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梗大全 正文

魏文帝什么梗(魏文帝和曹操什么关系)

司马懿和曹真等文武干才,1、完善军制、设置了地方都督制在东汉末年以前,皇甫嵩、朱儁、卢植等人都是以中郎将身份率兵出征。像诸葛亮在刘备手下当军师将军时既可以带兵,难道还给诸葛亮封个丞相不成?镇西曹真(个人猜测不给征西是因为夏侯渊刚死在这位置上,任命了曹仁、曹休、曹真、夏侯尚、臧霸、吴质六大都督,后来又出现了兖豫都督和管理中军的都督中外诸...

魏文帝和曹操什么关系?

父子关系。魏文帝是曹丕,是曹魏的开国皇帝,他是卞夫人所生,是曹操次子。他是我国历史上有名的政治家,文学家。曹操生前,立曹丕为魏王世子。曹操去世后,曹丕继魏王位,逼迫汉献帝刘协禅位与己,建立魏国,他重要陈群,司马懿和曹真等文武干才,实行九品中正制,使北方的经济社会取得了一定的恢复和发展。

魏文帝曹丕一向因为篡汉为人诟病,他有没有值得一提的功绩?

魏文帝曹丕在位虽然只有七年,但是还是兢兢业业做了很多事,我就介绍一下。

1、完善军制、设置了地方都督制

在东汉末年以前,将军是比较珍贵的官职,秦始皇派赵佗率领五十万人攻打南越时也不过是封的郡尉。两汉时期骠骑和车骑屈指可数,而且没有同时设置,左右将军和前后将军也没有在同时出现,常设的也就度辽将军等极少数几个官职。后来黄巾之乱时,皇甫嵩、朱儁、卢植等人都是以中郎将身份率兵出征。直到汉末大乱,各地诸侯大量自称以及设置将军,才使得这一官职泛滥,所以曹操手底下出现刷脸卡的现象自然也正常。像诸葛亮在刘备手下当军师将军时既可以带兵,又可以管后勤,甚至可以当场表奏出一个行蜀郡太守,这是什么逆天官职?这也没办法,刘备自己也就是个自封的大司马,难道还给诸葛亮封个丞相不成?

但曹丕规范了军制,夏侯惇不用再当那个给打工仔准备的前将军,给他准备的位置是大将军。张辽也别征东了,你不是都督,老老实实当前将军去。曹休和臧霸都是东边的地方大员,前者征东,后者镇东,明显曹休要高一级,外加征南夏侯尚,镇西曹真(个人猜测不给征西是因为夏侯渊刚死在这位置上,不吉利),曹仁曹洪升官当了车骑将军和卫将军,然后张郃徐晃朱灵和张辽一起去当四方。这地位排列谁高谁低,各个将军职权如何划分一目了然。在这个基础上曹丕又设置了地方都督制,任命了曹仁、曹休、曹真、夏侯尚、臧霸、吴质六大都督,分别管辖扬州、雍凉、荆州、青徐、河北等几大战区,后来又出现了兖豫都督和管理中军的都督中外诸军事。曹丕继位后只用了三个月不到就完成了这些制度变更。

接着就是划时代的九品中正制。现在的人经常黑曹丕这是卖掉了父亲的理想,当了大族的走狗,老实说这种说法比较搞笑。曹操手底下大族出身的高官一直都不少,他本人就是靠颍汝士人起家的,后来也大量重用河北士人,为何杀了不肯合作的边让、孔融就摇身一变成为寒族代言人了?

实际上在东汉的察举制进行时,就有一部分的名士开始掌握了人物品鉴的话语权,被他们接见或者点评的人物立刻身价百倍,曹操自己就曾胁迫过品鉴家许邵点评自己。这样的环境下,那些名士拥有的隐藏社会地位简直不可估量,之所以会发生两次党锢之祸,朝廷敌视这种名士是重要原因。

2、杜绝外戚宦官干政的基础,禁止厚葬

东汉从中期开始,陷入了外戚和宦官政权的怪圈,最后灭亡也与这两个集团有莫大的关系,曹丕深感于此,废除了中常侍和小黄门,改设散骑常侍和散骑侍郎为宫廷联络官,并且规定不准宦官担任。宦官为官不得超过诸署令。下诏群臣不得向太后汇报政事;外戚不得担任辅政大臣,也不能接受有封地的爵位;后世照此办理。以此来防止外戚势力坐大。

秦汉以来,厚葬奢侈之风盛行,曹丕在登基为帝的第三年,颁布了诏书《营寿陵诏》,诏书中说“自古及今,未有不亡之国,亦无不掘之墓也”,表达了曹丕薄葬的决心。曹丕的首阳陵“无为封树,不立寝殿,造园邑,通神道”,“无施苇炭,无藏金银铜铁,一以瓦器”,“饭含无以珠玉,无施珠襦玉匣”,甚至不允许后代祭祀。

3、消除青徐割据、实现北方真正统一

汉末以来,青、徐一带存在着以臧霸、孙观等为首的割据势力,他们虽归顺曹操,却拥有独立的地盘和兵力,曹操不得不对他们采取羁縻政策。曹操刚死,在洛阳的青、徐兵就发生骚动,曹丕采取抚而不讨的策略,稳住了他们,控制了局面;黄初三年(222年),曹丕以孙权不纳质子为由,三路伐吴,借机剥夺了臧霸的兵权;黄初五年、六年(224年、225年),曹丕两次亲自督师伐吴,均止步于广陵,未与吴军交锋,却平息了利城兵变,彻底解决了青、徐的隐患。因此后世推测,曹丕亲征的真实目的不是伐吴,而是以此为幌子不声不响地平定青、徐割据势力,充分表现出他作为政治家的小心谨慎又不失坚决果断的素质。

史学家田余庆评价曹丕消除青徐割据势力说:

曹丕在广陵之役中最终解决了青徐豪霸割据一方的问题,增进了魏国的稳定,巩固了北方的统一,可以说是他在位七年中的一件可以称说而又被人们忽略了的政治大事……广陵之役解决了青徐问题,使东方归于一统,魏国国势更加强大起来。

3、逆转了曹操晚年占据变动局面

曹操最后几年被刘备夺走汉中和上庸三郡,孙权也频频进攻合肥,曹丕即位魏王之初,派遣夏侯尚击败刘封,夺得上庸三郡,又命曹休渡过长江烧毁了吴国军营数千家,曹休应该是曹魏唯一达成这一壮举的将领。

夏侯惇薨,以休为镇南将军,假节都督诸军事,车驾临送,上乃下舆执手而别。孙权遣将屯历阳,休到,击破之,又别遣兵渡江,烧贼芜湖营数千家。迁征东将军,领扬州刺史,进封安阳乡侯。

4、平定河西、复通西域

东汉末年因国事衰微,西域诸国纷纷脱离汉朝节制,关陇以西几乎都是羌、氐等族族的地盘,其中又以卢水胡为最,他们骁勇善战,策马如飞,神出鬼没,给曹魏所属的河西走廊造成了极大的威胁,他们北可以联合鲜卑,南可以联合羌人,甚至可以与蜀汉东西夹击,如果不解决,那么关陇地区即无安宁之日。

有鉴于此,曹丕在继承魏王之位后,便着手经营河西,经营河西又不能不控制西域,否则河西的西侧将毫无屏障。延康元年(220年),曹丕下令重置凉州,在建安十八年(213年)时,曹操封魏公之前,曾将凉州并归雍州,现在重置凉州,是曹丕经营河西的第一步。同年,凉州四郡之乱,苏则、张既等成功平定了叛乱。这一次平定河西,只是清除汉人地方割据势力,至于来自卢水胡的威胁依然存在。

黄初二年(221年)十月,凉州卢水胡在其首领治元多、伊健妓妾、封赏等人的率领下,组成诸胡联军,大举起兵反魏,攻掠郡县,曹丕任命曹真、张既等将领率领大军前往平叛。张既在武威以三千精兵击败卢水胡的万余大军,而曹真也不含糊,设下天罗地网生擒了卢水胡的几个首领。具体过程在《三国志》并无记载,但在《曹真碑》中则有“羌胡……诳之妖道,公张罗设宑,陷之坑网”的描写,即治元多、伊健妓妾等是被曹真设陷阱活捉。

至此,河西平定,据《魏书》记载,此战“斩首五万馀级,获生口十万,羊一百一十一万口,牛八万”。捷报传到洛阳,曹丕大喜过望,大笑说:“吾策之於帷幕之内,诸将奋击於万里之外,其相应若合符节。前后战克获虏,未有如此也。”

黄初三年(222年)三月,摄于曹魏声威,鄯善、龟兹、于阗等诸国,一起遣使来朝,并奉献了大批西域的奇珍异宝,曹丕下诏安抚之际,任命了曹魏第一任戍己校尉和设置了西域长史府。至此,曹魏恢复继承了汉朝在西域的统治。

5、编纂皇览,首开文学批评风气

在文化上,曹丕尊孔崇儒,下令编辑中国第一部百科全书《皇览》,将文学的社会功用提高到经国大业的程度,曹丕个人对屈原、贾谊、司马相如等前代文学家也有中肯的评论,于文学理论多有贡献,开创文学批评的风气,现存诗歌约40首,以男女爱情和游子思妇之作居多,形式上颇受民歌影响,语言通俗、描写细腻。

94版三国魏文帝扮演者?

三国演义魏文帝曹丕扮演者是杨俊勇。

魏文帝曹丕,字子桓。沛国谯人。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曹魏开国皇帝。魏武帝曹操与卞夫人的长子 。曹丕文武双全,八岁能提笔为文,善骑射,好击剑,博览古今经传,通晓诸子百家学说。建安二十二年,曹丕被立为魏王世子。建安二十五年,曹操逝世,曹丕继任丞相、魏王。同年,曹丕受禅登基,以魏代汉,结束了汉朝四百多年的统治,建立魏国。2、演员资料:杨俊勇(1964年—),男,汉族,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中国儿童艺术剧院一级演员,中央戏剧家协会会员。曾出演过电视剧《三国演义》《红楼梦》《长征》《武则天(刘晓庆版)》《铁齿铜牙纪晓岚》等。

魏明帝是第几代?

魏明帝是曹魏政权的第三代,魏明帝是:魏文帝曹丕的嫡长子,是曹丕和甄姬的儿子,在魏文帝曹丕驾崩后,魏明帝曹叡继承了皇位,是曹魏政权的第三代领导人,但是魏明帝曹叡是一个不知检点的皇帝,虽然很英明,但是这让他的身体快速腐败,年纪轻轻就驾崩了,让曹魏政权落入了司马懿手中。

魏文帝为什么在夷陵之战后不伐蜀?

公元221年四月,刘备在成都登基称帝,建立蜀汉。在此之后,刘备以为关羽报仇为由,执意出兵攻打东吴。当时赵云等朝中大臣纷纷出言劝阻,孙权在得知此事后,也派出使臣前来求和,但刘备在愤怒之余并不听众人的劝告,并在七月,亲率大军数万,直接夺取峡口,攻入东吴。战事之初,蜀军势如破竹,当时刘备以吴班、冯习和张南为先锋,率领三万人击败东吴的李异、刘阿部,就此占领秭归,随后,刘备又让马良到武陵活动,就此争取到了当地部族首领沙摩柯起兵协同蜀汉大军作战。一时间,蜀军共计五万余人,浩浩荡荡的杀入东吴腹地。

孙权见蜀军锐不可当,当即向曹丕俯首称臣,与此同时,他让陆逊为大都督,陆逊挑选朱然、潘璋、韩当、徐盛、孙桓等部共五万人开赴前线抵挡蜀军。随后,陆逊用以逸待劳的方式,成功的将蜀汉大军牵制在了夷陵一带,随后在此处以防守为主,遏制蜀军的进攻。因此,东吴大军完全退出了高山峻岭地带,把兵力难以展开的数百里长的山地留给了蜀军。两军就此对峙到了六月,当时吴地天气炎热,刘备不得不将营地安札在山林之间,此时将士离开家乡很长时间,对蜀地颇为想念,一时间军心有所涣散,而陆逊发现了这个决战的时机,于是他火烧连营七百里,就此击败蜀军,刘备仓皇逃窜,等他逃回白帝城时,蜀军几乎全军覆没。

让人奇怪的是,夷陵之战从公元221年七月,一直持续到了第二年的八月,也就是说,这场战事至少持续了一年时间,但让人奇怪的是,即便此番战事经历的时间如此之长,身为三国之中实力最为强大的魏国,竟然在这段时间里没有对任何一方进行攻击。要知道当时无论是蜀汉还是东吴,都几乎倾尽了全力,而孙权正是担心要两线作战,这才向曹丕俯首称臣,可见当时在与蜀汉对峙的过程中,东吴也不见得能挡得住曹军的兵锋,那当时曹丕没有攻打蜀汉,也没有趁机攻打东吴,究竟是什么原因,难道只是因为曹丕比较傻吗?

事实上,在刘备登基称帝后,曹丕就曾与群臣探讨过刘备伐吴的可能性,不难看出,当时曹丕是很有眼光,同时也有出兵征战之心,不过当时曹丕对于向谁出兵,他有些拿不定主意。然而当时群臣都认为刘备不敢出兵,毕竟蜀汉就一个关羽是当世名将,关羽都死了,自然没有人可以带兵征战了。

不过此时刘晔却说正是因为刘备羸弱,他才要出兵征讨东吴,以彰显自己的强大。此时曹丕问刘晔,称此时伐蜀是否可行,刘晔否定了曹丕,他认为如果曹丕要打东吴,刘备很有可能会将东吴灭国,但如果魏国此时攻打蜀汉,刘备就不会攻打东吴了,而当时刘备与魏国交手的时候,东吴即便不帮蜀汉,他也绝不会帮魏国。要知道当年曹操与刘备对峙于汉中,最终却是刘备获得了胜利,而曹丕的军事实力自然远不如曹操,因此他也不敢贸然攻打蜀汉。再加上在夷陵之战期间,孙权主动投降,这让曹丕的虚荣心得到了极大的满足,这才让他收回了出兵征战的想法。更何况当时曹魏的根基也不太稳定,贸然出兵,很有可能会导致曹魏内部的纷乱,对于刚刚建立魏国的曹丕来说,他不能冒险。

什么是曹魏代汉?

东汉中后期,因多为幼帝登基,权力在外戚与宦官之间轮换。政治的腐败导致公元184年黄巾起义爆发,各地州牧在镇压农民起义的过程中培养起自己的武装力量,成为军阀,东汉政权名存实亡,此后中国进人了一个群雄逐鹿的混战时代。

公元196年,曹操将汉献帝迎到许都(今河南许昌市东),“挟天子以令诸侯”。之后,曹操逐渐铲除了北方的其他武装割据势力,统一了北方,与西蜀的刘备势力和江南的孙权势力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公元216年,曹操被汉献帝封为魏王。

曹操自称要学习周文王,将代汉的机会留给了儿子。公元220年,曹操去世,其子曹丕办完曹操丧事便逼迫汉献帝“禅让”,代汉建魏,史称魏文帝,东汉正式宣告结束。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