真东渡弘法时带到了日本,故有“闻钟声,烦恼清,智慧长,菩提生”之说。
大钟,又一说幽冥钟,敲钟震动地府,使地狱众生,闻钟声,离地狱,出火坑。
传说,南唐上元县(现在的南京),一百姓遭遇横死,三天后复苏,告诉人们自己死后来到阴间,看见先王李昪被捆绑幽禁,问及原因,先王说:“都是因为我听信谗言,屠杀和州缴械投降的一千多人,怨魂向阎王告状,我被关押囚禁,不得自由,只有钟声响起,我的痛苦才能停止!你回阳后转告皇子,让他为我造一口钟,长时间叩击。他要是不相信,就说我在瓦棺寺的佛像左膝中藏了一个白玉天王像,这事没人知道,可以作为证据。”
皇帝听后,派人一查,果然有这么个天王像,就在南京清凉寺铸造了一口钟,镌刻钟文:超荐先祖孝高皇帝,出离幽冥界,离苦得乐。这就是叩打幽冥钟的由来。
印光大师《增广文钞卷二·南京三汊河法云寺募铸幽冥大钟疏》记载:“娑婆世界,以音声作佛事,
丛林法器,唯大钟为第一。以其发瞆振聋,启人天之耳目,通幽彻显,实恶趣之救援。”
《阿含经》云,如果人在打钟时,发愿一切恶道的苦难能得休止,听闻钟声及佛经咒语的,可灭除五百亿劫生死重罪。所以《付法藏传》中记载,厨腻吒王因为杀业太重,死后堕地狱,化作鱼身,刀剑杖戟围绕着他不停转动,刀起头落,万死千生,生而复死,死生之苦一刻不停。当时有一罗汉担任维那,每天按时打钟。钟声一响,刀剑铁轮就在空中暂停。于是厨腻吒王请求维那连续敲钟,七天后,地狱苦刑从此休止。
从五行来分析的话,钟声是金属的声音,它属于商声,属于金声,属于西方之声,属于秋天之声。所以这种声音就是比较清凉的,闻之能让人的各种烦恼执着放下。烦恼起时,不妨静听钟声,让内心安静下来。
钟楼寓意?
钟楼和鼓楼是我国古代在城市、宫殿、寺院中用作报时和显示威仪的建筑。汉唐时期城市实行里坊制,规定宵禁,晨昏都要击鼓为启闭坊门的信号。北宋以后,里坊制取消,却保留了钟鼓报时的习俗。在元大都、明南京和明清北京及许多地方城市的显著位置都建有高大的钟楼和鼓楼。采用“楼”的形制,是因为可利用其下层为共鸣腔,使声音悠扬远播;而且钟、鼓楼以其突出的体形体高为城市主要街道的对景和周围地区的构图中心,对城市景观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其附近往往形成繁华的商业区。现存建于明代的西安钟楼便处在城市中心点上。北京现存的钟、鼓楼处在全城中轴线北端,初建于明永乐年间。
佛教寺院在唐以前设有钟楼和经楼,对称地放在寺院前部或后部,宋代以后又引入鼓楼,东钟西鼓,多放在寺院前部,藏经楼则被安排到了全寺最后面。钟和鼓在寺院不仅用于报时,也具有宗教宣传作用,《增一阿含经》说:“洪钟震响觉群生”,“昼夜闻钟开觉悟”。清钟夜响,发人思绪,无怪唐代诗人张继写下“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的佳句,使得苏州寒山寺一举闻名。清光绪年间重修寒山寺,在大殿后左廊建钟楼,内藏清铸大钟,至今每逢除夕午夜,不少中外游人还要专程到寒山寺听钟。
龙生九子指的是哪九子?
谢邀。
中国民间有“一龙生九子,九子各不同”的说法,想必大家都耳熟能详了。该说寓意儿子不一定像父亲,应顺其自然发展,父亲不能把自己的前途和理想强加给儿子。这是有人就要问了,龙生九子到底是哪九子呢?别急,早在明朝,有位皇帝就和大家提出了同样的问题!
据说一次早朝,明孝宗朱佑樘突然心血来潮,问大学士李东阳:“龙生九子何名?”李东阳其人虽在政治上毫无建树,被人称作“伴食宰相”,但文学功底很强,他在仓卒间不能回答,倍感惶恐,退朝后向几名同僚询问,然后糅合民间传说,七拼八凑,发挥自己丰富想象力,才绞尽心思拿出了一张清单,向皇帝交了差,于是就有了李东阳的下面这段话:
“龙生九子不成龙,各有所好:囚牛,平生好音乐,今胡琴头上刻兽是其遗像;睚眦,平生好杀,今刀柄上龙吞口是其遗像;嘲凤,平生好险,今殿角走兽是其遗像;蒲牢,平生好鸣,今钟上兽钮是其遗像;狻猊,平生好坐,今佛座狮子是其遗像;霸下(另有说法称其为“赑屃bì xì”),平生好负重,今碑座兽是其遗像;狴犴,平生好讼,今狱门上狮子头是其遗像;负屭,平生好文,今碑两旁文龙是其遗像;鸱吻,平生好吞,今殿脊兽头是其遗像。”(李东阳《怀麓堂集》)
李东阳所说的“九子”似乎都是现实中不存在的怪物。但一切传言也必先有依有据,方能添油加醋。所以说这些神兽不可能完全凭空捏造,形象大多应来自现实,分别代表时人所认识的动物界的九大类别。不过能把这些虚幻的东西具象化,还真是为难了这位“大学士”!
下面小编就给大家细细说道这龙九子的故事吧!
【九子的来历】
刘伯温,就是那位在坊间被传得神乎其神,预测过近几年的世界末日、地震、灾荒的预言家,当然人家正当身份是鼎鼎大名的明朝开国元勋、军事家、文学家,以神机妙算闻名,民间流传着“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前朝军师诸葛亮,后朝军师刘伯温”的说法。
这么神的一个人,民间的崇拜者们必然会给他辟谣了。相传,刘伯温本是玉帝身前一位天神,元末明初,天下大乱,战火不断,饥荒遍地。玉帝令刘伯温转世辅佐明君,以定天下,造福苍生,并赐斩仙剑,号令四海龙王,龙王派出九子,跟随刘伯温征战,为朱元璋打下了大明江山,助朱棣夺得了皇位。
当它们功得圆满准备回天廷时,朱棣的野心大发,不甘就这样放他们走,于是借修紫禁城为名,拿了刘伯温的斩仙剑号令九子。但九子是神兽,岂肯随意听从他人指命,顿时呼风唤雨,大发雷霆。朱棣见斩仙剑震不住九子,心生一计,对九子中的霸下说:“你力大无穷,能驮万斤之物,如果你能驮走这块先祖的神功圣德碑,我就放你们走。”霸下一看是一块小小的石碑,便毫不犹豫地驮在了身上,但用尽法力却寸步难行。神功圣德碑能镇四方神鬼,龙是神躯,自然无力脱身。
剩下八子兄弟情深,不忍弃其而去,便一起留在人间,但发誓永不现真身。朱棣虽然留住了九子,但得到的却是九个塑像般的神兽。刘伯温得知此事后,也失望地弃朱棣而去,返回天廷。朱棣后悔莫及,为了警示后人不要重蹈覆辙,便让九子各司一职,流传千古。
【九子原型与特性】
一、囚牛
囚牛,据说是龙子中的老大,喜音乐,蹲立于琴头。这位有音乐细胞的龙子,自然在中国古乐器上出场率颇高,不光立在汉族的龙头二胡上蒙古族的胡琴、彝族的龙头月琴、白族的三弦琴以及藏族的一些乐器上也有其扬头张口的形象。
乐器上的囚牛
囚牛的原型是陆生动物食草类家畜的代表——水牛。唐朝时游牧民族“奚”将一种二弦胡琴传入中国,其上便有牛头装饰。为了适应审美需要,元朝时将牛头改为马头,明朝时又改为龙头。民间相传琴上龙头原是“泅牛”,李东阳误作“囚牛”。
二、睚眦
睚眦,据说在龙子中排行老二,平生好杀,喜血腥之气,相貌凶狠,好勇擅斗,总是嘴衔宝剑,怒目而视,所以常被雕饰在刀柄剑鞘上,以显示强大的战斗力。
睚眦的原型是海生动物凶猛鱼类的代表——巨齿鲨。睚眦一词,本意指发怒时极力瞪眼。巨齿鲨攻击猎物时,尽力张开大嘴,牙齿往前伸出,开口直径可达两米,眼睛也随之睁到最大,眼珠突出,极为恐怖,古人称之为“睚眦”。
睚眦刀背雕塑
刀柄上的睚眦
三、嘲风
嘲风,据说在龙子中排行老三,平生好险,如今殿角走兽是其形象。嘲风,不仅象征着吉祥、美观和威严,而且还具有威慑妖魔、清除灾祸的含义,常用其形状在殿角上作为装饰。
凤
嘲风的原型来自于飞行动物鸟类的代表——凤。凤是古代传说中的鸟王,“凤”被用来喻指君主圣明而天下依附,也比喻德高望重者众望所归,后来演变成龙代表帝皇而凤代表帝后。
屋檐上的嘲风
古代建筑檐角最前端的瓦片因处于最前沿的位置,要承受上端整条垂脊的瓦片向下的一个“推力”;同时,如毫无保护措施也易被大风吹落。因此,人们用瓦钉来固定住檐角最前端的瓦片,在对钉帽的美化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各种动物形象。
唐宋时,垂脊上本只有一枚兽头。明清统治者渴望维持长久的统治,所以将钉帽改为一骑凤仙人的形象,然后安排传说或现实中的有灵性的十种动物跟随其后,“十”则代表最大数目。这一做法象征“百灵朝凤”之意,“嘲风”这一名称又是李东阳故弄玄虚的结果。
四、蒲牢
蒲牢,据说在龙子中排行老四,喜欢吼叫,人们就把它安在钟上。据说它是住在海滨,却十分怕鲸鱼,一但鲸鱼发起攻击,它就会吓得乱叫。故人们把木杵造成鲸的形状,以令铜钟格外响亮。
蒲牢的原型是海生动物海兽类的代表——海狮。海狮是海洋中的食肉猛兽,它的吼声如狮,有的种类雄性颈部的鬃毛也像狮子,所以现代人称之为海狮。
东南某些地方的方言中,把海狮叫作“蒲牢”,江西三清山的十大绝景之一“海狮吞月”,也叫作“蒲牢鸣天”,位于万寿园景区。
海狮吞月
五、狻猊(Suān ní)
狻猊,据说在龙子中排行老五,是一种猛兽。形如狮,喜烟好坐,佛祖见它有耐心,便收在胯下当了坐骑。所以形象一般出现在香炉上,随之吞烟吐雾。
北宋清凉寺汝窑狻猊小香熏炉
狻猊的原型是陆生动物食肉类的代表——亚洲雄狮。亚洲狮常常蹲在草丛中耐心等待猎物,现已濒临灭绝。
亚洲狮仅产于印度西部,是随着佛教传入中国的。唐代高僧慧琳说:“狻猊即狮子也,出西域。”由于佛祖释迦牟尼有“无畏的狮子”之喻,人们便顺理成章地将其安排成佛的坐骑,或者雕在香炉上让其款款地享用香火。
六、霸下
霸下,别的说法称其为“赑屃”,据说在龙子中排行老六,形似龟,力大,其背亦负以重物,即今刻在石碑下的石龟。霸下在龙子的其它说法中,都排在首位,它也是龙之九子中在最早在民间流传的神兽。
象龟
霸下的原型是海陆两生动物龟类的代表——象龟。龟有水生、陆生和两栖三种。象龟,是陆生龟类中最大的一种,主要生活在热带海岛地区,现已濒临灭绝。它以腿粗像象足而得名“象龟”,因体型庞大也称作“龙龟”。
托碑霸下
龟甲是文字的载体,象龟还是长寿吉祥的象征,所以,统治者要用它来托碑。明代早期以前的霸下像本来都没有牙齿,李东阳的说法出炉之后,再加上他的门生杨慎等人的炒作,霸下成为龙的儿子,于是也附上了龙形,有了牙齿。于是霸下摇身一变成为了神兽。
七、负屃
碑旁环绕的负屃
负屃,形似龙,平生好文,石碑两旁的文龙是其遗像。它们互相盘绕着,看去似在慢慢蠕动,把碑座装饰得更为典雅秀美。
实际上不仅石碑,明清时代建筑中,梁、柱、照壁、天花板等均有饰以这种互相盘绕的龙纹,称作“盘龙”,也作“蟠龙”,是中国最传统、最普遍的龙形象。李东阳将这种“蟠龙”当做了“负屃”,实际上完全是一种误解。
龙子中有“负屃”的说法,仅李东阳一家。“负屃”这一名称其实来自于“赑屃”,而“赑屃”其实就是霸下的本名。李东阳误当“赑屃”与“霸下”是石碑上两种不同的神兽,认为霸下在下是以“好负”,赑屃自然“好文”。
八、狴犴(bì àn)
大门铜环神兽狴犴
狴犴,据说在龙子中排行老七,形似虎。它平生好讼,却又有威力,狱门上部那虎头形的装饰便是其遗像。传说狴犴不仅急公好义,仗义执言,而且能明辨是非,秉公而断,再加上它的形象威风凛凛,因此除装饰在狱门上外,还匐伏在官衙的大堂两侧。
藏獒
狴犴的原型是陆生动物食肉类家畜的代表——藏獒。藏獒是最凶猛的家畜,有王者的霸气。
藏獒产于吐蕃,所以又称蕃狗、蕃犬、蕃獒、蕃犴。李东阳再发明“狴”字,称之为“狴犴”,这一名就是来自“蕃犴”。李海霞《藏獒古名考》中也指出狴犴就是藏獒的古称。
九、鸱吻(chī wěn)
鸱吻,也作螭吻,据说在龙子中排行老幺,是鱼形的龙。性情好望,口润嗓粗而好吞。鸱吻属水性,用它作镇邪之物以避火。故此,鸱吻多安在屋脊两头,做张口吞脊状,作消灾灭火之功效。它也是佛经中,雨神座下之物。
蓝鲸
鸱吻的原型是海生动物温和鱼类的代表——蓝鲸。蓝鲸是地球上最大的动物,性情却十分温顺,主要以浮游生物为食。它的鼻孔是在头顶上。浮出水面时,会喷出水柱。所以古人认为它能灭火,把它安放在屋脊的两头。
太和殿鸱吻
文庙上的鸱吻
古人称鲸鱼作鸱尾,《太平御览》:“唐会要目,汉相梁殿灾后,越巫言,‘海中有鱼虬,尾似鸱,激浪即降雨’遂作其像于尾,以厌火祥。”文中所说的“越巫”是江浙一带的方士之流,“鱼虬”则是海边人对“鸱尾”的别称。李东阳再一次玩弄文字游戏,将“鸱尾”写作“鸱吻”。但民间早有流传“螭(音吃)龙”的说法,所以也有人认为李东阳的“鸱吻”一称是“螭吻”之误。
南禅寺大佛殿屋脊和鸱吻
现代以龙生九子作为题材的收藏品也很多比如邮票、纪念币、茶宠、印章等,个个精美绝伦,值得鉴藏,虽然对九子的称呼与李东阳的说法有所偏差,但寓意还是一致的:
龙生九子邮票
龙生九子紫砂茶宠
寿山石龙生九子印章
鎏金龙生九子印章
龙生九子纪念币
自以为得之矣意思?
“自以为得之矣”的意思是他自己认为找到了这个石钟山命名的原因。
出自《石钟山记》作者苏轼
原文节选:
《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是说也,人常疑之。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桴止响腾,余韵徐歇。自以为得之矣。然是说也,余尤疑之。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译文如下:
《水经》说:“鄱阳湖的湖口有一座石钟山在那里。”郦道元认为石钟山下面靠近深潭,微风振动波浪,水和石头互相拍打,发出的声音好像大钟一般。这个说法,人们常常怀疑它。如果把钟磬放在水中,即使大风大浪也不能使它发出声响,何况是石头呢!到了唐代李渤才访求石钟山的旧址。在深潭边找到两块山石,敲击它们,聆听它们的声音,南边那座山石的声音重浊而模糊,北边那座山石的声音清脆而响亮,鼓槌停止了敲击,声音还在传播,余音慢慢地消失。他自己认为找到了这个石钟山命名的原因。但是这个说法,我更加怀疑。敲击后能发出声响的石头,到处都这样,可唯独这座山用钟来命名,这是为什么呢?
渭源城墙遗址历史简介?
秦昭王长城遗址,筑于秦昭襄王二十五年(公元前272年)。为防御匈奴族南下侵扰而修建。延安境内的战国秦长城,西起吴旗县庙沟乡郝林沟村南,经长官庙乡和吴起镇境内,进入志丹县纸坊乡,复入吴起县薛岔乡境内,经五谷城乡边缘地带,进入榆林地区的靖边县红柳沟乡,全长约235公里。
中文名
秦长城遗址
筑城时间
秦昭襄王二十五年
全长
约235公里
级别
省级文物保护
简介
渭源境内的秦长城,是战国时期秦昭襄王灭义渠戎以后所筑的,是我国历史上最古老的长城地段之一。西起临洮东三十里铺的杀王坟,从东峪沟长城坡,上阳山进入渭源县境内,经地儿坡、樊家湾、文昌宫、秦王寺、石堡子、陈家洼、方家梁、城壕、高咀山、马家山、下盐滩、阳山等四个乡镇十四个村盘垣三十七公里,从野狐湾进入陇西县境。
秦长城遗址
这段古老的长城,大部分地段残高在3米左右,少数地段超过十米,沿城垣起伏,每隔一里有小烽燧,十里一大烽燧,雄伟壮观。城垣下夯层清晰,秦瓦遍地。长城脚下的秦王寺,传说是秦始皇西巡陇西郡(郡治狄道)时,途经这里住宿一夜,后人为纪念秦皇西巡而修建得名,原有寺庙建筑一进三院,雄伟壮观,山门外有戏楼会场,寺后院有一深井,名曰:"秦王饮马井",井旁有一棵千年古树,叫"秦王拴马树",寺内有一口明成化元年(公元1465年)陇、渭、临三县集资筹造的大钟(直径2米、高3米,重4800斤)可谓世所罕见。
秦王寺庙宇大部分在清同治时毁于兵燹。大钟在1958年砸毁炼成钢铁。现仅存后院正殿一座(民国23年重修)前院左侧偏殿一间(清宣统时修),院东厢房三间,其余全部废墟。残存的旁殿壁画上写有抒怀诗:"渭水滔滔日夜流,不知征战几时休?万里长城遗迹在,不见昔日秦王侯"。渭源县秦长城,现为省级文物保护。
共30张
秦长城遗址
描述
秦长城遗址发现于1987年,共两处。一处南起巴拉素镇转水庙村,北至补浪河乡向阳村附近,全长25公里,间断延续,最宽处30米,高均1米左右,有多处夯土层,但夯印不明显。
秦长城遗址
另一处东起巴拉素乔家峁南,西至红石桥乡井界村,全长14公里,残墙间断绵延,夯土层厚15—20厘米,尚有残存墩宽9米,高5米。沿此两段古长城遗址,发现有大量的白灰陶、夹砂灰陶、黑陶和少量红陶残片,其上纹饰多为蓝纹、粗细绳波、方格纹和堆积纹等。同时,还发现战国时常用的陶鬲单足及其残片、石器残件和四棱形铁箭头等物。经考定,这里为战国至秦汉时长城遗址。据《汉书·匈奴传》上载:“十有余年而蒙恬死,诸侯叛秦,中国扰乱,诸秦所徙谪边者皆复去。于是匈奴得宽,复稍渡河南与中国界放故塞。”所谓“故塞”,即秦昭襄王时所筑、今榆林市境内发现的秦长城。
在包头,除了有较早时期的赵武灵王修筑的赵长城之外,还有一段较为完整的秦长城。
秦始皇三十二年(公元前215年),秦始皇派大将蒙恬率30万大军北击匈奴,取河南地,为了防止北方游牧民族的侵袭,筑起了西临三北(今甘肃岷县)东至辽东郡(今辽宁省)的万里长城。它由宁夏延伸入内蒙古之后,从狼山而东,经由包头市固阳县北部西斗铺、银号、大庙乡,进入武川县经大青山东部,延伸至河北。
秦长城遗址
在包头市境内的秦长城累计长度为120公里左右,多半修筑在山峦北坡、依山就险、因坡取势,山谷隘口及平川地带多用夯土筑成,山地则多用石砌或土石混筑,一般石砌长城遗迹保存尚好,现存的一般为外壁高度在4米以上,基宽4米,顶宽2米左右。站在高处,依然可见长城顺着山势上下,状若游龙,每隔一段尚能辨清古代烽火和障城的遗迹。在包头秦长城内外,留有8~9座古城遗址,周围常可找到秦国至西汉初年的陶片。
秦城不仅在构筑方法上有自己的风格,而且防御设施的建置也有一定的特色。秦长城以石筑见称,雄伟壮观,汉代沿用,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瑰宝,也是世界建筑史上的奇迹,更是我们中华民族辉煌历史、灿烂文化的象征。
岷县秦长城遗址
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遣大将蒙恬率三十万众,筑万里长城,西起临洮,东至辽东,延袤万余里。哪里是秦长城西端起首之处?关于这个问题,近年来临洮的学者作了一些有益的考察,成绩是可喜的。但是,有些同志将古之临洮混淆为今之临洮。史学根据是不足的。现今临洮有一段秦长城遗址,但那是秦昭王所筑的,而始皇所筑之城,则由于拓地甚广,把起点延伸到了现今岷县城西。
据《元丰九域志》载:“熙州(现今临洮)无古迹,秦长城在岷州界。”在唐代的《元和郡县志》、宋代的《太平寰宇记》、明代的《读史方舆纪要》和今人王国良的《中国古长城考》等各种文献都说:“秦长城的起点在岷县”。杜佑《通典·州郡典》岷州条下说:“秦长城在郡西二十里之崆峒山,自山旁洮水而东,即秦之临洮郡至此矣。”崆峒山即岷县城西大沟寨的五台山。这里是洮河转弯处,与岷山乡的跌马遗址相对,大沟寨山下之铁关门村,就是秦长城的起点。这里在过去都有标志,后被乡人毁掉。
岷县秦长城遗址
秦长城起于岷县,有大量的遗物、遗址可证。一是岷县有大量的秦国货币。公元1947年,岷县中堡村发现一秦代窑藏,出土的秦半两铜钱达数万枚;二是有分布广泛的秦瓦遗存。大量的秦瓦布点颇广。城东的龙望台、白塔寺以及城北岷山乡的板达沟,都屡见不鲜。岷县城内,冶家崖文化堆积层(今岷县医院内),秦瓦更多,历历可数;三是岷县北部山区遗存有大量的人工壕沟。卓坪壕沟位于卓坪西北侧,距县城约40公里。壕坎由两部分组成,一条沿山脊西南侧向下延伸,过二级台地直达洮河滩头,长约4公里,当地群众称其为“古城壕”。另一条位于山脚前缘,在溪沟边与古城壕相接,向西北延伸至马连滩村南,长约1.5公里,当地群众称为“胡道”。古城壕宽5—11米,深度多在5米以上,壕底被村民开垦,辟为农田。当地村民言称“古城壕亘古就有”,我们从采集到的瓦片推断,这是秦人的遗址。秦长城起点在十里乡之铁关门,卓坪一带的壕沟则为有力的证据。长城遗址在岷县,起首处也在岷县,不容置疑。
最好的小楷字体是谁的?
中国最美10大小楷欣赏
1、钟繇《宣示表》
上榜理由:气质非凡!《宣示表》较钟繇其他作品,无论在笔法或结体上,都更显出一种较为成熟的楷书体态和气息,字体端整古雅,字体宽博而多扁方,充分表现了魏晋时代正走向成熟的楷书的艺术特征。
传说王导东渡时将《宣示表》缝入衣带携走,后来传给了王羲之,王羲之后来又将它传给王修,王修便带着它入土为安,从此不见天日。之后传下来的是王羲之的临摹本。
钟繇小楷书法作品《宣示表》局部
2、钟繇《荐季直表》
上榜理由:《荐季直表》结体疏朗、宽博,体势横扁,尚有隶意。虽有许多不成熟的地方,结体法度均不如晋唐工整,但天趣盎然,妙不可言,是汉字由隶书向楷书演变过程中的一个缩影。
钟繇是王羲之的书法启蒙老师卫夫人所崇敬的三国时期魏国书法家,据说钟繇是楷书(小楷)的创始人,被后世尊为“楷书鼻祖”。钟繇对后世书法的影响是巨大的,他与王羲之并称为“钟王”。钟繇的书体主要是楷书、隶书和行书,但是钟繇写得最好的是楷书,钟繇所处的时期,正是汉字由隶书向楷书演变并接近完成的时期。在完成汉字的这个重要的演变过程中,钟繇继往开来,起了有力的推动作用。
钟繇小楷书法作品《荐季直表》局部
3、王羲之《乐毅论》
上榜理由:如果说三国时期钟繇的小楷是楷书的萌芽期,那么到晋代王羲之的《乐毅论》,楷书就已经到了成熟期,《乐毅论》笔笔精到,无一笔含糊,楷法成熟,释智永认为《乐毅论》为王羲之正书第一。
据说唐太宗最为宝重的书迹是王羲之的《兰亭序》与《乐毅论》。当年唐太宗还将最初的《乐毅论》摹拓分别赐给了长孙无忌、房玄龄、高士廉、侯君集、魏徵、杨师道六人,摹本的传布范围也只限于皇亲国戚或近侍大臣,世人罕见其貌。
王羲之小楷书法作品《乐毅论》局部
4、王羲之《黄庭经》
上榜理由:《黄庭经》通篇章法和《乐毅论》相似,有纵行无横列,纵行清晰,但并不十分规直,随字赋形不拘高矮宽窄,字与字的联结错落有致。对比的形式因素在《黄庭经》中表现得十分丰富,这使得《黄庭经》比之《乐毅论》更多了一些“今意”。如果说《乐毅论》是古朴与妍丽兼美的话,那么,《黄庭经》已是劲媚秀雅甚于拙朴古雅了。
王羲之小楷《黄庭经》相传写于东晋穆帝永和十二年(356)五月,60行,计1200余字。陶隐居《上梁武帝书启》,以此为王羲之的有名的书迹。褚遂良“右军书目”列为第二,开元中徐洪《古迹记》列为第一。隋智永、唐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吴通征等皆有临本传世。
王羲之小楷书法作品《黄庭经》局部
5、王羲之《孝女曹娥碑》
上榜理由:《曹娥碑》结体取扁势,与传为王羲之的其他小楷书法作品相比,这块碑的笔画更为舒展,表现在作为主笔的横画和捺画上更为明显,隶书笔意暗存于笔画与结体之间。
《曹娥碑》是东汉年间人们为了颂扬曹娥的孝行而立的碑,现代书家费声骞评《曹娥碑》:“原碑久佚,传东晋升平二年,王羲之书曹娥碑,小楷。收录《群玉堂帖》和《越州石氏帖》中,为著名的晋唐小楷之一。近人马公愚所临,可谓形神兼备,马氏临本刊入《书法大成》,上海古籍书店有影印本,可资临习时对照参考。”
王羲之小楷书法作品《孝女曹娥碑》局部
6、王献之《洛神赋》
上榜理由:王献之所书《洛神赋》(十三行)体势秀逸,笔致洒脱,清杨宾《铁函斋书号》认为“字之秀劲园润,行世小楷无出其右”。从《洛神赋》(十三行)中可看出,王献之的楷书笔法不再带有隶意,字形也由横势变为纵势,已是完全成熟的楷书之作。
据说王献之好写洛神赋,写过不只一本。共计十三行,真迹已不复存在。今只传贾似道所刻石本,因石色如碧玉,世称“碧玉十三行”。现藏首都博物馆。
王献之小楷书法作品《洛神赋》局部
7、钟绍京《灵飞经》
上榜理由:《灵飞经》的章法为纵有行,横无列。由于整篇字的大小、长短、参差错落,疏密有致,变化自然,且整篇字与字之间,行与行之间顾盼照应,通篇字浑然一体,虽为楷书,却有行书的流畅与飘逸之气韵,变化多端,妙趣横生。
钟绍京是唐代著名书法家,系三国魏国太傅、著名书法家钟繇的第17代世孙,史称钟太傅为“大钟”,称钟绍京为“小钟”。因为《灵飞经》没有作者落款,所以关于《灵飞经》的作者一直也存在争议,元代袁桷和明代的董其昌都认为是唐钟绍京书,但启功先生认为只是无名经生所书,同时,启功先生认为“《灵飞》本身的书法,在唐人写经中,允推精品,试用敦煌所出那么多的唐人写经来比,够得上《灵飞》那样精美的,也并不太多。”
钟绍京小楷书法作品《灵飞经》局部
8、赵孟《汲黯传》
上榜理由:关于《汲黯传》,赵孟自称《汲黯传》得唐人遗风笔意,而清代冯源深评云:“此书方峻,虽据欧体,其用笔之快利秀逸,仍从《画赞》,《乐毅》诸书得来。”倪瓒也说:“子昂小楷,结体妍丽,用笔遒劲,真无愧隋唐间人。” (引自《书林藻鉴》 ),用笔不下于智永,虞世南,得称一世之冠。
赵孟是元代著名书画家,同时也是楷书四大家(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赵孟)之一。宋太祖赵匡胤11世孙,《汲黯传》作于赵孟晚年,综观其书落笔迅捷,从容不迫,一气呵成,而无一笔失度;其字体宽和雍容,风骨秀逸,平和简静,有轻裘带之风:大用笔上,提按使转,方圆兼施,还十分讲究笔画间的粗细和累重变化,极富有节奏感;在结体上,法度严谨,挺秀润健,十分讲究字的揖让,国求顾盼有情,故能开阔而不平析,寓丽于苍劲之中。
赵孟楷书作品《汲黯传》局部
9、赵孟《道德经》
上榜理由:《道德经》是赵孟的小楷代表作之一,书于延祐三年(公元1316年),时年六十三岁。赵孟一生曾多次书写小楷道德经。据方家评介,其晚年书写的这卷长达五千言的小楷,书法结体严谨,笔画精到,精工中透静穆之氮,稳健中露灵动之神,前后风韵一致,堪称其小楷书之精品。
元朝延佑三年三月,六十三岁的赵孟为进之高士书写了这卷小楷道德经。卷首,赵氏绘一幅老子画像,其后便是洋洋洒洒的整卷小楷书道德经。这卷墨迹为纸本,纵二百四十五毫米,横六千一百八十八毫米,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赵孟小楷书法作品《道德经》局部
10、文征明《离骚经》
上榜理由:文征明《离骚经》的风格渊源主要因受到钟繇《宣示表》、王羲之《黄庭》、以及元代倪瓒风格之影响,运笔则工稳沉静,从容不迫,于整练之中,虚和舒徐之气浮现毫端,尤其横画起笔细若针尖麦芒,势若游丝飘忽于晴空。
文徵明书法,小楷与行草俱佳,其小楷于端庄秀逸中透出坚挺刚健之气,风格独特。《离骚经》是文徵明小楷的代表作。这幅精工的小楷是文徵明85岁时所书,可谓人书俱老。
文征明小楷书法作品《离骚经》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