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各位分享陕北的风俗文化的知识,其中也会对陕北地域风俗的资料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
陕北风俗习惯有哪些
住窑洞,睡火炕, 骑毛驴,吃杂粮,白头巾,缅裤裆,红腰带,嗓门亮,走山路,脚力壮,做女红,绣活强,十几岁,搞对象,浪三浪,家丁旺,阳坡地,拉家长,说土地,道牛羊,赞后生,夸婆娘,夏日短, 秋风凉,冬天冷,春种忙,黄沙起,半年扬,老风俗,渐改良,建家园,出力量,稻麦熟,林果香,看陕北,好风光。
一、衣、食、住
“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衣、食、住以及其它东西”。要本世纪六十年代以前,陕北乡民的基本服饰是头扎白羊肚手巾,身着光板老羊皮袄和大裆裤,内着白褂子、红裹肚,脚蹬千层布底鞋,有的头戴毡帽、腿裹裹腿,脚穿毡靴,这些均反映了在陕北较为寒冷的气候条件下,人们从事农耕、游牧等不同生计活动的需要,以及历史上各游牧民族、农耕民族服饰文化的相互影响与继承。
《汉书·匈奴传》载匈奴服饰:“自君王以下,盛食畜肉,衣其皮革,被方向旃裘”。《旧唐书·党项传》载党项服饰:“男女并衣裘褐、仍披大毯”。大裆裤、裹腿、头上扎羊肚手巾显然是由游牧民族服饰演化而来。
陕北人的饮食烹饪习惯以熬食为主,其中手抓羊肉、风干羊肉、羊杂碎、腌酸菜、大烩菜、熬豆角、熬土豆、炸油糕、油馍馍、煎饼、荞剁面、荞面圪坨等历史上有名的地方传统风味小吃,多与在陕北居住的游牧民族饮食习惯有关。如炒米、炒面、奶茶、奶酪,就与蒙族习惯相同。
陕北人还喜欢散生葱、蒜、韭菜等来调味,这与契丹、女真及其后满族的饮食习惯传入有关联。与中原地区的饮食习惯比较,陕北人的传统肉食以羊肉、鸡肉为主,极少食用马、骡、驴等大牲畜肉,鱼类食物也很难在传统食谱中找到,只是近代才开始在城市居民中普及。
旧时陕北人多穴居陋处,有浓厚的原始遗风。窑洞是自古以为最具陕北民居的代表性的建筑,陕北有半地穴式土窑洞,有秦汉以扣的崖面式土窑洞和明代后期开始的青砖窑洞,稍富裕者,用石头或砖砌成窑面(俗称接口子石窑)。
更富裕者,则整体全用砖、石加工砌成,门在用细凿凿出石面,或用水磨砖砌合,窑前再加穿廊和抱厦,颇为实用、壮观,窑上门窗加工或各种纹样图案,增加美感。更有少数极富人家,将空洞建筑与庭院建筑结合,门前蹲石狮,大门修门楼,门内有照壁、厢房,庭院分为二进、三进、三院、五院多种,与正窑、下院松成和谐有序的整体结构,极尽洞居室之实用、华美。
窑洞是最具陕北特色的民居文化现象,其建筑就地取材,依山傍势,冬暖夏凉,充分显示出与自然、周围环境的和谐、统一,体现了陕北民众平和、宁静、现实的审美心态。
二、生育、婚姻、丧葬
陕北许多群众在生育观念上,喜多生且贵子轻女。这是由陕北很长一段历史时期的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地广人稀、家庭劳动力多寡在社会生活中具有重要的影响决定的,也是人类重视生命的自我延续,重视家庭、繁衍与兴旺的封建传统观念一脉相承的。
陕北许多地区在育婴过程中留有“睡扁头”的旧习,以罂儿的后脑部枕骨睡扁平为美,该习惯与中原地区迥异,而与满族祖先慎人与女真人一直延续下来的习俗有关。
陕北还有给孩子“保锁”的乡俗,认为娃娃三魂六魄不全,为了消灾免难,平平安安,便请法师或道士给娃娃“保锁”。保锁有固定的法事议程,锁一般为银锁,锁上还配有七彩丝线和神符纸条,等娃娃长到12岁时,认为魂魄已全,再请原法师来开锁,即给被保锁的孩子举行解锁过关仪式,这显然与萨满教在陕北的长期流行有关。
婚俗在陕习俗文化中占有重要位置,同一切事物的发生、发展一样,婚姻礼俗也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过程。
奴隶社会时期,陕北存在“群婚”、“收继婚”、“服役婚”、“转房婚”等婚姻现象,这在有关历史资料中均有反映。进入封建社会中叶,受汉族礼教先进文化的影响,陕北地区各民族普遍进入一夫一妻制的婚姻形态(少数富有者除外),婚姻礼俗大同小异,与近世个仿。但还是较多保留了原始、愚昧的一些婚姻观念和游不知所牧民族的某些婚俗习惯。
陕北人择亲时非常注重门户,即看清其家族有无狐臭史,认为“穷不扎根臭扎根”。其次,重视人气及对方家庭社会上的威信。再次,重视生辰八字,有“男犯妻家三十六,女犯婆家一世穷”之说法。另外,还讲究妗子不做婆,即使姨姨、姑姑做婆也不好,有“姨姨做婆,刀剪相磨”、“姑姑做婆,一世不和”之说。至于同族是决不可成婚的,因鲜有近亲成亲。再加上陕北各各族杂居共处,使陕北人种优化,所以陕北人大多身高强健,仪表俊美。
婚嫁无论贫富都有比较完整的聘娶程序,将中原地区古之六礼(纳采、问名、纳吉、纳徵、请期、亲迎)简约为“放话”、“定亲”、“娶亲 ”三道程序。婚仪则有繁有简,还有闹房、听房之俗。婚后还有“会亲”(相当古之“归宁”)等议程。
在经济贫困的乡间,婚聘所需财礼颇重,形成事实上的买卖婚姻,换婚现象至今时有发生,而且婚礼往往受社会落后观念的制约,大办、奢办造成不必要的靡费和负担。
陕北的丧葬习俗也颇具特点,具有普遍性。传统性议程受到社会普遍遵从,这是因为人们不仅把死亡看成为一个生物性事件,同时也看成是一件社会性的事件,就其本制裁而言,一个区域丧葬习俗背后展现的仍然是该区域的人文内涵。
丧葬可分为葬式和丧礼两部分。陕北地区的葬式普遍衽木棺土葬(个别不特殊死亡者例外)。古时游牧民族的火葬、野葬、树葬在陕北多不采用。土葬多采用横穴葬,即从地面下挖而形成土坑,再横向掏挖形成洞室墓,其形制和结构因时代和墓主身份而异,有土室、砖室、石室、亦有土坑直接掩埋等。东汉时期,石室墓葬在富裕地主、贵族阶层特别盛行
。陕北无定河流域一带出土了大量东汉墓葬画像石,画像石的制作极耗工时与财力,它在反映当时陕北社会生产、社会精神风貌以及人们对生存与死亡的社会观念的同时,也证明了当时厚葬习俗之普遍。近代,厚葬之俗虽日渐式微,但遗风犹存,特别是在经济贫困地区,薄养厚葬的陋习还颇为深固。
陕北地区各家族一般都有家族墓地(俗称祖坟),按血缘辈份从上到下依次竖排,同辈则横排,至少满三代以上方可新立坟地。陪葬物品多为生活用品之物及死者生前喜欢的物件,还有“毁器”之俗,即把陪葬品毁坏后随死者一起埋葬。所有这一切都反映了人们对阴间鬼界极为复杂的文化心态,相信阴间的存在,人有灵魂,甚至物体也有灵魂,也可解释为是原始愚昧的陪殉习俗消退后,对死者寄托悲痛、留恋情感的一种适度表示。
丧礼是殡殓者,举办丧事,居丧祭奠各种仪式有关的礼节。在陕北,由于各民族间交往密切,丧礼形式相互影响,各地情况略有异同,但仍以汉族丧礼习俗为主,并夹杂一些游牧民族的固有习俗。
区域习俗文化特点的研究,是区域文化特点研究中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只有对陕北习俗文化的特点作出明智的认识,才能从更深层次上,更细微地认识陕北文化的内在本质。
陕北的习俗文化,是陕北人在社会生活过程中长期生活实际的积累,各种习俗事象,无不受当时社会环境的历史条件的制约。在时代发展序列中,每一代都在前辈所创造、积累的社会条件基础之上从事活动,把前一代人活动的终点作为这一代人活动的起点,同时又超越前辈所创造的社会环境和诸种已形成的习惯,革故鼎新,生生不息。
每一代居民都以自已的新创新加入到绵绵不断的历史长河中,使自身的生存环境和文化积累不断变异、更新。正是这种历史进程,真实地记载、反映了陕北地区民众生活的精神风貌和观念态势,显现了陕北地域习俗多元性特征,使得陕北区域文化为之丰富、充实,并充满了个性。
陕北民俗
陕北民风习俗:
1、转九曲
“转九曲”民间也称“转灯”,它属于一种民间风俗性祭祀活动,人们为得是求神灵保佑,在一年内驱逐邪魔,消灾免难,人畜平安,五谷丰登,安宁健康,幸福美好。
转灯一般设在正月十五元宵之夜进行,部分村庄也有固定日子,如正月初五、初七、初八、十三等,也有不少村庄在正月闹起秧歌后,或外村秧歌队进行慰问之时,随便进行,没有固定日期。
2、妇女习俗
以前受“男尊女卑”的传统观念,在陕北男主外,女主内的风俗习惯已根深蒂固。
改革开放以后妇女得到彻底性解放,男女平等,妇女能顶半边天。关于禁忌,有的逐渐被抛弃破除,有的被纳入精神文明的行列继续沿用。
3、民俗与红枣
红枣是陕北的一大特产,主要分布在陕北的黄河沿岸和无定河下游地区,它栽培简单,适应性强,结果早,见效快而又耐旱,民间有“天旱收葛针”之说。红枣的营养价值和食用价值也特别高,被人们称为“果中之王”,是人们延年益寿的营养补品;度荒充饥的救命食品;馈赠亲朋的美好佳品。
随着改革开放的潮流,商品经济的发展,枣乡人民经过多年的论证,引技术、进设备、走上红枣产业化的新路子,以红枣为原料加工成的蜜枣、熏枣、酒枣、烤枣、滩枣、香酥枣、豆沙枣、紫晶枣、枣酒及枣汁等,产品畅销不衰,并在各地大中城市拥有了广阔的市场,深受广大消费者的欢迎,大大提高了经济效益,广大枣农靠红枣过上了红火美好的日子。
陕北的清涧1995年还被国家农业部、林业部等单位正式命名为中国红枣之乡。
4、民俗与毛驴
提起毛驴人人皆知,特别是佳县米脂驴驰名各地。
毛驴是陕北农村中一种普遍的生产和交通运输工具之一,陕北人祖祖辈辈都离不开它,不管其历史追溯到什么时期,它对人类做出的贡献是甚大的。
总之,毛驴在生产习俗和人们的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所以农民都愿养它。
5、民俗与信仰
信仰是对某种宗教主义的极度崇拜和尊重,相信并崇拜超超自然的神灵,是支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的自然力量和社会力量,在人们头脑中折射、虚幻的反映,并之为行动的准则,也是社会意识形态之一。
在日常生活中,动物的异常活动,天气的反常的现象,这一切分别是由动物的生活规律和自然条件的变换所引起。但在过去落后的年代里,人们往往误认为这某种异常的出现,是某种事情凶吉的前兆,是神鬼对人凶吉的警告和启示。所以某些人利用这种异常现象的出现,用它来偏财诈钱,欺骗人们。在科学发达的今天,经过科学家们的深解细研,对此类的变化有着科学的论证。陕北的信仰和禁忌其多甚广,随着俩个文明的不断发展,流传在民间的部分信仰已被逐渐破除,部分已被纳入人们的生活之中已成风俗。
6、修庙会
过去的陕北因受天灾人祸的侵袭,人们普遍崇拜神灵,所以各地普遍修起了许多庙宇,据有关资料统计目前平均每个村庄拥有庙宇两座,有的修建的还特别豪华。
修庙宇首先由会长提议,并召集全体村民商量通过后在选好的地址上,请阴阳先生通过摆罗盘、定方位,然后选择个黄道吉日方可动工。
7、庙会
古老的陕北因自然条件恶劣,天灾时有发生,加之人祸并举,几乎把老百姓推进了地狱之门,所以,饱受多灾多难折磨,过着贫穷痛苦的老百姓出于崇拜、相信超自然神灵的强欲心理活动,利用宗教这一民族信仰,在各地修建起大大小小不通的庙宇,如玉帝庙、观音庙、老爷庙、娘娘庙、财神庙、龙王庙、山神庙等等,这些不仅历史悠久,其规模也盛大,目前有的还没国家及省市县列入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如延安的清凉山、佳县的白云山、榆林的青云山、神木的二郎山、镇川的黑龙潭等多不可举,求神灵保佑期盼过上一个家庭平安、吃穿有余、安居乐业的美好幸福生活,然而千百年来在各地逐渐形成了一种庙会文化。
8、抽签打卦
庙堂内的神像默默无言,享受着人们的敬奉的香烟,钱财,可是人们要知道神灵提示的吉凶、福祸就须到神像前抽签问卦。
抽签:签用竹竿制成扁状形,并刻上有上上、大吉、中平、中下、下下等字和签号,然后装入签筒。抽签时香客首先跪在神像前,点香、烧裱后,叙述抽签原因后,短期签筒缓缓地摇动,反复几次,最后跳出来一根签来,然后根据签号到签谱查阅此签的内容方可得知神灵给你的“提示”,有事因签没抽好重新抽一签直至理想为止,不过最多抽三签。签各庙有各庙的签,其数量也不同,内容也不一样。
卦:卦是用柏木制成,长约五至六寸,粗一寸左右,按乾、坎、垠、震、簨、离、坤、兑八卦排列,制成八面,上面分别写上具体内容,当然各庙又有各庙的卦。
抽签、问卦,源远流长,至今在陕北的各个庙会上盛行不衰,求子治病、升官谋望、家寨行人、经商婚姻、祈雨赐福等等,都要抽签问卦。
9、戏俗
提起唱戏,对于每个善被人来说都十分感兴趣,无论男女老少都特别爱看,不光在戏场里看,在家里端着饭碗就电视里播放的还放不过去,老年的那古典戏久看不厌,年轻的那年代时管不烦,被称“戏迷”绰号的随处可见,到处都有。
陕北的戏剧种类也很多,大戏有秦腔和晋剧两种,基本都是古典的,演这种戏需演职人员较多,而服装道具也复杂,表演艺术较难,一般只有大戏班才能完成;而小戏却很多,基本上都是现代的,有道情、眉户、秧歌剧、婉婉腕、小品、二人台、三句半、快板等等,演这些剧目演职人员较少,服装道具简单,表演艺术容易,除了大戏班演一两台综合性文艺晚会外,大都由小型的戏班在演。
10、贴倒福
福是衣丰食足,美好欢乐,和睦团结的象征。多余人们在过年时家家户户都会在见方的大红纸上写几张或在市场上买几张大大的福字颠倒贴在门窗或窑内的墙壁上。相传把福字贴倒了,就寓意“福到了”。
倒贴福已成为中华民族恩华的又一景观,同时也符合我们民族期盼吉祥如意的心理状态,深受国人的喜爱,所以一直沿袭至今,久盛不衰。
11、行吃
提起“行吃”(讨饭)这个话题,大家便会说那是家里太穷的结果,事实并非如此,我所说的行吃和社会上那些行吃的表面形式基本一样,而含义却大大不同,这也是千百年来流传下的一种民俗。
之前人们处于唯心主义的想法,把孩子的生死存亡交个上帝保佑,部分贵族的娃娃等长到三四岁的时候在大人的引导下到别家“行吃”直到十二岁的时候。
12、破土
“修窑盖房,一世最忙”。当你选择好合适的地方需要修窑盖房时,首先请风水先生(阴阳)通过“罗盘”(指南针)的方式来定方看向,看是否能修造,如能并在动土修造的这一天,主人要带香裱,祭食,祭酒到所选好的地方点香、烧裱、供祭食、叩头祭祀,向当地土神告知,将要在此动工修造,求神灵在今后的修造的日子里,保佑人畜平安、顺心顺意,然后就可以动工了。这种流传千百年的风俗习惯人们称为“破土”。
另外,在丧俗中,打坟墓之前也要举行同样的仪式,也叫“破土”。
13、献土
献土,民俗又称“安土神”。而土神,民间又称是“家神”,它的“人物”是保佑这家人的平安,若这家人万一有什么灾难,就是靠土神来“搭救”,所以人们对新修的住宅,或是住了多年的旧居都要举行安土神仪式。
安土神是有一定的时间,是借助土神还位时才能举行。
有关陕北的风俗
陕北的习俗是陕北人在社会生活中长期形成的社会风俗与社会生活习惯,是陕北文化系统结构中最重基本的要素之一,是陕北文化的一个独特组成部分。
一、衣、食、住
上世纪六十年代以前,陕北乡民的基本服饰是头扎白羊肚手巾,身着光板老羊皮袄和大裆裤,内着白褂子、红裹肚,脚蹬千层布底鞋,有的头戴毡帽、腿裹裹腿,脚穿毡靴,这些均反映了在陕北较为寒冷的气候条件下,人们从事农耕、游牧等不同生计活动的需要,以及历史上各游牧民族、农耕民族服饰文化的相互影响与继承。《汉书·匈奴传》载匈奴服饰:“自君王以下,盛食畜肉,衣其皮革,被方向旃裘”。《旧唐书·党项传》载党项服饰:“男女并衣裘褐、仍披大毯”。大裆裤、裹腿、头上扎羊肚手巾显然是由游牧民族服饰演化而来。
陕北人的饮食烹饪习惯以熬食为主,其中手抓羊肉、风干羊肉、羊杂碎、腌酸菜、大烩菜、熬豆角、熬土豆、炸油糕、油馍馍、煎饼、荞剁面、荞面圪坨等历史上有名的地方传统风味小吃,多与在陕北居住的游牧民族饮食习惯有关。如炒米、炒面、奶茶、奶酪,就与蒙族习惯相同。陕北人还喜欢散生葱、蒜、韭菜等来调味,这与契丹、女真及其后满族的饮食习惯传入有关联。与中原地区的饮食习惯比较,陕北人的传统肉食以羊肉、鸡肉为主,极少食用马、骡、驴等大牲畜肉,鱼类食物也很难在传统食谱中找到,只是近代才开始在城市居民中普及。
旧时陕北人多穴居陋处,有浓厚的原始遗风。窑洞是自古以为最具陕北民居的代表性的建筑,陕北有半地穴式土窑洞,有秦汉以扣的崖面式土窑洞和明代后期开始的青砖窑洞,稍富裕者,用石头或砖砌成窑面(俗称接口子石窑)。更富裕者,则整体全用砖、石加工砌成,门在用细凿凿出石面,或用水磨砖砌合,窑前再加穿廊和抱厦,颇为实用、壮观,窑上门窗加工或各种纹样图案,增加美感。更有少数极富人家,将空洞建筑与庭院建筑结合,门前蹲石狮,大门修门楼,门内有照壁、厢房,庭院分为二进、三进、三院、五院多种,与正窑、下院松成和谐有序的整体结构,极尽洞居室之实用、华美。
窑洞是最具陕北特色的民居文化现象,其建筑就地取材,依山傍势,冬暖夏凉,充分显示出与自然、周围环境的和谐、统一,体现了陕北民众平和、宁静、现实的审美心态。
二、生育、婚姻、丧葬
陕北许多群众在生育观念上,喜多生且贵子轻女。这是由陕北很长一段历史时期的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地广人稀、家庭劳动力多寡在社会生活中具有重要的影响决定的,也是人类重视生命的自我延续,重视家庭、繁衍与兴旺的封建传统观念一脉相承的。
陕北许多地区在育婴过程中留有“睡扁头”的旧习,以罂儿的后脑部枕骨睡扁平为美,该习惯与中原地区迥异,而与满族祖先慎人与女真人一直延续下来的习俗有关。
陕北还有给孩子“保锁”的乡俗,认为娃娃三魂六魄不全,为了消灾免难,平平安安,便请法师或道士给娃娃“保锁”。保锁有固定的法事议程,锁一般为银锁,锁上还配有七彩丝线和神符纸条,等娃娃长到12岁时,认为魂魄已全,再请原法师来开锁,即给被保锁的孩子举行解锁过关仪式,这显然与萨满教在陕北的长期流行有关。
婚俗在陕习俗文化中占有重要位置,同一切事物的发生、发展一样,婚姻礼俗也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过程。
奴隶社会时期,陕北存在“群婚”、“收继婚”、“服役婚”、“转房婚”等婚姻现象,这在有关历史资料中均有反映。进入封建社会中叶,受汉族礼教先进文化的影响,陕北地区各民族普遍进入一夫一妻制的婚姻形态(少数富有者除外),婚姻礼俗大同小异,与近世个仿。但还是较多保留了原始、愚昧的一些婚姻观念和游不知所牧民族的某些婚俗习惯。
陕北人择亲时非常注重门户,即看清其家族有无狐臭史,认为“穷不扎根臭扎根”。其次,重视人气及对方家庭社会上的威信。再次,重视生辰八字,有“男犯妻家三十六,女犯婆家一世穷”之说法。另外,还讲究妗子不做婆,即使姨姨、姑姑做婆也不好,有“姨姨做婆,刀剪相磨”、“姑姑做婆,一世不和”之说。至于同族是决不可成婚的,因鲜有近亲成亲。再加上陕北各各族杂居共处,使陕北人种优化,所以陕北人大多身高强健,仪表俊美。
婚嫁无论贫富都有比较完整的聘娶程序,将中原地区古之六礼(纳采、问名、纳吉、纳徵、请期、亲迎)简约为“放话”、“定亲”、“娶亲 ”三道程序。婚仪则有繁有简,还有闹房、听房之俗。婚后还有“会亲”(相当古之“归宁”)等议程。
在经济贫困的乡间,婚聘所需财礼颇重,形成事实上的买卖婚姻,换婚现象至今时有发生,而且婚礼往往受社会落后观念的制约,大办、奢办造成不必要的靡费和负担。
陕北的丧葬习俗也颇具特点,具有普遍性。传统性议程受到社会普遍遵从,这是因为人们不仅把死亡看成为一个生物性事件,同时也看成是一件社会性的事件,就其本制裁而言,一个区域丧葬习俗背后展现的仍然是该区域的人文内涵。
丧葬可分为葬式和丧礼两部分。陕北地区的葬式普遍衽木棺土葬(个别不特殊死亡者例外)。古时游牧民族的火葬、野葬、树葬在陕北多不采用。土葬多采用横穴葬,即从地面下挖而形成土坑,再横向掏挖形成洞室墓,其形制和结构因时代和墓主身份而异,有土室、砖室、石室、亦有土坑直接掩埋等。东汉时期,石室墓葬在富裕地主、贵族阶层特别盛行。陕北无定河流域一带出土了大量东汉墓葬画像石,画像石的制作极耗工时与财力,它在反映当时陕北社会生产、社会精神风貌以及人们对生存与死亡的社会观念的同时,也证明了当时厚葬习俗之普遍。近代,厚葬之俗虽日渐式微,但遗风犹存,特别是在经济贫困地区,薄养厚葬的陋习还颇为深固。
陕北地区各家族一般都有家族墓地(俗称祖坟),按血缘辈份从上到下依次竖排,同辈则横排,至少满三代以上方可新立坟地。陪葬物品多为生活用品之物及死者生前喜欢的物件,还有“毁器”之俗,即把陪葬品毁坏后随死者一起埋葬。所有这一切都反映了人们对阴间鬼界极为复杂的文化心态,相信阴间的存在,人有灵魂,甚至物体也有灵魂,也可解释为是原始愚昧的陪殉习俗消退后,对死者寄托悲痛、留恋情感的一种适度表示。
丧礼是殡殓者,举办丧事,居丧祭奠各种仪式有关的礼节。在陕北,由于各民族间交往密切,丧礼形式相互影响,各地情况略有异同,但仍以汉族丧礼习俗为主,并夹杂一些游牧民族的固有习俗。
区域习俗文化特点的研究,是区域文化特点研究中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只有对陕北习俗文化的特点作出明智的认识,才能从更深层次上,更细微地认识陕北文化的内在本质。
陕北的习俗文化,是陕北人在社会生活过程中长期生活实际的积累,各种习俗事象,无不受当时社会环境的历史条件的制约。在时代发展序列中,每一代都在前辈所创造、积累的社会条件基础之上从事活动,把前一代人活动的终点作为这一代人活动的起点,同时又超越前辈所创造的社会环境和诸种已形成的习惯,革故鼎新,生生不息。每一代居民都以自已的新创新加入到绵绵不断的历史长河中,使自身的生存环境和文化积累不断变异、更新。
关于陕北的风俗文化和陕北地域风俗的资料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