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梗大全 正文

德国笑话什么梗

倒是一些在太平洋战场执行任务的谢尔曼喷火坦克,谢尔曼易燃问题的文化至少在60-70年代还没有出现“扎堆燃烧的谢尔曼所以谢尔曼坦克的被击中起火率非常的高,汽油起火速度往往快到让坦克乘员来不及逃生,街角的烤馒头在德军反坦克炮组的描述中。...

德国笑话什么梗,谢尔曼为什么有朗森打火机和谢馒头的称号?

恰恰相反,苏联的谢尔曼坦克早已上千地在使用,他们很喜欢这些M4坦克。

虽然谢尔曼坦克是美国货,但苏联仍然装备使用了大量的谢尔曼,这些坦克一直到攻克柏林还有大量出镜。

至于谢尔曼“朗森打火机”(RONSON)这个名字比较有争议,一般传说它源于朗森公司的打火机广告语“RONSON,Lights the First Time, Every Time”,翻译过来就是“一打就着”。

问题是,实际上历史研究者并没有从任何朗森公司做过的广告中找到这个词儿,朗森公司也没承认,连很接近的广告语都没有。

倒是一些在太平洋战场执行任务的谢尔曼喷火坦克,被美军取名为“Zippos”,也就是芝宝打火机,方方正正能叮盖子的那种。

美国的一些研究者将其列为“历史的误会”,因为谢尔曼坦克的确在战争年代没有什么鬼“朗森打火机”的名字,顶多也就是Zippo打火机。陆战队确实管它们的喷火谢尔曼叫“芝宝坦克”,“钢锯岭”就是靠这种坦克攻破的。

谢尔曼易燃问题的文化至少在60-70年代还没有出现,到80年代以后,逐渐由一些影片、桌游和放大错误的历史纪录片扩散开来,使“谢尔曼坦克一打就着”变成了军迷们家喻户晓的印象。

实际上,谢尔曼坦克上了水套,它的汽油起火风险当然不小,但远不及苏、德坦克那样容易炸。

而且有些德国坦克更烂,按照德军记载,有的黑豹坦克质量太差,轨道运输后仅仅从车板上开下来就把自己颠着火了。

至于“谢馒头”,这明显是个中式称呼,至少在“山口丁”出现之前,我并未在各种军事论坛和书籍上广泛看到这种称呼。

因此可以毫不客气地说,“谢馒头”就是游戏玩家掀起来的谐音昵称。甚至因为山口丁的分级,硬是分出了“大馒头”、“小馒头”的称呼。胖乎乎圆滚滚的坦克,谐音一推,可不就是馒头嘛。

不过,不管美国军迷怎么圆,也圆不掉谢尔曼坦克的确爱起火的问题。水套保护的仅仅是弹药殉爆,与汽油机起火半毛钱关系都没有。

燃烧的谢尔曼

M4谢尔曼坦克是一种中型坦克,吨位有限,装甲相对比较脆薄,火力和动力比较均衡,车体却极为高大。

关键是,他采用了汽油机做引擎,这意味着它的车体内分布着大大的汽油箱。

扎堆燃烧的谢尔曼

所以谢尔曼坦克的被击中起火率非常的高,一起火就开始爆燃,挥发的油气混着到处乱淌的汽油,可以在极短时间内将坦克内部化为焚尸炉,许多人被收尸时只能找到底部一点点骨灰渣滓。

汽油起火速度往往快到让坦克乘员来不及逃生。或者当他们自以为控制了坦克的伤势时,突然又来个油气爆燃。

街角的烤馒头

在德军反坦克炮组的描述中,谢尔曼是一种很脆弱的坦克,只要能给予其有效的穿甲弹炮击,它们便会迅速起火燃烧,然后你就可以观看美军车组蹦跳着往外蹿,傍晚的夜色中他们像火柴一样发光……

美军坦克手极为害怕这种情况,他们的应对方法是尽量保持舱门的开启,以便第一时间跳车逃跑。

电影《狂怒》中那个坦克连长就是例子,他的座车被路边的“铁拳”伏击,HEAT弹药造成坦克汽油迅速爆燃,他连1秒的逃生时间都没有。不过此人也是条硬汉,居然能掏枪自杀。

村头的火烧馍

其实德国的坦克也是汽油机为主,如虎式坦克的起火概率并不比谢尔曼低,但虎式是难以被击穿的重型,还扛着巨大的88mm炮,相比之下谢尔曼的小身板就是个被炮炮穿的主儿,当然显得动不动就被人变成打火机。

谢尔曼坦克最大的黑点,在于二战期间有许多坦克兵抗议,认为这种坦克防护太脆,上场等于送死。不过谢尔曼只是个中坦,它们在对付三号、四号等同级坦克时没有任何问题,但对付虎式、虎王、黑豹则肯定是力所不逮。

翻来覆去的烧馒头

有趣的是,美国人的思维与苏联人高度一致,他们并没有将谢尔曼设计为“经久耐用”的战车。当年谢尔曼在生产时就已经被定性了,要制造“便宜的、易于生产的,不需要经久耐用的产品。它们不是高质量的车辆,必须依靠数字才能获胜。 ”

所以,过多讨论谢尔曼“朗森打火机”的问题其实一点意义都没有。T-34被誉为二战神车,然而T-34被打爆的数字远比M4谢尔曼多。

苏联当年其实接收了不少盟军的援助,连英国的丘吉尔、十字军、玛蒂尔达坦克都有,他们连美国的M3格兰特·李坦克都要。

美国一共制造了6258辆M3李,苏联接收了近957辆之多。第114坦克旅、第 192 坦克旅、第 41 坦克旅、第 241 坦克旅、第 429 独立坦克营、第 245 坦克团都装备了这些美国坦克。

它们被用于第二次哈尔科夫战役、高加索战役、勒热夫-瑟乔夫卡战役、库尔斯克战役,甚至与日本的1945年远东突击中都上场了,损失1辆,鬼子太菜了!

打到1944年1月,957辆M3已经战损了676辆。苏联坦克手不喜欢M3,因为它脆弱丑陋又奇怪,唯一的安慰是火力还比较强大。

M3都这么勇了,M4谢尔曼怎么可能少呢?

谢尔曼是租借法案援苏的主要重装备,从1942年到1945年,美国租借援助苏联4102辆M4A2型谢尔曼坦克,其中2007辆为75mm炮,剩下的为76mm炮,其中460是辆带有HVSS悬挂的最新型。

这些坦克在货物中被称为“Emchas”,它们直接从工厂下线并装船,然后远渡大洋,躲过德军重重封锁来到苏联(不少掉海里去了,因为租借法案终止,有些坦克也没实际运给苏联)。

按照记载,最早的一批援苏M4坦克于1942年11月20日—12月28日陆续来到苏联,一共26辆M4A2。运输编号为17412、17413、17414、17415、105/4805。

有趣的是,尽管火烧眉毛,苏联人当时居然还一本正经地对这些坦克的包装和质量进行了检测,列出了检测报告:

M4-A2坦克的外部检查表明:

运输 #17413 的 9 辆车上没有密封条或防水布。Tank #3020993 上有一个打开的工具箱。坦克 #3021054 的旅行锁未接合。Transport #17414 的 11 辆车缺少防水布;#3021079 储罐未密封。

他们随后还对美国坦克进行了详细的机械测试,包括发动机启动、油箱拆装、局部拆解及机组使用观察。

结果,苏联人发现了“大量缺陷”,还列出了《状况报告》:

根据车速表,每辆坦克在出厂后行驶了 60-80 英里,即 100-130 公里。M4-A2坦克主要有以下缺陷:

喷油器焦化、烧焦或撕裂(32 例)。发动机活塞烧焦或熔化(11 例)。气缸套沿气道撕裂(9 例)。空气温度计显示无读数(9 例)。离合器调整滑动(8 例)。变速箱油泄漏(4 例)。气缸体或气缸盖出现裂纹(3 例)。机油冷却器外壳盖出现裂纹(3 例)。收音机缺陷(3 例)。油渗入密封件(3 例)。发动机不同步(2 例)。

还发现了很多“零部件部件缺失”,比如“只有一辆坦克拥有炮膛清洁工具”,而且所有坦克都缺少如下设备:

用于炮口和后膛的帆布罩子。用于 75 毫米火炮的黄铜抓手。勃朗宁机枪的帆布袋。用于潜望镜的帆布袋。用于调整刹车带的扳手。调整轨道的扳手。用于调整惰轮的扳手。

这都不算完,缺斤短两问题一直存在,苏联接收的谢尔曼坦克经常出现缺斤短两问题,比如1945年他们曾一口气收到8辆没有瞄具的坦克。还有很多坦克机枪弯了,舱门锁坏了,灯不亮,负重轮断裂……

所以,对于苏联而言,其实美国坦克并没有传说中那么优良,也许就如同今天工厂给线上和实体分别供货一样,存在“猴版”、“人版”的区别。

不过苏联人对谢尔曼坦克的整体质量仍然赞不绝口,认为它们加工质量完美,用料厚道,坦克的操纵易用性非常好,人待在里面也没那么憋屈,很少有机油喷出来糊你一身。

有时候苏联人在给坦克拆包时还会遇到很多“惊喜”,比如一些被封闭在防水罐里的糖果,或者被装在坦克炮膛里的威士忌,塞在机枪子弹盒中的香烟。有人还收到了成人杂志和女性内衣。

后期很多谢尔曼坦克连枪炮和油料都配好了,可以直接开着上战场。苏军非常欣赏M4的机动性和速度,但又在报告中吐槽说这些坦克又肥又胖,速度太快了,容易成为战场上的目标。

它们还很适合长途行军,远比其它坦克更舒适,发动机维护性也超过T-34一大截。

实际上别看苏军吹毛求疵地给M4坦克验货,它们自己的T-34坦克在1943年仅有7.7%的能通过出场测试,谁是垃圾一目了然。

唯一的问题是,苏军舍不得如此消耗油料,美国上好的汽油在苏联这儿一般是要1兑3的勾兑的,他们看谢尔曼驰骋战场,就跟我们看到一帮熊孩子拿红烧排骨砸着玩一样。

美国人曾宣称M4A2坦克拥有2000公里或300小时的发动机维护时间,于是苏联人拿这种坦克硬是开了3000公里,其中1700公里是冬季土路,1200公里是夏季泥路,100公里是硬质公路。

得出的结论是,坦克最高速度不是美国人声称的48km/h,而是51.4km/h。(也许毛子更舍得把车往死里开?)

但是,冬季百公里油耗为371升啊大哥!春季泥泞行军百公里为410升啊大哥!M4A2(76)W达到了100公里490升啊大哥!你快顶上虎式坦克了达瓦里希!

这么看来T-34\85实在是太可爱了,烧的便宜的柴油,百公里越野仅236升。

换句话说,哪怕M4A2们带着副油桶,也只能跑出不到200公里,而T-34们只要不坏,轻轻松松蹿到400公里外。

俄罗斯曾经2014年从科拉半岛附近捞起一辆谢尔曼,运输它的自由轮在45年3月11日被德国U艇击沉,所以它已经在北摩尔曼斯克的咸水里浸泡了70年。

然而这辆“Emchas”的状态出奇的好,除了表面有层氧化,几乎没有什么结构上的损伤。

战场上的谢尔曼表现也非常好,它们反应迅速,跑动流畅,几乎没有什么大毛病,如果不烧汽油的话那就更美了……

而且它们的数量还足够多,多到苏军可以将其单独编为部队,好成规模地调动后勤,为这些美国货提供从弹药到燃料再到零配件和补充人员的服务,然后让它们顺着大路一直杀向柏林。

4102辆M4A2起到的作用绝不是一点点,与T-34坦克比起来它们并不脆弱。美国人为了苏联的需求,甚至延长了75mm炮的生产,好为苏联继续提供M4坦克。

正如美国人给谢尔曼下的定义——“在战斗中,数量本身就具有质量,工业时代的战争需要质量和数量之间的谨慎平衡。”

显然苏联人是明白这个道理的,但德国人不明白。

何况谢尔曼并不是只有数量,它们同样具备质量。那门76mm炮配上专用弹药,足以应付大多数德军坦克,苏军对其赞不绝口。

而且装甲防护上谢尔曼在中型中也并不差,苏军T-34坦克装甲厚度最大仅为45mm,M4A2可达51-63.5mm,等效厚度可达90mm,炮塔装甲厚76.2mm。

不过苏联人似乎有点不信任美军的装甲数据,他们把坦克拖到试验场进行了测试,得出了一些基于苏联标准的新数据,比如侧装甲的38mm被降为25mm等等,并得出“要立即重新编写技术描述”的结论。

实际上苏联专家对M4非常感兴趣,乐此不彼地实验,后来M4A2的坦克观察窗设计还被用到了IS-7坦克的原型设计中。

另外还有上面提到过的水套问题,苏联坦克老兵在回忆中表示,M4坦克起火后一段时间不会爆炸,而T-34肯定会。

比汽油还尴尬的是弹药问题,当年第一个接收M4坦克的巴库第27 独立坦克训练团在很短时间内就遭遇了弹药问题。

1944 年 9 月 30 日,团长维列格扎宁中校发出电报,要求为他的坦克提供炮弹。

10 月 28 日,该团收到 19277 发 HE 和 6952 发 AP 炮弹,然而杯水车薪,前线仓库还没有任何储备。最后这些谢尔曼被逼到要求“给每辆坦克配10发炮弹,其中8发为HE。”

然后苏联人只能等美国的炮弹订单,他们在12月收到货,然后给摩尔曼斯克送去了22044 枚 HE 和 11876 枚 AP。

最后一批谢尔曼坦克直到1945年战争结束前,才姗姗来迟地抵达苏联,并没有详细的资料记载它们被用到了哪儿,但当时苏联唯一的作战对象只有日本,很可能这些自太平洋而来的坦克参加了远东碾压日本关东军的战争。

应该是在东北出现的苏军M4A2(76)W

M4最大的问题在于,苏联官方不太愿意宣传来自盟国的帮助,他们想要传达“战争是苏联人自己一力打赢的”思想。

苏联总共接收了 44000辆美国吉普车、375883辆卡车、8071辆拖拉机和12700辆坦克。

此外,还有1541590条毛毯、331066升酒精、1541.7万双军靴、106893吨棉花、267万吨石油产品和447.8万吨食品。

然而战争还在进行时,苏联就已经在想方设法削弱外援的存在,这让美国驻苏联大使威廉斯坦利义愤填膺。1943年他召开了记者发布会,称“苏联政府似乎想隐瞒它得到外部帮助的事实,显然,它想向人民保证红军正在独自进行这场战争。”

后来庆祝战争胜利的红场阅兵时,苏联为了体现“伟大苏维埃的力量”,将来源于盟军的坦克、车辆大都剔除了,没有让它们出现在阅兵队伍中。

朱可夫战后说:“他们给了我们多少钢板!否则我们怎么能生产自己的坦克?”

他还说:“现在,他们说盟友从来没有帮助过我们,但不可否认的是,美国人给了我们这么多物资,没有这些物资我们就无法积蓄力量并继续战争。”

“谢馒头”其实挺好用,但苏联无法四处宣扬它好用。直到后世的俄罗斯红场阅兵中,人们才看到M4谢尔曼坦克昂首阔步,找回了属于自己的光彩。

艾希曼故事?

关于艾希曼简介如下,艾希曼纳粹德国的一名高官,同时他也是在犹太人的大屠杀中,扮演者执行“最终方案”的一名主要的负责者。所以后来大家都叫他为“死刑的执行者”。艾希曼出生是在德国的索林根,因为小时候他的肤色比较深,所以会被别人笑话说他是犹太人。

艾希曼简介中,艾希曼在后来加入了纳粹党,1934年的时候,由于他负责并出色完成达豪集中营的任务,而备受海德里希的赏识。到了1937年的时候,艾希曼曾经一次前往过海法与开罗,为了是研究将犹太人是否可以移住到巴勒斯坦的可能性,但是后来的艾希曼又向纳粹方面提出反对因为经济理由将犹太人移送至巴勒斯坦的这些计划。

艾希曼简介关于后来审判部分如下: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艾希曼被美国俘虏了,但之后他逃脱了,可在经过漫长艰辛的逃亡旅行过后,艾希曼颠沛流离,流亡到了阿根廷。但是当时以色列的情报部门的摩萨德,他却查出了艾希曼的所在的下落,并且在1960年的5月11日,将艾希曼逮捕了,并且秘密运回了以色列。在1961年的2月11日,艾希曼在耶路撒冷接受对于他在二战中这些残忍行为的审判,他被以人道罪名等共计十五条罪名起诉。二期同年的12月,艾希曼被判处了有罪,并且被判处了死刑,在1962年的6月1日,艾希曼被处以绞刑。

最薄的三本书排名?

世界上有三本最薄的书:英国菜谱、美国历史和德国笑话,其中两本书隐喻了英国单调的饮食文化和德国人严谨刻板的性情。

然而这些表象丝毫掩盖不了英国和德国绚丽多彩的思想精神,而作为饮食文化博大精深的东方古国在近代思想发展上却守旧僵化、固步自封,故而一个国家可以对不同方面的多样化和标准化展现出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反映了各国文化对不同事物价值倾向的不同侧重和偏好。

德军为什么不对敦刻尔克进行地毯式轰炸?

敦刻尔克为什么德军不对海滩的盟军进行地毯式轰炸?不是不愿,是根本没这个能耐。

请先弄明白什么叫“地毯式轰炸”。

所谓的“地毯式轰炸”其实杜黑从炮兵“火力覆盖”+“火力延伸”概念中演化出的理论。

我们都知道“炮兵格子”,炮兵的作业图在地图上显示得就如同一张矩形的毯子,它们会一层层延伸推进,士兵们则踩着炸点铺就的地毯一层层前进。

把这套做法放到天上,让飞机带着炸弹来完成,就是“地毯式轰炸”。

不过最早的航空地毯式轰炸是一个战略词汇,它大不适用于战术。

西班牙内战时,德军“秃鹰军团”在格尔尼卡进行的连续推进式轰炸,就被当时的人称为“地毯式轰炸”。

搞一群轰炸机,设定一个需要覆盖的投弹目标,然后用航空投弹的手法进行全区域的整面轰炸,尽量不留一个死角。

德军用He-111轰炸机和Ju-87俯冲轰炸机,对小镇格尔尼卡投放了4.5吨炸弹和燃烧弹、手榴弹。造成小镇3分之1居民伤亡,7成建筑被毁的惨剧。为了增大破坏效果,德军还对附近农民进行了飞机扫射。

但秃鹰军团那点飞机并不足以进行后世意义上的地毯式轰炸,他们执行的是以战略威慑为主旨的无差别航空打击(甚至连战略威慑都不算,就是个国家恐怖袭击)。

毕加索为此创作的名画《格尔尼卡》,他说这是德军的杰作

德国人开的先河是——历史上第一次有国家动用空军大规模地轰炸不设防的城市平民。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人们才刚刚提出“航空火力覆盖”的理论,它的论述者是意大利军事学家朱利奥·杜黑。

这个炮兵出身的军事家民间知名度很低,但他的战争理论却十分高瞻远瞩。

朱利奥·杜黑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就已经是意军航空营的指挥官,他疯狂地迷恋飞机,认为飞机必将成为人类日后战争的核心。

他甚至为此越级写信,以区区师参谋长的身份要求国家大力发展飞机,比如造个500架轰炸机的航空军,然后铺天盖地涌上去,把一切敌人都轰杀至渣!

别人问杜黑:飞机这东西弱得很,轰炸强度和投送量比不上飞艇更比不过大炮,你脑残吧!?

杜黑很不服气:一次出动一大群,飞到别人首都去,不管三七二十一见什么炸什么,这谁顶得住!

对方只好愤愤地骂:“疯子!疯子!异想天开的智障!”

于是杜黑1916被撤职揪上了军事法庭,说它妖言惑众和泄露军情,判处一年有期徒刑并罚款。

监狱让杜黑找到了安静的书桌,他开始在里面码字,研究航空兵作战方法,直到战后被人认同并平反。

1920年他发布了著作《制空权》,把飞机夸得跟花儿一样,尤其指出用集中的连续的大规模轰炸去不分青红皂白地轰炸敌人,是未来战争的必然形式。

他捏着书喷意大利当局,说你们就会整没用的,早点听我的多整点飞机轰炸,战争会打得漂亮得多~脑残无能,累死全军……

意大利高层居然认同了,接受了杜黑的无罪上诉,并承认之前确实过于保守。

从此杜黑红了,他为了传播航空战理论,甚至夸张地告诉当时的人,只靠飞机就能打赢一场战争。

靠飞机怎么打赢呢?当然是——地毯式轰炸,别的东西都不要,就造飞机,谁不服就炸谁,炸到服为止。

只要用足够数量的轰炸机群,对敌人的各种目标乃至人口和城市进行密集的连续轰炸,就能迫使敌方屈服认怂。

这条理论到20世纪末才得到了实践,而且北约联军对前南使用的是精确制导攻击而非早已过时的地毯式轰炸。但不管怎样说,杜黑确实开创了航空作战和战略轰炸的理论先河。

逼急了的英军在对空射击

那么1940年的德军为什么不对敦刻尔克的残军进行地毯式轰炸呢?很明显这样将对密集的盟军造成强烈的杀伤。

当然,德军也想对盟军来个地毯式轰炸,但当时的德军确实没有地毯式轰炸的能力。而且我们前面也说了,格尔尼卡的轰炸象征意义和炒作意义更大,它不是真的地毯式轰炸。

1940年的德军,根本没有任何地毯式轰炸的能力。

不仅仅是战术能力,他们连装备能力都没有,不可能对敦刻尔克的盟军发动地毯式轰炸。

地毯式轰炸对火力的密度和强度要求都很高,它们不是点对点的瞄准式轰炸,而是以摧毁覆盖一个区域为目的的大范围群攻。

那么火力密度和强度怎么来?需要投下更重也更多的炸弹。

更重也更多的炸弹怎么投下?需要更强悍的大型轰炸机,以及轰炸机群。

现代倒是有不少重型轰炸机能完成单机地毯式轰炸任务,如B-52“同温层堡垒”、B-1B枪骑兵。

二战时要整地摊轰炸这个套路,还非得一个重型轰炸机群上去不可,战术类型的地毯轰炸也得至少多架B-24或兰开斯特上去才行。

比如李梅对东京的火攻,美军用的是燃烧弹地毯式覆盖。

这个规模是怎样的呢?可以说李梅完全达到了杜黑理论中的结果,甚至大大超出了杜黑的推演数量。

1945年3月9日深夜,李梅久经策划的“火烧东京”发动,一共334架B-29重型轰炸机飞临日本东京下町地区,每机携带6-8吨的凝固汽油子母弹和铝热弹,在2个小时时间里投弹2000多吨,覆盖了41平方公里区域,烧死10万人,重伤10万人,26.7万栋房屋烧毁,100万人流离失所。

美军的飞机抛弃了一切多余载重,只携带燃烧弹,由先导飞机投弹标记,后面跟随的轰炸机以单机间隔宽度飞临目标,高度仅1500多米,依次投弹,凶残而高效。

1940年的德国还真玩不出这种花活,他们没有B-29,甚至没有太多的水平轰炸机。

德国是个30年代还在被比利时踩头的战败国,从33年希特勒上台,到39年闪击波兰开启大战,他们一共都没有发展几年。再穷兵黩武的国家,都无法忽略发展时间问题,以及各种实际经验。

所以敦刻尔克之战时,德军能对地攻击的战机,只有He-111、Do17、Ju88、Ju87、BF-110、He-177等不多的型号。

he111

德军很穷,还得藏头露尾地发展,所以他们没有一款四引擎的重型水平轰炸机。前期发展的机型不是多功能重战斗机,就是中型多功能轰炸机,或者Ju87那样的小俯冲轰炸机。

这些货色凑一起都涮不出个火锅,指望“地毯式轰炸”实在是抬举了。

Do17

不然后来“不列颠空战”打得如火如荼,也不会闹英军拿四引擎“兰开斯特”轰炸狂炸德国,德国却飞过去一帮小苍蝇样的“斯图卡”报复的笑话。

德国1939年时天真地认为Ju87“斯图卡”这样的俯冲轰炸机能包打一切,它们精准的投弹能多快好省地解决一切目标。为此德国高层连He-177的研发进度都给卡了。

德军轰炸主力ju87

“兰开斯特”是怎样给德国铺地毯的?前面说美国人厉害,但英国人才是战争史上首创“千机大轰炸”先河的那位。

兰开斯特轰炸机

1942年5月30日,英国出动了1046架轰炸机袭击德国科隆,90分钟投弹1455吨,将40公顷的市区夷为焦土,德国人事后硬是连报复都做不到。

不过英国人当时不管这个叫“地毯式轰炸”,他们的称呼是“面积轰炸”。

40年敦刻尔克的德军,根本剥不出几头大蒜,怎么对敦刻尔克地毯式轰炸?

也有人说了,几十万盟军受困,管你能不能地摊轰炸,但凡弄一群轰炸机扫地,怎么也能弄死一大群盟军吧,何至于让338226名士兵渡过海峡,给他们留下那么多有生力量?

这也确实没办法呀,德军原本的计划就是用空军歼灭或削弱盟军,戈林都拍着肥肉对希特勒保证过了,可结果就是德国空军不靠谱,未能完成任务。

德国空军连对敦刻尔克基本轰炸任务都做不好,主要问题有四个:

1、空军力量不够,战场盘子太大,分薄了力量。

2、英国空军占有地理优势,表现凶悍,顶住了德国空军。

3、德军投弹未能有效遏制和杀伤海滩盟军,单纯战术打击效率极低。

4、德军轻视了敦刻尔克对战局的影响,更轻视了英国人的能动性。

敦刻尔克撤退时的1940年5月26日至6月3日,英德双方进行了二战开场以来最大规模的空战,打得异常残酷。

5 月 26 日到 6 月 3 日的 9 天里,英国皇家空军177架飞机被摧毁或损坏,德军损失为240架。

整个“发电机行动”期间英国皇家空军飞行任务总时长达4822小时,432架飓风和喷火战机被消耗,德军则损失了402架战机,都已经打得元气大伤。

要炸敦刻尔克的盟军,那就得付出高昂代价,你希特勒怕坦克损失严重,就不怕飞机也损失惨重?

英国人紧挨海峡,只需要穿越狭窄的英吉利海峡就能作战,敦刻尔克这种地方仅比最窄的加莱短一点点,连反复横跳都不用。

因为燃料充沛,英机飞过海峡时还能再浪1个多小时,而穿越法国过来的德机却着实狗斗不了几下。

油弹没有了,英机往家里一跑,半小时不要又上天了,比游戏里点位复活还快。

德机可就怨念了,回回跑长途,疲劳驾驶还饿肚子,回去不是憋屎就是憋尿,损坏前列腺。

而且德机追咬英机,英机只消往不列颠岛上一钻,自有地面的防空炮使劲招呼德机。

就算德机头铁,拼着坠毁硬把英机拉下山垫背也没用。人家英国飞机随便找个地方迫降,马上就有人来递烟送红茶,坐着小车就回基地了,连飞机都拖走修好。

德国人掉下去就是绝境,往哪儿跑都没用,只能挨英国群众一顿毒打,教育完了乖乖坐牢。

在这种主场优势面前,德军战机能与英国皇家空军打得有来有往,已经算是顶级发挥了,哪还能支撑多少对敦刻尔克的轰炸?

况且德军也不是真的没对敦刻尔克造成杀伤,敦刻尔克的城镇建筑在轰炸中遭到极大的破坏,德军的航空攻击摧毁了英国相当多的船舶,在最后阶段也帮助地面瓦解了盟军的守势。

当年有个著名的“兰开斯特里亚号海难事件”,这艘豪华游轮加入了敦刻尔克的撤军行动,结果超员一半还多,4000载员的船爬上了8000多人。

这艘船回撤中遭遇一架德军He-111的轰炸,4枚炸弹落在船上,当场就把密密麻麻的乘员和船体撕裂。后来判断死者约3500-5500之间,到今天都没搞清楚具体数字。

德军将很多力量都派到了攻击舰船上,因为无法执行地毯式轰炸的德国空军,袭击起舰船更得心应手。

按照某些回忆录记载,英军看到的德军最大机群是60机的编队,其中掺有大量的Ju87俯冲轰炸机。

英军通常会让喷火去缠斗和引开Bf-109战斗机,然后让皮实的“飓风”趁机找德国轰炸机算账,往往能取得非常大的战果,飓风这款性能不如喷火的战机,当年居然打成了得分刷子。

6月4日上午,盟军已经几乎撤空了能撤走的所有人,姗姗来迟的德军才占领了港口。

33万8千盟军撤到了海峡另一侧,他们付出的代价仅仅是2.8万人阵亡,4万被俘而已。

此刻经历血战,损失惨重的德国空军已经颜面尽失,他们将过错归结在那几天糟糕的低能见度天气上。然而德国人总在责怪天气,他们似乎并不觉得对手也在同样的环境中作战。

为什么在短短几年内就能再次发动二战?

一战作为一场帝国列强之间的内斗,本质上可看成作为新、旧列强重新洗牌的过程。只不过,这一次获胜的还是英、法这两个老牌帝国,而德国则成为了那个失败者。

不同于以往战后欧洲各国之间的和会,这一次的失败者完全成为了案板上的鱼肉。巴黎和会过后,德国损失了1/8的领土,在这当中有重要的鲁尔工业区、承担了314亿马克的赔款、国防军被限制在了10万人以内。而正是这一纸和约,让主动寻求停战的德国人感到屈辱,也将复仇的种子埋在那一代德国人的心中。这一点,在日后便被希特勒所加以利用,使之得以煽动德国民众情绪,成为德国发动二战的最大动力。

虽然心中有着一股怒火,但是,没有硬实力也不可能支撑德国在短短二十年之内再一次横扫欧罗巴。所以,德国能在战后迅速重新武装起一支军队,凭借的是其坚实的工业基础和软实力的输出。

实际上,德国主动寻求停战的时候,其本国工业并未遭受到严重的冲击。除了因为工人罢工和资源所限之外,德国的工业生产实际上并没有遭到很严重的破坏。这也是为什么在战后,一些德军老兵认为“百日攻势”的失利,是因为后方的“叛国者”们煽动工人罢工,进而导致前线德军补给不足进而失利。

在战后,借助着原有的工业体系和英、美等国的民间资本,德国快速地恢复了工业产能。在这件事上,英、美政府可以说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原本在战后,德国经济已经接近崩溃,但是英、法还是需要其背负高昂的战争赔款。而这些赔款,又被拿去偿还它们向美国所借的贷款。最终,为了帮助德国重振经济、恢复生产同时偿还赔款,美国人又把这笔钱借给了德国。

有了外来资金注入之后,德国人不单逐渐有能力偿还赔款,还重振了本国的工业体系。这样,也就使得德国有了开战的物质基础。不过,这也只是一个前提条件之一。毕竟,要不是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经济大萧条,让德国经济完全崩溃,希特勒也没机会登上时代的舞台。

当然了,上述只是一个方面。除了工业实力,还有丰厚的人才储备,使得德国能够快速的重建、并且武装一支战术素养极高的军队。这些人才,可以说是普鲁士留给战后德国最为丰厚的遗产。在这里,就不得不提一个大家或许比较陌生的名字:汉斯·冯·塞克特。

塞克特出身军旅之家,其祖父便是一个普鲁士将官。普鲁士军人百年来熔铸的“铁与血”的精神,早已深深烙印在他的心中。也正因为这样,才使得他能够深刻地认识到战后最应该保留的是德军指挥体系与指挥人才,以此让德国有朝一日东山再起。出于这点,他极力支持政府拒绝将兴登堡以及鲁登道夫等人列为战犯。

此外,面对着被迫裁军的现实,塞克特果断选择职业化、精英化的方式精简德军。但对于德国来说,在《凡尔赛和约》中还有着十分要命的一条规定:德军除了缩减规模之外,还不得设立总参谋部。

要知道,普鲁士作为历史上最为成功的战争机器,总参谋部就如同它的大脑。

身子虚了可以锻炼,但是没了脑子就难以补救了。更何况,是普鲁士时代传承下来的、培养了无数将星的一个优良制度。在塞克特看来,这才是继承普鲁士荣耀与辉煌的所在。为了保留这个制度,塞克特用了一招偷梁换柱:每个师施行多领导制,同时设立部队局象征总参谋部。在这个制度之下,每个师至少有一名参谋长、两名指挥官,而每个士兵都要以士官标准来培养。如此一来,就相当于将总参下放到了师一级部队中,而且这整整7个步兵师的士兵都拥有一定的基层指挥能力。

此外,他还率领下属的部队局与苏联展开合作,并认识到了机械化部队的重要性。不过受限于当时合约的制裁,德军不可能生产真正的坦克、飞机。但就是如此,塞克特还是强制要求部队所有人使用纸质模型训练,以保证每个人都熟悉现代化战争。可以说,战后德国的“国防军”就是由他一手打造的。

与此同时,这位居功至伟的上将也是兵者典范。虽然出身普鲁士贵族之家,其本人也想恢复德国往日的荣光。不过他也清楚的认识到战争给德国带来的伤害,因而在任内,塞克特极力将军队与政治剥离开来。他希望打造一支恪尽职守的国防军,所以即便手握军队大权他也没有进行政变。当希特勒发起“啤酒馆暴动”的时候,他更是打破了自己“军人不打军人”的信条:亲自下令镇压暴动,同时将有纳粹主义的军官列入不开升迁名单或强迫其退役。

不过,当这位将军将普鲁士军魂重新注入德国国防军之后,他却没能见到德国再次崛起的那一刻。

1936年,塞克特因病逝世。但在他身后,德国依旧将星璀璨:曼施坦因、古德里安、龙德施泰特……可惜的是,在他过世之后,德国再也没有一位将领能深谙政治。因而,塞克特一手打造的国防军,以及他让军队远离政治的信条,最终都被希特勒所利用。

除了塞克特这类军事人才之外,还有那些数不尽的科技人才。早在普鲁士还未统一德国之前,普鲁士便建立起了一套完整的现代教育体系。正是因为这套教育体系,使得普鲁士这台战争机器不至于穷兵黩武,而是有了软实力作为强有力的保证。这种软实力讲详细一点,可以说是军事工业技术人才储备。

抛开战争后期的V2、Me-P.1101等这些超前的武器设计,就拿开战时的装备来说,德国的实力就已经足以让当时的世界震惊:一战后,德军不得生产、使用水冷式的马克沁机枪。因而作为代替品,便有了“撕布机”MG-42。再举一个熟悉的例子,4号坦克:作为一款中型坦克,它在设计的时候就已经标配了无线电台。要知道,当时同期各国的坦克都主要用旗帜和信号弹交流,而德军已经能在车内布置战术、交换信息了。

由这两个简单的例子,我们便能窥探得知那个年代德国的技术人才储备是多么雄厚了。

图:MG42通用机枪。这把机枪由于超高的射速和惊人的耐用性、通用性,成为了盟军士兵在二战中的噩梦

总的来说,正是因为德国在一战的时候主动寻求停战,所以才保留住了完备的工业体系与人才储备,使得德国无论是从人员还是装备上,都有了发起二战的物质基础。当然,经历过普鲁士荣光年代的德意志军人也不会不知道发起战争的后果。因而,当时德国的重建,自然不是直接指着发动战争的目的。

但我们不能忘了,一战之后,还有战后英、法两国对于德国的压榨,那一场冲击了全球的经济大萧条,以及那一个利用了德国民众情绪的希特勒。所有的这一切,汇聚在了一起,最终促成了在巴黎和会20年之后,德国再一次发动世界大战。

你怎么评价德国在2018年世界杯上的表现?

3000万,我买德国赢~

好,有种!

德国战车翻车了,车祸地点俄罗斯喀山

GIF

难道真的是因为被奶了一口?

还是因为卫冕魔咒?

或者是因为莫斯科魔咒?

其实,我们心里都清楚

战术问题

四年前的德国队,像一把剑,有缺口,

但就是横插直刺,锐利,

四年后的德国队,玩起了传控,每场都控球占优,

但传控没到精髓,没西班牙的命,得了传控的病,

或许我们该怪瓜迪奥拉?

选人问题

中锋失灵、前锋无力、后腰断档,

中卫后卫不做点评,

缺少突破速度型球员,反击完全没有,

老干部活动中心。

心态问题

韩国知道自己遭淘汰了还踢那么拼命,

德国知道自己只要赢就可以晋级,

却踢得那么懒散,热血没了,

德国亲手送自己出局。

这一届的德国队,太失水准,想起网上调侃德国队

C罗:我carry葡萄牙

凯恩:我carry英格兰

梅西:我carry阿根廷

飞机:我carry德国

个中心酸,

只有球迷知道吧。

下一届,还等你

最后,恳请“奶神”刘语熙,

下一场穿法国队球衣~

以上图片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小编进行删除,非常感谢!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