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传统文化 正文

武清传统文化

2、天津的家乡文化有哪些3、曹子里绢花技艺详述4、为什么有太极5、外甥能给外婆、外公扫墓么的风俗6、天津非遗项目有哪些太极拳起源于何时、何地、何人?陈氏祖师于清末曾至北京,是太极拳真正扬名之祖师,有王氏太极(王壮弘)、郑子太极拳(郑曼青)、熊式太极拳(熊养和)、董氏太极(董英杰)、田式太极(田兆麟)、李氏太极拳(李瑞东)、府内派、老六...

今天给各位分享武清传统文化的知识,其中也会对武清文化中心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

太极拳起源于何时、何地、何人?

时、地、人,一概不知,初名长拳,以不知几代人之功夫磨练成而今之拳法,焉能说源自何人。

流派上:陈氏,“刚柔并济”,奉陈长兴为祖师,或称陈长兴之上并非陈家拳法,且已经传承数代,不能辨其真伪,此第一未知。陈氏祖师于清末曾至北京,传说击败各路高手,独称第 一;

杨氏,“轻重兼有,刚柔内含”,杨露禅为祖师,陈长兴弟子,在北京教拳,王公多有从者,是太极拳真正扬名之祖师,人称杨无敌,其子杨班侯,杨建侯,孙杨澄甫三代在北京教拳,影响很大,支脉众多,有王氏太极(王壮弘)、郑子太极拳(郑曼青)、熊式太极拳(熊养和)、董氏太极(董英杰)、田式太极(田兆麟)、李氏太极拳(李瑞东)、府内派、老六路等等;

孙氏,“兼学三家”,孙禄堂为祖师。孙禄堂,形意大师郭云深弟子,在白西园先生处遇董 海川的弟子程廷华先生,得授八卦劲力,习练多年,得以融会贯通,又得郝为真先生传授太极精义,三家并学,传承在北京;

赵堡,赵堡太极拳形成于河南温县赵堡镇,它的起源有两种说法。一种相传是由武当太极拳创始人张三丰所创,由武当太极拳外传,祖师王宗岳传蒋法。另一种说法是陈式太极拳新架的一种套路,是由陈有本的弟子陈青萍创编。因为是在河南温县赵堡镇首先传开的,故人们称为“赵堡架”;

吴氏,杨露禅弟子全右,得柔化之真传,又随杨班侯习练小架,其传承弟子姓吴,故名;

武式,清末武禹襄在杨露禅从河南焦作陈家沟返乡后,深爱其术,从学杨于陈式老架太极拳,后又从陈清平学赵堡架,经过修改,创造了“武式太极拳”,武式太极拳特点为身法谨严,姿势紧凑,动作舒缓,步法严格,虚实分明,胸部、腹部的进退旋转始终保持中正,用动作的虚实转换和“内气潜转”来支配外形,左右手各管半个身体,出手不过足尖。

天津的家乡文化有哪些

天津历史文化

天津是北方地区妈祖文化的中心,故有“南有湄洲妈祖庙,北有天津天后宫”之说。妈祖文化是天津历史文化的重要渊源之一。“先有娘娘庙,后有天津卫”的民间谚语,充分说明妈祖文化在天津文明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以天后宫为中心的古文化街已经成为享誉中外的观光胜地和展示城市形象的重要“窗口”。以文化街和海河为依托,举办首届天津妈祖文化旅游节,有利于保护和挖掘天津的历史遗存,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有利于增强同全世界华人,特别是港、澳、合同胞的感情交流,加强海峡两岸的友好往来与合作;有利于提高城市的文化品位和影响力,带动文化、旅游事业和地区经济的加快发展。天津市人民政府将举办天津妈祖文化旅游节列入今年市政府20件实事,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和海内外的积极响应。经初步接洽,台湾、香港、澳门和福建地区的民间组织和旅游部门将组织近千人来津赴会,共襄盛举。

天津历史文化漫步。

(1)古代天津,据发掘出土文物的考证,早在战国时期已形成若干先民的聚落点。然而,在西汉时发生过一次大范围的海浸,滨海平原淹没,汪洋一片,荒无人烟。尔后,随着海河水系的形成,聚落始繁。有文字可考的最早的村落名曰“直沽”,位于海河汇流源头的三岔口,故又名“三汊沽”。后人曾形象地称海河为“母亲河”,称三岔口为“天津的摇篮”。比喻生动亲切,深入人心。

(2)直沽依河生息,先民除农耕外多以捕鱼为业,故史书称“初仅一渔堡耳”。早期人文心态如何,文字记载阙如。直沽地处北陲,远离中原文化,发展滞后。先民无法解释许多自然现象而产生一种恐惧心理,遂以敬神驱鬼、祈福消灾的迷信活动作为精神支柱。这一点,从许多墓葬中随葬的神佑与避邪的祭物,可略见其端倪。

(3)隋唐时期佛教文化已传布北疆。唐贞观年间李世民率师远征辽东,奏捷回朝途经直沽,驻跸于海河岸边的庆国寺,同行的鄂国公尉迟敬德在庙中挂甲,李世民遂敕赐更名为“挂甲寺”。这一掌故未见正史记载,属口碑史料,县志对此有所记述,足以凭信。由此可知,至迟在唐朝初年佛教已传布直沽,寺庙当不止庆国寺一处。据史书记载,元至正年间,有天竺(印度)僧人海会结庵于城西北海会寺,说明直沽当时的佛教已形成一定气候。明清时期,佛寺香火日炽,城厢内外寺庙多如繁星,《津门保甲图说》中有图为证。清康熙年间,天津有两位诗僧:一是大悲院的世高,一是海光寺的成衡,结交名士,吟诗作画,传为禅林佳话。近代又出现两位高僧:一是弘一(李叔同),一是倓虚(王福廷),修持谨严,造诣厚重,前者被尊为“南山律宗第十一世祖”,后者被列为“天台宗第四十四世法嗣”,声名远播海内外。因此,天津的佛教文化渊源不容忽略。

(4)元朝定都于大都(今北京),粮食、布帛皆仰给于江南,为此开辟了海上运输线,漕运文化、妈祖文化伴随而来。直沽是漕运的终点码头,为祝祷航行安全,在大、小直沽先后建造了两座天妃宫(天宫后),每当漕船抵达,官员隆重举行酬神祭典,成为直沽社会生活的一大盛事,从而活跃了天妃宫周边的商家生意。天妃宫的建立,可视为天津城市发展的历史坐标,故古谚有云:“先有天后宫,后有天津城。”天妃即妈祖,传说中的护航“女神”,在“落户”直沽以后,又演化为兼司护佑妇婴包括生儿育女的“子孙娘娘”,成为津沽妇女至尊至爱的膜拜偶像;后来又被颂为“三津福主”,俨然天津城的保护神了。至康熙年间,又推出“天后出巡散福”盛会(皇会),届期全城载歌载舞,万人空巷,犹如西方的“狂欢节”。妈祖文化渗透民俗民风领域,构成直沽文化的一大特色。

(5)明朝永乐二年(1404)天津命名,设卫筑城,奠定了城市发展的基石,再过两年,就迎来建城600周年。天津设卫,成为拱卫京师的屏障,军旅常驻,商贩云集,流动人口激增,显现出移民城市的特征,文化上亦然。

《天津卫志》载称:“天津近东海,故荒石芦荻处,永乐初始辟而居之,杂以闽、广、吴、楚、齐、梁之民。”也就是说,天津接纳了戍边、漕运、经商、逃荒的大批移民,伴随而来的是军旅文化、运河文化、江淮文化、闽粤文化、伊斯兰文化,尤应提出的是语言文化。据语言学家考察,别具特色的天津话,母语源于江淮,人口构成的变化铸造了天津方言。伊斯兰文化是随同回民迁徙而传入的,设卫之初落户津北天齐庙、穆庄子(后合并称天穆村),建造了清真寺,清真菜肴也逐渐推广开来,成为天津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方杂处,风情各异,移民文化丰富了天津历史文化的内涵。

(6)清雍正二年(1725)天津改卫为州,旋又升州为府,强化了天津的城市地位。天津“地当九河要津,路通七省舟车”,有利于商旅往来与物产集散,是北方重要的水陆码头。咸丰十年(1860)开埠以后,内外贸易迅速增长,码头经济更趋活跃。经济发展扩大了文化发展空间。

自清代中叶以来,码头周边陆续出现了许多茶馆、书场、戏园,外地伶人纷至沓来,名曰“跑码头”。原来农村的野台子戏班走进城市舞台,评戏、河北梆子等地方戏扎根天津,唱遍北方,因此视天津为“发祥地”。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各种鼓曲走俏津门,名角辈出,为此赢得“曲艺之乡”美誉。独具地方风格的社火(民间集体游艺活动)由来已久,代代相传,活跃于乡里。民间习武之风始终不衰,武林高手霍元甲、曹金藻被称为“回汉双侠”,闻名遐迩。民间工艺精美无比,杨柳青年画早在清初就已经远销“三北”地区;张明山家族的泥塑,雅俗共赏,誉满三津;砖雕、木雕、风筝、绒花、剪纸的制作,都有独到之处。凡此种种,无不具有码头文化的魅力。尤应提及的是,民国以后,武侠、言情、警世、评书之类的通俗小说,覆盖文化市场,并造就出一批通俗小说作者,其中名家如刘云若、还珠楼主、郑证因、宫白羽等人的作品,脍炙人口,畅销一时,天津因此被称为“通俗小说北方创作中心”。码头文化具有平民性与亲和力,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又称市井文化。

码头文化属于俗文化范畴。曾有这样一种说法:具有俚俗特色的天津文化可称之为“卫派”文化,与“京派”文化、“海派”文化形成鼎足之势。

(7)天津历史文化沿着两个层面发展,既有“下里巴人”,又有“阳春白雪”,即儒雅文化。

在“康乾盛世”时代,天津文坛欣欣向荣,一派生机,这与富有盐商对文化的投入有直接关系。其时,盐商与缙绅热衷于筑造私家园林,不下二三十处,著名的如张霖的问津园、龙震的老夫村、查日乾的水西庄、安尚义的沽水草堂的艳雪楼;这些园林不仅花木葱翠,亭榭玲珑,令人赏心悦目,而且是人文荟萃之所。庄园主人广为接纳文士宾客,诗酒酬唱,挥毫泼墨,切磋学问,赏玩珍品,极尽风流雅兴。其中尤以占地百亩的水西庄为最,与扬州小玲珑山馆、杭州小山堂并称为运河三大私家名园,或曰运河文化的三颗灿烂明珠。这种人文荟萃之风一直保持了数十年而不衰,许多驰誉南北的文宗、名流莅临津门,有的过境小住,有的落户久居,推动了天津文坛的勃兴。道光年间,诗人梅成栋编成《津门诗钞》一书,内收元、明、清以来四百多位诗人、三千多首诗作,毓秀钟灵,蔚为大观,堪称天津文坛的诗品总汇。乡邦学人查为仁、金玉冈、康尧衢、崔旭、樊彬、华长卿、杨光仪等皆饱学之士,有文集传世。在书画艺术方面,天津也是人才济济,名家辈出。

文人结社之风在天津一直延续到上个世纪30年代,虽不免曲高和寡,但始终独领风骚。

(8)1860年天津开埠,列强占地开辟租界,清朝统治集团兴办“洋务”也以天津为基地,从而西方文化次第涌入,诸如基督教文化、近代科技文化、西方教育模式、西方建筑文化、竞技文化、音乐美术、娱乐文化等等,天津得领风气之先。当时国家处于政治动荡的历史时期,思想观念的变化,有助于对封建社会制度的批判,也有利于向城市近代化的过渡。19世纪末被称为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的严复,在天津译书著文,宣传资产阶级“西学”,大声疾呼“变法”、“救亡”、“竞存”、“自强”,振聋发聩,唤醒国人,影响了整整一个时代的青年知识分子。

晚清统治危机四伏,列强侵略得寸进尺,妄图变中国为殖民地,在天津曾三次掀起声势浩大的反帝风暴,即火烧望海楼教堂、义和团运动与老西开事件,惊天动地,可歌可泣!这是侵略与反侵略的政治斗争,但可巧都是因为外国传教士的狂妄不轨而造成的导火索,也可说是中西方文化猛烈碰撞。虽然不排除其中带有某种程度的“排外”色彩,但斗争矛头直指列强侵略,敢于斗争,无所畏惧,发扬了天津人民的爱国爱乡精神。

综上所述,天津历史文化源远流长,扎根民间,兼容并收,异彩纷呈。过去曾有“天津是文化沙漠”的说法,显然不切合历史实际。

“吃的讲究,穿的时髦”,希望天津什么都比外地好。在当时已成为天津人的追求。

老天津风俗画,当时的天津已展现出令人称羡的近代文明。

天津人文历史

天津地区从新石器时代始历经商周、春秋战国、秦汉、隋唐直至辽宋数千年的不断开发,在原始聚落的基础上逐步发展了早期文明。直金朝,天津地区因地利而成为戍守要塞-直沽寨;元朝又因海漕输转形成河港,在此建立海津镇;明朝设卫筑称之后,随着封建商品经济的发展,使天津渐渐发展成为一座新兴的商业城市;到清代中叶以前,天津得河槽、海运和芦盐之利,已迅速发展成为北方的商业集散中心、拱卫京师的畿辅重镇。从咸丰十年(1860〕被迫开埠至民国时期,是天津崎型发展阶段,一方面,作为工业大城市不断向近代化发展,另一方面社会的半封建半殖民地化日益加深。直到 1949年1月15日城市解放,天津才揭开了历史的崭新篇章。在距今约5000年前,新石器时代的先民便已开始在此聚居和劳动生息了。蓟县城东五里发掘的围坊遗址,即为原始社会至商、周时期的文化遗存。殷商时期,天津北部山区分布着戌狄等少数民族的一些小国。西周及春秋时期,这一地区是召公姬百及其宗支的封地。战国时期,今海河南北大致分属赵、燕两国,为燕、赵、齐争雄角逐之地。

秦代天津地区属上谷郡。西汉时,天津地区南部属渤海郡的章武、东平舒、文安县;北部属渔阳郡的泉州、雍奴和右北平的无终县。泉州城遗址在今武清县的城上村,遗址范围内文物遗存丰富,有鬲、豆、陶釜、瓦当和印有“泉州”戳记的陶盆残片。在其东南11公里的双口镇也发现有“泉州”戳记的陶罐、陶钵等器物。东平村称遗址在静海西钓台村,遗址上散布着许多战国和西汉时期的文物。

天津地区濒临渤海,具有得天独厚的盐业生产条件,西汉王朝在全国公设盐官38处,条件地区就有泉州、章武两处,可见这里的制盐业在当时已占有一定的地位。天津枕河濒海,水运历史悠久。东汉末年,曹操破袁绍后北征乌恒,出于军事运输的需要,自建安十一年 (206)始,先后开凿了平虏渠、泉州渠和新河渠三条运渠,这是天津地区历史上最早的人工河流,也就自那时起奠定了华北平原上 300余条大小河道汇流至今天天津地区,循当时称作派河尾的今海河注入渤海的区域水文形势,同时还为这里后来发展成河海交通咽喉准备了条件。曹魏时处于派河口的漂榆邑(约今东丽区军粮城一带〕,无疑是这种有利条件形成之后不久出现的第一个原始河口港,输转、储存军需物资是它的首要职能。大业四年 (608),随炀帝为东征高丽,命令开凿永济渠,“自洛口开渠,达于涿州郡,以通漕运”,贯通南北的大运河从此形成。大运河把黄河、淮河长江和在派尾河入海的华北平原诸河汇成的水系(即今河海水系〕,联成水道交通网,遂使地近运河北端、兼有河海航运之便的派河尾的地位更趋重要。金元时期是天津城市形成的早期阶段。元代在大都(北京〕附近屯田,直沽成为军屯的重要地区。

"天津"这个名字出现于永乐初年,为朱棣所赐,意为天子渡河的地方。永乐二年(1404),天津作为畿辅要地正式设卫〔卫所是明朝的军事建置),故有“天津卫”之称。后增设天津左卫、天津右卫。天津三卫直隶于后军都督府,共有官兵1.6万余人(1493-1494)间,天津兵备道刘福将卫城用砖包砌,建四座城门,分别题额为“镇东”、“定南”、“安西”、“拱北”城中心建鼓楼,鼓楼下起空心方城,从此天津城初具规模。此后天津成了离京都既近且大的漕粮储囤所。

天津的集市和商业区正式出现于明宣德年间(1426-1435〕分布于城中心和四门,附近到弘治年间1488-1505,以增设五集一市,集市大大活跃了天津市场,这时的天津已成为中国北方的商品集散地,人口也比往昔大增。明中叶以后,渤海湾西岸盐场逐渐采用晒盐技术,从此天津地区的盐产量大大增加,且质优价廉。为清代芦盐产销中心转移到天津创造了条件。明崇贞十七年三月十九日,李自成率义军攻陷北京,建号大顺,次日,天津也成为大顺的辖区。 公元1644年清潮王朝入关后,随着统治地位的稳固和经济发展,天津卫作为京师门户的地位日益重要。雍正九年升为天津府,辖天津、青县、静海、南皮、盐山、庆云和沧州等6县1州。从此天津已成为畿辅首邑。清康熙年间,随着河海航运的发展,南北各地商品大量吞吐,使天津商业空前繁荣。18世纪初,由于埠际间商业的发展,天津出现了汇兑业务的钱庄,此后,南北商人竟相效尤。商业、金融业的发展使天津进一步发展成为中国北方的商贸中心。

第二次鸦片战争间,天津作为拱卫京师的军事重地,其作用更加突出。在三次大沽口之战中,列强均直取天津,以图威胁清政府,迫其签订城下之盟。根据1860年10月签订的中英、中法《北京条约》,天津被迫开为商埠。随着天津的开埠,外商开始进入天津并设立洋行,天津也由一个内向的封建性商业城市逐步演变为以华北、东北乃至西北为腹地外向贸易中心。1870年廷任命李鸿章为直隶总督兼北洋通商大臣,李任此职二十余年间极力兴办洋务运动,通过创办天津机械局及开创近代矿业、交通、邮电事业,天津成为中国洋务运动的中心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后,帝国主义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在华北,天津成为争夺的目标,通过划分租界,设立银行,天津的半殖民地化随之加深。辛亥革命后,天津改为天津县,直隶省省会设于天津。1928年6月28日,直隶省改称河北省,省会仍设天津,以天津城及附近地区设置天津特别市,是为天津市之始。民国时期,天津的文化教育事业继续有所发展。1919年10月17日,张伯苓创办南开中学大学部,两年后,正式改称南开大学。

天津古代历史

古代天津,据发掘出土文物的考证,早在战国时期已形成若干先民的聚落点。然而,在西汉时期发生过一次大范围的海浸,滨海平原淹没,汪洋一片,荒无人烟。尔后,随着海河水系的形成,聚落始繁。有文字可考的最早的村落名曰“直沽”,位于海河汇流源头的三岔口,故又名“三汊沽”。后人曾形象地称海河为“母亲河”,称三岔口为“天津的摇篮”。比喻生动亲切,深入人心。直沽依河生息,先民除农耕外多以捕鱼为业,故史书称“初仅一渔堡耳”。早期人文心态如何,文字记载阙如。直沽地处北陲,远离中原文化,发展滞后。先民无法解释许多自然现象而产生一种恐惧心理,遂以敬神驱鬼、祈福消灾的迷信活动作为精神支柱。这一点,从许多墓葬中随葬的神佑与避邪的祭物,可略见其端倪。

隋唐时期佛教文化已传布北疆。唐贞观年间李世民率师远征辽东,奏捷回朝途经直沽,驻跸于海河岸边的庆国寺,同行的鄂国公尉迟敬德在庙中挂甲,李世民遂敕赐更名为“挂甲寺”。这一掌故未见正史记载,属口碑史料,县志对此有所记述,足以凭信。由此可知,至迟在唐朝初年佛教已传布直沽,寺庙当不止庆国寺一处。据史书记载,元至正年间,有天竺(印度)僧人海会结庵于城西北海会寺,说明直沽当时的佛教已形成一定气候。明清时期,佛寺香火日炽,城厢内外寺庙多如繁星,《津门保甲图说》中有图为证。

清康熙年间,天津有两位诗僧:一是大悲院的世高,一是海光寺的成衡,结交名士,吟诗作画,传为禅林佳话。近代又出现两位高僧:一是弘一(李叔同),一是倓虚(王福廷),修持谨严,造诣厚重,前者被尊为“南山律宗第十一世祖”,后者被列为“天台宗第四十四世法嗣”,声名远播海内外。因此,天津的佛教文化渊源不容忽略。

元朝定都于大都(今北京),粮食、布帛皆仰给于江南,为此开辟了海上运输线,漕运文化、妈祖文化伴随而来。直沽是漕运的终点码头,为祝祷航行安全,在大、小直沽先后建造了两座天妃宫(天宫后),每当漕船抵达,官员隆重举行酬神祭典,成为直沽社会生活的一大盛事,从而活跃了天妃宫周边的商家生意。天妃宫的建立,可视为天津城市发展的历史坐标,故古谚有云:“先有天后宫,后有天津城。”天妃即妈祖,传说中的护航“女神”,在“落户”直沽以后,又演化为兼司护佑妇婴包括生儿育女的“子孙娘娘”,成为津沽妇女至尊至爱的膜拜偶像;后来又被颂为“三津福主”,俨然天津城的保护神了。至康熙年间,又推出“天后出巡散福”盛会(皇会),届期全城载歌载舞,万人空巷,犹如西方的“狂欢节”。妈祖文化渗透民俗民风领域,构成直沽文化的一大特色。

明朝永乐二年(1404)天津命名,设卫筑城,奠定了城市发展的基石,再过两年,就迎来建城600周年。天津设卫,成为拱卫京师的屏障,军旅常驻,商贩云集,流动人口激增,显现出移民城市的特征,文化上亦然。

《天津卫志》载称:“天津近东海,故荒石芦荻处,永乐初始辟而居之,杂以闽、广、吴、楚、齐、梁之民。”也就是说,天津接纳了戍边、漕运、经商、逃荒的大批移民,伴随而来的是军旅文化、运河文化、江淮文化、闽粤文化、伊斯兰文化,尤应提出的是语言文化。据语言学家考察,别具特色的天津话,母语源于江淮,人口构成的变化铸造了天津方言。伊斯兰文化是随同回民迁徙而传入的,设卫之初落户津北天齐庙、穆庄子(后合并称天穆村),建造了清真寺,清真菜肴也逐渐推广开来,成为天津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方杂处,风情各异,移民文化丰富了天津历史文化的内涵。

曹子里绢花技艺详述

曹子里是一个地名,位于武清区,因绢花而得名有“绢花之乡”的美誉。绢花是中国传统的手工艺品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和多样的色彩装饰。在中国的古代时期,绢花是女性们非常常用的装饰品。绢花在曹子里传承了很久,那里的人一直都是以生产绢花为主要工作,所以曹子里绢花的制作技巧和生产工艺也一直被流传下来,成为这里独有的一道风景。

曹子里绢花

在过去曹子里的绢花主要以真丝做主料,老一辈艺人用刀、剪、握槌、木榔头等工具,要经过很复杂的工序才能完成一朵绢花的制作,所以绢花在当时很珍贵。清朝初年,曹子里的手工绢花就曾作为御用贡品上京进献,清代后宫嫔妃、格格们旗头上的花朵也是这里的手工艺人们制作。

曹子里绢花的发展

近些年来随着绢花需求量的不断增加,原有的工艺复杂、制作时间长的手工制作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改革开放以后,曹子里人积极地走出去、引进来,用他们智慧的头脑、勤劳的双手,使绢花这一古老的传统工艺重新焕发了青春,并异彩纷呈地展现在世人面前。曹子里绢花的原料已逐步被“涤纶”取代,绢花厂先进的生产线,上浆机、染料机、切丝机等专用制做涤纶花的机器设备相继投入使用。

如今绢花的生产规模达到了空前的程度,以曹子里乡拾棉庄村为中心,辐射周边三十三个村街,都有从事绢花生产的,而且形成了六个绢花生产专业村,五百多个专业户,全乡上万群众直接参与绢花加工和销售。

曹子里绢花的现状

曹子里的绢花产业正在逐步做大做细,形成了从原材料到辅料、配料等一系列产品的专业生产销售公司,构成了完整的生产产业链。开发出丝花、绒花、干花、丝袜花等近百个系列,一千多个花色品种,满足不同品位人们的爱好和需求。产品行销全国并出口到亚、欧、美洲五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受到国内外客户的一致好评。

绢花作为一种独特的装饰用品,从古至今,它技艺的延续和文化的传承一直被很多人所铭记,它同样在较长的历史长河中温暖着无数人的生活。如今绢花早已遍布世界各地,曹子里也应绢花的生产制造,成为了在运东走廊的一道独特风景线。如今绢花的生产不仅是一种技艺的延续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

为什么有太极

太极拳,早期曾称为“长拳”、“绵拳”、“十三势”、“软手”。清朝乾隆年间,山西人王宗岳著《太极拳论》,才确定了太极拳的名称。“太极”一词源出《周易.系辞》:“易有太极,是生两仪。”含有至高、至极、绝对、唯一之意。 关于太极拳的起源与创始人,众说纷纭,大致有唐朝许宣平,宋朝张三峰,明朝张三丰,清朝陈王廷和王宗岳等5种不同的说法。虽张三丰和王宗岳各著有《太极拳论》,但现在多数拳家亦以现传各式太极拳均源出陈氏太极拳,而持陈王廷创拳之说。总的来说,太极拳的来源是综合吸收了明代各家拳法,特别是吸取了戚继光的三十二势长拳,并结合了古代导引、吐纳****之术和中医经络学说,以及古代朴素辩证唯物主义的阴阳五行学说,以道教、太极八卦等理论为太极拳哲学基础,使太极拳蕴含着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和传统哲学思想。首先表现在太极拳始终处于运动之中,动作衔接紧密,劲断意不断,势断意相连,拳势如春蚕吐丝绵绵不断,如长江之水涛涛不绝。同时,太极拳运动也是对立统一的矛盾运动,在太极拳中存在着刚柔、虚实、动静、快慢,开合、屈伸等诸对既对立统一,又可相互转化的矛盾。 太极拳以“掤、捋、挤、按、采、挒、肘、靠、进、退、顾、盼、定”等为基本方法。在运动中,要求静心用意,以意识引导动作,动作与呼吸紧密配合,呼吸要平稳,深匀自然,动作要中正安舒,柔和缓慢,身体保持舒松自然,不偏不倚,动作绵绵不断,轻柔自然,动作弧形,圆活不滞,同时以腰为轴,上下相随,周身组成一个整体。动作连贯协调,虚实分明。动作之间衔接和顺,处处分清虚实,重心保持稳定。轻灵沉着,刚柔相济。动作不浮不僵,外柔内刚,发劲完整。在推手中,要求以静制动,以柔克刚,避实击虚,借力发力,主张一切从客观出发,随人则活,由已则滞。尤其讲究“听劲”,通过身体触觉,来判断对方力量的大些 方向、部位,并及时作出反应,如对方刚力打来,我则以柔化之,“动急则急应,动缓则缓随”,随人而动,随机应变。 太极拳经过长期的流传,演变出了许多的流派,有陈式太极拳、杨式太极拳、孙式太极拳、吴式太极拳、武式太极拳5大****,誉称为“五式太极拳”。 太极拳又叫‘十三势,这将在以后引述太极经典时经常看到。 但是,为什么叫太极拳呢? 太极拳最初是 叫长拳、十三势,后来王宗岳根据《周易》阴阳动静的道理名其为太极拳。因为太极拳运动作 势,任其自然,无中生有,所谓无极而太极也。太极拳动作圆活,像环一样没有端点,不知终止处,则又 所谓太极本无极也。势势之中,着着之内,都含有一个圜形,所以假借太极的道理来加以说明。 阴阳动静刚柔进退等用太极来比喻其作用,并非世俗迷信者所谓的太极也 太极拳是我国武术百花园中的一支兰葩,并已逐渐普及到国内外,深受人们的喜爱。而陈式太极拳又是各派太极拳的始源。自陈王庭创造太极拳,几百年来,世代沿袭,历久不衰,不断发展,在各式太极拳中,独留其刚柔相济,快慢相间,窜蹦跳跃,松活弹抖的特色。 随着逐步吸收太极哲理来规范太极拳技,太极拳进入了成熟时期。18世纪20至60年代,为了适应不同学习对象和不同的保健需要,相继出现了陈有本在老架基础上编成的陈氏新架太极拳、陈有本的弟子陈青萍又在此基础上创编的赵堡架和忽雷架。随后,河南省陈家沟陈氏拳械的第一位外姓传人杨露禅删改陈氏老架,创编成架式宽舒、动作圆润的“绵拳”架。 曾师从杨露禅和陈青萍的河北省永年人武禹襄,与其甥李亦畲将两年多的实践经验上升为理论,写出了一系列言简意赅的太极拳文论,并于1881年由李亦畲编定为《太极拳谱》。 此后,由杨露禅编传的"绵拳架",经其子杨健侯和其孙杨澄甫修润定型为后世广为流传的杨式太极拳套路。河北省武清(今属天津)人李瑞东以从王兰亭学得的“杨式”搬拦锤、肘底锤、撇身锤、指裆锤、栽锤等五锤为基础,编成“太极五星椎”(今被称为李式太极拳)。民国初年,李亦畲之徒郝为真在北京传授武禹襄创编的武式太极拳。河北完县人孙禄堂得郝为真的传授,并在此基础上融会形意拳和八卦掌技法,创编成孙式太极拳。河北大兴人吴鉴泉将其父全佑的杨式拳架作了删难就简、突出轻柔的整理,创编成吴式太极拳。1928年,陈长兴的曾孙陈发科到北京传授陈式老架太极拳。当时,年近古稀的和兆元长孙和庆喜开门授徒,其弟子郑伯英和郑悟清迁居西安致力传拳,为“和式太极拳”在西北传播打下基础。太极拳苑出现了分支迅速、流派繁衍的景象。 1956年后,国家体委相继组织太极拳家创编了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四十八太极拳,整理修订了杨式八十八式太极拳、三十二式太极剑、太极拳推手练习法等。为适应竞赛需要,还创编了陈式、杨式、吴式、孙式和武式太极拳竞赛套路,以及用于全国武术锦标赛的42式太极拳和42式太极剑竞赛套路。从1986年起,正式举办每年一届的全国太极拳、剑、推手比赛。 国际武术联合会1990年成立后,翌年举办首届世界武术锦标赛,将太极拳设为比赛项目之一。各洲举办的武术锦标赛中也都设有太极拳项目。 在太极拳成为武术竞赛项目的同时,太极拳广泛地进入全民健身活动,而且正被越来越多的海外人士采用为健身锻炼项目。现在,太极拳已传播到15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日本早在十多年前已有太极拳传习者逾百万。日本武术太极拳联盟成立后,其注册会员已达1000万人,其中大多数参与太极拳传习。 太极拳经过长期的流传,演变出了许多的流派,有陈式太极拳、杨式太极拳、孙式太极拳、吴式太极拳、武式太极拳5大****,誉称为“五式太极拳”。除了上述我们所熟知的太极流派以外,还有诸多门派,如:龙形太极拳、蛇雀太极拳、郑子太极拳等都继承发扬了太极拳的精髓与文化。 24式太极拳 起势、左右野马分鬃、白鹤亮翅、左右搂膝拗步、手挥琵琶,左右倒卷肱、左揽雀尾、右揽雀尾、单鞭,云手、单鞭、高探马、右蹬脚、双峰贯耳、转身左蹬脚,左下势独立、右下势独立 、左右穿梭、海底针,闪通臂、转身搬拦捶、如风似闭、十字手、收势。 24式太极拳分解动作 1、起势 动作分解: 左脚开步、两臂前举、屈膝按掌 2、左右野马分鬃 动作分解: (1)左野马分鬃:抱球收脚、转体迈步、弓步分手 (2)右野马分鬃:后坐翘脚、抱球跟脚、转体迈步、弓步分手 (3)左野马分鬃:后坐翘脚、抱球跟脚、转体迈步、弓步分手 3、白鹤亮翅 动作分解: 跟步抱球、后坐转体、虚步分手 4、左右搂膝拗步: 动作分解: (1)左搂膝拗步:转体落手、转体收脚、迈步屈肘、弓步搂推 (2)右搂膝拗步:后坐翘脚、转体跟脚、迈步屈肘、弓步搂推 (3)左搂膝拗步:后坐翘脚、转体跟脚、迈步屈肘、弓步搂推 5、手挥琵琶 动作分解: 跟步松手、后坐挑掌、虚步合臂 6、左右倒卷肱 动作分解: (1)右倒卷肱:转体撤手、提膝屈肘、退步错手、虚步推掌 (2)左倒卷肱:转体撤手、提膝屈肘、退步错手、虚步推掌 (3)右倒卷肱:转体撤手、提膝屈肘、退步错手、虚步推掌 (4)左倒卷肱:转体撤手、提膝屈肘、退步错手、虚步推掌 7、左揽雀尾 动作分解: 转体撤手、抱球收脚、迈步分手、弓步棚臂、转体伸臂、转体后捋、转体搭手、弓步前挤、后坐收掌、弓步按掌 8、右揽雀尾 动作分解: 转体扣脚、抱球收脚、迈步分手、弓步棚臂、转体伸臂、转体后捋、转体搭手、弓步前挤、后坐收掌、弓步按掌 9、单鞭 动作分解: 转体扣脚云手、勾手收脚、转体迈步、弓步推掌 10、云手 动作分解: (1)云手:转体扣脚、转体撑掌、转体云手、撑掌收步 (2)云手:转体云手、撑掌出步、转体云手、撑掌收步 (3)云手:转体云手、撑掌出步、转体云手、撑掌收步 11、单鞭 动作分解: 转体勾手、转体迈步、弓步推掌 12、高探马 动作分解: 跟步松手、后坐翻掌、虚步推掌 13、右蹬脚 动作分解: 穿掌提脚、弓步分手、跟步合抱、提膝分手、蹬脚撑臂 14、双峰贯耳 动作分解: 收腿落手、迈步分手、弓步贯拳 15、转身左蹬脚 动作分解: 后坐翘脚松手、转体扣脚分手、收脚合抱、提膝分手、蹬脚撑臂 16、左下势独立 动作分解: 收脚勾手、蹲身仆步、转体穿掌、弓腿起身、提膝挑掌 17、右下势独立 动作分解: 落脚勾手、蹲身仆步、转体穿掌、弓腿起身、提膝挑掌 18、右左穿梭 动作分解: (1)右穿梭:落脚坐盘、抱球跟脚、迈步滚球、弓步推架 (2)左穿梭:后坐翘脚、抱球跟脚、迈步滚球、弓步推架 19、海底针 动作分解: 跟步松手、后坐提手、虚步插掌 20、闪通臂 动作分解: 提手收脚、迈步分手、弓步推掌 21、转身搬拦捶 动作分解: 转体扣脚、坐身握拳、踩脚搬拳、转体旋臂、上步拦掌、弓步打拳 22、如封似闭 动作分解: 穿掌翻手、后坐收掌、弓步按掌 23、十字手 动作分解: 转体扣脚、弓步分手、坐腿扣脚、收脚合抱 24、收势 动作分解: 翻掌前撑、分手下落、收脚还原 24式太极拳考试评分标准与方法 9---10 动作正确,连贯协调,圆活,体现了杨式太极拳的风格和特点,重心低而稳定,绵绵不断而不停顿,心静体松。 8----8.9 动作正确,连贯协调,圆活,体现了杨式太极拳的风格和特点,重心稍低而稳定,绵绵不断,心静体松。在整套动作中出现一次的停顿。 7----7.9 动作正确,连贯协调,圆活,体现了杨式太极拳的风格和特点,重心稍低而稳定,绵绵不断,心静体松。在整套动作中出现二次的停顿。 6----6.9 动作较正确,较连贯协调,圆活,体现了杨式太极拳的风格和特点,重心高而稳定,绵绵不断,心静体松。在整套动作中出现二次的停顿。 6分以下 动作有严重的错误,在整套动作中出现三次或三次以上的停顿。 考试满分为10分,其中2.5分为动作的姿态、重心、稳定,3分为动作的难度,如云手、左右蹬脚、左右下势独立、搬拦捶。2分为动作的完成分,2.5分为动作的节奏等。

外甥能给外婆、外公扫墓么的风俗

外甥可以给外婆、外公扫墓。因为扫墓是一种缅怀亲人的方式,是指到墓地祭祀祖先表达祭祀者的孝道和对先人的思念之情,属于礼敬祖先、慎终追远的一种文化传统。

按照习俗,一般在上午出发扫墓,扫墓时,人们要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到墓地,修整坟墓、培添新土、清除杂草,将食物供祭在祖先墓前,再将纸钱焚化,然后叩头行礼祭拜。

扩展资料:

相关风俗

1、插柳

据说,插柳的风俗,也是为了纪念“教民稼穑”的农事祖师神农氏的。有的地方,人们把柳枝插在屋檐下,以预报天气,古谚有“柳条青,雨蒙蒙;柳条干,晴了天”的说法。黄巢起义时规定,以“清明为期,戴柳为号”。

起义失败后,戴柳的习俗渐被淘汰,只有插柳盛行不衰。杨柳有强大的生命力,俗话说:“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柳条插土就活,插到哪里,活到哪里,年年插柳,处处成阴。

清明插柳戴柳还有一种说法:古时我国北方人将清明、七月半和十月朔为三大鬼节,是百鬼出没讨索之时。人们为防止鬼的侵扰迫害,而插柳戴柳。

柳在人们的心目中有辟邪的功用。受佛教的影响,人们认为柳可以却鬼,而称之为“鬼怖木”,观世音以柳枝沾水济度众生。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里说:“取柳枝著户上,百鬼不入家。”清明既是鬼节,值此柳条发芽时节,人们自然纷纷插柳戴柳以辟邪了。

2、寒食节的习俗文化

寒食节习俗,有上坟、效游、斗鸡子、荡秋千、打毯、牵钩(拔河)等。其中上坟之俗,是很古老的。有坟必有墓祭,后来因与三月上已招魂续魄之俗相融合,便逐渐定在寒食上祭了。春秋时期,周朝晋国(今山西介休)人,生于闻喜户头村,长在夏县裴介村,因“割股奉君”,隐居“不言禄”之壮举,深得世人怀念。

死后葬于介休绵山。晋文公重耳深为愧疚,遂改绵山为介山,并立庙祭祀,由此产生了(清明节前一天)“寒食节”,历代诗家文人留有大量吟咏缅怀诗篇。《唐书》记云:“开元二十年敕,寒食上墓,《礼经》无文。近代相传,浸以成俗,宜许上墓同拜扫礼。”

宋庄季裕《鸡肋篇》卷上:“寒食上冢,亦不设香火。纸钱挂于茔树。其去乡里者,皆登山望祭。裂帛于空中,谓之掰钱。而京师四方因缘拜扫,遂设酒撰(zhuan,饭食),携家春游。”

3、北京习俗

老北京清明节时的另一习俗,是在这一天要去城隍庙烧香叩拜求签还愿问卜,在明清民国时老北京有七八座城隍庙,香火亦以那时最盛。城隍庙里供奉的“城隍爷”,是那时百姓信奉灶王爷、财神爷外最信奉的神佛。

这个“爷”其实就是一个城、一个县的“不管部”部长,城隍庙在每年的鬼节——清明节开放时,人们纷纷前往求愿,为天旱求雨(多雨时求晴),出门求平安、有病企求康复,为死者祈祷冥福等诸事焚香拜神,那时庙会内外异常热闹,庙内有戏台演戏,庙外商品货什杂陈。

据家中老人回忆在民国初时还有“城隍爷”出巡之举,人们用八抬大轿抬着用藤制的“城隍爷”在城内巡走,各种香会相随,分别在“城隍爷”后赛演秧歌、高跷、五虎棍等,边走边演,所经街市观者如潮。有一首杂咏:“神庙还分内外城,春来赛会盼清明,更兼秋始冬初候,男女烧香问死生。”即说的清明节这一习俗。

4、天津习俗

中华文化注重孝道,天津民风自古淳朴,天津人缅怀逝去的家族先辈亲人,非常重视祭祀的仪式,每年在三个“冥节”中,最首要的当数清明节(另两个“冥节”是指夏历七月十五中元节和“十月一,送寒衣”日)。

天津人俗称清明节为“鬼令”,在清明前后各10天祭祖,最好的日子是在清明节这一天去扫墓(天津人曾普遍称扫墓为“添坟”,后来又改称“上坟”),系天津地区传承下来的重要风俗。

在天津市武清区(原先的武清县),祭奠供品还要加上煮熟的饺子,武清北部村庄,一些上坟的人还有折松枝戴在胸前或头上的做法。一些大户人家,有吃“清明会”的习俗。

在当代社会,全市都实行火葬了,人们便到火葬场,将骨灰盒取出,恭敬地擦拭干净,找片空地,也是进行上面那样程序的祭奠缅怀。有很多人家,还会买了鲜花供奉在骨灰盒前。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扫墓

天津非遗项目有哪些

天津是一座有着6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拥有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和利用好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继承和发展天津优秀特色文化,促进文化传承,弘扬民族精神,建设和谐天津,具有重要作用。

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遗产概况

民间美术

(共计2项)

序号 项目名称 申报地区或单位

01 杨柳青木版年画(含东丰台木版年画) 天津杨柳青画社西青区宁河县

02 泥人张彩塑 天津市泥人张彩塑工作室 张氏传人

民间舞蹈

(共计8项)

序号 项目名称 申报地区或单位

03 挂甲寺庆音法鼓 河西区

04 杨家庄永音法鼓 河西区

05 大沽龙灯 塘沽区

06 汉沽飞镲 汉沽区

07 刘园祥音法鼓 北辰区

08 林亭口高腿子高跷 宝坻区

09 海下文武高跷 津南区

10 虫八蜡庙小车会 北辰区

传统戏剧

(共计3项)

序号 项目名称 申报地区或单位

11 天津京剧 天津京剧院

12 评剧 天津评剧院宝坻区

13 卫派河北梆子 天津河北梆子剧院

传统手工技艺

(共计2项)

序号 项目名称 申报地区或单位

14 风筝魏风筝 南开区魏氏传人

15 杨村糕干制作工艺 武清区

民俗

(共计3项)

序号 项目名称 申报地区或单位

16 天津皇会 南开区

17 天津天后文化信仰 南开区河东区

18 葛沽宝辇出会 津南区

曲艺

(共计6项)

序号 项目名称 申报地区或单位

19 天津时调 天津市曲艺团

20 京东大鼓 宝坻区

21 天津相声 天津市艺术研究所

22 骆派京韵大鼓 天津市曲艺团

23 李派快板书 天津市曲艺团

24 雷琴拉戏 天津市曲艺团

杂技与竞技

(共计5项)

序号 项目名称 申报地区或单位

25 回族重刀武术 红桥区

26 拦手门武术 河东区

27 霍氏练手拳 西青区

28 北仓少练老会 北辰区

29 北少林武术 蓟 县

传统医药

(共计1项)

序号 项目名称 申报地区或单位

30 天津隆顺榕中药生产技艺 河北区

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第二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共计50项)

民间文学

(共计2项)

序号 编号 项目名称 申报地区或单位

1 Ⅰ-1 排地歌谣 东丽区

2 Ⅰ-2 秦城歌谣 宝坻区

传统音乐

(民间音乐共计3项)

序号 编号 项目名称 申报地区或单位

3 Ⅱ-1 小王庄民间吹打乐 大港区

4 Ⅱ-2 韩家墅上善道乐 北辰区

Ⅱ-3 锣鼓艺术

5 北塘飞钹 塘沽区

传统舞蹈

(民间舞蹈共计5项)

序号 编号 项目名称 申报地区或单位

6 Ⅲ-1 东于庄同乐花鼓 河北区

7 Ⅲ-2 金狮大轿 河北区

8 Ⅲ-3 塘沽河头落子 塘沽区

9 Ⅲ-4 高王院莲花落 武清区

10 Ⅲ-5 寺各庄竹马会 武清区

传统戏剧

(共计1项)

序号 编号 项目名称 申报地区或单位

11 Ⅳ-1 宝坻皮影戏 宝坻区

曲艺

(共计0项)

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

(杂技与竞技,共计9项)

序号 编号 项目名称 申报地区或单位

12 Ⅵ-1 竞技麻将 和平区

13 Ⅵ-2 无极拳 东丽区

14 Ⅵ-3 鲍式八极拳 北辰区

15 Ⅵ-4 李式太极拳 武清区

16 Ⅵ-5 毕式"一指禅"拿手推 和平区

17 Ⅵ-6 永良飞叉 武清区

18 Ⅵ-7 大六分村登杆圣会 静海县

19 Ⅵ-8 独流通背拳 静海县

20 Ⅵ-9 古典戏法 和平区

传统美术

共计2项

序号 编号 项目名称 申报地区或单位

Ⅶ-1 剪纸

21  杨柳青剪纸 西青区

22  大郑剪纸 东丽区

传统技艺

(传统手工技艺,共计23项)

序号 编号 项目名称 申报地区或单位

23 Ⅷ-1 盛锡福毡礼帽制作技艺 和平区

24 Ⅷ-2 老美华手工制鞋技艺 和平区

Ⅷ-3 服装制作技艺

25 老美华中式连袖男装制作技艺 和平区

26 老美华津派旗袍制作技艺 和平区

27 Ⅷ-4 汇蚨源吉祥手工布艺技艺  红桥区

Ⅷ-5 蒸馏酒传统酿造技艺

28  义聚永高粮酒传统酿造技艺 和平区

Ⅷ-8 配制酒传统酿造技艺

29 义聚永玫瑰露酒传统酿造技艺 和平区

30 义聚永五加皮酒传统酿造技艺 和平区

31 Ⅷ-9 天津"狗不理"包子制作技艺 和平区

32 Ⅷ-10 天津桂发祥十八街麻花制作技艺  河西区

33 Ⅷ-11 天津"耳朵眼"炸糕制作技艺  红桥区

34 Ⅷ-12  大福来锅巴菜制作技艺 红桥区

35 Ⅷ-13  子火烧、一品烧饼制作技艺 蓟 县

36 Ⅷ-14 赤土扣肉制作技艺 东丽区

37 Ⅷ-15  独流老醋酿造技艺 静海县

38 Ⅷ-16  沙窝萝卜种植与窖藏技艺  西青区

39 Ⅷ-17 古铜(银)鎏金器修复及复制技艺 河西区

40 Ⅷ-18 津门蔡氏贡掸制作技艺 南开区

41 Ⅷ-19 刘海空竹制作技艺 南开区

42 Ⅷ-20 周记宫灯制作技艺  东丽区

43 Ⅷ-21 皮影雕刻技艺 蓟 县

44 Ⅷ-22  盆罐村制陶技艺 宁河县

45 Ⅷ-23 "一掌金"速算技艺 宝坻区

传统医药

(共计1项)

序号 编号 项目名称 申报地区或单位

46 Ⅸ-1  达仁堂清宫寿桃丸宫廷 天津中新药业集团股份

秘方及其传统制剂工艺 有限公司达仁堂制药厂

民俗

(共计4项)

序号 编号 项目名称 申报地区或单位

Ⅹ-1 庙会

47  潮音寺民间庙会  塘沽区

48  独乐寺庙会 蓟 县

49 Ⅹ-2 运河文化(杨柳青段) 西青区

50 Ⅹ-3 天津茶楼文化 南开区

(注:第二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类别和编号根据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分类和项目代码设定)

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

民间舞蹈

(共计10项)

序号 项目名称 申报地区或单位

高跷

1 西码头百忍京秧歌高跷 红桥区

2 普乐虫八蜡庙高跷 红桥区

3 堤头庆云高跷 河北区

4 北塘丰登乐会高跷 塘沽区

5 新袁长利高跷 东丽区

6 海下同善文武高跷 津南区

7 王秦庄同议高跷 北辰区

8 上蒲口同乐高跷 北辰区

9 宜兴埠永长高跷 北辰区

10 河西务孝力高跷 武清区

传统戏剧

(共计1项)

序号 项目名称 申报地区或单位

11 评剧  汉沽区、宁河县

曲艺

(共计4项)

序号 项目名称 申报地区或单位

12 天津时调(大数子) 北辰区

大鼓

13 铁片大鼓 天津市炎黄文化研究会

14 西河大鼓 天津市炎黄文化研究会

15 梅花大鼓 天津市炎黄文化研究会

(注:本扩展项目名录的类别序数为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类别序数)

武清传统文化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武清文化中心、武清传统文化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