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传统文化 正文

延边传统文化(延边传统文化有哪些)

1、朝鲜族传统文化2、延吉的传统文化3、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朝鲜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4、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的历史5、朝鲜族最著名的传统文化6、朝鲜族的风俗习惯有哪些?朝鲜族传统文化老两口对唱:朝鲜族民间文化娱乐生活中一直有老两口唱跳的节目,中间夹杂着朝鲜族舞蹈,回婚礼是朝鲜族人独有的一种礼仪,是在仲秋时节朝鲜族妇女独特的一种洗衣服的方式...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延边传统文化,以及延边传统文化有哪些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

朝鲜族传统文化

老两口对唱:几千年来,朝鲜族民间文化娱乐生活中一直有老两口唱跳的节目,在群众中一直是喜闻乐见的节目,并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文艺表演形式。老两口对唱以唱为主,以对白表演为辅,中间夹杂着朝鲜族舞蹈,极具延边朝鲜族的地方特点。

回婚礼。回婚礼是朝鲜族人独有的一种礼仪,也是朝鲜族人一生中最重要的礼仪之一,是朝鲜族的民俗文化的代表。要想举行回婚礼必须做到夫妻忠于爱情、健康长寿、家庭和睦、子孙安康而且遵纪守法。因而可以说回婚礼充分体现了“修齐治平”思想中的“齐家”思想,是充分体现儒家“齐家”观念的现存的活标本。

朝鲜族捣衣:朝鲜族捣衣是朝鲜族特有的风俗之一,是在仲秋时节朝鲜族妇女独特的一种洗衣服的方式。捣衣的形式多样,可以对坐交叉捶打,也可以一人拿一棒或双手各拿一棒捶打。每当少妇、少女对坐捶打时,通常表现出捶打的艺术和劳作的乐趣,或慢或快,或轻或重,如鼓手击鼓,棒槌声和清脆的笑声此起彼伏,宛如一首清新明快的协奏曲。

千人针:朝鲜族千人针是一种经过多人缝制的一种带有文、图的布带,是一种战胜敌人的象征,是族人对士兵的一种祝福,是朝鲜族文化的一种浓缩的精华。千人针,是人们对出征的士兵和入伍的士兵的一种祝福,一种期望,不想他们受伤,希望他们能够打败敌人,带着胜利回来。到现在已经没有了当初的那种战争的意图,更多的是一种祝福,希望被送的人能够平安。其是朝鲜族人们几代传承下来的一种文化的载体,是朝鲜族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

板嗦哩:朝鲜族的舞蹈、民谣都是举世闻名的,但是一种非常具有民族特色,学习来又非常困难的一种说唱艺术——“板嗦哩”,却是很少有人知道的。板嗦哩,是朝鲜族的一种说唱艺术,又叫盘瑟俚,其原意是“在游艺场上演唱的歌曲”,实际上它是一种独特的说唱。它是将音乐、文学、表演融为一体,采用唱、白、表情动作作为表现手段的艺术,是一种看来简单的演唱形式,却具有十分丰富的内涵和精湛演技的艺术。 板嗦哩的故乡是韩国全罗北道的南原,至今那里仍盛行这种演唱。

农乐舞:“农乐舞”俗称“农乐”,流传于吉林、黑龙江、辽宁等朝鲜族聚居区。其历史可追溯到古朝鲜时代春播秋收时的祭天仪式中的“踩地神”。“农乐舞”是一种融音乐、舞蹈、演唱为一体综合性的民族民间艺术。“农乐舞”的表演共包括十二部分。有青年男子表演的"小鼓舞",舞童表演的"叠罗汉",多人表演的传统"扁鼓舞",男女都可表演的"长鼓舞",多人持大型花扇表演的源于古代"巫舞"的"扇舞",假形舞蹈"鹤舞",以及最后压阵的男子"象帽舞"。

民间刀画:朝鲜族的民间刀画起源于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敦化市,其属于原生态创作,是一种独特的画派。刀画主要是以减色为主,削减产生出的效果,更加具有物体的质感的独特魅力,从而使刀画作品既展现出国画苍劲古朴的深远意境,又呈现了油画反映景物感和立体感等艺术效果,画中的山川更具雄伟秀丽,气韵磅礴,意境深远。

打糕: 朝鲜族打糕是朝鲜族人们最爱吃的一种食物,也是朝鲜族节庆的时候必不可少的食物之一,是朝鲜族饮食享誉世界的特色饮食之一,其是朝鲜族文化的代表。朝鲜族打糕一般有两种:一种是用糯米制作的白打糕,一种是用黄米制作而成的黄打糕。 朝鲜族人民喜食打糕的历史悠久,每逢年节、老人寿诞、小孩生日、结婚庆典等重大喜庆的日子,打糕是餐桌上必不可少的食品。打糕不仅用来自己食用或招待客人,更是亲朋好友间相互馈赠的礼品。

延吉的传统文化

延吉市是一座具有朝鲜族民族特色的边疆开放城市,素有“歌舞之乡”之称,人人皆可起舞,处处可听佳音;延吉是美食、购物者的天堂,美味的狗肉火锅、“金达莱冷面”、炭火自助烧烤、打糕咸菜等风味让人胃口大开,日韩商品、民族物饰让人流连忘返;延吉市还是中国朝鲜族聚居的城市,优美淳厚、色彩斑斓、且源远流长的中国朝鲜族民俗文化和民俗饮食,更是构成一道别样的风景,享誉中外,被评为中国朝鲜族食品基地和中国朝鲜族用品基地。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朝鲜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

第一条 为了保护朝鲜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弘扬中国朝鲜族传统文化,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自治州实际,制定本条例。第二条 自治州行政区域内朝鲜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利用和管理等活动,适用本条例。第三条 本条例所称朝鲜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朝鲜族世代相承、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具有历史文化艺术和科学价值的有形或者无形文化的表现形式。包括:

(一)朝鲜族传统口头文学及其语言、文字;

(二)朝鲜族传统表演艺术和书法、绘画艺术;

(三)朝鲜族民间工艺美术和特色饮食及其制作技艺、工具和代表作;

(四)朝鲜族传统祭祀、岁时节庆、人生礼仪等民俗活动;

(五)朝鲜族传统体育、竞技和游艺;

(六)朝鲜族传统医药和保健知识、技能;

(七)其他朝鲜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第四条 朝鲜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应当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抢救保护、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原则。第五条 自治州、县(市)人民政府应当将朝鲜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纳入本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并将保护工作经费列入本级人民政府财政预算。第六条 自治州、县(市)人民政府文化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朝鲜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和本条例的组织实施,履行下列职责:

(一)宣传、贯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

(二)制定并组织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

(三)组织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认定、记录并建立档案;

(四)组织评审、推荐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和认定代表性传承人;

(五)组织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宣传活动;

(六)管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项经费,并监督使用;

(七)对违反本条例的行为进行查处;

(八)开展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有关的其他工作。

自治州、县(市)人民政府发展改革、财政、民族宗教、旅游、住房城乡建设、环境保护、教育、卫生、体育、档案等有关主管部门以及新闻媒体应当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宣传工作。

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社区)应当协助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第七条 自治州、县(市)人民政府对朝鲜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做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第八条 自治州、县(市)人民政府根据朝鲜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保存工作需要,定期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查、调查。第九条 自治州、县(市)人民政府应当建立本级朝鲜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濒危项目名录和记忆名录,将本行政区域内具有历史、文学、艺术、科学价值的朝鲜族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列入名录予以保护,实行动态管理。

批准公布的朝鲜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应当组织制定保护规划,组织实施保护工作。

列入濒危项目名录具有重要价值的朝鲜族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应当及时核定公布其名录并逐级上报,同时制定抢救保护方案,及时进行科学、有效的抢救性保护。

丧失传承人、客观存续条件已经消失或者基本消失的朝鲜族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应当组织调查,收集相关资料和实物,建立数据和档案库。第十条 自治州人民政府应当对朝鲜族文化遗产资源丰富、代表性项目集中、特色鲜明、形式和内涵保持相对完整、自然生态环境较好的传统村镇(街区)等特定区域设置文化生态保护区。

文化生态保护区应当落实保护单位,制定保护措施,对区内的朝鲜族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实施重点保护。第十一条 自治州、县(市)人民政府鼓励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捐赠或者委托管理属于朝鲜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实物和相关资料。

政府设立的收藏、研究以及其它文化机构征集或者接受单位和个人捐赠的朝鲜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珍贵数据、实物,属于国家所有,应当妥善保管。第十二条 境外组织或者个人在本行政区域内进行朝鲜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应当与境内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术研究机构合作进行,须报经省文化主管部门批准,并向自治州文化主管部门备案。调查结束后,须向自治州文化主管部门提交调查报告和相关资料。第十三条 自治州、县(市)人民政府鼓励和支持各类社会团体通过传统节日,组织民俗庆典、展演等活动,宣传、普及和弘扬朝鲜族非物质文化遗产。

支持各级文化场馆、艺术团体参与朝鲜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挖掘、收集、整理、研究、宣传、展演和交流活动。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的历史

20世纪60年代,考古人员在延边州安图县城南郊的石门山上,发现了原始人生活的洞穴和大量的生活遗迹。挖掘清理中出土了一枚原始人牙齿化石。考古人员的发现,是迄今为止已知的延边地区最古老的人类活动遗迹,命名为“安图人”。根据“安图人”洞穴堆积中出土的猛犸象、披毛犀等动物化石的炭14测定,“安图人”生活的年代距今约26000多年,应属于旧石器时代。“安图人”的发现,证明了早在远古时期,延边地区就已经有人类生息繁衍。

延边历史悠久,据已发掘的新石器时代出土文物及两千年前的史书记载,早在新石器时代,中华肃慎族就在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见《左传》昭公九年,周景王使詹桓伯辞于晋曰:“及武王克商,肃慎、燕亳,吾北土也”,即延边最早是肃慎人的发祥地。

延边汉朝时属于汉四郡之玄菟郡管辖,唐朝曾属于安东都护府辖地,后属肃慎后裔粟末靺鞨建立的渤海国管辖。元、明时代,延边地区先后属辽阳行省开元路,奴儿干都司布尔哈图等卫所。

1714年(康熙五十三年),清政府设珲春协领,珲春协领下设卡伦(哨所)15处,隶属于宁古塔副都统。次年始建协领衙门于浑蠢水(即珲春河)之北,并开始建城。 1859年(清咸丰九年),珲春协领升为副都统衔协领。

1881年(清光绪七年),增设珲春副都统,统辖延边大部分地区。首任副都统依克唐阿继续在珲春筑城,初在今珲春市靖和街东部,俗称旧城。同年设吉林边务督办、珲春招垦局,开放荒围。

1909年(清宣统元年),设珲春厅,辖密江以东之地,治所仍在珲春城。添设吉林省东南路分巡兵备道,珲春厅抚民同知衙门与道台衙门同城。清朝称长白山为“龙兴之地”的满族的发祥地,是八旗之外不许入内的贵族圣地,长时间对外封闭长达近两百年之久。这是满人保护自己发源地传统文化的一项政策。这项政策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与历史限制下,有很多的弊病,比如长期的禁闭造成边疆人烟稀少,在沙俄步步吞并东北的条件下更已成为边疆的国防的隐患,于是晚清把该地对外开放了。长白山一带对外开放后,有一部分的朝鲜的边民过界垦荒,更是吸引力关内的大量垦民。

1902年(清光绪二十八年),清政府在延吉局子街设延吉厅。中日甲午战争结束后,日本帝国主义占领了朝鲜,日本以朝鲜为跳板,对中国延边地区频繁进行侵略活动。

1907年(清光绪三十三年),日本帝国主义以“保护朝鲜人”为名,派军队侵入延吉厅辖镇——朝鲜人较集中的龙井,并设立了“朝鲜统临府临时间岛派出所”,进行间谍活动。清政府于8月24日提出抗议,8月26日东三省总督徐世昌派新军督练处监督吴禄祯前往调查,他事后写出了《延吉边务报告》,绘制了《延吉边务专图》,科学地论证了朝鲜人所称的“间岛”是中国神圣领土。

1909年9月4日(清宣统元年七月二十日),清政府与日本签订了《中韩界务条款》,重申图们江为中朝两国传统国界,清政府同意开放龙井村,局子街、头道沟、百草沟等四处为商埠。延吉地方的朝鲜人归中国地方管理。本《协约》签订两个月后,日本撤出统监府派出所及其文武人员,在上述所开商埠地设立日本领事馆。事后清政府为了加强对延边地区的管理,将设在局子街的延吉厅提升为“延吉府”。

1913年(民国二年),延吉府改为延吉县,仍驻局子街。

1931年9月18日,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侵略中国东北的战争,从此,东北陷入了日伪统治时期。东北沦陷时期,延吉市称谓“间岛市”,成为伪间岛省省会。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东北以后,采取了极其险恶的“以鲜治华”策略,制订出“朝鲜人移民计划”,将大批朝鲜人强制移居东北各地。

1936年8月,伪满政府和朝鲜总督府共同制订《在满朝鲜人指导纲要》,议定每年从朝鲜移民一万户,并决定把朝鲜移民作为满洲国国民的“构成分子”。这些强制移民被安排在集团部落受到严密的“统制”。

1945年8月18日,苏联红军和东北抗日联军延边分遣队进驻延吉,伪“间岛省”军政机关随之崩溃,延边地区获得解放。8月20日.组成了“间岛临时政府”。9月下旬,中共中央东北局设立吉合区行政委员会,下辖延边等5个地区,各地区设行政督察专员公署。延边地区辖延吉、珲春、敦化、和龙、汪清、安图、额穆7个县。

1945年11月20日,将“间岛临时政府”改为延边地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隶属于吉林省政府。公署驻地龙井、辖延吉、珲春、和龙、汪清、安图、额穆6个县。将原“间岛市”改为延吉县辖延吉市。

1946年1月23日,中共中央东北局决定将吉林省、辽北省(部分)合并,成立吉辽省,下设4个分省。将延边地区改为吉东分省。驻延吉街,增辖敦化、蛟河2个县。

1946年5月,吉辽军区(即东满军区)撤出长春和吉林后,中共中央东北局撤销吉辽省委,成立中共吉林省委、吉林省政府。8月,吉林省政府随部队转移到延吉。不久吉林省政府与延边地区公署合并办公。

1946年7月11日,撤销4个分省。7月13日,将吉林省行政区域划分为三个专区,延边并入吉东专区。吉东专区公署驻延吉,辖延吉、珲春、和龙、汪清、敦化、额穆、蛟河、安图8个县。

1947年2月15日,吉林省政府发布第8号训令,将吉东专区划出延吉、珲春、和龙、汪清4个县,成立延边专区,驻延吉。4月1日。将吉东专区改为吉敦专区。

1947年9月25日,中共吉林省委决定:撤销吉敦、延边两个专区,再组成吉东专区。专员公署驻敦化县,辖延吉、珲春、和龙、汪清、安图、敦化、额穆、蛟河8个县。 1948年3月9日,吉林市解放。3月10日,中共吉林省委和吉林省政府机关由延吉街迁到吉林市。同月,吉林省政府决定:撤销额穆县,额穆县所辖区域合并于敦化县。

1948年3月27日,经东北行政委员会批准,吉林省政府决定:将吉东专区改为延边专区。专员公署驻延吉,辖延吉、珲春、和龙、汪清、安图、敦化、蛟河7个县。1948年6月22日,吉林省政府奉东北行政委员会命令,将延边专区所辖敦化、蛟河两县划归省直辖。调整后,延边专区辖5个县。

1948年7月,经东北行政委员会批准,吉林省政府决定:设延吉、图们、龙井3镇为区级市(县辖市)。

1949年6月,将延吉县辖明月镇、凤宁区、福兴区划归安图县管辖。7月13日,吉林省人民政府批准,安图县政府驻地由松江镇迁至明月镇。

1950年10月1日,吉林省人民政府批准.延吉县政府驻地由延吉市迁至龙井市。

1952年9月3日,成立延边朝鲜族自治区。

1953年5月4日,召开了延边各族各界第一届人民代表会议。设立延吉市(县级),其行政区域从延吉县中划出延吉市。新设立的延吉市,仍由延边朝鲜族自治区管辖。

1955年8月30日,撤销延边朝鲜族自治区,成立延边朝鲜族自治州。12月20日,召开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正式成立.自治州人民委员会驻延吉市。

1955年12月,延边朝鲜族自治州辖1个市:延吉市;5个县:延吉县、珲春县、和龙县、汪清县、安图县。1956年春,按国务院指示,撤区并乡,在延边l市5县下,设124个乡和11个镇(龙井、图们、明月3市改为镇)。

1958年9月。在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成立了78个“政社合一”的农村人民公社。

1958年10月23日,将省直辖的敦化县划归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管辖.1965年3月27日,设立图们市(县级),以原延吉县的图们镇、汪清县的石砚镇的行政区域为图们市的行政区域。新设立的图们市划归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管辖。

1965年12月,延边朝鲜族自治州辖2个市:延吉市、图们市;6个县:延吉县、珲春县、敦化县、和龙县、汪清县、安图县。

1968年8月18日,撤销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人民委员会,成立延边朝鲜族自治州革命委员会。

1969年7月,将延吉县月晴公社和汪清县新农公社划归图们市。

1968年12月16日,经吉林省革命委员会批准,安图县政府驻地由明月沟镇迁至松江镇。

1980年2月.撤销延边朝鲜族自治州革命委员会,成立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人民政府。

1983年4月7日,将延吉县更名为龙井县。县政府驻龙井镇。

1983年8月24日.安图县政府驻地由松江镇迁至明月镇。

1985年2月28日,撤销敦化县,设立敦化市(县级),以原敦化县的行政区域为敦化市的行政区域,新设立的敦化市仍由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管辖。

1985年12月,延边朝鲜族自治州辖3个市:延吉市、图们市、敦化市;5个县:龙井县、珲春县、和龙县、汪清县、安图县。

1988年6月14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珲春县、龙井县,设立珲春市(县级)、龙井市(县级)。以原行政区域为设市后的行政区域。珲春市、龙井市设立后,仍由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管辖。

1991年4月29日,将珲春市凉水镇划归图们市管辖,

1991年10月25日,将图们市石砚镇牡丹村和永昌村的满台城村民小组划归汪清县新兴乡管辖。

1991年11月30日,将龙井市三道湾乡和八道乡的劳动、五凤两村划归延吉市管辖。

1993年9月15日,经国务院批准,同意撤销和龙县,设立和龙市(县级)。以原和龙县的行政区域为和龙市的行政区域,新设立的和龙市。仍由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管辖。1995年12月,延边朝鲜族自治州辖6个市、2个县。

2002年12月,延边朝鲜族自治州辖6个市、2个县,23个街道办事处、52个镇、19个乡、2个朝鲜族乡。

2003年4月8日,吉林省民政厅下发吉民行批[2003]3号文件批复,经省政府批准,对延边朝鲜族自治州部分乡镇和街道办事处行政区划作如下调整:撤销安图县长兴乡,将其所辖行政区域整建制合并到明月镇;撤销安图县小沙河乡、三道乡,将两个乡所辖行政区域整建制合并到松江镇;撤销和龙市海兰街道办事处,将其所辖行政区域整建制合并到光明街道办事处。乡镇合并后,镇政府驻地不变。

朝鲜族最著名的传统文化

楼主你好,很高兴为你服务。我是一名吉林延边的朝鲜族,我认为朝鲜族最著名的传统文化首先是腌辣白菜和正月做打糕,其中这个“打”的过程很重要,还有就是朝鲜族的孩子周岁抓阄、传统婚礼、花甲等仪式,再说的话就是朝鲜族的四物乐了,就是朝鲜族的传统舞蹈仪式。希望以上的答案能够对楼主起到帮助,最后祝楼主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朝鲜族的风俗习惯有哪些?

朝鲜族是朝鲜和韩国的主体民族,虽然在朝鲜和韩国并不存在朝鲜族的概念,此外还分布在中国东北的吉林以及辽宁和黑龙江三省。可是很多人都不太了解朝鲜族的风俗习惯究竟都有哪些?

那么,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从 民族文化 的角度来学习学习吧!

朝鲜族(韩民族)的先民是三韩人(马韩、辰韩和弁韩),《后汉书·东夷列传》第七十五:“韩有三种:一曰马韩、二曰辰韩、三曰弁辰。马韩在西,有五十四国,其北与乐浪,南与倭接,辰韩在东,十有二国,其北与濊貊接。弁辰在辰韩之南,亦十有二国,其南亦与倭接。凡七十八国,伯济是其一国焉。大者万余户,小者数千家,各在山海间,地合方四千余里,东西以海为限,皆古之辰国也。马韩最大,共立其种为辰王,都目支国,尽王三韩之地。其诸国王先皆是马韩种人焉。”

虽然韩半岛古代国名多变,但是“韩人”、“韩民”之称一直在民间延续,在中韩两国的法律文书中也时有出现,比如:19世纪80年代的《清·朝水陆贸易章程》中就有“华民”、“韩人”之称,19世纪90年代中期清国皇帝对日宣战诏书中也有“着李鸿章严饬派出各军,迅速进剿,厚集雄师,陆续进发,以拯【韩民】于涂炭”之称。

在甲午战争清国战败后,在《马关条约》中放弃对朝鲜的宗主权承认朝鲜独立,1897年,朝鲜王宣布建制称帝,建立“大韩帝国”,“韩”第一次从民间进入国号,han这个音在韩语中是“大”的意思,也有“一”的意思,绝大多数民族都喜欢选寓意好的或者有纪念意义的名称作为国名、族名。

朝鲜族的地域性和民族性很强。很多传统文化和风俗习惯流传至今。传统的朝鲜民族民居乡土气息浓郁,一般是稻草屋顶,朝鲜族大炕、木筒烟囱。大多数朝鲜族聚集区,主要的农作物为水稻,因此他们就地取材,用稻草盖屋顶,又隔雨,又保暖,经济实惠。朝鲜族大炕别具特色,房间整个地面除了放鞋子的地方,其余是一埔大炕,进屋就脱鞋上炕,炕上一般埔着地革,朝鲜族妇女总会使它保持的干干净净,爱清洁也是这个民族的一大特点。

传统的朝鲜族的服饰以妇女穿的高丽裙最为独特。每到大型节日、朋友聚会或生日、祝寿她们总会穿上这种传统的服装,伴随着那优美的民族乐曲,载歌载舞,热闹一番。朝鲜族妇女摆运物品一般用头顶,这是在长期劳动中练就的本领,既使走的很快,也非常平稳。在历史上,朝鲜族男尊女卑的现象比较突出。这和日本的风俗有些相象,但随着社会的进步,这种现象也逐渐在改变。

朝鲜族民族音乐,民族歌舞,独具风格,它们多半反映劳动和丰收的欢乐的场面和青年男女之间的爱情。在历史上出现了很多朝鲜族歌唱家和艺术家。每到朝鲜族的传统节日和庆祝的场面,他们都会引吭高歌,举杯畅饮,充分体现了这个民族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向往。朝鲜族的民族节日有岁首节、上元节、寒食节、秋夕节等。为老人祝寿场面热闹隆重,体现朝鲜族尊老爱幼的风俗。

传统朝鲜族舞蹈有刀舞、长鼓舞、龙鼓舞、农乐舞等。伽椰琴、奚琴、筒箫、长鼓、手鼓是朝鲜族的传统民族乐器。

朝鲜语是他们的民族语言,延吉市是延边自治州首府。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延边自治州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延边自治州地处吉林省东南部,图们江中下游地区,中、朝、俄交界地带,幅员辽阔,边境线长。边境口岸—珲春,可直接与日本海相通,再加上国家对边疆地区有相应的政策扶持,为开发投资提供了良好的环境。近几年又先后开辟了珲春至朝鲜罗津、珲春至俄罗斯海参崴的跨国旅游线路,相信延边自治州未来会有更大的发展。

服饰:

朝鲜族喜穿素白衣服,一般为短衣长裤。男子上衣斜襟无扣,用布条打结外加坎肩,下衣裤裆肥大,裤脚系带。妇女短衣斜襟无钮扣,以彩带为结,长裙分缠裙、筒裙(只限婚前)。老年妇女多穿白色长裙,中年妇女多穿缠裙,长及脚跟。年轻妇女的裙幅多为色彩鲜艳的绸缎。近代男子多穿平面白胶鞋,劳动时穿草鞋。女子穿船形胶鞋。现在除节日或民族集会外,朝鲜族基本不穿民族服装,和汉族已无甚差别。朝鲜族的饮食文化也远近闻名,朝鲜族的主食一般以米饭、打糕、冷面为主,朝鲜族的铁锅与汉族的蒸饭的铁锅有所不同,它口小,内大,所蒸出的米饭味道纯正。打糕是用糯米蒸熟以后,经过反复锤打而成,吃起来柔韧可口。朝鲜族冷面多为夏季食用,冷面所用的原料为荞麦粉、面粉和淀粉按一定比例和匀,经过手工机械压制到沸水里煮熟,然后放以冷水里浸泡,食用时放到特制的冷面汤,然后加辣椒沫、牛肉片、煮熟的鸡蛋、黄瓜丝等,可根据自己的口味挑选,吃起来,凉爽可口,特别受到女性的欢迎。

美食:

朝鲜族的菜肴多以凉拌和泡渍的为主。朝鲜族泡菜家喻户晓。所用的原料多种多样,几乎无所不有,常见的有桔梗、薇菜、蕨菜、海带、萝卜、大白菜、黄瓜等等,泡制时所用的佐料主要有姜沫、蒜泥、辣椒沫、盐、味精等。朝鲜族泡菜是游客餐桌上最受欢迎的菜肴,传统的朝鲜族人爱吃狗肉,做法独特是宴请客人必备的一道菜。狗肉汤、酱汤、鲢鱼汤、水豆腐、明太鱼、朝鲜族包饭、朝鲜族烧烤、用糯米酿制的朝鲜族米酒都颇具民族特色,让人回味无穷。如果你作为一个外地游客到这里,欣赏完美丽自然景观,坐朝鲜族农家大炕上,品尝风味独特的菜肴,喝着朝鲜族米酒,听其音乐,观其舞蹈,你一定会乐在其中。

朝鲜族传统的体育活动有摔跤、跳板、荡秋千、拔河、传统木排赛等。每到大型节日都要举行体育运动会

朝鲜族以为米饭为主,多为大米饭、二米饭,汤每餐必备,尤喜喝大酱汤。

辣白菜,一般制法将白菜用盐水浸泡几天,洗后,再抹入辣椒、葱、蒜、姜等调料。有条件时还可加苹果、梨片等,然后窖藏,半月后便可食用。还可用萝卜、芥菜、英菜等同法腌制。

冷面,三分淀粉、七分面压制而成。煮熟捞出冷却,再用牛肉或鸡肉熬汤,并放入甘草、胡椒、花椒、生姜、味精、糖醋等制成冷面汤,吃时再放入牛肉片、黄瓜丝、芝麻、辣椒面等适口调料。

狗肉是朝鲜族喜吃的肉食之一,除婚丧及节日不吃狗肉外,其他季节都可吃狗肉。但多半是在伏天或患者康复时为补养而杀狗。杀时将狗吊起,四蹄放血,退毛。用其肉、皮及五脏做汤,肉加调料凉食,其味鲜美可口。

朝鲜族饮具器皿别具风格,一般一灶两锅,其锅邦深底阔,特别铁盖,便于焖饭,但炒菜不便。一般是一锅饭、一锅汤。桌中间一盆饭,一人一匙,并备有凉水。器皿讲究卫生,女人用坛罐顶水(现已不见)。

居住:

多居马尾式住宅,建于近水源方便之处。房屋以木搭架,用拉哈辫抹泥为墙,屋顶四面坡,用稻草覆盖。每房有四扇或五扇门(同时也是窗),室内通屋为炕,进屋脱鞋,盘腿而坐。农村在房屋东端室内养一头大黄牛,院内放牛车及捣米用的杵臼。近年朝鲜族已发生变化,砖瓦结构的住宅日益增多,民族风格的室内设计日渐减少,一切向现代化发展。

丧葬:

先将尸体头向西抬到七星板上,放在屋里摆上供品,这时赶制寿衣。家人与近亲穿好丧服,男子戴麻制丧帽,女戴麻制丧圈。灵柩放三天、五天、七天、九天不等。吊丧者向遗体三叩首,同时带去礼物。出殡前给死者擦身换衣,并把尸体用麻布捆三处入棺。下葬时家属抬着死者的灵柩,放在挖好的墓穴里掩埋,直系亲属对死者要连祭三年。近年移风易俗,也出现了深葬,火化等。

礼仪:

朝鲜族礼节很严。晚辈对长辈说话必须用敬语;平辈之间初次见面也要用敬语;与长者同路时,年轻者必须走在长者后面;路遇认识的长者,要问安让路;就餐时给老人摆单人桌,父子不同席,儿媳恭顺地侍候,待老人吃完,全家才能就餐;晚辈不能在长辈面前喝酒,席间若无法回避时,年轻人应举杯背席而饮;年轻人不能在老人面前吸烟,不能借火,更不能和老人对火。

婚姻:

朝鲜族青年男女在共同的劳动或学习中,产生爱情欲订婚时,必须先向各自的老人表明心意,以后,由男方父母带儿子去女方家求婚。如女方父母拒见,则预示婚事不谐。如双方老人见面,男女青年则可旁听,说明婚事有成功希望。如双方父母议妥,则男青年需先向妇方父母叩头,然后,女青年再向男方父母叩头。男女青年还必须明确表示愿意赡养双方老人,到此,亲事即告订妥。

关于延边传统文化和延边传统文化有哪些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