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各位分享古代婚俗文化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古代婚俗文化的优缺点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
古代婚俗文化中的“三媒六聘”,指的都是什么?
三媒六聘指的是在古代的父母包办婚姻中,通常都会有三个媒人出现,一个男方家庭的媒人,一个女方家庭聘请的媒人,还有一个双方搭线牵桥的媒人,这就是三媒。
而六聘指的是古代结婚时必备的6个程序,纳采、问名、纳吉、纳徵、请期、亲迎、六证。也就是说在经过了这6个项目之后,才能称之为是一个真正的婚姻开始了。但是也不是所有的家庭都能够在结婚的时候经历这三媒六聘,许多时候他们都是将这个过程稍微简化了之后再使用的。
在古代的话,女子的聘礼受着多种因素的影响,例如不同的民族、不同的朝代、不同的社会地位都有所区别。像是在古代具有一定社会地位,有高官加成的家庭一般女子的聘礼也是相当雄厚的,一般家庭是难以比拟的,所以说女人的聘礼这基本上是属于个人定制化的。
倘若在社会生产力不发达的时代,那时候的一枝花,一件粗糙的饰品都可以用作聘礼,起初的聘礼,这只是一种传递情谊的媒介,在进入阶级社会之后,聘礼变相的也代表了阶级地位,所以在这之后聘礼就会变得贵重起来,往往都是些金银、牛马、珠宝、绸缎等物品。
并且在古代聘礼还有一种相当重要的作用,古代的聘礼甚至等同于婚约,男方送出聘礼送到女方家中,如果女方家里接受了,那么及时答应了这桩婚约,一般情况下都是不能反悔的,而在这个过程中,还产生了一个重要的角色那就是媒人,最开始大家都是寻找身边或者是家族里面相对来说比较德高望重的人去心仪的姑娘家中送聘礼。发展到后来可能要送聘礼的家庭太太太多了,这些人就抗议了,而产生了媒人这个角色,开始专门为男女的婚约感情而奔走,甚至到了后来还有了牵红线的作用。
这种时候的媒人可就是代表了双方家长的意愿,聘礼则就是他们的婚约。
古代婚俗文化,为何古人流行晚上结婚?
第一是因为婚等于昏,第二是因为白天有其他流程,第三自然就是因为洞房花烛夜啦!总之,绝大多数电视剧还会拍摄晚上结婚这一点,确实没有违背历史。
1.婚=昏?
在古代,结婚有这样一种说法:男女在一起属于一阴一阳,二者相结合组成新的家庭那自然要等到阴阳相容之时。而一天之中也就傍晚黄昏时刻最为适合,再加上婚和昏的读音是一样的,所以拜堂成亲的时间都是在黄昏。或许有些人觉得这样的做法比较封建,可是结婚挑吉利日子不也是现在不可缺少的流程嘛。古人之所以这样做也是希望新人能够长长久久。
2.白天接亲、晚上成亲
现代社会结婚的流程是早上接亲,中午结婚下午可能就散了,到了晚上只会留下一小部分的亲朋好友闹个洞房。可是在古代是绝对不会一早接亲的,因为他们没有电灯啊,所以一定要等到天彻底亮了才能给新娘子梳洗打扮。新娘子都收拾好了又要等新郎官过来送彩礼之后才能八抬大轿抬走。
等到了婆家还有一系列的流程要走,这些都弄完也就到了黄昏时刻,该正式结婚了。或许有人质疑这些流程为什么要用那么多的时间,确实我们可以仔细的想一下,在现代交通便利、婚礼也有专门的团队帮忙自然是快速高效的,可是古代走路全靠马,轿子全靠人抬,根本急不得!
3.洞房花烛夜
晚上一般先是婚宴流水席,我觉得古人很懂礼节,因为晚上大家的工作都忙完了啊,谁都能参加。不像我们现在搞在中午做婚礼,午休的那一小会时间根本就不够,打车去都有可能迟到。
不过最重要的一点是新人走完拜堂的流程和敬酒的流程就可以回房间了,新婚之夜自然是人生很重要的时刻。
古代婚俗文化--听房
闹新房和听房都是祖国的婚俗文化传统,各地大同小异。闹新房没有什么,闹闹而已,那为什么古人又会有听房的传统呢?
关于听房的`故事
古代有一个老爷,看上自家的丫鬟,并娶进做二房。新婚夜那天,一对新人送入洞房。按理说应该是春宵一刻值千金,可是,他们却被无辜的“听房”了,所谓听房就是有人悄悄的躲在洞房外听他们行“夫妻之礼”。
古代新婚之夜
我们都明白,夫妻之礼乃是夫妻之间的隐私,不允许任何人偷窥。可是,为何会被人听房呢?难道这也是规矩?在(婚礼风俗)的记载中有这样的一段故事情节。夫妻二人送入洞房后,忽感有人在外。夫站起来追问是谁?
原来是自己的随从,问其何干?其称听房。为何听房?听到何音何事?其称尚未听见。夫又问听到何音?其随从称许帽猫叫。其意思正是听房之后的事,假如被人发现,只能说是猫音,不可透露主人的房事。
新婚无人听房易无后
其实,这段故事情节尽管很夸张,但也不为过。古代夫妻在成亲前也许互相都不认识,结婚后,也只是为了完成夫妻之礼,将来也好传宗接代。听房指的是那些偷听洞房中动静之人,他们会在洞房外悄悄偷听。当然,洞房内的夫妻是知道有人偷听自己的房事。
然而,因为规矩并未宣扬。毕竟这也并非外事,而是自己的私事,不可乱说也不可多说。在古代听房的事其实并不少见。只是各地方或者各朝代的风俗习惯不同,再加之有些年轻夫妻会感到尴尬,不愿被偷听。但根据古代习俗和观点,新婚之夜若无人听房,会碍于后。
中国古代婚礼习俗
前段时间堂妹结婚,我被选为送亲人员之一,和众亲友一起送堂妹到男方家里。因为男方家距离比较远,一路颠簸很久才到。但到后心情不是很愉快,感觉到对方好像是不够热情的。结婚典礼上也没让女方家人参加,只是典礼过后才来招呼我们。这让我感觉到两地结婚习俗的差距!因此小编想了解下中国古代的婚礼习俗是什么样的。
《五礼通考》曾说,自后齐以来,不管天子庶民,婚礼“一曰纳采,二曰向名,三曰纳吉,四曰纳征,五曰请期,六曰亲迎。”这就是古代婚礼所分的六个阶段,俗称“六礼”。
一、古代六礼
1、纳采:这是议婚的第一阶段,男方请媒提亲后,女方同意议婚,男方备礼去女家求婚,礼物是雁,雁一律要活的。为何用雁?雁为候鸟,取象征顺乎阴阳之意,后来又发展了新意,说雁失配偶,终生不再成双,取其忠贞。
2、问名:是求婚后,托媒人请问女方出生年月日和姓名,准备合婚的仪式。?
3、纳吉:是把问名后占卜合婚的好消息再通知女方的仪礼,又叫“订盟”。这是订婚阶段的主要仪礼。古俗,照例要用雁,作为婚事已定的信物。后发展到用戒指、首饰、彩绸、礼饼、礼香烛、甚至羊猪等,故又称送定或定聘。
4、纳征:是订盟后,男家将聘礼送往女家,是成婚阶段的仪礼。这项成婚礼又俗称完聘或大聘、过大礼等。后来,这项仪式还采取了回礼的做法,将聘礼中食品的一部或全部退还;或受聘后,将女家赠男方的衣帽鞋袜作为回礼。聘礼的多少及物品名称多取吉祥如意的含意,数目取双忌单
5、请期:送完聘礼后,选择结婚日期,备礼到女家,征得同意时的仪式。古俗照例用雁,礼品一般从简,请期礼往往和过聘礼结合起来,随过大礼同时决定婚期。
6、亲迎:就是新婿亲往女家迎聚的仪式。这项仪礼往往被看做婚礼的主要程序,而前五项则当成议婚、订婚等过渡性礼仪。
二、古代婚礼流程
1、亲迎
吉日一到,新郎要亲自率领仪仗前往迎娶。男方至女方家迎亲,要先进雁为礼,《仪礼》中称之为“奠雁”。雁一生中只婚配一次,配偶之后便形影不离,二者中若死去一只,另一只则形只影单终生不再婚配。以此反映夫妇坚贞不移、琴瑟合鸣、白头偕老的美好愿望。清代北京的婚礼,大多有模仿帝王仪仗的趋向,一人在最前边盛装骑马负责开路,然后依次是回避牌、吹鼓手、铡锣、缀灯、旌旗等,同时把金瓜、钺斧、朝天镫等各种兵器,也都排列在仪仗的行列里。新郎骑马或坐绿帏轿在前,新娘的绣花大红轿随行于后,真是威风凛凛,此时此地的新郎好比状元及第,难怪说结婚就是“小登科”了。
花轿抵达女家门前时,女家一定大门紧闭,这叫拦门。男方在外叩门,催请新娘上轿。这时,便要有一番礼节性的对答,女家院内必有人隔门要“红包儿”。拦门到了一定的时间,男方才能进门。
进门后除了特别的寒暄,男方要送上礼品,这些礼品因时代和地域的不同而存在着极大的差异,但都有喜庆的意思。娶亲的归途,必须走另一条路,表示“不走回头路”。如果路上碰到庙、井、祠、坟、大石和大树等,都要张毡把轿子遮起来,为的是辟邪。
2、拜堂
娶亲的花轿及仪仗回到男家门前时,男家亦照例大门紧闭,说是可以煞煞新娘的性子。大门开开之后,花轿抬进庭院,要先过火盆,送亲人和新娘的兄弟,就随着花轿进入庭院休息,男家以酒筵相款待。
旧时,新娘进门后,要撒些谷、豆、草等,用意是辟邪――三煞(青羊、乌鸡、青牛之神),三煞忙于啄食,就危害不到新娘了。现在新娘下轿(车)撒彩色纸屑,或许就是由此而来。
下轿的时辰一到,把花轿抬到大厅门口。此时新郎官先向轿门作三个揖,由送亲太太启开轿门,由伴娘搀新娘下轿。然后递给新娘一个小瓷瓶,瓶内装以五谷及黄白戒指两枚或四枚。新娘把宝瓶抱在怀里,然后由伴娘及送亲太太搀扶,姗姗而行。另由两人前后接铺红毡,使新娘脚不沾地。此时新郎已站在天地神案前,手持弓箭向新娘身上轻射三箭,借以驱除邪魔。射箭的姿势是射一箭退一步,然后新娘跨马鞍,走火盆,这些礼节过了之后,就在供案前举行结婚大典,俗语叫"拜天地"。
3、进洞房
拜过天地之后,就引新娘进入洞房。新郎新娘进入洞房后,仪式也是一系列的。
首先是坐帐,亦称“坐福”,新郎新娘双双坐在洞房的炕沿上或床上,新郎将自己的左衣襟压在新娘的右衣襟上,表示男人应该压倒女人一头。还要撒喜果于帐中,称为“撒帐”,一般所撒的物品有枣、栗子、花生等,利用谐音表示“早立子”、“花着生”。
接着的节目就是吃子孙饽饽,子孙饽饽是送亲太太从女家带来的。吃过子孙饽饽,又吃长寿面,长寿面是由男家准备的,取“子孙万代,长生不老”的意思。然后是“合卺”酒,又称交杯酒。用一条红线绳子,两头各系一只酒杯,新郎新娘各饮半杯,再交换杯子喝尽杯中酒。交杯酒礼是在洞房之内举行,然在大厅里又摆一桌酒席,俗语叫“团圆饭”,席间新郎新娘坐上座,其他宾客均坐陪座,表示从此成为一家一姓。
“闹洞房”习俗古已有之,自两汉以来一直盛行不衰。闹洞房除逗乐之外,还有其他意义,比如把洞房闹得热闹红火,驱除冷清之感,增加新婚的欢乐气氛,因而有些地方又称“暖房”;旧时男女结合多经人介绍,彼此并不熟知,闹洞房能够让他们消除拘谨。
在现代的中式婚礼里,喝交杯酒和闹洞房的习俗基本上保留了下来,但都挪到了婚礼仪式当中,比如婚礼游戏就是闹洞房习俗的沿袭与演变。
三、古代婚礼要准备的东西
1、花轿:花轿成为传统婚礼的核心部分是从南宋开始的。分四人抬、八人抬二种。又有龙轿、凤轿之分。轿身红幔翠盖,上面插龙凤呈祥,四角挂着丝穗,有钱人家娶亲为五乘轿,花轿三乘,娶亲去的路上迎亲太太坐一乘,其余二乘由压轿男童坐,迎回时新娘、迎亲、送亲各坐一乘;另有二乘蓝(或绿)轿,用蓝呢子围盖,上面插铜顶,由新郎、伴郎各坐一乘。
2、旗锣伞扇:在迎亲队伍之中,花轿之前。令整个迎亲仪式热闹、壮观。
3、鞭炮:迎亲礼车在行列途中,应一路燃放鞭炮表示庆贺。
4、火盆:放置于大门口的一盆火,让新娘跨过去,寓意婚后的日子红红火火。
5、盖头:古时新娘身着凤冠霞帔的同时都用红布盖头,以遮羞避邪,红色取吉祥之意。这块盖头要入洞房时由新郎揭开。
6、秤杆:入洞房后,新郎用秤杆挑去新娘的红盖头,取意“称心如意”。
7、马鞍:鞍”“安”同声,取其“平安”长久之意。多放于入洞房洞房门槛上,让新娘跨,表示新娘跨马鞍,一世保平安。当新娘前脚迈入门槛,后脚抬起还没有落下的时候,需要上有父母、下有子女的“全福人”把马鞍抽掉,正好符合了“烈女不嫁二夫,好马不配双鞍”的意思。
天地桌:多放院中,桌上放大斗、尺子、剪子、镜子、算盘、秤称“六证”。意为“六证”可知家里粮有多少、布有多少、衣服好坏、容貌怎样、账目清否、东西轻重等。民间讲只有“三媒六证”才表示新婚合理合法。等到吉时,举行结婚典礼,俗称“拜天地”,由司仪主持。一拜天地、二拜祖先、三拜高堂,最后夫妻交拜。
8、花烛:在婚礼中使用大红色的成对蜡烛,点燃于厅堂及洞房之内。因其上多有金银龙凤彩饰,故称“花烛”。
随着时代的变迁,各地风俗习惯不同,也形成的很大差异性,小编看过古代的结婚习俗流程后感觉到很传统很讲究。这就是传统文化中魅力之处。
何为“娶”?谈谈古代婚俗文化的嬗变,其发展历程是怎样的?
中国的传统婚俗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从原始初民的粗犷"开放",到封建社会的僵化封闭,形成一套完整体系,从中折射出中华民族深层的文化心理。
汉字是中华民族文化的载体,华夏文明能够生生不息,汉字功不可没。因而,汉字和古代文化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在古代婚姻进行中有一个字是必不可少的,那就是"娶",这是个会意字,很直白的分为"取女",取彼之女为我之妇。
但是怎么"取",这就涉及到一整套的婚俗文化体系,与中国古代婚俗的产生和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
一、何为"娶"
汉字的方块形状给人产生一种强烈视觉感受,并且形和意之间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和关联性。
"娶"字《说文解字》指出,"取妇也,从女从取"。
这里频繁出现的"取"字又是什么来历呢?
还得看《说文解字》,取是捕取的意思,《周礼》进一步解释是取左耳,就是古代人在捕获野兽或者敌人时把他们的左耳割下来,这根本就是一个战争术语。
"取"为强制行动,必诉诸武力,故引申为夺取,攻取,据为己有。结婚是如此喜庆的事情,古人为什么用了这样一个血腥的字眼呢?
原来那时存在"劫夺婚"。这是一种通过武力进行强制性劫夺女人,进而实现成婚目标的婚娶方式。
主要发生在部落或氏族战争中,敌对势力的妇女成为掠夺的对象。那时还曾经发生过将娶亲的人误认作匪寇的事情,可见当时抢婚之时肯定是全副武装,抢婚之事多么频繁地发生。
有学者曾言,"取女,抢女也。"在汉以前的文献中"娶"仍写作"取",从两个字的通用可以看出,娶女在古代确为一种武力抢夺。
我们从"取"和"娶"的字型可以看出当时割取左耳的残酷事实,可以推测在造字之初,娶妻是一件多么让人"惊恐"的事情。
但是经过几千年的演变,到现代娶妻则变成人生大喜之一,中国古代婚俗的演化和曲折进化,其中的风云变化、悲喜交加,让人瞠目结舌让人眼界大开。
二、古代婚姻形态的起承转合
随着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进程,原始的生殖繁衍逐渐烙上了文明的印记而发展成婚姻,并形成特定的、礼仪与习俗。从原始社会起,可以看到中国的婚姻形态分为以下几种:
1原始社会时期的婚姻形态
首先是原始群婚。就是整个原始部落中的男女互相间都为夫妻,生下的孩子只知母亲不知父亲,是原始社会初期的婚姻家庭形式。这种婚姻制度存在于旧石器时代之前。
其次是血族群婚。在部落人群内进行了初次划分,规矩是凡属同一辈分的男女互为夫妻关系,即使是同胞兄弟姐妹也不例外。新石器时代初期之前是这种婚制,此时婚姻进入族内婚状态。
其三是血族婚。禁止本氏族内兄弟姐妹通婚,这种婚姻形态主要是不同氏族的兄弟姐妹通婚,形成于母系氏族社会。
其四是对偶婚。一个男子(女子)开始有一个相对固定的、主要的配偶,同时允许有多个不固定配偶。婚姻形式开始出现相对稳定的形式。
其五是单偶婚。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工具等财富逐渐变成家庭拥有,这一切使单偶婚成为适应社会发展的婚姻形态。此时,男女之间产生爱情的萌芽,人类社会有了文明的迹象。
随着社会的发展,原始社会的婚姻制度从形式上逐渐由男从女居发展为女从男居,内容上从无意识男女杂游走向有意识的男女结合。
2奴隶社会的婚姻形态
此时男子在家庭中的权利日益增强,妇女沦为家庭奴隶。这个阶段主要有两种婚姻表现形式。
一个是"转房婚",即寡妇改嫁给原夫亲属。
主要是男子在父亲死后可以娶庶母;或者可以娶寡嫂或寡居的婶母。
一个是"媵妾"婚,也可称为嫡妾婚制,妻分嫡妾,其所生子女也有嫡妾之别。这是一夫多妻制的变形。封建帝王的后妃制就源于这种婚制。
3封建社会的婚姻形态
封建制和奴隶制婚姻关系本质是一样的。但是改礼为法,使婚姻关系通过法律和制度加以强化和保护。
这个时期主要实行娶婚。男女通过聘的程序进行娶嫁。主要内容不外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聘约或聘财。
西周时出现聘娶婚,春秋战国之后,聘娶婚在中国普遍流行。这时在民间还有一种童养婚,童养婚是女方在童年时即被男方收养,长大后成亲。
另外还有典雇婚和赠赐婚。典雇婚多是家境贫困的丈夫,为生活考虑将妻子典雇给他人作妻妾的临时性婚姻形式,民间俗称"借妻生子",以孩子出生为截止时限。
赠赐婚是指帝王或其他人将所拥有的女子赠或赐给别人为妻的婚烟形式。封建时期民族间的和亲也属于这种婚姻形式。
中国从原始社会走向封建社会的时期,也是中国古代婚俗文化从野蛮走向文明的历程。
三、古代婚俗文化的精神要素
作为一种文化形式,婚俗文化从不同程度上反映出中国人的某些社会观念。
1婚姻观念的嬗变
中国传统文化意义上的择偶观、贞操观念和生育观念逐步形成。
首先是门当户对观念一直盛行不衰。特别是魏晋南北朝"上品无寒门, 下品无士卒"时期,"门第高下"成为婚姻唯一的标准。
第二种门当户对是指权财结合。地位较低的人家可以用雄厚的财力求得和上品人家的通婚,双方各取所需。此时"财聘厚薄"成为一个可选的婚姻标准。
第三种是郎才女貌。男子惟"才",女子重"貌",这算一种另类的门当户对,此时"才""貌"成为价值评判的标准。在中国传统婚俗文化中,才子配佳人最是让人认可和称赞。
其次是贞操观念的严格化。这里主要指性道德观念。封建社会最重贞操观念,女子从小就受家庭训教,社会上还有一系列规范其言行。
除了婚前婚后要守洁之外,寡妇也要守洁,宋以前再婚是被允许的。 但是自宋朝开始提倡"饿死事小, 失洁事大"的风俗,女性的贞操被提高到令人恐怖的高度,寡妇也不能置身事外。
其三是生育观念的至高性。中国传统家庭伦理崇尚子孙满堂,多子多福。这里包括两个意思: 多生子还要生儿子。
传宗接代在古代受重视的程度高于其他要求,为了传宗接代,允许典雇妻子,允许休妻,允许娶妾,甚至寡妇也可以放弃名节。
2礼法结合的宗法礼制观念
奴隶社会是礼治社会,实行宗法制度,确认以"三纲五常"为核心的礼制规范,并要求"夫为妻纲"。
而封建统治者则开始使用法律武器,用"户律"、"婚姻"之类的法律来约束婚姻关系,并且继续沿袭有利于自己的宗法观念。
他们的策略是以宗法观念为指导思想,用法律的形式统治人、约束人。古代传统婚俗文化主要包括婚前"六礼"。依次为"纳采"、"问名"、"纳吉"、"纳徵"、"请期"、"亲迎"。
正婚礼俗主要有拜堂、、脱服等。婚后礼俗分为成妇礼和成婿礼。除了这些传统的习俗外,还有很多的婚姻杂俗和婚礼禁忌,繁文多不胜数。
中国古代的治理体系是礼法合治,反映在婚姻关系方面尤其明显。婚俗法律关系大都由礼制规范所约束、所调整,可以看作是条文化的礼,或礼化的法律。
依礼"夫为妻纲"。于是法律规定,妻必须对丈夫绝对保持贞操,稍有越规,即要遭到严厉惩罚。
依礼婚姻的目的是"传宗接代"。法律据此规定,包办买卖婚姻合法,家长对子孙婚姻有绝对权威,男女若自由结合为"淫奔",会受到严格制裁。
依礼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法律据此承认一夫多妻妾为合法。依礼父母丧守制三年。法律规定,不能提前脱掉丧服,不能嫁女娶妇,甚至在这三年里生孩子的也有罪。
可见, 有关婚姻家庭关系的法律规定,大都来源于礼制规范。本来是一些行为规范写在礼书中,却被纳入法典,赋予国家强制力。传统婚俗就这样被礼和法同时管制着。
四、小结
作为世界上唯一的方块形的汉字因其表意的独特性,在很多从"女"部首,如"妻、妾、妇"等字里也都能看到古代婚姻文化的某个侧影,进而折射出中国某个特定时期的婚俗文化。
婚俗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大一统国家形式下,表现为传统源远流长,虽形式繁杂多样,但特点却不尽相同。
人类从古至今,婚俗文化经历了蒙昧时代到封建社会的群婚杂居、知母不知父、任意赠送抢夺到夫为妻纲的一夫多妻等多种模式.
直至当代的一夫一妻制,这些都是与当时的社会历史条件,特别是经济条件相联系,并互为表里的。
古代婚俗文化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古代婚俗文化的优缺点、古代婚俗文化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