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梗大全 正文

江苏五大阵营是什么梗

我看到很多人在留言中说到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如果稍一了解中国文化的人都应该知道,他用粗暴和体罚的方式去管理学生,如果常某在当年能理解张老师的行为是为他的学习好,教师应该眼中有学生,如果老师做的一切真的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对他的关怀,但很多人认为张老师并没有付出代价,我的第三个观点就是不要盯着常某和张老师,冷静思考一下接下来学生的教育权该怎么...

江苏五大阵营是什么梗,常尧和他被打的老师?

没有一个是坦荡的,没有赢家,只有输家,包括整个社会。

常尧殴打老师,打的不是他的初中班主任,打的是全部老师,打的是尊师重教的脸。我看到很多人在留言中说到君子报仇十年不晚,我看到这句话挺寒心的。

为什么这么说,因为这个挑战了传统的伦理,我不知道留言的人有没有想过,如果老师可以打,再往后是不是父亲和母亲也可以打了?

如果稍一了解中国文化的人都应该知道,尊师本来就是孝道的一部分。

天地君亲师,平时说话都是说要尊敬师长。师和长都要尊敬。

那些还在纠结的朋友,请您想一想,孝道如果摧毁了,那代表着中华文化的根基就彻底毁掉了。这不是常尧一个人的事件。

所以常某不管是从哪一个方面来说,打人是犯法,殴打师长也是不对的,所以他的行为没有一点是对的,这是我的第一个观点。

作为他的初中班主任,那位张老师也是很失败,他用粗暴和体罚的方式去管理学生,重点只是在管,而不是眼中的学生。如果他心中有一丝学生,那我想常某也不会记恨他二十年。

如果常某在当年能理解张老师的行为是为他的学习好,我估计也不会这么记恨。时代不同,教师应该眼中有学生,而不能眼中只有班级和分数。

尊重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这不是口号,如果老师做的一切真的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对他的关怀,怎么会心怀痛恨呢?

从教师的角度来说,这位张老师的确也是挺失败的,这是我的第二个观点。

接下来我说一下第三个观点,常某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代价,但很多人认为张老师并没有付出代价,很容易让人误认为常某坦荡。

持这样观点的人也有一定数师,这也是我为什么进来回答这个问题的原因。

我的第三个观点就是不要盯着常某和张老师,冷静思考一下接下来学生的教育权该怎么办?

这才是最重要的问题,我曾经写过一篇《20年后打老师的男子出狱被关注的背后是学生教育权的争夺及焦虑》

表达了我的一个担忧,在古代教育权属于长辈,比如家长或者教师,这是没有争议的。现在教育权不是完全属于家长或者教师,比如家长教育孩子过份了,社会也会介绍,教师教育孩子过份那更不用说了。

那问题来了,怎么样的教育才算不过份?有答案吗?

母亲批评孩子要写作业,结果孩子就跑到派出所去,或者报警,这样的事情经常发生,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教师体罚学生的事情只要曝光,肯定会成为热点。

这是为什么?

如果以后父母不敢管,教师不敢教,这样的情况出现合理吗?

所以我在文章的最后用了一句话来概括:

我们缺少一个裁判!

最重要的问题不是指责教师,也不是指责家长过分,大家应该商量怎么重新打造一个都认可的教育闭环,否则争议会永久下去,永远会成为热点,伤害的不是家长也不是教师,而是这帮学生。

详细的文章中有说明,这里就不展开。

最后我想说有些东西真的不能触碰,因为触碰的就是根基,毁的也是根基。我们可以添砖加瓦,但不可以说这块砖怎么这么丑,我要换掉。任何经过千年洗涤还存在的东西都是很有道理和价值的。

上海人最早三代以上的人是苏北的你认为呢?

又在信口开河胡说八道。上海开埠以后,第一批来上海的是宁波人,然后苏锡常人,主要到上海经商,1842年签订南京条约后上海变成通商口岸,所以上海开埠后先有商贸和房地产开发,市政建设,包括自来水厂、发电厂、煤气厂、道路交通等等,有了这些基础,几十年后才发展工业。苏北人大批到上海,主要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这已经是上海开埠以后的八十年了。1931年,中国发生江淮大水灾,死亡四百多万人,苏北是重灾区,灾民划着小船沿苏州河漂流到沪,这一带不是租界,中国军阀忙于混战,这一带就成为“三不管”地段,灾民在苏州河两岸把小船拖上岸,底朝天,下面垫几块砖,就变成家了。这就是“滚地龙”——上海最早的贫民窟。上海一下子来了大批苏北廉价劳动力,中外投资者就在苏州河沿岸开工厂,包括纺织厂、火柴厂、面粉厂、钢铁厂、机械厂、肥皂厂等等,还有一大批苏北人在上海靠拉黄包车三轮车谋生,或者到黄浦江苏州河码头当苦力,因为当时货运主要靠水路。苏北人在上海就业,有了收入就把滚地龙改成草房——上海话叫“草棚棚”或者叫“江北棚”,后来再改为砖瓦房。于是更多的苏北人投亲靠友,到上海谋生,苏州河沿岸和上海沪杭铁路沿线两侧就形成了大批苏北人的贫民窟,例如三湾一弄,盘湾里、乌镇路、蕃瓜弄、西新街、虹镇老街、大统路等等,这种贫民窟一直延续到改革开放以后的九十年代还存在 ,后来上海市政府通过旧区改造,逐渐拆除。上海把这种贫民窟统称为棚户区。而浙江一带的人到上海,通常都叫“学生意”,主要在银行、钱庄、当铺、南货店、布店、食品店、饭店餐馆服装店等服务业就业,与苏北人在沪就业主要是制造业有明显区别。在上海,当年的通婚,有明显地域区分,宁波绍兴苏州无锡常州和上海本地人包括广东人,互相通婚,但基本不与苏北人通婚,苏北人就与苏北人通婚。解放后的很长一段时期,苏北棚户区的通行语言是苏北话,上海人叫“江北闲话”,本人当年插队,同生产队的闸北区知青,一口江北话,他们的上海话,还是插队以后跟其他知青学会的。所以,讲上海人的构成前三代是苏北人,那是根本不了解上海近代史的胡说八道。因为在上世纪二十年代,上海已经是远东金融中心、经济中心,但不是制造业中心,1936年抗战前一年,上海GDP的构成中,服务业占81%,远高于制造业,全上海的就业人口中,80%也是服务业从业人员。因此,上海市民的籍贯构成中,苏北人占少数,不超过20%。当年苏北人主要集中居住在闸北区、普陀区、杨浦区等“下只角”,而黄浦区、卢湾区、徐汇区等老租界的“上只角”,没有苏北人集聚区和贫民窟。上世纪六十年代,我在长宁区读初中,班里同学分为两大阵营:华山路、新华路、湖南路、淮海中路、泰安路、兴国路的同学,基本上非苏北籍,另外一帮同学,都是左家宅、牛桥浜、西新街、汪家弄等“江北弄堂”出来的,两帮同学之间分界线非常清晰,没有交往,但相安无事 ,这基本上反映了老上海人对苏北人的态度。解放前,苏北人在上海的社会地位非常低,上海的富商巨贾,如朱葆三、叶澄衷、虞洽卿、荣德生、刘靖基等,都是宁波慈溪无锡人,连上海滩三大流氓头子黄金荣(慈溪)、杜月笙(浦东高桥)、张啸林(宁波)都是非苏北籍人,海派文人和画家如鲁迅茅盾郁达夫丰子恺吴昌硕吴湖帆刘海粟等,也无一苏北籍。

中外历史上有哪些著名的间谍故事?

1987年11月28日,伊拉克巴格达国际机场安检处,一位年轻女乘客急得眼泪在眼眶打转。检查员将女乘客携带的四块电池样物品扔进垃圾桶,女乘客竟像掉块肉般,立刻扑过去翻垃圾桶,又将电池捡回来。

检查员实在想不明白,不就是几块电池吗?为什么非要带上不可呢?

女乘客手持日本护照,看样子应该是个日本人。女乘客的父亲听到争吵声赶到安检处,急赤白脸地将电池放进松下牌收音机中,然后打开收音机让检查员听。

那位父亲用日语叽里咕噜地抗议道:“这就是普通的收音机电池,你们这里为何要没收私人物品?”

检查员一时语塞,只得息事宁人放那对父女携带电池走上飞机。而那对父女则对视一眼,如释重负般长舒一口气。

那对父女乘坐的是由巴格达飞往汉城的大韩航空公司858航班,机上乘客大多是在伊拉克打工的韩国劳务人员。

飞机起飞前,那位父亲小心翼翼地将装着电池的收音机,放进一个装有酒瓶的塑料袋,然后放到行李架上。

晚上11:00,飞机准点起飞。858航班整个航程有两个经转地,一个是阿联酋首都阿布扎比,一个是泰国首都曼谷。

不足一个小时,858航班降落在阿布扎比。因是经转地,乘客们会下来在机场溜达一圈,所以没有人去拿行李。那对父女也走下飞机消失在人流中。

858航班在夜色中再度起飞时,似乎没人注意那对父女没有返回,也没人预料到死神就在眼前。

11月29日上午11时01分,858航班向曼谷国际机场塔台报告飞行位置,并预计20分钟后降落。然而858航班却很快就从塔台雷达上骤然消失。

航班没了踪迹,泰国方面意识到可能发生空难,遂马上向韩国通报,并与航班途经的缅甸联合展开搜索。

韩国起初比较乐观地判断,航班有可能遭到人为劫持,不可能出现机毁人亡的情况。而泰国与缅甸则根据航班的航路与消失时间判断,飞机有可能迫降或坠毁在泰缅交界处的丛林中。

但是泰缅联合搜救队几经搜索却一无所获,最终在缅甸附近海面发现大量飞机残片,有一块飞机残片上清晰可见汉城奥运会标志。显而易见这些残片就是858航班的残骸。

韩国得到858航班失事的确凿消息后,初断定飞机失事原因是由飞机故障引发。

原来这次飞行任务本该由一架麦道DC10-30型飞机执行,但因故调整为编号为HL7406的波音707执行任务。

这架波音707飞机原是韩国总统出国访问的包机,但从70年末就开始事故频发,遂成为韩国人人皆知的厄运飞机。

后来大韩航空公司将这架波音707调整飞国内航线,但并未能解决这架飞机故障问题。1977年9月,这架飞机在釜山着陆时,因机轮未能正常放出,只得被迫采用机身在跑道摩擦降落的危险措施。

1987年9月,这架飞机在汉城国际机场再度上演机身迫降的惊险戏码。所以韩国在得知飞机失事后的第一时间,下意识判断这又是飞机故障引发的重大事故。

但随着越来越多的飞机残片被打捞上来,情况开始变得越来越复杂。因为打捞出的飞机零件都支离破碎,有被烧灼和被冲击的痕迹,而且遇难者的遗体没有一具是完整的。

这不禁让人想起1985年的一场空难,由蒙特利尔飞往伦敦的印度航空182航班突然坠毁,其飞机残骸状况与这次858航班几乎完全相同,而182航班公认遭遇炸弹袭击。

显而易见858航班空难大概率是人为制造的恐怖袭击,事故原因逐渐明朗,但没有人站出来发声承认。就在这时巴林方面传来惊人消息。

原来在12月1日上午,两名准备从巴林赶赴意大利罗马的日本人,因涉嫌伪造护照和签证被巴林警方查扣。而这两个人正是日前乘坐858航班在阿布扎比下飞机的那对日本父女,也是858航班唯一幸存者。

两人护照上的名字是蜂谷真一与蜂谷真由美。由于突发重大空难,各国机场加大检查护照与行李的力度,所以真由美所持假护照很容易就被检查出来,并按规定将遣返日本接受审查。

四五个巴林警察围住蜂谷真一父女,很仔细地再度搜查他们的行李,很可惜没啥有价值的线索。

就在蜂谷真一父女提着行李,欲返回机场大厅时,一位巴林女警官突然想起,刚才漏检真由美携带的万宝路烟盒,于是命令真由美交出烟盒。

真由美万般不情愿地拿出烟盒,就在递出去的瞬间,偷偷抽出一支烟攥在手心里。

这点小伎俩岂能瞒过女警官的眼睛?女警官一边用阿拉伯语要求真由美交出那支烟,一边动手来抢。谁料真由美竟将那支烟塞进嘴里,狠命一咬,顷刻口吐白沫瘫倒在地。

巴林警察瞬间明白真由美要吞毒自尽,遂迅速扑过来抢救,却忘了身边还有一个蜂谷真一。蜂谷真一趁巴林警察手忙脚乱之际,吞下一根同样的香烟,也立刻毒发倒地。

随即巴林警方在蜂谷真一父女咬碎的香烟中,检出多国间谍必备的氢氰酸胶囊。

明摆着蜂谷真一父女背后有一股神秘势力,而父女俩如此决绝的举动,很明显是想掩盖858航班空难真相。所幸真由美昏迷三天没死成,就此成为韩国追索空难真相的突破口。

鉴于蜂谷真一父女手持日本护照,日本面对突然冒出的炸机嫌疑犯,生怕影响日韩关系,感到十分被动头疼。

因为刚被逮捕的日本“赤军”头目,供认赤军试图破坏1988年将在韩国首都汉城举办的奥运会,所以日本方面一度认为真由美是“赤军”成员,受“赤军”指派制造恐怖事件。

但真由美似乎对日本社会一无所知,所描述的情况就像一个从未去过日本的人凭空虚构的一样。

就在日本调查真由美父女身份还捋不清头绪时,韩国为给受害者家属一个交代,向巴林方面提出引渡真由美赴韩国受审。

1987年12月15日,真由美出现在韩国民众面前。虽然真由美口中塞着防止咬舌自尽的塞子,但这些根本无法掩盖其惊人的美貌。难怪一位韩国军官第一眼看到真由美,不禁脱口而出:“如此美丽的女人,为何会做那么残忍的事。”

也许真由美的美丽惹人生怜,本让韩国民众闻之色变的安企部,竟未对真由美严刑审问,反而好吃好喝,让真由美活得舒舒服服。

真由美知道这是韩国人的策略,遂装作听不懂韩语,一脸单纯懵懂模样。

但该来的终会来,12月17日,真由美站到韩国法庭上,使用日语一口咬定自己是日本人。但真由美对为何伪造护照,为何面对警方盘问突然自尽,说不出任何可以令人信服的理由。

真由美眼见理亏词穷,竟又以一口标准的中国普通话,声称自己是出生在黑龙江五常市的中国人,名叫百华慧。

真由美讲述了一个令人同情的故事版本。她自称父亲在特殊年代自尽,母亲抛下5岁的她另嫁,遂其在中学毕业后就四处流浪。后来她在广州打工时,遇到一位叫吴英的朋友,一起偷渡到澳门。

真由美在澳门赌场工作,邂逅来此旅游的蜂谷真一。真一同情其悲惨人世,于是就收养她为义女,取名真由美,并将其带回日本。

但到了日本后,真一不允许她外出,所以她对日本的情况并不太了解。后来真一说要带她到欧洲旅游,护照等一切事宜都由真一办理。她就这样迷迷糊糊来到巴林。

这个故事充满疑点,真由美面对质疑,只是反复说自己就是一个中国孤儿,对858航班失事什么都不知道。

韩国警方面对真由美耍无赖的言行,又抛出一连串质疑:“既然你是黑龙江人,为何口音像南方人?你说说五常周围还有什么地方?”

真由美绞尽脑汁想出的答案驴唇不对马嘴。旁边一个参与审问的韩国警察小声嘟囔一句:“这个姑娘满嘴谎话。”

真由美一急之下反驳道:“凭啥说我撒谎?”

真由美本来说不懂韩语,这一下漏了馅。随即真由美又编出另一个版本的故事。她在这个版本里,还是名叫百华慧,只不过变成一个不知生父是谁的私生女。

真由美说母亲在其幼时改嫁一个朝鲜族男人,所以她被送到广州外婆家抚养。20岁那年,她偷渡到澳门,遇到一个姓朴的男人说要带其去找母亲。

谁料出国后,朴竟把她带到日本生活三年多。在那段时间,一直有一位日本女人给她讲韩国的情况。直到1987年11月,蜂谷真一才出现,并按上级指示与她假扮父女赴欧洲旅游。

在贝尔格德,有一位东北男人拿着皮包找到他们。这个男人既懂英语又懂日语,与真一秘密交谈15分钟。恰好她去卫生间,没有听到他们在说什么。

之后就是真一带着她飞到巴格达,然后坐上了KAL858航班。真一在飞机上表现得很紧张,中间曾去过一次卫生间,大约10分钟左右才回到座位上。真由美对韩国警方说,这就是她知道的所有情况。

其实真由美的故事破绽百出,根本经不起推敲,不仅其被捕时携带的行李中,有许多像密码本、伪装道具之类的不正常物品,还有最关键的一个破绽,她竟说在日本使用“金达”牌电视机。

众所周知“金达”是朝鲜品牌,日本的电子技术世界闻名,又怎会用档次低的朝鲜货呢?真由美无意中的疏漏,将其背后势力越来越强烈地指向朝鲜。

韩国警方对真由美欲将责任推给死无对证的真一的心思了然于胸,现又见矛头指向朝鲜,遂并不急于揭穿真由美,而是特意带真由美去参观汉城街景以及韩国乡下农民生活。

12月22日,真由美在韩国警察监控下离开审讯室,汉城流光溢彩、车水马龙的夜景,还有韩国普通农家都有冰箱、彩电的真实情景令其目瞪口呆。

真实的韩国哪里有印象中应该遍地乞丐、到处都是污垢的可怕,真由美多年形成的信念已开始动摇,尤其是一位韩国警察的质问更令其崩溃。

“你觉得做这件事是为正义,可858航班的遇难者都是普通劳务工人,他们真的该死吗?”

真由美失神地望向身边的韩国女警察说道:“恩妮(姐姐)我错了”

1988年1月15日上午10点,真由美被带到韩国安企部记者招待会现场,公开招认自己是一名朝鲜特工,名叫金贤姬。

金贤姬此言一出,全场记者以及遇难者家属一片哗然。金贤姬一边抽泣,一边承认她与59岁的金胜一伪装成日本父女,根据破坏汉城奥运会的指挥,制造858航班空难事件。

当日金贤姬与金胜一坐在858航班的7A与7B座位上,并在他们座位上方的行李架上暗藏了两枚炸弹。

其中安装在松下RF-082型收音机中的塑料炸弹,被调到定时9小时后爆炸。他们为了扩大爆炸效果,又在一个酒瓶中装进液体炸弹。

当日在巴格达国际机场,金贤姬被检查员搜出的电池,就是塑料炸弹,难怪当时金贤姬会那么紧张。

金贤姬与金胜一在阿布扎比逃离飞机,可剩下的115名乘客及机组人员,却在几个小时后,在缅甸仰光以南220公里的海面上空,随着一声炸响坠入大海。

其实像这类搞些暗杀与破坏的事,对于韩国与朝鲜来说是司空见惯的事,譬如实尾岛事件还有仰光事件。但这些暗杀事件都是针对朝韩双方高层进行,那么朝鲜这次为何要针对韩国普通民众呢?

原来韩国取得1988年举办汉城奥运会的资格后,1984年3月,朝鲜也向国际奥委会提出要与韩国合办奥运会。

当时韩国还被人们称为南朝鲜,所以国际奥委会认为同根同源的南、北朝鲜联合举办奥运会,也算合情合理,于是就开始撮合双方进行谈判。

谁料这场谈判一谈就是三年时间,但非常遗憾并未达成一致意见。朝鲜要求开幕式与闭幕式必须在汉城与平壤同时举行,而且朝鲜还要求举办8场比赛,并要求电视转播收入的1/3归朝鲜所有。

韩国不同意朝鲜提出的条件,朝鲜针锋相对不肯让步,国际奥委会只得宣布谈判破裂,奥运会由韩国单独举办。朝鲜为此深表遗憾,但遗憾背后则是报复韩国,无论如何也要设法阻止韩国顺利举办奥运会。

朝鲜的报复计划随着金贤姬的证词被公之于众,当然朝鲜方面坚决撇清与金贤姬的关系。但早年朝鲜电影中就有金贤姬的身影,金贤姬是朝鲜人毋庸置疑,彼此之间的关系又怎能彻底撇清呢?

1961年,金贤姬出生在平壤一个体面的公职家庭。父亲金元锡是一名外交官,母亲林明植则是一名教师,可以说金贤姬的家境在朝鲜应算中上等。

金贤姬出生不久就跟随担任朝鲜驻古巴大使馆三秘的父亲,常驻古巴,直到4岁才回到朝鲜。

金贤姬面容姣好,上小学三年级时被选中参演电影,登上朝鲜大银幕。总之金贤姬从上学就出尽风头,甚至还被选为向外国代表团献花的少年,而成为人人艳羡的别人家的孩子。

1977年,金贤姬考入金日成综合大学生物学专业,却未料1年后被安排转入平壤外国语大学学习日语。也许金贤姬还做着将来当外交官的梦,却不知其是被朝鲜特工组织看中。

自此金贤姬不能再使用原名,只得改用金玉华、金玉花等一系列假名,并在父女姊妹以及朋友视线中蒸发。

金贤姬不仅接受严格的特工技能训练,还相继接受韩国、日本、中国等多国文化教育,熟练掌握日语、英语、汉语等多国语言。

1984年7月,金贤姬被安排与一位头发花白的驼背老头一起工作。这个老头就是金胜一,他与金贤姬以父女相称,受命潜伏在澳门。

1987年10月,蛰伏三年的金贤姬与金胜一被启动,执行干掉韩国客机的任务。115名普通韩国民众是无辜的,可对于早已被洗脑的金贤姬来说,接受这样的任务并没有什么心理障碍。

甚至金贤姬在咬碎香烟欲自尽时,满脑子都是为祖国献身的念头,可当其看到真实的韩国社会时,才如梦初醒意识到多年接受的教育有一定欺骗性,而自己只不过是一枚被利用的棋子,并为此牺牲115名无辜韩国民众。

悔不当初的金贤姬下跪请求遇难者家属的原谅,可生命已逝,岂是简单请求原谅就能了事。但事情发展走向却出乎所有遇难者家属的预料。

1989年2月,金贤姬被一审判决死刑。1990年3月金贤姬被二审判决维持原判。谁料仅仅16天后,时任韩国总统卢泰愚,竟顶着遇难者家属强烈抗议,行使总统特权特赦金贤姬。

遇难者家属难以接受金贤姬逍遥法外的结果,但卢泰愚却说金贤姬与所有遇难者一样也是受害者,应该接受审判的应该是金正日。

金贤姬即便是受害者,可她终究犯下难以原谅的错误,卢泰愚为何如此轻易替遇难者家属施以饶恕呢?

其实卢泰愚赦免金贤姬自有深意:一是向世界展现更美好的韩国国家形象;二是利用金贤姬进一步挖掘朝鲜情报,并借此向朝鲜特工伸出橄榄枝。

说到底金贤姬扔摆脱不了棋子命运,但无论怎样,她能继续活下去,比起那些遇难者算是幸运的。

后来金贤姬在韩国特工保护下开始正常生活,并与一位审讯时爱上她的韩国特工结婚生子。

《无间道》中有这样一句经典台词“我以前没得选,现在我想做个好人”,想做回自己看似非常简单,但对于特工而言却是天下最难的事。

金贤姬曾出版自传《现在,作为女人》,字里行间透出自此江湖路远不再涉足的气息,可那枉死的115条无辜生命,她真的能忘记吗?

亲爹失势后他的结局如何?

卢筱嘉又名卢小嘉,他的名字在上海叫得响,不是他自己有多大能耐,主要是他爸叫卢永祥。

就像当年那个大叫"我爸是李刚"的公子李启明一样,离开了老爸,自己什么都不是。

但卢永祥比李刚厉害多了,他跟段祺瑞、王士珍是哥们,是袁大总统的马仔,北洋军的名将,还曾经被洪宪皇帝封为一等男爵。

民国之后,卢永祥跟张作霖和孙中山曾经平起平坐,一起组成过反直系联盟,是皖系军阀干将之一,可见卢永祥是李刚不能比的。

因此卢永祥的公子卢小嘉比李刚的公子李启明牛多了。

卢筱嘉老爸是大军阀,跟大军阀张作霖的儿子张学良有的一拼,哥俩都曾经荣幸地当选"民国四公子"。

傻子也知道,其实他们当选并非是自己长得多英俊,而是自己老爸有能耐,像他们俩那样长相的男人,全国挑不出一亿,最起码也能挑出一千万。

这就像现世那位国民老公一样,没有了厉辣老爸,不管是颜值也好能力也罢,能不能当国民清洁工都成问题。

但人家偏偏有这么牛叉的老爸,人家不拉风,谁拉风?

正因为卢小嘉老爸太厉害,自己不作,就可惜了这资源了,于是专门找大人物去比划,挫掉别人的锐气,才显得自己有能耐,这叫站在巨人肩膀上掐架。

当时上海滩的巨人叫黄金荣,提起这个名字如雷贯耳,上海很多人见了他都躲着走,但卢小嘉就不信邪,人家有老爸罩着,上海就是人家老爸驻军地盘。

俗话说杀父之仇、夺妻之恨,这俩都不共戴天,卢小嘉就专门夺黄金荣的所爱,在他头上拉屎。

天下女人万万千,就是要你黄金荣的女人来调戏,你能咋地?

黄金荣的女人叫露兰春,是个戏子。自古以来英雄都爱戏子,黄金荣自然也不例外。反正黄金荣不差钱,用钱砸,不怕捧不红。

卢小嘉手眼通天,消息灵通,不会不知道露兰春已经是黄金荣的人,名花有主。

可是牛人就是牛人,名花虽有主,我偏要松土,名人背书过的,才有挑战性,这种牛人心态,古今中外、概无例外。露兰春也许喜欢卢筱嘉这个硬派小生,咱年轻就是优势啊。

可是黄金荣这个油腻大叔在上海滩一手遮天,露兰春惹不起,当然拒绝了卢小嘉。

这样一来,民国公子就不乐意了,老子得不到的东西,就亲手毁了她。

于是他就开始踢台子,砸场子,给人家添乱。

这就轮到黄老爷子生气了,黄金荣一生气,后果很严重。要知道朗朗乾坤,法制世界,岂容你公子哥横行,俺要依法维权。

结果卢小嘉被黄金荣的人问候了一顿,太岁头上动土。

卢小嘉不愧是民国公子,立马带着枪杆子来讨公道,将黄金荣一顿胖揍,还软禁了起来,扔进地牢里。

黄金荣维权不成,还差点丢了性命,最后赔礼道歉才度过难关,丢尽了面子。

卢小嘉也真是不着调,堂堂民国公子,天下那么多大家闺秀他不要,非认准了是非圈子里的人妻。

黄金荣的女人没有抢到手,卢小嘉就把目标瞄准了宣统皇帝溥仪的弟弟,爱新觉罗·溥杰的女人唐怡莹身上。这个女人其实是满族满洲镶红旗人,是瑾妃和珍妃的侄女,因为清朝贵族是不能娶汉人当老婆的。

唐怡莹17岁就嫁给溥杰,婚后关系很一般。

皇后婉容很受伤,就红杏出墙了;唐怡莹很郁闷,但也只能听天由命。后来溥杰去日本留学了,唐怡莹出现了感情空窗期。

后来,溥杰娶了日本女子嵯峨浩为妻子之后,奇迹发生了,二人竟然婚姻幸福,还育有两女——爱新觉罗·慧生和爱新觉罗·嫮生,这至少说明溥杰的身体健康程度没问题,比溥仪强多了。

唐怡莹不甘寂寞,自己是皇弟的人,民族品牌,不该落寞如此啊。于是搭上了国民公子张学良的车,老帅张作霖地盘在东北,占有天时地利人和,近水楼台先得月,你情我愿,你侬我侬,张学良就在1926年把唐怡莹给救济了。

后来张学良腻歪了,就转让给了国民公子卢小嘉,卢小嘉成为接盘侠。

溥杰当时好赖也是大清逊帝的皇弟,自己不能用的东西就是烂掉,也不能让别人染指,所以死抱着唐怡莹不放。

但自唐怡莹决心冲出藩篱,因为外面的世界太精彩,自己要追求自由,不能在他一颗歪脖子树上吊死,有志者事竟成,唐怡莹终于拿到了离婚证书,开始跟卢小嘉混到一起,来到香港大学东方语言学校教书,她希望成为卢小嘉名正言顺的妻子,能举案齐眉、相夫教子。

可是唐怡莹忘记了,卢小嘉是国民公子级别,公共产品商标,注定是不会属于哪个人的,所以他们之间逢场作戏还可以,注定不会结成正果。

这时候,卢小嘉的老爸卢永祥已经下野,在1933年作古,享年66岁,公子爷背靠的大树倒塌了。

可是黄金荣后来在上海滩也渐渐失去了往日的威风,风头被后起之秀杜月笙抢走,他跟正妻林桂生离婚,娶了那个叫露兰春的戏子为妻,日子就开始走下坡路,年纪也大了,没去找卢小嘉去报仇。

而国民公子卢小嘉失去了父亲,没有了嘚瑟的狂浪本钱,也开始断正态度,走上正路,学会了做生意。靠着父亲的人脉和自己的努力,进出口小买卖做得还不错。

国民党败退台湾的时候,卢小嘉也跟着去了,后来在60年代末去世,当时连个追悼会也没有人开,显赫一时的民国公子,死时却无声无息。

请问江苏银行南通分行怎么样?

江苏银行的收入在南通本地属于第一阵营

黄兴到底去了哪里?

每每谈到黄兴,多少总会为他感到惋惜。

近代史上的黄兴绝对是一个不可或缺的人物,他和孙先生并称“孙黄”,可是,后来他却被不断地边缘化,被人为刻意地淡化,确实很是让人唏嘘。

纵观黄兴一生,不论于公于私,在我看来,他的所作所为也要比孙先生更让人喜欢和尊敬。

他曾是一个晚清秀才,或许也曾如李鸿章一般,愿为破败不堪的清王朝当一“裱糊匠”,可是,当他接触到了越来越多曾经想都不敢想的知识后,看到了越来越多曾经引为至理可实际上却不过是痢疾之症的东西后,他走上了另一条路。

许多人说,清政府培养了一批留学生,这批留学生后来成了清朝的掘墓人,这一番话确有几分道理。

黄兴在从日本留学回国后没多久,他便和宋教仁、陈天华、章士钊、刘揆一、张继诸人一起成立了一个革命组织——华兴会。

此后,他便领导着华兴会秘密组织革命活动,后因策划长沙起义不成而被迫逃亡去了日本。

1905年,黄兴和孙中山等人在日本联合起来,成立了同盟会。

对于同盟会的领导人,论威望,黄兴绝不输于孙先生,他要想当同盟会的总理,这总理一席到底花落黄家、孙家真不好说。可谁曾想,黄兴竟一手拍板:“察同人之意,总理一席,属意孙公,可省手续,不必投票。”

黄兴此人确实是一个厚道人,是一磊落忠厚之人,没有贪权之意,随意一语,便将总理之席拱手相送。

可是,这意味着所有人便会唯孙氏马首是瞻吗?显然没有,否则的话,章炳麟也不会抨击孙先生,试图推黄兴取代孙先生,只不过,黄兴为顾全局,没有答应,章炳麟和陶成章一气之下领着光复会退出了同盟会。

凭黄兴当时的威望,取代他孙先生又是什么难事?可他却时刻警惕着同盟会重蹈洪秀全的覆辙,所以始终拥护孙先生。

1911年蒋翊武和孙武在武昌策划起义的时候,孙先生在哪?

孙先生远在美国,辛亥之事一起,是黄兴一手领导着革命军和清军苦战,从而获得了让孙先生难以企及的威望,这是用命换来的——坚守汉阳,和冯国璋血战四个昼夜,和清军相持一个月......

如果没有黄兴的坚守,起义军被清军迅速打垮的话,翘首观望局势的诸省又怎会纷纷响应革命?

可是孙先生仍然很不开心,我才是同盟会总理,凭什么你黄克强威望这么高?

后来,众革命党人纷纷敦请黄兴去上海“负起领导全国革命的责任,到上海去统率江、浙军队攻克南京,在南京组织全国军政统一机构,继续北伐,完成革命事业”,此时黄兴的威望之高,也可见一斑。

不过,黄兴却几番婉拒,怎么也不肯组织和领导中央临时政府,一则是因为此时他正将精力放在如何迅速完成北伐计划,二则是顾虑到了仍远在美国的同盟会总理孙先生。

后来,黄兴又被推举为军政府大元帅,统领革命军,一时之间,革命党的枪杆便攥在了黄兴的手里。

对于组织和领导政府这事,黄兴却说什么也不从,说要等孙先生回国后,让孙先生担此重任。

黄兴的态度,是让人敬佩的,可在敬佩之余,不少人心里也在打鼓,谁知道他孙先生什么时候回国?更何况,在此紧要时刻,孙先生远在美国,什么也没有干,凭什么他一回国便要让给他?

当黄兴终于被众人说服,筹备好了经费,决定赴南京组织和领导临时政府的时候,他却接到了孙先生的来电——孙先生说自己即将抵沪。

此时的孙先生恐怕也收到了黄兴将赴南京履职的消息,所以才人未到,而匆匆忙忙致电黄兴。

所以,黄兴决定等一等,等到孙先生到上海后,再决定行程。

如此一来,黄兴便等于是主动放弃了“临时大总统”这一领导地位,拱手让给了孙先生。

可是,黄兴对此却说:“孙先生是同盟会的总理,他未回国时,我可代表同盟会;现在他已在回国途中,我若不等他到沪,抢先一步到南京就职,将使他感到不快,并使党内同志发生猜疑......革命同志最要紧的是团结一致,才有力量打击敌人。要团结一致,就必须不计较个人的权利,互相推让。”

黄兴,是磊落之人,所行亦磊落之事。

不过,让孙先生不爽的是,自己虽然当上了临时大总统,可是“诸事由克强作主”,自己成了一个摆设。

这嫌隙一生,便再难抚平,孙、黄二人终究也不是同一路人。

1913年,宋教仁在上海火车站遇刺身亡,孙先生闻讯后迅速从日本奔回国,将宋教仁案一股脑推到了袁项城的头上,意以武力讨伐袁项城。

对于孙先生的想法,黄兴却不敢苟同,一则他们一方的实力不如北洋政府,所以从心底他便不同意对袁世凯诉诸武力,更希望通过政治手段去解决问题;二则对于“宋案”也疑点重重,谁又能确定袁便是幕后操手?

然而,孙先生却坚持武力讨伐袁世凯,所以,黄兴也给予了全力支持。

黄兴在“二次革命”中也可谓是尽心尽力了,可是仍然不可避免地失败了,为了推卸责任,孙先生声称此次革命失败是因为有人不听从指挥,枪口直指黄兴!

1914年,孙先生在东京成立了中华革命党,所有入党者必须绝对服从于他的命令,和“独裁”无异,对此,黄兴声言“弟不赞成中山之举动,以是相迫,不但非弟所乐闻,且甚为弟所鄙视”,所以黄兴不肯加入中华革命党,安然出走美国。

这么一来,孙先生便顺利地将黄兴踢出了局。

1915年,袁世凯称帝时,黄兴即便身在美国,也始终在为此事奔走,后又受邀回国。

只是此时的黄兴早已经积劳成疾,病情愈发严重,回到上海后没多久,黄兴便一病不起,于1916年10月31日去世。

黄兴一生磊落,堪为一代伟人,文学泰斗章炳麟也忍不住赞誉道:“无公乃无民国,有史必有斯人!”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