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传统文化 正文

传统文化高跷(高跷文化传承)

以及高跷文化传承对应的知识点,1、高跷是中国传统文化吗2、高跷和秧歌的地域文化色彩?高跷是中国传统文化吗是传统文化中的传统舞蹈高跷也叫“北魏时即有踩高跷的石刻画像,高跷一般以舞队的形式表演;撂场有舞队集体边舞边走各种队形图案的,高跷和秧歌的地域文化色彩。从辽南高跷到东北秧歌辽南高跷的形成——辽南高跷的形成是和辽南地区的历史条件、地理环...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传统文化高跷,以及高跷文化传承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

高跷是中国传统文化吗

是传统文化中的传统舞蹈

高跷也叫“高跷秧歌”,是一种广泛流传于全国各地的民间舞蹈,因舞蹈时多双脚踩踏木跷而得名。高跷历史久远,源于古代百戏中的一种技术表演,北魏时即有踩高跷的石刻画像;高跷一般以舞队的形式表演,舞队人数十多人至数十人不等;大多舞者扮演某个古代神话或历史故事中的角色形象,服饰多模仿戏曲行头;常用道具有扇子、手绢、木棍、刀枪等;表演形式有“踩街”和“撂场”两种,撂场有舞队集体边舞边走各种队形图案的“大场”和两三人表演的“小场”,角色间多男女对舞,有时边舞边唱。各地高跷所使用的木跷从30厘米至300厘米,高低不一。从表演风格上又分为“文跷”和“武跷”,文跷重扭踩和情节表演;武跷重炫技功夫。

2006年5月20日,高跷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高跷和秧歌的地域文化色彩?

从辽南高跷到东北秧歌

辽南高跷的形成——辽南高跷的形成是和辽南地区的历史条件、地理环境,及经济生活的发展分不开的。辽南指辽宁省南部辽东半岛一带,地处渤海、黄海之间,与山东半岛遥遥相对,土地肥沃,交通方便,是内地通往东北的必经之地。乾隆年间,冀、鲁、豫连遭大旱,为了疏散灾民和开垦荒地,大批来自冀、鲁、豫等省的汉族移民进入辽南地区,并以山东居多。还出现了许多汉族聚居的新村落,至今仍沿用的“虎庄屯”“白草洼”等村名,反映了移民来此垦荒建村的历史情况。根据文献资料和实地调查推断,辽南高跷形成的时间应在乾隆以后,发展成为东北的典型高跷形式,则已是清代后期了。

辽南地区庙宇众多,居民的增加促进了各地庙会活动,年节、庙会时,不论城乡,大家都集资出会,一则求神保佑故土新居两地平安,二来聚集一起共同娱乐、消除乡愁、增进团结。 辽南的庙会中,以迷镇山娘娘庙最为盛大,根据大金天聪九年(公元1635年)《赖建重修娘娘庙碑》的碑文得知,此庙本为古刹坍倒,清太宗皇太极敕建重修,作为清室发祥地的保护神。此后,康熙、道光年间都曾修缮,香火之兴盛一直为辽南地区庙宇之冠。庙会同时是表演各种文艺的场所,各个村、镇纷纷组成秧歌、抬阁、小车、高跷等盛会敬神还愿,家乡的各种民间艺术形式,都在庙会中、年节时择地演出。

当时周铁沟“天吉盛会”最为盛大,其高跷会也远近闻名,最受欢迎,为辽南高跷主力。高跷是踩着木跷表演,比一般形式高出一截,人们在远处也能观赏,而且行动方便,无异与活动舞台,深受群众欢迎,辽南高跷也逐渐形成并兴盛起来。辽南诸多的庙会促进了当地高跷的发展,一些技艺高超的艺人,除在年节和庙会上表演外,专门组班到近村远县演出,又经外地的邀请远传到吉林、黑龙江,并从农村进入城市。各地高跷渲染了各自的地方色彩,名艺人逐渐形成了自己风格流派,有些能手成为专业的高跷艺人。为争夺庙会的魁首,适应演出需要,艺人们还广泛吸收秧歌、二人转及评戏的技巧来丰富表演。并选好乐手伴奏,舞乐融合,如鱼得水,舞蹈技巧得以充分发挥。辽南高跷的艺术性在艺人们辛勤劳动和实践中不断提高。

辽南高跷的风格特点——辽南高跷具有独特的风格和动律特点,从艺术上反映了东北人民的性格和农村的审美习惯,辽阔的东北寒暑分明,夏季炎热,春秋宜人,冬天则冰天雪地。生活在这里的人受山川气候的熏陶,勇敢、粗犷、乐观、好动。又有祖籍冀、鲁、豫一带人民的勤劳、朴实、豁达的影响,遂形成坚韧、直率、倔强的性格。这种社会历史、自然环境的影响,形成了东北农村人民喜欢色彩浓郁,线条粗犷的审美情趣,这种习惯也反映在民间艺术之中。春节本是农村唯一能够稍事娱乐活动的时间,这时的东北农村依然很冷,本来就不太密集的村落,更显得空旷,所以需要强烈的音响,鲜明的节奏,粗犷的动作。高跷和鼓乐之所以倍受欢迎,正由于它符合这种审美要求。唢呐一吹,大鼓一响,辽阔的原野顿时热闹起来,活泼、欢乐的节奏和舞蹈,给寒冷的田野带来一派生机,色彩鲜艳的服饰,踩着高跷的表演,远远地就给人温暖的春意和生命的力量。

高跷由于脚下绑有木跷,重心不易掌握,所以膝部要微屈,两脚要不断移动,上身和双手必须随重心而俯仰和甩摆,以加强腰部的控制力保持平衡。辽南高跷艺人们运用了这些规律,出脚时踢抬有力,收回时落地稳扎。发挥上身和双臂的舞蹈作用,舞姿多变,手腕灵巧,“手巾花”翻飞如蝶,体现了敏捷活泼和稳重相结合的美。而且,利用跷着地面积小,易于活动的特点,使膝部规律性的“顿劲”和舞动翻转时的“利索劲”结合起来,形成一种特殊的动律,艺人们把它称为“艮(gen)劲”。舞蹈家们把源于高跷的风格特点归纳为:臂松弛、腕有力、腰先摆、脚后踢、身要稳、微提气,即艺人们强调的“稳中浪”。

辽南高跷的服饰多是戏曲人物的衣着,但表演的农民按照自己熟悉的生活,塑造了农村的人物形象。如“头跷”是草莽英雄的形象。“上装”是梳长辫的农村姑娘形象,艺人们把上装的动态美形容为“稳中浪(活泼),浪中俏,俏中艮”。必须演得既扎实又活泼,既敏捷又俏皮,要有质朴的艮劲。“下装”是农村小伙子的形象,要求屈膝、蹲裆,以稳扎的跷功,风趣、幽默的衬托上装。辽南高跷的伴奏可分为跑场、走场、清场三类。跑场音乐热烈奔放,走场音乐流畅欢快,清场音乐华丽风趣。伴奏乐器有:唢呐、大鼓、大镲、小镲等。曲调是富有东北地区色彩的唢呐曲牌,曲式短小,乐句齐整,附点音符与对句运用较多。中速或慢速乐曲中附点音符的运用,便于演员抒发深挚的感情。两支音色不同的唢呐以对句的形式吹奏,犹如互相问答,增强了演员间的感情交流,使表演更富有戏剧性。辽南高跷中,鼓点和打击乐的演奏非常出色,增强了表演的艺术效果。

辽南高晓的表演形式——辽南高跷的扮演者所扮演的人物为:头跷:武丑打扮,手持马鞭,是全队的指挥。二跷:武旦打扮,亦持马鞭(很多队中无此人物)。老kuai:彩婆子,穿农村中生活服装,持长烟袋锅子或棒槌。上装:梳大辫扎彩球,彩色大襟上衣、长裙,手持扇子或手巾。一般为两三名。下装:穿带短水袖大襟上衣,长裤,腰扎彩带。一般为两三名。渔翁、(或扮萧恩)渔女,戏曲打扮。其他还有傻柱子、白蛇、许仙、青蛇等戏曲人物。

辽南高跷擅互相扭逗,表演以双人对舞为主。由上、下装为一组,称作“一幅架”。最好的一幅架排在队列的最后,叫作“底鼓”或“压鼓的”,集体表演时,伴奏乐队的鼓手,根据他俩的示意变换鼓点,全队行进由头跷率领并指挥。辽南高跷的表演形式,分为大场、清场和小戏三部分。大场指头跷带领大家跑各种队形,清场指各种人物的分别表演,包括上装与下装的小场,上装、下装和老kuai的混场等,最后是小戏。大场在开头和结尾,清场根据演员所的表演而定。主要内容如下:

太平有象:全体演员以叠罗汉方式摆画面,唱喜歌或奉承之词,取民俗“太平有象”说法,寓意幸福、吉祥、丰收。

大场引入: 由头跷(二跷)率领跑大场,如“四面斗”“二龙吐须”“卷菜心”等场面。行中头跷做“盖跷”(空中碰响木跷)“蹲档”等高难动作,其他演员在变换中只要打照面,就扭逗一番。大场既显示阵容,掀起欢快气氛,又可打开场地。

头跷献技: 头跷的主要表演,分为“备马”与“鞭挂”两部分,前者表演牵马、掸水、刷毛、备鞍、紧肚带等备马的过程,后者则是持戏曲的马鞭表演骑在马上飞奔的各种动态。舞蹈节奏、动律、风格都非常别致。

清场逗俏: 清场是表演中的主要部分,上装与下装默契配合,表现农村男女的爱情生活。上装俊俏泼辣,下装风趣幽默。相互衬托,相得益彰。表演以上装为中心,下装随机应变即兴发挥,但伴奏乐器中的大鼓,则看下装的示意,打出长短不同带有停顿性的鼓点为段落。走相是基本的扭法,是富有韵味的行进表演。稳相是走相和鼓相之间,给叫鼓作铺垫的原地动作,是上装和下装示意即将转换的过渡性动作。鼓相是表演中的小停顿或转折。不同鼓相是大小不同的段落,是突出人物形象的地方。

小戏别致:高跷上表演的小戏别有番情趣,虽都取自戏曲,但充满农村生活的乡土气息。语言风趣,动作鲜明,情节洗练。如《打渔杀家》对白不多,父女划船捕鱼一段是优美的舞蹈表演。《瞎子观灯》中可把“小车”“旱船”穿插于表演之中。

收场过街:清场演毕,头跷领跑大场,最后以“过街楼”的欢腾表演结束。“过街楼”曲牌名为《五匹马》,节奏欢快、热烈。舞蹈多用“翻身”“蹲起”“滚龙场”等技巧,洗练、利落、精彩。高跷队行进中常停下表演“过街楼”。

从辽南高跷到东北秧歌——高跷与秧歌两者关系密切,辽南高跷向东北秧歌的转化,是专业舞蹈工作者学习陕北秧歌的经验,把高跷向舞台艺术、向舞蹈教学规范化的升华。高跷与秧歌在东北地区早有流传,尤其是高跷,它既源于图腾崇拜,又和沿海捕鱼生活有关,那么,辽东湾、渤海湾一带,适于浅海捕鱼的地方,都可能有此形式的传播。虽然如此,但作为富有传统文化特征和地域文化色彩的辽南高跷,如前所述,它的形成已是清代后期,而由辽南高跷发展为全国广泛流传的“东北秧歌”的形式,则是1950年代以后的事。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大批专业文艺工作者深入东北农村,学习当地的民间歌舞小戏,经加工改编后搬上舞台演出。特别是学习了辽南高跷以后,卸掉了脚下的木跷,演员如虎添翼,可以在舞台上发挥舞蹈之长,创作了新型的秧歌节目。这种新节目既保持着来自高跷所形成的风格动律,又塑造了新农民的形象,反映出1950年代东北农村新貌,因此深受群众欢迎。其中,1952年辽东歌舞团创作的《大秧歌》,后又经东北人民艺术剧院歌舞团加工改编,使之更为完美,演出时为说明它是东北特色的节目,就冠以东北地名称《东北大秧歌》。它继承了辽南高跷之长,又融入了当地专业舞蹈工作的创造,成为从“辽南高跷”向“东北秧歌”,从民间向舞台艺术升华的开端,也是“东北秧歌”这一词的由来。

19 50年代中期,北京舞蹈学校成立前后,年青的舞蹈教员根据民间舞蹈教学的需要,多次深入农村,在辽南高跷老艺人、辽宁舞蹈工作者的帮助下,把来自高跷“艮劲”的动律和“稳中浪”的审美特征提练出来,作为训练的核心,又把艺人们创造和表演的精粹,升华为“步法”“手巾花”“鼓相”等单元训练和表演组合,成为系统的《东北秧歌教材》,并应用于各地舞蹈院校、团体的民间舞教学中。此后,东北地区的舞蹈工作者发挥当地的优越条件,广泛吸收辽南高跷、天津高跷、地秧歌、二人转以及单鼓中的舞蹈成分,根据需要编创教材和舞台节目,进行多方面的深入研究,使东北秧歌得到更加蓬勃的发展。

踩船灯、高跷、打花鼓、南词北调,你对长汀的新春习俗了解多少?

长汀人淳朴。客家人勤劳善良,崇尚道德,注重礼节。他们特别尊重老师和长辈,热情好客。教师和老人在城市和乡村都受到尊重。无论游客在哪里,他们都有宾至如归的感觉。这与长汀的传统文化和客家人对知识的追求、仁爱与慈善、对未来的憧憬直接相关。

长汀客家民俗,无论衣食住行、婚丧嫁娶都兼容了中原遗风和地方习俗,在世世代代的传承中,丰富多彩,宛如一幅幅色彩斑斓的民间画卷。春节从农历的午夜开始。长汀客家人认为,春节才是真正的春节。以100节年为首,带着无限的希望过年。春节分为三个阶段:从大年初一到除夕为准备阶段:从初一到初五为过年阶段;从初六到元宵节为过节阶段。入场时间:从农历十二月二十四日开始,入场时间。入年后,积极准备过年,送礼、打扫卫生、洗晒被服、理发洗澡、买新衣服等。

蒸煮米饭。除夕蒸饭,老米连吃数天,取 "老余粮 "之意。第三天上午重蒸食物。周五放米。除夕夜(晚间),一家人聚在一起喝酒,称为 "年酒",即中国新年。除夕在门前、厅堂贴对联,家用器皿贴红纸,叫 "封"、"红"。守岁:吃完年夜饭后,家里到处张灯结彩,直到天亮,叫 "放火",一家人聚在一起,共度天伦,通宵达旦,叫 "守岁";长辈用红纸给孩子做红包,叫 "压行";把红包放在供桌上,叫 "压岁"。

小编针对问题做得详细解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还有什么问题可以在评论区给我留言,大家可以多多和我评论,如果哪里有不对的地方,大家也可以多多和我互动交流,如果大家喜欢作者,大家也可以关注我哦,您的点赞是对我最大的帮助,谢谢大家了。

关于传统文化高跷和高跷文化传承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