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梗为什么不能用激素,想问一下情绪问题会影响到血压吗?
首先确定情绪肯定会影响血压,尤其会引起血压升高。
七情对身体的影响七情是指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人类情志变化,可归纳为喜、怒、忧、思、恐五志而配五脏。七情学说是中医病因病机中的一个重要理论部分,同时它又是现代中医心理学中的基本组成部分。
早在《内经·阴阳应象大论》中就有:“天有四时五行,以生长收藏,以生寒暑燥湿风.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忧思恐。故喜怒伤气,寒暑伤形”,这是五气致病的最早记载,以后在宋代陈无择《三因极·病证方论》中将五气中增加悲、惊即为七情。七情是人体脏腑功能活动的外在表现,与五脏有着密切的关系,它在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防止疾病发生发展有着重大意义。
喜为七情之首,心气所发,心为五脏之首。七情致病各有所主而都与心有密切联系。心为君主之官,是精神活动的主宰,除了过喜伤心外,而怒、忧、思、悲、恐、惊都能伤及心,心气受损,其他各脏也将会造成影响,中医有:“主不明则十二官危”之说。 中医认为心主神志,与人们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有密切关系,喜为心之志。喜在正常情况下能缓和一下紧张情绪,使心情舒畅气血和缓,故有“喜则气缓”之说。但是,喜乐过极则损伤心神,就可导致心的病变,出现乏力、出汗、胸闷、心悸、失眠、注意力不集中,重则神志错乱,语无伦次,哭笑无常,举止异常等。现代许多如高血压、冠心病、肥胖病、脑卒中、某些精神病等都与喜过度有关,尤以中老年人为多见。五行相生相克中,心属火,水克火,喜伤心(中医心它又包括大脑功能)、恐胜喜,也就是说适当恐惧可以制约过喜所致病变。 现代医学认为,大喜过度是一种强刺激。大脑受到这种刺激后,交感神经兴奋,释放大量肾上腺素,心率加快,血压升高,呼吸加促,体温上升,如果超过了人的适应能力,就会造成体内紊乱。
怒为肝之志,与喜相反,中医认为:肝主疏泄,调节人体精神情志;喜条达而恶抑郁。肝为刚脏,易于发怒,发怒是人们欲望和需求受到遏抑,郁怒之火向外发泄的一种表现。在某种的情况下,小怒可有某种快感,有利于肝胆之气舒畅条达,则人体就能较好地协调自身的精神情志活动,气血和平。人遇怒,而不怒而致疏泄不及,容易出现:孤僻寡欢,悒郁不乐,多愁善虑,嗳气太息,严重者精神错乱。暴怒太过,则“怒则气上”而见头晕头痛,面赤耳呜,薄厥(是指由于精神刺激,可使阳气急亢,血随气逆,致使血液郁积于头部,发生卒然昏厥的病症)吐血等症。所以该发怒时就发怒,只是不要太过罢了。 现代医学认为,当人情绪低落时,人体的免疫力就下降,人易患病;暴怒、抑郁会使肾上腺素分泌异常而损害肝脏,从而诱发肝脏疾病或使原有的肝脏疾病加重。情绪抑郁使血液瘀滞,影响肝细胞的再生及肝脏的代谢能力,不利于肝病的恢复。这也验证了中医“怒伤肝”之说。 五行相生相克中,肝属木,木克土,怒伤肝、悲胜怒,也就是说适当悲痛可以制约过怒所致病变。
忧为肺之志,忧伤肺,忧则气郁。中医认为:肺主气,忧愁过度会影起肺气郁滞不畅。临床上出现:少气,音低,息微,咳嗽,胸满,气粗等症状。然而,它又会往往会伤及于脾,造成食欲不振。过度悲哀,耗伤肺气。情绪低落使人意志消沉,心神沮丧,又可出现面色惨淡,吁叹饮泣,精神萎靡不振之症。五行相生相克中,肺属金,火克金,忧伤肺、喜胜忧。忧则气结,喜则百脉舒和,也就是说适当喜庆可以制约过忧所致病变。
思为脾之志,思伤脾,思则气结。中医认为:“思发于脾而成于心”。正常的思考问题,并不影响人体正常生理活动,然而思虑过度不但耗伤心神,也会影响脾的运化功能失调。思虑过度则可导致气结于中,脾气郁结,中焦气滞,水谷不化,而见胃纳呆滞、脘腹痞塞、腹胀便溏,甚至肌肉消瘦等。伤于心则使心血虚弱,神失所养,而见心悸、怔忡、失眠、健忘、多梦等症。 五行相生相克中,脾属土,木克土,思伤脾、怒胜思。思则气结,怒则气上,气行则结散,也就是说适当发怒可以制约思虑过度所致病变。
悲为肺之志,中医把悲和忧在五脏相配中同属肺。悲为忧之极。悲是伤感而哀痛的一种情志表现。悲哀太过,往往通过耗伤肺气而涉及心、肝、脾等多个脏器病变。如耗伤肺气,致气弱消减,意志消沉,万事灰心,可见气短胸闷,精神萎靡不振,乏力懒惰等症。累及肝脏,肝伤则精神错乱,甚至筋脉挛急,胁肋不舒等。悲哀过度,还可以使心气内伤,又见心悸,精神恍惚之症。伤及于脾则胃气滞塞,消化失职,则现腹部胀满,四肢肌肉萎缩等症。五行相生相克中,肺属金,火克金,悲伤肺、喜胜悲,悲则气消。喜则百脉舒和舒畅,也就是说适当喜庆可以制约悲伤过度所致病变。
恐为肾之志,中医把恐和五脏相配中属肾。俗语有“吓得屁屁|滚尿流。”是对恐的真实写照。恐是一种胆怯,惧怕的心理作用。长期恐惧或突然意外惊恐,都能导致肾脏的气机功能受到损伤,即所谓恐伤肾。人体过于受到恐怖,所致肾气不固,气陷于下,出现大小便失禁,精泄骨萎等症状。恐惧伤肾,精气不能上奉,则心肺失其濡养,水火升降不交,可见胸满腹胀,心神不安,夜不能寐之症。 五行相生相克中,肾属水,土克水,恐伤肾、思胜恐,恐则气下。思是一个认知过程,能约束各种感情的思维活动,当人受到恐时只静下来思考就会消除恐惧的心理,故即时的思考可以制约恐惧过度所致病变。
服用他汀类药物或者阿司匹林后能喝酒吗?
生活中有很多人都喜欢喝酒,特别是白酒,更有甚者是每天、每顿饭都要喝酒,但是可能因为自己喝酒的不良生活习惯,所以就得了心血管疾病,比如脑梗死、心肌梗死等。
对于脑梗死、心肌梗死或者冠心病等这类人群,如果没有什么禁忌症医生都会告知他们坚持吃阿司匹林+他汀类药物。虽然自己得了心血管疾病,还是忍不住喝酒,但是又不知道能否在服用阿司匹林和他汀类药物后喝酒。为了解开大家的疑惑,我来分享一下相关知识。
1.为什么很多心血管疾病的患者需要吃阿司匹林和他汀类药物?一般来说,并不是所有的心血管疾病都需要吃阿司匹林和他汀类药物,需要吃这两种药物的主要是冠心病、颈动脉斑块、心肌梗死、脑梗死等患者。即便得了上述的心血管疾病,如果存在阿司匹林和他汀类药物的禁忌症,也是不能吃这两种药物的。
阿司匹林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消炎药,但是需要注意,这里说的消炎药并不是普通人说的“消炎药”。普通人说的消炎药就是指一些抗生素,比如青霉素、头孢、红霉素、氧氟沙星等,而我说的消炎药是从病理学的角度来说的。大家平时说的炎症就是指细菌或者病毒引起的炎症,但是事实上炎症是比较宽泛的一个概念,过敏反应、扭伤、免疫系统异常也属于炎症。真正的消炎药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糖皮质激素(也就是平时大家说的激素),还有一种是非甾体类抗炎药,其代药物就是阿司匹林、布洛芬。
阿司匹林就是一种非甾体类抗炎药,它主要是通过抑制神经中枢前列腺素的合成来发挥解热、镇痛、的作用,但是它的这种退热主要是针对异常的体温偏高,对于正常人的体温是没有作用的。
心血管疾病患者需要长期吃阿司匹林是因为它具有防止血栓形成的作用。阿司匹林对于环氧化酶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而环氧化物酶是参与血栓素形成的重要酶类。血栓素这种物质能够诱导血小板的聚集,血小板聚集以后,血栓形成的风险就会增加。阿司匹林通过抑制环氧化酶的活性而抑制血栓素的形成,血栓素少了以后,血小板的聚集就会减少,进而会降低血栓的形成。
对于冠心病、心肌梗死、脑梗死等患者来说,他们普遍存在着动脉粥样硬化的情况。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过程需要有两大基本条件,即血管内皮的损伤和脂质的沉积。血管内皮损伤的概率是比较大的,从生理学的角度来说,血液在流动的过程中会产生剪切力,这种现象在血管分叉处更为明显,而且当人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喝酒、吸烟等情况的时候,都会对血管造成一定的损伤。
很多人都知道他汀类药物(比如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等)是一种降低血脂的药物,吃了他汀类药物血脂就会有一定的控制,这样的话能够延缓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动脉粥样硬化(俗称的动脉斑块)就类似于水管壁上的水垢,但是这种动脉斑块是不稳定的,当情绪激动、血压忽高忽低、高脂饮食等情况的时候,斑块就有脱落的风险。他汀类药物除了能够降低血脂,还能够稳定斑块、改善血管内皮的功能、抗氧化应激等作用。有一些文献记载,那些长期服用(5年左右)他汀类药物的人群可显著降低心血管疾病再发的风险。
2.服用他汀类药物和阿司匹林能喝酒吗?估计大家都听过是药三分毒这句话吧,这里其实主要指的是药物对肝肾功能的损伤,对于大多数药物来说,它们的主要的代谢途径就是肝脏、肾脏,自然阿司匹林和他汀类药物也不例外。
服用阿司匹林和他汀类药物以后,它们就会在肝肾内进行代谢,如果在这个时候喝酒,由于酒精最主要的代谢器官就是肝脏,这无疑会增加肝脏的负担。对于长期服用阿司匹林和他汀类药物的人群来说,如果转氨酶高于正常值的3倍就有停药的指证。
阿司匹林可以抑制环氧化物酶的活性,在人体内有环氧化酶-1和环氧化物酶-2,阿司匹林对这两种酶都有抑制作用。但是环氧化物酶-1参与胃肠道的保护作用,一旦吃阿司匹林以后,由于它被抑制了,所以就会增加胃部的损伤。对于那些长期喝酒的人群来说,他们都估计都知道喝酒会伤胃,毕竟这个他们才是感同身受的。如果在服用阿司匹林和他汀类药物以后再喝酒,这无疑会增加对胃肠道的损伤,严重者可引起消化道出血。
另外,酒精含有的能量是比较高的,那些吃他汀类药物的人很多都是想用它降低血脂的,酒精被喝酒去以后,如果这些能量无法被消耗完,它们就会转化成脂肪堆积在人体内,这样肯定就起不到最初的效果了。与此同时,服用药物再喝酒可能会影响药物的疗效。
综合以上,如果服用阿司匹林和他汀类药物以后,就尽量不要喝酒了。
本文纯为手打,如果觉得对您有用,还请不要吝啬地点个赞、转发一下,如果有疑问,可以在下方留言,定会回复的……手上出现4种表现要就医?
双手,堪称是生命的“第二张脸”。
小小手掌,能够看出人体多种疾病,是健康的一个“指向标”。
因此,生活中,切莫忽视双手发出的“异常信号”,或许是在提示你健康出现了问题。
尤其是,一旦出现下面4种“迹象”,需警惕大病来临,及时检查,切莫拖延!
第一种:手指麻木——警惕脑血管病如果,突然间,双手麻木,甚至伴有肢体麻木,需要警惕脑血管疾病。
一旦脑部血管堵塞,压迫神经,便会导致手指、肢体麻木等。
脑血管堵塞的其他表现:
嗜睡、哈欠连连、睡觉单侧流口水、突然头痛剧烈、异常流鼻血等。
如何养护脑血管?1、多吃蔬果
每天,至少吃够5种以上的新鲜蔬菜,有助强健血管。
最好是不同颜色的蔬菜搭配,这样含有不同的营养成分,摄入蔬菜的种类越多,吸收的营养越全面。
蔬菜中,含有机体不能合成的维生素C、花青素、膳食纤维等,有利于抗氧化、排出肠道垃圾,保持血管弹性。
2、植物油,搭配吃
每天要吃一勺搭配的植物油,吃齐三种脂肪酸,有助于调节血脂,减少血管堵塞。
将油酸类油脂丰富的橄榄油、亚油酸类油脂丰富的大豆油、亚麻酸类油脂丰富的紫苏仁油,按2:2:1的比例搭配吃,约25克~30克。
其中,紫苏仁油,含有大量的Omega-3脂肪酸中的α-亚麻酸,是目前人体最为缺乏的一种脂肪酸,日常要注意补充。
中国营养学会2013年版,推荐α-亚麻酸,每日摄取量,1600-1800毫克。
α-亚麻酸可软化血管,有保护血管内皮细胞、减少脂质沉积及改善纤溶功能,可以清除血液垃圾,降低血液胆固醇以及低密度胆固醇,增加血管通透性,帮助清除对心血管有害的物质,保护血管系统的健康。
3、转转手腕
用手腕画圈,顺时针30下,逆时针30下,增加手部运动,可促进全身血液的循环。
第二种:手掌大鱼际缺乏弹性——警惕心脏病手上最饱满的这个地方,就是大鱼际。
此部位,应该是最饱满,最有弹性的。
但是,很多中老年人,心脏不好的人,大鱼际缺乏弹性。
用拇指按压这一块,最鼓的地方给它摁下去,然后手起来,如果,它是松松散散的,回弹很慢,代表心血循环系统功能下降,特别需要注意心脏的保养了。
心脏不好,还有这些表现:
舌底出现青筋,或舌头发红、发白。
睡觉平躺时,会感到呼吸困难,需要垫高枕头,才可呼吸顺畅。
走路或爬楼梯时,出现胸闷,呼吸不畅,久久不能平复。
容易疲劳,终日乏力,头晕头昏,焦虑不安。
脉搏过缓或过快,节律紊乱。
心慌、气短,失眠多梦、心前区刺痛等。
如何养护心脏健康?1、吃豆类
豆类含钠低,含钾、镁、钙、叶酸丰富,叶酸可以降低体内同型半胱氨酸的水平,有助于降低高血压、糖尿病的发病率。
豆制品如豆腐、豆干等中所含的植物胆固醇,有利于胆酸排出,胆固醇合成量也会随之减少。
2、多欢笑
心脏,最怕悲伤、悲观的情绪。
经常笑一笑,保持良好乐观的情绪,有益心血管健康。
乐观度最高的人,心血管健康程度,是悲观者的两倍。
3、保睡眠
睡眠不足,也会加速心脏的早衰。
一旦,经常熬夜,睡眠不足,就会导致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心脏自然的节律,会被打破,容易引起窦性心动过速、早搏、甚至是短阵室速,也就引起心脏不舒服。
所以,保持良好的睡眠,对于心脏来说,至关重要。
第三种:手掌发红——警惕肝脏疾病当手掌大小鱼际处发红,或者出现红点,需警惕是“肝掌”。
此时,肝脏健康已经严重受损,最好及时就医检查。
肝脏不好,还有这些表现:
脸色发黑、晦暗、粉刺丛生、容易出血、乏力、易倦、长出蜘蛛痣、出现黄疸等。
如何保护肝脏健康?
1、远离腐败食物
食物一旦腐败,很容易遭受到“黄曲霉毒素”的污染。
而“黄曲霉毒素”是严重的致癌物,80%的肝癌病例,是由于受到黄曲霉毒素的影响。
生活中,一定要远离这类的食物,减少感染黄曲霉毒素的机会,保护肝脏健康。
2、多饮茶,护肝排毒
多喝茶水,不但可促进新陈代谢,还可帮助肝脏排毒,减少肝脏负担。
黄花苗根茶,泡水喝,可排肝毒,提高肝脏解毒能力,预防肝损伤。
中医认为,黄花苗入肝经,擅长排肝毒,降肝火,预防肝损伤。
尤其是黄花苗根茎,对于护肝效果更佳,可排肝毒,提高肝脏解毒能力,还是预防C型肝炎中,最重要的天然品。
研究发现,黄花苗,还可拮抗内毒素所致的肝细胞损伤,解除内毒素的毒性作用,增强肝脏再生能力,有很好的养肝护肝作用。
3、多按揉,强肝功
揉肝俞穴,可起到养血,疏肝利胆的作用。
低头时最高隆起处那块骨头算起,第九个突起下方,左右各两横指宽的位置就是肝俞穴。
揉太冲穴,可把肝气肝火消散掉。
在大脚趾缝往脚背上4厘米处,堪称人体第一大要穴。
揉行间穴,可降火气。
在大脚趾和二脚趾缝上。
第四种:手指末端粗大——警惕肺部疾病大拇指,对应肺部经络,一旦拇指变形,常见拇指末节肥大,根部缩小,表现为肺气不足,是肺经缺氧的表现。
此外,手指末端变粗,在医学上叫做"杵状指",是肺病的典型体征之一。
肺不好,还有这几种表现:
皮肤干燥,或者瘙痒。
排便出现异常,反复便秘。
鼻子容易出现不适现象。
长期干咳,头脑昏沉,嗜睡。
皮肤晦暗、干燥,肤色如同锈色一般。
如何养护肺部健康?1、远离燥邪
肺为“娇脏”,怕寒怕热怕燥,喜温润。
燥邪伤肺,易耗伤津液,常见口鼻干燥、干咳无痰、皮肤干裂等症。
因此,生活中,要尽量滋润肺部,对抗燥邪。
2、食疗
选用补肺益气、滋阴润肺的食材,烹调而成的食物,补益肺气、滋阴、润肺、止咳之功效。
银耳,可滋肺益胃、补气和血、美容嫩肤,滋阴补气,扶正固本。
百合,润肺止咳,清心安神,对肺燥、脾症具有较好的食疗作用。
莲子,清心醒脾,补脾止泻,养心安神,滋补元气。
玉竹,滋阴润肺、生津养胃、除烦止咳,是养阴佳品。
经常用这些食物,做成药膳,可滋阴润燥,保护肺部健康。
3、运动,提升肺能
经常运动,增强锻炼,可提神肺功能,保护肺部健康。
扩胸运动,锻炼肺活量,促进肺部健康。
伸开双臂,尽量扩张胸部,然后,用腹部带动来呼吸,能增加肺容量。
扩胸,可疏通肺部经络,松弛肌肉组织,促进肺部血液循环,有利于肺泡杂质排出。
每天坚持锻炼10~20分钟,舒长心肺血管,提高心肺供血氧的能力,从而提高心肺功能。
如何防止心脏早衰?
心脏早衰,你可能说的是心衰,心脏衰竭。我们要从一下几个方面了解。
心脏衰竭的定义心肌受损,使得心脏无法正常地泵出足够的血液供应身体器官活动及代谢的需求,心脏因此渐渐变得肥大,失去心脏功能,这样叫做心脏衰竭。
可见心衰是由于心肌损伤或者坏死。我们再进一步看,心衰的原因,或者说病因
心脏衰竭的病因心脏衰竭几乎是所有心血管疾病的终末表现,心肌梗死、心肌病、炎症等等疾病的终末期临床表现。
如何预防心衰看到这里,你首先应该明白,一个健康的正常人一般是不会得心衰的,只有本身有心血管疾病的人,才容易得心衰,所以我们的预防应该从本身有心血管疾病的人说起。
对于心血管疾病患者,我们首先要预防感染,感染可以加重机体循环血流量,使得心脏负担加重,心功能雪上加霜。基础病一定要治疗,好多病人会有心律失常,高血压等基础病,这些基础病如果控制的不好,只会加重心脏的负荷,导致心脏功能进一步恶化。服用药物要注意,比如,洋地黄类的药物,会导致心衰。情绪也是很重要的一点。生气,脾气暴躁,如果你经常清徐激动,那么你应该修身养息,让心脏少做功。最后就是健康人,其实很简单,迈开腿,多运动,少吃盐,防止高血压,少吃油腻的食物,少熬夜,这些健康的生活,这些健康的生活方式,大家也应该很清楚吧。阿司匹林能不能长期服用?
阿司匹林是我们临床上使用十分广泛的药物之一,既往主要用于解热镇痛,现在因其抗血小板聚集作用,而主要用于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的防治中。对于具备使用适应症的人群,如无禁忌症,可以长期服用阿司匹林,以达到预防血栓形成的作用。阿司匹林用于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的防治时,需要长期服用,以达到长期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阿司匹林的适应人群主要有在:①已有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者:如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等)、缺血性脑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等;②已有心脑血管手术史者:如支架术后、封堵术后、射频消融术后等;③虽无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但未来十年发生风险大于10%的人群。阿司匹林在使用前还需明确有无使用禁忌症,主要禁忌人群有:①活动性消化道出血者;②出血体质,如血友病等;③对阿司匹林或水杨酸类药物过敏者;④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者;⑤孕期最后三个月;⑥不宜与甲氨蝶呤等药物合用。阿司匹林一经使用,应坚持每天服药,服药剂量为每日75~100mg,其中普通片应餐后服用,肠溶片应空腹服用。我们在使用过程中,也要注意监测有无出血、过敏、肝肾功能损害等副作用的发生,并注意定期复查,以便医生更好的了解病情,做出针对性处置,提高我们的生活质量。
感谢阅读,祝大家身体健康。关注作者,获取更多健康知识。如您有任何疑问,欢迎文末留言,共同探讨。
没病可以吃阿司匹林吗?
【专业医生为您做解答】
没病吃阿司匹林,用最常用的一句话说就是“没事找事”,但生活中确实有人是这么做的,是因为不少人认为吃阿司匹林可以稀释血液、降血脂、预防心脑血管病等等,事实上这都是对阿司匹林的作用一知半解所致。
阿司匹林本是一种解热镇痛的药物,用于感冒发热时退热、缓解周身酸痛等的治疗,后来在使用的过程中发现,它可以抑制血小板的聚集防止血栓形成,而心梗、脑梗的发生正是血栓形成所致,因此阿司匹林的这种作用被用于心脑血管病的防治。
但是血栓不会无缘无故地形成,它就像包饺子一样,需要有馅,外面包上皮才能做成饺子。血栓的“馅”是指发生了动脉粥样硬化形成斑块破裂后,其中的粥样脂质暴露在血液中,引来大量的血小板以这些脂质为中心聚集成团块即为血栓。如果没有这样的“馅”,血小板不会无缘无故地聚集,也就是说如果没有动脉粥样硬化和斑块,并不会形成血栓,也就不有必要通过药物抑制血小板的聚积。
何况阿司匹林毕竟是一种药物,在心脑血管病的防治中,除了发挥防止血栓形成的作用,还存在引起消化道出血等的不良反应,想想看如果没有血栓形成的可能,服用了阿司匹林,它的不良反应便成为了主要后果,岂非是没病找病吗?
至于服用阿司匹林可以稀释血液,也是子虚乌有之说,血液的粘稠度主要取决于血液中的有形的细胞数量,比如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等的数量多少,这些细胞是由机体的造血干细胞生成,阿司匹林既不能减少也不能增加这些细胞的数量,对血液的“稀稠”产生不了任何影响。
还有人说到的阿司匹林可以降血脂,那更是无稽之谈,血脂来源于日常饮食以及自身合成的脂肪,阿司匹林既不能阻止胃肠对食物中脂类物质的吸收,也不能参与肝脏等器官合成脂肪的过程,因此与血脂的高低没有任何关系。
综上所述,只有存在发生心脑血管病风险的人才需要服用阿司匹林,否则没有必要服用,相反随意服用却可能增加发生出血性疾病比如胃溃疡、胃出血等疾病的风险,实非明确之举。那么,什么样的人才需要服用阿司匹林呢?
临床上,需要服用阿司匹林的人群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已经患有了心脑血管病的人,一类是满足以下条件中至少三个的人:
由此可见,如果不属于上述人群就没有必要服用阿司匹林,就是那句话:千万别没事给自己找事、没病找病!
【希望此回答能帮到您,欢迎点击关注并留言,一起学习交流更多健康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