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叔牙为何要向齐桓公荐管仲?
鲍叔牙向齐桓公举荐管仲主要原因:
一:鲍叔牙是真正的正人君子,是忠臣义士,心胸宽广,一心为了齐国的强大。因为他很了解管仲的军事,政治才能和远见卓识,只有任用管仲,齐国才能强盛,才能称霸诸候。虽然他和管仲私谊很好,是知己朋友,但他推荐管仲,是为国举贤,是出于公心,不是出于私谊。
二:鲍叔牙向齐桓公举荐管仲,也是担风险的。因管仲原来辅佐公子赳,曾射过齐桓公一箭。齐桓公是非常痛恨管仲的,可以说,管仲是齐桓公的仇人。并发誓要杀掉管仲。而且也知道鲍叔牙和管仲的私谊。
三:鲍叔牙举荐管仲担任上卿,官位在己之上。因为他知道,管仲只有担任上卿才能最大限度发挥他的才能,才能扶佐国君成就霸业,齐国才能强盛。
四鲍叔牙举荐管仲,为国为民,不计私利,甘愿让贤,不避嫌疑。真是古今第一贤人。当然,齐桓公更伟大,心胸更宽广,为了国家的强盛,敢于用贤才,不计私怨,私仇。真了不起。
鲍叔荐管仲,译文?
译文:齐桓公从莒国返回齐国,任命鲍叔为国相。鲍叔辞谢说:"我是你的一个平庸的臣子。你照顾我,使我不挨冻受饿,就已 经是恩赐了。如果要治理国家的话,那就不是我所擅长的。若论治国之才,大概只有管仲了。我有五个方面不如管仲:以宽厚慈惠来安抚民众,我不及他;治理国家 不忘根本,我不及他;为人忠实诚信,能得到百姓的信任,我不及他;制定的礼仪足以使天下效法,我不及他;立在军门之前击鼓指挥,使百姓加倍勇猛,我不及 他。"桓公说:"管仲曾用箭射中了我的腰钩,使我险些丧命。"鲍叔解释说:"那是为他的主子出力啊。你若赦免他,让他回来,他也会那样为你出力的。"桓公 问:"怎样使他回来呢?"鲍叔说:"得向鲁国提出请求。"桓公说:"施伯是鲁君的谋臣,若知道我将起用管仲,一定不会放还给我的,那可怎么办?"鲍叔回答 说:"派人去向鲁国要求说:'我们国君有个不遵守命令的臣子在贵国,想在群臣面前处死他,所以请交还给我国。'这样鲁国就会把他放还我国了。"
管仲传说?
管仲,字夷吾,是春秋战国晚期人物。管仲是一个拥有大才能的人,但是却因为家境贫寒,除了他的好友鲍叔牙对他赏识有加,不断帮助他之外,没有其他人对他认可,其才能也没有办法得以发挥。
在齐襄王统治期间,齐襄王十分的残暴,齐襄王的两个儿子,公子小白以及公子纠为了保命,纷纷外逃。鲍叔牙是公子小白的谋士,而管仲是公子纠的谋士。在逃亡期间,公子纠与管仲在鲁国避难,受到鲁国的尊敬。但是,不久后齐襄王被公孙无知杀死后,公子小白早先一步回到齐国,继承了王位,并追杀一直与他争夺王位的公子纠。
鲁国得知消息后,派出军队将公子纠以及公子纠的护卫召忽给杀了,将管仲囚禁起来。鲍叔牙知道了管仲还没有被杀,只是被囚禁起来之后,赶紧向齐桓公推荐管仲,说齐桓公要想成就霸业,就必须要以管仲为宰相。齐桓公听信了鲍叔牙的谏言,告知鲁国将管仲送回齐国。
在管仲回齐国的前几天,齐桓公斋戒沐浴三天,并且亲自到城门前迎接,与管仲共坐一辆马车,请教治国之道。管仲到齐国后,管仲被封为齐桓公的宰相,为齐国献治国之策,为齐国百姓安定富庶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保障了齐国国泰民安。并且也为齐桓公的霸业出谋划策,让其他的诸侯国屈服于齐国,使得齐桓公成为了春秋五霸之一,名垂千古。
g开头姓氏春秋时代的宰相?
管仲(前723年~前645年),姬姓,管氏,名夷吾,字仲,谥敬,颍上(今安徽省颍上县)人。中国古代著名经济学家、哲学家、政治家、军事家。春秋时期法家代表人物,周穆王的后代。
齐僖公三十三年(前698年),开始辅佐公子纠。齐桓公元年(前685年),得到鲍叔牙推荐,担任国相,辅佐齐桓公成为春秋五霸之首。对内大兴改革、富国强兵;对外尊王攘夷,九合诸侯,一匡天下,被尊称为“仲父”。
齐桓公四十一年(前645年)病逝。后人尊称为“管子”,誉为“法家先驱”。
管仲注重经济和农业,反对空谈主义,开创职业技能教育。主张改革以富国强兵,他说:“国多财则远者来,地辟举则民留处,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唯物论中“物质决定意识”的观念和《管子》的思想颇为接近。
管仲的外交主张,打出“尊王攘夷”的旗帜,以诸侯长的身份,挟天子以伐不敬
鲍管之交是什么意思啊?麻烦各位快点,谢谢啦?
形容朋友交谊深厚。出自典故管仲和鲍叔牙是春秋时代的人,两人互相照顾,亲如手足。 鲍叔牙与管仲合伙做生意,叔牙出三分之二的本钱,赚了钱却只要三分之一。鲍叔牙的家人表示不满,叔牙却说:“管仲家里穷嘛!” 后来,管仲当了大官,带兵打仗,可是不敢身先士卒,打败仗的时候,他总是第一个逃走。人们讥笑管仲胆小如鼠,是个没有勇气的人。这时,叔牙却出来说:“管仲家里有年老的母亲需要他奉养,其实,他并不是个怕死的人。” 管仲和鲍叔牙都是齐国人。齐王有两个儿子,纠和小白。管仲是公子纠的老师,鲍叔牙是公子小白的老师。后来两个公子为争夺王位互相残杀,公子纠被杀,小白即位,叔牙立刻向齐王小白推荐管仲,说:“管仲是一位有才干的人,请大王聘请他做宰相。” 齐王说:“你是我的老师,我愿拜你为相。”鲍叔牙语气坚定地说:“多谢大王的信任。以前管仲是公子纠的老师,难得他对公子纠的一片忠心。主公如果要干一番大事业,管仲可是个用得着的人。” 齐王终于采纳了鲍叔牙的建议,任命管仲为相。管仲整顿内政、开发资源、发展农业,很快就使齐国强盛起来,当上了盟主。
管仲差点杀了小白,为何小白继位后还要重用管仲?
当初,公子小白和哥哥公子纠两人都是为躲避齐国的内乱而逃到了国外。齐襄公死后,二人都急着要赶回齐国,为的就是争夺王位。管仲是公子纠的师傅,为了帮助公子纠得到王位,决定带兵堵截公子小白,他一箭射中了小白的腰部,箭头刚好被腰带上面的铜撘钩住了,公子小白大叫一声倒在车上,假装死去。公子纠以为小白死了,就不紧不慢地往齐国去。这时公子小白抄小路日夜兼程地赶回齐国,抢先登上了国君的宝座,称为齐桓公。
齐桓公原本是想让他师傅鲍叔牙当宰相,但是鲍叔牙觉得自己智慧能力不如管仲,就把管仲推荐给齐桓公。可齐桓公却心存芥蒂。鲍叔牙劝说齐桓公:“管仲是个治国奇才,虽然他当初射了你一箭,但那是因为他是公子纠的师傅,当然会为公子纠考虑。现在大王应该宽宏大量,不计前嫌,真心请他过来,不仅可以治理好国家,而且其他国家也会听您的指挥的。”齐桓公觉得鲍叔牙的话很有道理,当即表示不再计较那一箭之仇,并派鲍叔牙代表他请管仲到齐国来当宰相。
管仲因为怕齐桓公报仇就逃出了齐国,鲍叔牙找到管仲后说,齐桓公是当代英主,是真心想请您到齐国当宰相的。齐桓公也派出了队伍,去迎接管仲回来,表示将重用管仲。
管仲确实是个有真本事之人,当了宰相之后,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把齐国治理得井然有序,百姓安居乐业。管仲又建议齐桓公打出“尊王攘夷”的旗号,存邢救卫,九合诸侯,一匡天下,几年之后,齐国在政治、军事等各个方面日益强大起来,逐渐成为春秋时期的五霸之首。而齐桓公知人善用、不计前嫌的处事方式,也得到世人的称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