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传统文化 正文

津沽文化民俗(天津的民俗文化)

其中也会对天津的民俗文化进行解释,6、北京和天津的民俗旅游资源有哪些特点关于探寻华夏文明,杨柳青木版年画泥人张彩塑天津皇会葛沽宝辇会杨柳青民间佛道乐林亭口高腿子高跷北仓“处于国际时区的东八区。地处华北平原的东北部,是海河五大支流南运河、子牙河、大清河、永定河、北运河的汇合处和入海口,天津是中国北方十几个省市区对外交往的重要通道,拥有五...

今天给各位分享津沽文化民俗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天津的民俗文化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

关于探寻华夏文明,传承津沽文化,的手抄报,节日的,习俗的都可以,粘贴的都可以,但是要边框,粘贴全,

文明,好大的一个词,许多人都只把它挂在嘴边,却忘了用行动来诠释;文明,好简单的一个词,一句话、一个举动、一个态度都是文明的表现;文明,好神圣的一个词,它拉近你我的距离,使我们彼此可以用心沟通;文明,属于我们每一个人的词,从小我们就在心里埋下文明的种子,用心灵去灌溉,它感动着我们的感动,见证着我们的成长。

文明,不仅仅只是一个词,也是一种行为,更是一种精神。它并不伟大,因为我们人人都能做到;它也并不平凡,因为它不是随随便便就可以做到的。它需要我们用心,完完整整的心,把它完完全全地装起来,时时刻刻与文明成为一体。

天津的民俗文化有哪些?

杨柳青木版年画

泥人张彩塑

天津皇会

葛沽宝辇会

杨柳青民间佛道乐

林亭口高腿子高跷

北仓“虫八蜡庙小车会”

天津:

隶属中国,简称津,是中国直辖市,位于北纬38度34分至40度15分,东经116度43分至118度4分之间,处于国际时区的东八区。地处华北平原的东北部,海河流域下游,东临渤海,北依燕山,西靠首都北京,是海河五大支流南运河、子牙河、大清河、永定河、北运河的汇合处和入海口,素有“九河下梢”、“河海要冲”之称。

天津是中国北方十几个省市区对外交往的重要通道,也是中国北方最大的港口城市,是拱卫京畿的要地和门户。

天津土地总面积119.19万公顷,户籍人口1044.40万人(2016年),辖16区,拥有五大道、 天津之眼、 鼓楼、 盘山、 古文化街、 水上公园、 黄崖关长城等景点。

天津简称津,意为天子经过的渡口,别名津沽、津门等。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天津作为直辖市。

行政区划:

天津天津有16个 市辖区(其中1个副省级区),共有乡镇级区划数为240个。市辖区分为中心城区、环城区和远郊区。

位置境域:

天津天津位于东经116°43'至118°04',北纬38°34'至40°15'之间。市中心位于东经117°10',北纬39°10'。地处华北平原北部,东临 渤海,北依 燕山。

地形地貌:

天津地质构造复杂,大部分被 新生代沉积物覆盖。地势以平原和 洼地为主,北部有低山丘陵,海拔由北向南逐渐下降。北部最高,海拔1052米;东南部最低,海拔3.5米。全市最高峰: 九山顶(海拔1078.5米)。地貌总轮廓为西北高而东南低。

气候特点:

天津地处北温带位于 中纬度 亚欧大陆东岸,主要受 季风环流的支配,是 东亚季风盛行的地区,属 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性气候。临近渤海湾,海洋气候对天津的影响比较明显。主要气候特征是,四季分明,春季多风,干旱少雨;夏季炎热,雨水集中;秋季气爽,冷暖适中;冬季寒冷,干燥少雪,因此,春末夏初和 秋天是到天津旅游的最佳季节。冬半年多西北风,气温较低,降水也少;夏半年太平洋副热带暖高压加强,以偏南风为主,气温高,降水也多。有时会有春旱。天津的年平均气温约为14℃,7月最热,月平均温度28℃;历史最高温度是41.6℃。1月最冷,月平均温度-2℃。历史最低温度是-17.8℃。年平均降水量在360-970毫米之间,(1949-2010)平均值是600毫米上下。

水利资源:

天津地跨海河两岸,而海河是华北最大的河流,上游长度在10公里以上的支流有300多条,在中游附近汇合于 北运河、 永定河、 大清河、 子牙河和南运河,五河又在天津 金钢桥附近的三岔口汇合成海河干流,由大沽口入海。干流全长72公里,平均河宽100米,水深3-5米,历史上河通航3000吨海轮。

交通状况:

天津市由铁路、公路、水路、航空和管道五种 运输方式和具有先进的 电信通信网及便利的邮政网构成了四通八达的交通运输网络。

东堤公园现在开放了吗?

东堤公园开放时间是上午10点至下午3点,实际的标准根据景区以及官网的公示为准,在游玩之前可以从官网上面查询相关的信息。东堤公园南起海旭道、北至妈祖文化园,有3100米的长度,和南堤步道串联在一起形成最长的临海观海公园带。公园的总面积有35公顷,有景观通道和四处观海平台、一处休闲沙滩、两个景观湖,停车场等设施,还有儿童游乐设施、各类健身器材、海洋文化主题展示等区域,可以更好的满足游客需求。儿童游戏区的场地十分宽阔,色彩也是十分艳丽,有滑梯等游乐设施和沙滩池、鹅卵石步道等,都是不能错过的娱乐项目。南堤滨海步道还兼具湿地教育、儿童游乐、养生休闲等一些功能,主要分为核心游赏区、观光海堤、滨湖休闲、叠丘草阶、湿地涵养、房车营地、生态公园等众多区域。妈祖文化园也是不能错过的景点,在公园内就能看到妈祖像巍峨耸立在大海之上,妈祖像高42.3米,主要分为“妈祖民俗文化馆”和“国学及津沽文化馆”。

天津的民俗文化有哪些

天津市是历史文化名城。天津地区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先民在此繁衍。明弘治4年(1491年)有官吏上书朝廷:“天津之地,水陆咽喉,所系甚重”。优越的地理位置,使津地成为历朝畿辅首邑和我国连接海内外、南北交通的重要枢纽。天津地区在特有的自然经济和社会历史条件下,祖先们创造了丰厚的文化遗产,形成了天津市特有的津味儿文化特色。在天津众多的民间艺术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杨柳青木版年画这一民间艺术瑰宝。她创始于明末,鼎盛于清朝,深受人们的喜爱,是我国宝贵的精神和物质财富,是维系津沽民族情感的纽带。

中国南北水陆交通命脉的京杭大运河开通和天津漕运的兴起,使杨柳青成为南北商品交易的重要集散地,经济日益繁荣,加之镇外盛产杜梨木,非常适宜雕刻画版,杨柳青木版年画即随之兴起,并日益走向兴盛。曾于此时全镇及周边村庄呈现出“家家会点染,户户善丹青”的盛况。

由于历史原因,杨柳青年画曾一度衰落,尤以抗日时期损失惨重,濒临灭绝。新中国成立后,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经过多次的抢救、搜集、挖掘、整理,使之枯木逢春。

杨柳青木版年画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构图饱满、寓意吉祥、雅俗共赏,加之采用刻绘结合的特色手法,刻工精美、绘制细腻、色彩绚丽,被公推为中国民间木版年画之首。更以其历史积淀厚重和文化连续性的特征而扬名海内外,是社会科学研究价值的一种综合的集精神与实用、历史和现世的物化成果,具有历史进程中“活化石”之作用,也是历史时代风貌的“百科全书”。挖掘、抢救、保护杨柳青木版年画,对研究天津地区民俗文化,以及北方其它年画,乃至中国美术史等方面均体现出重要价值。她是中国年画艺术的代表,在中国民间文化和天津文化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天津市杨柳青木版年画于2004年4月被文化部公布为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第二批专业性试点项目。2006年5月被文化部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天津京剧 京剧是在18世纪末至19世纪中由徽调、汉调、昆曲、梆子等艺术形式相互交流、融合而萌发,形成于北京,具有独特风格的,很快遍及全国的一个戏曲剧种。初始时,并没有“京剧”这个确切的名字,曾出现过“二黄”、“平戏”和“京戏”的称谓。在它孕育、形成时期,(约在清朝的道光初年),京剧首先传入了京都的门户——天津。同治中期,皮黄又由天津传至上海。

天津虽不是京剧的发源地,但就其对京剧的传播、张扬、促进,乃至于光大方面来讲,是呈显著之势的。究其原因是,天津有着适宜于京剧发展的地理环境(地处陆路、水路的南北交通要道)与人文环境(有着爱戏、懂戏的观众)。

从大量的资料中我们可以看到:从京剧的萌芽开始,几乎所有的京剧名家精英都曾鱼贯津门献出他们最拿手的,或新创作的剧目。如在声腔曲调和舞台语言方面做出了重大改革而最早成名的京剧演员、“京剧老生前三杰”之一的余三胜,“后三杰”谭鑫培、南派京剧创始人之一王鸿寿,李桂春、盖叫天、杨小楼、周信芳以及后来的“四大名旦”、“四大须生”等著名表演艺术家来津演出了他们的拿手好戏。而天津的著名表演艺术家、名丑第一人刘赶三、“后三杰”之一的孙菊仙,创立了武生“黄派”的黄月山、“尚派”的尚和玉以及李吉瑞、王克琴、赵美英等京剧名伶,将众多的剧目呈现在天津京剧舞台上。天津“票房”的实力也非常强大:窦砚峰、王君直、王庾生、袁寒云、王颂臣等名票不仅自己能唱,还教出了不少弟子,也有不少问艺于他们的京剧名家,如余叔岩、孟小冬等。而严范孙、林墨青等近代著名教育家,不仅素好京剧,而且还积极倡导戏曲改良,亲自组织演员创编新剧目,从而成为清末民初天津戏曲改良运动的中坚力量

天津地处九河下梢,为中国北方“泽国水乡”水路交通运输主要靠摆渡浮桥和陆续建的可开启的钢桥。中国革命著名战役之一的平津战役就是在金汤桥会师的。

人生礼仪纷繁复杂,多姿多彩。虽为工商大都会,但思想仍有较浓厚的封建小农经济意识,崇尚封建孝道和伦理,追求多子多福,家大业大,子孙满堂,以养育5男2女为理想生育模式。求子育子诸礼莫不以祈求福寿安康为目的。婚姻依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讲究门当户对,彩礼重聘。无论娶媳聘女皆大操大办,讲排场,比阔气,奢靡至极在所不惜。丧葬之礼更为奢华,缛节俗例儿比比皆是,推崇大出殡,重棺椁,重寿衣,事死如事生。旧时,祝寿讲究宴请宾朋,请戏班唱堂会,并有男不过10(逢10),女不过9(逢9)之风俗,尤对66岁生日格外重视,有“六十六不死掉块肉”之俗谚。

津人为公好义,受元代漕运及居民多为明代屯兵后裔人口杂处五方影响,码头习气、行武之遗风尚存,民众多聚义互助,热心公益,不仅有水会、杠子房、小大院等社会公益职能组织,还因其商贸发达,成立了许多相对具有约束力的民间职业社团组织及客商寓居津门所建的会馆、乡祠。普通居民喜出入相招,守望相助的邻里之情,但攀比之风颇重,好散财“买脸”。

长期漂泊无定的生活,培育了津民喜团聚、好热闹,钟情年节时令的庆贺活动。尤其对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等这些传统民俗节日倾注了大量心血,不惜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以火爆、喜庆,尽力渲染和营造年节气氛,并形成诸如“初一饺子、初二面、初三合子往家赚”的春节期间特定的传统食俗惯例。

民间信仰广泛庞杂,清中叶以前,共有各类庙宇500余座,儒、释、道及民间或地方崇拜诸神无所不有,庙宇之多,全国罕见。自然物崇拜、动植物崇拜、祖先崇拜、民间杂神崇拜以及跳大神、算命、看风水等活动极为盛行,特别是对神灵的信仰目的性极强,多只祈求保佑现世生人,功利色彩较重。

在诸多民间信仰中尤以对海神天后崇拜顶礼至极,并将其与天津本土文化紧密结合,成为护佑三津的福主和城市保护神。津门历史也多与天后文化紧密相连,不仅有“先有天后宫,后有天津卫”的历史佳话,而且对天津经济、文化、风俗习尚等诸多方面均产生重大的影响。

天津民间工艺美术种类繁多,受宫廷美术、文人美术及世俗欣赏需求影响,地域特色浓郁。泥人张彩塑、风筝魏风筝、刻砖刘刻砖、面塑、木雕、石雕、根雕、杨柳青年画、塘沽版画、剪纸、彩灯、地毯等民间工艺美术作品被称为民间艺术之绝品,名扬海内外。

京剧、评剧、河北梆子、相声、时调、大鼓、快板等大众化戏剧和曲艺在津十分兴盛,这些戏曲虽大都起源于他乡农村或城市社会下层,但最终有的在天津形成正式的艺术流派,有的在天津成熟或“走红”,从而使天津成为中国主要戏曲艺术产生的摇篮。特别是名角儿的演唱,不在天津唱红叫响就难以走向全国,过“天津关”是演员能否成名的标准,因而天津也是培养戏曲名家的摇篮。戏曲的繁荣也使茶园、戏园业大兴,成为旧时民众休闲娱乐的主要场所。

民间音乐舞蹈种类繁多,形式多样,演出团体多以老会、圣会呼之。法鼓、大乐、十番、杠箱、高跷、秧歌等传统乐舞十分普及,各会所在社区居民均以公益事业视之,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平日自娱自乐,为茶余饭后消遣乐事。逢年过节或重大庙会活动出会表演,为本社区争光添彩。闻名于世的天津皇会,在举办期间,曾是民间各道乐舞老会、圣会大显身手,争妍斗艳之大好机会,故每逢皇会举办之时,全民热情参与,最多时有110多道会的表演,近5000余位演员。《天津天后宫皇会行会图》中就有于此的详细记载。这一调动全民情结,达到万人空巷的民间盛会终成为当时“全国各省唯一的神话盛事”。这些民间音乐舞蹈已被今各道民间花会所继承。

民间游艺竞技项目十分丰富,民喜运动,除放风筝、抖闷葫芦、踢毽等全民性普及竞技游艺项目外,部分群体以玩鸟、玩鹰、斗蛐蛐等为乐事,少年儿童尤其是男童的游艺竞技项目则多室外追逐内容

租界社区侨民则多以舞会、音乐会、赛马会、击剑、草地网球、水上快艇、板球、马球、回力球等为消闲方式,这些项目也影响了近代天津的城市生活。

为了更好地突出天津地域民俗文化的独特风韵,本网站围绕天津地区汉民族民俗进行描述,并以记叙清代和民国时期的民俗事项为主。同时以“旧时”一词作为断代时间标志,将天津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风范展现在世人面前。

天津的民俗文化有哪些?

天津的民俗文化有:杨柳青,木版年画 ,泥人张彩塑, 天津皇会, 葛沽宝辇会 ,杨柳青民间佛道乐, 林亭口高腿子高跷 ,北仓“虫八蜡庙小车会

杨柳青

杨柳青年画为中国著名的民间木版年画。它继承了宋、元绘画的传统,吸收了明代木刻版画、工艺美术、戏剧舞台的形式,采用木版套印和手工彩绘相结合的方法,创立了鲜明活泼、喜气吉祥、富有感人题材的独特风格。在中国版画史上,杨柳青年画与南方著名的苏州桃花坞年画并称“南桃北柳”。

高跷

天津海下文武高跷老会发展至今,已有一百多年历史,在漕运文化、码头文化、盐业文化等影响下,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海下文武高跷老会。京津一带高跷分为京、卫、海三大流派,“海下”高跷,即指天津卫“海下(旧指从天津卫有一条向东南方向的海大道直达大沽海口)”一带民间花会中的高跷(亦指津南区咸水沽和葛沽一带)。天津海下文武高跷在木腿子上有长短之分,武高跷要比文高跷矮一些。该会的表演器具有:腿子、行头、道具、头棒、腰鼓、铙钹等。

天津快板

天津快板是50年代出现的一个新曲种,是由群众自发创造并发展起来的。这种快板完全以天津方言来表演,在形式上采用了数来宝的数唱方式及快板书所用的节子板,同时配以天津时调中"数子"的曲调,用三弦伴奏,别具一格。天津快板风格粗犷、爽朗、明快、幽默,有着浓厚的生活气息和地方风味。

北京和天津的民俗旅游资源有哪些特点

天津市旅游业发展现状

1.人文旅游资源特色明显,自然旅游资源相对匮乏

天津是中国四大直辖市之一,是沿海开放的国际港口城市,也是中国北方最大的经济贸易中心。她既是一座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优势一座资源丰富,内涵深厚的旅游城市,也是一座充满现代活力的国际港口大城市。天津的人文旅游资源丰富而且具有其独特性。“看秦汉史到陕西,看明清史到北京,看近代史到天津”。天津市中国近代史的“缩影”,有许多珍贵历史遗迹、名人故居和多国风格的建筑。如:大沽口炮台、天后宫、独乐寺、石趣园、霍元甲故居、石家大院、古式教堂等,都体现着天津的近代特色。天津租界形式完备,建筑风格多样,突出表现为号称“建筑博物馆”的“五大道”上保存完好的小洋楼。现存的名人故居、风貌建筑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中西文化交融的痕迹。这些历史遗迹真实地记录了天津乃至中国社会发展演变的轨迹,是城市近代史与中国近代史的缩影和有力见证,也是促进天津旅游事业发展的有效资源。另外,天津特有的民俗风琴:杨柳青年画、泥人张的泥人、津味食品、津腔戏曲、天津人的热情好客,无不吸引着国内外游客。

虽然天津濒临渤海,东部开辟有滨海人工浴场、游乐园、度假村等,但在环渤海旅游区中并不具有明显的优势。相比之下,北戴河、青岛、大连的滨海风光对于向往大海的旅游者来说则更具有吸引力。北部自然旅游资源较为丰富。如:盘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黄崖关长城、九龙山国家级森林公园、八仙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翠屏湖风景区等景点,点缀着天津的北大门。另外,海河风景线也为天津市增添了国际大城市的风采。但是,相对于我国其他具有丰富自然资源的地区,天津的自然旅游资源知名度不高,规模较小,难以形成区域比较优势。

2.基础设施日渐完善,城市环境有待进一步完善

要创造良好的旅游环境与条件,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要相对发达,尤其与旅客运输紧密相关的交通行业。天津市现在已经形成了以港口为中心的陆、海、空相配套的交通矿机系统。市区交通现有公交路线300多条;轻轨的建成将滨海开发区与市区连接得更加紧密;新建现代化地贴改变了人们的出行方式,缓解了城市交通压力;京津城铁半个小时的路程将为两市往来增添更多便利;天津港海上客运连续四年高增长,2007年17艘国际豪华游轮来到天津港;天津滨海国际机场是中国一类航空口岸之一,目前在国内外辟有30多条航线。

天津人口超过1000万,在最新世界城市人口总量排名中局第16位。全是辖区面积11919.7平方公里,人口密度约为900余人/平方公里,市区人口密度则更大。大城市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在天津也都存在:交通拥挤、住房紧张、三废污染、城市绿化面积不足、城市生态环境急待改善、居民素质有待提高等。尽管天津在城市建设和改造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也取得了显著成绩,丹距离现代化的国际旅游都市的目标还有很大距离,城市魅力有待进一步加强。

3.特色旅游中滨海旅游最为抢眼,但是整体品牌效应不突出 2007年旅游部门进一步挖掘城市旅游资源,打造北方乃至全国特色鲜明的文化旅游目的地,本市12大旅游主题板块及7大旅游聚集区围绕河、海、山、湖遗迹民俗旅游,推出系列旅游活动,特别是滨海旅游项项目,取得了丰硕成果。调查显示,滨海地区接待旅客712.15万人次,综合旅游收入59.88亿元,增幅为15.7%和13.2%,在全是名列前茅。但是旅游行业是一个充分竞争的行业,存在市场准入低,集中度差的特点。旅游黄页竞争激烈,导致部分企业亏损。由于缺乏拓展、开发,使得天津市悠久的文脉,众多的自然地理特种,丰富多彩的旅游资源未能得到充分利用,天津旅游品牌没有确立和突出。

4.城市旅游形象不鲜明,旅游产业内部结构有待改善

天津市委九次二届全会最新提出了建设“都市观光旅游、休闲度假旅游、商务会展旅游”三大旅游体系的构想。指导方针的确立为天津旅游明晰了方向,但城市旅游形象应进一步强化,争取打出自己的特色,形成标地,在大众心中重塑鲜明形象。

天津旅游产业内部结构在规模上需要提高,在层次上有待调整。与全国其他省市相比较,大型旅游骨干企业较少,影响力低,而一个省市的旅游企业对本市的旅游发展起着带动的龙头作用,旅行社实力、酒店数与北京、上海相比都有一定的距离,景点企业也存在规模小的差距。而规模的局限桎梏了旅游业的发展,无法形成产业放大效益。

二、天津市旅游业发展的对策

1.加强城市旅游环境建设,营造国际化旅游氛围

在旅游者的亲身体验中,城市旅游的大环境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旅游者对城市旅游的感知和总体评价。因此,城市旅游环境营造如同旅游资源开发一样重要,甚至本身可作为极具吸引力的城市旅游资源。但是空气质量一般、城市卫生环境质量差、居民缺乏好客性、服务意识不强、城市品位不高是天津旅游环境的真实写照。旅游环境已成为制约天津发展国际化旅游的重要因素。因此,天津应高度重视城市综合环境的建设,加强环境治理、城市绿化及全民教育,不断提高环境质量,使城市综合环境显示出充分的好客性,实现风貌好客、设施好客、市民好客、生态好客,把天津变成可进入、可停留、可欣赏、可享受、可回味的国际化旅游目的地。

2.突出文化多元兼容的品牌,搞好旅游资源开发利用

天津文化包含着宫廷文化、漕运文化、港口文化、民间文化和外国文化,具有多远兼容的特色。诠释这些文化的丰富内涵,战士津沽文化的美好画卷,才会使天津市旅游市场独具特色,令人神往。努力把文化资源转化成为有特色的旅游资源并最终打造为城市品牌,是我市战略调整的重点。2007年,天津市政府召开了全市旅游工作会议,强调“发展旅游业,充分利用多种旅游资源,深度开发系列旅游产品,权利打造‘近代中国看天津’等文化旅游品牌,加快建设旅游景点、景区和休闲度假基地,扩大区域旅游合作,把旅游业培育成为重要产业。”这成为实现天津旅游业又好又快发展进一步指明了方向。

挺进师旅游资源种类很多、开发利用潜力很大。旅游资源开发要以建设滨海都市旅游为目标,突出历史文化名城和现代化港口城市的特点,大力推动“近代中国看到天津”12个旅游板块开发建设,目前已基本建成的有八个板块:“老城津韵”、“杨柳古镇”、“溥仪旧居、“欧陆风韵”、“小站练兵”、“津卫摇篮”、“意奥风情”、“大沽烟云”;海河开发将通过对八大旅游板块原有的旅游资源、文化遗存的保护、修缮以及堤岸、公园、雕塑等新景观的建设,形成以“近代中国看天津”为主题、一海河为主轴线的八个各具特色的风情区或观光带,几中反应近代天津在政治、经济、文化、建筑及国际交往等方面的重大历史。正在进一步完善规划和正在启动的有四个板块:“洋务溯源”、“东方巴黎”、“莱茵小城”、“金融名街”。及时把天津城市发展建设的新成果转化为旅游新产品,以“新天津、新风貌、新景观”为宣传主题,整合推出海河新貌游、滨海风光游、山野名胜游、红色记忆游、名馆博览游、名人名居游、名街休闲游、民俗文化游八大系列旅游产品。

3.确立国际化旅游理念,培育国际化旅游大都市形象

理念国际化是国际化旅游体系中最重要的一方面。只有思想开放,树立国际化发展意识才能促进天津旅游产业的大发展。天津应努力实现城市及旅游经营的独特性,在综合考虑世界竞争格局和发展动向的前提下,从国际化角度出发找准并塑造影响当前和未来城市旅游竞争力的战略性关键优势。此外,要形成大旅游、大联动、大受益意识,加强横向联合,在凭借自身资源、交通区位、市场潜力、历史文化条件发展天津旅游业的同时,加强与北京、大连等的写作,互通信息,客源共享,优势互补,努力实现与北京及环渤海地区旅游地区旅游的错位发展。

旅游形象是当今城市旅游发展的新领域,无独特、整体性旅游形象的城市很难长久地吸引游客。天津目前尚未形成特色鲜明的城市旅游形象,在国内、国际旅游市场上都不具竞争优势。因此,必须对天津旅游进行总体规划,准确定位,确立独特的城市旅游形象,避免因功能高度同质导致城市旅游吸引力下降。天津“十一五”旅游发展规划中提出的“特色鲜明的滨海都市旅游休闲中心城市”定位和“万象天津、休闲都会”的总体形象口号基本概括了天津旅游的特点,但仍需要深度挖掘与香港、大连及杭州等较具国际知名度旅游城市的定位区别,着重突出独特性和轰动性。

4.优化旅游产业结构,走集团化发展道路

随着天津市旅游产业规模扩张和旅游市场客源结构的变化,天津市的旅游业发展进入了一个转型期。“十一五”时期天津市旅游业应向旅游大市、强市迈进,天津市旅游产业站在新起点,面对新形势,寻求新发展,必须进行战略调整。天津应进一步改善旅游行业结构,逐步形成较为完善、合理的“大型旅游企业集团化、中型旅游企业专业化、小型旅游企业网络化”的金字塔型行业结构。同时,三种行业之间也应进行强强联合,实现优势互补,组成跨行业、由多种经济成分组成的大型旅游企业集团。通过旅游产业结构的合理优化,实现规模效应,发挥旅游资源共享效应,形成区域旅游品牌,扩大区域旅游产业规模,完善天津旅游产业集群的规模,从而提升天津旅游业的国际竞争实力。

津沽文化民俗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天津的民俗文化、津沽文化民俗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