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兵重大事件是什么梗啊,二营长的装备是不是意大利炮?
看到上面两幅图片,想必不少人都知道,这是2005年版抗日题材电视连续剧《亮剑》里,主角李云龙率部攻打平安县城的片段。其中李云龙的那句,“二营长!你他X的意大利炮呢?”作为“意大利炮”梗在互联网更是流传甚广。
但是又有多少人知道,大家喊了十多年的“意大利炮”,其实并不是真正的意大利火炮,而是一门正宗的法国炮呢?!
其实在电视剧里出场的那门炮,是法国素 “七五小姐”美称的大名鼎鼎的法制施奈德M1897型75mm野战炮 (法语;Canon de 75 modèle 1897)
▲施奈德M1897型75mm野战炮
施奈德M1897型75mm野战炮研发于1890年。它是一跨时代性的火炮,首创使用了新型的火炮液压驻退复进机构。
在19世纪,无论口径大小,所有火炮都有一个致命的缺点-后坐力。火炮发射时的后座力会将炮身往后推离炮位,然后炮手还要将火炮推回原位。这即限制了火炮阵地的选择,同时得重新计算弹道诸元,无法二次装填,极大的影响了炮兵的射击效率。
▲M1897型75mm野战炮细节
而M1897型75mm野战炮则解决了这个问题。火炮的后座力便由驻退机吸收,而减轻了传达到炮架上的后座力。这意味着火炮射击后,位置不会有显著的移动,因此不需重新瞄准,只需重新装弹即可再次射击,极大地提高了火炮射速。
▲M1897型75mm野战炮的宣传图,上面法语GLOIRE AU ’75,意为荣誉归于75。这足见法国人对75的偏爱
(笔者注:原理为液压反后座机构安装在槽型摇架上,通过托箍和火炮连接。摇架内还装有复进机构,这火炮射击时,液压反后座机构吸收火炮的后坐力并将其制动,而吸收的能量则通过储能筒传递到储气瓶,使之内部的气体压力骤增。待稳定后,高压气体会通过复进机构反推,使火炮恢复到初始的位置)
▲法国75的四种陆轮配置方案状态设计图
这使得M1897型75mm野战炮射速达到了恐怖的每分钟15-30发,成了当之无愧的速射炮。加上它拥有的8550米的高射程,能够压制当时所有同等规格的火炮。可谓技压超群。这样优秀的火炮怪不得法国人会给它“七五小姐”的美称
▲“75小姐”的宣传图
法国人迷信75已经到了癫狂的地步!到一战爆发时,法军装备的全部野战炮均为M1897!这包括1000个炮兵连和4100门火炮。军属炮兵是4营制48门75, 师属炮兵是3营制36门75。
但是法国75的高射速也给后勤带来了困难。有时候全部的炮弹储备只要2小时,就可以被75全部发射出去。为了解决炮弹的供应,法国政府甚至引入大量私人企业甚至手工作坊生产炮弹。
▲由M1897型75mm野战炮改装的高射炮
但是这样的辉煌很快就过去了。德国虽然在中口径速射炮比不上法国,但是德国人很快就研发了大口径火炮,无论射程还是威力都压制了M1897型75mm野战炮。于是前线众多75很快就被大口径榴弹炮取代。
▲M1897型75mm野战炮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仍有4800门在服役,不过它被改为反坦克炮。被重新定名为Canon de 75 modele 1897/33
回到刚才的意大利炮问题,关于“亮剑”中为什么会叫意大利炮?网上给出的解释是中国政府购买的M1897型75mm野战炮是从意大利购买的法国二手货,因为上面有意大利文,故称为 “意大利炮”。
但这样的说法笔者认为是错误的。因为整个抗战期间,中国军队手中的法国75不过几十门。其来源分别为 滇系军阀龙云从法国获得数量不详的法国75;中央军在1932年购买的几十门法国75。当时由于75mm野战炮优秀的射速,中央军甚至想将所有火炮都采购为M1897型 75mm野战炮。但是财力实在有限,加上后来德式火炮英式火炮的引进,计划并未得到实现。
▲一张罕见的国军正在拖运M1897 75mm野战炮的照片
此外,中国还从苏联手中获得了其援助的在俄国内战期间少量剩余的M1897 75mm野战炮。所以没证据显示有意大利人的参与。其实笔者的猜测是,是剧组的文稿台词与道具之间出现了偏差。于是演员喊的意大利炮,推上的确实法国炮。
为什么亮剑中李云龙一个团能干掉坂田联队?
干掉太夸张了,只是将坂田联队的包围圈撕裂了一个口子,连击溃都不算,击溃是指将敌人打的溃不成军,从战场上撤退。然而坂田联队联队虽然死了,但是坂田联队依旧处于防御状。
有很多人说这算一个神剧情,其实能撕裂一个口子也不是不可能,毕竟"平安格勒战役"的时候一个县大队就能阻击鬼子4个小时。何况他猛将李云龙呢?
我觉得能将坂田联队撕裂一个口子有这么几个原因:
工事的修筑,抵御了坂田多次进攻剧情中坂田曾对李云龙的李云龙修筑的工事赞誉有加。
环形工事的特点是:占领一个高地,沿坡度自下向上修筑数层环形工事。工事与工事之间的火力范围相互交错、重叠。高地内部布置火炮阵地以提供炮火支援。
而正是这样居高临下的工事的抵御了坂田的多次进攻。
火力的支撑李云龙曾经和政委赵刚这样说过:歪把子、九二式、掷弹筒、迫击炮。手里的家伙好,咱腰杆子就硬!没有这个家底,我敢和坂田联队硬碰硬的去干,做梦吧!”
所以正是有了这些装备,作为强大的火力支援,才不被坂田联队吃掉,不然早就被坂田联队1个小时内吃光。
突然的反攻打的坂田措手不及李云龙的部队突然从防守转为进攻,打了个坂田措手不及,不清楚李云龙想干什么。无法调兵进行布防,正在进行作战部署的时候被一个炮弹击中,当场毙命。
所以我觉得这三个因素决定了李云龙能够击毙坂田。从坂田联队的包围圈中突围。
你们怎么看?
我是探长,欢迎点赞评论加关注,欢迎吐槽。
就尝到了西方武器的厉害?
雅克萨之战中,俄罗斯还真没有什么先进的西方武器能够让康熙觉得厉害。事实上,直到乾隆时期,中西方之间的武器差别依然不大。
乾隆时期英国使者马戛尔尼邀请福康安参观英使团警卫队的最新燧发枪的操练,作为平定过金川之战和廓尔喀之役的军营宿将,福康安对这些英夷卫队的操练根本瞧不上眼,因为那时的火绳枪点燃后可持续燃烧2小时,装药后只要按下龙头扳机就可发射,而燧发枪因为技术还不成熟,击发时多了个扣动击锤的环节,射速还不如火绳枪。所以百年前的沙俄火绳枪,又怎么可能会让康熙觉得厉害呢?
康熙时期,世界还处于冷热兵器混用的时代,清、俄两军使用的皆是前装滑膛火绳枪,只是两方型号各有不同。清军用的是“兵丁鸟枪”,用生铁铸造,枪长2米,铅弹丸重1钱,装填火药3钱,射程约100米,射速为每分钟1 ~2发。由于后坐力巨大,所以枪坐底下安有叉脚用于固定。发射时先点火绳后扣扳机,等火绳下落于火门,引爆膛内火药产生推力发射弹丸,声如震雷。而俄国人的火枪也大同小异,和清军唯一的区别就是底座木叉是以飞斧替代,这样在近战时可以取下斧头进行劈砍,不必像清军那样在火枪手边上配备长枪兵用来保护。
入侵雅克萨的也不是什么俄罗斯正规军,成员基本上是一些落魄贵族以及退役军官,由于在国内郁郁不得志生活窘迫,所以本着赌一把的精神,和国内大贵族们签订了拓荒协议后,前往东方探险的民间探险队而已。这些人纠集了一些哥萨克恶棍流氓,加上随军家属,总人数不过七八百人左右,武器除了粗重落后的火绳枪,连大炮都没有几门。
两次雅克萨之战,清军不管是人数还是武器,都占据绝对的优势。
东北关外之地虽然苦寒,但却盛产皮毛和银矿,这些传闻犹如魔鬼的果实一般,诱惑着俄国破落探险家们的心灵。从1643年,雅库茨克督军彼得·戈洛文派出第一支“探险队”侵入中国领土,在波雅科夫的率领下,从雅库茨克南下越过外兴安岭到达雅克萨。雅克萨土著达斡尔人虽然极力反抗,但兽骨和鹿角制作的弓箭毕竟打不过火绳枪,经过几年的蚕食,这些罗刹土匪就此占领了雅克萨,并修建了一座木头城堡作为据点,并迫使黑龙江流域的达斡尔、鄂伦春等族人民缴纳貂皮作为“实物税”。十七世纪时,貂皮被称为“软黄金”,全世界貂皮最好的地方,就是中国东北大兴安岭,从1643年到1645年,波雅科夫匪帮就从东北掠夺貂皮400多张,每年销往欧洲的貂皮,能换取四十多万卢布,占到沙俄政府总收入的百分之二十以上。
沙俄探险队士兵
《清实录》记载:罗刹人“越界而来,扰害索伦诸地,剽划人口,抢虏村庄,攘夺貂皮,肆恶多端。”。
这些“探险者”们在达斡尔地区烧杀抢掠,让边民们又恨又怕。边民们无力对抗这些带着火绳枪和峨眉战斧的探险者,只好求助于满清地方政府。顺治九年初,宁古塔章京海色率六百清军突袭俄军营地乌扎拉村。清军用大炮轰塌堡墙三处,冲进敌营,打死罗刹10人,打伤罗刹78人,罗刹人陷入了绝境,眼看城堡就要攻下,海色得意忘形,下令要活捉这些罗刹鬼,这给了敌人喘息的机会,俄军乘隙以炮火猛轰突入清军进行肉搏,清军大乱,民伤亡670多人,被迫撤围。事后海色因兵败被杀,但此次大清政府展现出来的战斗力 也让这些俄国强盗们胆战心惊,他们不敢再呆在据点,只能以游击队的形势沿江抢掠,很快,艰苦的环境让队伍发生了内讧,有130多人脱离了队伍回到俄国。剩下的探险者在1658年在松花江口岸被中朝军队伏击,队员们死的死,逃的逃,让关外之地有了暂时的安宁。
但貂皮利益带来的巨额财富已经让沙俄无法割舍,很快俄国就组织了新的探险队来重操旧业 。1665年,沙俄逃犯切尔尼果夫斯基招募了一些哥萨克人来到了雅克萨,用木头重新把这个据点改造成一个长38.4米、宽27.7米的小型四角木堡。有了这个坚固的堡垒为后盾,俄国人变本加厉的开始掠夺这个地区的财富,强行奴役当地部落,疯狂征收貂皮做“赋税”,如有不从者大多惨遭屠戮,许多不堪忍受沙俄侵略的部落,开始大批南迁,造成了黑龙江流域一度出现了人口真空现象。大清屡次派遣使者前往俄国抗议,换来的却是俄国政府的不断增兵。谈判无望,康熙决定,用武力解决“罗刹”问题,康熙不是后来的道光,对俄国军队了解颇深,也知道对方武器以火枪为主,处于对火绳枪兵的顾虑,康熙特意找来曾与荷兰人交手的郑成功旧部,作为藤牌兵用来对付罗刹人的火器。
第一次雅克萨之战非常顺利,1685年6月,三千清军在都统公彭春、副都统郎谈、黑龙江将军萨布素的率领下,携战舰、火炮和刀矛、盾牌等兵器,从爱珲出发, 分水陆两路向雅克萨开进。此时的罗刹国探险队,仅有450名匪徒,火绳枪二百支左右、火炮3门,但只有4发实心炮弹,据木堡而防守。因为道路艰难,清军只携带了了八门轻量级别的红衣大炮,威力相当于6磅野战炮标准,距离12磅攻城炮有很大距离,为了避免伤亡,彭春向城中的所有人下达最后通牒,但罗刹人置之不理,因为离开就意味着破产。
鉴于罗刹人态度强硬,彭春下令攻城。清军在城南用藤牌和弓箭兵进行佯攻,而城北则用6磅红衣炮弹猛轰城中守军,俄国人仅仅只有300支火绳枪和450名壮年劳力,根本对炮队毫无威胁,加上雅克萨是木头结构,在炮弹的肆意轰击之下,很快就轰然倒塌。清军在藤牌兵的掩护下进入缺口,用火箭火枪对城内敌人和教堂、钟楼、店铺、粮仓随意射击,城中燃起了大伙,另有一百多守城者当场死亡。面对这种单方面的花式吊打,俄军统领托尔布津只得出城投降,彭春谨遵康熙的旨意,允许这些俄国人回到自己国家,托尔布津感激的无以复加,赌咒发誓不再回来。于是,除了25个自愿加入大清的罗刹人外,其余剩下的罗刹人在清军的礼送之下撤出了雅克萨。
清军将这座小城堡一把火烧了个干净,然后开始撤军,临行时,清军在瑷珲城留下了500斡尔人充当驻军,并将缴获的4们火炮留给了这些守军,至此,拆迁工作得以完工,双方皆大欢喜。
但两个月不到,托尔布津得知满清撤军之后,便立刻收拾行囊卷土重来,因为马上就是到收获貂皮的季节了。这次,托尔布津吸取了教训,他除了聚集了更多的哥萨克流氓外,还随军带来了数10门火炮、220发实心炮弹和近两吨火药。托尔布津一路上对投奔者来者不拒,到达雅克萨后,人数已经多达上千人。托尔布津决定重建雅克萨城,这次,他不再采用以前的那种简单的木头结构,而是夯土为墙,两边再包上木板,并涂上混着草根的湿泥用来防火,为了防止清军的炮轰,城墙的厚度达到了惊人的1.5米。城堡采用欧洲最为先进的棱堡设计,没有设计死角,凸出城墙的角形楼塔,容易使敌军炮火打滑,产生跳弹,并考虑到清军的藤牌兵,托尔布津还为新城堡配备了12门3磅小炮。
正宗的欧洲棱堡
由于雅克萨位置离瑷珲城较远,环境恶劣且补给不便,清军并没有在雅克萨留下哨所和斥候,所以直到城堡建好,清军也没有发现俄国人的去而复返。直到第二年的开春,走出城堡活动的哥萨克在呼玛河和40名清军遭遇,双方拿枪互射,但俄国人装备了燧发短枪,清军吃了大亏,被射死三十人,俄军死亡仅7人。
俄国人的不讲武德彻底激怒了康熙,他决定给这些罗刹鬼一个教训。康熙帝这次派遣的是曾经和沙俄军队多次交手的沙场老将黑龙江将军萨布素,虽然是仓促出兵(第一次的出兵时康熙亲自乘舟航行松花江上“观兵”,然后花费三年时间,在今嫩江县至雅克萨城间修筑了25个驿站,建立了长达1300里的粮道,并抽调全国精兵。),但康熙帝仍旧非常重视军队装备。除了萨布素本部兵马外,康熙还调去了第一次攻城战中表现良好的郑氏藤牌兵,并送来了龙炮六门和数百炮手,总共兵力为2100人。但清军丝毫没有意识到俄军这次的实力有了质的提升!首先是俄军人数达到了上千人之多,另外火力方面,俄军已经不弱于清军。据资料记载:第二次雅克萨之战清军火炮数量有所增加,其中红衣火炮40门,轻型火炮十多门,但俄军也拥有了十一门火炮,不再处于只能挨打不能还手的地步了;轻武器方面火力更是远远胜出,俄军火器众多,火绳枪虽然只有100多支,但几乎人手装备了一把燧发手枪,而清军虽然人多,但火绳枪数量却不足100,大部分士兵使用的还是弓箭和刀枪。
战斗首先发生在雅克萨城外围,双方展开激烈互射,清军虽然人多,但火力不如俄军,于是监军郎谈使用了刚被运来军营的龙炮,一顿猛轰之后,俄国人死伤22人,只得撤退。6月,清朝水军封锁江面,骑兵则通过迂回包抄包围了雅克萨城,开始构建炮台对城墙进行轰击,6磅的红衣大炮连续轰击了一天一夜也没有轰垮任何城墙段。不过城堡里的俄罗斯人也不好受,期间一度出城想冲击炮兵阵地,但被数量更多的八旗骑兵给压了回去。7月23,清军发动了一次大规模攻城战,但俄罗斯人修建的山寨棱堡科学性远高于内地的城池,城堡凸出的菱角工事,让城池没有了任何的射击死角,清军冲到城墙下方时,会受到四面八方从菱角侧翼射出的弹雨,死伤惨重,只好祭出了“耗字诀”,靠围困来拖垮对方。
清军围绕雅克萨城三面挖壕沟修城垒,用大炮每天定时轰击城内,并切断了雅克萨的水源。绝望中的俄军曾经几次偷袭清军,但皆被清军打回,不过在英国学者的著作《俄国人在黑龙江》和俄国史料中,每次清军都损失惨重,曾一次就被俄军袭击打死150人,还破坏了不少火炮,俄军损失仅二十人。这基本上是屁话,本人不予采信(很简单:俄军为什么要龟缩棱堡?不就是在野战中打不过清军嘛!)。
棱堡虽然食物充足,但毕竟缺少蔬菜补给,坏血病开始在城内肆虐。到封城的第四个月起,城中健康的男人就只剩下了一百来名,另外还有几十名妇女儿童,到12月底,雅克萨城已经基本没有什么活人了,俄国学者雅克森记载:“30人在守望,15个人在工作,整个城堡只剩下了12个健康人。”雅克萨城中有一个普鲁士籍军官,他每天都督促这健康的这十来个人用大炮向城外开火,让清军认为城堡里还有很多人,的确,清军也被唬住了,从十月开始,清军就再也没有尝试过任何一次攻城战。
不过即便如此,雅克萨的失陷也只是时间问题,耗不下去的俄国人只好向清廷提出议和,双方最终达成了妥协,1689年签订了《中俄尼布楚条约》。
钢盔根本不能挡子弹?
钢盔不能百分之百抵挡住子弹的穿透性,这点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多多少少还是有一点防护作用。
毕竟战场上的环境混乱,保不齐有些子弹从很远的地方射来,又刚好穿透了大树的躯干打在了钢盔上,这种情况就极有可能能够硬抗子弹的穿透。
毕竟子弹射出去的能量早在大树身上就消耗殆尽了。
当然了像这个可能性是微乎其微的,但是只有那怕有,我都会说出来,其实钢盔在战场上的作用并不是用来直接抵御子弹的攻击。
那么既然不能挡住子弹,士兵们在上战场的时候为什么还是要带呢?先来说说钢盔是如何诞生的吧,冷兵器时代有许多的将士都会带着厚厚的铁质头盔,出没在战场上,同敌人拼杀,因为双方都是拿刀砍,所以这种铁质的头盔给了佩戴者极大的安全感。
因为寻常人用刀剑根本就砍不进去,具体可以参考中世纪欧洲骑士的盔甲和头盔,他们在战场上厮杀的时候,往往两人要斗上半个钟,活活的将另一方给累趴下了。
然后再将对方身上衣服脱了,一刀解决他,可见头盔等防护甲胄在冷兵器时代有多吃香。
后来中国发明了大量火器,并在明朝时将其发扬光大,在与蒙古人,东南亚人交战时,慢慢地被传入了欧洲,欧洲人发现之前引以为傲的头盔甲胄居然扛不住这种来自东方的火铳。
后来慢慢演变成为了,士兵上战场不佩戴盔甲头盔,只穿普通衣服,和布帽子,在一战时期的士兵。
还是穿着布制帽子,当时法国的一名新兵亲眼看见自己的队友被德国大炮给轰飞。
于是这名新兵灵机一动,拿起了一口大锅趴在里面,结果经过了德国大炮的持续轰炸。
幸运的是炸弹没有一枚是在自己身边爆炸,只有一些弹片被格挡了下来,这名士兵幸存了下来。
这件事被军官知道后,于是让军工部队去研制这种铁锅般的防御利器,经过长时间的研究,和反复确认终于研究出了一种带在头上的钢制帽子。
这就是头盔的来历。头盔可以有效的防止炸弹,手雷的弹片袭击,防御程度达到99%。
而且人体最脆弱的部位就是头部,保护好了这个地方,能够大大保证士兵的存活率。
所以头盔并不是用来防子弹的,而是用来防炸弹的弹片的。
经过一二战的洗礼,头盔发展至今,不仅仅是一种防弹片的护具了,而是变成了具有多功能辅助性的防具,比如在二战时期日军就会在自己的头盔上,裹上一层网。
这层网看似简单,其实作用却是非常大,他可以有效防止太阳光折射,还可以在军队进行埋伏的时候,在上面挂满茅草,用于隐藏自己。
而现在的头盔功能更加丰富了起来,可以在头盔上安装夜视仪,还有各种的通信设备、观瞄设备载体等高科技装备。
不止是变得更加炫酷了,还增加了士兵的单兵作战能力。
有一种能够抵御子弹的头盔这是来自瑞士PSH-77型防弹头盔,也就是我们经常能在吃鸡游戏中的破房子里找到的三级头。
这种全面使用钛合金制造的头盔能在五米的近距离抵挡托卡列夫手枪的直射。
只要你的脖子够劲,头够铁,就能硬抗一般子弹的攻击,前苏联当时就被这种能够防子弹的头盔给惊艳到了,大肆采购了一批,用于人质救援,边境防爆。
似乎成为了“阿尔法”特种部队专门使用的装备,大喊一声“乌拉”,一脚踹开门后,进来一大群身穿高级防弹衣,头戴瑞士PSH-77型防弹头盔,这不令恐怖分子闻风丧胆?
所以综上所述钢盔从问世至今就不是为了抵御子弹的,后来的PSH-77型防弹头盔,也只是昙花一现,并没有大量装备世界上军队。
毕竟戴着这种头盔行动非常不变,而且脖子比较细的人,被枪支击中后,就算没有穿孔,也会造成致命伤害
头盔更多的是为了抵挡流弹,炸弹碎片,以及在户外随时可能发现的危险,比如山顶的碎石,房顶上的钉子等等。
这些才是对士兵头部造成伤害的
罪魁祸首,有资料可以查阅,美军当时头盔的质量非常好,在装备了之后,至少在二战中减少了70000名美军士兵的伤亡。
所以知道头盔有多有用了吧!
我国有哪些军事上的超级装备?
我们国家有那些军事超级武器了,其实大家都有所耳闻,那么我们国家的超级武器有那些了?东风—41 陆基洲际战略导弹巨浪—2 海基洲际战略导弹我国的超级核武器洲际导弹风暴2号 2009年7月3日美国情报局得到情报:2009年7月2日中国海军094核潜艇在东大西洋发射了发射了一枚中国秘密研制“风暴二号”重型洲际导弹,成功击中位于16000公里外位于新疆戈壁滩的预定目标。
美国情报部门称该导弹威力令人心惊肉跳,预计会在2012年前后正式服役,其射程和威力不是“东风”系列能相比的,可以覆盖全球。
这是中国真正的杀手绝招,一旦服役将彻底打破美国的心理安全感,可在5分钟内突破美国所有的防御系统,在30分钟彻底摧毁美国。
剧内部泄露出的消息称美三军统帅奥巴马责令美国纺部当晚紧急召开会议商讨对策。
美国防部官员连呼不可思议,不声不响的中国怎么又弄出这么一个大动静?
以上只说了,我们国家部分的超级武器,还有很多相信大家比我还清楚,平哥在这里就不一一介绍了,中国有句老话,“犯我者虽远必诛”就算现在的超级大国,美国也不敢对中国乱来的。
我们真幸运生在了中国这个和平国家,好了,今天就说到这里吧,我是平哥,感谢关注。
东风快递使命必达段子是谁说的?
“东风快递使命必达”是2015年火箭军成立后的网络段子,据说最早起源于解放军内部的笑话。网友将“联邦快递,使命必达”的广告词改为了“东风快递,使命必达”,主要内容为:“东风快递,使命必达,全球包邮,美日加急”。
2017年10月23日《中国军网》的报道就用”东风快递,使命必达“当作文章标题。
2018年,火箭军发布形象宣传片:《“东风快递”使命必达》
2019年2月19日,火箭军官微“东风快递”发第1条微博,即日开始“营业”。
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新的军种,由第二炮兵更名而来,于2015年12月31日正式成立,是中国大国地位的战略支撑,是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石。中国战略导弹部队50多年的砺剑征程,回响着大国长剑伴随民族复兴的龙吟剑鸣,镌刻着火箭军将士投身强军实践的光辉足迹。岩层深处孕育中国力量,铁肩之上担当大国尊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