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各位分享思想品德文化传统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品德与思想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
- 1、写实记录思想品德学习传统文化怎么写?
- 2、中华传统文化的道德品质
- 3、浅析在思想品德教学中如何渗透中华传统文化
- 4、如何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弘扬传统文化
- 5、简答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主要有哪些
- 6、如何在思想品德教学中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
写实记录思想品德学习传统文化怎么写?
思路:歌唱传统文化,呼吁人们保护传统文化。
浩瀚苍穹,蔚蓝天空,孕育了华夏五千年古老璀璨的历史与文明。“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追求真理的精神激励着多少中华儿女立志成才,报效祖国。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的教诲激励和成就了多少中华伟丈夫,民族大英雄。岳飞精忠报国的故事,林则徐虎门销烟的壮举,孙中山“天下为公”的胸怀,都让我们回想起中华民族一段又一段荡气回肠的历史。
中华民族具有五千多年灿烂的文明历史,创造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包含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
四川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其历史文化积淀深厚,名人巨匠更是灿若星辰。他们承载着中华民族优秀的精神品格,延续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巴蜀脉络。
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在积贫积弱的旧中国,鲁迅先生说过:“唯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唯有它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在实现中国梦的新征途上,我们离不开凝心聚力的中国精神、中华文化。
没有文明的继承和发展,没有文化的弘扬和繁荣,就没有中国梦的实现。当今世界,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严峻的现实告诉我们,文化竞争正成为决定企业、民族和国家命运最根本和最后的竞争。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是先辈留给我们的精神财富,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魂。我们要热爱家乡,热爱祖国!将泸州的传统文化发扬光大,为中华文化踵事增华,让中华优秀传统永垂不朽!
中华传统文化的道德品质
中华民族从5000年绵延不断的悠久历史中走来,创造出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孕育出世界上唯一没有断流的中华文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道德规范,儒学的许多思想都与道德规范直接有关系。一些具体的道德规范,在今天仍然具有重要思想价值。
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论述了一般人如何才能成为“君子”“仁人”,认为主要标准是具有高尚的品格和理想,做到“以德为先”。在《论语》中,孔子提出一个总的道德规范,称之为“仁”。什么是“仁”?孔子说:“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是自己不想干得事,不要强加给别人去干。在孔子看来,这种爱心不限于自己的亲属,而是以此为出发点,“泛爱众而亲仁”就是要广泛地和大众有爱相处,并亲近有仁德得人。怎样才是博爱大众呢?孔子回答说:“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就是使老年人得到安乐,使朋友得到信任,使少年人得到关怀爱护。
1.诚信也是中华传统美德的重要概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诚信思想体系的基础是由《论语》《大学》《中庸》《孟子》奠定的。中国古人观察自然、人事变迁,认为天是真实的、长久的,只有具备天一样的德性,人才能最终获得自身长久的幸福。因此,人必须追求真实、不欺妄,以“至诚”为人生修养的最高境界。所以《中庸》说:“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诚”是人的内在德性,表现为真实、诚恳、表里如一,即“内诚于心”;“信”体现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表现为讲信义、守信用、言行一致,即“外信于人”。“诚”与“信”是分而为二、合而为一的道德规范,是中华传统美德的重要基础。
《周易》中孚卦,阐释诚信得原则。诚信,为立身处世的基本,一切道德的根源。中孚象征的是心中的诚信,诚于心而信于外,存诚于心,取信于外。彖曰:“中孚,以利贞,乃应乎天也。”是说,诚信是天道,是天德,这种中孚所以利于正固,是因为应乎天的,应乎天当然也能应乎人。心中诚信,坚守正道有利;这样才能符合天的法则,因为天的德性,就是诚信与坚贞。
诚信是立人之本。在《论语》为政篇,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认为人若不讲信用,在社会上就无立足之地,什么事情也做不成。所以,诚信是人必备的优良品格,一个人讲诚信,就代表他是一个讲文明的人。讲诚信的人,处处受欢迎;不讲诚信的人,人们会忽视他的存在;所以我们人人都要讲诚信。诚信是为人之道,是立身处事之本。
2.忧患意识是中华民族凝聚力持久和稳固的心理及情感基础
浅析在思想品德教学中如何渗透中华传统文化
几千年来,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中国传统文化是民族自豪感、民族文化素质的力量源泉之一,是我们宝贵的财富。当前中学生中仍然存着道德观念淡薄、思想行为失控,民族自尊心、自信心不足等问题。传统文化的缺失,使学生很容易受到外来不良文化的侵袭。在中学思想品德教学中强调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将传统文化运用于中学思想品德教学,丰富教学资源,符合新课程基本理念,顺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对探索素质教育都起到较大的作用。思想品德教学渗透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让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扎根于学生的心灵,可以激发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有利于加强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对中学生道德观、价值观的形成起到很大的启迪作用。如何进行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在德育中的渗透,增强思想品德教育的的实效性,是摆在所有思想品德教师面前的重要课题。
如何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弘扬传统文化
人教版新教材课标明确要求了解中华民族的传 统文化,以实际行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材编写过程中也浸 润着浓厚的优秀传统文精神内涵,而且特别注意选用优秀的传 统文化资源,体现了鲜明的人文精神.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是思想 品德教育的基础,如果没有优秀传统文化做为基础,思想品德 教育将流于形式。正确的传统文化教育对于青少年从小树立民 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具有重大的意义。
简答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主要有哪些
1、注重整体利益、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强调对社会、民族、国家的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
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核心及其一贯思想, 就是强调为社会、 为民族、为国家、为人民的整体主义思想。 我国历史上曾出现许多爱国爱民、 为民族社会舍小家顾大家的杰出人物,他们创造了无数可歌可泣的业绩,至今为人们所传颂。
2、推崇“仁爱”原则,追求人际和谐。
“仁”是儒家伦理思想的核心。既是一种人际关系的准则,也是实行这一准则的普遍的方法原则。孔子强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孟子也有“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 ”的道德主张。“仁”既是一种最高的道德原则,又是一种崇高的道德品质,在人我关系中,惟有从爱人出发,才能达到“人恒爱之 ”的彼此相爱的和谐关系。
3、讲求谦敬礼让,强调克骄防矜。
中国自古就有“礼仪之邦 ”的美誉,谦敬礼让是中华民族优良的道德传统。 在中国传统道德中, 谦敬既是个人自身修养的美德, 也是对人处事的道德要求。 谦即自谦,虚以处己;敬即敬人,礼以待人。谦敬与礼让是联系在一起的, “恭敬之心,礼也 ”。中国传统道德在提倡谦敬礼让的同时,提醒人们 “事思敬 ”、“不居功 ”,“择善而从 ”。
4、倡导言行一致,强调恪守诚信。
在中国古人看来,诚是指一种真实无妄、 表里如一的品格。 诚既是天道的本然,也是道德的根本,故 “养心莫善于诚 ”。信是指一种诚实不欺、遵守诺言的品格。 诚信之德在于言必信,行必果,言行一致,表里如一,讲究信用,遵守诺言。
5、追求精神境界,把道德理想的实现看做是一种高层次的需要。
中国传统道德认为,任人之所以不同于动物,就在于人有道德。因而,人除了物质需要之外,还有精神需要,而精神需要中最高尚的的需要就是道德需要。孔子认为在物质生活基本满足的情况下人应当追求崇高的精神生活,并把这种对精神生活的追求,看作是人生的最大快乐。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如何在思想品德教学中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的国粹,是我们炎黄子孙的精神财富。在国际文化多样性的大环境下,如何在初中阶段结合思想品德学科教学对青少年进行中华优秀文化的教育、传承、发展,是值得我们每一个思想品德教师思考的现实问题。为此,我结合个人教学经验谈谈我的一些做法。一、把握初中思想品德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观的相通点初中思想品德教学是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导下进行的学科教育,同时是对学生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发展,目的是为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成为有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的“四有”新人。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是 “忠孝仁义礼智信”,结合现实来诠释,归根到底也是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建设者,所以两者的价值观本质上是相通的。二、结合思想品德教学内容有效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孝仁义礼智信”在我们学科教学中是有具体内容承载的。如单元主题《成长中的我》、《顺境和逆境》让学生学会自尊、自重、自爱、自信,战胜挫折;《同在阳光下》让学生关爱弱势群体;《扬帆起航》教育学生爱校;《走进社区》让学生爱家爱社区;《在同一片土地上》让学生爱我们56个民族的大家庭;《自然的声音》教育学生爱自然保护自然;《公共利益》教育学生爱集体;《历史启示录》让学生明白中华民族知难而进、百折不挠并最终在挫折中奋起的根本原因就是因为伟大的民族精神,它始终是鼓舞我们民族迎难而上、团结互助、战胜强敌与困难的不竭力量之源。《财富论坛》、《又到两会时》、《国策经纬》让学生更爱自己的祖国,忠于祖国。《学会学习》其实是培养学生的“智”;《跨越代沟》教育学生要“孝”,孝敬父母、尊敬师长;《人与人之间》教育学生人与人相处要讲“仁义信”,讲文明礼貌,宽容待人,互相尊重、互相关心、互相理解、诚实守信;《无序与有序》、《一念之差和一步之遥》体现了法律的重要性,作为公民应该守礼,现代最大的礼就是社会的规则,包括心中的道德规则和法律规则…… 三、重视思想品德社会实践教学活动,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思想品德教学要有效渗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把优秀传统文化纳入思想品德教学全过程,贯穿在教育教学的各个方面,特别是思想品德社会实践活动中。初中思想品德文化社会实践主要体现四个主题:一是“成长中的我”,教育学生懂得“我”是生活在一定的文化空间中的,“我”的衣食住行都有文化的烙印;二是“我与他人”,优秀传统文化和每个公民都有密切关系的公共利益,我们每个公民都有权利和义务去了解它,保护它,传承它;三是“我与社会”,我们要在社会生活和学习中学会保护物质文化遗产、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四是“我与国情”,教育学生应该初步了解国家和家乡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及传统文化保护的现状。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的内容,渗透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如七年级下册可以结合教材“社区考察”教学布置 “端午节民俗社会调查”;八年级下册可以结合教材“中华民族大家庭”教学进行“岭南民族融合及相互影响”和 “侨乡文化”教育;九年级可以结合“民族精神”教学进行 “玉林人文文化”教育、结合“小康社会”“两会”教学进行 “国情教育”……同时思想品德教师可以结合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配合学校定期举办地方民俗文化节,让学生更进一步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以设置“非遗”校本课程,让学生选修一项地方工艺,如舞狮、茶泡、木偶戏、刺绣等;可以在文化遗产日举行优秀传统文化“小小传承人”技艺比赛、对学生普及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知识;组织开展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经典诵读活动、征文、演讲、讲座、知识竞赛、社会调查等活动。四、遵循在思想品德教学中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原则第一个原则: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在教学中要充分尊重学生个性,公平对待每一位学生,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通过丰富多彩的课堂教学、课外实践活动,使学生在参与式、体验式的活动中体验、比较优秀传统文化,感悟、认同优秀传统文化,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第二个原则: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原则。今天,继承发展优秀传统文化既要批判地继承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又要大胆地吸收和利用世界优秀文明成果,并有效地抵制落后文化,消除腐朽文化,大力建设和发展先进文化。发展先进文化,继承优秀文化就要坚持以先进思想为指导,以科学的理论武装学生,以正确的舆论引导学生,以高尚的精神塑造学生,以优秀的作品鼓舞学生,不断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增强学生的精神力量。所以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要从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出发,善用各种资源,用适合学生身心发展的方式开展活动。中华民族在自己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形成了优良的文化传统。这些传统、文化随着时代变迁和社会进步获得发展,不但对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中国的发展道路具有深刻的影响,而且对世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作用。作为一名从事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的教师,我们更应该让学生在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和学科教育学习中健康成长,与时俱进,开拓创新。(责任编辑 袁 妮)广西玉林市玉州区名山中学(537000) 李君玲 如何在思想品德教学中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新论视窗 21
关于思想品德文化传统和品德与思想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