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师父》怎么理解
老百姓最爱听最爱看的就是街头巷尾的奇闻异事,武侠的世界天然就具有这种传奇特质。离奇身世、绝世武功,以及英雄侠客为道义“虽千万人吾往矣”的豪迈壮烈等等,这些都是我们在武侠的世界里期待看见的内容。
1. 传奇性
《师父》里的陈识算不上一个高尚的英雄,因为他毕竟利用了徒弟。但是当徒弟遭人暗算后,他又生出了悔意。于是他一人单挑整个天津武术界,想为徒弟报仇,也为自己赎罪。可以说《师父》中,陈识与以一敌百,几步一人的巷战是甚是好看和激动人心。我们期待的武功高手终于打了一个酣畅淋漓,并且还有着一个重情重义的理由。
所谓“名师出高徒”,陈识从第一次见到耿良辰就认为他是一个练武功的大才。而果真,耿良辰不负师望,在成功出师后,连踢八家武馆,横扫天津武术界。最后他虽然身死街头,却成为街头巷议的传奇人物。尤其是他身插双刀,宁可死也要往回跑五十步的骨气,让妄图称霸天津武林的林督军也深感敬佩。
还有邹榕这个角色,一介女流竟然执掌了整个天津武林,多少七尺男儿皆听命于她,看似万万不能的事情,她做到了,这本身也是个传奇。
2. 侠骨柔情
除了铮铮铁骨的超凡武功,观众还往往期待侠骨柔情的出现。尤其是在看似无坚不摧的强硬外壳下闪现的一丝柔情似乎更容易感动看客,我觉得这是颠扑不破的真理。所以陈识有赵国卉,而耿良辰有茶汤女。
赵国卉,一个17岁就和外国人生下孩子的坏名声女人无人敢娶。可是陈识一见到她就看上了她骨子里的不屈傲气。当然,赵国卉很美,但若徒具一个外壳我想陈识是不会喜欢她的。所以貌似一场交易的婚姻,我觉得从一开始就带着彼此欣赏的意味。赵国卉喜欢陈识身上的自信和霸气。尤其在二人共经患难后,赵国卉在火车站前手撕旗袍狂奔的场面让人不由得不爱这个女子。她是红颜,却有着有些男人都没有的风骨。
耿良辰,从最初贪恋师娘赵国卉美色到对茶汤女的深情款款。我觉得耿良辰身上有种一览无余的倔强和直率。他和茶汤女是《师父》里最可爱的一对,他俩不像电影里的其他人总是一副心思难测的高深样子,他俩的爱情有着年轻人特有的天真烂漫。耿良辰临死前对茶汤女的默默关注和一句“算了,就不吓唬她了”的话,一定感动了不少观众。
3. 江湖规矩
为什么电影最后是一场悲剧?显见的原因是天津武术界的奇怪规矩所致:想要在天津开馆就必须踢赢现有八家武馆的规定。本来踢赢八家武馆的规定也不奇怪,但怪就怪在,如果你踢赢了八家武馆就相当于战胜了天津一半的武馆,天津的武术界会觉得颜面尽失,最后也无法容得下胜者,相当于踢赢了也白搭。于是为了虚假的面子,就有了一条不成文的潜规则,不自己出手,找一个本地人当徒弟替自己踢馆。为什么非得是本地人?因为天津人容得了天津人,可以不伤他性命,只是他必须永远离开天津。所以陈识只要想开馆为自己门派扬名立万,就必须找一个本地徒弟替自己踢馆,然后他找到了耿良辰,于是就不可避免地埋下了悲剧的种子。
其实,师父是否授意徒弟踢馆和师父本人踢馆成功有什么区别呢?结果不都是师父的武功盖过了他们所有人。自欺欺人的做法到底哪里看上去会面上有光了?而且明摆着就是不想再让新人开馆的意思。不过电影就是这样的设定,江湖的规矩并非每个人都懂。在这个逻辑下,电影里的江湖逻辑成立就好。
师傅你是做什么工作的什么梗
师傅你是做什么工作的这个梗的出处是来自于一个堪称当代说话艺术的典范的一个视频,视频里一个男子问正在修理空调的师傅,你是做什么工作的,师傅回头一句话也没说的看着他(此处无声胜有声)之后这段视频就在网络上爆火,梗也被各个网友给运用了起来。
最近抖音上的梗:“师傅你是做什么工作的”火了,这个梗有点像是“废话文学”,是一种“明知故问”或者说“说话不经过大脑”。
相关语句
我前脚刚走,后脚就跟上了。
越聪明的人脑子就越聪明。
七日不见,如隔一周。
恭喜你被我恭喜了!
如果我没说错的话,那就是没说错的话。
如果你是我姐妹的话,我们就是姐妹。
人每呼吸六十秒,生命就会减少一分钟。
当你越过了喜马拉雅山你就拥有了越过喜马拉雅山的能力。
廖凡的电影师傅也是咏春,跟叶问有关系吗
廖凡在电影《师父》中的角色陈识应该是叶问的师兄陈汝棉。
因为《师父》里有一个片段是在放映于1928年上映的电影“火烧红莲寺”,所以《师父》里的故事发生的具体年代应该是20世纪30年代,而电影里说陈识是40岁回到老家后去的天津,因此他应该生于1880年到1900年之间,与生于1844年的叶问师傅陈华顺之子陈汝棉可以对上。
再者电影里陈识的咏春和陈汝棉的拳法套路很像;而且电影中陈识在天津跑路后,经广东去了广西,陈汝棉则八岁时始随父亲陈华顺习咏春拳,1932年后到广西开馆“佛镇陈馆”,时人称“两广陈汝棉”。
所以,电影《师父》中廖凡饰演的陈识原型应该就是叶问师父陈华顺之子、其师兄陈汝棉。
师父电影讲的什么?
问题一:电影师傅说的是什么 《师父》 是改编自导演徐皓峰的同名短篇小说, 廖凡、宋佳、蒋雯丽、黄觉、宋洋、金士杰主演。
影片讲述了民国年间发生在天津武术界的一段恩怨情仇。南派武人陈识为在天津武术界开馆立足,收当地青年耿良辰为徒,代其踢馆。与此同时,一场席卷天津武术界的剧变,正向师徒二人袭来。该片于2015年12月11日全国上映!
问题二:电影《师父》,到底是要讲什么? 20分 讲的是:你看这么傻 逼的电影都有人看呀,圈钱很容易
问题三:师傅电影演了什么啊 看不懂 为了自己的目标和利益
任何人都只是工具
为了达到目的
不择一切手段
当然 婚姻爱情师徒之谊
那是生命和名利之外的
副产品 有就收着了
木有也无所谓了
……
看了这个 再看看
华丽上班族
有异曲同工之处
问题四:如何评价电影《师父》 无可挑剔的老派动作戏
刚刚才在金马奖上摘得了最佳动作设计,《师父》的动作戏无疑是整部电影最赏心悦目的部分。自编自导,甚至自己担任动作设计的徐皓峰说:“好莱坞港式韩式什么的都不会,就只会老天津式的。”正是这种老天津式的武打设计,让《师父》的武斗场景有着特别不一样的质感。和现在武侠片里面典型大开大合、故作潇洒的武术,或好莱坞那种实用主义至上、拳拳到肉的蛮打都不一样,《师父》的武打戏点到即止,而且透着一股暗劲。这股暗劲尤其体现在高手过招之间,两人往往距离极短,动作看似不快也不大,但最为直接而不花哨,往往在几手之间就见胜负,不拖沓,不缠斗,是武打戏中难得的干净利落和爽快。
除了武打动作上的设计,徐皓峰的武戏还有一种从容不迫的气场和仪式感。我最喜欢的两场武戏,一场是廖凡和他戏中的妻子边谈情边打架的一幕。一边是老神在在地诉说往事,一边是惊慌失措的打手。嘴上不含糊,手上也不含糊,逼得对方数十人不敢越半步雷池,这边则从容离去,那种泰山压顶的气势看得人大呼过瘾。另一场武戏当然就是最后的 *** 决战。持不同武器的对手轮番上阵,但都被廖凡一一化解攻破。而这场武戏最让我喜欢的地方,除了动作的利落和悦目,更重要的是一种“武道”的重现。一方虽人多势众,但也是轮番挑战,没有群涌而上;一方虽技艺高超,但也是点到即止,没有伤人性命。于是廖凡每打败一人,拦路的对手就退后一步,直至被全部撂倒,廖凡扬长而去。仿佛一场武道的试炼,充满了仪式感,而这种仪式感实际上在这部电影里随处可见,营造出一种曾经“武道至上”的尊崇感,这和《一代宗师》倒有一些异曲同工之妙。
凌乱失控的节奏感
但仅有动作上的惊艳,是成不了《一代宗师》的。《师父》最让人失望的地方,就是其凌乱失控的节奏感。可能是因为电影本身改编自短篇小说,《师父》更像是由一个个漂亮的碎片胡乱拼合起来的四不像,充斥着无意义的慢镜头和各种故弄玄虚的分镜。很多段落的处理更像是导演的一时兴起,完全没有考虑到电影整体的氛围和节奏,所以虽然故事的逻辑勉强算是通顺,但是基调的保持却是灾难性的。观众往往酝酿好了一种情绪,下一段就被导演自行打破,实在尴尬。
这让我不其然想起《刺客聂隐娘》,侯孝贤在处理这部电影时,故事上是刻意留白的,所以习惯了直白的电影逻辑的观众可能会云里雾里,但他在电影整体氛围上的把握却是到了严苛的地步,从头到尾的每一个段落和细节,都是为再现真实的唐朝而设的。相反,《师父》在电影语言上的随心所至则使电影整体都呈现出一种不真实的滑稽感,我认为这是这部电影最失败的地方。
僵硬突兀的人物和情感
整体氛围和节奏上的失控,直接导致的结果,就是电影里面人物和情感的僵硬和突兀。廖凡饰演的陈师父和他徒弟之间的情谊也好,陈师父和他妻子之间的爱情也好,都来得那么莫名其妙。例如师徒之间的情谊,这是引发最后 *** 的原因,本应好好刻画,但两人之间情感上的互动在电影里几乎为零,乃至于最后徒弟身死,师父留下的那一滴泪显得如此刻意而不自然。
再例如师父和他妻子之间的爱情,这两人的互动倒是够了,但问题是几乎感觉不到火花的存在,两人都似乎在端着样子演戏,说着故作深沉的台词,却看不到情在里头。实际上电影里的所有人物都有这种问题,在电影一开始的时候,这种端着样子能让人有不明觉厉的感觉,但如果整部电影都是如此,只会使人物形象流于表面,观众无法投入感情,人物行动的动机也经不起推敲,而使故事本身也黯然失色。
问题五:电影《师父》结局是什么 《师父》结局剧情大揭秘 《师父》是一部武行电影,而不是武侠电影。徐浩峰可能在创造武打片的新类型。一、武行or武侠提到武侠片,大家会想到的张彻、胡金铨、何平,以及后来的袁和平、徐克、程小东等,与功夫片一起成为华语电影特有类型片物种之一。
问题六:师父这个电影真垃圾,没结尾 我觉得这个电影结局的意思,陈识(廖凡)杀了林副官为他徒弟报了仇。武行追杀他,陈识在弄子里的打斗,最后一个前辈躺地上对蒋雯丽说陈识伤人不伤命。。大概意思就是陈识人不错,暗示蒋雯丽放陈识一条生路。
最后陈识乘上了去往广东的火车。。宋佳(陈识-廖凡戏里的老婆)也去了广东,蒋雯丽写了一封信让个女邮差跟着宋佳然后交给陈识。这里意思就是说宋佳可以找到陈识。这封信大致内容我猜是让陈识一辈子别回天津,低调做人。天津就当他死了,杀林副官的事情一了百了。
我觉得是这个意思,表达能力不好。。希望大家能看懂。
问题七:电影师傅最后那封信是什么意思啊? 那封信只要陈识能收到,就等于告诉他能追杀到他,于是陈识就必须隐姓埋名的度过一生,这就是目的。所以杀不杀也就无关紧要了,陈识已经等于死了,爱情完美,事业失败。
问题八:怎么评价电影《师父》 徐浩峰的《师父》,是没有王家卫的《一代宗师》,这是电影刚开场,我脑子里冒出来的第一个念头,随即冒出来的第二个念头,但这绝不是第二部《一代宗师》。
《师父》和《一代宗师》很像,同是咏春、踢馆、独行侠一样的武师侠客,时间线应是叶问后,台词正是《一代宗师》范儿,毕竟徐浩峰是《一代宗师》的联合编剧,但没了王家卫掌镜的肆意,台词反而妥帖了不少,“有些事,不老想不起来”,“我是一个门派的全部未来,得按世上的规矩来”,台词短道理深,跟里面的武打场景一样。这才是徐浩峰的骨徐浩峰填的肉。
王家卫的电影,不管放在什么时代,都是讲孤独,《一代宗师》讲的是叶问的孤独,宫二的孤独,一线天、张永成的孤独,在大时代小时代背景下人类永恒的孤独。
而徐浩峰的电影,是有侠的,男男女女,红尘过往,就像廖凡手上的兵器,唯兵器尔,内里还是功夫,而徐浩峰的功夫就是“侠”。可惜的是,他把侠放在民国,写的是侠的没落。
“武行不是黑帮政客”,是邹馆长下的定论。规矩就是规矩,是无数人维系的面子,偌大江湖,靠的法度就是规矩,而规矩,就是人情。侠义,就在这份人情上。
但侠义没落了,世情变了,人情就跟着变了。邹馆长说,“这世上的事儿,不就是装装样子么?”《一代宗师》讲了面子和里子,这部片里也是一样。只是王家卫若即若离,徐浩峰刀刀见肉。他的打戏都是近身肉搏,没有一点点花头,利落爽快,即便是穿着旗袍的女武师,也没有一点点轻慢之意。
还会忍不住跟侯孝贤的《聂隐娘》比较,同样都是写意,侯孝贤是“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徐浩峰练的是“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侯孝贤拍的是入世的人,存的是出世的心,而徐浩峰相反,写的是出世的人,有的却是一颗炽热的入世心。
影片尽可能地还原了民国时期天津的群像,街头讨生活的人,武馆的人,政界,军阀混战,武侠小说的兴起,白俄和咖啡馆,非得要对旧时代老天津有点儿了解才能觉出味来。
徐浩峰是有野心的。
姜文拍女人大腿,那真是一种纸醉金迷的 *** 裸的肉身诱惑,徐浩峰拍女人大腿,看得是练舞的人对肌肉力量的控制,与练武有异曲同工之妙。
最大的反派应算是黄觉饰演的督军副官林希文,他插手是为了一统武行,这源于他的见识和身份,“武馆必没落,前途在军界”,从这个角度看也没什么错,而且他不下死手留有余地,最后夸小耿的几句倒是见了真意。
林副官对背后势力督军和师父郑山傲评价准确,强者和聪明人。督军虽然一直没有露面,却是这风云诡变的背后之手。而金士杰老师饰演的津门武行老大郑山傲,是个很复杂也很普通的角色,是武痴,也是识时务的“生意人”,老骥伏枥,也是廉颇老矣。他对陈师父和传真艺,虽然存了几分狡黠,但,是真心的,后来的事情,他也看出来了,津门的老大早已不是他了,这是科技和武技龙头位置的交替,所以他也认了。他是聪明人,但侠丢了。简而言之,他是影片的内核,侠和没落都在他肩上。
廖凡演的陈识陈师父,看着是主角,却不过为着名利,要在津门闯出一番事业,和郑山傲并无两样。他是眼看着徒弟被带走的,一早就设下计谋,说出了“毁的是个小人不可惜”这样的话。虽然后来立定主意要为徒弟报仇,但见了枪也软了,最后的反起不过是为了保命,并没有“封门大战,以寡击众,力尽而亡”这样瑰丽的壮烈。
蒋雯丽看得透彻。这里也不会有挟持了女人逼主角出手相救的戏份。人心的软弱,有了女人,贪了生,逃跑了,就算死。没有侠义的武人,跟死没两样。而她步步为营,所做一切不过是为了守住男人的大业。年纪轻轻嫁给天津武行大佬,男人死了,她以一己之力挑起重担,“男人打天下,女人要守住”,个中辛酸血泪又岂是一部《师父》可言语。
真正“高贵”的倒是......
问题九:电影师父最后蒋雯丽那句话是什么意思 还记得之前蒋雯丽说天留他我不留他么,陈识是咏春拳发扬光大的关键,他都在逃亡的路上了,咏春拳能不绝。
问题十:有什么是讲师父和徒弟的小说? 《绝色妖仙》 《闹蝉儿》 《意悠悠》 《点绛唇》 《素衣敛红妆》 《云涯苍苍》 《仙落卿怀》 《寒月仙缘》 《寒曦清影.
师父那个电影讲得是不是叶问的师父
电影中没有明确指出,但因为编导徐皓峰本人也是一代宗师的编剧,可能会有相关设定跟叶问中有关联,类似的地方。
师父剧情简介:
民国年间师父陈识(廖凡饰)为完成“咏春北上,弘扬武学”的使命,来到天津。初来乍到的师父在一次因缘际会下,于一家西餐厅邂逅了师娘(宋佳饰)并一见钟情,后经人说亲二人喜结连理。为了在天津开武馆立足,师父陈识收当地青年耿良辰(宋洋饰)为徒,徒弟需按照江湖规矩代替师父踢馆,二人由此被卷入一场江湖巨变。最初二者各怀心事,却在经历了一番“生死劫难”后,生出难以割舍的情义。师父本以弘扬武学为终生寄托,徒弟只是他圆江 湖之梦所借助的手段,却在不经意间为其命运所牵系。徒弟飞扬勇决,放荡不羁,却总在重要关头坚守使命。他们既初心仍在,却也难负真情
电影《师父》怎么理解?
电影要讲述的,就是关于一个外来人,如何打破这个局,并为之付出的故事。
廖凡饰演的南派宗师陈识,从南洋辗转来到天津,为的是开一家武馆,将平生所学发扬光大,却遭遇到蒋雯丽饰演的邹馆长的百般刁难。
徐浩峰电影《师父》究竟讲了什么?3点告诉你答案
武馆本应是教人习武,在邹馆长等人的控制下,却是从不教人真功夫,只是为了开馆挣钱,从中盈利。
她并不会多少功夫,却能做到这个位置,在于她对于人情世故的掌控与运用。
一方面,她与金士杰饰演的郑山傲暗中联合,帮助她控制天津18武行,另一方面与郑山傲的徒弟,黄觉饰演的林希文暗中串通,操纵江湖,最终因为陈识的出现,而打乱了他们的阵脚。
这部电影的精彩,在于以下3个地方:
第一,大背景里面有小背景。
一方面,郑山傲从白俄舞女的步伐里,看出西洋人对于武术的研究,担心被他们所超越,决心重振江湖,这是一个大的背景。
另一方面,随着军阀混战,郑山傲认为“武馆必没落,前途在军界”,他一边培养自己在军中的弟子,一边也暗中做着准备。
徐浩峰电影《师父》究竟讲了什么?3点告诉你答案
如果说这两个是这个故事的大背景的话,那么,天津武行的错综复杂,就是故事的小背景。
邹馆长一方面想控制天津18武行,实现为她所控的目的,她就暗自联合武行老大郑山傲,以及军界新星林希文,同时阻止陈识的北上,想方设法阻止他在天津开设武馆。
这两重背景,就是这个故事发生的宏观层面,一方面他们想振兴武林,一方面又看到这种大的发展趋势,已经认识到可能会大势已去,但是还试图从中寻找空间,体现了一种纠结,复杂的矛盾心理。
徐浩峰电影《师父》究竟讲了什么?3点告诉你答案
第二,大情感里有小情感。
对于主人公陈识来说,他的大情感,就是对于咏春拳的发扬光大,希望能够在中华武术的中心天津开设一家武馆,不仅教人习武,而且教的是真功夫。他不为自己,为的是平生所学,以及心中大爱。
从这方面来说,他是一个大侠。侠之大者,为国为民。
另外,他在北上天津的过程中,又遇到了一系列挫折,无奈只得曲线救国,绕道而行。
徐浩峰电影《师父》究竟讲了什么?3点告诉你答案
这时他收了一个徒弟,名叫耿良辰,本来想的是借助这个徒弟,帮助他完成开设武馆的目的。后来,他对徒弟产生了情感。看到徒弟被人暗算后,出手相救。
这里面的小情感有多个层面,不仅是陈识对于他的徒弟有情感,郑山傲对于他的徒弟也有情感,知道徒弟算计自己后,他本来有机会打败徒弟,却在关键时候松了手,可见他对徒弟的情感之深。
第三,大故事里有小故事。
大故事就是陈识与邹馆长对峙这条线,在他遭到暗算后,决心反抗,并与各路高手逐一过招,却并不伤害他们,最终保全了自己。
小故事就是陈识与赵国卉这条线,以及耿良辰与卖茶女孩之间的那条线,他们各自有一段自己的情感故事,又恰如其分地融入到这个大的故事之中。
此外,还有郑山傲,陈识,耿良辰这三个人的故事,分别代表了武林江湖的老中青三种势力。
徐浩峰电影《师父》究竟讲了什么?3点告诉你答案
一个是明知自己已经老去,只想着退隐山林,保住名声地位。
一个是承上启下,在与老一辈的交往中,一方面感到压力,大势,一方面又意识到自己肩上的责任。
一个是初生牛犊不怕虎,横冲直撞,有着一股子冲劲,在跌跌撞撞中离开,却唤醒了陈识心中的侠义精神。
与他们三个相对应的,是另外两条完全不同的路,一个是邹馆长,她心中想的是继续延续这条老路,不教真功夫,保住自己和武行的地位,能拖一天是一天,没有改革的想法,而是周旋各派势力,从中获取发展空间。
徐浩峰电影《师父》究竟讲了什么?3点告诉你答案
一个是林希文,他常说“我以为这辈子见不到一个有骨气的人”,表面是夸赞别人,实际是标榜自己。他想给武行寻找另外一个道路,就是投靠军界,为他积攒威望和实力,换来向上的资本。
电影《师父》的精妙之处,就在于它对于多条并行线索的完美处理,让它们各自行事,互不干扰,又互相补充,互为表里。
在眼花缭乱的打斗中,在错综复杂的环境里,在人情世故的江湖里,究竟什么才是真正的侠义精神,电影告诉了我们一个答案。
结尾处,陈识在南下的列车里,打开了那本浸透着耿良辰鲜血的书籍,这个镜头力透纸背,无声地诉说着这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