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突然有心梗症状呢,心绞痛是怎么引起的?
感谢您的邀请
如果怀疑是心绞痛一定要去医院确诊,不可自行诊断和用药哦。心绞痛是冠心病最常见的症状,分为稳定性心绞痛和不稳定性心绞痛。
稳定性心绞痛主要发生原因是心脏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血管狭窄,心肌突然间缺血缺氧而出现疼痛。
典型的稳定性心绞痛疼痛部位是在胸骨后或左前胸,当然有些患者也不一定在这两个部位,也有些患者疼痛会放射到颈部、咽部、颌部、上腹部、肩背部、左臂及左手指内侧或其他部位,所以有些患者会有疑惑,明明是牙痛或脖子疼,怎么就被确诊为心绞痛了呢,就是这个原因。但每次心绞痛发作部位往往是相似的,不会说今天表现出牙痛,明天表现出肩膀痛,疼痛部位相对固定。
疼痛性质常呈紧缩感、绞榨感、压迫感、烧灼感、胸憋、胸闷或有窒息感、沉重感,有的患者只述为胸部不适,主观感觉个体差异较大,但一般不会是针刺样疼痛,有的表现为乏力、气短。
发作呈阵发性发作,持续数分钟,一般不会超过10 分钟,也不会转瞬即逝或持续数小时。如果心绞痛发作时间超过30分钟,就要怀疑是不稳定性心绞痛或心梗了。
慢性稳定性心绞痛的发作与劳力或情绪激动有关,如走快路、爬坡时诱发,停下休息即可缓解,多发生在劳力当时而不是之后。舌下含服硝酸廿油可在2~5 分钟内迅速缓解症状。
所以您说心口痛是不是就是心绞痛,这个真说不准,如果疼的时间非常短,才几秒钟,或者是针刺样疼痛,那肯定不是心绞痛。
希望上述回答可以帮助到您。
身体出现这4种异常?
深夜,救护车呼啸着进入了医院,车上躺着的一位男性,随行的女子满脸焦急,不停地催促医生:"医生快救救他吧"。
医生经验丰富,熟练地查看患者的状况,发现情况不太乐观,患者一经进入了深度昏迷,血氧、血压持续下降,呼吸也越来越弱。
医生和患者家属谈话、签字后,立即将患者推进了抢救室,进行心肺复苏、药物维持血压等等,但经过3个小时的抢救,还是没能挽回患者的生命。
患者的妻子得知这一结果后,终于控制不住自己的情况,痛哭道:都是他自己作出来的啊!
医生不解,问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原来,患者姓胡,今年才29岁。
平时上班勤勤恳恳,是一个大好青年,唯一的消遣方法就是下班之后打游戏,一局游戏短的十几分钟,长的四五十分钟。
尤其是在玩排位赛的时候,一玩就是几个小时,甚至熬到凌晨两三点都是常有的事情。
今晚妻子做好饭喊小胡吃饭,小胡光顾着玩游戏了,嘴上一直答应着,但身体却一直坐在电脑前一动不动。
妻子忍不住说了句天天就知道玩游戏,谁知小胡突然把键盘掀翻,还怒斥妻子:催催催,催的我排位赛都输了,你烦不烦啊。
话音刚落,小胡就觉得胸口剧痛,小胡跟妻子都没太当回事,结果十几分钟后,人突然躺在地上了,妻子才赶紧打了急救电话。
医生解释:小胡的人心梗,与他长期坐着不动有关
小胡每天上班坐着,回到家打游戏也是坐着。
而长时间坐着不动,会使体内的血液流动速度减慢,并增加血液的粘稠度,增加下肢形成深静脉血栓的危险。
当暴躁、愤怒、突然起身时,血管就容易脱落,发生血栓栓塞。当血栓堵塞了冠状动脉,就会影响血液流动,使心肌缺血缺氧,诱发心梗。
心梗来临前,身体会发出这4个信号,千万不能忽视
信号1、胸痛难忍
这是心梗最常见的一个症状。
疼痛的位置通常在胸骨的正中间,或者稍微偏左侧的位置,疼痛感会不断的加剧,伴有濒死感。
心梗引起的胸痛一般会持续15~20分钟左右,或者更长。
信号2、失眠、焦虑
尤其是没有失眠经历的人,要警惕这一症状。
这种失眠具体表现为:睡着后在半夜不明原因的惊醒,并且伴有难以解释的恐惧感与焦虑感。
信号3、牙疼
这一症状被称作"心源性牙疼"。
通常持续3分钟左右,并会在一周之内反复发作,当牙疼发作时,服用一般的止疼药难以缓解。
信号4、咳嗽
这也是心梗的一个不典型症状。
这一症状被称为"心源性咳嗽",是左心室早衰的一种早起表现,如果出现不明原因的久咳不止、咳血等状况,要警惕心脏问题。
养护血管、心脏健康,谨记"2少、2多"
"2少"
第1少、熬夜
长期熬夜,对人体健康百害无一利。
熬夜的时候,人体内会分泌出更多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等压力激素,使血压升高。
长此以往,使动脉粥样硬化进程加速,增加心脏负担,易诱发心梗。
建议,每晚23点之前进入深度睡眠,每晚保证7~8个小时的有效睡眠。
第2少、盐分
盐分摄入过多,易使血压升高。
因为盐的主要成分是钠离子,进入体内易引起水钠潴留,增加血容量并升高血压。
不仅如此,盐分摄入过多还会使血管平滑肌细胞水肿,导致血管腔变窄,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
建议,每人每日盐分摄入量不超过6g,包括调味品、加工肉类等中的隐形盐分,而本身患有高血压者,每人每日盐分摄入量要更少。
"2多"
第1多、补充抗氧化剂,减慢血管老化——如玲珑菊、杜仲茶、乌龙茶
氧化过程是损伤血管的主要"凶手"。
人体有机物氧化时,会产生对血管破坏力极强的自由基,就像机械运转时产生的碎屑,很容易就会与血管壁细胞膜、相关蛋白质发生反应,还能将LDL-C转化成氧化LDL-C沉积在血管,对人的血管造成不可逆的伤害。
而抗氧化剂一般人体无法合成,必须从食物中摄取。
而茶饮,更利于人体吸收,如:"玲珑菊、杜仲茶、白茶、乌龙茶"等,常饮有利血管。
其中,"玲珑菊"中的类黄酮作为抗氧化剂,可帮助抵消、稳定人体内环境中产生的有害自由基抑制自由基对血管的损伤,降低心梗等心脑血管的发病率。
第2多、午睡
心脏位于胸部,为阳位,主血脉。
心脏一日的工作所消耗的能量巨大,而中午阳气旺盛,适当午睡可以调节阴阳平衡,对养心有利。
建议,中午适当休息,最长不要超过30分钟,以免耽误夜间的睡眠。
脑梗为什么来得那么急?
春季,很多人会出现疲乏、嗜睡、频繁打哈欠等现象,人们通常称之为“春困”。殊不知这可能是脑梗的先兆。
春季早晚温差大,刺激人体交感神经兴奋,毛细血管收缩,使血压升高;气候干燥,人体消耗水分多,导致血液黏稠、血流减慢;春天春暖花开,人们户外活动增多,有的人脑血管对由静到动的负荷量耐受性一时不适应,易引发脑梗。
中老年人是脑梗疾病的主要发病群体
脑梗死又称缺血性脑卒中,是指局部脑组织因血液循环障碍,缺血、缺氧而发生的软化坏死。
脑梗的发病人群主要集中于年龄在45岁至70岁之间的中老年群体。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们身体内的新陈代谢逐渐变慢,尤其是在日常生活中有不良生活习惯、饮食习惯、缺乏运动、身体兼有某些慢性疾病的人群,都是该疾病的主要高发人群。
糖代谢、脂肪代谢、蛋白质代谢俗称人体三大代谢,糖代谢变慢易造成血糖升高;脂肪代谢变慢易造成脂肪堆积、肥胖,从而引发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疾病,而这些慢性疾病又易引发脑部血液循环障碍,造成血管局部堵塞,日积月累,随着血管堵塞程度的加剧,最终引发脑梗。
很多疾病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在人体内一点一点变化衍生出来的,脑梗亦是如此。但是由于每个人体质的不同,有的人血管已经堵塞了60%、甚至70%,身体可能仍旧没有任何明显征兆,但是有些人在血管堵塞初期,就已经开始有了明显的表现特征。
据了解,脑部发沉、头晕、眩晕、说话不利落、吐字不清晰、视物不清楚,都可能是局部脑组织血液循环障碍的初期征兆。
如果以上症状出现时间较短、反应较轻,且通过良好的休息和调整症状可自行消失,那么问题尚且乐观。如果以上症状频繁出现,就需引起重视。人们应立即前往医院进行CT、核磁等相关检查,查看血管是否已经出现堵塞状况。
脑梗治疗需三通三补、标本兼治
如果脑梗发生了必须尽早治疗,避免延误病情。但是由于有些患者在发病初期可能不会出现较为明显的临床症状,所以定期体检很重要。
与西医治疗不同,中医治疗脑梗的主要原则是改善脑部血液循环,增加脑血流量,缩小脑梗塞面积。结合多年临床经验,如今温吉焕医生针对脑梗塞的中医治疗原则是标本兼治,从血管、经络、脑窍、脾、肾、气血同调,以益气活血通脉法,实施通血管、通经络、通脑窍、补脾、补肾、补脑的三通、三补相结合原则。
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兼顾补、通、治、防,并选用益气、养血、活血、通络的中草药经验配方,可以帮助人体脉络通畅。
该疗法还具有通调气血、保证气血平衡、使气血旺盛、使闭塞的血管得到疏通的益处。
由于每个人的发病原因、身体体质等各不相同,有的人可能气血不足的症状表现的更为明显,有的人可能肾虚症状表现的更明显些,所以医生需对不同的患者对症下药,患者切不可自行盲目用药。
脑梗疾病非中老年人“专利”
据了解,如今在所有的脑部疾病当中,脑梗疾病的发病率一直居高不下。尽管中老年群体是该疾病的主要高发人群,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年轻人就没有罹患脑梗的可能。
近年来,接触到的所有脑梗疾病患者中,有约10%的患者是年龄在25岁至35岁之间的年轻群体,而这一群体具有的最主要的共性就是生活压力较大、作息时间不规律、没有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有抽烟、喝酒等不良生活习惯,本身缺乏运动,再加上家族里有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等遗传基因。以上因素,都可能是造成他们脑梗提前发病的原因。
因此,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一定要重视自己的身体健康,重视体内血管弹性的变化,预防血管斑块变大。
人体内的血管就像家中的自来水管一样,使用多年以后,管道内壁就易结垢、生锈,这时管道内的水流受阻而无法通畅运行,而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等,就像是人们血液中的“水垢”,当它们在血管壁上越积越多、形成斑块,血管壁的弹力就会降低,最终人们就会因缺血而诱发脑梗塞。由此可以看出,保持血管通畅至关重要。
在平时的日常生活中,人们应多食用富含维生素的食品,如西红柿、山楂,饮食以清淡为主,应把食用盐控制在6克左右,增加钾的摄入可降低血压,预防中风。
多吃桃、橙、香蕉、菠菜、毛豆等富含钾的食物,少吃动物内脏,保证日常饮水量,每天应保证5至8杯水(约1000毫升至2000毫升)的饮水量,这样有助于稀释血液,预防血栓形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远离脑梗塞。
如何预防脑梗塞
1.膳食均衡,进补适宜
膳食不均衡是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饮食一定营养搭配合理,吃饭定时,定量,不暴饮暴食。另外,运动少,补充热性食物和滋补过盛容易造成血脂增高,诱发心脑血管疾病,因此春季进补要根据个人的体质进行。
2.心理平衡
忧郁、焦虑、悲观的情绪,精神压力,以及大笑等都会引起血管内膜收缩,加速血管老化,情绪激动更是心脑血管病的大忌,因此应心平气和,保持良好的情绪和愉快的心情,让身体的免疫机能处在最佳状态。
3.劳逸结合
作息时间规律,疲劳和晚睡熬夜会打乱心脑血管生物钟,造成身体的组织器官功能失调,导致血管收缩,血流减慢,黏稠度增加,时间长了还会影响血脂的新陈代谢。
4.适当运动
运动量少可造成血流缓慢,血脂升高,心脑血管患者要适当运动,但要注意合理安排运动时间并控制好运动量。
什么样的年轻人易发心梗?
上周五抢救了两个30多岁的心肌梗死,一个是有明确的家族史,他爸爸哥哥都是心肌梗死,加之他抽烟。另一个肥胖+抽烟喝酒+不控制三高,也心梗了。
这两位并不是我们遇到过最年轻的心肌梗死,我们在临床见过最年轻的心肌梗死才21岁,是一位在校大学生,而且确实是严重动脉粥样硬化形成导致的心肌梗死。
心肌梗死曾经被我们认为是老年病,后来变成了中年病,不知何时青年心肌梗死也越来越多。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心肌梗死越来越年轻化,哪些年轻人更容易发生心肌梗死呢?
其实这些年轻的心肌梗死患者还是有很多共同点的。
第一、家族史如果父母在年轻的时候发生过心肌梗死,或猝死,那么这些人发生心肌梗死的风险就很大。遗传基因是很强大的,但我们暂时又没办法改变自己的遗传基因。这部分人更应该从小就开始培养自己的健康生活,您想想基因改变不了,如果你再抽烟喝酒,不控制饮食不控制体重,那么无疑就是双重影响,加大发生冠心病,发生心肌梗死的因素。
第二、生活方式这个是目前引起年轻人心肌梗死最主要的原因,随着现代化的进程,随着改革开放的成果,我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这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吃和行、工作、睡觉,我们可以想想30-40年前我们吃的是什么,吃肉只有过年才有,吃油必须有限制,大部分时间是以粗粮为主,植物食物为主,吃糖也是偶尔才有;可如今顿顿吃肉,顿顿高油,餐餐细粮,动物食物不断,而且都是深加工,高盐高糖高油加工;我们的身体还没准好好接受这么好的食物,于是我们的身体渐渐就发生了发生着变化。
我们再想想多年前出行就是靠走路,最好就是一个自行车,但不管是走路还是自行车,都算运动吧!可是现在我们出门就是车,去哪都是车。多年前我们以体力劳动工作为主,如今大多数人都是脑力劳动或轻体力劳动,更多时间就是久坐。除了工作形式发生了变化,工作压力和生活压力明显和从前不一样,如今人们买房压力、就业压力、上学压力、看病压力、养老压力等等等等。从前早早的我们就会睡觉,现在各种夜生活,各种熬夜,生活不规律,生物钟颠倒,无论是吃、行、工作,确实是人类的进步,但人类这种进步给我们身体带来的并不是进步,而是产生更多的血管垃圾,引起更多的心血管疾病。
生活方式的改变,改变着我们的代谢,久而久之,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的人越来越多,血管垃圾越积越多。
最近《柳叶刀》发表的一篇文章,研究显示,我国2017年因吃盐过多、吃水果不足、吃杂粮不足的间接死亡人数高达800万。也就是单纯吃的不对,就会导致很多人发生心血管疾病。同时最近的多项研究显示久坐不运动的危害,和吸烟及心血管疾病的危害相当。
第三、吸烟罪不可赦吸烟者冠心病发病率是不吸烟的3—4倍,心肌梗死增加20%,死亡率明显高于不吸烟者。冠心病患者如果戒烟,死亡率可以降低36%。我国年轻人吸烟人数很高,这也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加重,导致心肌梗死的重要原因。
整体来说,遗传基因决定了我们以后会不会有一个好的血管,但至今我们谁也无法改变遗传。我们能改变的只有生活方式,因为我们这几十年来已经在改变着生活方式,只不过这样的生活方式导致了更多的心血管疾病发生,这种改变不得不发人深思。
总之,对于一个年轻人,家族史、抽烟、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肥胖、久坐不运动、不健康饮食、不规律生活、压力山大,这些因素越多,越容易动脉粥样硬化,越容易急性心肌梗死。
(心血管王医生正式授权原创保护,如有窃取者一定追究法律责任。)
为什么有些人心梗前没任何症状?
现在好多不注重身体的保养,不定期去医院体检,不了解一些致病因素的存在,尤其是高血压,高血脂,特别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糖,血尿酸等危害性极大的致病因素。心梗的发病前没有什么临床症状,绝大多数是由于血压高或者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有的血糖,血尿酸增高,这些指标增高,都是动脉斑块形成的因素,斑块的破裂,就是心梗的启动因素,突然破裂造成心脏猝死,没有任何症状。所以定期检查是防止心梗脑梗的最好办法,每年检查一下血压,血脂,血糖,血尿酸,定期检查心电图以及颈动脉彩超。对于高血压,必须口服高血压药物治疗,血脂增高,特别关注低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是形成动脉斑块的核心因素,增高的患者长期口服立普妥或可定,避免斑块破裂以及抗炎,稳定斑块。血尿酸增高也是形成动脉斑块的因素,远离痛风,对症治疗。所以控制血压,血糖,血脂,血尿酸是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根本原因,定期体检,及时用药,远离血脑管疾病!
心梗会直接死亡吗?
23岁小伙深夜突发心梗,医生:这1种水喝太多,血液黏如粥
凌晨两点,一辆120急救车从小区门口呼啸而过,车里躺着一位23岁的小伙子,晚上头疼难忍,忽然晕倒,被送往医院。经检查,确诊为心梗。
小王没有不良嗜好、滴酒不沾,唯独对饮料情有独钟,每天都要喝3瓶。医生说:
引发心梗的罪魁祸首就是饮料。
饮料中含有大量的糖,糖份进入身体不易被吸收,导致糖份不能完全排出,堵塞血管,从而引发心梗。
那么除了饮料,还有什么因素会引发心梗?
因素1、熬夜
然而熬夜会导致体内血管痉挛收缩,血压升高,从而心律失常,增加患上心梗的风险。
此外,过度的劳累,也会增加心脏的负担,诱发心梗。
因素2、情绪激动
情绪激动,交感神经也会因此过度兴奋,血压会升高,心率加快,心肌耗氧量急剧增加。
从而会对冠状动脉产生刺激,增加心脏的负担,从而诱发心绞痛或急性心梗。
因素3、暴饮暴食
不少心肌梗死病例发生于暴饮暴食之后。
进食大量含高脂肪高热量的食物后,血脂浓度突然升高,导致血黏稠度增加,血小板聚集性增高。
在冠状动脉狭窄的基础上形成血栓,引起急性心梗。
以上就是诱发心梗的原因了,看到这里大家是不是心颤了,以后还是老老实实早睡早起,做一个温柔的人儿吧。
身体有这4个症状,八成心梗找上了。
症状1、疼痛
疼痛一般是心梗最先出现的症状,发病时间较长,可达数小时或数天,疼痛会让人分泌汗液,感到惶恐,显得十分暴躁。
当心梗疼痛剧烈的时候会影响到肠胃功能,病人往往会频繁的犯恶心,上腹胀痛,严重的还会呕吐。
症状2、大量出汗
若发现自己总是无缘无故的出现大量出汗的现象,要予以重视。
有数据显示,70%的心梗患者,在发病前,都有大量出汗的情况。
这是因为心脏输血量减少和交感神经过度兴奋引起的。
症状3、疲惫
在没有运动、熬夜,生病等情况下,突然感到肌肉变软,人变得容易疲惫,休息也没有缓解的话,就要警惕是不是血液循环受阻导致的心肌梗死。
症状4、便秘
老年人的食量和体力活动明显减少,胃肠道分泌消化液就会减少,肠管的张力和蠕动减弱,使食物在肠内停留过久,水分过度吸收引起便秘。
临床上,因便秘时用力屏气而导致心肌梗死的老年人并不少见。
因此保持大便通畅也很重要。
以上就是心梗的症状啦,快看看有没有你,如果不幸中招,也不要害怕,坚持做这4件事可预防。
预防妙招1、坚持运动
坚持运动不仅可以有效的消耗脂肪,起到预防肥胖的作用。还可以使抗血管老化,增强血管的韧性,减少心梗发作的几率。
建议:每周坚持做3-5次的有氧运动,每次控制在30分钟左右,运动量因人而异,以不感到疲惫、劳累为宜。
预防妙招2、对抗自由基
美国加州大学有研究发现,心梗患者血管长期受人体自由基侵害,导致血管内皮被持续破坏,弹性变差、脂质更容易沉积增生,堵塞血管。
多摄入自由基的天敌-抗氧化剂,可以减少脂质物沉淀及对血管的伤害,预防动脉粥样硬化,增加血管壁弹性及冠脉流量,稳定血脂,降血栓。
生活中,多酚类、花青素、硫辛酸、黄酮类、维生素E、C等,都是不错的对抗自由基的抗氧化剂。
它们多存在于花草茶中,如绿茶、白茶、石斛、名芒葵等
特别是名芒葵,抗氧化剂含量多且无多余热量,多喝有助溶脂排脂,降低血脂、养护血管。
预防妙招3、调整饮食
心梗是心血管疾病的一种,也属于“富贵病”的一种。
所谓“富贵病”,无非是摄入的营养过剩,使得血管被吸收或残留了一些脂肪和糖分,进而导致血液粘稠,加速动脉粥样硬化。
饮食原则:少油、少盐、少糖;多吃蔬菜少吃肉,主食注意粗粮和精细食物搭配着吃。
小知识:心梗发作时,把握好"黄金120分钟"
心梗发作时病情较为急迫,打通堵塞的冠状动脉最为重要。
若能在发病1个小时之内,打通堵塞的血管,患者的死亡率仅为1%。
若,延迟到发病时间的6小时,死亡率会上升至60%以上。
急性心梗最佳的抢救时间为2小时,也被称之为"黄金120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