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大田民俗文化,以及大田民俗文化有哪些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
福建省三大民俗风情区是哪几个呢
闽北武夷山、泰宁大金湖、将乐玉华洞;
闽西连城冠豸山、永定土楼、梅花山、龙岩龙崆洞;
闽中永安桃源洞、石磷石林;
福州市、永泰青云山;
闽东太姥山、杨家溪、三都澳;
闽南泉州市、厦门市、东山县、龙海火山地质公园。
很多,不一而足。
福建民俗特征
民俗的形成一方面是与人们的社会物质生产水平、生活的内容与方式的变化以及自然条件相适应,总之是随着经济基础和社会生活的变化而变化,只是民俗的变化往往滞后于经济基础和社会生活;另一方面,民俗一旦形成便世代相袭,并以传统习惯势力、传袭力量和心理信仰影响和制约着人们的意识和行为,具有长久的传承性和相对的稳定性;此外,民俗还具有民族性、阶级性和社会性等特征。
福建民俗是在中国传统文化的背景和氛围中形成的,所以具有中国传统民俗的一般特征。同时,它又是在福建这个特定的自然环境和社会历史文化等条件下逐渐形成并发展起来的,因此在许多方面必然带有显著的地方特色。在丰富多彩的福建民俗事象中,表现比较突出的特征有:
(一)多源性
福建民俗的构成是多源的,主要有四个来源:
1.秦汉以前的原始土著民俗。福建原始土著居民在秦汉之前有着自成体系的民俗,秦汉以后,闽越族与汉族逐渐融合。唐朝人丁儒在《归闲诗二十韵》(其二)对唐前期闽南地区民族融合的情况作过这样的描述:“漳北遥开郡,泉南久罢屯。归寻初旅寓,喜作旧乡邻。……土音今听惯,民俗始知淳。……辞国来诸属,于兹缔六亲。追随情语好,问馈岁时频。相访朝和夕,浑忘越与秦。……呼童多种植,长是此方人。”(清·康熙《漳州府志》卷29《艺文》)闽越族的部分习俗成为历史遗迹,还有部分民俗却沉淀传承下来,成为福建民俗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刻影响着福建其它民俗。
2.汉族民俗。汉代以后,中原汉族不断南迁,带来了汉族的民俗,并逐渐成为福建民俗的主体。志称:五代时,闽北多为江北避乱之民,所以“备五方之俗”(《八闽通志》卷3《地理》),闽西也“由唐历宋,风声气习,颇类中州。”(陈一新《赡学田碑》转引民国《长汀县志》卷17《礼俗志》)福建民俗中无论是生产习俗、生活习俗,还是人生礼仪、岁时节庆,以及民间信仰和崇拜等等,都与中国传统民俗一脉相承。
3.少数民族习俗。福建是畲族的主要聚居地,畲族具有浓郁民族风格的习俗是福建民俗的重要组成部分。元代蒙古族和清代满族的一些习俗也沉淀在福建民俗中。
4.外国民俗。宋元时期,泉州为世界著名港口,对外贸易繁荣。大批阿拉伯人、波斯人到泉州经商,其中一部分人定居泉州,府志载:“胡贾航海踵至,其富者赀累巨万,列居郡城。”(清·光绪《泉州府志》卷75《拾遗》上)他们有自己的学校--“番学”,信仰伊斯兰教,保留本民族的传统习俗。这些外来民族虽然后来基本上与汉族融合,但一些特殊习俗却保留下来,成为福建民俗的一部分。元代、明代和近代,随着基督教的传入,欧洲的一些民俗也传入福建。特别是近代以来,福建民俗受外国民俗的影响日益明显。
(二)融合性
福建民俗的融合性有三个方面的含义:
1.不同民族民俗的融合。汉族民俗固然为福建民俗的主体,但福建汉族民俗实际上是融合了其它少数民族的习俗而自成体系的,如闽越族的一些习俗就被汉族所继承。自古以来,福建的宗教信仰特别发达,这与闽越族“信鬼尚巫”的传统有密切的关系。又如闽越族妇女普遍参加生产劳动,这一习俗被入闽的汉族继承下来,在福建沿海地区,妇女参加生产、从事重体力劳动相当普遍。《闽书》载:“福州……田则夫妇并力而合作,女作多于男。女人能轿,取女轿三十户以应内宫之役。”(《闽书》卷38《风俗》)晋江的“妇女芒屩负担,与男子杂作;百工技艺,敏而善仿。”(清·乾隆《晋江县志》卷1《舆地志·风俗》)闽越族的部分后裔疍民及畲族,在保留其独特习俗的同时,也吸收了大量汉族民俗,并把它们与本民族的习俗融合起来。
2.不同地区汉民俗的融合。中原汉人迁徙福建,前后持续千余年,他们以中州移民为主,还有不少是来自其它地区的汉人。这些来自不同地区的汉人,在具体习俗上还是有些差异,有的甚至差别很大,相继进入福建后,汉族民俗也逐渐融为一体。
3.中外民俗的融合。商品经济的发达和海外贸易的繁荣,使宋元时期福建东南沿海地区以开放的姿态对待外来文化,特别是泉州港,“民夷杂处”,“市廛杂四方之俗。”(《西塘集》卷7《代太守谢泉州到任》)泉州汉民对外来文化博采广取,加以融合。以宗教信仰为例,宋元时期流传于泉州地区的,除道教、佛教、民间宗教及其他民间信仰外,还有从外国传入的伊斯兰教、基督教聂斯脱里派、天主教方济各派、婆罗门教、印度教、摩尼教等等。这些外来的宗教不但为侨民所信仰,在汉族中也拥有不少信徒。各种传统宗教与外来宗教和平相处,互相交融渗透。
(三)区域性
福建汉人的祖籍大多是中原地区,由于他们入闽的时间前后相差数百年甚至上千年,以致所带来的中原汉语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入闽后,又因与当地土著居民的融合程度不同,加上地区间交通不便、往来不多等原因,逐渐形成许多不能相互通话的方言区。连城、清流、大田等山区县,竟然没有本县通用的方言,甚至相邻的乡村不能进行语言交流。福建方言以纷繁复杂著称于世,在中国八大方言中,除了湘方言外,其它七大方言均有在福建的不同地区流行。
语言是文化的主要载体,地区的文化特色,往往在语言上得到体现。民俗也因不同的方言区而存在着差异。以民间信仰为例。临水夫人和五帝的信仰主要在以福州为中心的闽东方言区内流行,妈祖的信仰中心在兴化方言区,王爷、保生大帝的信仰主要流行于闽南方言区,扣冰古佛信仰主要流行于闽北方言区,定光古佛信仰主要流行于闽客方言区,等等。
在同一方言区内,不同府、县的民间信仰又有所差异。以闽南方言区为例:保生大帝、开漳圣王陈元光及其部将辅顺将军马仁、辅胜将军李伯瑶、辅义将军倪圣芳、辅仁将军沈毅的宫庙在漳州府属各县较多,广泽尊王信仰以泉州、南安最盛,清水祖师在安溪、永春、德化影响较大,青山公在惠安县拥有最多的信徒。其它方言区的情况也大致如此,各府、州、县都有自己的保护神。
在同一县内,每个铺、境、村落都奉祀一个或若干个特定的神灵作为保护神,旧称境主、福主、土主、社神等。以泉州为例,旧时泉州城分为36铺94境,铺有铺主,境有境神,共有大小神庙130多座,奉祀着100多尊神灵。境主神的神庙由居住在该境的百姓捐资合建,各种宗教活动也由该境的百姓参加,抬神出游一般不能越出本境地界。
(四)可塑性
民俗是人民群众在长期的社会生产和生活中逐渐形成的,其一般的内容与形式,对绝大多数社会成员来说,具有无形的约束力,即所谓“约定俗成”。但在具体的民俗活动中,在操作上并非整齐划一的,有着一定的可塑性,一般可繁可简,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与可能进行取舍选择。福建民俗繁简程度的差别相当大,一般说来,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各种仪礼比经济不发达的地区繁缛,达官贵人、富豪之家比贫穷之家讲究排场。以婚丧喜庆为例:自唐至清,“六礼”作为基本的婚姻礼俗普遍为百姓所接受,但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差别很大,达官贵人、富豪之家严格遵循“六礼”,仪礼繁琐。而平民百姓则不那么严格,往往将纳采和问名合而为一,将纳征和请期合而为一,同时简化迎亲礼节。贫穷之家的婚礼则更加简化,甚至在除夕之夜草草合房者也大有人在。又如福建绝大多数地方盛行厚葬之俗,闽南地区更甚,俚语有“生在苏杭,死在闽南”之说。但闽南地区的不同市县,或同一市县的不同乡村、同一乡村的不同人家,丧葬礼俗的繁简程度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大田有什么风俗习惯
大田生子习俗:
大田人管已婚育龄妇女怀孕叫“得喜”、“病仔”,之后,婆婆就酿制米酒红酒、孵小鸡喂养,为儿媳“月里”补充营养做准备。接近预产期时,还要做珍珠粉准备“三旦”时食用。【注:“珍珠粉”是大田后路和尤溪新阳一带的方言说法,是一种小吃。大米磨浆、滤干水分,外力挤压通过米筛眼,成米筛眼大小的颗粒,放在铁锅里,双手反复翻“炒”,使其颗粒均匀、浑圆,晒干成型。】十月怀胎一朝分娩,孕妇分娩后,首先要煮蛋花酒给产妇吃,然后杀鸡(生男,宰母鸡;生女,杀公鸡)炖熟吃,称作“落土鸡”,广平一带称“上床鸡”,名异而意同,意即婴儿生“落土(地)”、产妇“上床”做月里正式开始。产妇最初没有奶水,一般是在婴儿出生的次日由附近哺乳期的妇女喂奶一次。
三旦
婴儿出生第三天,当地人唤作“三旦”,平时有来往的乡亲(通常派女眷)带上一只鸡十个蛋登门吃“三旦酒”以示祝贺。事主就把鸡宰杀清楚、煮熟,将整鸡分成两半(鸡胸脯先取出),一半肢解装碗连同鸡胸脯、红蛋给道贺的女客吃,剩余一半回礼让其带回家,这里三旦酒也称鸡酒。事主忙活半天也就“赚个”鸡胗鸡翅,因此说乡亲吃三旦是图个热闹。如今,乡亲三旦吃鸡酒已不带鸡,改为包礼50或100元,散席也不回礼;主家统一采购饲料鸡,每只可以供应两名女客。按习俗,三旦除了吃鸡酒,就是午餐时吃“珍珠粉”糊。如今吃三旦,除了吃鸡酒吃珍珠粉米糊还有米粿等,来客已不拘男女。
不分男婴女婴,依俗三旦首次沐浴,谓之“洗三旦”。清水放入菖蒲、艾、茶叶、盐(少许)、白石子几个(意为孩儿根基如石坚),煮沸凉到水温适中,请丈夫健在、儿孙满堂、健康幸福的好命婆,抱着婴儿坐在厨房灶门口当着灶神面给婴儿洗澡。再用熟鸡、鸭蛋在婴儿身上滚揉一次,说好话祝愿小生命将来有出息受人尊敬——“鸡蛋头,鸭蛋面,三支须,四角面(意即四方脸),阿弟生好没得嫌,厅头坐位有人敬。”婴儿穿好衣服抱回床上,身上压一双其父穿过的干净布鞋(有的地方还要房门重关三下),以壮孩儿胆。
报喜
婴儿出生三旦后,女婿要择吉日到岳家报喜,俗称“送酒”、“讲酒”。前坪、梅山、文江、奇韬一带是给岳父家送去一只煮熟的公鸡(包括鸡血、鸡胗、鸡肠)、一盆煮好的米粉、一双红蛋和一瓮红酒,是孝敬、答谢岳父大人的意思。上京、太华、建设一带还要给岳父的兄弟,每人各送一份酒礼。过去,盛装红酒的酒瓮也有讲究:瓮头须有突出的瓮嘴(才好斟酒),瓮身带瓮耳,可串上红头绳,可挑可提便于携带,现在多用带嘴的水壶替代。酒瓮敞口紧蒙一条新毛巾,防止飞尘进入,毛巾上粘贴红纸条表示喜庆。
岳母收下煮熟的公鸡后,先卸下鸡胸脯,将鸡身横向一分为三,收下中间的部分,借花献佛地用鸡肉和鸡胸脯肉(米粉蛋另作)招待女婿,但女婿是不能吃鸡胸脯,因为那是孝敬岳父的;余下的头尾两部分鸡肉拼接起来用竹签固定住,依俗返还;红酒照单全收,但要煮熟的田螺、泥鳅干和几个白石子放在酒瓮回礼,白石子,是祝愿外孙命如石坚根基永固;岳家还要抓只活鸡回礼(生男回母鸡,生女回公鸡),女婿必须赤手拎回家,意在让他体会到做父亲的不易。
女婿“送酒”返家,岳父就要回赠若干只活鸡(前坪、梅山和文江一带是十四五只,广平、建设一带是二三十只);老酒一到两瓮;掺着豌豆、煮熟的糯米团(俗称“豆饭”,谐音“多饭”,寓意添丁),其上插满土鸡蛋,装在竹编的箩屉层里;箩屉盖反面盖着,其上撂满给外孙的婴儿衣帽、襁褓、罩衣等婴儿用品,外面套上青色或黑色布袋,由女婿挑着。岳父则容光焕发、大摇大摆地大驾光临,慰问女儿看望外孙。
吃鸡酒
外孙出生、女婿送酒,岳父把给女儿和外孙的礼物既可当天送去,也可以另择吉日送去。岳父驾临当天,女婿要杀只大公鸡款待答谢。岳父的兄弟通常是次日再来吃鸡酒,这样可以避免额外杀鸡款待岳父带来的厚此薄彼的尴尬。
前坪、梅山、文江、奇韬一带,产妇的叔婶、姐妹是派代表前去贺喜(外婆、舅舅、舅妈、姨妈一般没来往),仍习惯称作“吃鸡酒”,岳父及其兄弟是要分别编桌举位宴请。上京、太华、建设一带习俗,产妇的外婆、父母、姐妹、叔婶、姨妈、舅舅、舅妈等亲戚是统一同日来吃鸡酒,还安排在同一桌。依俗娘家亲戚均以公鸡、米粉蛋和婴儿衣物作为贺礼(现在大多已改为包礼200元)。
席间酒过三巡,产妇为母族夫族中结婚多年未育或多胎生女未生男的妇女,每人各配一份“鸡头酒”(鸡胸脯、鸡腿、鸡肉片和红蛋)吃,祝愿她沾染喜气早生贵子。
谢岳丈
家里喜添男丁,女婿初为人父,首先要答谢谢岳父母对媳妇的养育之恩。男婴出生“三旦”当天或稍后几日,女婿要举办家宴犒劳、答谢丈母娘,伯叔兄弟或堂伯叔、堂兄弟等至亲作陪。如果生男婴,丈母娘也会以家里事情多农活忙推托,盛情难却也就半推半就了;反之若是生女,丈母娘通常会说等将来生了外孙再说而婉拒,事主也就顺水推舟。大田民间有较为严重的重男轻女思想,女儿不是儿,孙女不是孙,生个丫头片子,高兴个啥,礼数往来也简化了许多。
媳妇生了男婴,女婿得摆宴请及其叔伯、兄弟、堂叔伯、堂兄弟等至亲——“阿公”(女婿的丈人公和至亲的亲家公)。通常是至亲先宴请,规模较小,最多三五桌,无非是至亲和关系较好的朋友聚聚;最后压轴的才是女婿宴请,规模较大,至亲乡亲来往朋友聚拢在一起,可以达到十桌甚至更多,乡亲赴宴须包礼(以前是米粉蛋如今是现金二三十元)。宴席总场数凑到三场或五场(现在简化礼节,至亲一般是给亲家公送去几百元礼金代替即可)。
女婿宴请阿公当天,厅堂几案围上绣有福禄寿星图案的“桌帷”,阿公座椅铺上毯子以示庄重,厅头摆上馔盒,内置四荤四素贡品,点烛焚香;熟知礼俗德高望重的“氏大人”(相当于族长)编桌举位邀请客人上座,免不了要相互谦让一番(当然若是举位失当,偶或地会有主客要退席回家),安排妥帖后鸣炮开宴。
鸡仍然是厅头馔盒四荤贡品之首,有些乡镇是白斩整鸡,有的是带鸡喙的鸡头,开宴之初鸡喙朝厅尾朝人,表示对岳父的恭敬。依俗酒过三巡,岳父要离座将厅头馔盒的贡品调转个方向,改为鸡喙朝向厅头,意思是应该敬奉土地家神,咱一介凡夫俗子不敢“僭越”。
产妇的外婆、父母、姐妹、叔婶、姨妈、舅舅、舅妈等亲戚吃鸡酒,也在这天专门另设一个环节来完成。
做 “月里”
“做月里”从产妇分娩开始,直到满月。期间产妇躲在卧房里没事不在屋外活动,防止“冒风(即破伤风)”;产妇分娩头几日不能“下水”洗尿布,防止年老时痛风(脉管炎);未满月不能洗头,怕得“头傍风”。
产妇一律在卧房里吃米饭配咸菜,不上公共饭桌(据说产妇盯饭桌宝宝将来会贪吃),不吃青菜(吃青菜易致宝宝拉稀)。月里给产妇滋补身体的鸡肉也是炖好炖热后,由做月里的婆婆或妈妈送到屋内供放在桌上,先点上油灯敬奉过床婆,才能夹到瓷碗舀汤掺酒和着吃。产妇无非是给婴儿喂喂奶,顶多帮忙换个尿布,然后就吃鸡肉喝红酒(糯米酿成)卧床休息,自己吃好休息好,身体更快恢复,食欲好吃得多奶水足,婴儿也长得欢。
产妇“做月里”期间,如有邻居、亲友莅临,产妇往往也会夹块鸡胸脯、鸡肉片给他吃,但邻居、亲友依俗要给宝宝见面礼,如今的行情是三十、五十元。
剃胎头
婴儿满月前两三天,要选吉日请理发师傅来给婴儿剃胎头去胎毒,依俗要给理发师傅红包。婴儿剃头要避开受死日、月破日,初一、十五,“丁”日。彭祖百忌说:“丁不剃头,剃主生疮。”民间深忌。产妇把理下的头发包好后放到卧房的门框上,随手关三下门;然后请一个最亲的孩童(首选是宝宝的小姑或小叔)背着婴儿先“轰隆咚……轰隆咚……”地转动俗称“风鼓”的扬谷器具;最后,孩童背负宝宝手持赶鸭子的竹竿(带竹尾小径竹做成)边舞边走边“啯嚯……啯嚯……”大声喊叫着到户外兜一圈,俗称“赶狐狸”,据说这样就能给婴儿练胆壮识。现在图简便也有抱到理发店剃满月头或(一)百二(十)天头的,但红包还是不能免。
大田生子礼俗体现了大田人喜添麟儿之后,饮水思源感恩岳父岳母的美好情感,既有天遂人愿祝贺自己的喜庆寓意,也有祝愿他人沾染喜气早生贵子的温暖亲情。尽管礼俗形式不断演变,但祝福祝愿的内涵亘古不变历久弥新。
以大田端午节为作文
“棕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这儿端阳,那儿端阳,处处都端阳。”这首童谣所唱的便是我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
相传2200多年前的战国时期,秦军攻破楚都,屈原投江殉国。沿江百姓纷纷引舟竞渡前去打捞,沿水招魂,并将粽子投入江中,以免鱼虾去吃他的身体。这天正是中国农历五月初五,从此民间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等习俗,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千百年来,屈原的爱国精神和感人诗辞,已广泛深入人心,故人们“惜而哀之,世论其辞,以相传焉”,因此,即使端午节的由来,说法甚多,但纪念屈原之说,影响最广最深,占据主流地位。在民俗文化领域,中国民众把端午节的龙舟竞渡和吃粽子等,都与纪念屈原联系在一起。
近年来,随着中国政府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视,端午佳节在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增强中华传统文化意识等方面的影响力和凝聚力不断显现。2006年,端午民俗经中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3年后,“中国端午节”成功入选《世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五日节、艾节、端五、重午、午日、夏节,本来是夏季的一个驱除瘟疫的节日。端午节是我国汉族人民的传统节日,这一天必不可少的活动逐渐演变为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蒿草、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据说,吃粽子和赛龙舟,是为了纪念屈原,所以解放后曾把端午节定名为“诗人节”,以纪念屈原。至于挂菖蒲、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则据说是为了避邪。“中国端午节”为国家法定节假日之一,并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历代有大量诗、词、歌、赋等文学作品传世。
端午节迄今已有2500余年历史,其中节令习俗为端午节赛龙舟流行,它最早当是古越族人祭水神或龙神的一种祭祀活动,其起源有可能始于原始社会末期。赛龙舟是中国民间传统水上体育娱乐项目,已流传两千多年,多是在喜庆节日举行,是多人集体划桨竞赛。史书记载,赛龙舟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而兴起的。由此可见,赛龙舟不仅是一种体育娱乐活动,更体现出人们心中的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龙舟船的大小因地而异。比赛是在规定距离内,同时起航,以到达终点先后决定名次。
随着人们对历史节日的重新认识,传统端午民俗也历久弥香。在江苏昆山的阳澄湖水上公园,急促粗犷的鼓声在晨风中敲响,13只龙舟如同离弦的箭,在湖面上荡起阵阵浪花。2011年中国龙舟公开赛昆山巴城站日前已拉开帷幕,海内外300余名选手参与了较量。
传承为根,创新是魂。随着政府将“端午节”列为正式节日和时代的变迁,中国民众在对端午文化和历史习俗的传播推广中注入了更多的现代生活元素,不断谋新图变。
对于90后的我们而言,端午并不仅仅是一个节日,更是一个让我们意识到我国是一个有着几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长期的历史积淀形成一批世代相传、富有中华民族文化特色的传统节日,这些传统节日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纪念意义。作为新一代的接班人,需要用自己的责任去挑起肩上的担子!弘扬中国文化,培养爱国情怀,继承中国的传统文化的特色才是端午真正的内涵所在。
关于大田民俗文化和大田民俗文化有哪些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