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心梗年轻化,最近几年为什么心梗猝死越来越年轻化?
心梗是一种突发性强的心血管疾病,发作时间短、发病速度快、致死率高是其独有的特点,常常会对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带来巨大的威胁。
特别是近年来,随着社会生活压力的不断增高,在许多年轻人身上也出现了心肌梗塞的症状,甚至还有死亡的病例发生。
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心梗出现年轻化趋势的呢,下面就一起了解下吧。
多数年轻人都觉得自己正年轻,只要不抽烟不喝酒,一般身体都是不会出现问题的,心梗是不可能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
然而,这种想法是不正确的,导致年轻人出现心梗除了烟酒之外,还有以下这4件事也要引起注意,否则它们会“掏空”年轻人的身体。
1、过度劳累
当代年轻人生活与工作的节奏都比较快,经常会因为工作需要而长时间加班,或是晚上应酬聚会熬到很晚才回家休息,长期处于一种无规律且忙碌疲劳的状态。
这样一来,很多年轻人的身体都会出现积劳损伤,导致血管压力增大,容易造成血管痉挛或血液流通不畅的情况,增大心肌梗塞的发病率。
2、情绪压抑
现代职场竞争激烈,职场如战场,年轻人经常会遇到很多的压力和打击,如果不能及时调节自己心理状态的话,就容易出现紧张、焦虑、烦躁、不安等负面情绪。
长期被负面情绪困扰,会导致身体内肾上腺素分泌失调,引起血管收缩过紧,使血压上升诱发心梗。
所以,年轻人要善于自我调整情绪,可选择听音乐或是运动,来排解心中烦恼。
3、饮食不健康
很多年轻人在饮食方面不注意健康,经常吃过多的油炸类和高热量、高脂肪食物,或是口味较重,贪吃辛辣和重盐的食物。
久而久之这些习惯都会造成身体代谢功能的损伤,导致血液中脂肪和杂质成分增多,使血液粘稠度增高,容易引起血管堵塞。
同时,还会造成身体肥胖诱发多种慢性并发症,增加冠心病、心梗的发病率。
4、缺少运动
现在年轻人多是在办公室工作,经常会处于久坐的状态,缺少必要的身体活动,而且平时也很少进行体育锻炼,这就导致很多年轻人机体免疫力下降,同时还有体型肥胖的情况。
当身体运动量不足时,很多过甚的脂肪和热量会在体内囤积,造成血压升高、血脂升高、胆固醇升高。
而这些因素都会增加出现心梗的可能,所以,年轻人一定要适当运动,促进体内新陈代谢循环,防止体脂含量增高。
综上所述,心梗是十分危险的心血管疾病,虽然多发于中老年人群,但是现在也正在呈现年轻化转变。
当代年轻人需提高对心梗的防范意识,除了不抽烟不喝酒之外,生活中还要尽量避免以上4种危害血管健康的事情。
同时,要合理安排作息、均衡营养饮食、适量锻炼身体,提高自身抵抗力,来降低发生心肌梗塞的可能性。
可以很好的预防呢?
心梗又称急性心肌梗死,它发病急、死亡率高,并有年轻化趋势。
我国每年新发心梗60万例,死亡率在三成以上。
著名相声演员侯耀文、凤凰网前总编吴征等多位名人都因此病不幸离世。
寒冷的冬季,是心梗的高发季节,为了避免心梗来到自己的身边,日常生活中的要注意一些细节,少做下面这3件小事情,预防急性心肌梗死。
冬季心梗高发,少做3件小事,促健康
第一件:避免过度劳累
心梗的高发年龄在40岁以上的男性,以及50岁以上的女性,而近几年,年轻人患心梗的概率也逐渐增加,跟平常生活习惯有很大的关系。
白天工作的压力大,再加上晚上需要加班或者是陪老板吃个夜宵,每天睡觉的时间很少,只睡5个小时,甚至更短的时间,身体长期疲惫下去,再加上睡眠不足,体内的免疫力低下。
持续处于这种压力大,过于疲惫以及精神紧张的状态下,即使自己的身体再健康,也会有吃不消的一天的,最终还很可能诱发心肌梗死的危险。
所以,安排好自己的工作时间很重要,不要让自己过于劳累。
第二件:避免寒冷刺激
进入冬季之后,天气的温度下降的很快,在这个寒冷的季节,如果自己没注意保暖好,受到寒冷的刺激下,身体一时间接受不了。
尤其是对于本身就有心血管疾病的人群来说,受到寒冷的刺激下,会使血管收缩、心跳加快、血压升高,进而诱发心梗。
这也是为什么冬天是高发心梗的时期了,这就需要我们多注意气候的变化了。
第三件:切莫暴饮暴食
每逢节假日休息的时候,人们常常会出去大吃一顿,虽然这都是人之常情,但是大家要注意控制自己食用油脂的量。
如果一下子摄入过多,高油脂高热量高蛋白的食物。很容易导致机体的血脂水平升高,造成血液的浓稠度增加,进而阻塞血管,增加心梗的发生。
所以,不管是什么时候,为了自身的健康考虑,适量的摄入为好。
突发心梗瞬间,了解这几件事,或许能保命!
首先,立即呼叫120
要第一时间呼叫120,而不是联系家人、朋友,以免延误治疗,更不要随意搬动病人,不要让病人自行走动去就诊,这些都有可能加重病情,导致病人的死亡。
其次,立即吞服3片阿司匹林,1片硝酸甘油含在舌下
阿司匹林是抗血小板凝聚的,防止血栓进一步扩大,而硝酸甘是扩张血管,恢复心脏血液供应的。
最后,抓住“黄金抢救期”
心梗发生后6小时,是黄金抢救期,在这个时间内及时抢救,可以最大程度上恢复心肌功能。
必要时候,做心肺复苏
如果以上急救后效果不明显,立即做口对口人工呼吸,还有胸外心脏按压,也就是心肺复苏。
“心肺复苏,是心搏骤停一旦发生,如得不到即刻及时地抢救复苏,4~6min后会造成患者脑和其他人体重要器官组织的不可逆的损害,必须当场立即进行。”
三大营养素,呵护心脏健康!
一:omega-3脂肪酸
来源:三文鱼、沙丁鱼、核桃,胡麻仁油、核桃油
大量实验证明,饮食中omega-3脂肪酸摄入过少、omega-6脂肪酸摄入过多,两者失衡是诱发、心血管病等慢性病的重要因素之一。
不饱和脂肪酸omega-3系列的α-亚麻酸,是人体现在缺乏最严重的脂肪酸,很多实验得出α-亚麻酸具有降低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和极低密度蛋白,升高血清高密度脂蛋白的作用,从而可以降三高,预防心血管疾病。
大家日常多补充多不饱和脂肪酸来改善人体脂肪酸的失衡,中国营养学会2013年版,推荐α-亚麻酸(omega-3脂肪酸)每日摄取量1600-1800毫克。
每周吃1-2吃深海鱼,做菜的时候淋上点胡麻仁油,或者凉拌菜、煲汤等均皆可,满足人体营养所需的同时,还可以满足你的味蕾。
二:维生素D
来源:蘑菇、蛋类等。
研究显示,人体若缺乏维生素D,心脏病风险会增加40%,死于心脏病的几率会高于81%。
食物中的维生素D来源并不丰富,蘑菇、动物内脏、全脂奶、蛋类等少数来源。
三:膳食纤维
来源:蔬菜水果、粗粮豆类、菌藻类、根菜类食物
流行病学研究显示,增加膳食纤维,尤其是可溶性膳食纤维可减少胆固醇的吸收,促进胆固醇从人体内排出,降低冠心病发生风险。
另有研究表明,不可溶性膳食纤维与心血管病风险降低相关,并可延缓高危人群向心血管病患者转化的速度。
中国营养学会建议,成人每天应该摄入25-30克膳食纤维。
预防心梗,应尽量做到以下几点:
一、心态平和
工作压力大,情绪也紧张焦虑,压力无法释放,很大程度上也是诱发心肌梗死的重要原因。所以,平时生活要有规律,早睡早起,避免熬夜工作,避免精神紧张、大喜大悲,保持心态平和。
二、均衡营养
多吃粗粮、蔬菜、水果类食物,可以让身体吸收更加多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尽量不要偏食,而且要控制甜食、煎炸食物、熏烤腌制食物的摄入,同时每顿不要吃得过饱。
三、适度锻炼
提倡有氧运动,每次30分钟以上,每周至少三至五次。
有氧运动有利于保持正常体重、增强心肺功能、增加心肌供血及冠状动脉侧支循环的建立。需要强调的是,一定要选择适合个人的运动方式,并避免过度锻炼。
四、戒烟、戒酒
吸烟可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大约90%以上的青年心肌梗死患者都是大量吸烟者,烟草中的有害物质会使凝血活性增强,诱发冠状动脉痉挛,所以应戒掉香烟。
最后,送你一个动作,转手腕,促进气血运行,不堵塞
刺激手腕部可以刺激到六条经脉,通过这些经脉,会将刺激传导到全身各处,促进气血运行、打通血管、舒活经络。
两脚开立与肩同宽,或坐或站使上身正直,两手先侧平举,再慢慢立腕,可以是掌形,也可以是拳形;
双手手腕同时由内往外转300下,再由外往内转300下,每转尽量周全圆满,缓缓转动。
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麻烦联系删除,谢谢!
糖尿病为何容易引起心血管病?
1.糖尿病与心血管病的关系
糖尿病的心血管并发症包括冠心病、中风、周围动脉疾病、肾病、视网膜病变、神经病变和心肌病。糖尿病的发病在不断增加,应视为心血管疾病非常重要的危险因素。从心血管医学的角度,更恰当的说“糖尿病是一种心血管疾病”。
医学上过去认为,糖尿病是一种糖代谢紊乱性疾病。然而,糖尿病对心血管系统的威胁,是极为严重的。临床观察表明,糖尿病的主要致死因素是心血管并发症,大约75%的2型糖尿病患者死于心肌梗死。心血管疾病是70%糖尿病患者的并发症,是住院的主要原因。50%的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心血管疾病,未合并心血管疾病者,将来发生心肌梗死(MI)的风险与之前曾发生MI而无糖尿病的患者等同。
因此,早在1999年美国心脏病协会就认为,糖尿病是一种心血管疾病;2001年美国胆固醇教育计划中糖尿病被列为冠心病的等危病变。其依据是:糖尿病与冠心病、高血压等心血管病有许多相互关联的易感基因;糖尿病人几乎具有所有与心血管疾病相关的危险因素,如高血糖、血脂紊乱、高血压、高血凝状态、高胰岛素血症、血管内皮功能失调、血管炎症等。糖尿病不仅糖代谢异常,而且是一种糖脂病,即血糖血脂紊乱性疾病。近年的研究结果也印证了这个观点,仅控制血糖,可以显著降低微血管并发症,但心肌梗死等大血管并发症并未显著减少;在控制血糖的基础上再控制血压和血脂,方能明显降低大血管并发症。
美国在2016年发表了一篇研究,表明在多种危险因素中,只要患有糖尿病,便不需再考察其他因素,直接被划定为心血管病高危人群。
2.纪立农:早发2型糖尿病血糖更难控制 面临更危险心血管事件
糖尿病作为心血管疾病最重要的危险因素,面临一个更为严峻的事实是,发病趋势不断年轻化。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主任纪立农在2015年底发布了一项关于中国2型糖尿病人群的大规模研究,发现早发2型糖尿病患者心血管结局更差。这项研究发表在《柳叶刀》的糖尿病与内分泌疾病专刊上,他在会上分享了这项研究的一些重要信息。
据了解,早发2型糖尿病是指发病年龄在19—40岁的患者。纪立农表示,近年来糖尿病发病越发提前,约10%的糖尿病患者是在40岁以前患病,不同年龄段患者,发病时间越早,时间越长,血糖越不容易控制。
“早发糖尿病的代谢控制状况较差,糖化达标率、血压和血脂控制达标率也较晚发糖尿病患者更低。同时,早发2型糖尿病患者目前的治疗也不足,未来需要更多的关注与干预。”纪立农表示,由于对于早发2型糖尿病的研究开展的较晚,而这部分人群又在不断增加,进一步不断地深入研究很有必要,呼吁给予早发2型糖尿病患者更多关注。
3.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内分泌科主任赵同峰:糖尿病和心血管病是等危症
代谢紊乱导致心血管病变
糖尿病有很多慢性并发症,常见的如眼病、肾病、皮肤病等,只要是有血液到达的地方,长期高糖的环境都会对相应组织器官造成影响,心血管自然也不例外。
糖尿病引起的心血管病根据病变部位可分为大血管病变、微血管病变、心肌病变等。中山六院内分泌科的赵同峰主任介绍说,不管哪种病变,其根本原因都是高血糖引起体内代谢的改变,包括氧化应激、糖基化终产物增加、血管内皮功能紊乱、凝血和纤溶系统改变等,导致血管内物质逐渐堆积、血管狭窄和动脉粥样硬化。
糖尿病和心血管病是等危症
糖尿病心血管病的危害到底有多大?糖尿病人最常见的心血管病是冠心病,他们发生冠心病的几率比非糖尿病患者要高2-4倍,而发生心梗的几率和冠心病人发生心梗的几率近乎一样。
赵主任称,糖尿病可以说是心血管病的等危症,临床上有75%的2型糖尿病死于心梗、心功能下降等心血管疾病,而80%的冠心病病人有糖代谢异常,“但糖尿病毕竟不是心血管病,通过治疗仍可大大减少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
2型糖尿病更易发生心血管病
1型、2型糖尿病都会引起各种并发症,但二者还是有所区别的。1型糖尿病由于起病急,一般发病时年龄不大,可能不会有心血管并发症;而2型糖尿病症状不明显,很多病人发现糖尿病时就已经有心血管并发症了,加上2型糖尿病常常伴有高血压、高脂血等,故更易发生心血管病。
本文编自网络,不代表三甲医院网的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谢谢!
为什么现在那么多人中风脑梗塞高血压?
为什么现在那么多人中风、脑梗塞、高血压?
因为现在大家的生活条件都有所提高了,大家在饮食、运动、娱乐等方面的关注度不均衡,导致我国现在心脑血管疾病有不断上升的趋势,而且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都有年轻化的趋势。
康哥一再强调要尽量吃的清淡一点。高脂肪的食物少吃一点。还要多运动。总之少吃动物内脏等高脂肪食物。多吃蔬菜、水果等清淡的食物。
大家要记在心上,建议平时一定要低盐低脂,清淡饮食,坚持做有氧运动。不要过于放纵,身体健康是长期的,大吃大喝的快乐是短暂的。
患有高血压、高血脂、脑梗塞的朋友也不要太担心,只要你配合医生治疗,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再每天使用康兴激光半导体治疗仪照射鼻腔半小时辅助治疗心脑血管疾病,会有所好转的,该吃的药不要随便停掉,保持好的状态,生活还是充满阳光的!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所帮助。
欢迎大家关注我的号,不定期更新养生秘笈哟~
有人说癌症年轻化了?
据分析,以下四个原因是造成癌症越来越多的直接原因.
1.食物
病从口入
随着农村经济的越来越发展,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对物质的追求也会越来越高。农村人对外来食物越来越崇尚,可是,在农村,这些所谓的外来食物,大多是一些不合格产品。
还有农民自己种植的食物和蔬菜水果,也慢慢的依赖于农药化肥。像玉米,水稻以前都是农民自己留种,可是现在呢,都必须买种,种子是转基因的。
现在在农村,如果不打药,粮食就会减产,甚至无收成。
这些毒素日积月累,就会对人体造成一定的危害。
2.水源被污染
很多人都以为农村的空气是好的,水也是干净的,事实上这个观点在我国很多地区的农村都不适用了。农村由于大量的使用农药化肥,还有一些民营工厂的污水排放,致使地下水的水质已经越来越差。城里有自来水,起码是经过处理的,农村向来是直接使用地下水,没有任何处理,一旦水出问题,那农民的健康很难保障。这个问题现在越来越严峻。
3.没有体检
在农村,基本所有的农民没有体检这个习惯。农民如果身体不是到万不得已,在实在受不了的情况下,才会去医院看病,更不会说去体检了。癌症很难及时发现,一旦发现,基本都是晚期了。
4.工作劳累
在农村,农民工作都比较辛苦,都是天亮就做,天黑才会回家,甚至回家还有一大堆的事情要忙,忙到深夜。一年忙到头,没有节假日,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
那该如何预防呢?
虽然癌症的发病率逐步上升并呈年轻化的趋势,但采取以下措施可以预防癌症的发生:
1.我们需要去健康的饮食,瓜果蔬菜采摘回家一定要仔细清洗方可食用
2.按时休息,合理锻炼。让我们的身体处在一种健康状况
3.戒掉抽烟饮酒,减少对身体的伤害
4.定期体检
好了,以上就是为大家整理的癌症诱发的原因及预防。喜欢就加个关注点个赞吧!
什么原因会导致颈动脉斑块和粥样硬化?
经常有朋友在体检之后就“纳闷儿”了:“我心脏和大脑都挺好,平时啥症状也没有,怎么医生就说我有动脉硬化了呢!”把他的体检报告拿来一看,哦!原来,颈动脉超声提示颈动脉都长出斑块了。
其实,这种情况非常常见,据统计,在30-79岁的成年人当中,颈动脉斑块的检出率可以高达20%,并且随着年龄增大,检出率是不断提升的。
那么,借着这个问题,我们就来说说,什么是颈动脉粥样硬化和斑块,为什么会得这个病,以及哪些人更容易得这个病。
什么是颈动脉粥样硬化和颈动脉斑块?事实上,全身的动脉系统,可以看作是一个整体。当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因素长期作用于人体时,全身的各处动脉都会受到影响,从而出现动脉粥样硬化病变。
当动脉血管的内皮细胞出现损伤、胆固醇等脂质物质沉积在血管内皮下、激发血管内皮下的炎症反应后,血管内皮会出现增厚、变硬,血管内会出现粥样的黄色斑块,这就是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
不同部位的动脉硬化,对应着相应部位的疾病,比如,冠状动脉的硬化狭窄对应的是冠心病;脑动脉的硬化狭窄对应的是脑缺血和脑卒中;下肢动脉的硬化狭窄对应的是间歇性跛行。
而颈动脉粥样硬化之所以很常见,这是因为,颈动脉所处的部位比较表浅,通过超声检查就可以很清楚地观察到病变的情况,所以,常常视作动脉系统的一个“标志”---当颈动脉可以看到动脉粥样硬化或斑块时,代表全身的动脉都处于“危险”当中!
颈动脉粥样硬化的致病因素有哪些?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机制非常复杂,目前并未完全研究清楚,但有一点是明确的,那就是不只一种致病因素可以影响它的进展。
最常见的致病因素有:
血脂异常:但血液中的“坏”胆固醇增高时,它们更容易沉积于血管内皮下,从而导致斑块的形成;血管内皮的损伤:血压升高、高血糖、吸烟、病毒感染等,都可以导致血管内皮的损伤,而损伤的内皮更容易发生动脉粥样硬化;血管炎症:越来越多的证据都表明,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炎症性疾病,血管的炎症反应可以直接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哪些人更容易患上颈动脉粥样硬化呢?根据临床观察,具有以下这些特征的人群,其出现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概率会更高:
40岁以上的人群,男性高于女性;家族当中有直系亲属也患有动脉粥样硬化的人群,风险更高;“三高”人群:高血压、血脂异常、糖尿病的患者;吸烟的人群;长期饮食油腻、爱吃动物内脏、甜食、喜欢暴饮暴食的人群;肥胖的人群;长期服用口服避孕药的人群等。如何预防动脉粥样硬化?动脉粥样硬化在很大程度上,被认为是一种“生活方式”疾病,所以,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是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的有效手段。
除了家族史和年龄以外,其他的动脉粥样硬化风险因素,其实都是可以控制的,只要大家做好以下这些,动脉粥样的患病风险会大大下降:
戒烟限酒;积极控制血压、血脂和血糖的水平;合理膳食,少吃高糖、高盐、高脂等食物,不要暴饮暴食;坚持运动锻炼;控制体重和腰围等。关注“家有好医赵博士”,把有价值的医学小知识分享给更多朋友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