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早期的四大省级电视台是什么?换而言之,也就是中国电视行业的起步史。
7月3日 16:10 不会的.
省级电视台办得再好,其能量和影响是永远不会超过中央电视台的.这是因为在中国这样的社会制度和政治体制下,中央电视台所代表的是中央的精神\是国家的喉舌,所以老板姓还是最关注中央电视台所播出的新闻内容,甚至娱乐节目.
省级电视台只有在除新闻以外的个别节目上--比如娱乐节目上下下功夫,还会有出彩的机会,而且还要得到央视的认可,并帮助其作宣传.
你所说的湖南台就是一个很好的\成功的例子.
电视史上的第一:
第一部电视剧
1958年,北京电视台为配合当时进行的阶级教育而推出的二十分钟直播电视小戏《一口菜饼子》,便是新中国第一部电视剧。
第一部电视连续剧 80年代初,中央电视台制作的9集电视连续剧《敌营十八年》,是新中国第一部电视连续剧。到82年就有11部电视连续剧、50余部电视短剧摄制完成。
第一部大型室内电视连续剧
1990年北京电视台、北京电视艺术中心联合录制了50集电视连续剧《渴望》被称为第一部大型室内电视连续剧。该剧由李晓明编剧,王石等改编,鱼晓威导演,张凯丽、李雪健等主演。
第一部电视系列喜剧 《编辑部的故事》是北京电视艺术中心1991年拍摄的25集电视系列剧,王朔、冯晓刚、金炎导演,葛优、吕丽萍等主演。独特的幽默喜剧风格填补了新中国长篇电视系列剧品种的空白
第一次电视实况转播:1939年4月30日纽约世界博览会
中国"电视新闻杂志"类节目:1993年5月1日中央电视台创办新闻杂志栏目《东方时空》,是我国第一个
中央电视台开始向中国输出彩色电视信号 :中央电视台于1972年5月正式播出彩色电视节目,上海电视台则于同年10月播出彩色电视节目
1952 年美国开始 NTSC 制彩色电视的实验广播
补充:彩电的发明
1930年至1940年十年间,是电视成型的时代。除了转播工程技术方面有显著改进外,电视已开始逐渐成为一种大众传播媒介。但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各国对电视的研究发展受到极大影响,几乎中断。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电视事业才开始在美国及其他国家蓬勃兴起。
1940年,美国古尔马研制出机电式彩色电视系统。1949年12月17日,开通使用第一条设在英国伦敦与苏登·可尔菲尔特之间的电视电缆。1951年,美国H·洛发明三枪荫罩式彩色显像管,洛伦斯发明单枪式彩色显像管。
1946年美国第一次播出全电子扫描电视,从此,电视进入电子扫描时代。战时,美国只有商业电视台六家,民间使用的电视机的总数也不过一万台。战后,美国新设的电视台如雨后春笋。至1948年底,电视台增加到41家,电视接收机的产量也达到100万台。到了1964年,美国的彩电更是畅销,当年销售了124万台,几乎是过去十年的总和,使彩电的总数,一下子高达286万台之多。至1966年,全美彩色电视机超过了1000万台,USA的彩电普及运动就此完成。
彩色电视——接收机
1902年,澳大利亚物理学家芬•伯兰克提出了彩色图像传送的原理——三基色原理。
1940年,美国无线电公司在戴维•萨尔诺夫的领导下,首先试制成功彩色电视。
彩色电视信号与黑白电视信号的区别在于:亮度+色度、亮度差+色度差
黑白电视:不存在发射和接受系统的制式问题
彩色电视系统:在发明过程中对三基色信号和由其组成的亮度信号的处理方式的差异,而构成了具有不同特点的彩色电视制式。
1、美国彩色电视制式的确定
“场描法彩色电视技术标准”:——CBS
优点:在彩色的传真上比点描法更为逼真;
缺点:在一般的黑白电视上无法显像。
“点描法彩色电视技术标准”:——RCA-NBC
最大的优点:可以和黑白电视兼容。
哥伦比亚广播公司在二战时期也研制成功彩色电视系统
1953年,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批准了美国无线电公司的可兼容的“点描法”为美国彩色制式标准,通称为NTSC制(正交平衡调幅制)(又称恩制),
1954年,美国正式开播彩色电视。
1964年,美国彩色电视到才开始畅销,并迅速普及到家庭
2、世界彩色电视制式之争
1958年,法国在美国NTSC的基础上开发出SECAM制(顺序传送和彩色存储制)又称塞康制。
优点:它在防止高山和建筑物对图像色彩的影响方面有所改进,
缺点:对黑白电视的兼容性能方面有所下降。
1963年,德国也在NTSC制的基础上研制成PAL制(相位逐行交变制)(又称帕尔制)。
优点:传送范围广;传真度高。
1966年, 国际无线电传播咨询委员会奥斯陆会议,法国得票37票,德国16票、美国8票。其后,三方各行其是,最终形成三分天下的即成事实。
目前, 西欧、北欧和亚洲的大部分国家采用PAL制,前苏联、法国、非洲与东欧国家、少数亚洲国家和地区采用SECAM制,北美和绝大部分拉美国家及少数亚洲国家采用NTSC制。
开我国“说新闻先河”的是凤凰台主持陈鲁豫
我国第一个电视新闻性节目应该是新闻联播
这些是我从我广播电视概论笔记上找到的,应该能保证一定的正确率:)
电视发明的历史 急用 我会追加分.
电视的历史是十分复杂的。因为在同一个时期,我们会发现有不同的人在做着不同或者相同的研究。所以,为了便于理解便将历史分为四个部分。这四个部分并非是独立的。大家在阅读的过程中会发现他们有许多的重叠之处。请记住,这种划分并不是事实,而只是理论上的划分。
机械式电视
电视 确切地说,这种电视应该叫做电子机械式电视(electromechanical television)。我们知道,电视画面的运动是利用了人类视觉的错觉,即可以将一些快速出现的静态的画面“合成”运动的、连续的画面。 于是,如何快速地还原这些静态画面,从而使人能够产生错觉,就会有两种方式。其中一种就是机械式地还原。 这种还原方式还得要从保罗·高特列本·尼普可夫(Paul Gottlieb Nipkow)的圆盘说起。 俄裔德国科学家保罗·高特列本·尼普可夫(Paul Gottlieb Nipkow)早在1884年就提出并申请了世界上第一个机械式电视系统的专利。这个专利中的尼普可夫圆盘据认为也是世界上第一个电视图象光栅(television image rasterizer)。但是,尼普可夫(Nipkow)本人从来也没有做出一个模型来证明他的设计。直到1907年,放大管技术的进步才证明他的这个系统的可行性。 1907年至1910年,波瑞斯·罗星(Boris Rosing)和他的学生维拉蒂米尔·斯福罗金(Vladimir Zworykin)验证了在发射机中用快速转动的镜面扫描装置和在接收机中使用阴极射线管(cathode ray tube)的电视系统。波瑞斯·罗星(Boris Rosing)在1917年的“十月革命”中离开了人们的视线。而斯福罗金(Zworykin)之后去了美国无线电公司(the Radio Coporation of America)工作。他在那里建立了纯粹的电子式电视系统。不过,他的这个系统最终被认为是侵犯了菲罗·泰勒·范恩斯沃斯(Philo Taylor Farnsworth)的专利。 第一个半机械式模拟电视系统在1925年10月2日被苏格兰人约翰·洛吉·贝尔德(John Logie Baird)研发成功。后来,他的这个系统被英国广播公司(BBC)所采用。到了1937年,英国广播公司(BBC)终止了这种技术。因为在那时电子式电视系统更受到人们的青睐。
电子式电视
BBC 尽管,尼普可夫、贝尔德等人的设计已经开创了人类历史上的一个新纪元。然而在现代电视的身上却鲜见这些技术的踪影。我们今天的电视则更倾向于早期的电子式电视系统。 Category:电视
电视
电视这个词在不同的环境下有不同的内涵和外延。通常有以下三种意思:
指将连续的、动态的图象和声音转换为电子信号,并通过各种渠道传输电子信号,然后再将电子信号还原为图象和声音的技术;
指接收这种电子信号的设备,即可以接收并还原电子信号为活动的、连续的图象和声音的装置,通称电视接收机,简称电视机;
一种特别的社会文化现象,特指人与人之间、人群和人群之间、人群与人之间使用电视作为传播载体进行信息交流、信息传播的一种过程,诸如电视节目的制作、电视信号的传输、电视信号的接收和观众对于电视节目内容的评判和反馈等的各个方面。
电视的故事
观众对于电视节目内容的评判和反馈 电视,被世人公认为是二十世纪最为伟大的发明之一。
历史
电视不是哪一个人的发明创造。她是一大群位于不同历史时期和国度的人们的共同结晶。早在十九世纪时,人们就开始讨论和探索将图象转变成 电子信号的方法。在1900年,“television"一词就已经出现。
人们通常把1925年10月 2日苏格兰人约翰·洛吉·贝尔德(John Logie Baird)在伦敦的一次实验中“扫描”出木偶的图象看作是电视诞生的标志,他被称做“电视之父”。但是,这种看法是有争议的。因为,也是在那一年,美国人斯福罗金(Vladimir Zworykin)在西屋公司(Westinghouse)向他的老板展示了他的电视系统。
尽管时间相同,但 约翰·洛吉·贝尔德(John Logie Baird)与斯福罗金(Vladimir Zworykin)的电视系统是有着很大差别的。史上将约翰·洛吉·贝尔德(John Logie Baird)的电视系统称做机械式电视,而斯福罗金的系统则被称为电子式电视。这种差别主要是因为传输和接收原理的不同。
电视的发展纷繁复杂。几乎是同一个时期有许多人在做同样的研究。为将历史
现在,电视正在进行着一场革命。
电视技术的现状:当前电视技术的一个最明显的特征就是数字化。首先是节目制作数字化。上世纪九十年代末期,英国广播公司 (BBC)率先在全球建立起了“哥伦布”系统。这个系统使得BBC的电视节目储存、编辑、播出全面实现数字化,即非 磁带化,从而极大地提高了BBC的工作效率,节省了制作成本。另外,现在的电视机构正在逐渐淘汰传统的模拟摄象机和录象带,取而代之的是数字摄象机和各种新兴的记录载体。这个变革大大改善了图象的质量。其次,传输技术也多元化起来。除了传统的无线 微波传输外,现在还有有线电视、卫星电视等传输方式。这些新兴的传输方式有效地减轻了信号在传输过程中必然会产生的衰减 现象,保证了较好的接收质量。最后是接收技术的数字化变革(请看下一个要点:电视机的现状)。声画质量的提高和双向互动是数字化广泛推广带来的两个最大的好处。
电视机的现状。现在的大多数人用的电视机体积比起十年前来并没有小多少。因为显象管技术依然是现在最常用的显示技术。这种技术最大的缺点是屏幕的大小与体积成正比。而34英寸是这种技术所能够达到的最大极限。这显然与人们的需求背道而驰。于是,更多的显示技术涌现出来。例如 背投电视、液晶电视、等离子电视等。与此同时,伴随着电视制作和传输技术的数字化,接收装置的数字化也成为了必然。数字电视的显示效果更好,功能也更多,甚至已经可以实现初步的双向互动。电视机的另一个趋势是智能化趋势,即与其他电器的结合,特别是与电脑的结合。这将使得电视更加“聪明”,具有更多的功能,从而突破电视的传统含义(参见“前景”)。
电视传媒。发展飞速,让人应不暇接,更加迷惑。电视传媒的两极化严重。知名的、诸如BBC、CNN等几家电视机构握有强大的话语权(参见“全球传播”)。专业化程度加强,面对的受众面更加狭窄。
电视新闻中,直播这一手段被频繁使用,其旨在更加真实地还原新闻事件本身。经典案例:CNN的海湾战争报道。
前景
电视节目制作的前进方向有两个。一个是更加的真实化。即更加真实地还原事件本身。例如,CNN在新闻事件中大量的直播运用就是其中的一种体现。另一个是更加的戏剧化,例如,与CNN相对的FOX NEWS在其节目中就用大量戏剧化的语言来“渲染”美国对伊拉克的战争。当然,上述的这两个方向只是两种不同的节目制作方向,是历来有之。只是近来特征更为突出。而此外的现象还有,节目窄播化、频道专业化等。
同时,在技术越来越先进的今天,电视作为一种工具正在更多地被国家所使用。因为,现在的国家实力已不仅仅限于经济、军事等这些传统的“硬”实力的范畴。文化等软实力同样也要被考虑。因而,电视被认为是提升一个国家软实力的很好工具。目前,这种趋势正在愈演愈烈。(可以参阅“全球传播”)
电视是一种技术,也是一种文化。其文化层面当面临着其他新兴媒体(如网络)等的挑战时,影响力必然会像以前的电影、戏剧一样有所下降。但是,电视作为一种技术将会有很大的发展。电视这种技术在未来将更加广泛地与其他技术结合,从而充分地方便人们的生活。例如,最近电视技术和移动通信技术的结合就使得手机电视的提供率先在挪威成为了可能。而英国广播公司(BBC)在几年前将电视技术和互联网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将其核心网站[ BBCi]变成了一个巨大的影象资料库,使其在互动能力上走在了世界媒体的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