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鹅已经看穿了一切是什么梗,刘郎已恨蓬山远?
“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出自唐代李商隐《无题四首(其一)》。
1、这句诗的意思
我就像古代的刘郎,本已怨恨蓬山仙境的遥远;我所思念的人啊,谁知更隔着蓬山千万重!
可说这是李商隐的一首艳情诗。写的是女主人思念远方的情郎,远隔千里难相见。也抒发了男子对身处它乡情人的刻苦思念之情。
2、作者写这首诗的缘由
李商隐为会写这样一首诗呢?原来他在十五六岁的时候,被家人送往玉阳山学道。在这期间,他与玉阳山灵都观女氏宋华阳相恋,可是他们的感情却不能让外人明知。
所以,他只能以诗代情,并隐其题。李商隐写的以《无题》为题的诗,可以说很多都是描写他两人之间的思念的情诗。因此,这首诗也不例外。
3、下面让我们来欣赏一下这首诗:
来是空言去绝踪,月斜楼上五更钟。梦为远别啼难唤,书被催成墨未浓。
蜡照半笼金翡翠,麝熏微度绣芙蓉。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
这首诗意思是:
说好的要过来,其实就是一句空话,此去便杳无行踪。我在楼上等着你,一直到残月西斜,传来五更的晓钟。因为别离而积思成梦,梦里悲啼,长唤难醒;醒来就匆匆提笔给你写信,那急切的心情,还没等墨磨浓信就写完了。
蜡烛的余光,半罩着饰有金翡翠的帷幕;兰麝的香气,熏染了被褥上刺绣的芙蓉。我就像那古代的刘郎,早已怨恨蓬山仙境的遥远;所思念的人啊,更是隔着蓬山千重万重!
4、那么诗中的“刘郎”是谁?有什么典故呢?
“刘郎已恨蓬山远”一句取自刘晨阮肇入天台山遇仙女的典故。
刘晨阮肇是刘义庆的《幽明录》中的一个传奇故事。
汉明帝永平五年,会稽郡剡县的刘晨、阮肇两人一起到天台山采药,结果迷了路。
他们在山里困了好多日子,所带的干粮也吃完了,两个人饥饿难忍。幸好山里有桃子等野果,也有溪水喝,他们就靠这样勉强度日,但也始终没有走出天台山。
有一天,他们正走着,发现了一条大溪。溪边有两个姿色妙美的女子,就像天上的仙女一般。
两位女子见到他们笑道:“刘晨、阮肇你们俩可是来晚了。”
刘晨、阮肇一听,非常惊讶,仙女们竟然知道他们的名字,好像是老朋友一样,于是他们就跟着仙女们向前走。
仏女把他们带到了一间瓦屋里,屋里挂着绛罗帐,帐角上挂着铃铛,上面金银交错,床头还站着十个侍婢。
仙女们又请他们吃胡麻饭、山羊脯、牛肉,味道甘甜美味。
吃完饭,有仙女走进来,手里拿了几个桃子,对他俩笑着说“祝贺我们夫婿的到来”,于是刘、阮两人就与仙女结为夫妻。
过了十天,他们想要回家,但仙女们不让,只好又停留了半年。
适逢春日,刘晨﹑阮肇更加思念家中,于是仙女们就叫来三四十个女子,奏乐送别二人,并给他们指出回家的路。
两个人到家后,却发现亲人和邻居都不见了,家中的房屋也变了,一切看起来是这么陌生。
这时有人来,说是他们的七世孙,还说祖上说他们两个人去山里采药,迷了路就再也没回来。他们这才恍然大悟,这时已经过去了三百年时间了。
“刘晨阮肇”这个典故被后世的文人不断写进诗词,“刘郎”和“阮郎”就成了“情郎”的代名词。诗人李商隐也是借用这个典故,写出了自己怅惘与思念之情。
5、如何欣赏理解这句“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
诗人运用刘郎的典故,充分描写了两人想再相会的那种期望与遥遥无期绝望心情。也刻画出了诗人所表现的相思、怅惘、忧愁的多重情感。诗人的“一万重”更让这种忧伤之情与苦闷更加突显,也使得作品的主题情感更加鲜明、突出,引人入胜。
李商隐用这句“刘郎己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就是想告诉后人,当年的刘晨已经找不到回去以前仙女居住的路了,而我现在要找到你比当年的刘晨还要难,不管怎么说,刘晨最终还是有回家的路,但我去哪里找你都不知道。这种无奈、愁绪、怨恨、又有所期待之情表现的是淋漓尽致。
图片来自网络
你有多久没哭过了?
我最近做梦哭啦!,可能是在平常生活中的烦恼、压抑或者所受的委屈太多了,而你又不愿意跟别人沟通和倾诉,久而久之,就会在睡梦中潜意识下形成了哭的行为。
你现在过得幸福吗?
您好,我是枕书美文,很高兴回答您的问题。
关于你现在过得幸福吗?累吗?有何感受?这个问题,我的回答是:幸福,也累,幸福并不是我现在的外在条件有多好,而是我对幸福的要求比较高,现在父母都健康,有了家庭,很温馨,也有了孩子,在上幼儿园,我自己也健康,所以我觉得幸福。但也很累,因为上有老下有小,压力很大,而且自己的梦想还没实现,很多想做的事没有去做,所以为了生活忙碌奔波,很累,但累也是值得的,成年人的生活没有容易二字,尤其是人到中年的朋友们想必都能体会到这种感觉,但既然我们有家有责任,就不能颓废不能放弃,哪怕我们努力到最后也还是一个普通人,也没实现梦想,最起码我坦然了。
我的感受是人最难的事是面对自己,你是个什么样的人?你如何面对自己?这个是一生都需要学习的难题,当我接受了自己没那么优秀,当我原谅了自己曾经懦弱,当我理解了自己的言行举动,我跟自己和解了,也就是跟全世界和解了,我才能放下包袱更轻松的上路。
以上就是我的观点,希望可以帮到您。
台湾和香港的繁体字有什么区别吗?
港版:歎 台版:嘆不管是“歎”,还是“嘆”,其实这就是一个“叹”字,《说文》解释:歎,他安反,字或作嘆。
破译成人话就是,歎从欠,欠是打呵欠,与出气有关,所以香港的叹写作“歎”,然鹅,台湾同胞却看穿了这个呵欠的本质,打呵欠必须要从口出,“嘆”就华丽丽的出场了~
港版:爲 台版:為港、台的这俩儿繁体“为”,本意上啥区别也没有,但显然港版的“爲”要比台版的“為”更加古老。
因为“爲”头上的爪象形也,人家是从甲骨文、西周金文以及小篆转化的,而“為”则是由隶书和楷书简化而来,谁辈分高一目了然。
题外话扯一下,因为象形嘛,所以“爲”的最初本意其实是母猴儿呢!
港版:着 台版:著当“着”表示助词“着(zhe)”或是穿着的“着(zhuó)”时,台湾同胞一致写成“著”,而香港同胞不管台湾怎么捣腾,始终与祖国母亲保持一致步调。
甭管啥意思就写“着”,咱就静静地看着海峡那边的哥们儿装B!
港版:粧 台版:妝《说文解字·女部》解释,妝,饰也,从女,本意梳妆打扮,“妆”即是“妝”的简写,而《玉篇·米部》“糚”下云:饰也,亦作粧。
都是“饰也”,那么“糚”就是“妝”字,“粧”也是“妝”字,又有《异体字手册·六画》中:以“粧”为“妝”之俗字。
可见港版的繁体“粧”与台版的“妝”其实互为异体字,不过港版的毕竟多了个中转站,所以啊,台版的“妝”为优先常用。
港版:牀 台版:床这个“床”字繁体,台版的“床”终于是我们认识的床了,可港版的就不同了,《说文》:牀,安身之坐也。从木,爿( pán)声。字亦作床。
古闲居坐于牀,隐于几,不垂足,夜则寝,晨兴则敛枕簟。
追古溯源,所以港版的床则写作古人吃喝拉撒都窝在其上的“牀”。
港版:裏 台版:裡看一眼,我还以为“裏”是包裹的“裹”,再看一眼,它就不是包裹的裹,而是上里下衣的“裏”,“衣内也《说文》”的“裏(lǐ)”,差点儿看走眼了都。
所以说论“里”字,还是人家台版“左衣右里”的“裡”比较顺眼~
港版:綫 台版:線说“线”的繁体字前,文字君先引用一番,《说文》:綫,缕也。《周礼·天官》:缝人掌王宫缝線之事。
表面看两句没啥关系,但是有重点呀,《周礼》下面批《注》曰:線,缕也。都是“缕”,都是“线”,港台就是各写各的,反正意思到位了就成,可怜咱们这些只会简体字的兄弟姐妹们~
港版:麪 台版:麵当“面”作面粉小麦粉玉米粉各种粉时,香港用“麪”,台湾写“麵”,俩字,眼熟的各占一半,那咱就来说说眼熟的这一半。
香港的这一半用得是“丏”,乍一看跟“丐”长得挺像的,一个不小心就能看走眼。
为了避免走眼,台湾果断地选择用“面”代替“丏”,还能在众多复杂的繁体字中不用查字典就知道它就是“面”的意思,真是太机智了!
港版:鈎 台版:鉤“钩”就是那种形状弯曲方便挂东西的挂钩、带钩,所以说它的繁体港版的“鈎”就很容易理解了,里面的构造“厶”十分形象,但是台版“鉤”里的小“口”是怎么回事,表示已用尽了想象之力。
港版:衹 台版:只话说在唐、宋之前,“只”还是写作“衹”的,由于我们老祖先们伟大的智慧,唐宋之后大多就简写为“只”了,并且流传至今。
朱元璋真的火烧庆功楼了吗?
朱元璋真的火烧庆功楼了吗?其实人们心里清楚,这是根本不存在的事情。事实上,满清抹黑朱元璋向来已久,仅从目前存世的朱元璋画像,就可见一斑。在所有存世的朱元璋画像中,朱元璋都是猪腰子脸,而且脸上无数麻子,这是抹黑的行为。一些文人就加以想象,夸大成为“火烧庆功楼”。这种说法大致都是出自民间故事和小说演义中,民间故事最具代表性的有晋剧《火烧庆功楼》、小说《大明英烈》、小说《明英烈传》。正史上从未记载过什么火烧庆功楼的事儿。1368年,朱元璋在南京称帝,建立了大明王朝。洪武三年朱元璋开始对跟随自己建立功业的文武大臣进行封赏,总计封赏36人。六位公爵,分别是魏国公徐达、韩国公李善长、郑国公常茂(常遇春的儿子,常遇春此时已去世)、曹国公李文忠、宋国公冯胜、卫国公邓愈。二十八位侯爵,分别是汤和、耿炳文、傅友德等人。两位伯爵,分别是刘基和汪广洋。而小说和晋剧是这样说的 : 庆功楼就是为了这些人而建,表彰他们的功绩。因为朱元璋开始对这些曾经同甘共苦的开国大臣起疑心,因为害怕他们谋反,从而夺取他的皇位,这是庆功楼的最终作用,用来解决这些大臣。庆功楼盖好之后,朱元璋派人在里面装满炸药和干柴,准备借机点火然后除掉这些功臣,但是此时却被刘基看穿了。直到庆功楼宴会开始这天,这些文武大臣还被蒙在鼓里,朱元璋邀请这些功臣,共同庆祝庆功楼建成,大家在此饮酒作乐,很是高兴。大家醉意正浓的时候,朱元璋离开酒席,庆功楼便随着几声巨响,在大火中熊熊燃烧,开国功臣、歌女、侍从,近千人都死在这火海之中。而以上36位开国功臣,只有五位逃脱,分别是刘基、汤和、耿炳文、郭英、徐达。但是徐达因为在刘基提示下逃脱,回家后的徐达因此时生病,医生提示徐达不能吃鹅,而朱元璋却赐给徐达蒸鹅,徐达吃完后死。所以真正活下来的其实就刘基、汤和、耿炳文、郭英四位。明眼人一看就会发现,这样的故事一看就是瞎编的,但是他的瞎编是有一定的原因的:首先朱元璋封爵之时,每人赏赐一个免死铁劵,有的甚至有两个,这样的待遇让他的大臣开始变得腐败。再者朱元璋害怕这些大臣功高盖主,宋太祖赵匡胤的“黄袍加身”就是一个例子。还有就是朱元璋确实杀死了很多开国功臣,而且最后受牵连人数众多,实际也造成了空前绝后的惨状,而人们也将这些案子命名为“明初四大案”。还有就是以朱元璋的视角来看,他更担心的是自己死后,太子朱标性格温顺,怕这些功臣对太子构成威胁,但是朱标却早于朱元璋去世。朱元璋并无火烧庆功楼这样的愚蠢事,因为跟随朱元璋的开国大臣们,却没有一个是烧死的。看看这些功臣们:徐达、刘伯温、李文忠、邓愈、汤和、沐英等人都是明朝成立后病死的;常遇春因病死于北伐途中;李善长因胡惟庸案被杀;傅友德因请赏田被朱元璋赐死;蓝玉是触犯法而死于蓝玉案。这些只是其中一部分,但是大部分人还是因病去世,因为毕竟年轻时连年征战,身上总会留下点疾病啥的。至于庆功楼,在历史上根本就没有记载,朱元璋在南京确实建过楼,但是这座楼名字叫做忠勤楼,是用来朱元璋跟臣子们导论国家大事的。并且这座忠勤楼,也是臣子们发挥自己文采的题材,其中汪广洋、陶安等著名诗人都提到过此处。《英烈传》中的这一段“火烧庆功楼”就是满清时期评书里面胡编的一个段子。是为了配合满清当局的文字狱、修改诋毁书籍等文化上,对明朝人民歌颂朱元璋的形象进行的篡改。事实上朱元璋确实滥杀成性,那时的朱标深表反对,“陛下诛戮过滥,恐伤和气。”据说朱元璋听了朱标的劝说没有反应,他命人找来一根长满刺的树枝,让朱标握住。朱标怕被刺伤,没有握。朱元璋语重心长地说道:“你怕刺不敢握,我把刺给你去掉,不好吗?”所以,朱元璋杀人如麻这是事实,但“火烧庆功楼”这样的事情确确实实是无稽之谈。
在农村什么是你最不能忍的?
在农村,很多事情都不能忍,但是,往上数三代,我也是农民的后代,再不能忍也得忍。
小时候的假期,最想去的地方就是回老家。好玩呀,可以不被限制在钢筋混凝土的房子里,父母不会担心马路上车来车往不安全,可以彻底放飞自我。一个假期下来,黑的和煤球似的,但即便如此,还是愿意去农村。
工作了,成家了,回去农村的机会越来越少,偶尔回去,发现农村生活已经不适应了,有些地方真的是忍无可忍。
农村人的热情
回到农村,上到八九十岁的老人,下到三五岁的孩童,说起来,个个儿沾亲带故,不管认识不认识,见面都会寒暄几句。
为啥不适应呢?三五十岁以上的七大姑八大姨,见面就会关心你几句:现在哪儿呢呀?做什么工作呀?一个月赚多少钱啊?买房没买车没?你老公做什么的呀?怎么这么大年龄了还不找对象啊?……
面对查户口似的关心,你能说点啥?问题是这些事情和他没半毛钱关系,但是你还得耐心回答,举止得体,真的太累了。
上厕所问题
现在农村相对好多了,尤其是南方农村,但是我老家在大西北,几乎家家都是旱厕,这个旱厕真的是让人很郁闷。
大冬天,外面冷的要命,上个厕所需要极大的勇气,夏天呢,是不冷了,但是那个味儿真的受不了。尤其是带着小朋友回去,小的时候哭着闹着不会上厕所,没办法,回去前先买个儿童马桶带上。
对于我来说,也都是尽量少吃少喝,目的是为了少上厕所。
饮食习惯
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饮食习惯,农村人尤其热情,到了谁家不吃顿饭再走那肯定说不过去。
问题是,面对主家准备的一桌饭菜,大海碗装的米面,比拳头大的馒头,尽管你已经吃撑了,可最终,可能还会落一个你现在过好了,吃不得农家饭菜的说法。
加之,两地口味差异,有些饭菜小朋友根本吃不了,结果就是,主家没少费心,孩子没吃好。
当然,农村的蔬菜、水果、肉类,要比我们在城市里买到的健康得多,只是,我怕待久了,回到城里,我的胃消受不起被农药残留污染的食材。
其实,工作之余,我最喜欢去的地方还是农村,这可能是骨子里留下来的东西,改不了了。
经常,我会带着孩子到周边的山里去玩,让孩子亲近自然,爬爬山玩玩水,抓个鱼摸个虾,那种惬意是城市里永远没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