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梗大全 正文

mmt是什么梗(怎么寻找“确定性”)

股市出现了一年多来少有的低迷,国内的矛盾与困境也从未这般凸显。房不能炒、股市亏损的新晋投资者们……当无力感越来越重,普通人到底要怎么理解时代、把握时代?我们先看看我们急需突破的困境有哪些。更关乎子女的教育和未来,去年到今年大城市房价再次上涨”其中一个核心原因就是学区房助推带动二手房量价齐升。穷人的孩子只能去读菜中。名额分配招生计划要占...

疫情爆发到复苏以来,股市出现了一年多来少有的低迷,国内的矛盾与困境也从未这般凸显。

挣扎于上海学区房和鸡娃之间的家长们;

拿不到户口而逃离北京的张雪峰们;

房不能炒、股市亏损的新晋投资者们……

当 无力感越来越重,普通人到底要怎么理解时代、把握时代?

有没有一套配置方法,可以对抗危机和不确定性?

我们先看看我们急需突破的困境有哪些。

学区房。

我曾经以为年轻人不关心学区,这几天和同事讨论,发现未婚的年轻人,聊结婚不感冒,聊学区房可在乎了。

“买房一定要买学区房”已经烙在我国老百姓的骨子里。因为这不仅关乎住房、投资,更关乎子女的教育和未来。

有同事去年11月看重了广州龙口西的学区房,从6万涨到8万,不过半年的时间。

学区房有多抗打?“房住不炒”年年在喊,但学区房屹立不倒,它是真刚需,真“核心资产”。

中国银行研究院分析到,去年到今年大城市房价再次上涨,其中一个核心原因就是学区房助推带动二手房量价齐升。

学区房越炒越贵,最后有钱人买得起学区房,穷人的孩子只能去读菜中,贫富差距会更加严重。没有希望,谁还生孩子?

所以,相关的政策出来了。

这两天,上海出台高中招考新政“名额分配综合素质录取”,要求重点高中每年拿出一半以上的招生名额,面向全市,分配到校。

按照计划,名额分配招生计划要占到上海每个重点高中总计划的50%-65%。

换句话说,只要孩子努力在自己所在的初中名列前茅,哪怕初中一般般,相比以前上重点高中的机会也更大了。

对于没能买上好学区房的家庭,是一种教育资源的平均,对于买了优质学区房的家庭,可能学区房的价值被平均化了。

以前常说,高考定终生,也许从现在开始,中考就是命运的转折点了。

(图源:真叫卢俊)

那么,这新规影响大吗?我想说两点。

1)短期波动是肯定的,长期价值依旧在。

有的学区房,前些天看报价还是833万,今天早上起来一看,已经跌掉了50万。

除此之外,抛售和掉价的信息也在这两天不断爆出。短期情绪肯定会影响市场价格,但长期来看,学区房价值可能减少,但依旧存在。

现实点说,一切为了孩子,是咱这个民族的特点。对于家长而言,读好学校不仅意味着考上重点高中、重点大学,在学校里接触的圈子、教育氛围都是不一样的。

再说了,哪怕从10%的概率进重点高中变成5%的概率进重点高中,对于看重孩子教育的中国家长而言,也得争。

2)这只是棋盘的一枚棋子,政策变动陆续有来。

不管怎么说,一定是能促进教育公平的。当你细读文件会发现,还有其他项的调整。录取新规只是大调整的一个板块。

这一整个上海教育新政的背后,不仅仅是打压学区房一个目的。

提高教育公平性、打通阶层的上升通道、提高适龄夫妻的生育意愿……使命感很重。读懂高层的意思,接下来会陆续有政策的调整变化。

话毕,深圳龙华区的入学方法修订也出来了。

学位是一个问题,对于在大城市拼搏的青年,户口更是一个沉重的话题。

户口问题。

14年的北漂打拼,百万年薪的收入,知名考研老师张雪峰毅然决定逃离北京,去了苏州。

没有足够的积分,张雪峰哪怕拿着那么多流量,上综艺、上课,搞定了房子、社保一系列关卡,积分却离落户北京很遥远……

还有知名财经博主“招财大牛猫”也曾在文章里写到,虽然每年光是投资收入就羡煞旁人,但是因为不是北京户口,只好送孩子去私立学校。

“别看你在北京混,早晚是个天津人。”这是张老师常调侃的梗,但也的确无不发生在北上广深。

最近,我的同门师兄一个决定去北漂,一个决定回南方,在朋友圈击掌交接,看得我感慨万分。

前者为了机会而去,后者因为强烈的“外人”疏离感而归。

当你真正买房生子了,才感受到自己真真切切是个外人。

张老师离开的原因,大家猜测是因为他3岁的女儿。如果户口没法解决,女儿也没法在北京享受好的教育资源。

张雪峰们的“逃离北上广深”,每分每秒都在发生,只是名人效应让我们看到了鲜活的例子。

钱的问题。

从职场博主的反馈,今年渴望做副业的人比往年都要多。

与此同时,人社部在表态“延迟退休”改革的同一天,还公布了另一个数字——今年高校毕业生909万,创历史新高。这样的形势无疑让人担忧,未来会不会出现“想退休的退不了,想上班的没岗位”的现象。

正职工作面临危机,投资理财也处处不顺。

我相信不少人心中都有以下疑问:

为什么疫情来了,股市大跌,经济复苏了,股市也大跌?

为什么房住不炒,房价控涨幅了,股市也不涨?

为什么股市跌了,债市也跟着跌?美股跌了,A股也跟着跌?

听过所有巴菲特的道理,却做不好投资。

听完所有的道理,也过不好这一生。

普通人的无力感,来源于此。

我们要怎么看待这些困境和变化?

政策是一个巨大的变量。

当问题凸显,宏观调控的角色就应该出来,而政策则是一个最有效的方法。

不管是上海新生入学新规、还是延迟退休方案,这些都深刻地影响着我们。政治绝缘的老百姓,要打起精神来了,多关注大调整大变化。

接下来,政策还会有很多很多变动,有且不限于楼市、股市、生育、货币……

深入地认识和理解政策,才能读懂高层意思,把握决策和投资的方向。

世界不是一成不变的,没有剧本。

现在的经济剧本都是教科书里没有的。

美国实行荒唐的现代货币理论MMT成为主流,中国坚持传统的货币政策。美国再发了1.9万亿水。3月美联储继续释放宽松信号,而中国早已停下宽松脚步,开始探究何时转弯的问题。

美联储鲍威尔发言稳定市场情绪,2022年前都不会拧紧水龙头。然而十年美债仍然一路飙升至1.7,今天才稍有回落,仍处历史高位。A股也受连锁反应。

靴子都还没落地,已经风声鹤唳,因为大家知道,这个大放水,总有一天要停止。哪一天,我们不知道。

市场还在成长,没有绝对的确定性。

抱团股没法给你保证。当大家抱紧头部公募基金的大腿,头部基金抱紧抱团股,结果是泡沫消化,集体扑街。

连顶级量化私募也没法给你保证。极其稳健的股票α和CTA策略,在3月大跌中都失效了。量化头部明泓不得不出来道歉。

在仍处于发展成长阶段的A股,投资者、产品、工具等都还不够丰富成熟。如果还有人给你打包票有保本保7%以上收益的产品,那大概率就是骗子。

我们可以做的,是理性地期待注册制的到来,以及A股的逐渐成熟发展。

无力感来源于什么?

无力感来源于,过去二十年过于舒服的黄金日子。怎么搞钱?存钱买房,买房理财就可以赚取翻倍的收益。

殊不知当下的环境那么复杂,对复杂性的不认知和不应对,是无力感的根源。

但我们必须承认,复杂和变化才是世界的本质、时代的常态。

要对趋势、对世界有更深的认知、纵深的理解和宽广的认识。

个体的感受是无力的;但假如我们能更好地理解政策,是更为宏大的,要考虑子孙后代,要考虑国家的发展,人类的未来;而从经济上,市场又是绝对理性的。

所以,哪怕是普通人,也要学会看政策、解读政策和趋势。

其次,我们还是要努力寻找一种可以对抗风险和不确定性的策略。

实际上,有一些适合普通人、而且经过历史考验的配置策略,可以拿来借鉴的,大家对美林时钟的配置模式比较熟悉。

今天给大家分享另一个,是桥水对冲基金CEO达利欧给普通人设置的一套配置思路。

1)利用全天候资产配置策略,享受市场的平均收益。

这是桥水对冲基金CEO达利欧给普通人设置的一套配置思路。

① 30%的资产配置在股票上。(在股票的基础上继续分散,如指数基金)。记住,股票的风险程度要比债券高3倍。

② 配置一些长期国债。15%配置到中期国债(期限是7-10年),40%配置到长期国债(期限是20-25年)。

③ 再配置7.5%的黄金和7.5%的大宗商品。

当然,这里我建议大家把房地产和债券基金也纳入配置中,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调整。

提醒,组合一定要做再平衡。每年调整一次,当某资产表现得很好,你得卖出一部分,把资产比例调整回最初的比例。

达利欧对这份方案做了下回顾:

这是一个长期、保守的投资策略,虽然不能激进拿到超高业绩,但是非常稳健,而且在经济危机时也表现很好。

2)配置的基础上,及时应变。

两条腿走路,解读政策,学习投资。

解读政策前面说了很多,主要是为了把握大方向的正确。逆风而行,是费时费力的。

学习投资,主要是丰富我们个人可选的投资品,在风险分散的基础上争取更高的收益。

我们之前一直和大家说股债搭配,是因为目前A股可选的产品不多,比较成熟、合适的就是用股票和债券来平衡风险。

接下来,随着市场越来越成熟,而我们也越来越得心应手,会教大家如何配置大宗商品、外汇、QDII等海外资产,实现风险更分散的配置策略。

大环境是不断变化的,没有一劳永逸的解决办法。

学习与成长,是永恒的话题。

面对教育资源紧张,学区房曾经是最佳解决办法,许多家庭为此献出了六个钱包。什么都不用想,埋头苦干供上学区房就好。

但现在,学区房的确定性,正在大打折扣。

曾经的巴菲特对科技股是正眼不看一下。买入IBM是2011年,买入苹果是2017年。

假如巴菲特一直抱着美丽的消费股,对苹果、比亚迪等科技股一屑不顾,也不会有后来科技股给伯克希尔带来的收益。

一劳永逸的时代过去了,在新时代“随机应变”是生存的必备技能。

学习与投资并行,一起成长。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