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可把吃瓜群众给忙坏了。
娱乐圈大瓜连小瓜,小瓜藏大事,桩桩件件不简单。
头脑风暴之余,菀儿寻思看看综艺解解闷。
这一看,还真给我看出不少门道来。
曾经创造无数爆款综艺,连续蝉联周末档,稳居同时段收视冠军宝座的湖南卫视怎么沦落到如此地步?
2015年之后将综艺一哥湖南台打得节节败退的浙江卫视,怎么也失手了?
曾经的大红大紫,如今的槽点满满。
综艺时代的衰落,到底该怨谁?
从湖南台在综艺道路崛起开始,地方卫视集体进入了一个怪圈。
哪个平台要是没有十档八档综艺,都不好意思在流量时代迈开脚步。
古话说得好,盛极必衰。
在综艺圈领跑十余年,湖南卫视在综艺道路上,栽了个大跟头。
2021年末《快乐大本营》悄无声息地停播下架,并于2022年1月1日上架了《你好,星期六》作为接档。
但这档节目从第一期开始,就收获了满满的槽点,在被骂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用观众的话来说,这个综艺,简直是在突破观众的忍耐度,挑战所有粉丝的情怀。
它被吐槽,真的不冤枉。
槽点1:甭管嘉宾还是主持人,除了何炅以外的所有人,都在抢话。
《快本》时期,谢娜次次抢话,次次上热搜,此次屡教不改,成了整个节目的鸡肋。
你说她自成一派,风格百变吧,也不对。
打开某乎,有个热门的话题是“为什么谢娜这么招人讨厌?”
截止到2022年2月28日为止,这个话题被5.4亿个人浏览过 ,拥有2万多个回答。
其中最引人关注的,就是她各种抢话的梗。
2011年《画壁》上映,剧组到《快本》做宣传,屏幕最后出现了配角蓝盈莹。
好不容易等来了自我介绍的机会,却被谢娜打断了。
“蓝盈莹,为什么不叫绿油油哈哈哈哈。”
在这些前提条件下,谢娜下车本是一件值得期待的事。
观众们千算万算,没算到谢娜走了之后,来了个更爱抢话,更不把嘉宾当回事的“虚拟主持人的”和王鹤棣。
普通话一直不标准的虚拟主持人,张口就要跟一口塑料普通话的蔡少芬学普通话。
拿“刻薄”当幽默,这波操作已经够不让人理解了。
再看看蔡少芬当时的表情,这白眼几乎要翻上天了。
刚举着话筒开口:“我其实...”
下一秒又被王鹤棣抢话问小漾:“为什么没有我的名字?”
不管台上的氛围尴不尴尬,反正台下的观众都很尴尬。
槽点2:什么全新启航,压根就是综艺大杂烩
节目一开始,先给你整了一段长达数分钟的,又臭又长的推销广告。
咱就说一个黄金档,为什么会出现如此生硬的开场白。
知道的能看出来这是一档综艺,不知道的还以为这是深夜档电视销售的重播呢。
而且《星期六》最大的问题,在于它想要兼顾的因素太多了。
有嘉宾直接《声临其境》的版块,有《猜猜我是谁》的版块,有《模仿大咖秀》的版块。
一个综艺节目,压根没有核心组成部分,模仿其他综艺凑时长。
东一榔头,西一棒槌,让向来对国综“睁一眼,闭一眼”的观众也再难保持中立。
槽点3:为了收视率,也是蛮拼的
2022年开年,香港疫情反复,单日新增病例达到17063例。
刘德华、成龙、李克勤等多位艺人线上合体,一起演唱了《狮子山下》为香港加油打气。
而湖南卫视,踩着这波热点,于2月26日播出了TVB的艺人王浩信、高海宁、张振朗的录制节目。
在TVB宣布因为疫情而全面停工时,这三位艺人却在内地活动。
和前几期的节目内容完全相反,26日的节目更像是量身定做的。
杨钰莹、王祖蓝、檀健次带来精彩的90年代歌曲串烧。
王浩信、高海宁、张振朗等艺人则演绎粤语版古诗词。
看点有了,热点有了,观赏性有了,却让很多观众直摇头。
游戏部分剧本感明显,为了硬凹“正能量”的节目人设,王祖蓝更是现场开始教学粤语中的“九声六调”,来了一场粤语公开课。
你以为这就没了?
不不不,节目组还专门将中国古诗词和粤语搅合到了一起,来了一段粤语版《静夜思》《如梦令》《水调歌头》等古诗词。
现场灯光舞美都很不错,可就是感觉怪怪的。
是原创,却谈不上“优质”。
相关话题也不少,但是评价基本都是吐槽居多,即便是有不少明星助阵,看点和笑点也少之又少。
据悉,从节目首播至今,收视热度一起不如一期,最新一期更是突破新低。
被一群不专业,也没有号召力的新人主播包围,何炅的状态肉眼可见苍老不少。
2月25日晚,室内竞技真人秀节目《王牌对王牌》第七季迎来首播。
咱们站在客观角度上来看,这档综艺的优势还是很大的。
大家想想看,2021年之前,湖南台有快乐家族,天天兄弟。
东方卫视有极限挑战6人组,浙江台的《王牌家族》可谓是腹背受敌。
结果到了2022年开年,绊脚石全消失了。
快乐家族解散,天天兄弟洗牌,罗志祥挑战极限,导致极限挑战也背上了骂名。
在“翻车”同行们的衬托下,《王牌对王牌》瞬间化身人间清醒,靠过往的6季节目积累了不错的口碑和人气,成为观众们2022年最期待的综艺节目,没有之一。
《王牌》节目组也没辜负大家的期望,发布声明表示节目全新升级,要给大家带来全新的体验。
观众们等啊等,盼啊盼,终于等来了首播,结果可真是让所有粉丝大开眼界。
槽点1:新瓶装旧酒,人设凹了这么多期,也该尴尬了
《王牌》第七季播出前,官方给出的宣传是延续搞笑节目风格的同时,同时加入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展示。
他们的初衷是好的,首期的节目主题是宋韵国风,主线是携名画《千里江山图》穿越至宋代,同时对宋代的礼仪文化进行科普。
但实际观看节目的粉丝就只有一个感觉,很难抓住重点和主线,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通篇看下来,除了刘涛游戏黑洞的人设让所有人记忆深刻以外。
压根记不住任何主线任务和嘉宾表现,李小冉、郑恺等人在节目中明显缺少存在感。
在最后的环节,需要找《千里江山图》的四种颜料,找到之后张天阳化身王希孟,与刘涛进行了一段上价值的穿越对话。
这一设计模仿了央视某些文化类节目的设计模式,虽然内容比较令人感动,但呈现形式缺少创新。
槽点2:原班人马,业务能力却大打折扣
在《王牌》第七集中,王牌家族”原班人马将化身“王牌故事”探寻者,邀请各行各业的“王牌”代表来到节目中讲述他们的职业经历与多彩人生。
目的是在保持节目欢乐元素输出的同时,全方位展现“王牌人物”所代表的行业形象。
然而,到了现场所有观众都发现同样一个问题。
“每个人的神态间都透露着疲劳,肉眼可见的敷衍。”
再加上年前张雨剑吴倩离婚的战火,烧到了同样没有担当,不肯承认身份,仗着单纯人设耍赖的孩儿他爸华晨宇身上。
观众自然不怎么买账本,纷纷吐槽:“这个下头男为什么还能出现。”
抱着挑刺的念头,拿放大镜看电视的观众们又品出了一点不对劲。
这关晓彤的“学霸人设”,不能也是营销出来的吧。
2月25日节目中,杨迪和关晓彤在诗词方面展开PK。
比赛期间,关晓彤肉眼可见的有多次偷看提词器的举动,尤其杨迪落败之后的连续背诵,这个偷看提词器的举动就更加明显了。
《王牌》有没有剧本还有待考究,至少在这一期节目中,关晓彤的表现都点“拉垮”。
退一万步来说,可能关晓彤年纪尚小,第一期节目还没能进入状态。
那主持人沈涛同样业务能力堪忧,整场都在看提词器算怎么回事。
一个职业主持人,没有搞清楚游戏环节和台本,整场都在看提词器。
是不是真的有点太过敷衍,不走心做节目了呢?
槽点3:什么王牌对王牌,应该叫广告对广告
最让人难以接受的是,这一期节目中的广告,实在是太多了。
一个半小时的节目时常,有十余次广告植入,平均六到八分钟一次,每一次广告至少两分钟。
四位固定嘉宾就像四个无情的广告机器人,相当生硬地加入广告。
前一秒还在嘻嘻哈哈,玩玩乐乐。
后一秒就集体看起了提词器,跟大家摁头安利起了看小说软件、资金周转贷款的平台等广告。
而且嘉宾说广告的时长,比正常过渡广告时长都要长。
综艺有赞助商这个不奇怪,但每个环节,每个流程,每十分钟都要按流程跟着提词器念赞助,属实有点不厚道。
槽点4:疑似公然侵权
除了不好笑,不专业,凑时长,广告多的槽点之外,关于李小冉表演的部分,也受到了网友的炮轰。
是李小冉的节目有什么问题吗?并不是。
她没啥问题,有问题的是节目组准备的装扮和舞台。
和宋亚轩合体表演时,李小冉的这身衣服,跟春晚一炮而红舞蹈节目《只此青绿》的服装相似度高达80%。
如果仅仅是服装像,网友可能会宽容一点。
但她的发髻和妆容,可以说是一模一样了。
再看看现场的背景,抄没抄袭,想必各位看官都心里有数。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大部分综艺成为了当前快餐文化下粗制滥造的产物。
喜欢看综艺的小伙伴们都清楚,中国综艺最先崛起的是央视。
90年代,每个周日晚上的6点,家家户户都会守在电视机前,等着《正大综艺》的播出。
这个节目,在搞怪之余,成为了很多老百姓长知识,看世界的最佳窗口。
它在引进国外综艺抢答机制的同时,还添加了外景,剧情等环节。
每段VCR 结尾,小姐姐还会提出一个与当地衣食住行、劳动生活相关的问题。
同时也会说出那句经典台词,“到底是什么,您猜对了吗?”
收视稳定之后,央视再接再厉,推出了《综艺大观》,这个节目,就像是一块开明的“春晚试验田”。
语言类节目,歌舞,魔术,杂技一应俱全。
再加上《曲苑杂坛》,培养出了很多优秀的新人。
那时候的综艺最大的功效,就是监测环境、联系社会和文化传承。
再后来,央视大刀阔斧开辟了新的领域,李咏的《幸运52》和王小丫的《开心辞典》,成为了那个时代的标志。
也是在这个时期,地方卫视有了立足之地,湖南台前占先机,制作了一档叫做《快乐大本营》的综艺。
“娱乐至上”的理念,在这里埋下了种子。
2005年,湖南卫视模仿着海外选秀的模式,创造了《超级女声》。
这一年,湖南台才算真正尝到了娱乐的魅力。
总决赛当天,收视率高达11.75%,要知道,常年占据收视冠军的央视《新闻联播》,收视率也只到11%。
同时期的《快乐大本营》,在李湘、何炅、李维嘉的三人组主持下已火遍全国。
明星采访、全国路演、真人游戏等创新环节,让观众初尝“娱乐滋味”。
这么大一块香饽饽,别人不眼馋是不可能的。
落后就等于败北,所以慢慢的,也就没人能真正潜心研究到底怎么真正做好综艺。
是啊,随便借鉴一下别人的想法,再随便请一些流量明星来表演一下。
就可以收获不错的收视率,挣得盆满钵满,何必要绞尽脑汁去创造呢?
最后直接演变成,各大知名电视台重金购买版权之后,稍微改动就成为了成品。
抄袭了别人的饭,装在国产的碗里,没有属于自己的创新。
这种不把“创新”当回事的现实,走下坡路似乎成为了必然。
而网络时代的到来,则成为了压死综艺的最后一根稻草。
从2019年开始,圈内接连爆出各种猛料。
《快乐大本营》、《天天向上》、《极限挑战》等综艺界的翘楚接连因为个人问题惹得一身骚。
群魔乱舞的综艺时代,才算真正划上了句号。
“买光了欧美综艺,抄光了韩国综艺。”
他们走到今天,除了自己,又能怪得了谁呢?
如今,十多年的“买版权”之路已经走到了尽头。
此时此刻,我们是不是可以开始尝试着创新,创作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