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传统文化 正文

南京的传统文化(南京的传统文化建筑)

今天给各位分享南京的传统文化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南京的传统文化建筑进行解释,南京的民俗文化以及艺术三宝是什么?南京民俗文化代表有春节年俗、元宵灯会习俗、清明踏青习俗、端午游秦淮习俗、中秋月摸秋习俗、重阳登高会习俗、腊八节品粥习俗等。这些习俗既有南京古来的文化的印记,构成了南京民俗文化的特征。南京艺术三宝是指南京云锦、南京剪纸和南京白局。...

今天给各位分享南京的传统文化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南京的传统文化建筑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

南京的民俗文化以及艺术三宝是什么?

南京民俗文化代表有春节年俗、元宵灯会习俗、清明踏青习俗、端午游秦淮习俗、中秋月摸秋习俗、重阳登高会习俗、腊八节品粥习俗等。这些习俗既有南京古来的文化的印记,又有现代生活的演绎。古今交汇,构成了南京民俗文化的特征。

南京艺术三宝是指南京云锦、南京剪纸和南京白局。南京云锦是我国汉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因绚丽多姿,美如天上云霞而得名,至今有1580年历史。南京云锦与成都的蜀锦、苏州的宋锦、广西的壮锦并称我国四大名锦。

南京有什么文化传统和习俗?

民俗

南京民风淳厚,有悠久的历史,"华而不佻"、"醇而不俚"是南京民俗的本质。南京向为文化之邦,文化融进民俗;民俗又丰富了文化,南京的民俗娱乐中充溢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民间传统娱乐舞龙灯,高淳区的跳"五猖"、花台会、打水浒,溧水的打社火,江宁的方山大鼓,江浦的手狮舞、玩石担、六合的玩飞镗等,看似朴拙,却是深深扎根于民族沃土之中带露的奇葩,而深受群众喜爱。

南京的传统习俗则有爬城头(踏太平)、食乌饭,跳五猖、长芦龙灯(高淳)、金陵灯会等。

南京民间传统艺术有哪些?

民间舞蹈类:

方山大鼓,源自清同治,南京独有,鼓风威凌雄健,尚传承;

栖霞龙舞,龙文化在古都之传承,全国享誉;

江浦手狮,南京独有,全国享誉,尚传承;

打社火,先民祭祀文化之“活化石”,濒危;

跳五猖,先氏祭祀之傩面舞,濒危;

东坝马灯,南京独有。

民间音乐类:

留左大鼓,源远流长,金陵第一大鼓,尚传承;

鲜花调(茉莉花),全国享誉;

古琴,金陵乐派,尚传承;

高淳民歌,吴头楚尾文化之留痕,尚传承;

高淳送眷,吴头楚尾文化之留痕,濒危。

传统戏曲类:

洪山戏,有称扬剧及白局之源,濒危;

南京白局,源自清中叶,南京独有,全国享誉,濒危;

高淳阳腔目连戏,先民祭祀之戏曲,濒危。

传统工技艺类:

南京鸭制作传统工艺,南京独有,全国享誉,濒危;

秦淮小吃,全国享誊;

宝庆金银饰品工艺,百年老字号,技艺精绝,全国享誉;

传统金线制作工艺,南京独有,全国享誉,濒危;

金陵折扇,全国享誉,濒危;

蝉人工艺,南京独有,全国享誉,濒危;

金属造艺,匠心独具,造诣精绝,濒危;

南京绒花,南京独有;

南京剪纸,全国享誉,濒危;

竹雕,南京独有,濒危;

十竹斋,百年老宇号,技艺精绝,全国享誉,濒危;

仿古牙雕,濒危;

雕花天鹅绒,南京独有,全国享誉,濒危。

民俗活动类:

雨花石,南京独有;

南京吆喝,留痕南京历史,记录民间生态;

夫子庙花鸟虫市,留痕南京历史,记录民间生态;

南京妈祖文化庙会;

南京食素食野菜习俗;

南京童谣儿艺,留痕南京历史,记录民间生态;

南京岁时节令民俗,全国享誉,记录民间生态;

南京老地名,全国享誉

南京有哪些流传至今的古老文化?

春节到了,去夫子庙灯会是老南京的重要习俗。其实在南京城郊,也有很多历史悠久的春节民间习俗活动,有的至今还在流传、上演。南京有哪些流传至今的古老文化?我们一起来看看:

1、跳五猖

春节期间到高淳,跳五猖是必须要看的。猴年正月期间,在桠溪镇韩桥社区、固城镇蒋山社区都可以看到。

跳五猖这种民间舞蹈起源于西周,本是古代举行神灵出巡活动时的祭祀舞蹈,后来流入民间,并成为高淳桠溪祠山庙会最为重要的一项保留节目,至今仍然保留着原始古朴的风貌。近年来,在区文广局和当地政府的指导下,跳五猖已建立了专门的演出队伍,在省内外享有盛誉。

跳五猖的主角是分别戴着红、黄、蓝、白、黑五色假面具的东、南、西、北、中五方神,他们被和尚、道士们请来替地方驱邪消灾、祈祷四季平安的。五位猖神手执刀、剑、鞭、锤、叉器械,作巡视状出场,随后是朝拜四方。舞蹈时同样戴着假面具、像罗汉一样眯眼嬉笑的和尚手摇大纸扇,在众神中穿插逗逐,风趣诙谐,非常喜人。整个舞蹈动作粗犷狂放,期间会有“邀请舞”、“朝礼舞”、“独舞”、“双人舞”、“群舞”等,种类繁多,再配以浑厚凝重的大锣、大鼓、大喇叭,气氛极其热烈。

不过,不用纠结于是否看得懂这些舞蹈中的道文化,高淳民俗专家濮阳康京说:“尽情去欣赏他们的步伐就是了!”在足以让人眼花缭乱的各式布阵过程中,那些踩碎步、跑穿插、展臂翘腿,前倾后仰,跑圆场,“也是跳五猖的精华所在”。

2、跳马灯

“骑大马,带把刀”,在高淳,跳马灯和跳五猖同样享有盛名。猴年正月期间在东坝、正月初四之前在桠溪镇跃进社区,都可以看到这种模仿战马造型的民俗舞蹈。

跳马灯起源于唐朝,盛行于明清。东坝大马灯代代相传,训练有素。表演的内容均为《三国演义》的故事,队伍主体为“七人七马”,通常需要老、青、少三代共同完成。表演时7名少儿扮演三国戏剧中刘备、关羽、张飞、赵云、黄忠、马超及旗牌报手,分别乘坐7匹战马,在旌旗招展、战鼓雷鸣中策马扬鞭,疾驰而出,神威气势咄咄逼人。只见那令旗指处,阵法不断变换。由跑单穿、双穿、布阵列队、信马由缰,到围阵对敌,七马昂首长啸,奋蹄奔腾,俨如疆场驰骋,假马似乎成了栩栩如生的真马,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最后以“天下太平”四字列队收场。在场观众仿佛身临古战场,惊喜交加,叹为观止。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汤裕道介绍,大马灯在造型上比一般马灯的道具马型高大,是由两人组合表演一匹马。前面一人戴道具扮马头,后面一人屈身紧抓前面人的腰带,披戴道具作马身,两人互相受到牵制,表演时难度较大。在练习阶段要求比较严格,扮马人首先要熟悉真马的性情、动态、静貌;其次是苦练马步功夫。马在行走时,演马首的起左步,演马身的就要跟右步。两人4条腿左右交差,亦步亦趋,紧密配合,达到和谐统一,才能把假马演得逼真神气。

3、江浦手狮舞

在江北庆新春的演出中,至今经常可见手狮舞。

江浦手狮起源于太平天国时期,为当时驻守在永宁地区的太平军战士健体强身及与民同乐时用。太平天国失败以后,驻地乡民将此舞承继下来,为当地百姓在节日之时庆典、娱乐时用,并被赋予驱邪纳福的民俗色彩。

江浦手狮有别于我国的“北狮”和“南狮”。道具制作奇特,是用竹片以麻布和彩丝装裱成狮子模样,在狮子前胸和小腹下撑以木(或竹)棒为舞狮者的手柄,单人舞于手中,人数可多可少,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

近年来,江浦手狮在道具、编排、舞曲、表现内容等方面都有所改进,并且一改过去只有男子表演的传统模式,增加了女子手狮和娃娃手狮的表演,表演形式更加丰富。

南京的传统文化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南京的传统文化建筑、南京的传统文化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