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传统文化 正文

白族传统文化(白族传统文化ppt)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白族传统文化,以及白族传统文化ppt对应的知识点,4、白族有什么传统民俗介绍5、《白族的传统节日有哪些》?是壮族民间传统文化活动,火把节被赋予了新的民俗功能。为何是白族最奇葩的传统文化。吸收了白族文学、音乐、舞蹈等方面的各种要素”经过白族艺人的发展创造,形成为一种独具白族艺术风格的戏曲剧种,1965年创作的《红色三弦...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白族传统文化,以及白族传统文化ppt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

五十六个民族的特殊风俗习惯(不少于三条)白族 的风俗习惯?

1、壮族-三月三歌节。

三月三是壮族人民的传统节日,对歌又是三月三的一项主要活动,因此又称“歌圩”或“歌节”。歌节,是壮族民间传统文化活动,也是男女青年进行社交的场所。

2、壮族-农具节。

桂西南地区壮族传统节日。每年农历二月二十九日举行。是日,各家各户把自家加工制作的各种农业生产工具,挑到圩上,依次排列成行,有犁架、牛轭、簸箕、畚箕、扁担、锄头、犁头、耙、锄柄、箩筐、竹垫、谷箩、谷桶及家具等。

3、侗族-侗年。

节日期间,各家或杀猪宰羊,或杀鸡杀鸭,请客访友,宴饮作乐。节日前一天,备豆腐、鱼虾,当晚用酸水煮熟,经一夜冷却成“冻菜”,节日当天便以“冻菜”祭祀祖先。

4、仫佬族-走坡节。

节日里,男女青年盛装打扮,三五成群来到预约的峒场或山坡上,对唱山歌,结交友情,寻找情侣。通过多次对歌,情意日增,不少青年互结同年,相爱定情。

5、彝族-火把节。

不同的民族举行火把节的时间也不同,大多是在农历的六月二十四,主要活动有斗牛、斗羊、斗鸡、赛马、摔跤、歌舞表演、选美等。在新时代,火把节被赋予了新的民俗功能,产生了新的形式。

吹吹腔是啥,为何是白族最奇葩的传统文化?

吹吹腔,源于明代洪武年间传入白族地区的中原戏曲“弋阳腔”声腔系统,吸收了白族文学、音乐、舞蹈等方面的各种要素,经过白族艺人的发展创造,形成为一种独具白族艺术风格的戏曲剧种,至清乾隆年间,发展到极盛时期。从反映元世祖忽必烈征大理的传统剧目《血汗衫》来看,约始于元代,距今已有700多年的历史。

1958年大理州文工团成立后,以白族人民喜闻乐见的“大本曲”和“吹吹腔”戏曲形式编写了许多新的曲目、剧目。1960年,正式将文工团定名为白剧团,吸收了一批著名民间艺人,以继承、创编演出白剧为目的。1965年创作的《红色三弦》标志大型多场次的白剧诞生。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又创作了《苍山红梅》、《望夫云》、《苍山会盟》等白剧,并进京作过汇报演出。

吹吹腔现在仍然是云龙县白族人民喜闻乐见的剧种,在云龙所有流行吹吹腔的地区,逢年过节,迎神赛会,婚丧嫁娶,起房竖柱都常演吹吹腔。目前(截止2009年6月)全县还有大达吹吹腔剧团、三七业余吹吹腔剧团等九个业余剧团,他们为传承和弘扬白族吹吹腔艺术做出了很大贡献。

龙是咱们中华民族的图腾,白族的龙文化有什么不一样?

在高度发达的白族文化体系中,白龙文化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贯穿了白族文化发展的全过程。它以当事人和见证人的身份接受并见证了白族文化的形成和完善。它体现了白族文化的多样性、开放性、兼容性、地域性和民族性的特点。

就白族龙文化现象而言,既有反映白族先民原始宗教意识的原始龙文化,也有源于白族土壤但受外来文化影响的次级龙文化,还有源于异质文化体系但被白族文化吸收转化的复合龙文化。在白族龙文化的形成过程中,汉族龙文化、印度、藏族、大乘仙米等外来文化对其完善起到了关键作用。在中国文化中,龙具有重要的地位和影响。从7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开始,我们的祖先就对原始龙的图腾进行崇拜。今天,人们仍然用带有 "龙 "字的成语或典故来形容生活中的美好事物。

上下几千年来,龙已经渗透到中国社会的各个方面,成为一种文化的凝聚和积淀。龙已经成为中国、中华民族和中国文化的象征。对于每一个中华民族的子孙来说,龙的形象是一种象征,是一种心情,是一种血肉相连的情感! "龙的传人"、"龙的传人 "这些词汇常常让我们激动、奋进、自豪。

小编针对问题做得详细解小编针对问题做得详细解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还有什么问题可以在评论区给我留言,大家可以多多和我评论,如果哪里有不对的地方,大家也可以多多和我互动交流,如果大家喜欢作者,大家也可以关注我哦,您的点赞是对我最大的帮助,谢谢大家了。分享就到这里了,喜欢我,就请关注我吧。如果大家有什么想法,可以在下面的评论中告诉我们。

白族有什么传统民俗介绍

白族的传统民俗

一、风花雪月

白族崇尚白色以白色为尊贵。所以男子多穿白色对襟上衣,下穿白色或蓝色的肥大裤子,头上裹着一个白色的包头。白族妇女不论老少,都爱穿白衬衣,年轻女子梳一个辫子盘于头顶,以鲜艳的红头绳绕在白色的帽子上。

大理自古就凭借着下关风、上关花、苍山雪、洱海月为世人所津津乐道,而与此相对应的是,白族女子的帽子也叫作“风花雪月” 。

帽子的一恻随意地垂下的缨穗,飘来飘去代表着吹面不寒的下关风;帽子上所绣着的,就是绽放的山茶、杜鹃以及那些四季不败的上关花,帽子上还有精心梳理出来的雪白的绒毛,无疑就代表了那冰清玉洁、赤日炎天也不融化的苍山雪, 整个帽子的弯弯的形状,就是一轮俊秀的照射在洱海上的月亮。

二、茶香袅袅

白族人热情好客,多以茶水迎客。自族民间有“酒满敬人,茶满欺人”之说,所以自族人为客人斟茶不能斟满。若是贵客光临,白族人必以“三道茶”款待,这种饮茶方式已属茶文化范畴。

大理白族地区的日常饮食,随当地物产不同而有所差异。平坝地区的百姓以稻米、小麦为主食,住在山区的则以玉米、荞麦为主食。平常食用的蔬菜有白菜、青菜、萝卜、茄子、瓜类、豆类及辣椒等。在白族饮食习俗中,下列几种较具民族特色。

三、特色美食

白族的特色食品很多,但是最著名的要数饵块和乳扇了。饵块又叫粑粑,用蒸熟的米团包人核桃、糖、卤腐等,放在炭火上烘烤,烤好之后趁热吃掉,软香绵绵。

乳扇是牛奶制品,也就是“云南十八怪” 中的“牛奶做成片片卖”产于洱源的优质牛奶,经过凝结、风干,制成薄片,可以生吃,也可以煎烤来吃,色泽诱人,入口即化,回味无穷。

四、为爱情放歌

《白族的传统节日有哪些》?

白族人民主要节庆活动有“大过年”、“三月街”、“绕三灵”、“火把节”、“耍海会”、“拜日望”等。同汉族相同,也过清明、端午、中秋等。其中“三月街”、“火把节”饶有特色,远近闻名。

年节

居住在云南碧江的白族,有自己的独特的年历。他们根据树木的生长来确定时令。当桃花发苞时就是他们的三月,漆树叶发到五寸时,就是五月……这样,他们视一年不是十二个月,而是十三个月。

在一年中,三月和十三月是他们的休息月。三月为三月节,十三月为过年月。但是,过年月只有一天为新年,这一天又不固定,它是由寨中各宗族的老人在每年来商定的。新年确定后,这天清晨,全寨成员在有威望的老人的率领下,带着自酿的米酒和糯米粑,一齐到寨头的大树下举行祭树仪式,预祝来年风调雨顺,六畜兴旺,五谷丰登。祭奠完备,人们将带来的年礼,先赠给老人一份,然后互敬年酒、粑粑……

祭奠活动结束后,大家回去杀年猪。如果商定这天要合伙煮肉吃,杀猪人家就要拿出十分之一的肉来大家煮吃;如果不合伙吃,杀猪人家也要向没有养猪的人家赠送猪肉,以示团结友爱。

三月街

三月街:古代亦称观音市或观音会,据载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每年夏历三月举行,地点在大理城西苍山中和峰脚下。节日内容原是佛教庙会,举办隆重的讲经拜佛活动。是白族人民的传统佳节,每年在大理古城的中和峰麓,中溪河畔的空旷地上举行。每到“三月街”期间,远至千里,近到邻县的商人群众,从四面八方赶来参加交易。市场商品,从药材到食品、家具、牲畜,应有尽有,它是滇西商品交易的最大聚集地。

据说,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暴君,奢望长生不老,听信一个侍从的话,每天吃一对人的眼球,这给当地白族人带来深重的灾难。当时有个充满神奇威力的勇士,为了给白族人民除魔灭害,在三月的一天,巧施妙计,把暴君骗到苍山的中和峰麓,唤来神狗咬断了暴君的咽喉,喝干了他的血液,消灭了这个魔王,为白族人民除了祸害。为了纪念这个勇士和白族人民得救的大好日子,人们每年在农历三月十五——二十日,聚集在苍山脚下,欢歌乐舞。年复一年,便形成了一年一度的“三月街”。现在“三月街”期间,除了交流物资,还表演民族歌舞、体育等活动。特别是参加赛马会的各族骑手,云集苍山脚下,扬鞭策马,腾云驾雾似的向洱海边奔去,其情景煞是壮观。

火把节

每年夏历六月二十五日举行,是白族人最隆重、最盛大的节日。这天,每个村寨都要竖立高大火把,各家立起小火把。夜幕降临,大小火把一齐点燃,犹如千万条火龙在 漫山遍野奔驰,人们游行田间,捕虫灭害。刚生婴儿的家庭,在大火把下请乡亲们喝“喜酒”,祝贺母子平安。

绕三灵

每年农历四月二十三日至二十五日举行。届时白族群众朝拜金龟寺、圣源寺、崇圣寺,同时在寺庙前的草地上通宵尽情歌舞。

抢头水

大年三十,是大理白族人民一年一度的“抢头水”的佳节。夜幕降临的时候,姑娘小伙子个个忙着梳妆打扮。他们穿上艳丽的民族服装,手上拎着一串鞭炮,肩上挑着一担水桶,笑逐颜开地行进在村头巷尾,来到水井边。到了午夜零时,只听鞭炮齐鸣,只见大家争先恐后的“抢头水”。每家每户把“抢”来的“头水”挑回家去后,便用它赶做汤丸、面条等食物,煮好后装在碗里或盘里,恭恭敬敬地挨家挨户送到老年人手里,祝贺老人新年快乐,幸福健康。老人收下礼物后,在还碗盘时,在碗盘中放几分钱,以示压岁。祝年轻的一代健康成长,美好幸福……“抢头水”活动充分体现了白族人民敬老爱幼的民族传统。

耍海会

云南洱海沿岸的白族人民,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日都要举办一次传统的耍海盛会。相传过去洱海里有条凶残的大黑龙,年年兴风作浪,涂炭人民。聪明智慧的白族人民雕一条黄木龙,放进洱海去同黑龙决斗。两条龙在洱海中展开了恶战,白族人民聚集在岸上为黄龙呐喊助威。黄龙斗累了伸出头来,大家一齐扔去馒头:黑龙伸出头来,大伙丢下石头。于是黄龙越斗越强,黑龙又饥又乏,被咬得遍体是伤,慌忙逃往漾濞江。从此,海水外泄,风平波静。为了纪念这一胜利,每年到了这一天,白族人民身穿盛装,撑起花伞,从四面八方乘船或步行赶来耍海。

在耍海的日子里,洱海里白帆点点,岸上人山人海。人们只起唢呐,唱着《大本曲》,对着调子,舞着霸王鞭,跳起仙鹤舞,尽情欢乐。同时,举行一年一度的“赛龙舟”活动,龙舟一般用洱海里大型的木船改装而成,在长约十米,宽约三米的风帆上,披红挂绿、张灯结彩。桅杆上扎有五颜六色的“连升三级”的大斗,并拴上铜锣,尾舵上竖有松枝,船舷上画着叱咤风云的“黄龙”和“黑龙”,中间镶嵌一面圆“宝镜”。随着一声号令,各村寨的龙舟竞发,人们唱着赛舟调,祝愿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关于白族传统文化和白族传统文化ppt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