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大林为何狠心对待格鲁吉亚人?
首先,作为继列宁之后的,苏维亚政府的第二任领导人,斯大林是一位了不起的共产党人,在斯大林担任苏联政府的最高领导人期间,苏联的重工业以及军事工业高速发展,已经有了追赶上当时的西方大国的趋势,可以说列宁开创了苏联,而斯大林壮大了苏联。但是本是格鲁吉亚人出身的斯大林,却对他的老乡并不太好。这源于斯大林小时候,在斯大林的父亲,一位格鲁吉亚鞋匠,在经营自己的作坊,破产之后,被他四周的邻居经常嘲笑,而作为小孩子的斯大林,也经常被同龄人看不起,所以在斯大林的心中埋下了报复的种子。
其次,在斯大林担任苏联的最高领袖时,出生格鲁吉亚的共产党员,不但没有帮助斯大林巩固他的威严,反而经常在会议上吵得不可开交,这对斯大林的执政,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是的斯大林很难堪,所以斯大林十分痛恨格鲁吉亚人。
父亲毒打,成就了后来的“钢铁慈父”
一个人性格的形成与家庭环境息息相关。
这道理在“钢铁慈父”斯大林身上同样适用。作为一名毁誉参半的苏联领袖,斯大林自信、冷酷、强硬、多疑。这些日后广为人知的性格标签,在斯大林童年时期萌发,在他家庭生活中滋长。
从格鲁吉亚鞋匠之子,到后来成为苏联领导人,一路多少艰难险阻。如果没有强大自信支撑,斯大林无法走到顶峰。而这些自信,大多来源于他家庭,准确说,源自他父母。他父亲贝索是技艺精湛的鞋匠,在格鲁吉亚当地享有名声。贝索年轻时候,是个帅小伙,是当地女孩的梦中情人。这无疑让贝索拥有强大自信,而这些自信也遗传或潜移默化给到年幼的斯大林。而他母亲凯可则是当地有名的美人,开朗、乐天、自信。因为凯可的前两个孩子都早早夭折,故而对好不容易养活的小儿子斯大林爱惜无限,宠溺无比。这也让被宠爱的斯大林变得自信,甚至有些无法无天。父母都是漂亮人儿,父亲是技艺精湛的鞋匠,一度开了家制鞋作坊,经济在当地算得上优渥。毫无疑问,这样的家庭条件,让年幼的斯大林自豪,令他拥有比周围同龄人更多的自信。后来,读书时候的聪颖表现,以及革命斗争的频频得手,不断增加这种自信,使其成为一名领袖。
幸福总是短暂的。随着父亲酗酒的愈演愈烈,原来的幸福美满家庭开始破碎,暴力成为幼年斯大林家庭生活的主题。醉酒后变得疯狂的父亲,经常毫无缘由毒打斯大林,受伤出血家常便饭。疯狂的父亲,也会对他母亲进行家暴,家中毋有安宁。那会的斯大林才五岁,每天生活在恐惧中,害怕父亲出现。这种惶惶不安的日子,整整持续了五年,等他10岁离开家去上学了,才逐渐摆脱。如此长时间的被至亲暴力虐待,无疑会对斯大林的性格产生影响,他对父亲绝望和仇恨,变得内向。这种仇恨让斯大林变得冷漠,父亲持续不断的毒打,也让斯大林熟悉甚至接受了暴力,在日后使用时毫无心理负担。一个冷漠、残酷的斯大林诞生。
尽管持续遭受毒打,反抗精神却不曾在斯大林身上泯灭。父亲贝索酗酒后是个令人厌恶恐惧的醉汉,在清醒时还会尽一些做父亲的责任。例如给他讲格鲁吉亚勇士反抗权贵、对抗沙俄入侵的故事,教导他成为一名男子汉,让反抗精神在年幼的斯大林心里扎根。同时,当时的格鲁吉亚远离沙俄统治中心,一直处于半独立状态,大量政治犯流亡于此,暴力反抗事件时有发生。年幼的斯大林耳濡目染之下,性格里的反抗因子日益壮大,终于在稍稍年长的时候开始对抗父亲,保护母亲。在持续不断、力量悬殊的对抗中,斯大林得到了捶打锻炼,变得坚定和强硬。
父亲酗酒是斯大林家庭不幸的开始,也是他性格突变的根源,最后改变了他的命运。他父亲的酗酒发端于前两个孩子夭折的打击,那会悲痛抑郁的他借酒消愁。斯大林出生后,贝索的制鞋作坊建立,抵账的葡萄酒越来越多,助长了他的酗酒恶习,之后一发不可收拾。贝索酗酒的愈演愈烈,还有一个原因,周围有流言说他漂亮的妻子出轨了,斯大林不是他亲生儿子。这让贝索感到耻辱,悲愤不已,更加借酒消愁。醉酒后,回家毒打妻儿,骂斯大林是“凯可的杂种”。父母的失和,母亲的出轨流言,亲生父亲的不确定,让年幼的斯大林对人与人之间的信任产生怀疑,形成多疑性格。
至此一个自信、冷酷、强硬、多疑的斯大林诞生。后来他求学,长大,信仰马克思主义,加入社会民主工党,投身革命浪潮。在动乱年代里不断攀升,最终成为政治巨擘。
斯大林父亲简介
关于斯大林的父亲维萨里昂·伊凡诺维奇·朱加施维里有许多不好的传说。
他是个小鞋匠。斯大林在小时候常常挨喝醉酒的父亲的打骂。有一次醉酒的父亲打他的时候,他将一把刀子朝父亲身上投掷过去,父亲怒吼着追他,邻居们把他藏起来才了事。对于父亲,斯大林没有什么好印象,也没有什么感情。但是,斯大林后来在《无政府主义还是社会主义?》一文中,把做鞋匠的父亲描写成了一个从手工业者发展成无产阶级的人。他说:
“假定有一个鞋匠开了一个小鞋铺,因为竞争不过大厂主,结果只好关门,到梯弗里斯皮鞋工厂老板阿德里汉诺夫那里当雇佣工人去。他进阿德里汉诺夫的工厂,并不是想永远当个雇佣工人,而是想积些钱,凑一笔资本,再开自己的鞋铺。可见这个鞋匠的地位虽然已经是无产阶级的地位,但他的意识暂时还不是无产阶级的意识,而是彻头彻尾的小资产阶级意识。换句话说,这个鞋匠的小资产阶级地位已经消失,再也不存在了,然而他的小资产阶级意识还没有消失,他的意识落后于他的实际地位……他打算积些钱,再开自己的鞋铺。这个无产阶级化了的鞋匠工做了一个时期就感觉到积些钱是一件很难的事,因为领到的工资只够勉强维持生活。而且他又看到开个铺子并不是那样吸引人:要付房租、顾客刁难、手头无钱、大厂主的竞争以及诸如此类的种种麻烦——多少令人操心的事在折磨一个开小铺子的鞋匠。而无产者可以少操这种心,既没有顾客的麻烦,也不必担心房租,早晨去上工,晚间‘安心地’下工,星期六也同样安心地把‘工钱’装进口袋。我们这位鞋匠的小资产阶级的梦想就在这里受到了第一次打击,在他心坎中就初次产生出无产阶级的意识。
“过了一些时候,我们这位鞋匠觉察到:领到手的钱连买最必需的东西也不够,增加工资对于他是极端重要的。同时他又发现工友们在谈论着什么工会和罢工。我们这位鞋匠在这里意识到:要改善自己的地位,就必须和厂主作斗争,而不是开自己的鞋铺。他加入工会,参加罢工运动,并且很快就开始接受社会主义思想了……”
这是斯大林在公开场合惟一一次提到父亲。
按斯大林的这种说法,他是一个有觉悟的无产者的子弟,可以说是俄国的倍倍尔了,倍倍尔是德国工人出身的革命家,斯大林一直推崇的人。而在事实上,这个鞋匠并没有成为一个有觉悟的无产者,而是一个对妻儿不负责任,只知道喝酒的酒鬼,斯大林一生都耻于提起他。
父亲在酒后斗殴中被人捅死
斯大林的父亲维萨里昂·伊凡诺维奇·朱加施维里祖祖辈辈都是农奴,他自己则成了一个小鞋匠,与一个家奴的女儿叶卡捷琳娜结婚。他们生了三个孩子都夭折了,斯大林是他们的第四个孩子。格鲁吉亚人以能喝酒著称,鞋匠的喝酒更是出类拔萃,“醉如鞋匠”是人们的一句口头禅。维萨里昂体格魁梧,黑眉浓须,脾气暴躁,他酗酒成性,把挣的钱都买酒喝了,没有足够的钱养活全家。
1890年,维萨里昂·伊凡诺维奇·朱加施维里在一次酒后争吵斗殴中被人用刀子捅死,那时斯大林才11岁。这段经历给他留下的都是痛苦的回忆。从此以后,他没有了粗暴凶狠的父亲,只有同母亲相依为命。
斯大林,罗斯福,丘吉尔的外号,比如北极熊
斯大林外号“乔治大叔”、“纳粹克星”、“救世主”以及“恶魔”
丘吉尔绰号,叫做“黑狗”。
罗斯福绰号:"FD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