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梗大全 正文

最近话事人什么梗

其实都是他的母亲宣太后在临朝主政的。诛杀武安君白起“昭襄王再也无法整合各个派系的力量来再次征伐天下了“武安君白起想趁此良机直接攻打邯郸。郑安平带领两万人投降赵国。赵魏联军在邯郸城外大破秦军“没了白起和魏冉。...

最近话事人什么梗,秦昭襄王如果能多活几年?

绝对不可能了!

可能大家对《史记》不太熟悉,然后才会受到电视剧的影响,觉得昭襄王特别的猛,其实昭襄王没那么厉害!

为什么这么说呢?在昭襄王五十六年的王权生涯中,前四十一年里,其实都是他的母亲宣太后在临朝主政的。宣太后死去之后,他才开始单独执政。

昭襄王独立执政之后,主要干了三件事情:

一是利用范雎推行了“削枝固干”,铲除外戚,严明法度,加强王权。

二是打了“长平之战”,结果是赵国惨败,秦国惨胜。

三是打了“邯郸之战”,结果秦军大败,河东全境全部丢失,前期战果化为乌有。

可以这样总结昭襄王的一生:在开疆拓土方面,一事无成,但在国家制度建设方面,有功。

他铲除了外戚,加强了王权,并且重新严明了商鞅的“律法制度”。但在“削枝固干”的过程中,罢相穰侯魏冉,诛杀武安君白起,禁锢太尉司马梗,这使得君臣离心离德,最后朝堂陷入了“分裂”。

因为朝堂的分裂,因为君臣的离心离德,昭襄王再也无法整合各个派系的力量来再次征伐天下了,所以再给他十年、二十年,他都不可能统一六国。况且“邯郸之败”后,秦国综合国力可以说是整整倒退了三十年!

第一点:比一比,宣太后执政时期、昭襄王独立执政时期,秦国打的那些仗。

宣太后时期,在外戚、大王、军方的三方合力之下,秦国那是攻城略地,无所不克。但昭襄王独立执政之后,几次与赵国的大战,就显得开始吃力。

昭王四十二年,宣太后老死。

四十七年,长平大战,四十万赵军全军覆没,秦国惨胜。武安君白起想趁此良机直接攻打邯郸,但被昭襄王和范雎拒绝,使得赵国方面有了从容防御的时间。

四十八年,范雎推存郑安平为将,攻打赵国,结果兵败,郑安平带领两万人投降赵国。

四十九年,昭襄王派遣王陵率兵攻打邯郸,战事不利。后来又用王龁代替王陵,同样是屯兵于坚城之下,难有全功。

五十年,昭襄王请白起出山,但白起觉得形势不好,邯郸之战根本打不赢,于是装病,结果被昭襄王和范雎迫害而死!

(昭襄王和白起)

果如白起如言,赵国成功地推动了“合纵”形势,魏国的信陵君公子无忌“窃符救赵”,赵魏联军在邯郸城外大破秦军。秦军大败,赵国趁机收复失地。

比一比,就知道了双方的差距了,没了白起和魏冉,昭襄王就疲软了。他虽然在韩国和魏国方向取得了一定战绩,但却无力改变赵国挡住了秦国东征的局面。

第二点:昭襄王虽然加强了王权,严明了法度,但“削枝固干”也削弱了秦国的根基。

(应侯范雎)

秦孝公时代,商鞅颁布了“二十等军功爵”,并且还立下了铁律:宗室无功不得封爵,虽富不得逾制。这使得秦国越来越强大,秦军的战斗力也越来越强!

然而在宣太后临朝主政的四十一年里,她虽然在军事方面取得重大成就,但她给她儿子和亲戚大量封爵。无功无劳者,也得封高位,这让咸阳顿时一片乌烟瘴气。

因此,宣太后死去,昭襄王用范雎为推手,推动了“削枝固干”之大计,重新严明了法度。

大约是在公元前263年,长平之战的前一年,大儒荀子曾经入秦考察,对于秦国官吏的清正廉洁和政务的高效运转,荀子那可是赞不绝口!这说明了昭襄王在“吏治”这一方面,取得了高度的成就。

见于《荀子·强国篇》:都邑官府,其百吏肃然,莫不恭俭、敦敬、忠信而不楛,古之吏也。入其国,观其士大夫,出于其门,入于公门,出于公门,归于其家,无有私事也;不比周,不朋党,偶然莫不明通而公也,古之上大夫也。观其朝廷,其朝间,听决百事不留,恬然如无治者,古之朝也。故四世有胜,非幸也,数也。

不可思义,两千年多年前的秦国官府竟然廉洁、高效到如此地步。但我们都知道,律法越严明,官吏就会不开心了,因为他们没了贪脏枉法的机会。

魏冉去封地的时候,他的财富一千辆马车都拉不完,但怎么说魏冉还是有功于国的;而司马梗是司马错的后人,司马氏也是大秦本土贵族,有着上百年的传承。

特别是武安君白起,昭襄王和范雎用“其意怏怏不服,有余言”的借口杀了他,这种“死非其罪”的做法,更使得大秦军方与昭襄王彻底绝裂。

“邯郸之战”后,秦国大败,更是加大了秦国朝堂的分裂,最后出来掌军竟然是名不经传的蒙骜。

(蒙骜)

范雎的“远交近攻”之策,虽然使得昭襄王取得一定的成就,但这些都是建立在秦国实力强大的基础之上的。而范雎的“削枝固干”,却严重地削弱了秦国的根基,这让秦国迟迟无法打开东进的道路。

虽然昭襄王后来杀了范雎(证据来自睡虎地秦简,以此为准),但他也无法改变“朝堂分裂”的事实。他再也没有办法去整合整个朝堂乃至整个国家的力量,来再次征伐天下了,他的号召力已经被消耗完了。

文——千古

溥仪被杜聿明沈醉邀请游览故宫?

溥仪、沈醉和杜聿明是狱友:

溥仪是大清末代皇帝,杜聿明是国民党将领,沈醉是军统特务。他们三人曾经一同在抚顺战犯管理所学习、改造。1959年,特赦出狱。

这三位都曾经是叱咤风云的历史巨人,后来身陷囹圄成为阶下囚,再后来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普通劳动者。人生从风云激荡到归于平静,生活的酸甜苦辣别有一番滋味。

杜聿明用激将法邀请溥仪游故宫:

有一天,杜聿明和沈醉想游览故宫,打算让溥仪当导游。

往事不堪回首,如今物是人非。溥仪原本不想去,因为那里有太多不堪回忆。

杜聿明激将道:“不敢去呗!肯定怕伤心!”

溥仪其实很单纯,赌气道:“去就去,我完全接受了人民政府的改造,有什么伤心的?”

我想,赌气仅仅是原因之一。1924年,19岁的溥仪被冯玉祥的部下鹿钟麟赶出故宫,已经整整37年没有回过家了,谁不想回家看看呢?

烧饼是凉了才好吃吗?

三人各怀心事,兴奋又紧张地向故宫走去。突然,路边传来阵阵烧饼的香味,面食纯朴迷人的香味让溥仪口水直流。溥仪看着刚出锅的热气腾腾的烧饼,眼睛都直了。

沈醉便买了烧饼,递给溥仪。溥仪咬了一口,脸色大变,惊呼:“狗奴才,骗了我20多年!”

原来,溥仪在宫中的时候,太监也常买烧饼给他吃,但拿回来的烧饼都是凉的。太监们都告诉溥仪:“烧饼凉了才好吃。”

其实,我们都知道刚出炉的烧饼外酥里嫩,非常下饭。而凉下来的烧饼会硬一些,香味也散了,口感差距很大。

说起来,堂堂皇上也很可悲,不知道有多少事情都一直蒙在鼓里。溥仪前半生一直被人伺候着,以至于后半生竟没办法独立生活,出了很多糗事,可笑吗?其实挺可怜的。

回自己家也必须买票:

到了故宫,溥仪见到30多年魂牵梦绕的“家”,百感交集不免失态,急急的就想进去,被门卫拦住:“同志,请买票。”

溥仪一脸茫然说:“我回家还用买票啊?”

门卫笑道:“你以为你是皇上啊?”

那时候,溥仪很怕别人说自己是皇上,呆立那里,不知如何是好。杜聿明赶紧把溥仪拉到一边说:“收费是用来管理和维修故宫的。”

一毛钱一张票,三人三张,凭票进入。

被赶出家的回忆:

令溥仪意外的是,故宫摆设的文物古宝比以前多了,收藏家和老百姓捐献了很多文物。就连溥仪临走时,盗运的《清明上河图》也回到了故宫。

溥仪看到自己的家比以前更好更美了,喜悦代替了复杂的心情。

走到宣武门时,溥仪苦笑说道:“当年我就是在此处被鹿钟麟赶出紫禁城的”。

虽然,溥仪语气平淡,好似在讲别人的事情。但是,两位好友看着鬓发如霜的老人,很怕勾起溥仪的伤心事,都不敢多言语,甚至有点后悔硬拉着溥仪旧地重游了。

溥仪看到两位老友的担心,索性想开了。再说,故宫是他生活过19年的地方,一砖一瓦都有无限回忆。溥仪放开心情,每经一处,便主动讲起自己小时候发生的故事。

“这个门槛是我嫌骑自行车碍事,命人锯的......”

“这个石狮子是当年太监磨嘴磨出血的地方。”

“可惜了了,我收藏的那么多自行车。”

是花瓶还是夜壶?

渐渐如孩子般兴奋的溥仪还带着两人偷偷混进旅行团,听导游讲紫禁城的故事。

有个导游指着一个精美花瓶介绍道:“这是末代皇帝溥仪的花瓶。”溥仪忍不住打断说:“错了!这是溥仪的夜壶!”

大家听了哄堂大笑。

导游怒道:“你怎么可以乱说呢?”

溥仪说:“本来确实是花瓶,但溥仪小时候很喜欢恶作剧,常趁太监宫女不在的时候,把里面的水倒掉,尿满了,再把花插回瓶中去。等太监看到枯萎的花,感到很纳闷,拿着花瓶反复研究,还再三闻闻瓶中‘水’......”

溥仪说到这里,忍不住翘起兰花指,学起太监闻尿的样子。沈醉和杜聿明捂着嘴偷偷笑得前仰后合。

自己的亲爹还能认错?

当溥仪来到来到光绪帝的寝宫时,一眼发现光绪的画像挂成自己老爹载沣的了。载沣是光绪帝的同父异母弟弟。

这怎么能容忍呢?溥仪立刻对工作人员指出错误,坚持要求更换。工作人员只好找来专家。专家自认为学识渊博,不肯承认错误。

双方的争执引来了众人的围观。溥仪急红了脸,无奈之下大声说:“摄政王载沣是我的亲爸,我怎么可能认错!”

大家哄堂大笑,以为他是神经病。溥仪只好拿出自己的户籍证明。专家顿时尴尬了,在溥仪的指正下,将画像调整了过来。

大家知道他就是末代皇帝之后,蜂拥上来,将他团团围住。连声打招呼,要求他讲讲自己的历史。

溥仪心里也五味杂陈,想想儿时的旧时光,不禁潸然泪下。杜聿明、沈醉两位老友一看,赶紧把溥仪从人群中拉出来......当时,政治影响是很敏感的。

龙椅是好坐的吗?

当他们走到金銮殿,看到了自己三岁继位时坐过的龙椅,溥仪感慨万千。工作人员提议让他坐上去,拍个照。

溥仪摆摆手拒绝道:“这龙椅可不好坐!”

是啊!溥仪一生三次登基、三次退位,直到他沦为阶下囚之前,一直梦想光复祖宗大业。

在抚顺战犯管理所,为了溥仪的早日改造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合法公民,管理所撤掉了溥仪的服侍太监和下属的照顾。真正成为孤家寡人的溥仪经过长时间的锻炼才学会简单的自理。才意识到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

我想,这个时候的溥仪是发自内心不想第四次坐龙椅的。

溥仪的宝贝:

溥仪虽然没有坐龙椅,但走上前,从龙椅的夹层掏啊掏。大家都很渴望地看着,看这位末代皇帝当年竟然这么有心眼,在这么秘密的地方藏了什么宝贝。

溥仪终于掏出来了,他举起那个宝贝,笑得像6岁的孩子......

大家一看,原来是个蝈蝈笼子。是啊!这对溥仪来说是不可替代的宝贝,陪伴了他的童年。

大家也笑了,有同情,有宽容,也有欣慰。

专心写有参考价值的历史,喜欢请关注。

如何评价无间道系列中的倪永孝?

看了三部曲还是比较喜欢第二部:《无间道2》

第二部设置的剧情时间以及拍摄时间,基本与第一部相似,但整体剧情以及剧中人物关系,则发生了重大改变。其中刘德华与梁朝伟的双料缺失,被吴镇宇一人填补。

而在第一部中,作为新星和配角属性的陈冠希和余文乐,则在第二部中担起了主角。

最后的结局,吴镇宇饰演的倪永孝被黄志诚一枪击中眉心,在这一段戏中,吴镇宇贡献了神一般的演技。凭借倪永孝一角,他成功提名当年的金像奖最佳男主之争。剪辑也很出色,倪永孝收拾四个老大是蒙太奇的手法与友谊天长地久相伴进行。

电影老炮儿中的冯小刚饰演的六爷?

有血、有肉、有担当、有情怀。要论精、气、神,《老炮儿》中的六爷,算得上是京城老一代“顽主”中出类拔萃的人物!

在我所有能想到的角色中,唯一与六爷气质比较吻合的,就是《海贼王》中的白胡子船长——“新时代,没有能载得起我的船”……“时代的残党……维护着旧时代最后的尊严”……

从六爷的一身“装备”来看,他当年很可能是大院里叱咤风云的人物。

日本刀、军大衣、自行车,这三样“装备”,绝对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顶级套装”。

能够装备得起“顶级套装”的顽主,怎么可能会是一个泛泛之辈?

六爷是一个极为讲规矩且思维固化的人,不符合他身份的装束,打死他都不会穿的。因此,从影片最后,六爷穿着一身六七十年代的“顶级套装”,单刀赴会的身姿,我们不难想象出——

四十多年前,同样是这身装备,六爷在一群顽主的簇拥下,砍得对面屁股尿流!

有性格,有担当,当年是个狠角色。

如果不是儿子晓波出事,六爷也许这辈子都不会离开他熟悉胡同。而外界翻天覆地的变化,也不会跟他发生太多的交集。

他遵守自己的规矩,信奉自己的原则,奉行自己的处事方式,从来不管外界环境如何变化。既不畏强,也不欺弱;既不逃避,也不推脱。

在六爷身为顽主的那些年里,正是这些坚持,让他在四九城里混得风生水起。

这样的性格和担当,在当年,是“话事人”的主儿!

从他问“洋火儿”借钱那一段戏,不难看出,六爷这辈子,就没低头求过谁!

这样的性格,绝对不是普通顽主能够养成的。仅从这点来看,六爷当年,必须是个狠角色!

结语

其实呢,《老炮儿》中的六爷,年轻的时候,不可能是一个普通的顽主。

单刀赴会,是六爷心中最后的骄傲!宁愿活得像个炮仗,也不愿活得窝囊!必须要给规矩一个交代,也要给自己一个交代!六爷的结局,意味着那个时代的结束……

你可以说他入戏太深,不愿意面对现实,也可以认为他从头到尾都憋着一股子气儿——

他无法接受社会日新月异的变革;无法接受兄弟间的情谊(洋火儿)慢慢变得冷漠;无法接受自己变老的事实;甚至于无法处理好与儿子之间的关系……

最最重要的是——自己多年来信奉的规律,居然无法解决当下面临的问题!

他蛰伏于他熟悉的胡同里,身边守着一群老兄弟;他无法改变整个社会,更不愿意改变自己;他宁愿把自己活得像个炮仗,也不愿向现实卑躬屈膝……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国经济发展缓慢,于是,很多看不到希望的年轻人,只能整日游手好闲、无所事事,逐渐演变成了人们口中的“顽主”。

“顽主”这两个字,是时代的产物,也是一群人的集体回忆!

在这个利益至上的年代,《老炮儿》中的六爷,显得那样的悲壮和凄凉!从六爷身上,我们能看到父辈们所坚守的道义,也能找到一些我们缺失的东西!

影片最后,六爷的结局已经不重要了。因为,他这一生,从来就没有堕过自己的精、气、神!

中国动漫崛起能干过日本动漫吗?

其实以前中国动漫水平远超日本,就拿小蝌蚪找妈妈来说,别小看这个,当时的美术,绘画技巧,做工都是世界一流。那是因为上美的老师们,都是拿工资,不赶时间一笔笔极其认真的精雕细琢的作品。是殿堂作品。

但是因为历史发展的客观因素和社会现实问题。中国动漫的路很窄。而动漫又是基本从零开始,并且不同于上美,现在开始商业化运作。从产业链,从业人员态度,水平,全都不完善,水平层次较低。

反观日美则长足发展。尤其是日本,建立了非常完善严格的产业链和制度规则和人员培养机制。从小说,漫画,动画有着完善的流程。能够动画化的产品都是千锤百炼的好作品。

中国这边只是一群对着动漫有着一腔热血的年轻人。在资本的控制下开始邯郸学步。之前的作品画面简直不堪入目,质地粗糙,人物比例变形等等,后来又想弯道超车想3D动画超越。可是基础美术功底不行就是不行。

但是近些年国家开始大力扶持。迸发了不少优秀动画。其中资本理性投资,从业人员水平提升有着非常巨大的作用。

孔明醒来发现三顾茅庐白帝托孤秋风五丈原原来是南柯一梦?

三国时期的刘备能够建立蜀汉政权,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他三顾茅庐请出了诸葛亮,刘备没有诸葛亮之前是什么样子?投靠刘表,驻守在荆州最北边与曹魏接壤的新野县,这里是刘表与曹操的前线,刘备就像是投靠刘表的雇佣军一样,靠出卖武力,换取刘表的后勤支援,最重要的是,刘表给了刘备一块安身之所,否则刘备又要四处流浪,到处投靠了。

刘备手底下的人才基本上是武将,比如关羽、张飞、赵云,还有像孙乾、简雍这样没啥才能但忠心耿耿的跑腿级别的人,此外还有一个为刘备提供资金的幕后金主糜竺以及糜氏家族,就算后来加入刘备的徐庶也算的话,刘备这个势力仍然算不上一个合格的政治集团,只能勉强称为势力。

刘备

因为没有诸葛亮的刘备,有政治理想但是没有政治纲领,有战略目标但是没有战略规划,有很强的战斗力但却是半个打工仔,所以刘备最需要的就是像诸葛亮这样的战略家、政治家,你可以想像刘邦如果没有萧何会如何?曹操没有荀彧会怎样?而诸葛亮就是刘备的萧何和荀彧,这是刘备对诸葛亮的渴望。

其实,诸葛亮与刘备是互相成就的,刘备需要诸葛亮这样的政治与战略人才,诸葛亮也需要刘备这样雄主为他提供一片施展才华的天地,诸葛亮的政治目标是出将入相,成为像管仲、乐毅那样的名相名将,然后名垂青史,这是一个士人所能获得的最高政治地位,也是诸葛亮出山的目标。

诸葛亮的故事按他的平生经历有三个重要的转折点,分别是:三顾茅庐、白帝城托孤、秋风五丈原,代表了诸葛亮三次重大的转变,三顾茅庐让诸葛亮走出隆中开始出仕,白帝城托孤让诸葛亮成为刘备之后蜀汉政权的实际掌舵人,秋风五丈原让诸葛亮带着未尽的事业、未完的理想遗憾地离开了那个世界。

诸葛亮与刘备

诸葛亮从8岁开始跟随叔父诸葛玄从山东来到荆州投靠刘表,16岁开始在隆中耕读,直到27岁才被刘备三顾茅庐请出来,诸葛亮为什么要投靠刘备呢,荆州当时是刘表主政,况且诸葛亮在荆州依靠联姻与荆州豪强士族都拉上了关系,投靠谁不好,投靠一无所有的刘备?

诸葛亮的大姐嫁给了襄阳豪族蒯祺,蒯褀是蒯越和蒯良的族兄弟,诸葛亮的二姐嫁给了庞德公的儿子庞山民,庞山民是庞统的堂兄,很少有人知道庞统和诸葛亮其实是亲戚关系吧,诸葛亮自己娶了荆州名士黄承彦的女儿黄月英,诸葛亮的岳母与刘表的后妻是亲姐妹,同时还是襄阳大士族蔡瑁的亲姐姐,诸葛亮一下子和荆州的蒯家、庞家、黄家、蔡家都有亲戚关系。

诸葛亮编织了如此一张庞大的人际关系网,投靠谁不行,非得投靠刘备?

诸葛亮与刘备在谈论隆中对战略

先用排除法,荆州之主是刘表,刘表最大的雄心壮志是守住荆州这三分田,在北方诸侯混战之际,刘表在荆州办学校,收留中原流亡到荆州的士人百姓,兴建避难所,安抚百姓,实行仁政,把荆州治理得井井有条,如果刘表放在盛世,那绝对是治世之能臣,可惜的是刘表是生在乱世之中的地方官,他忽视了一点,乱世之中虽然暂时过得再好,也迟早有一天会再起兵戈,如果不趁机整顿武备,将来发生战争怎么办?

再说了,刘表这个人心胸狭隘,没有容人之量,当时荆州的很多名士不愿意投靠他,比如庞德公和司马徽,刘表几次请他们,他们都不愿意出山,名士韩嵩劝谏刘表送儿子到曹操处当人质并归降朝廷,刘表怀疑韩嵩有异心就想杀他,后被刘表后妻蔡夫人劝谏,治中邓羲看出天下形势,也劝刘表不要与袁绍来往,劝他归降曹操,刘表不同意,反而疏远了邓羲,一系列的大是大非面前,刘表显得分不清,这也是诸葛亮不愿意投靠刘表的原因,再加刘表没有统一天下,兴复汉室的理想,所以诸葛亮尽管就在襄阳,也没有投靠刘表。

三顾茅庐

除了刘表之外,诸葛亮能投靠谁?江东的孙权,已经有自己的哥哥诸葛瑾,益州的刘璋,诸葛亮认为他暗弱,不是投靠的主,北边的曹操在当时更是人才济济,坐拥中原及河北人才,多诸葛亮一个不多,少诸葛亮一个不少,诸葛亮只能投靠一个能被重用而且有发展前途的人,这个人诸葛亮看来看去,只有刘备合适,所以诸葛亮投靠刘备。

一、三顾茅庐

三顾茅庐是几个原因促在一起形成的,首先是诸葛亮和刘备都需要对方,按理来说诸葛亮需要刘备的需求比刘备需要诸葛亮的需求要大,刘备没有诸葛亮也是一样打天下,虽然不能成大事,但是诸葛亮没有刘备,就只能继续待中隆中当隐士了,这显然不是诸葛亮的理想。

所以,徐庶、庞德公、司马徽等人都向刘备推荐了诸葛亮,因为推荐的人多了,而且有份量,所以刘备开始重视诸葛亮了,再加上诸葛亮在荆州地区有相当的人脉,刘备对诸葛亮的需求开始强烈,于是就有了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的故事。

白帝城托孤

二、白帝城托孤

诸葛亮出山后 ,刘备势力开始成为政治集团,标志就是诸葛亮为刘备提供了隆中对战略规划,同时为刘备建立了稳定的基层政权,这是刘备主政徐州时所不具备的能力,也是刘备丢失徐州的原因之一,但有了诸葛亮后,刘备就无需操心这些,诸葛亮利用自己的能力和人脉,为刘备组建了基层政治结构和中高层政治结构,拉拢了相当多的荆州人加入,这是刘备集团发生质变的关键原因。

从此之后,刘备集团突飞猛进,211年进益州,215年拿下益州,217年发动汉中之战,219年拿下汉中,到达势力最顶峰,基本上完成了隆中对的早期规划,这是相当神奇的,这里有一大半的功劳是诸葛亮的,所以当关羽失荆州,刘备败夷陵后,作为托孤首席大臣的人就只有诸葛亮。

刘备与诸葛亮的托孤是交心之托,刘备把自己未完成的理想、蜀汉政权的稳定、不成器的儿子都托付给了诸葛亮,诸葛亮在刘备去世后成为整个蜀汉政权实际上的掌舵人,而皇帝刘禅只是国家名义上的象征,这个时候诸葛亮开始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地努力,为蜀汉东奔西走、南征北战,直到累死在北伐的路上。

诸葛亮病逝五丈原

三、秋风五丈原

公元234年,诸葛亮发动人生中最后一次北伐,在五丈原与司马懿对峙,魏军死守不战,诸葛亮也别无他法,只能在前线不远的后方屯田,期待北伐长期化,但是,诸葛亮的身体由于长年操劳,长年征战,已经吃不消了,病死在前线,没有完成自己毕业的理想--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人生最重要的是过程,而不是结果,即使诸葛亮知道自己最后的结局是死亡,知道蜀汉最终的结局是灭亡,他也当初也会毫不犹豫地出山辅佐刘备,因为这是他的理想,是他的使命,是诸葛亮一生为之奋斗的目标。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