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广州的传统文化,以及广州的传统文化有哪些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
广府文化有哪些
广府文化在各个领域中常被作为粤文化的代称。如广州话称为“粤语”,广州方言歌统称为“粤讴”;广州戏剧音乐分别称为“粤剧”、“粤曲”、“广东音乐”。
广东饮食文化体系中虽有广州菜、潮州菜、东江菜之分,但“粤菜”常用以指广州菜;广州工艺品的重要品类被称为“粤绣”、“广彩”、“广雕”等。
1、节俗婚嫁
在节日习俗上,既有对中原传统文化的传承,又有其地方的特色。在广州,有除夕花市。南汉时就已有之,到19世纪中叶,花市例定在除夕前几天举行,花木涌入城市,十里长街,市民结伴“行花街”,热闹非凡,至今越办越旺,发展到珠江三角洲的许多城市都有此俗。
番禺的飘色游艺活动,珠江三角洲各地的生菜会(取发财之谐音)、波罗诞、郑仙诞、金花诞、何仙姑诞、日娘诞、盘古王母诞、鱼花诞、田了节、龙母诞等,内容多与祭祀本地神仙以及发财致富、出航平安等主题有关。
反映了广东风俗文化的深层结构的品格。婚姻习俗上,旧时既接受了汉族的封建婚姻制度,在广州及珠江三角洲城乡,还存在不落夫家和自梳女的风俗,前者保留古越族遗风,女子出嫁后,除了年节、庆贺、吊唁等红白喜事以外,一般不回娘家,而长住夫家。
后者是一些女子为了独立谋生和摆脱封建婚姻的束缚而宣布自梳,终生不嫁。这种婚俗,既是古老婚俗的变异,又具有个性解放的色彩。建国后。
2、饮食风俗
广州的饮食文化享誉海内外。粤菜是我国的四大菜系之一,其特点是善于在模仿中创新,用料广博,选料珍奇,配料精巧,做工考究,讲究“镬气”,注重形象,品种繁多,五味俱全,浓淡适宜。
粤菜善于博采众长,根据广州的气候、物产条件进行改造,体现了岭南文化融通善变的韵味。粤菜中,飞禽走兽、山珍海味、野菜山花,皆可入肴。
着名的“龙虎斗”、“菊花三蛇羹”、“上汤焖禾花雀”、“红烧果子狸”、“瓦钵炖禾虫”、“开煲狗肉”、“粗盐焗乳鸽”,成为公认的美味佳肴。
鸡的菜款既多又可口,更显粤菜的制作功夫。广式饮菜,兴起于19世纪末的广州,至20世纪二三十年代大众化茶楼兴起,渐而蔚成风习,扩展至珠江三角洲城镇及西、北江流域沿江城镇。
茶楼的点心精美而又丰富,常见的如蛋挞、蛋盏、蛋散、干蒸、烧买以及各类粥品。改革开放以后,引进许多西点,使食品更为新潮、精美。
3、戏曲音乐
粤剧以粤方言演唱,是广东流行最广、影响最大的地方戏曲剧种。粤剧是由多种外来戏曲声腔和本地土戏、民间说唱艺术不断融合而形成、发展起来的。以后又在伴奏乐器上大胆采用了一些西洋乐器,大大
增强了烘托唱腔和戏剧动作的效果。20世纪三四十年代,着名粤剧演员有被称为“粤剧四大家”的薛觉先、马师曾、白驹荣、廖侠怀等。红线女所创的“红腔”近半个世纪以来影响最大。以粤语演唱的曲艺品种,有粤曲、木鱼歌、龙舟歌、南音和粤讴等。
广东音乐是产生、流传和发展于珠江三角洲一带以及粤西广府方言区的纯器乐演奏的民间音乐。
19世纪60年代起,严老烈等代表性人物,运用带规律性的使用装饰音和“加花”的旋律发展法创作改编出《旱天雷》、《倒垂帘》、《连环扣》、《饿马摇铃》、《雨打芭蕉》等有独特风格和地方色彩的着名乐曲,标志着广东音乐作为乐种的形成。佛山是“南国红豆”粤剧的发源地。
4、美术工艺
广东画坛从明清起有较大发展,人才辈出,风格独特,技法纷呈,求新求变。其代表人物有:南海林良的写意花鸟,东莞张穆着称画马,新会高俨擅长山水,顺德黎简诗书画皆绝,顺德苏六朋、苏仁山尤擅人物,番禺居巢、居廉工花卉草虫,重视取法自然,创造了“撞水”、“撞彩”技法。
20世纪初,在广东产生了“岭南画派”,其创始人高剑父、高奇峰、陈树人均为番禺人。他们主张以倡导艺术革命,建立现代国画为宗旨;以折衷中西,融会古今为途径;以形种兼备、雅俗共赏为审美标准;以兼工带写,彩墨并重为艺术手法。
独树一帜,成为在国内外有影响的美术流派。现代,继承和发展这一画派艺术的,有方人定、黎雄才、关山月、赵少昴、杨善深等。广府民系的工艺美术,品类繁多,有的在国内外享有崇高的声誉。如肇庆端砚;广州的象牙雕刻、玉器、红木家具、积金彩瓷、朱义盛首饰和广绣等。
佛山陶瓷、木版年画、剪纸、金银铜锡箔、染色纸、狮头、彩扎灯色;新会葵扇;东莞和南海烟花炮竹以及各地在建筑装饰中的木雕、泥塑、灰塑、砖雕等,其中以端砚、粤绣、雕刻、陶瓷最具特色。佛山是中国南派武术的主要发源地,是南狮的发源地。
扩展资料
历史是一块时间琥珀。透过这块琥珀,照见广州2200多年的建城史,照见广州灿若星河的历史文化。南越王墓博物馆,封存着南越国的历史;黄埔古港,见证了广州“海上丝绸之路”沧桑;南海神庙,书写了一部中外海上贸易史。
西关大屋,广州传统建筑瑰宝,映射出昔日荣光;广州骑楼,承载了一个时代的情怀;广州沙面,记录下广州近代史与租界史……物质文化遗产举不胜举、千姿百态。
食在广州,脍不厌细,体现广府文化融通应变;粤剧艺术,美轮美奂,堪称岭南文化一朵奇葩;广东音乐,自成一格,兼具传统性与开放性;岭南画派,求新求变,重在折衷中西、融会古今;精彩广绣,形象传神,追求纹理清晰、色泽富丽……非物质文化遗产绚丽多姿、美不胜收。
广州是一块文化福地,广府文化在这里孕育、岭南文化在这里厚重、中外文化在这里交融,成就广州历史文化之博大精深,滋养着一代又一代的广州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广府文化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2200岁广州孕育广府文化 厚积岭南文化 交融中外文化
广州人的风俗习惯
1.春节期间的除夕迎春花市和元宵节,端午节, 番禺荷花节,从化、增城的荔枝节,重阳节,中国旅游艺术节暨广东欢乐节,广州国际美食节等。
2.还有每年元旦均举行的广州风情贺年缤纷大巡游,中秋节的中秋灯会,以及10月举行的广州旅游文艺会演等,为广州市这座"花城"增添了绚丽的色彩。
3.春节风俗,插桃花、摆年橘、团年饭、煮汤圆、逗利是(领红包)、行花街、开年、人日、闹元宵、游花地等;
4.其它岁时风俗,拜山(即扫墓),龙船景与斗龙船,七夕乞巧,中秋节吃月饼,重阳登高等;
5.审美风俗,舞狮子,鳌鱼舞,飘色,花市与迎春花会,春秋菊展,花舫和素馨灯饰等;
6.信仰风俗,南海神诞,天后诞,郑仙诞,金花诞,上元诞、中元诞和下元诞(合为"三元"),何仙姑诞,土地诞,观音诞,盘古王诞,华光诞,生菜会和打华光等;
7.生活风俗,饮早茶、宵夜、饮糖水、喝凉茶、喝老火靓汤、打边炉(火锅)、冬令吃狗肉等,这是广州特有的饮食文化。
扩展资料
1.不可用筷子敲打碗盆,广州人很忌讳吃饭时用筷子敲打碗盆。逢到家里请客吃饭时,尤其不可将筷子胡乱地敲打碗盆。一种经常的说法是,只有乞丐讨食时才会用筷子敲打碗盆。
还有一种说法与古代“蛊毒”传说有关。相传蛊是一种人工培养的毒虫,人将百虫放进坛里,经过多年后打开看时,必定有一个虫子把其他的虫子都吃光,这个胜利者就叫“蛊”。
用蛊的粉末放在食物里毒害他人时,就要在下毒时边念咒语边敲打碗盆,以便使蛊起作用。所以,用筷子敲打碗盆就犯忌讳。
2.上整条鱼时,应将鱼腹朝向主宾,以示尊重。一般而论,把鱼腹对着主客主要是因为鱼腹刺少,腴嫩味美。不过,这其实也有个典故。
春秋时,吴公子光(即吴王阖闾)欲杀王僚自立,伍子胥把刺客专诸推荐给公子光,但专诸平时无机会接近吴王僚。得悉僚爱吃炙鱼,专诸就去拜太和公为师。
炙鱼手艺学成后,专诸乘公子光请吴王僚到家里吃饭之机,做好一条整鱼,藏匕首于鱼腹,在上菜时,取出匕首,刺死了吴王僚,专诸也被吴王僚的侍卫杀死。自此,凡宴宾客,都需把鱼腹对着主客,以示善意。
参考资料
广州的民风民俗
目前,广州保留较好的民俗民风有广州的茶楼(凉茶)、广州的除夕花市、广州的银龙舟、广州的波罗庙会、盘古王庙等等。下面分别说明这些风土人情的特点:
1、广州的茶楼(凉茶)
凉茶是指将药性寒凉和能消解内热的中草药煎水作饮料喝,以消除夏季人体内的暑气,或冬日干燥引起的喉咙疼痛等疾患。广州的凉茶历史修久,凉茶品种甚多,有王老吉凉茶、三虎堂凉茶、黄振龙凉茶、大声公凉茶、石歧凉茶、廿四味凉茶、葫芦茶、健康凉茶、金银菊五花茶、古瓜干凉茶等;甚至连龟苓膏汤、生鱼葛菜汤、红萝卜竹蔗水等,也成为广州人喜爱的传统老牌凉茶。
最著名的王老吉凉茶,历来为广州人所推崇。
2、广州的除夕花市
那十里长街,摆满各种鲜花,任君选购。爱花惜花的广州人,络绎不绝,穿梭其中。还有“卖懒” 的少儿,招摇过市,那热闹的情景,也是非亲临现场所难以品位的。
3、广州的银龙舟
与别的地方赛龙舟不同,别的地方大多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而广州赛龙舟则是每年端午节前后广州民间的传统节日。
4、广州的波罗庙会
也有别于其他的庙会,它是为了纪念海神的诞日,庙会期间扎制的波罗鸡,更是广州所独有。
5、盘古王庙
盘古王诞是为了纪念神话传说中盘古王,位于花都的盘古王庙更是万年香火不断,远近闻名。
广州传统文化的文化起源
广州传统文化有:广东木偶戏,粤剧,南音主要三种构成。以下分别介绍一下他们的起源:
广东木偶戏
广东木偶戏,大约在元代传入。新中国成立后,木偶戏艺术得到很大发展,1956年,广州市创办广东省木偶剧团,创作出富有南国特色的木偶艺术。木偶造型精雕细刻,神采各异,传神逼真,栩栩如生。剧目有:《芙蓉仙子》,《张羽煮海》,《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哪吒闹海》,《孙悟空三调芭蕉扇》等。广东木偶剧团的木偶艺术在国内、国际上享有盛名,曾获罗马尼亚国际木偶、傀儡戏联欢节银质奖章,深得各国艺术界的赞赏。
岭南木偶表演艺术是通过富有岭南特色的木偶制作技巧、木偶的操纵技艺,结合具有地方特色的演唱和舞美设计,演绎岭南传统民间传说及各地的民间传说。木偶制作在清末就已经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在依附地方戏曲表演所制作的生旦净末丑木偶极具岭南人物的面部特征及行当特色,成为最具岭南地方特色艺术珍品。传统的岭南杖头木偶戏,各个行当的表演都具戏曲程式化的特征,操纵艺人用自身的动作和身段与木偶角色相一致,表演坐立、踱步、关目等小动作细致入微、形神具备;武打功架老练,拳打刀劈都迅猛逼真、刚劲有力。历史上民间木偶艺人都是自演自唱,音乐唱腔多采用山歌曲调、广东的粤剧曲牌、粤曲小调、汉剧等。著名传统木偶剧目《芙蓉仙子》、《孙悟空三调芭蕉扇》、《张羽煮海》被公认为“三件宝”。八音班—锣鼓柜 粤曲产生、衍变和发展的150年,大体上经过五个阶段,第一阶段即为“八音班时期”。八音班演唱粤曲始于道光初叶。当时的粤剧未能满足广大农村观众要求,便出现了以粤曲清唱为主,人数不多的八音班。19世纪中叶到本世纪初,八音班十分盛行。据清光绪三年(1877年)的不完全统计,从业人员达500多人。除为民间的喜庆、迎神等活动演唱外,还常到农村或小城镇演出,有些较小型和业余性质的八音班,将乐器放置在一个如花轿模样的大柜里,演奏时抬着柜“游行”,只奏不唱,人称锣鼓柜。
南音是用广州方言演唱的说唱形式,也是粤剧、粤曲常用曲牌,有说它是在木鱼,龙舟的基础上吸收扬州弹词(吴声)等曲种的曲调发展而成的,为了与广东以外的吴声区分,即以“南音”(南方曲调)名之,它比木鱼,龙舟的音乐性强,因而作为独立的曲种出现在舞台上的机会很多。南音的句格、声韵要求相当严整,有伴奏、有快板与过门音乐,旋律婉约优美,有着浓郁的南国地方色彩,早期的南音传唱范围多在文人雅士之中,传统作品也多是伤春怨梦之作。其中以《客途秋恨》、《叹五更》等最为流行,迄今传唱不衰。解放后则产生了《沙田夜活》等优秀作品。
粤剧是广东艺人吸纳外省入粤戏班的戏曲声腔,加以易语而歌并融进本地的歌谣、小曲而形成的剧种。明中时期,粤中各地已有乡俗子弟以戏剧为生。明嘉靖开始,出现弋阳腔、昆腔。清雍正年间,广州有“土优”演戏时唱“广腔”。及至乾隆年间,本地班艺人在佛山镇大基尾建立了同业组织琼花会馆。乾隆至道光年间,来自外省的成百个外江戏班入粤,并在广州成立粤省外江梨园会馆。本地班向外江班汲取声腔和表演的艺术养料,逐渐形成演唱梆子腔为主的演出风格。咸丰四年(1854),本地班艺人李文茂以梨园子弟为骨干,组织红巾军起义反清,清政府严禁本地班演出,艺人只得转投外江班或冒称京戏登场。同治初年,本地班再度兴起,于光绪十五年(1889)在广州成立八和会馆。本地班在这时又吸收了二簧声腔,能以梆子、二簧腔为主,兼用大腔(地方化的弋阳腔、昆腔),演出江湖十八本、新江湖十八本、大排场十八本等众多剧目。表演角色分为武生、正生、小生、小武、总生、公脚、正旦、花旦、净、丑十大行当,武打技艺是由少林武功演化而成的南派武功。演出独创的《六国大封相》时,登场百余人,花团锦簇,土音啁杂,与其他剧种迥异。早期的粤剧戏班,乘坐专门租用的“红船”沿珠江内河穿梭往返于各埠演出,故又称粤剧艺人为“红船弟子”。清末民初,广州和港澳等地陆续修建戏院,新称粤剧的本地班逐渐由农村的土舞台转到城市戏院演出,此后出现流动于大中城市之间的省港大班。为了适应城市观众和剧场演出的需要,出现了以编撰剧本为业的开戏师爷,他们新编的剧目多为华丽奇巧的生旦戏。而演出于粤西地区的下四府班,仍擅长表演武生、小武担纲的正本戏,保持着粗犷质朴的艺术特色。光绪年间陆续离乡过埠的州府班,这时更多的在海外一些国家演出。
辛亥革命(1911)前后,一些粤剧艺人受到民主革命思潮的影响,参加了孙中山倡建的同盟会的活动。社会上有人组织志士班,通过推行粤剧改良的活动,借以宣传民主革命的主张。之后受到粤剧改良风气的影响,加之需以变革求新的精神与方兴未艾的电影进行竞争,粤剧综合艺术的各种因素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剧目内容包括了古今中外的题材,新编剧数以千计。小生、小武行当从唱假嗓改唱真嗓。梆子、二簧、弋阳腔、昆腔等声腔已大异于原本的腔调,梆子、二簧腔创造了新的板式和句式,将民间流行的木鱼、南音、粤讴、板眼等歌谣曲调运用于唱腔音乐,能把多种声腔利用曲调连缀结合板式变化的方法去综合运用,还在原有的民族伴奏乐器之外增加小提琴、萨克管、吉他等西洋乐器,粤剧唱腔音乐更加变化灵活,旋律优美。表演艺术吸收了京剧的做功和北派武打,借鉴电影、话剧讲究真实和接近生活的表演方法,形成以武生、文武生、小生、正印花旦、二帮花旦、丑生为台柱的表演体制,在生、旦、丑行产生了多种流派的唱腔。二十世纪30~40年代间,粤剧舞台上群星璀璨,涌现出薛觉先、马师曾、白驹荣、廖侠怀、桂名扬的五大流派,主导着粤剧改革方向,并创作出众多的优秀曲目。舞台布景由一桌二椅到平面、立体景片以至机关布景,灯光从火水灯、大光灯发展为电灯、彩色旋转灯。
关于粤剧的产生和形成,可谓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但普遍认为,粤剧于明朝中叶开始萌芽,孕育于本地班。关于本地班来源一般来说,是引用麦啸霞所撰《广东戏剧史略》的说法,按《史略》所说:“雍正继位……,时北京名伶张五号摊手五……逃亡来粤,寄居于佛山镇大基尾……以京戏昆曲授诸红船子弟,变其组织,张其规模。创立的琼花会馆“,作为记载粤剧本地班始源,其实这是大大缩短了粤剧本地班的历史,琼花会馆也非是在雍正年间才创建[3] ,据史载,早在明代嘉靖至万历年间,在佛山、广州,本地班已建立了琼花会馆这一行业组织。经过不断发展,由弋阳腔和昆腔与广东本地流行的南音、龙舟、木鱼、粤讴、咸水歌等民间曲调以及广东器乐乐曲结合而成。直至清末民初,逐渐演变为融集南北、中外唱腔音乐,以白话演唱,从而形成具有鲜明岭南特色的地方戏剧――粤剧。粤剧有别于外省戏曲的独特之处在于,它既属于中国写意派戏剧范畴,又具有轻快流畅、新款善变的个性,享有“南国红豆”的美誉。
粤剧源自南戏,又称“大戏”或者“广东大戏”,发源于佛山[5] 。早在汉代,佛山的表演艺术已十分盛行。自明朝嘉靖年间开始在广东出现,粤剧是揉合唱念做打、乐师配乐、戏台服饰、抽象形体等等的表演艺术。是融汇明清以来流入广东的海盐腔、弋阳腔、昆山腔、梆子等诸腔并吸收珠江三角洲的民间音乐所形成的以梆子、二黄为主的我国南方一大剧种。
19世纪40年代中,粤剧已从开埠后的香港,传到东南亚的星马(新加坡、马来西亚)了。以后,星马的粤剧也颇兴盛,故新加坡有“粤剧第二故乡”之称。粤剧到了外国,西人称之为Cantonese Opera[6] 。[7] 粤剧的名称[8] ,虽在清光绪年间才出现,但其源流却可以追溯到四百多年前的明代中叶。建国以前的三十年间,粤剧基本上分为“省港大班”与“过山班”(或称“落乡班”)两大派系。
明代,南戏——弋阳腔已在广东流行,昆班、徽班及江西、湖南戏班常入粤演出。受外来的薰陶,粤人亦习演戏,继而组成本地人为主体的戏班,并过渡到本地人为全体的戏班。”为区别两者,前者被称为“外江班”,后者被称为“本地班”。清道光时,杨掌生先生认为:“广东乐部分为二:曰外江班,曰本地班”。“大抵外江班近徽班,本地班近西班,其情形局面,判然迥殊”。尽管如此,但本地班建立的初期(明代),它与外江班的区别,主要非是指声腔的迥异,而主要是指该班是由本地人组成。狭义来说,它是指本地艺人组成的专业戏班;广义来说,也可包括农民、手工业者在进行季节性演出活动而临时组成的演出团体。
究竟粤人(本地人)参加戏剧演出活动是何时开始呢?郭秉箴先生在《粤剧古今谈》一文中认为:最早见于明朝归有光编写的《庄渠遗书》,其中记录了明代正德十六年钦差魏校的谕民文告,内有“倡优隶卒之家,子弟不许妄送杜学。”“不许造唱淫曲,搬演历代帝王,讪谤古今,违者拿问”等语。郭秉箴先生认为这是广东有戏剧演出活动的最早记载,认为通过谕民文示可以反证,说明在明正德年间便有本地人参加演剧,即在距今四百多年前,广东就有演剧活动。这无疑是一个超前的发现,可是,在佛山石湾《太原霍氏族谱》内发现了比上述更超前的一个反证。即在正德年间再上溯两个皇帝的成化年间,便有佛山本地人参加戏剧演出。该族谱有如下的记载:“一年之景,元宵之灯酒,三月三之扮饰,五月五之龙舟,七月七之演戏,世俗相尚,难于禁革。……三月三扮饰,好事者,大众赁人衣服,借人首饰,或雨致湿,或造成损破,用价赔偿,此事何益。……七月七之演戏,良家子弟不宜学习其事。虽学会唱曲,与人观看,便是小辈之流,失之大体……后之子孙,遵吾明嘱。”这段霍氏仲房七世祖晚节翁家箴是写于明成化十七年(即公元一四八一年),比正德十六年(在《粤剧古今谈》一文内误为公元一五一二年,正确应为一五二一年)应提早四十年。况且,从该族谱所载:“七月七之演戏,世俗相尚”之言来分析,可以说,早在公元一四八一年前,即距今五百多年前,佛山人早就“世俗相尚”参加戏剧演出活动 。
“封仔封王”的李文茂,是世界戏剧史上绝无仅有的由艺人成为农民起义领袖。首任粤剧“八和会馆”会首的邝新华,不但是“同治中兴”的代表,也是著名的文武老生,演过《苏武牧羊》《太白和番》《李密陈情》等名剧。
清末民初之交,更是群星闪耀,名伶辈出,如千里驹、肖丽湘、小生聪、周玲利、李雪芳等等,俱皆驰名于海内外。千里驹有“花旦王”之称,李雪芳则被康有为誉为“南雪北梅”,与梅兰芳并提。
三十年代在粤剧史上称为“薛马争雄”的时代,薛觉先接近京剧风格,表演技巧比较
全面,生旦净丑无所不能,有“万能老倌”的绰号,但以演小生出色,代表性剧目有《胡不归》等四大悲剧的马师以丑角取胜。他在以“孤寒种”(吝啬鬼)为主角的组剧中,尽情揭露封建财主资本家的丑态,有莫里哀之风。不但在两广、港澳和东南亚等地,为广大观众所倾倒,在美国多年,也深受欢迎。
粤剧流行于广东、广西、台湾和港澳。在新加坡、马来西亚、越南、缅甸、柬埔寨、菲律宾、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美国、加拿大、墨西哥、古巴以及中南美洲等有广东华侨聚居的地区,都有粤剧的演出。
关于广州的传统文化和广州的传统文化有哪些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