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传统文化科普,以及传统文化科普行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
- 1、冰墩墩、雪容融如此受欢迎,背后有哪些民俗文化值得给孩子科普?
- 2、节气或节日都是能给孩子传递传统文化的时机,该如何有效科普?
- 3、除夕为什么要守岁?
- 4、《中国传统文化科普绘本》怎么样?
- 5、中国传统文化是什么东西
- 6、有什么学习传统文化的书籍或者杂志
冰墩墩、雪容融如此受欢迎,背后有哪些民俗文化值得给孩子科普?
引言:2022年北京冬奥会以及冬残奥会的吉祥物冰墩墩和雪绒绒,受到了国内外网友的热烈欢迎,特别是冬奥会的吉祥物冰墩墩,更是你吃了广大市民排队争相购买,一墩难求。这两个吉祥物在设计时都是用中国非常具有代表性的事物作为创作原型,我国的国宝熊猫加上糖葫芦的冰糖外壳而成的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世界人民一看就知道这是中国奥运会的吉祥物。北京冬残奥会的吉祥物雪容融以中国传统的灯作为创作原型,而本次202年北京冬奥会的举办时间,恰逢中国农历春节。
一、冰墩墩
北京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是以熊猫为原型进行设计创作的,熊猫本身就是中国的国宝,并且深受全球人民的喜爱。外形憨厚可爱,而在设计团队将最初的冰糖葫芦创意的冰糖外壳保留,经过数次的修改,最终将冰糖外壳与国宝熊猫组合在一起,呈现出了人们现在看到的冰墩墩形象。其实熊猫的设计非常的困难,因为已经有许多的吉祥物都是通过国宝熊猫为原型进行设计,将熊猫与博奥会的主题相匹配我一定的难度,但是熊猫是我国的国宝,是世界上非常独一无二并且极具代表性的中国动物,而国际上的人一看到熊猫,也就能够知道这是中国冬奥会的吉祥物,不需要用任何的言语来进行解释。
二、雪容融
雪容融这个吉祥物是一个灯笼的造型,设计理念源自于创作者对于家乡年味的印象,而北京冬残奥会与冬奥会正值中国农历新年,设计者说当时的唯一想法就是做出的这个吉祥物可以作为中国的代表。在设计团队的多次沟通之下,水容容的身上还出现了鸽子,长城以及本次冬奥会的跳台滑雪场地是如意等元素都融入到了这个吉祥物的形象之中。穿着冰糖外壳的冰墩墩,就像是老北京的小吃,糖葫芦上的冰糖外壳一样,和国家速滑馆的外形形状上的冰丝带有千丝万缕联系。
而冰墩墩的冰糖外壳其实是它的能量加持,就像是宇航员的航天服一样。而雪容融的“容”,有着包容宽容,交流互鉴的意义。“融”是意味着融合,温暖,相知,相融的意义。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中国红,大红灯笼与雪的形象相结合,更是有瑞雪兆丰年的好兆头,充满了喜庆与生机。
节气或节日都是能给孩子传递传统文化的时机,该如何有效科普?
节气或节日都是能给孩子传递传统文化的时机,该如何有效科普?下面就我们来针对这个问题进行一番探讨,希望这些内容能够帮到有需要的朋友们。
传统的节日许多全是要放假的,例如,新春佳节、清明时节、端午佳节等,以至于孩子就把过节和放假联络在了一起,在一部分孩子眼里,过节便是在家里歇息或是去玩,一部分成年人也是有那样的观念。因而也有许多人觉得没必须给孩子讲中华传统文化,传统节日,而节日氛围也变得越来越淡,年味儿也变得越来越淡。实际上,忽略中华传统文化,也就忽略了孩子人文素质的塑造。
在孩子成长历程中,孩子越快学习培训传统节日文化艺术,发展中的茫然就越低。因此,很需要对孩子开展传统节日文化艺术的文化教育。作为教师,自知让孩子掌握中华传统节日的重要程度和益处,中华传统节日是华夏民族历史人文的关键构成部分,纪录着中华文化华夏民族多种多样的社会发展文化艺术。
自小学习培训中华传统文化,既增长知识,又可以协助孩子产生文化自信,培养独立思考的工作能力,而这种营养物质,将变成孩子获益一生的精神实质背景色。
和孩子一起读节日小故事,与此同时掌握传统故事,领略到中华传统文化和国学启蒙。实际上,掌握每一个传统节日便是和时间的一次相逢,丰富多彩孩子的专业知识,有益于之后的学习培训,尤其是历史时间、语文课、古诗文的学习培训。
八月十五这一天,家人团圆,一起拜月,赏月,吃月饼。绘本故事书中,也有怎样做月饼,有兔儿爷的小故事,嫦娥的故事,及其中秋节的习俗等。与爸爸一起贴春联,一家人围在一起做饺子,外婆还包了钱币在里面,守岁,放爆竹,拜早年,春节红包等风俗习惯。
往往有的孩子不了解传统节日,主要是其爸爸妈妈不高度重视节日感,把节日当作了放假日,歇息,玩。过节日时,多一份新意,让孩子加入进去。例如,端午佳节让孩子一起包粽子,或是做对应的手工制作主题活动;中秋佳节全家人探望老年人,赏月,闻一闻桂花飘香;新春佳节,让孩子一起贴春联,拜早年等。
那样一个个节日串联起孩子对日常生活的盼望,在耳濡目染中,孩子会变成一个重视生活仪式感的人;一样也会是一个发现身边的美,勤动手能力,明白爱,承传民俗文化的幸福的人。
除夕为什么要守岁?
百姓们算准了“年”肆虐的日期,便把这可怕的一夜视为关口来过,称作“年关”,并且想出了一整套过年关的办法:每到这一天晚上,每家每户都提前做好晚饭,熄火净灶,再把鸡圈牛栏全部拴牢,把宅院的前后门都封住,躲在屋里吃“年夜饭”。
由于这顿晚餐具有凶吉未卜的意味,所以置办得很丰盛,除了要全家老小围在一起用餐表示和睦团圆外,还须在吃饭前先供祭祖先,祈求祖先的神灵保佑,平安地度过这一夜。吃过晚饭后,谁都不敢睡觉,挤坐在一起闲聊壮胆。就逐渐形成了除夕熬年守岁的习惯。
除夕守岁是最重要的年俗,这在魏晋时期就有记载。除夕晚上,与家老小熬年守岁,欢聚酣饮,共享天伦之乐,这是炎黄子孙至今仍很重视的年俗。待第一声鸡啼之后,新的一年开始了,男女老少均着节日盛装,先给家族中的长者拜年祝寿,然后走亲串友,相互道贺祝福。此时的神州大地,处处闪光溢彩,从初一到十五,人们一直沉浸在欢乐、祥和、文明的节日气氛中。
《中国传统文化科普绘本》怎么样?
这套书是故宫宫廷文化公司跟据旗下IP“遇见九公主”,专为儿童打造的启蒙读物,书是图文结合的绘本形式,此书将传统文化精萃,转化成符合儿童心智发展规律的内容,用家长青睐、孩子喜爱的方式进行呈现。整套书里涉及到的传统文化知识面极广,内容和插画都是精品上乘,适合3-6岁亲子阅读的同时,也适宜7-10岁青少年独立阅读。书的内容不仅有厚重的文化内涵,形式更是轻松、有趣,我觉得这书作为儿童启蒙读物非常值得入手∞
中国传统文化是什么东西
中国传统文化网
纵论中国传统文化
“文化”的基础和核心是哲学,每种文化都体现在这种文化的具体的价值观念、价值取向和思维方式上。而每种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又体现在每个民族的生活方式中。因此有些学者把“文化”定义为是一种生活方式。中国文化也可以说是中国人的一种生活方式。“传统文化”简单地说就是在农业社会基础之上产生的文化;所以中国传统文化是在中国农业社会基础上产生的文化。
今天我主要讲以下三个问题:第一、中国传统文化在世界文明中的地位和作用。第二、中国传统文化在当代的状况。第三、概要地介绍构成中国传统文化最重要的三个部分——儒道佛。
一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曾被亚斯贝尔斯称为“轴心时代产生的文明”。所谓“轴心时代”就是公元前6世纪到公元前2世纪,先秦子学就产生在这个轴心时代中。与此同时,世界也曾产生过这样的文明,如古希腊文明、印度文明、巴比伦文明,这些文明对世界的发展都产生过重大作用。但这四大文明的历史命运是迥异的。随着古罗马帝国的灭亡,希腊文明在欧洲大地暂时湮灭了,其文化被保存在阿拉伯国家。巴比伦文明也是盛极一时,最后终绝了。印度文明的主要标志佛教在公元前6世纪由释伽牟尼在古印度创立,但它的壮大、发展则在中国。佛教在两汉之际传入我国,随着佛教与本土文化(主要指儒道)的对立、冲突、融合,最后产生了宋明理学。中华文明产生之后,在中华大地上从未间断过。先秦子学儒、墨、道、法等,除了墨家在汉以后一段时间内断绝外,一直对中国的政治、教育、文学以及民族的深层心理结构、生活方式等各个方面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二
但令人遗憾的是:中国传统文化在现实社会中已经处在“无子无孙”的状态。而一种文化、一种哲学是提供人安身立命的最重要的精神食粮。人失去了精神家园,丧失了安身立命之所,就会出现焦虑、彷徨、不安。这是一种“上不在天,下不在地,外不在人,内不在己”的“无处状态”——即不知道终极的追求和关怀;没有现实的关注;把自己作为完全独立的绝缘的个体;丧失本我和求真的状态。处在这样的“无处状态”中是最可怕的。希伯来文化由于对上帝的敬畏感而产生了许多宗教和神学思想;希腊文化是通过对自然、世界原始事迹的探索来显示人的本质而后获得自由;中华文化特别是儒家文化则是起于对人生的忧患,这种忧患并不是基于对人生疾苦的忧患和担忧,而是对“德之不修,学之不讲,见不善不改”的忧患。张横渠曾说: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其中最关键的是“为往圣继绝学”。我们当代知识分子应该有一种对文化、对道德的热忱追求和热爱,应该继往圣之绝学。
三
中国传统文化中最重要的是儒道佛。首先是儒家,“不知儒家,不能入世”。“入世”就是“经世”、“济世”,凸显的是一种有为的精神,体现“现实”的特点。所以儒家的特征就是“入世、有为、现实”。“入世”,即关注人生和社会,这就是中国哲学最大的特色之所在。儒家关注生命的进程,子曰:“未知生,焉知死”;它重人事轻鬼神,“未能事人,焉能事鬼”。儒家的精神境界体现在《易传》中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生命层次的揭示就如孟子所言的“恻隐、羞耻、辞让、是非之心”。
儒家的现实关怀,就在于对人的生命层次做了准确的解释。人的生命存在的方式有两种:生存和生活。生存的方式,就是人的自然的物质需求;生活方式,就是人对意义与价值世界的追求。孟子曾说“人异于动物之几希?”为什么古人这么担忧?就因为人一不小心就会把人之为人的那个东西丢掉了,那样就跟禽兽差不多了。其实每个人身上有两个“频道”:右边的频道控制生存方式;左边的控制生活方式。但现代人整天开启他右边的频道,很少开启左边的,有的人到死也不知道人生还有光明的一面。
儒家另一个重要的特点是:追求人与人、社会、自然的“和谐”关系。子曰:“仁者爱人也”。如何爱呢?“夫人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中国古人把它称之为金律,包括两层意思:“自强不息”和“善为人母”,即“成己成人”。这是儒家的精髓。同时儒家也规定了最基本的原则“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即“恕”,这是“一言可以行之者”的,1992年在美国芝加哥召开的世界宗教会议上就把它作为全球伦理的金规则。因为儒家的“恕”有它独特的情怀:“民胞物与”、“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合一”。
儒家强调刚劲有为,强调奋斗。但人在奋斗过程中会遇到挫折,这时就需要智慧。这种智慧就是道家文化。古人云:不知道家,不能出世。它凸显的是道家“无为”的精神,体现了“超现实”特征。道家的思想还在于鲜明的批判精神:对社会文明进程中人性本真丧失的批判,即“历史发展的二律背反”——文明进步了,生产力提高了,但代价也很惨重。《老子》认为:“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止,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食税”、“有为——制定规章制度”都是强为、乱为,这是违背人性的。《庄子》批判统治者“朝圣出,田剩无,带利剑,厌饮食,财货有余,是为之道,非道也。”文明的社会应该是“天道损有余而补不足”;而现实的人道却“损不足而补有余”。这是极大的不公,所以道家要极力抨击。
道家认为人的不自由就在于“物役”“情累”“心滞”“意染”——被外在的物欲所奴役;被情感所负累;整个意识被污染。道家最痛绝的是这些东西。
道家对中国人的生死的体悟也是非常深刻的。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从自然界中来,到自然界中去,这是自然之大化。道家认为生死有三个境界:“重生轻死”;“生生死死”;“不生不死”。
道家的“自然”也是非常重要的。老子的“自然”不是指“日月星辰、列星随旋,阴阳大化,风雨博施”的自然界,而是指“天成天就”的本来状态,不管是人还是自然都是天成天就。
“佛教”的特征:“空”,即不真实有、假有。释迦牟尼提出“因缘和合”——世界万物都是众多原因和条件构成的。这个“因缘和合”指内在的原因和外在的条件谓之缘。世界万物都是由众多纵横交错的原因所构成,离开原因和条件就没有独立的存在。所以佛教由此派生出三大法令:诸形无常,诸法无我,涅磐寂静。构成的条件是时刻变化的,所以要诸形无常的。“诸法无我”就是没有一个绝缘的实体存在。世界万物包括上帝、神都是因其它条件而产生的,都是因缘和合而成。但是人们不明白这个道理,所以产生很多烦恼。
最常见的烦恼有八种:生、老、病、死,爱离别、怨憎会、求不得、无取。这并不是说佛教是消极的悲观,佛陀的本怀是“以苦得乐”。如何“以苦得乐”?佛教提出了许多法则,如“三学”、“五戒”、“六度”。“三学”就是:戒、定、慧。佛教的“戒”是对人生最容易犯的毛病开出的药方。人生有三大毛病:第一、容易做错事。于是佛教制定了许多戒律,如五戒——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饮酒,不妄语,这些戒律具有普遍的伦理意义。第二毛病——人心散乱,不能集中,所以佛教提出“禅定”。人生的第三毛病就是人的“无名”,所以佛教要提出“般若之智”。“般若之智”就是“无分之智”,如不二法门、平等、忍辱。“六度”指:十戒、禅定、般若、布施、忍辱、精进。佛教的“布施”,不是“财物布施”,而是“法布施”——把道理、思想无功利地无条件地传播给大家,使人人都能明鉴自己的本性;最高的是“无为布施”——给你勇气。“忍辱”是对耻辱的忍耐。“精进”是专精和进步。这里可以看到佛教要人们要向更高的境界去提升。
所谓“佛”就是人之本性超越的无分别圆满的一种存在。怎么成佛?“当下即是”——明白“因缘和合”的道理,你就能成佛;只要明心就是佛,佛并不是在遥远的他乡、彼岸,而就在你心中,心外无处可求。
儒道佛三家文化从各自的方面对中国人的生命、生活方式发生重大影响,其终极就是寻求符合人性的最本质的存在。按照这种文化生活的人就是有意义和有价值的存在。
最后我用佛教的语言来结束今天的演讲——“境由心起”。“境”是外境,靠人的心、意念、主观去转换。这种主观与主体紧密联系,是一个意义与价值的存在;这个意义与价值的世界是由人心去创造、显现。一个人是正确的,那么这个价值与意义的世界也是正确的。但是处于相同的境遇、相同的状况,不同素养的人、不同心境的人认识是完全不一样的。诚如孔子所言: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可见“心境”非常重要,所以我们必须继往圣绝学,提高精神境界,升华生命层次。
中国传统文化包含三种和平思想
蔡德贵在《学术周刊》上撰文说,中国具有6000多年的文明史,中国的和平文化源远流长。英国哲学家罗素早就指出:“(中国人)统治别人的欲望明显要比白人弱得多,如果世界上有‘骄傲到不肯打仗’的民族,那么这个民族就是中国。中国人天生的态度就是宽容和友好,以礼待人并希望得到回报。”无独有偶,中国近代名人辜鸿铭在回答欧洲人民到哪里去寻找取代军国主义的新的道德力量时说:“我相信,欧洲人民会在中国——在中国的文明里找到它。自从2500年以前孔子的时代开始,我们中国人就没有发生过像今天在欧洲所看到的那种军国主义。在中国,战争是一种意外事故,可是在欧洲,战争则是一种必需。”文章认为,中国传统文化有丰富的和平文化资源。在中国历史上产生了三大派的和平论:秩序的和平论——儒家,行动的和平论——墨家,取法自然的和平论——道家。他们的思想成为中国思想文化的主流,一直延续着中国的和平文化。
概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与糟粕
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与糟粕,是一个非常大的课题。在讨论之前,有必要对所用词汇的内涵做一些约定。“文化”的定义,在本文是指人类超越动物的生存方式和生存乐趣。“传统文化”是指文明史上和历史上存在过的、发生过的、被今天记忆的人类生存方式和生存乐趣,以及在今天仍然被沿用或有所变异有所发展的上述生存方式和生存乐趣。“中国传统文化”里的“中国”和“文化”不仅指今天国家地理版图的中国,也包括历史上的中国(版图有变化),以及受中国文化影响的其它地域和其它民族;而且还涉及到中国出现之前的、中华民族形成之前的有关地域和民族的文化。
精华与糟粕是一对相互对比而存在的概念词组,在它们之间还存在着一个灰色区域或中性地带。对精华与糟粕的判断,既有主观的故意,也有客观的标准,而两者往往又存在着空间重叠区和时间重叠区,上述因素不可避免地将导致在精华与糟粕的评判上发生歧义。
有鉴于此,在讨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与糟粕时,笔者建议从如下诸多方面切入主题:
1、评判权。从时间上说,涉及前代人的评判权,当代人的评判权,后代人的评判权。从空间上说,涉及到政府(官方)评判权,民众(民间)评判权,学者评判权,以及当事人评判权。在这里,最终评判权的缺位是可以接受的。
2、评判的依据。某种文化或文化现象是精华还是糟粕抑或灰色中性,不同的人可能有不同的评判依据。笔者建议使用的依据包括,一、这种文化对当事人的生存与发展是否有利?二、这种文化对当事人是否带来生存乐趣?三、这种文化对当事人的心灵是导致堕落还是促成升华?四、这种文化是否伤害了其它人的生存与乐趣?
3、文化效应的多样性。文化不仅存在着使用者追求的功能,而且也对使用者和其它人产生着广泛的效应。这些效应既有好的,也有坏的;或者说,既可以成为好的,也可以变成坏的。这里的问题是,对某种文化的识别能力、鉴赏能力,以及应对的心态,都可能导致不同的效应。与此同时,当事人的生存状态的变化,也可能导致对同一文化的不同评判。如果人们普遍具有较高的教育程度和良好的修养,那么就可以更宽容地对待不同的文化形态,而且也可能更多地吸收某种文化的有益的一面。
4、文化形态实际上是与生存条件、生存方式密切相关的。中国北方缺水地区的人们,与中国南方多水地区的人们,他们在卫生习俗上的文化表现,可以说主要是客观条件的问题,而不是人性的差异。这里有必要强调的是,信息载体对文化形态具有强大的作用,中国的方块汉字,既促成了中国大一统国家的超前形成(对比欧洲而言),又促成了中国文化中特有的诗词、对联、字谜等等文化形态。
5、任何传统文化都是该民族和该国家的生存标记或印记。从这个角度来说,任何传统文化都是有其历史价值的,我们今天的人可以对其进行评判,但是不要轻易地全盘否定,也不要浅薄地嘲笑,而是应当封存其记忆,或者选择其中对今天有益的成分来继承和发展。例如,笔者曾经说京剧是“亡国之音”,其理由是当时的清朝的达官贵人陶醉其中,消费了大量的时间,失去了对西方的新兴科学技术、创新的社会管理的研究、学习和借鉴的兴趣和机会,从而在西方列强的侵略中惨遭失败;显然,这是从文化艺术的社会功能角度进行的评判,而不是从历史的综合角度进行的评判。从今天的角度来说,京剧实际上则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笔丰厚的遗产。
6、弱势群体或特殊群体的文化,以及少数人和个别人的文化。对于这些人的文化行为,评判的标准应当与大众文化、主流文化有所不同。例如,某些人群或某些人的怪异、怪僻、特立独行的行为,其中有可能是由于特殊的生理、病理、心理因素所诱发的,也可能是一种超前的社会行为。
7、慎用“封建迷信”的标签。“迷信”是指当事人笃信一种并不存在的事物,这种行为在古今中外都是广泛存在的,并非封建社会所独有。此外,今天许多人所说的“封建迷信”,也不都是只有负面的社会功能和效应。例如,我国民间对灶王爷的供奉习俗里,就包含着“惩恶扬善”的良性社会功能。又如,道教的“消除五毒符”,也包含着科普的内涵,它承担着向民众普及常见有毒动物(蟾蜍、蛇、蝎子、蜘蛛、蜈蚣)知识的功能。
8、精华与糟粕的评判具有时代性,也具有现实性。古人津津乐道的文化精华,在今天可能就没有那么精华了,甚至变成了糟粕。对于不同国家和不同民族的文化,其评判往往还存在着现实的政治因素、民族感情因素、经济利益因素。在这种情况下,“纯学术”的文化评判,可能是愚蠢的或书呆子气的。
根据上述思考,笔者认为中国传统文化中存在着大量的精华,它们包括对生生不息的渴望,对生存乐趣的演绎,对社会的责任,对自然的亲和,对友谊的追求,对亲情的眷恋,对道义的持守,对民族的融合,对心灵的升华,对未知世界的求解,对信息文化手段的运用,对智慧和知识的尊重,等等。
与此同时,从今天的角度来说,中国的传统文化也存在着许多糟粕或不合时宜的成分。在笔者看来,比较突出的糟粕,乃是奴性文化。奴性文化的实质,即人身的依附,它是以牺牲个性的发展和张扬而换取的苟且偷生。奴性文化既存在于国家管理体制中,也存在于社会团体、学校和家庭之中。在上级面前,下级往往没有了尊严;在老师面前,学生往往没有了自己的见解;在父母面前,子女往往没有了发言权。
奴性文化的社会代价,主要是专制的社会管理方式,以及民族创新精神的萎缩甚至磨灭。这是因为,奴性文化的另一种说法,实际上就是强权文化,而强权文化乃是一种不理会法制、不尊重人权的文化,也是一种不公正的文化。在这种情况下,多数社会成员的聪明才智被压抑了,与此同时这个民族的整体的持久的活力也就被压抑了。
事实上,抽象地或纯学术地讨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与糟粕,并没有太多的意义和价值。对于今天的中国人来说,我们真正需要的不是评判传统文化哪些是精华,或者哪些是糟粕,而是探讨哪些传统文化已经过时了或不合时宜了。对于不合时宜的传统文化,重要的也不是对其进行批判,而是将其封存(留而不用)或改造。改造传统文化,包括从心态上的改造和实际上的改造;所谓心态上的改造,即降低对该文化的笃信程度及其价值认同;所谓实际上的改造,即改造其不合时宜的成分,增加新的文化成分。例如,舞龙,在当初是一种笃信的求雨仪式,在今天则演变成了娱乐活动。又如,多子多福的文化观念,在今天则被优生优育的文化观念所取代。如果我们要想以德治国,那么就应当首先对不合时宜的传统文化进行改造和扬弃。
与此同时,对一个国家和民族来说,不仅仅要继承优秀的传统文化,而且也要不断地创造出新的文化来。中国人创造出来的新文化,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继续,因为中国人的血液中和心灵里都有着中国传统文化的营养和成分。
有什么学习传统文化的书籍或者杂志
如果你指的是国学传统的话,由十三经入手既简便有系统,十三经包括:春秋谷梁传、春秋公羊传、春秋左传、尔雅、论语、孝经、周易、诗经、尚书、礼记、周礼、仪礼、孟子。
如果是指民间优良传统的话,这些书应该有帮助:《增广贤文》、《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颜氏家训》,还有很多。
传统文化科普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传统文化科普行、传统文化科普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