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梗大全 正文

齐桓公的反例是什么梗

高中时写作文总能找到套路并获得高分,大学时写作课上老师也几次念了我写的文章,以前觉得自己文笔还是不错的,文章写得好的人实在太多了。可读余光中……积累是对语感的培养,笔下的文字自然不会太差。就是要想明白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当时看完还在本子上稍微分析了几位主角的命运。以前语文老师总爱说:刚开始写作时会觉得无从下笔,当我认真地写了一篇感觉良...

齐桓公的反例是什么梗,你是怎样练习和提高写作水平的?

我是一名文科生,大学读的中文系。出了社会,几乎每个人一听这人是学中文的,就断定:学中文的,一定是能写的。每当有文字方面的需要,都会来找我,说:你是学中文的,你给润色润色。哈哈,这经常令我哭笑不得。

话说回来,我从小就喜欢写作,小时候的梦想就是当一名作家,当时可是写在同学录上面的。所以漫长的读书生涯中我都对文科情有独钟,高中时写作文总能找到套路并获得高分,大学时写作课上老师也几次念了我写的文章,毕业后有写日记的习惯,后来有公众号我也开了一个来写文章。以前觉得自己文笔还是不错的,现在没有这个自信了,因为山外有山人外有人,文章写得好的人实在太多了。

所以学无止境,提高写作水平的路还很漫长。关于怎样提高写作水平,我自己也在不断探索中,在这里分享几点拙见:

1. 聚塔成沙,积累是最基础的一步。我从小就有摘抄的习惯,读到好诗,看到好句子,都要摘抄下来,时不时读一读。前提是要读好书,所谓好书,我指的是一些经典之作。写散文,可读朱自清;写议论文,可读鲁迅;写诗,可读余光中……积累是对语感的培养,语感找到了,笔下的文字自然不会太差。

2. 多思考,在脑子里形成逻辑框架。就是要想明白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情节之间有何关联,大背景又是什么。这一点最开始是体现在看电视剧上,记得小学时看热剧《还珠格格》,我就总是在琢磨剧情,琢磨人物个性,当时看完还在本子上稍微分析了几位主角的命运。虽然很幼稚,但证明还是有动脑思考的,而不是看过了就过了。所谓框架其实就是套路,把好文章的套路摸清了,一切就清晰了。

3. 勤于动笔,记录生活点滴。以前语文老师总爱说:天下文章一大抄,其实是要我们从模仿起步。刚开始写作时会觉得无从下笔,可以先看看别人从什么角度切入,这模仿的是写作技法,而不是全盘照抄。 靠模仿是不长久的,关键还是要自己动笔写,生活中的一件小事,一个小物件,一次思考,甚至一个梦都可以记录下来,带着一颗发现的眼睛,坚持每天写,就算做不到每天,至少要每周,不要停,告诉自己:过了今天,明天就不是今天的我了,所以要记录下来。

4. 坚持读优秀作品,寻找进步空间。当我认真地写了一篇感觉良好的文章后,过一段时间返回看,已经不觉得有多好了,甚至觉得很差,这才是进步。而“过一段时间”这个过程中,我是一直有在读其他优秀作品的。获奖的文章、受众面广的爆文、写作书、经典名著等等,一直追求进步才会进步。然后是针对自己写过的文章认真严苛地做修改,一次不行改两次、三次……直到满意为止。在这个基础上,下一篇文章会有所进步的。

5. 横向+纵向,丰富内容,拓展深度。文章内容要丰富,这就需要前面所提到的积累,一旦脑中有物,便可轻易取来使用。好文章总能旁征博引,做到信息增量增值。文章情感要有升华,才能显出深度与高度。这需要阅历,需要眼界,因此要多体验生活,品味人生,珍藏生命赠予的每一笔财富。

一言以蔽之,多读书、多积累、多思考、多练笔、多体验人生。

读书是否一定要认同作者的观点?

【人鱼薇沫】

书读得越多而不加思考,你就会觉得你知道得很多;而当你读书而思考得越多的时候,你就会越清楚地看到,你知道得很少。--伏尔泰

这句话含义深刻,当你把作者观点照单全收的时候,实际上却失去了自我,给自己的人生设了限制,你会觉得作者的道理句句妥帖,而全然没有考虑,作者和你同处一个国籍?阶级?地位或是和你有共同的经历吗?

错过这些问题,你会走入一个又一个误区。

1.每一本书只是一个启示,并非你的救命手册

如果把看书比喻成在南极探险,你翻开这本书,就踏上了探险之旅,书中有曲折的人生、有探索的奥秘,你只顾着贪婪查探另一个未知世界,全然未曾考虑这本书的可靠性,这本书是否能够成为你成功路上的正确指引。

书中告诉你说,一万次的努力就会成功,你奉为真理,向着你喜欢的事业疯狂输出一万小时,三年过去了,你一无所获,怨天怨地,其实更应该怨的是你自己。

你只循着这条规则去做,根本未曾考虑它的先决条件——正确的方向一万小时训练,其中可能会遇到各种问题,你要一一解决这些问题,走到成功之山的脚下,才能开始攀登,否则你一直在错误的荆棘中徘徊,都没入门,如何迈向成功?

如果初当你决定运用书里的这个法则前,带着自己的观点和发现,用自己的感悟和体验去做一万小时训练,也许三年的收获就不止如此。

2.学会对书中的方法置疑?

许多阅读类书籍教了我们办法,把作者的话摘抄下来,下面再写下自己的看法,其实除了这个做法外,还要去验证,你的体会是否是对的。

每个人的身份经历不同,也许有些方面作者得到的是成功的钥匙,对你却是毒药,在验证的过程中,或许你会发现一条捷径。

但这些是要靠思考、控索和行动才能达成的。

那么多的苹果,为什么偏偏是砸中了牛顿的那一只改变了世界?

经过思考之后你会发现,改变世界的不是苹果,而是牛顿的大脑,他思考,他不停的探索,经过很多过程和试验之后,他才得出了结论。

所以同一本书,别人读了也许飞升,你读了反而陷入了狭小的范围,认为自己懂了,其实不过是一知半解,知道的只是道理,而不是你的体系,这就是为什么许多人书读多了,反而成了书呆子。

如果你能够搞懂这一点,就能把书读活,把书中所有的营养变成自己的。如果只停留在皮毛上面,也许你离成功是背道而弛了。

看书——做笔记 ——验证——行动——推翻错的——寻找对的——成为自己,或许这才是你应该改变的读书习惯。

诸葛亮是否有取刘禅而代之的野心和实力?

诸葛亮高风亮节,不可能篡权夺位

题记——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良操美德千秋在,高风亮节万古存!

白帝城托孤是《三国演义》中刘备在与东吴的大战失败后,在白帝城病危,将诸葛亮宣召到白帝城(今天的四川重庆奉节市),蜀汉皇帝刘备将自己的儿子后主刘禅托付给诸葛亮的典故。诸葛亮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忠良死节大臣,是中国传统儒家文化的典范,可以说是千古第一忠臣,忧国忧民,为了蜀汉帝国的事业肝脑涂地,粉身碎骨在所不惜,“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诸葛亮一生奉献精神的写照,他有能力、有实力称帝,没有野心,他不可能谋权篡位。

三顾茅庐

一、三顾茅庐。《三国志》记载,公元206年冬至207年春,当时屯兵新野的刘备,三次到南阳郡邓县隆中请诸葛亮出山辅佐打天下的故事。此后传为佳话,逐渐成为典故,记载《三国志.蜀国.诸葛亮传.出师表》。现常表示比喻真心诚意,一再邀请,拜访有专长的贤德之人。刘备再三邀请诸葛亮,诸葛亮感激知遇之恩,不可能辜负刘备一片赤诚之心。

二、隆中对。中国东汉末年,刘备三顾茅庐去邓县隆中拜访诸葛亮时的谈话内容(促成三国鼎立的战略决策)。公元207年冬至208年的春天,当时在驻军新野的刘备,在徐庶的建议下,三次到邓县隆中拜访诸葛亮,但是直到第三次求见才得见。诸葛亮为刘备分析了天下形势,提出了先取荆州为家,再取益州成为鼎足之势,继续徐图中原的战略构想。

两表酬三顾、一对足千秋

三、白帝城托孤。白帝城托孤是《三国演义》中刘备与东吴大战失败后,在白帝城病危,将诸葛亮宣召到白帝城托孤,他将儿子托付给诸葛亮,《三国志》中记载,先主刘备泣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身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诸葛亮诚惶诚恐,磕头如捣蒜,不可能毁坏自己名誉。诸葛亮忠于蜀汉朝廷,不可能自立皇帝。

白帝城托孤

四、出师表。《出师表》出自于《三国志.诸葛亮传》卷三十五,是三国时期时期(227年)蜀汉丞相诸葛亮在决定北上伐魏,夺取长安(今汉长城遗址)之前,给后主刘禅上书的表文。这篇文章为以议论文为主,兼用记叙文和抒情笔法。言辞恳切委婉劝勉后主,要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

佞,以此兴复汉室,囊除奸凶,还于旧都长安,同时表达出自己的爱国热忱,自己以身许国,忠贞不二的思想境界。

北伐曹魏

五、六出祁山。六出祁山北伐曹魏,是三国后期,蜀汉丞相诸葛亮出兵征讨曹魏的军事行动。史书记载诸葛亮记载诸葛亮亲自带兵伐魏仅有两次,而“六出祁山”的说话出现于小说《三国演义》,由于《演义》在民间影响较大,因此“六出祁山”也渐渐成为诸葛亮北伐的代名词。诸葛亮六出祁山的决策,四贯彻落实《隆中对》的决策,北定中原,兴复汉室,成就宏图霸业的正确军事举措和重要战略方针,有其重要的战略意义。

克复中原

六、星落秋风五丈原。降星陨落,天下同悲。诸葛亮去世直接导致蜀国衰落。234年(青龙二年、蜀汉建兴十二年)二月,诸葛亮率领十万大军从斜谷出兵攻魏国,并派遣使节前往东吴相约,同时大举出兵。到了同年的八月二十九日,司马懿和诸葛亮相持了100多天,诸葛亮屡次挑战,司马懿就是不出兵,当月,诸葛亮在军营中去世,长使杨仪整顿军队退却,当地百姓跑着去报告司马懿,司马懿追击蜀汉军队。姜维命令杨仪调转战旗,擂响战鼓,像是即将对司马懿进攻。司马懿收军后退,吓得不敢向前逼进。于是杨仪结阵离去,进入斜谷之后才发丧。百姓为此编了一句谚语,死诸葛亮吓走活司马懿。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2020年7月31日

为什么项羽灭秦以后不做皇帝却要当霸王?

“皇朝历代都有,霸王唯此一家”

项羽不称帝可能是因为以下两个原因:第一原因是因为项羽的愚忠思想,那个时候很多人还保持着周朝的分封制思想,项羽打着楚国贵族的名号起义,那么就只能称王。第二个原因就是力量不够,这种思想就像后来的刘备一样,总不能一开始就暴露自己的想法吧,这样会受到别人的攻击。

项羽是楚国贵族项燕的后人,作为一个有贵族血统的人,他的政治思想还一直停留以前的朝代思想当中。他认为,秦始皇的做法不对,所以要用自己贵族的身份去推翻秦朝,然后回到以前的统治中。这个思想不仅仅是项羽有,而是当时其他势力共有的想法。所以,当陈胜吴广揭竿起义,原先各诸侯国的后人纷纷宣称复国的时候,就非常容易地获得了老百姓们的支持。

老百姓对诸侯割据并不反对,反而是对秦朝依靠暴力侵吞了原先的诸侯国表示不满。

第二个原因就是项羽当时不敢称帝,因为项羽本身的力量不够,只要称帝了,其他的新六国会联合起来要他的命。所以他只给自己封为霸王,这样既能起到领军的作用,又不至于引起其他势力的联合围剿。

挟天子的意义在哪里?

既然谈到了曹操的“挟天子以令诸侯”,那么我就想深究一下这个招数,或者说这个方法究竟源头在哪?翻阅史书之后发现在春秋时,春秋五霸的第一个齐桓公就采用了尊王攘夷的做法,和曹操的挟天子以令诸侯,有异曲同工之妙,因为曹操在齐桓公之后,因此我个人片面的认为,曹操的“挟天子以令诸侯”的灵感采自于春秋五霸齐桓公的“尊王攘夷”。

齐桓公靠管仲之谋,采用“尊王攘夷”的办法,确立了自己春秋时期霸主的地位。而曹操靠“携天子以令诸侯”,确定了自己北方霸主的地位。很多人说“挟天子以令诸侯”这个招数并没有什么用,因为当时东汉已经彻底败落,汉献帝已经没有了任何的权利,他也没有办法影响诸侯。但是他们忽略了一点,就是尽管汉献帝并没有权利,但是诸侯中没有几个人敢跳出来,说自己是真命天子,直接抹杀汉献帝的存在,要说有的话,确实有一个人,那就是四世三公的袁术,曾经因为拥有玉玺而称帝结局大家都很清楚,被曹操讨伐覆灭。

有人会很奇怪,既然汉献帝已经没有了权利,没有了权威,为什么袁术称帝还会被曹操讨伐,诸侯们也明里暗里的对袁术下黑手打黑枪呢?关键就在于“名不正言不顺”,这和春秋时期的情况很像,当时天下诸侯割据,每个诸侯都手握重兵,有自己不同的势力范围,并有自己独立的军队,但没有任何一家具有灭国的能力,也就是说当时并没有一家诸侯可以统一天下。在这种局面下维持原来的局面是最好的做法,谁敢公然出来跳出来为天下先,他的结果必然是成为众矢之的。

后期曹丕称帝,主要原因在于当时天下三分大势已成,曹魏的力量占绝对优势,汉献帝的存在已经没有了任何意义,但是曹丕也没有采取极端的做法,而采用了让汉献帝退位禅让的做法。

回想到春秋时期的齐桓公也是一样,尽管周天子已经没有了权力,也没有住军队,但是当时天下诸侯众多,大大小小有几百个诸侯国,齐桓公的齐国,尽管实力强大,但还不具备灭国的能力,在不能统一天下的情况下,称霸就成了最好的选择,而如果想成为天下霸主,就要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实权派,周天子固然是天生第一,而齐桓公就可以作为第二,这个第二不仅有名,而且有实,尽管不是天子,但其实在某种意义上已经享受了天子的权力,因为它可以号令诸侯,这就是尊王攘夷的高明之处,这就是管仲之谋的过人之能。

不同的年代,同样的智慧,一个人的历史,一家之言。

攘夷之策?

春秋有五霸,那么,最先称霸的是谁呢?是齐国的齐桓公,而齐国为称霸而奉行的国策,便是著名的“尊王攘夷”。

何为“尊王攘夷”,这一词最早见于《春秋公羊传》,本意为“尊勤君王,攘斥外夷”,在当时,这实质是一种对政治秩序的整顿。那,齐国又是在什么背景下提出这一策略的呢?

尊王攘夷

当时,现实中的各诸侯国是相当混乱的,各国为了争夺土地、人口以及对其他诸侯国的支配权,不断进行战争。谁战胜就召开盟会,强迫诸侯国认他为霸主。前720年,齐国齐僖公与郑庄公结盟于石门,为诸侯间互相结盟的开始。

但是,当时的政治舞台上,并不是只有诸多诸侯国的,周朝时期的国际观大体如下:周室认为周王的地位高于万邦,视万邦的总和为“天下”,周室不认为有任何方国与其是对等关系。周朝所能控制与维系的地域范围,被视为周朝的地方势力。但不受控制的范围(如外族方国)则视为“戎狄蛮夷”(这些族群的体制也确实异于周朝)。

现在,周王衰微,各国可能不太尊奉周王,但是对“天下”“诸夏”这个概念还是认,而对于传统周朝控制范围外的“戎狄蛮夷”,各国均没有好感,总体来说:诸侯国虽然争霸,但仍有一定文化上的共通性,也认可对方作为“诸夏文明”的一部分,对于周边异族,则有着共同的排斥和贬低。

注:“诸夏”,诸夏,是指与中原诸侯国,最初周王朝同姓、姻亲与受功的诸侯,后来广义成为中原诸侯国的代称,频繁出现在春秋战国的典籍中。诸国虽尔虞我诈,大一统集团未形成,但也形成了一种“文明共同体”意识

而此时,因为中原混乱,狄戎等四方夷狄入侵华夏,这对于任何一个诸侯国都是不可接受的,内归内、外归外,对于这些敌人,诸侯需要团结一致,才不会被各个击破,而扛过这个大旗的,就是齐国。

齐国的实力本身算是比较强的,其疆域主要位于今山东省大部、河北省东南部及河南省东北部,开国以来,不断东拓打击东夷,煮盐垦田,富甲一方、兵甲数万,传至齐桓公时,已经是疆域濒临大海的大国。此时齐国也不安分,前717年,齐僖公又与鲁隐公结盟于艾。其后十数年间齐僖公先后主持多国会盟,平定诸国,成就僖公小霸。

前685年,齐桓公即位,结束了齐国混乱的国政,在重臣鲍叔牙的建议了,原谅并重用了曾经的对手,中国历史上著名政治家管仲,命其为相。

管仲是中国历史上一流的战略家和政治家,其实行了著名的“管仲变法”,管仲整顿行政系统以“定民之居”,使士、农、工、商各就其业,从而使部落的残余影响被彻底革除;建立宫廷官制,以削弱了世卿的统治权力,增强了君主集权,形成了完整的中央政权机构;此外,建立土地税收制度,允许土地买卖,承认土地私有化。建立常备军。

这一套制度使得齐国的内政大为好转,凭借着丰富的资源与强悍的行政能力,齐国的国力大为好转,内政已修,富国强兵,那外交呢?齐国打出的旗号便是“尊王攘夷”。

“尊王”,即尊崇周王的权力,维护周王朝的宗法制度,公元前655年,周惠王有另立太子的意向。 齐桓公会集诸侯国君于首止,与周天子盟,以确定太子的正统地位;数年后,齐桓公率多国国君与周襄王派来的大夫会盟,并确立了周襄王的王位。公元前651年,齐桓公召集鲁、宋、曹等国国君及周王宰孔会于葵丘。周公宰代表周王正式封齐桓公为诸侯长。

“攘夷”,则是打击域外势力(游牧于长城外的戎、狄和南方楚国)对中原诸侯的侵扰进行抵御,齐桓公二十三年(前663年),山戎攻打燕国,燕向齐求救,齐桓公派兵救燕。齐桓公二十五年(前661年),山戎攻打邢国,管仲提出“戎狄豺狼,不可厌也;诸夏亲昵,不可弃也”,齐桓公再次发兵攻打山戎以救邢国;前656年,齐桓公率领诸侯进入楚国,质问楚国为何不按时向周天子进贡祭祀所用的茅草而导致祭祀大典无法及时进行,使得楚国承认自己的错误;前651年,齐桓公召集各路诸侯召开葵丘之盟,提出“尊周室,攘夷狄,禁篡弑,抑兼并”。周襄王派宰孔参加,并赐王室祭祀祖先的祭肉给齐桓公。

可以看出,齐国奉行“尊王攘夷”之策可谓不遗余力,同时,也能看出,齐国通过此策略,确实收获了极高的政治利益,那“尊王攘夷”的实质是什么呢?这个问题其实其实基本没有争议,“尊王攘夷”的根本目的并不是维护诸侯国国君与周王间的从属关系;而是借周王的“旗号”抢占大义,发展齐国的势力,以争当诸侯中的霸主,为齐国谋取利益。

打着“仁义”的旗号,占据道德之高地

毕竟,当时环境下,周王虽说式微,但影响尚存,“尊王”属于天下均不敢反对的“政治正确”,尤其对于一些小国来说,奉行周天子权威是无可置疑的(对于小国来说,传统的礼乐制度下,它们还能够生存;但若是彻底礼崩乐坏,它们大概率会被大国兼并,所以天生支持周王);春秋毕竟不是战国,以春秋时期的技术条件和生产力水平,国家的顶峰也只是“霸”而不能“帝”,原有的政治逻辑是:周王为天下共主,诸侯尊奉,“诸夏”集团中以周王为首,带领大家征讨蛮夷。而先如今周王实力不存,“诸夏”混乱之际,管仲认为齐国应该接下这个担子,虽然基于政治伦理无法取代周王,但也可以趁机填补政治真空,攫取利益。

所以管仲这种策略相当现实,也为齐国带来了相当大的威望,齐桓公七年(前679年),在甄召集宋国、陈国、蔡国、邾国四国诸侯会盟,齐桓公是历史上第一个充当盟主的诸侯。后宋国违背盟约,齐桓公以周天子的名义,率几国诸侯伐宋,迫使宋国求和,此即为“九合诸侯”的第一次。另外,齐桓公还灭了谭国、遂国、鄣国等小国。公元前651年,齐桓公召集鲁、宋、曹等国国君及周王宰孔会于葵丘。周公宰代表周王正式封齐桓公为诸侯长,齐国霸业达到顶峰。

但是,将“尊王攘夷”之策类比成后世曹操的“挟天子以令诸侯”也是不妥的,齐国的“尊王攘夷”并不是完全将周天子作为“傀儡”,打着其幌子四处征伐,先秦和秦朝之后的帝国体制完全不一样,春秋时代,没有哪个诸侯能想到这一集团能大一统,“诸侯共存”式才是理想型的政治体制,“尊王攘夷”的确有着维护着“诸夏”的文明体系的意味。

也正是因此,“尊王攘夷”之策受到好评,即使是孔子也对管仲评价很高,说“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被发左衽是当时北方蛮夷的穿着习俗,孔子的意思是:没有管仲,我们也都会蛮化),对管仲维护了“诸夏文明”有很高的评价;朱熹亦称其“尊周室,攘夷狄,皆所以正天下也。”顾炎武更称其“春秋之义,尊天王攘夷狄,诛乱臣贼子,皆性也,皆天道也。"

齐国成为霸主,除了自身的实力外,也是有着相当高的政治威望的,其救燕、救邢、救卫、抵御楚人,在中原诸国中俨然“秩序维护者”、“诸夏宪兵”一般,齐国是负责的,于是,天下诸国也认同其宗主地位,毕竟,相当老大,除了硬本事要够,也要立一套大家都认服的规矩才行,“花花轿子众人抬”,过于残暴和背信弃义,即使是成就千古帝业,也是不能长久的,这其中最著名的反例就是后来的秦。

齐国基本还是守规律的,最著名的一件事发生在齐桓公五年(前681年):齐攻鲁,鲁败,请求割让城池平息战争,桓公应允,并与鲁在柯地会盟,会上,鲁庄公的臣子曹沫拔出宝剑发难,劫持齐桓公,要求齐国归还鲁国在齐鲁边境上的汶阳之田 。齐桓公答应曹沫的要求,时候齐桓公非常愤怒,想杀掉曹沬并拒不履行承诺,管仲劝说不可,于是齐桓公将汶阳之田还给了鲁国 。诸侯们知道这件事情后,都认为齐桓公有信誉,渐渐地都想依附齐国。

“桓公後悔,欲无与鲁地而杀曹沬。管仲曰:“夫劫许之而倍信杀之,愈一小快耳,而弃信於诸侯,失天下之援,不可。”於是遂与曹沬三败所亡地於鲁。诸侯闻之,皆信齐而欲附焉。七年,诸侯会桓公於甄,而桓公於是始霸焉。”——《史记》

“尊王攘夷”事实上是基于先秦政治体系下的一种“政治正确”,不过,很有意思的是,即使是进入了大一统集权后,这一词也没有消失,后来甚至演化为具备相当复杂含义的政治术语,在中国、日本、朝鲜等东亚儒家国度历史上发挥重要作用;朝鲜“尊明反清”,日本“倒幕运动”后均打着此旗号。

这其实也反映出,在东亚儒家文化体系中,虽山川异域,虽尔虞我诈,但这些民族都追求一种大众认可其政治伦理的政治体系。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相关文章

  • 暂无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