叽哩梗菜是什么菜,你乐意去学习当地的方言吗?
正在学习各地方言的举手。
首先报一下所学方言的语言水平吧,根据欧洲语言评价框架(CEFR)自己估计的:
(对应的雅思和托福分数供参考对比,A1≈IELTS 2.0,A2≈3.0,B1≈3.5-5.5≈TOEFL 42-71,B2≈5.5-7.0≈72-94,C1≈7.0-8.0≈95-120,C2≈8.0-9.0(母语级))
西南官话湘南片某县城官话-C2,母语;以前没有问题但现在被家乡人说带有北方口音了,正在试图重新学习家乡方言往回纠正。北方官话普通话-应用是C2母语级,语音的话还没考普通话考试不清楚;东北官话长春话-我估计是C1?诸如“大回、小回、各种犊子”的方言词汇的使用没有问题,但是口音有点不那么东北。西南官话该县某两个镇方言点-B2,分别是父母的母语;父母没系统教过,现在在自己重新学;吴语苏州话-B1-B2;苏州的同学的反馈是发音越来越好了而且是老派口音;胶辽官话乳山话-A2-B1;ex表示震惊于我会用“拉呱”这样的词汇;中原官话开封话-A2-B1;在开封旅游的时候跟出租车司机用方言聊天,司机把话题转向了本地的问题;胶辽官话青岛话-A2-B1;在青岛旅游的时候边爬崂山边和老人家用青岛话聊天,老人家听说是湖南人问在青岛几年了;江淮官话南通话-A2左右;朋友表示明明前一天南通话还一点都不会,怎么学了一晚上就说得这么标准了,然而她说南通话的时候还是没法完全听懂;西南官话武汉话、成都话-A2;湘语长沙话-A2;听着湖南经视的长沙话节目长大的,能听懂但是一些去声字不确定是阴去阳去于是说不好;吴语浦城话-A1-A2;浦城同学说声母韵母发音标准了,但是声调还有问题需要练习,主要是因为暂时还没有跟读过;中原官话天津话-A1;室友日常群嘲:“来你对寝室长说两句天津话。”能听懂但口音极差。闽南语厦门话-A1;粤语广州话-A1;广东的同学表示我读的粤语能完全听懂。但是没法自己组句子;闽东语福州话-低于A1;客家话梅县话-低于A1;现在的情况应该是这个样子的。
然后关于语言学习,我也称不上有什么天赋。高一的时候英语考过39分。后来也是找过很多的语言学习的资料,一点一点补上来的。之后是因为小时候就对各国国歌很感兴趣,后来又对苏联歌曲很感兴趣,于是开始学习俄语(现在C1),又因为之前对各国国歌的兴趣于是踏上刷语种之路一发不可收拾。然后后来为了出国又开始学德语(现在B2-C1,所以明天还有语言班,德福还没考过的我怎么还敢现在大半夜刷知乎……)。这个过程中学语言也积攒了不少经验吧,当然也走了不少弯路。像以前英语的Chinglish口音就非常严重,于是现在也在用学方言的办法去纠正这个问题试图纠回RP口音……
话题扯远了。说回方言。方言学习的最大特点在于,由于语种太接近,所以正向和负向迁移都极其的严重。我们需要做的,是利用好正向的迁移,同时避免负迁移的发生。
方言的学习对我而言分成以下几个部分:第一个是语音语调,第二个是常用特色词汇,第三个是特殊语法结构和非常用特色词汇。
我说说我学习不同方言的经历吧:
母语的话,小的时候家里没有专门教过,小学一二年级一度成为完全的普通话母语者,后来三四年级跟同学玩的时候自己把母语方言捡了回来。在东北读了四年大学,回来之后摩的司机说“你不是这儿的人吧?G县人说话没有卷舌音的。”于是愤然找了一本《湘南官话语音研究》试图捡回母语方言。
本地方言的字音表,引自曾献飞《湘南官话语音研究》普通话。从小到大在学校说的都是普通话,然而受本地方言的影响长期nl不分,到了长春读大学后多次被人笑话,于是愤而自学起了语音学。研究了国际音标(IPA)三年,仔细阅读了国际音标中关于/n/和/l/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的描述后,终于发现问题出在发n的时候舌前部必须堵住齿龈-硬腭附近直到一直不移开就会憋气的程度才算发出了n,于是一下子解决了这个问题。
长春话。一进大学就看见空间里转各种东北话攻略。学了一些东北话常用词汇,像大回小回滚犊子得儿,生活中也经常用到。然而由于没有系统纠过音,尽管词汇和句式是东北式的,但是语音语调还是可以听出是关内人的感觉。
天津话。我们寝室的一位室友说的是天津话。那时候大一还不太懂怎么学方言,于是没有查任何文献就开始贸然上手学起了“腆谨话”。终于,“来来来说两句天津话”成了寝室的一个梗,每回都以寝室长的“你们够了啊”和全寝的哄堂大笑结束。
长沙话。从小听湖南经视的长沙话节目到大。于是现在听懂长沙话几乎没有障碍,但是长沙话还是不会说。
这五个算是不太成功的案例吧。这里使用的是浸入式学习法。浸入式学习法的好处是,天天使用,对于很多特色词汇和语法结构特别地了解,同时听力也会很好。但是由于没有系统纠过音,很多音位是发的不标准的。对于方言而言这一下子就意味着方言说得不够地道。
关于浸入式学习法,我语言班有同学是在德国开始德语学习的。他们听力很好,口语也说的很不错。但是常常会出现很多语法错误,像德语中的ö、ü也常常发成o和u。在国内学德语再过来的同学,语音面貌和语法学得都很不错,但是听力不好,也不敢开口说话,就是说话也说得很慢。这就是浸入式学习法的利弊所在。
那怎么纠音呢?从普通话的经验来看,至少是要掌握国际音标的。当你听到一个音的时候,你试着模仿出来的发音常常并不是对方发的那个音。而对照着方言著作里记录的国际音标,你可以根据其去调整自己的口型、舌位和发音部位,于是常常能够一次发对。
关于元音(韵母)和声调再多说两句。IPA中的元音其实是音位化的,而我们不能指望方言学著作里面会用到附加符号来精细的表示元音音位。同理,五度标音法也是音位化的,只能反映该声调的大概轮廓。因此如有可能,最好还是找到该方言的元音的舌位图和声调的音高曲线,并参照着精确的发音动作说明去模仿母语者的录音。
接下来,几种为了旅游临时学的方言:
开封话。去年是我的gap年,10月-11月我在整个华北地区旅游。走到开封的时候,发现开封话似乎学起来挺容易的。拿出手机去超星上下了一本《河南方言调查报告》,找到了开封话的音值表。接下来在开封的几天里,想说话之前都马上回想一下普通话和开封话的声调对应关系,逼迫着自己把声调换成开封式的声调。晚上回青旅了还用开封话试着去读当天的新闻。于是,当今年7月去北京办签证,回来路上在郑州转车,又去开封玩了一圈的时候,已经可以熟练地和司机用开封话交谈了:“上省府西路。诶西门大街又堵车啊?”
青岛话。同样是在10月在青岛旅游期间临时学的。下的是钱曾怡的《胶东方言研究》,还有在青岛市志网上找到的青岛市志·语言卷。确认了一下声调对应关系,在青岛停留期间也是同样地试图说青岛市区话。于是今年4月去青大考完德福回来,去崂山爬山的时候,和一起爬山的青岛本地的奶奶已经可以用青岛话拉呱(聊天)了。
这些方言属于官话方言区。也就是说,在很多官话方言区,即使不使用方言的语法,不使用方言中的字音,而只是对普通话做简单的变调,也完全不会影响本地人的理解。甚至很多本地人所说的方言也是这样一口变调普通话。而且旅游的时间本身也很有限,临时起意到运用中间留的时间也不会太长,不足以让人一个字一个字地去记读音。
于是为了节省时间起见,我只查了一下文献里该方言的声调表,然后在大街上的时候注意听了一下本地人聊天的时候各个字是怎么读的,声调大概是怎样的,就假装自己会说这里的方言了。这种就是正迁移的使用方式。
但是其实这并不算学会了一门方言,充其量只是学了一口变调的普通话。如果我将来有机会去这些地方住上一个月以上的话,我还是会选择用后文的方法,一个字一个字的去背读音表,对着相应的方言词典和相应的方言语法研究,仔细地去研究一下本地人造的句子所用的方言词、虚词、句式等特征,试着说得更地道一点。
其实这类方言对我而言还有成都话和武汉话。我的母语同样是西南官话区,于是尽管还没去武汉和成都旅过游,但在《武汉方言》和《四川方言词典》看过语音系统,又在网上听了听何祚欢的评书和成都话的节目之后,我也可以假装自己会说武汉话和成都话。
但是我真的能说自己会说武汉话和成都话了吗?只会说一口变调的普通话怎么能说自己学会了成都话了呢?不会用方言特色词汇和方言特色语法是称不上自己会说当地方言的。试想一下,连“铲铲”都不知道怎么用的人,能说自己会成都话吗?
接下来是几门大方言了:
广州话。大学的时候搜集各种语言的书。于是顺路搜集到了几本方言教材。最先买到的是《今日粤语》。这本书是由会话和课文组成的,有录音带。全书使用的是九拼方案。由于我更习惯于粤拼方案,于是我一边学一边把它改写成了个人化修改过的粤拼方案。一开始我是想根据五度标音法来学习粤语语音的,结果由于当时还不熟悉国际音标,a和aa傻傻分不清,2声和5声傻傻分不清。而且因为是根据音乐里do-re-mi-fa-so来对照五度标音法学的声调,每个字都要重新找调,于是说话又慢语调又怪,特别生硬就像外国人说汉语的感觉。这是初用教材学方言的人常常走的一个弯路,这不是一个能学会方言的方法。后来学苏州话的过程中找到了正确的方法,又从头开始学起了广州话。现在已经学了4课了。据香港的朋友说,完全能够听懂。但由于现在学的内容还不够多,能说的话还有限。不过可以相信的是,等到20多课学完之后应该说广东话不会有大的障碍了。
学习粤语时做的拼音笔记苏州话。后来又想学一门吴语。一开始想学上海话,但后来看到了苏州话的教材《实用苏州话》,想到历史上苏州话更加prestigious,于是果断地入手了苏州话教材。苏州话是我现在说的最好的一门非母语方言了,也正是在学习苏州话的过程中,我第一次找到了正确的方言学习方法。
这本书使用了吴语拼音方案。学这本书的时候学语言已经有相当一些经验了,不像当初学粤语的时候还不太懂语音学。于是首先是对着书首的拼音表,对着相对应的国际音标,听着录音一个发音一个发音的纠正自己的发音。
然后,苏州话里面连读变调相当地丰富。于是尽管书里面的拼音好像是给出了连读变调后的五度标音,但是这个标音和录音里的声调往往是大相径庭,几乎没有任何指导意义。于是我只好跟读录音,没想到歪打正着,找到了正确的方言学习方法。
以前学习其他方言的时候,嫌听录音太麻烦,我会一个字一个字的去拼出其读音,然后合在一起默读一下。于是由于是一个字一个字蹦出来的,语调相当地生硬。但是苏州话里到处都是连读变调,一个字一个字蹦出来已经没有任何意义了,再加上书上的声调和录音相差太远,几乎没有任何意义。于是唯一的路是,只要看书上的声母和韵母,保证自己的口型和发音动作正确,声调完全跟着录音来。
于是对我而言正确的方言学习方法是:先用0.5倍速一句一句的跟读录音,然后慢慢地提到1倍速,然后抛开录音自己越读越快越读越快,直到音节已经完全混在一起自己都听不清自己在说什么完全是在“叽哩哇啦叽哩哇啦”的情况下(也许可以说是10倍速吧……口型都变不过来的速度)读个八九遍。这个时候回到正常语速,会发现,由于口腔已经活动开了,发音好像十分地清晰,已经没有任何拗口的感觉了。而且由于已经对着读了十多遍,即使把书拿开自己也能背出相应的句子了。
这样有几个好处,一个是对每个字的读音会相当地熟悉,因为已经念过很多次了。第二个是正常说话的时候也不会有拗口的感觉。第三个是慢慢地会感觉到,好像有了语感,还没学过的字也能估计出它的读音。第四个是,在这个过程中,一些方言常用的虚词(像广州话的嘅、仲,苏州话的勒嗨、搭)会得到完全掌握,以及很多方言特色的语法方言特色词汇也就能够学会能够用了。
但是光是跟读几遍还不够。我还会试着把句子中的词替换成其他学过的词来造句,保证自己不是只对课文形成了过度记忆。此外,由于跟读跟出来的会有一种类似于普通话的播音腔的感觉,当我背完一课几个小时之后,睡觉之前我会对着镜子,刻意避开录音中的腔调,就好像在和朋友聊天那样,用自己的声音自己的说话节奏不看书重新把课文对着镜子说一遍,这样一遍下来一般就相当熟悉了自己也可以灵活运用了。最后,为了保证自己的发音不会慢慢地由于遗忘从正确的字音偏离开,读错字音,我还会像小学生那样,默写每个字的读音。方言和外语一样,也是需要背字音背单词的!
后来我用这种方法去学习德语、西班牙语之类的外语,效果也是相当相当地好。
苏州话的字音默写到现在我已经学了4课苏州话了。但是这本书总共只有10课,而每一课的课文与词汇量还有耗时大概是正常语言教材里一课内容的3倍吧。因此我可以说我是学了30课里的12课了。现在和苏州人,还有上海和嘉兴人聊天可以聊交关(相当)长时间不会遇到阻碍,碰见没学过的词也能凭语感估计读音而且常常能猜个八九不离十,应当算是学得还不错了吧。
学苏州话的过程中还听了予安老师的课。要特别表扬一下苏州话的予安老师
@予安了!予安老师个人觉得应该是方言教学中做得最好的人之一了。主业是西班牙语老师,系统地学习过语言教学的规律,予安老师的课是真正适应没有系统学习过方言的人学习方言的需求,符合语言习得的规律的。从语音讲起,然后慢慢地讲词汇,穿插常用虚词和常用语法。这也是外语教学中的正常的学习流程。相当多的人制作方言教学视频,把几个单词打在幻灯片上读两遍就完事了,既不标拼音也不标例句,这样根本什么也学不到,即使对那些会这门方言只是说不好的人也一样没有任何帮助。还有一些人,拼音和语音不讲,基础虚词基础语法不讲,专门去找一些奇奇怪怪的少用的方言词汇,说成是自己方言的特点。更有甚者,专门找些脏话去教,是以为教会这些就意味着别人会说你那里的方言了吗?再或者去各种胡乱谐音空耳,那样能说得出来本地人听得懂的方言吗?就像以前那些什么“古德猫宁”一样的。语言是交流的工具。本地人都听不明白,这个教学有什么意义?只是为了满足猎奇欲吗?
苏州话的拼音笔记厦门话:之后又买了厦门大学的林宝卿教授的《闽南语教程》,配有东南卫视(我没记错吧?)主持人录的录音。厦门话里面也有前字标调,不过不像苏州话这种北部吴语那么复杂。于是可以在本音上一个字一个字的标出标调之后的声调,然后跟着读。这样只要学好了每个拼音的读音,再把握准了每个声调的读音,就不会有什么大问题了。基本上还是按照上面苏州话的模式学习,只是主持人的录音自然是很浓的播音腔,跟读完了晚上重复的时候自然要慢慢试着说得不是那么铿镪顿挫一字一顿语速恒定,说的更加生活化一点。
林教授用的是闽拼方案。我试图将其改写成白话字方案。只是声调还保留了闽拼方案的标法——实在是习惯不来白话字或者台罗方案的标调符号。
厦门话的拼音笔记目前厦门话学了7课,希望今年能学完吧。
总结一下。有教科书的方言,跟着教科书和录音带学习是最省事,同时也是效果最好的模式了。从语音开始,然后首先会学习到各种方言的最常用的虚词,最常用的语法句式,然后还会慢慢地接触到各种方言特色词汇和语法。可以说,一本教材学下来,基本上熟练地听说就问题不大了。我的话是一直没有时间,如果时间充分足以把这几本书学完的话,我想这三门方言学到C1级别不会有大问题。
学习步骤。一句一句的跟读。先0.5倍速跟读,然后逐步加快,一直到非常快快到嘴巴都反应不过来了,这种速度下读个十来遍,然后恢复正常语速清楚地把句子读出来。读完一段把全段背出来,直到读完一课全文。之后替换句子成分造句。背完一段时间过后,试着对着镜子,用自己的语音,不看书,以很生活化的语调重复出来以免有播音腔或者表演的感觉。过了几天之后,默写全课各个汉字的读音。
然后接下来是非常有趣的经历啦!
大多数方言是没有教科书的!一般方言往往只找得到若干本方言志,还有网上的一些小视频。如果一个语言只有调查报告和网上的若干小视频,没有教科书,该怎么办呢?
乳山话。前任是山东乳山人。那年寒假在家,想着回长春后给她一个惊(jīng)喜(xià)。
然而乳山话怎么学呢。教材自然是不会有的了。能找到的方言资料只有一本鲁东大学姜岚老师的《威海方言调查研究》。仔细读了一下里面乳山话的部分,总结出了两点规律,一个是r大体上变y,一个是去声和阳平合并了。
可是语调是怎么样的呢?上网搜到的什么方言配音几乎没有参考价值。这时突然搜到了以前山东台制作的一个方言拜年的节目视频,里面有一段5分钟的乳山广播电视台的主持人用乳山话介绍年俗和拜年的视频。
打开,在纸上把汉字文本写出来,然后对照着普通话的读音,还有那本书里的千字读音表,标成乳山话读音。再打开那个视频对着听,很快就知道了三个声调分别对应的调值了。然后又把那几天的新闻转成了乳山话读音,自己试着读出来。于是也就越来越熟练了。
去年10月的华北之旅中,我也去了威海。抽了一天下午去乳山——那时候分手很久了,她也已经搬家到市里了。大巴进入乳山市区夏村后注意听旁边的人说话的口音,之后又在一个居民小区里坐了一下午听老奶奶们边下棋边拉呱(聊天)。当下午5点坐公交到乳山经开区,用乳山话告诉司机“在汽车站下”,准备前往下一个目的地威海时,我确信,我学到的确实是乳山话。
浦城话。一次翻方言资料的时候,突然发现吴语有一个方言点在福建。
仔细一看,方言点是浦城。突然想起来,有个好朋友好像是南平人。去票圈顺手翻了翻她之前发过的定位。咦,浦城?
于是联系上了她准备随时寻求指导,启动了浦城话的项目。
上网到处找了找资料。只翻到几篇日语的论文,里面有音系,有一个1000个常用词的词表,还有中古汉语到现代浦城话的发展规律。
决定先编写一个拼音方案出来。不直接使用国际音标的缺点在于国际音标特殊符号太多,难于输入。而做成拼音方案之后,至少我可以用自己电脑里的海墘闽语输入法很方便地输入拼音。(随口吐槽一句,海墘闽语输入法的上声调号是breve符号,不是汉语拼音方案里标准的caron符号……这已经给我制造若干个bug了……)这一点会在之后起到很大的作用。
从她那里得知《浦城县志》里面有一章方言志,说可以拍下来给我。然而事实证明并不用这么麻烦。在福建省史志办的网站上发现了各地方志,里面也有浦城县志。很快找到了方言志部分,惊喜地发现里面有浦城话的同音字表!(http://www.fjsq.gov.cn/frmBokkList.aspx?key=88FB10308BA7422FB1C87D98054F0563)
《浦城县志》中的浦城方言同音字表,来自福建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网站把一整本同音字表输进了电脑里,为此还专门学了一个五笔。然后写了个小程序,差不多类似于Word里的注音功能吧,输入一个汉字就可以在同音字表中查出其读音。
自己写的小代码程序运行效果这样就可以快速地查出一系列文字的浦城话读音了。从同学那里知道,浦城电视台有一档方言节目叫做《讲古》(讲故事),用浦城方言介绍浦城的历史。上网一搜,发现网上就有,而且浦城电视台现在还在每半个月左右更新一期。这样听力和跟读材料也有了。于是下载了一期《讲古》,把文本全部听了出来,在Aegisub里做成了字幕。
用Aegisub的好处有这么几点:第一,可以对着音频,一句话一句话的记录脚本,有疑问的话可以马上反复地听。第二,很容易将汉字内容转出来,在Excel稍加整理之后就可以放进Python转换成拼音,然后又可以重新导入Excel处理一下,复制回Aegisub。第三,这样将拼音导回Aegisub之后,可以马上跟着音频一句话一句话地检查,一个音节一个音节地对照。第四,做完了拼音字幕之后,可以一句话一句话地跟读,此时文字和拼音都会同时打在视频窗口。第五,last but not least,Aegisub可以对一段字幕创建音频剪辑。这样一来就可以把整个视频的音频文件导出来。导出来之后可以导进手机或平板里,也可以用电脑里的播放软件打开,0.5倍速播放以便跟读。
最后做出来是这个样子的。
带浦城话汉字和浦城话拼音字幕的《讲古》(溪源与神仙磨一期)这样自己就为创造了一本教材。然后就像之前苏州话那一部分谈到的学习方法就是了。试着听了一下,至少现在我能分清浦城方言的各个声调了。虽然王同学听了听我的朗读之后说,我的声调还是有点问题……大概是因为目前暂时还没有花一天的时间来跟读吧。
南通话。来到德国之后认识了一位新朋友。她来自南通。
南通话我还一点没了解过呢。要不然学一下?反正不是吴语区就是江淮官话区,应该都不算很难学。
发现自己的电脑里还有一本《南通方言词典》呢。是李荣先生主编的《现代汉语方言大词典》46本合集的编外编。
李荣先生主编,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现代汉语方言大词典》的分卷各地方言词典翻了出来,找出了音系表,第一步是根据音系表编出拼音方案。还好,不是太难编写。
我的南通话拼音方案之后的下一个问题是每个发音和各个声调应该怎么读呢?很意外地发现,南通方言是有爱好者的研究网站的:南通方言网(http://nantonghua.net/)。里面发现了一套并不完整的语音部分教程。但所幸的是,它包含了最重要的两个材料,一个是各个元音读音的示范,一个是各个声调读音的示范。随后又在网站里发现了语音实验的数据,也就是说,元音的舌位图和声调的音高曲线也有了。根据舌位图和音高曲线来模仿南通话的读音,很快就分清了很相近的几个发音的发音方法。
第二步完成了,根据国际音标和视频材料模仿读音。
下一步第三步,寻找同音字表或者字音表。很幸运,在南通方言网里又找到了字音表。一下子节省了不少一个字一个字从书本录入同音字表的时间。整理了一下格式,然后把先前给浦城话制作的程序改了一改,就可以供南通话使用了。
第四步,寻找可以跟读的长篇材料。很幸运,一下子就找到了。江苏省语委制作的《方言说江苏》短片里面,有两个南通话配音的南通历史的小短片。下载了下来,用Aegisub打出汉字,用程序转换成拼音,转换回来,校对,配上字幕。应该是南通电视台的二侯配的音吧,发音果然是相当地清楚。事实上,南通电视台还制作南通话的方言节目《总而言之》。如果地方电视台有制作方言节目的话,这就是相当好的听力和跟读材料。
《方言说江苏——南通历史》的汉字与拼音字幕做完了这个三分钟的小短片,就该跟读了。第二天就和她约了图书馆,也就是说,今天之内得学会南通话!
从早上醒来开始跟读,一直在练读音,一直练到晚上20点才练完这篇679字的小材料。然而,这样下来,突然感觉对南通话有一点语感了,也就是还没见过的字也可以开始猜读音了。
第二天在图书馆见到的时候,是用南通话打招呼的。当她很惊讶地问是怎么在一天内学会南通话的时候,在她的要求下读了一下之前跟读的材料。“太标准了。”
然而我知道这还远远算不上学会了。还得常常翻翻手头那本《南通方言词典》看看里面陌生的表达,常常去读读里面的句子,多听听《总而言之》,才能学得更好一点。
所以,这种没有教材的方言,是需要我们自己去创造教材的。
最后,没有调查报告,但是自己生活在的地方,又该怎么办呢?
外公那儿的方言就是连调查报告都没有啦。
于是那天,从家里拿了钥匙,骑着家里的摩托车到了乡下。
让外公帮一个小小的忙,看看这些字老家话里都是怎么念的。
啊,原来老家的话是5个声调啊。县城才4个声调呢。
再念下这些词吧。
原来星星我们这儿叫天星呀。这个“重”的读音上声字送气化,和客赣语区好像啊。
在外公家睡了一晚上,骑着摩托车回县城的路上,感觉自己老家的方言说得更好了呢。
那我想保护我们的方言,做一个我们这儿的方言教程,我可以做些什么呀。
先学学语音学基础还有音韵学基础吧。为了能够看懂方言志上面对附近方言的描述。
然后仔细辨认自己的发音,把方言音系列出来,要小心您方言中的浊音、入声和连读变调哦。再据此作出一个便于输入的拼音方案。
然后先教拼音,a,o,e,i,u,ü这样教过来。要知道,你的a不是我的a,苏州话的a相当靠后,而北京话的a则偏向中间。所以请先把您方言里的b,p,m,f,a,o,e,妈麻马骂都给大家教一遍吧。
然后接下来可以录个单字读音。
正在做的本地方言单字音的教程然后再是配上字幕和拼音的小故事朗读。读得清晰,稍微慢一点儿。尽量把最常用的有特色的虚词(如很多地方的“的、得、了、把、被、着”和普通话并不相同)包括进去。还有常用基础词读音教学。
这然后,才是地方特色词了。这时候人们已经可以用方言基本满足生活需要了,也才谈得上进一步进阶到特色词和特色语法阶段了。
最后,不要参与到毫无价值的方言撕逼中。能满足人的交往需要的,都是完善的语言。没有什么交际工具会比另一个交际工具更高贵。使人崇高起来的,永远是他自己的思想,而无关于他用什么样的工具表达他的思想。去做个保护的实干者吧。
上面就是我学习方言的方法。当然,里面也涉及了不少弯路。希望能有所帮助。
听妈妈倒掉一堆苦水后?
非常能体会也能理解题主的心情,所以可以跟你分享一点经验,希望对你有帮助。
以前我每次打电话或者每次回老家的时候,无论我妈说起什么,几乎都是抱怨这个不顺心,那个不如意,唉声叹气的样子。说实话真的会烦,好像无形中我变得比她更烦恼,本来想跟她聊聊天或者见个面放松一下心情,结果真的更烦心。
后来我试着用分析问题的方式分析我为什么听我妈倒苦水之后会烦,算是慢慢摸索出一点门道。
为什么子女们觉得妈妈们倒苦水很烦,只想逃避?一、因为妈妈所说的麻烦都没有用,而且千篇一律。
之所以会因为听妈妈倒苦水而心情不好,肯定是因为在妈妈倒苦水的时候你只是个倾听者。我们知道,谁都不愿意跟一个长期抱怨生活的人生活在一起,因为消极情绪是会传染的,特别是关系亲近的人之间。所以妈妈不好的情绪在不知不觉中就传递给你,你也会觉得很烦。
而且妈妈们每次抱怨的内容都差不多,什么年轻时候婆婆待她不好,什么哪个亲戚说了让她不开心的话。作为子女,听过很多遍之后,就更加不想听了。
因为现在的孩子,特别是参加工作的子女,看事情都是工作思维,追求效率。不愿意在一件事情上来回绕。但是面对妈妈们,子女又不能站起来就走,只能默默听着。
二、因为妈妈所烦恼的事情目前的我们不能帮她解决。
在面对妈妈们的烦恼时,我们为什么也会心情不好呢?因为我们目前没办法帮她改变现状。比如妈妈抱怨住的环境不好,跟邻居关系不好,解决的方法是跟邻居协商解决矛盾或者直接搬家。
这两件事都不是你愿意做或者能做的,那么只能一边烦恼着一边听妈妈讲。
为什么妈妈们爱跟子女倒苦水?一、妈妈们不跟子女说,还能跟谁说呢?
在妈妈眼里,子女是属于她的,丈夫可以对她发脾气一甩手不听她说,但子女不能。某方面来说子女也是妈妈们最亲近的人,因为是她把子女带到这个世界上来的。
任何人都倾向于跟自己最亲近的人说话,倾诉自己的烦恼,因为她们期待在亲近的人那里得到安慰和反馈。
二、妈妈们目前的生活不那么如意而且每天都一样。
如果妈妈们每天除了基本的家务,没其他事情做,没有静下心来专注去完成一件事的需要,没有需要到达的目标,肯定会生出很多烦恼。
我们都知道任何人长期不工作都会思想桎梏而且胡思乱想,妈妈们除了家里这么大的地方,几乎不去哪里,难免会心情不好生出苦恼。我相信很多工作的妈妈就不会轻易对子女倒苦水,因为她们有更重要的工作要去做。
我不是说妈妈们一定要有工作了才不会倒苦水,而是人都需要一个目标,一个奔头,生活才会有乐趣,才不会有那么多烦恼。
三、妈妈们对过去受过的苦耿耿于怀,不能释怀。
很多妈妈们抱怨的内容大多都是过去,那些当你“欺负”过她,“忽视”过她的人,几个名字一直在她的心头和嘴头绕。谁都不喜欢被忽视,更不喜欢被轻视,妈妈们当年没有被好好对待,就企图一次次诉说来弥补心中的遗憾。
面对妈妈们倒苦水,子女该怎么做?首先是调解你自己的心情,理解妈妈的心情。不再逃避,证明面对妈妈的烦恼和问题,不要只做默默地倾听者,他人给我们造成烦恼的一大原因是因为我们没有对她说出自己的心里话,明明不喜欢明明不想听却装作喜欢装作想听。
妈妈们会觉得她们那么倒苦水没有问题,久而久之造成恶性循环。妈妈的问题一直存在,自己也一直烦恼。
然后是从妈妈的角度出发,试着分析她的问题,找出烦恼的根源。大胆地告诉妈妈你不想听她倒苦水是第一步,最重要的是告诉她,抱怨是没有用的。
帮助妈妈忘掉过去的不开心,找到生活的目标,她可以种菜养花,可以跳广场舞等等,总之不要把自己局限在一些不必要的烦恼里。
夏天皮衣放在不透气的阁楼里?
阁楼上的熊皮大衣
我一直觉得自己前世是头熊,到了冬天就犯困,似乎总也睡不够。
外面下着雨,屋子里很暖和。
壁炉里的柴火在欢快地唱着歌,架子上煮着蓝莓酱,在柴火的歌声中“咕嘟咕嘟”欢快地打滚。我懒懒地把身子窝在沙发里,不停地打着哈欠,眼皮很沉。
这时候,一只猫闯进了屋子,他很不客气地一屁股坐了下来,把湿漉漉的脚伸到壁炉旁。对于猫的无礼,我有点生气,但是就像天上的流星,这生气一会就不知钻进了哪个角落。
“擦一擦吧。”我递给猫一条毛巾,毛巾很宽大,足以把猫的整个身子包裹在里面。
猫很利索地把全身都擦了一遍,把毛巾递给我,然后很安静地坐在火炉边。
我知道,这是一只很不寻常的猫,他一定有很多故事。
“喝一口吧,暖暖身子,还可以预防感冒!”我舀了一碗热气腾腾的蓝莓酱给猫,猫也不客气,接过来大口大口地喝了下去。我听到他全身每个关节都在“咕嘟咕嘟”冒着泡泡,今天猫一定是不会感冒的了。
“你一定对我很奇怪吧,好吧,给你讲讲我的故事吧。”大概是喝了一大碗蓝莓酱的缘故,猫恢复了精神,开始给我讲述他的故事。
“也许我天生注定就是一只不安分的猫,从出生的那一刻,就开始在寻找。”猫眯缝着眼睛开始讲述,蓝莓酱在他头顶上空冒着一缕一缕的热气,好像那些故事是从火炉里面生发出来的。
“我一直在寻找我的母亲,我想问一问她:为什么要把我抛弃?”猫低了一下头,停了一小会,“我刚出生,我的母亲就把我遗弃了,是一头熊收养了我。熊每天带我去爬山、捕鱼,还教会了我爬树。冬天,熊在树洞里冬眠,我趴在树顶上守候着他。”
“这样的生活一直持续到我的母亲出现在我面前,那时候她已经是一只很年老的猫了,她的身上斑斑驳驳,毛发稀疏。我很不喜欢我的母亲,不是因为她又老又脏,而是这么些年我已经习惯了和熊生活。但是,我的母亲要求我回到她身边,和她一起度过她最后的日子,我的母亲说她剩下的时间不多了。”
“虽然我一直想问问母亲为什么抛弃我,但是当我的母亲真正出现在我面前,眼泪旺旺地哀求我回到她身边时,我有点动容,整日盘旋在脑海里的问题也像一根骨头一样梗在喉咙口。”猫扭了扭身子,换了个姿势,“可是,我很舍不得熊,熊的年纪也大了,而且他也习惯了我在冬天守候着他的梦。熊告诉我,有了我的守候,每个冬天他的梦都很温暖。我别过了脸,假装没看见母亲眼里的泪光。”
“熊从我眼角的泪光中看到了我的为难,他坚定地拉起了我的手,把它放到我的母亲手里。就这样,我告别了熊,开始和我的母亲生活,陪伴她度过人生中最后一些时光。”
“母亲很温和也很善解人意,她知道我喜欢闻橡树的味道,就用橡树的叶子串了一只风铃挂在我房间,每天晚上我就在橡树叮叮当当的清香里沉沉睡去;她总是在我还没开口之前就能看懂我的心思,然后默默地给我一种惊喜。和母亲在一起,我享受到了另外一种温暖。猫停止了讲述,眼光开始变得很柔和。
“但是,这种温暖并不能减轻我对熊的思念。”过了一小会,猫又开始轻轻地说了起来,“母亲的身体很不好,常常没完没了地咳嗽,咳得说不了一句话,母亲瘦得只剩下一层皮。这个时候,我很难提出一直盘旋在心里的问题和想去看望熊的要求,但是,有时候我会无缘无故地发脾气。”猫叹了口气。
“有一天,母亲把骨瘦嶙峋的手搭在我的身上,请我原谅她年轻时的无知和草率,这么些年她一直在后悔当初为了追求自由的幸福而抛弃了我。母亲说这些话时眼里闪着泪光,我的眼里也闪着泪光,但我们都没有掉下来。很奇怪,那天母亲说这些话时却没有咳嗽。后来,我才知道,母亲是在用着最后的力气说这些话,因为说过这些话后,母亲再也没有说过话。”猫别过了脸,我想安慰他一下,但找不到适当的词。我们俩安静地听着蓝莓酱在炉火上不安分地“咕嘟咕嘟”着。
“告别了母亲,我就上路了,我迫切地想回到熊身边,想和他说说关于我的母亲的话题,想告诉熊,其实我早就原谅了我的母亲,虽然我一直没有跟她说起过。可是,熊的树洞里却是空空的。”
“于是,我又开始踏上寻找熊的征途。我从春天走到夏天,又从夏天走到秋天,当最后一片枯黄的树叶掉下来后,雪花开始在天空中飞舞,我一直在不停的赶路,我总觉得熊就在前方等着我,只要我跑得快一点点,就能追上他的。我问过了很多人,每个人都说看到过熊,有的说在山里看到过熊在播种,有的说在城市看到过熊在叫卖,还有的说看到过熊在屋檐下躲雨,可是,我总是一次都没有遇到过熊。”
猫轻轻地诉说着,很多次,在他的故事里我的眼睛都被蒙上了一层薄雾,壁炉里的火在雾的远处跳跃,我像是陪伴了猫很久似的。
当猫说到熊的时候,我有点坐不住了,我突然很怕猫今晚会留下来。那么,我该不该请他睡到我的阁楼呢?
阁楼是专门给过路的客人准备的,每个流浪的客人经过这片山林,都会在我的阁楼留宿一晚。春、夏、秋三个季节,阁楼上经常会有很多的客人,冬天比较少一点,整个冬天山林都在白茫茫的积雪下安静地休憩着。
熊是在一个冬夜闯入我的小屋的。“很抱歉,打扰你了!”熊一边跟我道歉,一边重重地喘着粗气:“我实在找不到可以休息的地方了,请把你的阁楼借给我一个冬天吧。”
我很愉快地接受了熊的请求,在冬天我的小屋一向很清静,正好适合一头熊冬眠。
“谢谢你,善良的心都会有好运的!”熊挨着我的火炉坐了下来,“喂,小兔子,给你讲个故事吧!”
“好啊好啊!或许你的故事能帮我赶走瞌睡虫,在寒冷的冬天里,它们总是来袭击我!”我坐直了身子,很急切地望着熊,已经很久没有人给我讲过故事了。住在阁楼里的客人总是很有礼貌地和我打招呼,偶尔也会给我讲笑话,但从不给我讲故事。
“我以前住在树林里的一个大树洞里,和一只猫生活在一起。我教她爬树、捕鱼,还经常和她一起去爬山。爬山可是很费体力的运动哦,小猫经常累得气喘吁吁,我常常笑取她,其实我也是累得浑身都是汗,但是因为我的皮毛比较厚,小猫总是看不出来。”熊“呵呵”地笑了起来。
“在寒冷的冬天,我在树洞里冬眠,小猫就在树上守候我的梦。有了小猫,我的梦都是美丽的彩色,那些沉重的黑色、恐怖的灰色,再也不敢跑到我的梦里了。”熊闭上了他的小眼睛,好像在回味他的梦。
“后来,小猫的母亲来找她,让她陪伴她度过最后的一些日子。我知道小猫不想离开我,其实我也习惯了身边总是跟着一只小猫。可是,人都会变老的,老了的时候特别想有个人说说话。”熊的声音慢慢变轻了,“所以,我让老猫带走了小猫。”
“那你呢?你也需要一个人说说话啊!”我轻轻地说,鼻子有点酸酸的。熊看看我,憨厚地笑笑。
“小猫走后,这个树洞就变得特别大,晚上风从树缝里吹进来,我的梦常常做了一半就醒了。我想,该找些什么事情干干吧。于是,我成了一只流浪的熊。你猜,流浪的熊会干什么?”熊侧着头,用很孩子气的眼神盯着我。
“你会去捡垃圾,会去偷农夫的玉米,会去和一只流浪的狗一起分享美食!”我嘻嘻地笑了起来。
“调皮的兔子!”熊刮了一下我的鼻子,“我有了一个自己的农场,专门种香喷喷的玉米,黄澄澄、又香又甜的玉米!我把这些玉米运到城市,他们会把玉米做成玉米烙啊、玉米汁啊、玉米饼啊什么的,城市里的人都特别爱吃这些东西。”
“明年冬天如果你一定要再来这里,一定要给我多带几个过来,我想尝尝玉米汁的味道。”我叽哩咶啦地说着,想像着玉米汁的味道。熊笑笑,伸了个懒腰,“好的,如果明年冬天我再来这里的话!现在我累了,想去睡觉了。晚安,善良的小兔子!”
“如果明年春天我还没走出冬眠的话,请把我的毛皮外套脱下来,挂在这个阁楼的墙上。如果你看到一只流浪的猫,请告诉他,熊曾经在这里住过。”熊在上楼的时候,突然转过头,笑着对我说。
“哈,你可真是很幽默哦!”我也笑笑,我见过各种奇怪的客人,对于熊的话我并不太在意。
布谷鸟带着春天一路飞来,我爬上阁楼,想把熊叫醒一起去收集春天的信息。可是,熊安安静静地睡着,怎么都叫不醒。我一边流着眼泪,一边脱下熊的毛皮外套,安安静静地把它挂在阁楼的墙上,然后开始等待一只流浪的猫。
住过阁楼的客人都赞美那件毛皮外套,都问我从哪里得来的,有的甚至出高价收购,可是我都笑笑。那件毛皮外套是属于一只流浪的猫的,那个故事我只能对猫讲述。
不知不觉地,我开始了守候,就算很困的冬天,也不敢呼呼大睡,我怕在一个安静的冬夜,猫轻轻地来了,又轻轻地走了。
突然之间,我又有点埋怨自己的守候,如果我没有遇到这只猫,那么这个冬天还是能很平静的度过的。
天空慢慢地黯淡下来,猫也开始安静下来,我不安地搓着手,想寻找话题打破尴尬的沉默,可是很多次只是吞了吞口水就把话题咽下去了。
“我见过熊。”最后,我鼓起勇气轻轻地打破了沉默,空气仿佛在此刻凝固成了一座易碎的冰山,轻轻的一个动作就能把这个美丽击碎。
猫没有说话,但是他的眼睛亮了起来,像两簇跳跃的火苗。
“熊冬天在我的阁楼住过。他说,他一边旅行,一边等待一只猫……”我的声音越来越轻,我低着头不敢注视猫的眼睛,害怕他看见我眼里的闪烁。
但是猫跳了起来,他激动地拉着我的手:“好心的兔子,谢谢你的蓝莓酱,味道很好,原本我打算住一晚,明天再喝一碗,但是我必须马上就走了,熊在等着我!谢谢你告诉我这些!”猫差点把我的手摇晃地脱节了。
然后,他消失在了外面。
从那以后,我再也没有见过那只猫,但是,我成了一只冬天不再犯困的兔子。每个冬天,我都会想起那只一直在追寻的猫。每到冬天,我的灵感就特好,我成了一只喜欢爬格子的兔子。
我写了许多关于熊和猫的故事,每一个故事的结局都是不同的:有一次猫在路上遇到了另外一只猫,他们相约结伴一起去寻找熊;有一次猫发现了熊曾经经营的牧场,于是留在那里一边种玉米,一边等待熊。猫种的玉米有一股橡树的清香,喜欢的客人更多了,猫有了许多的朋友……我相信猫是能够找到快乐的。
熊的那件毛皮外套还是很安静地挂在我的阁楼,每个过往的客人都会打听关于它的故事,我都只是笑笑,它成了一个永远的秘密,只藏在我的故事里。
我想,熊如果知道,他一定会原谅我这么做的。
有一个特别可爱的班主任是一个怎样的体验?
我现在是小学三年级的班主任,我会陪着你们一起长大,看着你们成长!希望孩子们天天开心
安徽省内哪个地方的方言最难听懂?
确实, 安徽分为皖北和皖南。
皖北地区说的话我感觉和河南那边说话差不多,都一个调 ,但是他们说的话都是很容易听懂 ,差不多都是普通话,只是声调不一样。还是容易能听懂的
然后就是江淮地区一带了,合肥话极具合肥特色,六安话感觉和合肥差不多。大家如果没听过可以上网看看《我爱饭米粒》这部电视剧,大家一听就知道合肥话了,很好区分
然后就是安庆一带和皖南地区了,别看地方不大,但是方言很多。而且不是当地的人很难听懂,比如小编是池州人,可以听懂安庆话 ,但是听不懂黄山话,又是另一种口音了。有时侯,皖南同一个市区,好多话你都听的不太明白 ,差异很大的
总之,方言文化博大精深, 渊源流长,希望得以传承,在外拼搏的人如果在外面能听到家乡话的 哪怕看到家长的车牌,真的有种他乡遇知己的感觉!
小婴儿能看出来性格吗?
我家大宝打小就“憨憨的 ”,对事物的反应慢吞吞 ,不过吃得好、睡得香 ,外界不太能干扰到她。而豆豆出生后就相对“敏感”, 她会更加地粘我 ,更会察言观色,对事物的反应很快,显得伶俐一些。
很多家长都观察到孩子在出生之后的一些差别, 所以,就有人问:婴儿出生后就能够看出来性格吗 ?
性格和气质是两个概念很多家长都有这样的疑问。但这个问题其实问得并不是很确切和专业,这个疑问应该变为婴儿出生后是不是能够看出来气质的差异。
为什么这么说呢?
让我们先来看看性格指的是什么?性格是一个人在对现实的稳定的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中表现出来的人格特征 。性格受环境的影响很大,并且有好坏之分。
我们常常讲的“江山易改,秉性难移” 其实指的并不是性格,而是气质。气质是指一个人表现在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灵活性、倾向性等方面的动力特征。它受生理的影响很大,具有天赋性的特点,稳定性也比较高,是在孩子出生后就可以展现出来的。而气质是没有好坏之分的。我们常常说的这个人的脾气如何 ,指的也是气质。我们观察到婴儿从出生后就会表现出一些差异 ,比如,知觉的速度、思维的灵活程度、注意集中时间的长短 、情绪的强弱、意志努力的程度 以及他是更倾向于外部事物,还是更倾向于内部的情绪、思想等。
气质的分类对于气质的分类也有很多种,最经典和传统的莫过于四重类型说,即多血质、胆汁质、粘液质和抑郁质。此外,还有巴甫洛夫高级神经活动类型说、布雷泽尔顿的气质三类型说、巴斯的活动特性说、卡根的抑制一非抑制说。
在婴儿心理学界,目前影响最普遍,也最具有代表性的是托马斯-切斯的划分法,这种划分法更为贴近婴儿气质或行为、情绪反应的实际。
这里重点介绍一下这种划分。
托马斯和切斯等人根据气质九维度标准,即活动水平、节律性、趋避性、适应性、反应强度 、心境、持久性、注意分散和反应阈,将婴儿的气质类型划分为三种:
1、容易型
大约有40%的婴儿都属于这个类型 。这种类型的孩子吃喝拉撒睡等生理机能有规律,节奏明显,他们很容易适应新环境也容易接受新事物和不熟悉的人。
这些孩子情绪一般比较积极、愉快、爱玩,对成人的交往行为反应也很积极 。为他们如此的容易带,又常常给大人积极的反馈,所以,也最容易受到大人的关怀和喜爱。
这些孩子常常被大人戏称是“天使宝宝”、“来报恩的”。
2、困难型
这类孩子大概占到10% ,是占比较少的。他们的突出特点就是时常大声哭闹、烦躁易怒、爱发脾气、不容易被安抚。在饮食和睡眠等生理机能活动方面缺乏规律性,对新事物、新环境都接受比较慢。
他们的情绪常常不好,甚至在游戏中也不愉快。大人也很难从他们身上得到正面反馈,获得“好脸”。
这大概就是“恶魔宝宝”、“来讨债的”本尊了。所以,这种类型的孩子常常会与父母的亲子关系疏远,需要大人付出极大的耐心和宽容。
3、迟缓性
这类孩子大约占到15% ,他们的活动水平很低 ,行为反应强度很弱,情绪总是消极、不愉快。与困难型婴儿不同的是,他们不常大声哭闹 ,大多喜欢做个“安静的美男子(女) ”,缩在自己的角落,情绪低落。
虽然他们常常逃避新事物、新刺激,对外界的环境和变化适应较慢。但是呢,在没有压力的情况下,他们也会对新刺激“缓慢地”发生兴趣 ,在新的环境中逐渐的活跃起来。
这些孩子随着年龄的增长以及父母关爱和教育情况的不同而发生分化。
大家会发现上面只包含了65%的孩子,那剩下的35%是什么样的呢? 他们常常是两种或三种气质类型的混合型,或者是这些类型中的中间型或过渡性,不能单纯划到某一个类型。
根据孩子的不同气质类型开展早期教育孩子的气质生而不同,那自然不能够按照统一的方式进行养育了。
父母要对自己的孩子有一些基础的气质判断 ,并针对性地调整早期教育的方法。
容易型的孩子特别好养,咱们就不赘述了,我们着重来讲一下另外两种 。
困难型的孩子是最难养育的类型,父母尤其要注意早期的培养,包括养成良好的日常生活习惯 ,对他们更加有耐心,如果早期父母没有跟困难型孩子建立良好的关系,帮助他们建立良好习惯的话 ,这类孩子常常会跟父母起冲突,并表现出脾气暴躁的特点。特别是困难型孩子的妈妈一定要保持高敏感度,要及时觉察孩子的需要,这会减少孩子与自己和他人的冲突,并对改变孩子的气质有所帮助。
迟缓型的孩子因为适应环境的速度比较慢,所以,当我们要让孩子接触新事物的时候,就要格外小心。首先,不能够强制他们,这只会让这种类型的孩子胆量变得更小,长大以后,变得更内向和不自信。此外,迟缓型的孩子最好要有比较外向的家人来抚养。
我是“豆妈逗娃”,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家有两个女宝。专注分享心理学育儿知识,让我们一起快乐逗娃!
感谢您的关注,欢迎留言评论。(文章配图来源网络,如涉及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