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柔第一王妃什么梗,为什么还说他是个好皇帝?
唐太宗李世民,在许多事上跟隋炀帝杨广很像,他杀兄夺嫡、逼父退位、强娶弟媳、废黜太子,可以说李世民在这方面上,是得到了隋炀帝七八成的真传。
可历史就是这么诡异,这样一位曾经有着巨大道德污点的皇帝,竟然是中国历史上数得着的有为之君,被人们千古传颂。那么问题来了,人们为什么会对李世民这些劣迹视而不见呢?有谁知道第一王妃这个牌子的质量好不好?
他们家的产品都是不含激素。产品的资质也都有,质量方面是可以放心的呢。
建文帝让蓝玉带兵能成功挫败朱棣的造反吗?
既然是假设,且不论朱元璋会不会留下蓝玉的老命,也不谈蓝玉这位舅老爷(南方也称舅爹)是否会效忠于建文帝朱允炆,更不谈有蓝玉端坐燕王朱棣还敢不敢动那“清君侧”的歪主意,直接切入问答正题——假如蓝玉领兵是否能够挫败朱棣造反?
《孙膑兵法·月战》:天时、地利、人和,三者不得,虽胜有殃。
孙子的这个概述,当然无可争议。不过在冷兵器时代,就一场面对面的战争而言,我以为决定失败应该分别从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来考量,硬件就是军事实力,比如兵力、兵器、后勤等,软件部分主要就是决策团队的谋略、智慧以及战争的正义性等。
那么且让我们从军事实力、谋决能力和战争公信力三个方面来看看蓝玉和朱棣哪个更有优势,更有胜出的可能?
论军事实力“凡王府侍卫,指挥三员,千户六员,百户六员;正旗军六百七十二名,守御王城四门,每三日一次轮直宿卫。其指挥、千百户、旗军,务要三护卫均拨。”
这是朱元璋通过《皇明祖训》给各地亲王设置的兵卫规定,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朱棣起步的军事家底打破天就是800人,这也和历史记载的八百勇士比较符合。
而按照《皇明祖训》还规定:守镇兵有常选指挥掌之,其护卫兵从王调遣。所以朱棣是无法调动地方部队的,唯一可能就是武装夺取或策反归附。即便是这样,把燕王府周边整个北平府及通州、蓟州、遵化、密云等地都算上,不过数万。
我们且以此时作为双方博弈的起点,因为历史上此时朱棣竖起了“清君侧”的大旗,让师出有名。
那么此时蓝玉肯定是拥有举国之兵,组织个百万之师数路并进不在话下,而且沿途山东、河南、山西、河北都可以作为补给站、后勤保障基地。
所以从军事实力来看,无疑是蓝玉与朱棣之间就是大象与蝼蚁之间的博弈。
论谋决能力这个需要从军队首领的个人能力和智囊团的参谋能力两方面来分析。
先看看个人能力。蓝玉也算是明朝开国将领,在姐夫常遇春的亲自培养下,洪武时期表现突出。南征云南,北上破元,平定西南……可谓有胆有谋,勇敢善战,为大将才。
朱棣虽然比蓝玉年轻二三十岁,靖难之役时正值血气方刚之年,而他却是朱元璋二十几个儿子里最会打仗的一个,刚过十岁就上战场,建下武功无数,朱元璋对他的培养更是言传身教。他的军事才能从靖难之役的成功以及永乐时期的建树可以看出一二。
所以从个人军事才能来看,两者不相上下,各有千秋。
参谋团队来看,朝廷的高参基本都被朱元璋干得差不多了,要不靖难之役也不会一开始启用65岁的老将军耿炳文,接着换成纨绔子弟李景隆,可见朝廷还真的还没什么高参。
而朱棣旗下后来被尊为“黑衣宰相”的姚广孝那可非等闲之辈。看看这几件事情吧。
1399年十月,李景隆率50万南军围攻北平,姚广孝指挥将士守卫城池,击退敌军。
1400年,朱棣围困济南三个月未破,姚广孝让人传信给朱棣,道:“将士已经疲惫了,还是班师吧。”朱棣于是退回北平。
朱棣本打算稍作休整,姚广孝劝谏继续进军,于是朱棣击败盛庸,攻破西水寨。后来,姚广孝又进言朱棣:“不要去攻打城池,应迅速直取京师。京师兵力单薄,一定能攻克。”这便有了革命的胜利。
综合个人及团队,谋决这一块我个人觉得蓝玉并不占优势,因为蓝玉后方毕竟是朝廷,有时还得受到后方决策影响。
战争的公信力这一点很重要,因为如果朱棣是不得民心的瞎造反,那么朱棣没有任何优势,这场战争他必输无疑,而且会输得很惨。
但是如果反过来,战争的起因还是朱允炆的肆意削藩,还是那样在诸王并无叵测的情况下“大义灭亲”的话,那就另当别论。
几个兄弟周王朱橚被贬为庶人,赶到云南;齐、湘、代、岷王先后废为庶人,湘王朱柏不堪受辱,举家自焚,齐王朱榑、代王朱桂被软禁,岷王朱楩徙漳州。
朱棣之反也是迫于无奈,更何况朱允炆和朱棣本就有皇位之争。我一直任何朱元璋的继位者应该是朱棣,因为朱标死在太子位,不应该考虑以他为皇来论继承,而应该是从朱元璋这里来谈“有嫡立嫡,无嫡立长”,朱标死后朱棣应该就是唯一人选。
所以从战争地公信力来说,朱棣依然是站在民意一方,或者说被同情一方。
综合上述三个要点,我以为蓝玉领兵镇压朱棣因在军事上占据绝对优势,赢的概率不小,而且很可能就是一战(也就是耿炳文的第一次讨伐)定输赢,因为凭蓝玉的打法,务必致其于死地,不能给他死灰复燃的机会。
但是如果蓝玉此战也如耿炳文一般败下阵来,那么后面朱棣的就有胜算了。因为此时正义必将得到彰显,士气必将得到鼓舞,第一个差距将大大缩小,而第三个优势将继续放大,即便是蓝玉也未必能奈何,更何况此时“廉颇老矣”。
有没人知道崇祯帝周皇后的故事?
周皇后(1611年—1644年),崇祯帝皇后。甲申国变,于坤宁宫自尽殉国,与崇祯帝合葬于思陵。 孙承恩《思陵典礼记》记载:“后生辛亥(即1611年)三月二十八日子时。” “初为信王妃,晓书画,亦谙药性,在潜邸,与上甚和庄,既册立,协谋去魏逆,称贤功。” 朱由检的皇后周氏,苏州人,父亲周奎,母亲丁氏是周奎的继室,家境清贫,周氏年幼时就操持家务。迁居北京后,周奎在前门大街闹市,以看相算命谋生。天启六年(1626),当时的信王朱由检为了大婚挑选王妃时,主持后宫事务的懿安皇后,以长嫂代母的身份,从众多候选人中挑选了周氏。朱由检即位以后,周氏就由信王妃晋升为皇后。 由于她出身贫寒,又在藩邸(信王府)生活过一段时间,始终保持平民本色。清初历史学家张岱在《石匮书后集》中,这样描述周皇后:在后宫常常身穿布衣,吃素食,与皇帝一起提倡节俭,一切女红纺织之类事务,都亲自动手。张岱的这些话,并非毫无根据的阿谀奉承之词,这从周氏在后宫设置二十四具纺车,教宫女纺纱一事,可以得到印证。《崇祯宫词》称赞她“有恭俭之德”,亲自操持家务,身穿旧衣服,把后宫治理得井井有条。员分百二领璇宫,撙节咸资内教功。 三洒亲蚕重浣服,拟将恭俭赞王风。所谓亲自操持家务,还包括亲自烧饭。天启七年(1627)朱由检刚刚登极时,由于魏忠贤专权,形势十分险恶,懿安皇后(即朱由检的皇嫂)秘密告诫:不要吃宫中的食物,朱由检是带了家中的麦饼进宫的。进宫后,还得提防魏忠贤买通御膳房下毒暗害,饮食全由周皇后亲自操作。这件事看起来有点不可思议,却是确凿无疑的事实,许多野史都有记载。一个能够烧饭洗衣、纺纱织布的皇后,不能说绝无仅有,至少是罕见的。 皇帝与皇后之间情深谊笃,“上重周后贤,伉俪恩甚备”,看来是真实的写照。《崇祯宫词》有一首这样写道:湘管挥来口授余,俨然村校接天居。 何当一顿童蒙膝,遂揭鸡竿下赦书。说的是这么一件事:有一个年仅十一岁的小太监秦某,在坤宁宫侍候皇后。有一天,皇后问他是否识字,秦某回答不识字。皇后就教他识字,少顷考问,秦某全部忘记,被罚跪阶下。皇帝见了笑着说:我请求先生宽恕他,如何?皇后佯装嗔怒说:怀了学规。秦某谢恩而起。透过这种日常生活细节,人们似乎可以看到皇帝、皇后之间那种寻常夫妻谈笑谐谑之情。 所生子女 1、 皇太子朱慈烺。 2、 怀隐王朱慈烜,早殇。 3、 定哀王朱慈炯。 4、 坤仪公主(待考)。 5、 昭仁公主。 6、 长平公主朱徽娖。 关于长平公主的生母,之所以会引发是否为周皇后的疑问,因为明史将公主的年龄记为甲申年十六,因此,有些人按实龄算,便说其生于1628年,有些人按虚龄算,便说其生于1629年。实际上,《崇祯长编》明确记载“崇祯三年(1630年)庚午十月甲戌,皇第一女生,中宫出。”又于崇祯十六年的记录里说:“帝谕礼部:‘朕长女年已及笄,礼宜择配,卿部榜谕官员军民人等,年十四五岁,品萃端良,家教清淳,人才俊秀者,报名,赴内府选择。’皇长女婚礼应用府第及冠服等仪,敕所司如例造办。” 而公主年纪,甲申年十六的说法仅仅存在于明史,其余史籍均作年十五,并都写明为周皇后所出,与《崇祯长编》记录公主生于“崇祯三年,中宫出”相符。因此明史应是记错了公主年龄。 1、《长平公主诔》:长平公主者,明崇祯皇帝女,周皇后产也。甲申之岁,淑龄一十有五。 2、《人海记》:长平公主崇祯周皇后所出,甲申春,年十五。 3、《明季琐闻》:长平公主,毅皇帝周后出也。名徽妮。崇祯甲申,年十五,议降周太仆子世显。 4、《春明梦余录》:公主名徽娖,明思宗女,周皇后产也。甲申年十五,伤后臂肩际,明年九月成婚。 5、《明宫词》:帝入寿宁宫,长平公主年十五,方哭。 所以,公主生于崇祯三年(1630年),周皇后出,甲申年虚龄十五,应是无疑的。 至于传说长平生母乃王顺妃,王顺妃为信王府的选侍,生下长平后血崩而亡,公主遂被周皇后收养的故事,实际并无任何史料出处,最早来源只是一段杜撰的小说情节,出自1996年林佩芬所著《天问·明末春秋》,却被后人广泛引用。
顺治皇帝23岁就过世了?
应该说,顺治皇帝的孩子并不多!
说顺治皇帝年纪轻轻的只有23岁就过世了,却还有那么多孩子,那只是说他生了那么多孩子,而存活下来的孩子并不多。
顺治皇帝在他23岁过世时已经生养了十四个孩子,其中儿子八个,女儿六个。
可是,这十四个儿女中,存活下来的只有五个!而且,其中有一个儿子在十九岁时又夭折了。实际活下去的也就四个孩子而已!是不是比平民百姓的儿女存活率还低?
而与此同时,据史料记载,这全部活下来的四个孩子中,其平均寿命也都没有超过六十岁的。这也真是够可悲的了!
为什么会这样呢?这得从顺治皇帝的生平说起。
顺治皇帝的原名叫爱新觉罗·福临,是清朝的第三个皇帝,史称“清世祖”。
清世祖爱新觉罗·福临(满语:ᡶᡠᠯᡳᠨ ,1638年3月15日-1661年2月5日),清朝第三位君主(1643年-1661年在位),清朝定都北京的首位皇帝。清太宗第九子,生母为孝庄文皇后博尔济吉特氏,出生于沈阳故宫永福宫,所以取名“福临”。年号顺治。
说起福临,这人还真不简单呢。
福临六岁登基,由叔父睿亲王多尔衮辅政。顺治元年(1644年),清兵入关,入主中原。同年,迁都北京。顺治七年(1650年),多尔衮出塞射猎,死于滦河,福临提前亲政,年十四岁。同年八月大婚。
面对全国出现新的抗清高潮,福临同大臣经过反复筹商,决定采取抚重于剿的策略,一方面实行"招降弥乱"的怀柔政策;一方面重新起用洪承畴经略湖广、广东、广西、云南、贵州等处。使局势逐渐好转,为日后进攻云贵,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顺治十年(1653年)为了恢复战乱破坏的农业经济,顺治帝采纳范文程等人的建议,设立兴屯道厅,推行屯田。顺治十四年(1657年),又积极鼓励地主、乡绅招民垦荒。对地方官员制定《垦荒考成则例》,按垦荒实绩,分别予以奖惩。同年,编成《赋役全书》颁布天下。这些措施,使濒于绝境的农业生产开始有了转机。
顺治帝对整顿吏治甚为关注,派监察御史巡视各地,惩治了一批贪官污吏。为了提高官僚机构的办事效能,顺治帝比较注意发挥汉官的作用。 到顺治末年,除东南沿海之外,全国的领土基本得到统一。
顺治十八年(1661年),顺治帝去世,终年24岁。庙号世祖,谥号体天隆运定统建极英睿钦文显武大德弘功至仁纯孝章皇帝,葬于清东陵之孝陵,遗诏传位第三子玄烨(也就是康熙皇帝)。正是因为这种种的原因,为了大清江山后继有人,顺治皇帝结婚早,嫔妃也多,因而在他23岁的年纪就已经生育了十四个孩子。
然而,顺治皇帝虽然在朝政上功绩赫赫,但是他的个人生活却相当的不幸。他的皇后是被迫娶下的,与他情不和、道不同,因而他亲政后就废了皇后。
后来,顺治皇帝又娶了一位蒙古王女为后,但是仍不满意又废了皇后。从此,顺治皇帝爱上了汉人妃子董鄂妃,对她倾注了从未有过的炽烈感情。
董鄂妃在顺治十三年(1656年)八月二十五日被册为“贤妃”,仅一月有余,顺治以“敏慧端良、未有出董鄂氏之上者”为理由,晋封她为皇贵妃。这样的升迁速度,在历史上十分罕见。
十二月初六日,顺治帝还为董鄂妃举行了十分隆重的册妃典礼,并按照册封皇后的大礼颁恩诏大赦天下。在有清一代近300年的历史上,因为册立皇贵妃而大赦天下的,这是绝无仅有的一次。这一年顺治19岁,董鄂妃18岁。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中保存了册立董鄂妃为皇贵妃的《诏书》。
按常规,皇帝只有在册立皇后的大礼上,才会颁布诏书公告天下。董鄂妃享受到这种特殊礼遇,表明她得到了顺治不同寻常的宠爱。
可是,好景不长,董鄂妃本来就体弱多病,再加上她亲生的皇四子又百日而殇,这种打击使得她从此一病不起,顺治十七年(1660)八月十九日,一代名妃、绝代佳人董鄂妃香消玉殒,病逝于东六宫之一的承乾宫,年仅22岁。
婚姻的不幸,皇子皇女的一个个过早夭折,使得顺治皇帝心灰意冷。特别是董鄂妃的离他而去,更让他万念俱灰!终于,身心俱疲的福临遁入了空门,想用佛学安慰自己冷寂的灵魂。
然而,福临卸不掉国家的重任,现实不允许他出家;可同时,他疲惫的身心也已经撑不起那么一个偌大的国家了。因而,福临出家不成英年早逝。顺治十八年(1661)正月初二夜,年仅二十四岁的青年天子便与世长辞了。
顺治皇帝的一生是很悲哀的。婚姻不如他意,爱情来了又匆匆离去,二女不能两全,家国心事无人分担。说白了,他就是一个孤家寡人!虽然他有十四个孩子,好像很多,但真正活下来的就只有四个,而且他还没有看到他们一个个长大成人,到死他连继承他皇位的人都没来得及选定就在23岁早早的年纪亡故了。按照民间的说法,这也算是一种“夭折”——男人三十而立啊!
所以,别看顺治皇帝23岁就过世了,他却还有那么多孩子,这并不能说明什么。在民间,就他那样的儿女存活率,这是会被老百姓笑掉大牙的。这样大的生育率和如此小的存活率,还真是太少了!没谁了。唉!
死后的顺治皇帝火化后宝宫(骨灰罐)安葬于遵化马兰峪,是为孝陵。佛家人死后才会火化!福临也只有死了才能实现他的初加盟,寻求自己的身心安宁。悲哉!不幸。
谢谢!
中国历史上哪位皇帝最奇葩?
中国历史上有无数的皇帝。由于皇位继承的特殊性,导致中国历史上有出现了很多奇葩的皇帝。
如果对这些奇葩的皇帝做排名的话,估计这几位应该可以轻松占据前三位。
第三位:最搞笑的皇帝
明武宗,正德元年(1506)至正德十六年(1521)在位。自幼贪玩,喜欢兵术,而且非常不愿意受宫廷的约束,所以给自己造了两个自由活动的天地,一个是豹房,一个是宣府的镇国府。豹房最初是朝廷用来训服豹子等凶猛野兽的地方,后来武宗花了几十万两银子,在北海附近修了这个豹房,在那里醉生梦死,酒色俱全。为了远离京城,他还自封为“总督军务威武大将军总兵官”,以及镇国公,还让兵部给自己发饷。为了不让大臣们不停地罗里罗嗦,他还特别规定,大臣一律不准到宣府去。
宁王造反,著名的理学名臣王守仁很快平叛,但武宗对此很不高兴,因为没有他动手的机会。另外,武宗的好色是有名的,到处留情。
不过,武宗也有厉害的一面,他对于权力抓得很紧,他还同蒙古小王子开过一仗,以五六万人抗击四五万蒙古人,获得大胜,比起英宗以50万人却变成俘虏有天壤之别。武宗还与士兵同吃同住,并亲手杀敌一人,有很高的军事指挥才能。
历史学家黄仁宇说明武宗处事刚毅果断,批答奏章,决定国家重大事件,都非常决断。弹指之间诛杀刘瑾,平安化王、宁王之乱,大败蒙古小王子,且多次赈灾免赋。而且,他在位时臣下仍有不少贤才,也从侧面反映出这位帝王治下总体上仍有可称道之处。《明史》说他“明自正统以来,国势浸弱。毅皇手除逆瑾,躬御边寇,奋然欲以武功自雄。”
但无论如何,明武宗为政期间荒淫无道,国力衰微,一生贪杯、尚武、无赖,喜好玩乐。特别是他的三次平息叛乱,自封官位,俸禄,自编新名字“朱寿”,都为世人所诟病。
第二位:最虚伟的皇帝
王莽是中国头号伪君子皇帝。白居易曾写《放言诗》:
赠君一法决狐疑,不用钻龟与祝蓍。
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
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
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
王莽通过特务的方式,搞掉自己的表兄、政治竞争对手淳于长,38岁位列公卿,“莽既拔出同列,继四父而辅政,欲令名誉过前人,遂克已不倦,聘诸贤良以为掾史,赏赐邑钱悉以享士,愈为俭约”。
有一次,王莽的母亲生病,“公卿列侯遣夫人问疾,莽妻迎之,衣不曳地,布蔽膝。见之者以为僮使,问知其夫人,皆惊”。宰相的夫人穿得破破烂烂,让别人都误以为是仆人。
但王莽一旦当上皇帝,便露出真面目。“及其窃位南面,处非所据,颠覆之势险于桀、纣,而莽晏然自以黄、虞复出也。乃始恣睢,奋其威诈,滔天虐民,穷凶极恶,流毒诸夏,乱延蛮貉,犹未足逞其欲焉。是以四海之内,嚣然丧其乐生之心,中外愤怨,远近俱发,城池不守,支体分裂,遂令天下城邑为虚,丘垅发掘,害遍生民,辜及朽骨,自书传所载乱臣贼子无道之人,考其祸败,未有如莽之甚者也。”
第一位:最傻的皇帝
中国历史上最有名的白痴皇帝是西晋惠帝司马衷。他本是晋武帝司马炎的嫡次子,由于其兄司马轨早死,他就成为嫡长子,被立为东宫太子。当时,负责教养太子的东宫官员都知道太子是个白痴,但为了维护嫡长子的继承制以及自己未来的帝师地位,便合伙长期对晋武帝陷瞒真相。晋武帝死后,司马衷即位做了皇帝,是为晋惠帝,其白痴真相便再也隐瞒不住了。
有一次他出外听到青蛙叫声,便傻乎乎地问侍从:“为官乎?为私乎?”意思是这些青蛙是公家所有是私人所有的?侍从听了哭笑不得,无法回答,只得敷衍道:“在官田为官,在私田为私。”
有一次,全国闹饥荒,老百姓没饭吃,饿死无数。这个白痴皇帝听了大臣汇报后,感到很奇怪,竟问侍臣说:老百姓既然没有饭吃,“何不食肉糜?”《资治通鉴·晋惠帝元康九年》引用了这条文献,胡三省在作注时说:“糜……粥也。”
宋代陆游作《闻杜鹃戏作绝句》:“劳君树杪丁宁语,似劝饥人食肉糜。”
清代金圣叹在《甲申秋兴》诗中说:“今冬无米又无菜,何不作官食肉糜。”
总之,这荒唐的话语成为千古笑话。
王公大臣们知道惠帝是个白痴后,便都心怀不轨起来,争权夺利,结党营私,最后终于爆发了骨肉残杀的“八王之乱”,导致五胡乱华,百姓遭殃。惠帝本人在糊糊涂涂做了17年皇帝后,也受尽磨难,被人下毒而死。不久,西晋灭亡。
当然,其他的奇葩皇帝想必也少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