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以顾颉刚为代表的疑古学派?
「后来秦始皇又成了统一的事业,但各民族间的种族观念是向来极深的......于是有几个聪明人起来......他们起来喊道:『咱们都是黄帝的子孙!』......这种说法传到了后世,便成了历史上不易消释的『三皇五帝』的症瘕,永远做真史实的障碍。」
——《<古史辨>第四册序》,1933年
在顾颉刚的推测中,「三皇五帝」之说盖只是人们为了「大一统」的观念而编造出来的事情。
民国二年(1913年),正在北京大学读书的顾颉刚听了章太炎先生所办的「国学会」讲学,对章氏大为敬佩,并一度立志做一名古文经学家,此时的顾颉刚,对中国的古史与古书是持相信态度的,这就是所谓的「信古」。
▲顾颉刚(1893--1980),历史学家,古史辨派代表人物,现代历史地理学奠基者。
但是没过几年,顾颉刚读到了康有为所著的《新学伪经考》与《孔子改制考》,虽不能完全信服于康氏的论述,但康有为的今文经学观点还是给予了他很大的启发。由此,顾颉刚对古文经学不再一味崇信,转而对古史的真伪进行怀疑,这就是所谓的「疑古」。
1919年五四运动后,新思潮遍卷全国,怀疑思想也得以盛行,于是,以顾颉刚为代表的「疑古派」便兴起了,并在20世纪20年代后形成了一股席卷整个学术界的疑古思潮。
顾颉刚于1921年开始着手疑古工作,并常与胡适、钱玄同等人书信来往讨论古史问题,这三人均是疑古派主要代表人物。1923年,顾颉刚发表《与钱玄同论古史书》一文,并于1926年正式主编出版《古史辨》第一册一书。
《古史辨》的出版犹如晴天霹雳,其对中国古史系统的「破坏力」似乎已达到了可以「摧毁」的地步。疑古思潮立即赢得了众多史学家的响应,《古史辨》一书也很快被翻译成了英文、日文版本。自1926年《古史辨》第一册出版以来,罗根泽、吕思勉等文史大家也参与进来,至1941年相继出版成《古史辨》共七册。
▲《古史辨》编著:顾颉刚等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时间:1982顾颉刚在《古史辨》中提出的最重要的一个观点,即是「层累地造成中国古史」。比如,在《论语》中,孔子是只讲尧舜的,而到了战国时期,古史才追溯到比尧舜更早的黄帝,及至更后,才出现更为完备的「三皇五帝」古史体系。这是一个有趣的现象,时间越往后,中国的古史期就愈长,所以顾颉刚认为,中国的古史很大一部分都是后世层累地积造出来的。
在疑古派看来,东周以前的历史都是值得怀疑的,因为这些古史缺乏相应的文献资料,而流传至今的古书,也存在着大量的伪书。从古史真伪到古书真伪的辨证,中国古史瞬间变得茫茫不可考证,中国历史也由煌煌上下5000年变得仅有2000余年可考。
在顾颉刚看来,缺乏文字资料的东周以前的古史,自然是不可信的。但是,疑古派没有充分考虑的是,一旦有考古资料的出土,古史与古书的证实就不再是一个问题了。
王国维在古史研究中提出过著名的「二重证据法」,即在古史研究中,将已有的文字资料与新发掘的考古资料相互结合验证,便能更为准确地佐证古史,这是一种较为科学的研究方法。19世纪末20世纪初,安阳甲骨文逐渐受到学者们的重视。1917年,王国维更是根据甲骨文资料考据出了商代王世系表,1928年,安阳殷墟考古发掘正式开始。
殷墟的发现,证明商朝在历史上真实存在,而甲骨文资料也佐证了古书中记载的商王世系表的准确性。考古学的兴起对疑古派造成了很大的冲击,那些被怀疑的古史,某些部分已经被证实是真实的,那些被怀疑为伪书的古书,很多也被考古证明为是真实的。
李雪琴取关吴亦凡有没有错?
我觉得从一个正常人的思维面对这件事,取关是很正常的。
虽说是吴亦凡当初回应了李雪琴,才让李雪琴有机会走红,但是李雪琴是把他完全当光鲜亮丽的明星对待,根本不可能考虑他的阴暗面,况且以前的舆论导向也是只宣传他的正面,在大众面前谁会了解更多呐?
现在吴亦凡触犯法律了,自然呈现在大众面前的就是不良形象了,对待这样的人取关不是很正常吗?我相信吴的粉丝一定掉了很多。原来阳光鲜亮的形象,突然成为阴暗丑陋的代名词,谁还会趋之若鹜呐。
所以取关是人之常情,不必为此纠结。
是我,我也会取关。
中国发现最早的陶书?
1992年1月2日上午,山东邹平丁公村一村民在为考古队清洗陶片时,发现一块刻有文字的大陶片。这一发现立即引起考古队的高度重视,马上对出土该陶片的1235号灰坑进行认真核对,包括层位关系、出土遗物以及与相关遗迹的关系等,确认该陶片为龙山时代晚期遗物。
据报道,丁公龙山文化文字,系刻在一件大平底盆底部残片的内面。陶片上现存文字计5 行11 个字,右起第一行为3 个字,其余4行每行均为2 个字。这11 个刻字,笔画比较流畅,个个独立成字,整体排列比较规则,刻写也有一定章法,显然已经脱离了刻划符号和文字画的阶段,全文很可能是一个短句或辞章。
丁公龙山文化陶文距今约4200年,比小屯商代晚期甲骨文还早800多年。这一发现在考古学界和古文字学界引起了极大的震动。由于刻文陶片是在整理时民工发现的,脱离了第一发现现场,所以有学者对其真实性表示怀疑。针对学术界的争论,《考古》杂志社专门组织相关的考古学家和古文字学家搞了一个笔谈。笔谈中,张忠培、严文明、邵望平等几位具有相当田野经验的考古学家,都肯定了该陶片的真实性。但是,这陶片上的刻符是不是文字,是怎样的文字?虽然专家们的意见并不一致,但大多倾向认为是文字。
史学家田昌五认为:陶片上的字有象形字,也有会意字,由于是刻在陶器上的成组文字,建议称为“陶书”。
考古学者严文明认为:陶片上的有的字是象形字,有的字像是专为语言中某些难以用形象表达的词而造的字,与纳西族的东巴文比较接近,已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早期文字。
古文字学家李学勤认为:从陶文的章法布局、笔画笔顺上看,应是自右向左读;陶片上的文字有几个是象形的,右二行第1字似有尾猿猱形;有的字像是形声字,如右四行第1字似心左似刀;后世文字有正体、俗体之别,丁公的陶片文字或者就是当时的俗体。
考古学家张忠培认为:鉴于此前在良渚文化的余杭南湖陶罐和澄湖古井鱼篓形罐上,也发现过在烧后的陶器上刻划图案或符号的先例,可以认为,历史发展到一定阶段,都在创造着文字。经过漫长而曲折的过程,商人可能吸收了不同谱系的考古学文化居民的发明,把中国文字推进到甲骨文阶段。
考古学家俞伟超认为:这是目前所知中国最早的文字。龙山文字和商代的甲骨文,即使有相似之处,却不见得是一脉相承的。也就是说,龙山文字和商代甲骨文,很可能是两种 文字。
古文字学家高明认为:它是为了表达某种意愿而刻,反映了当时人的意念和语言,是已被人们淘汰的古文字。
古文字学者裘锡圭认为:这些符号显然不是图绘,也不是无目的的任意刻画的产物。它们大概也不会是跟语言毫无关系的一种表意符号,不然为什么会有11个符号排列有序地刻在一起呢?另一方面,从遗物的时代和符号的形式来看,它们也不可能是成熟的文字。所以它们大概是一种原始文字,并不是一种处于向成熟的文字发展的正常过程中的原始文字,而是一种走入歧途的原始文字。
有些学者还基于对商周文字的知识,尝试对陶文释读。如第一行第1字,严文明疑是“鸟形”;第一行第2字,李学勤释“父”;第一行第3字,蔡凤书释“以”;第二行第1,王恩田释“夋”,陈公柔释“夒”;第二行第2字,李学勤谓“似为有角的走兽形”;第三行第1字,李学勤谓“似顾首短尾的动物”……
丁公陶文的出现是有其时代背景和社会背景的。1991年秋丁公遗址的第四次发掘中,发现一座面积超过10万平方米的龙山文化城址。邹平丁公城址与寿光边线王、临淄田旺、章丘城子崖三座城址,东西一线分布在鲁北地区,彼此相距约40——50公里,每个城址控制范围约方圆百里,与周初小国的疆域相若,应是一个方国。龙山时代晚期已经进入夏纪年,夏代是一个方国林立的时代。丁公陶文和城址的存在,表明丁公居民已进入文明时代。
继丁公陶文发现之后,1993年4——6月,江苏高邮龙虬庄遗址也发现一块陶片陶文。与丁公陶文一样,龙虬庄陶文也是刻在陶盆口沿残片的内壁上,共8个文字,分左右两行,左行4个类似甲骨文,右行4个类似动物图形。发现者认为其属南荡文化遗存,其年代约为龙山时代末至夏初,比丁公陶文略晚;与以曲线为主的丁公陶文相比,而更接近成熟的甲骨文。
瓜字的出处?
细说汉字:瓜
“瓜熟蒂落”,“瓜”字是个象形字。你看金文①中间的大瓜还结在蔓上,其向右下方伸展的一笔是瓜须的形象。小篆②的“瓜”变小了,但仍有瓜形。③是楷书的写法,这么一变就不像瓜的样子了,但仍然可以看出楷书与金、篆文字一脉相承。 “瓜”是个总称,要细分的话,瓜的种类就很多了。古代用“瓜”字组成的词也是很多的,如“瓜代”一词在古书中时常碰到,这是说某人任职期满,由他人继任称为“瓜代”。此典出在《左传•庄公八年》:齐侯要连称和管至父二人守卫葵丘,到瓜熟时就派人接替,这就叫“及瓜而代”。另外,还有“瓜李之人,有口难辩”一说,又是什么意思呢?此典出自古乐府《君子行》:“君子防未然,不处嫌疑间;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正冠。”大意是:人要防患于未然,有嫌疑的地方不去;正如在瓜田里不要提鞋(怕人疑为弯腰偷瓜),在李子树下不要整帽子(怕人疑为偷摘李子)。所以后世就把“瓜李之人”比作有嫌疑的人;把“瓜田李下”比作有嫌疑的境地。 “瓜”字是个部首字。在汉字中凡由“瓜”字所组成的字大都与“瓜果”有关,如“瓞”、“瓣”等字。 ——左民安《细说汉字》 扩展阅读象形字。像蔓上长的瓜形。本义是各种瓜的通称。《说文》:“瓜,㼌也。”《字汇·瓜部》:“瓜,种类不一,俱从蔓生。” 《诗·豳风·七月》:“七月食瓜,八月断壶。”引申指瓜熟的时候和头部像瓜的一种武器。还通假为“蜗”。《字汇补·瓜部》:“瓜,与蜗通。”楷书“瓜”保持着篆文的字形轮廓,而与“爪”有区别。 ——李学勤《字源》易学是什么意思?
易学属于在天人相应的学术思想指导下研究万事万物运行规律及其相互关系的学问。易学源于《易经》之学,简称易学。是古人思想、智慧的结晶,被誉为“大道之源”。它起始于筮占但高于筮占。《易经》中记录了很多上古的古代历史事件,因此易经本于实践。《易经》是中国文化最古老、最系统、最厚重的典籍,是中国乃至世界人文文化的基础。易学分为道家易学与儒家易学,易学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分成易理易学、象数易学、数理易学、纳音易学几大类。易学的主要奠基人为伏羲、舜帝、周文王、老子与孔子。由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童子问易》提出了包括舜帝在内的“五圣同揆说”。五圣所“揆”为阴阳、三才观。“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首席科学家、专家组组长李学勤先生于2005年8月在青岛召开的“易学与儒学国际学术研讨会”上明确宣布:是孔子“开创了易学”。
稷下学宫是什么意思?
战国之所以为战国,是因为不同的诸侯国争地盘、争人才、争利益,这也使得战国时期的诸侯国为了富强,无所不用其极,不论手段,只论结果。
而这样的风范也导致了另一个“战国”的产生,那就是学派战国!这时候各家学派百家争鸣,大放异彩,他们谈天论地,争论不休,每一次一个学派的代表人物出现的时候就意味着战国会有一个新的局面。
如法家李悝、纵横家苏秦张仪、兵家孙膑庞涓,都影响着战国的进程。在战国的大争之世,每一个流派都对当时的社会形态产生了重要影响。
其中最为著名的学派组织就是稷下学宫,稷下学宫在战国时期起到的作用非同寻常,从这里走出来的人才多不胜数。
那么"稷下"到底是什么意思?稷下,实际上是一个地名,乃是齐国首都临淄城的稷门附近一个不闻名的小地方。但是直到田齐政权在此地设立"稷下学宫"后而闻名当世,一举成为学术的中心。
而稷下学宫实际上,可以说是世界上最早的官办高等学府和我国最早的社会科学院、政府智库。中国学术思想史上蔚为壮观的“百家争鸣”,实际上就是以齐国稷下学宫为中心的。
而官学为黄老之学。在先秦这个道家大发展的时期,形成了战国百家争鸣,黄老独盛的局面,黄老学说,可说是显学中的显学。并对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田齐就推崇黄老、设稷下学宫也本着扶植黄老的目的,所以也就形成了再稷下学宫诸子百家中,人数最多、势力最强、著作最丰、影响最大的当属稷下黄老道家。
稷下黄老道家代表人物是文子、列子、范蠡、彭蒙、慎到、田骈、捷子、环渊、宋钘、尹文等等,其代表作除了已经佚失的《田子》、《蜎子》、《宋子》等等之外,还有留存至今的《慎子》、《尹文子》、以及与黄老道家关系密切的鸿篇巨制——《管子》。
实际上,齐国统治者也基本上按照黄老道家思想治国,成为了战国七雄中最富强的国家之一,史称东帝。
这个时期,可以说稷下学宫取得了辉煌业绩,在田齐政权的重视和厚爱下,"稷下学宫"成为齐国的金字招牌,得到政策上的优待和支持。稷下先生、学士不仅可以"不治而议论",也可以"不任职而论国事",且据其意愿可向田齐政权申报功名,若获认可,还能受封"上大夫",享相应的爵位和俸禄。
"稷下学宫"最兴盛时,云集了儒、道、法、农、名、兵、阴阳等各家各派有影响的学者,如孟子、荀子、邹子、慎子、申子、接子、涓子、尹文、宋钘、淳于髡等等都曾在这里讲学,发表自己的学术见解,产生了深远影响。
直到战国晚期,齐愍王穷兵黩武,好大喜功,稷下学宫衰落,稷下黄老学派的传人也逐渐散去。时逢不久后任秦相的吕不韦大力召集门客,他们便纷纷投奔吕不韦,成为吕不韦的谋士和助手,并在编撰《吕氏春秋》过程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可以说,稷下学宫并没有消亡,只是换了一个方式继续发挥着属于他们的热度。可惜秦始皇执政后,废除了吕不韦的大多数措施,重新启用法家思想,并在统一中国的过程中将其意志推行到了全国,不久又实行“焚书坑儒”的文化专制主义政策,使得包括黄老道家在内的百家思想遭到了沉重打击。
纵观历史,"稷下学宫"大约存在了一百五十多年,其因田齐而起,后盛,又因齐愍王而衰,随着齐被秦灭掉后,"稷下学宫"也随着消失。直到焚书坑儒后,"稷下学宫"主导的"黄老之说"终于逐渐流散,仅仅少量在民间流传,再不复兴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