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德州传统文化,以及德州传统文化学校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
德州春节习俗、中秋节习俗
德州春节习俗:
春节是中国最盛大,最热闹的一个古老传统节日.俗称“过年”。按照中国农历,正月初一是“岁之元,月之元,时之元”,是一年的开始.传统的庆祝活动则从除夕一直持续到正月十五元宵节。春节和年的概念,最初的含意来自农业,古时人们把谷的生长周期称为“年”,《说文·禾部》:“年,谷熟也”。春节源于我国原始社会的《腊祭》,据说腊尽时日,人们杀猪祭祀老天,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人们用朱砂涂脸,鸟翼装饰,唱唱跳跳。在夏商时代产生了夏历,以月亮圆缺的周期为月,一年划分为十二个月,每月以不见月亮的那天为朔,正月朔日的子时称为岁首,即一年的开始,也叫年,年的名称是从周朝开始的,到了西汉才正式固定下来,一直延续到今天。但古时的正月初一被称为“元旦”,直到中国近代辛亥革命胜利后,南京临时政府为了顺应农时和便于统计,规定在民间使用夏历,在政府机关、厂矿、学校和团体中实行公历,以公历的元月一日为元旦,农历的正月初一称春节。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通过了使用世界上通用的公历纪元,把公历的元月一日定为元旦,俗称阳历年;农历正月初一通常都在立春前后,因而把农历正月初一定为“春节”,俗称阴历年。德州春节习俗有:放开门炮、拜年、聚财、占岁、送神、添财(添缸)、开市等。
开门炮仗:春节早晨,开门大吉,德州民间各家先放爆竹,叫做“开门炮仗”。爆竹声后,碎红满地,灿若云锦,称为“满堂红”。这时满街瑞气,喜气洋洋。
拜年:大年初一,待第一声鸡啼响起,或是新年的钟声敲过,街上鞭炮齐鸣,响声此起彼伏,家家喜气洋洋,新的一年开始了,男女老少都穿着节日盛装,先给家族中的长者拜年祝寿,年长者还要给儿童压岁钱。清晨天刚放亮,人们都早早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齐齐,出门去走亲访友,相互拜年,恭祝来年大吉大利。拜年的方式多种多样,有的是同族长带领若干人挨家挨户地拜年;有的是同事相邀几个人去拜年;有的大家聚在一起相互祝贺,称之为“团拜”。旧时有拜年和贺年之分:拜年是向长辈叩岁;贺年是平辈相互道贺。德州拜年的习俗,一般初一拜父母、宗族、邻里、单位领导、同事;初二拜姥姥家、舅家;初三拜岳父母、姐姐家;随后再拜其它亲戚朋友,德州就有“初二姥娘初三姑,初四初五看丈母”,也有“初三姥娘初四姑,初五初六看丈母”和“拜年拜到初七、八,也没豆腐也没渣”之说,拜年不超过正月十五。在拜邻里时,一般不携带礼品,但每家都喜欢他人到家中拜年,并以各种瓜果、点心、烟茶热情款待。拜邻里时在每家停留时间不长,谓之“拜跑年”。拜跑年有“宁漏一村,不漏一户”之说。去岳父母家拜年要携带烟酒、点心、水果之类的礼物。到亲戚家拜年,要按辈分,拜长辈都行叩拜礼,同辈则抱拳作揖,相互道贺,道“您过年好”、“恭喜发财”之类的吉祥话,同时也接受亲戚的晚辈拜年,主人要给小孩压岁钱。由于登门拜年费时费力,后来一些上层人物和士大夫便使用各种贴相互投贺,由此发展出来后来的“贺年片”。 建国后,国家规定春节为法定节日,各行各业放假3天,各机关、学校、厂矿多举行团拜、慰问、联欢等庆祝活动,在农村仍多沿袭旧俗,但已很少从事祭拜神灵等迷信活动。多数家庭中晚辈只向长辈致以问候祝福,不再行叩首旧礼。传统的春节礼俗已大大简化、淡化,多数家庭以看电视节目代替守岁,以走访致意表示拜年,时代色彩明显增强,但欢乐气氛有增无减。随着时代的发展,拜年的习俗亦不断增添新的内容和形式。现在人们除了沿袭以往的拜年方式外,又兴起了礼仪电报拜年、电话拜年和短信息拜年等。拜年:能增进长幼感情,消除隔阂,和睦邻里,避免前嫌,旧隙宿怨尽弃,新年重归于好。
聚财:俗传正月初一为扫帚生日,这一天不能动用扫帚,否则会扫走运气、破财,而把“扫帚星”引来,招致霉运。假使非要扫地不可,须从外头扫到里边。这一天也不能往外泼水倒垃圾,怕因此破财。今天许多地方还保存这一习俗,大年三十下午扫除干净,年初一不出扫帚,不倒垃圾,备一大桶,以盛废水,当日不外泼。
占岁:旧时民间以进入春节正月初几日的天气阴晴来占本年年成。其说始于汉东方朔的《岁占》,谓岁后八日,一日为鸡日,二日为犬,三日为猪,四日为羊,五日为牛,六日为马,七日为人,八日为谷。如果当日晴朗,则所生之物繁育;当日阴,所生之物则灾。后代沿其习,认为初一至初十,皆以天气清朗,无风无雪为吉。德州人常说:“年三十晴天,人兴旺,初一高粱、初二黍,猫三、狗四、猪五、羊六、七谷、八麦、九果、十菜”。
送神:大年初二,天刚蒙蒙亮,州城的鞭炮声又响成一片,各家的送神仪式开始了。送神时,家堂供案上先供上几碗刚出锅的面条(德州有:接神饺子、送神面之说),由族长或年长之人率子女跪拜家堂供案前,烧香燃纸、叩首,口中念叨:“爷爷奶奶回土山吧”,起身送行,有人拾起拦门棍,到屋门、院门都要烧上几张纸,以示门神让路,一直送到胡同口或马路边(农村有的送到坟上),再烧纸、叩头、燃放鞭炮,表示把祖先送走。同时,家中妇女摘家堂、撤供、扫院内芝麻杆(扫财)。随后,全家人或派代表前去上坟,到坟地同样摆放供品、烧纸燃香、跪拜叩头、燃放鞭炮(这时坟地燃放鞭炮者甚多),送神仪式结束。
添财(添缸):大年初二下午,各家男丁都要把家中水缸添满水,即使水缸中有水也要添满,谓之“添财”。期盼一年中财源滚滚,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德州中秋节习俗:
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是传统的中秋佳节。这时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称为中秋。在中国的农历里,一年分为四季,每季又分为孟、仲、季三个部分,因而中秋也称仲秋。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几个月的满月更圆,更明亮,所以又叫做“月夕”,“八月节”。此夜,人们仰望天空如玉如盘的朗朗明月,自然会期盼家人团聚。远在他乡的游子,也借此寄托自己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所以,中秋又称“团圆节”。
德州人民在古代就有“秋暮夕月”的习俗。夕月,即祭拜月神。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祭月、家家都烙糖火烧(用糖火烧模,印上各种图案)。在庭院内朝月亮的方向,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红枣、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在月下,红烛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称:月亮奶奶),然后由当家主妇切开团圆月饼。切月饼的人预先算好全家共有多少人,在家的,在外地的,都要算在一起,不能切多也不能切少,大小要一样,阖家边吃边赏月,意在全家团圆、庆祝丰收。
中秋吃月饼传说始于元代,当时,朱元璋领导汉族人民反抗元朝暴政,约定在八月十五这一天起义(八月十五杀鞑子),以互赠月饼的办法把字条夹在月饼中传递消息。中秋吃月饼的习俗便在民间传开。
中秋赏月,历朝历代都很重视。每逢这一天,城区的所有酒楼都要重新装饰门面,扎绸彩的牌楼,出售新启封的好酒。铺子堆满新鲜佳果,夜市之热闹,一年之中少见。显官和豪门,都在自己的楼台亭榭中赏月,琴瑟铿锵,至晓不绝。一般市民则争先占住酒楼,以先睹月色为快,并且安排家宴,团圆子女。明清以来,民间更重视中秋节。民间以月饼相遗,取团圆之义。
今天,月下游玩的习俗,已远没有旧时盛行。但节前携带月饼、扒鸡、美酒等走亲访友,设宴赏月,吃月饼等习俗仍很盛行,人们把酒问月,庆贺美好的生活,或祝远方的亲人健康快乐,和家人“千里共婵娟”。
德州中秋传说:“嫦娥奔月”。相传,远古时候天上有十日同时出现,晒得庄稼枯死,民不聊生。在有鬲氏国(德城区)和有穷氏国(平原)一带,有一个名叫后羿的英雄,力大无穷,他同情受苦的百姓,登上昆仑山顶,运足神力,拉开神弓,一气射下九个太阳,并严令最后一个太阳按时起落,为民造福。
后羿因此受到百姓的尊敬和爱戴,后羿娶了个美丽善良的妻子,名叫嫦娥。后羿除传艺狩猎外,终日和妻子在一起,人们都羡慕这对郎才女貌的恩爱夫妻。不少志士慕名前来投师学艺,心术不正的蓬蒙也混了进来。
一天,后羿到昆仑山访友求道,巧遇由此经过的王母娘娘,便向王母求得一包不死药。据说,服下此药,能即刻升天成仙。然而,后羿舍不得撇下妻子,只好暂时把不死药交给嫦娥珍藏。嫦娥将药藏进梳妆台的百宝匣里,不料被小人蓬蒙看见了,他想偷吃不死药自己成仙。三天后,后羿率众徒外出狩猎,心怀鬼胎的蓬蒙假装生病,留了下来。待后羿率众人走后不久,蓬蒙手持宝剑闯入内宅后院,威逼嫦娥交出不死药。嫦娥知道自己不是蓬蒙的对手,危急之时她当机立断,转身打开百宝匣,拿出不死药一口吞了下去。嫦娥吞下药,身子立时飘离地面、冲出窗口,向天上飞去。由于嫦娥牵挂着丈夫,便飞落到离人间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
傍晚,后羿回到家,侍女们哭诉了白天发生的事。后羿既惊又怒,抽剑去杀恶徒,蓬蒙早逃走了,后羿气得捶胸顿足,悲痛欲绝,仰望着夜空呼唤爱妻的名字,这时他惊奇地发现,今天的月亮格外皎洁明亮,而且有个晃动的身影酷似嫦娥。他拼命朝月亮追去,可是他追三步,月亮退三步,他退三步,月亮进三步,无论怎样也追不到跟前。后羿无可奈何,又思念妻子,只好派人到嫦娥喜爱的后花园里,摆上香案,放上她平时最爱吃的蜜食鲜果,遥祭在月宫里眷恋着自己的嫦娥。百姓们闻知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后,纷纷在月下摆设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从此,中秋节拜月的风俗在民间传开了。
德州传统文化有哪些
德州传统的文化相对来说就是德州扒鸡啊,这些还是特别不错,特别可以的,相对来说也是特别可以的。
德州民俗文化
木偶小戏、假二人摔跤、变戏法、玩猴、拉洋片、卖狗皮膏药大力丸、打拳卖艺、数来宝、唱曲的(也叫卖唱的)、吹糖人和化糖等。
德州民俗文化节
德州民俗文化节由中共德州市委宣传部、德州市商务局、德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德州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德州市旅游局、德州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德州市工商行政管理局等部门联合主办。
始于2011年1月14日,在德州市中心广场、董子文化街等几大景区举行。
文化节期间除举办文艺演出、民俗文化展示、全国名优小吃荟萃、地方土特产展览等文化活动,还有京剧、吕剧、河北梆子、山东梆子、德州杂技、柳子戏、琴书、五音戏、一勾勾、吹腔等曲艺展演。
既有锣鼓、高跷、秧歌、旱船、跑驴等特色节目,又有老年艺术团、京剧票友会等民间演出。为市民呈现具有浓郁的德州地方特色和地域饮食文化的盛宴。
扩展资料
德州小吃
1、德州bai小吃糟溜鱼片,糟溜鱼片是一道很有代表性的汉du族zhi名菜,属于鲁菜,也是火候菜。此菜肉质滑dao嫩,鲜中带甜,糟香四溢,深受美食家的青睐。
糟是指用香糟曲加绍兴老酒、桂花卤等泡制酿造而成的香糟卤,所以烹制出的鱼片,香郁鲜嫩,味美无比。
2、德州小吃大柳面,大柳面是山东德州远近闻名的特色传统名吃,属于鲁菜系,是德州宁津的三大名吃之一,因始于大柳镇而得名,有“金丝缠碗”的美誉。
3、德州小吃烤花搅鲑,烤花搅鲑鱼是以鲑鱼为主料,用旺火片烤而成,德州名菜之一,另外,鲑鱼是孔府菜中的上品,所以此菜在整个山东省都广为流传,不过各地区的烹饪方法和口感略有不同。
德州的烤花搅鲑鱼,除了体现了鲁菜的咸鲜特点,还有浓郁的辣椒和孜然香味,的确是不可多得的美味。
关于德州传统文化和德州传统文化学校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