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传统文化三不朽,以及中国传统文化的三不朽是什么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
- 1、胡适三不朽的优点
- 2、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 3、曾国藩是如何“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为师为将为相一完人”的?
- 4、中国传统文化的三立是什么
- 5、中国传统文化十分强调道德修养和道德教化将什么置于三不朽之首
胡适三不朽的优点
在《不朽——我的宗教》一文中,胡适的人生观价值取向表现为人生观价值取向的多元文化特色,其潜在的文化整合变为了自觉而显形的系统构建努力.
《不朽——我的宗教》是胡适从终极关怀的层面来讨论人生价值、意义问题的.它的副标题为“我的宗教”,足见它的理论层次之高.在文章中,胡适称“社会不朽论”乃是人生的“宗教”,其“教旨”是:“我这个现在的‘小我’,对于那永远不朽的‘大我’的无穷过去,须负重大的责任,对于那永远的‘大我’的无穷未来也须负重大的责任.我须要时时想着,我应该如何努力利用现在的‘小我’,方才可以不辜负了那‘大我’的无穷过去.方才可以不遗害那‘大我’的无穷未来.”胡适的“不朽”概念虽然是从“小我”的时空维度来说明其与“大我”的关系的,但就其思想文化资源而言则是驳杂不纯的.
首先,它是中国传统的“三不朽论”的发展.胡适坦言,他的“社会不朽论”“其实只是把那‘三不朽论’的范围扩大了”.胡适认为,传统的“三不朽论”虽然比较现实,但仍有三大阙失.1)它是一种“寡头不朽论”,即不朽只是少数伟人的不朽;2)它只是“善”的不朽,只能扬善而不能贬恶;3)“三不朽”即“立德、立功、立言”之间的界限含混不清.胡适认为,“三不朽”论在理论与功能上的阙失只有通过重新的改造方有现实意义.
其次,在怎样改造的问题上,胡适吸取了西方人本主义的思想,把佛教的“众生皆佛”也纳入“三不朽”中.胡适认为,我们应将儒家的“人皆可以为尧舜”思想、佛教“众生皆佛”思想和基督教的“在上帝面前人人平等”思想统合起来,才可以打破“寡头不朽论”,使不朽不只是少数人的伟业而成为多数人的凡行,从而也可以弥补传统“不朽”论只能励圣不能约凡的功能阙失.
再次,他吸收了基督教的“原罪”学说、天堂地狱观念以及佛教的因果轮回学说,并以此来弥补传统“三不朽论”只能扬善不能抑恶的功能阙失.
第四,他还吸取了近代科学的自然观,如莱布尼茨的世界一体论.在胡适看来,作为一种人生观便类同于佛教的“三世”论,他说:“这种种过去的‘小我’,和种种现在的‘小我’和种种将来无穷的‘小我’,一代传一代,一点加一滴;一线相传,连绵不断;一水奔流,滔滔不绝——这便是一个‘大我’.‘小我’是会消灭的,‘大我’是永不死的.”“这个‘小我’不是独立存在的,是和无数量‘小我’有直接或间接的交互关系的,是和社会的全体和世界的全体都有互为影响的关系,是和社会世界的过去和未来都有因果关系.”一句话,“小我”是社会、历史的浓缩载体,他源自“大我”又复归于“大我”,“小我”之所以重要,是因为他是连结两个“大我”之间的桥梁.对此,胡适深有感触地说:“世界的关键在我们手里,其如古人说的‘任重而道远’”.
从上可以看出,作为“社会不朽论”的思想资源是十分丰富的,它揉和了中外古今文化中许多有价值的思想资源.但是,应该特别指出的是,胡适人生观价值取向虽然具有多元文化的特色,但并不意味着其人生观价值导向是多元的.因为,胡适的“社会不朽论”虽然揉合了多种价值资源,但它并非是一个松散的价值系统:它是以中国传统的“三不朽论”为价值框架,来整合其他文化思想资源(其中主要是西方文化思想如科学主义的价值观).单从这一点讲,胡适的“社会不朽论”以西方个人主义为框架来整合东方思想似乎存在着某种价值取向的背离.但是,它并不意味着对“个人主义”的反动.因为,任何一种意义或价值系统,都是把协调好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关系当作最基本的课题.胡适的人生观理论也不例外.胡适虽然力倡西方个人主义,但是受民族主义和传统文化的影响,他又力图在个人与社会关系上采取均衡协调的态度.胡适的这种态度,反映了西方自由主义在中国根植所面临的某种困境.因为,在中国近代社会形状下,自由的双层涵义——个人权利与责任惟其平衡发展才具有现实意义.不过,由于辛亥革命以后社会无序及信仰丧失,自由主义在中国的发展有片面之势.这不仅表现在一部分知识分子对传统文化权威的整体性否定上,同时也表现在他们在政治生活中的无政府主义流行.不过,在他们看来,这种个人主义的自由实践对中国当时社会而言并非有害,相反,它乃是救国、改造社会的良方.这就是说,当时的知识分子并未放弃自由的责任要求,而是把这种责任的实现放在自由权利含义的充分扩展上.
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1、爱国: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华民族自古崇尚“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杀身以成仁”(即使自身富贵, 但也不做过份的事, 不穷奢极侈, 不为声色所迷;
即使自身贫困, 但身虽贫而志不贫, 不为五斗米折腰, 不做不仁不义之事;即使自身勇武, 但也只以德服人, 而不以武屈人, 滥用武力)的民族节气。爱国主义作为民族精神,更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核心。
2、利义: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强调建立一种和谐协调的人伦关系。主张“义以为上”,“以义统利”,“先义后利”,要求“见利思义”,“见得思义”。 “义”是指民族利益和国家利益,“利”是指个人利益,而得是指得到的。强调社会利益高于个人利益,强调个体对整体的 道德义务。
3、提倡美德: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倡导“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实现人生理想的步骤和模式。
这种为人处世的基本 道德观念,是人类进行物质生产活动和自身生存发展的基本要求,也是人们共同生活的起码的行为准则。它正确反映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它是人类社会道德关系的具有科学性的优秀的遗产。
扩展资料:
在中国传统价值理念中,善的崇尚、追求、实践是一以贯之的主线。首先,善是人性之本。“人之初,性本善”成为中国人启蒙教育及做人的信条。其次,善是立身之基。
修身的核心在养善。最后,善是宇宙之理。“黄天无亲,唯德是辅”。人秉善而行,即秉天道的规律而行事。在这个意义上,中国人的天道观即是良心观,天人合一是在这一价值层面得到普遍的认同与实践的。
中国传统道德要求必须将善在个体及群体的现实生活中全面推进,以实现人道之本。在个体层面,善是爱人和利人的修为和行动。首先要学会自律。其次要利人。
善与爱相连,要“泛爱众”;再进一步便是“民胞物与”。善与爱的情怀在人类社会的实践推进就是追求大同社会的实现,“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这是个体社会价值观的最高追求,也是鼓励无数志士仁人不断为之奋斗的目标。
在群体层面,善的追求是将个体与他人、家庭、群体联系起来,并在其中有所奉献的价值实践过程,其导向归之于以群体(集体)为本。在群体中,善的实现是以仁爱为根本的。所以,仁爱主义是群体主义的基础。
同时,善利群体的价值追求在于以邻为善,互利共生,这构成了群体与群体交往的和平主义的价值理念。群体主义、仁爱主义及和平主义的实现,是中国传统道德价值观所谋求的人类共同生存的道德理想。
中国传统道德价值观培育与实践的重要场所之一在家庭,其核心价值理念为孝。家的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
中国传统道德认为维系家的核心在孝。孝首先是热爱自己的生命并能发展延续生命。其次,孝是对父母、先祖的爱、养、畏、敬。
孝的基础在爱,即“父子有亲”;孝的实践在赡养父母;孝的升华在敬畏;孝的终极关怀在慎终追远;孝的最高价值追求在有所成就。
中国孝道的特殊性在于:孝与个人在社会上的成就作为相联系,与忠君爱国相联系。这是孝的家庭价值观与忠的社会价值观内在合一性的体现,是个人、家庭、社会和谐稳定的价值维系。
孝的价值观的本质在和谐。首先,孝是德之本。孝道的实践与人性、人情、人道的培育其本质合一。其次,孝是教之源。立教在孝,现实地实现着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的和谐统一。
教育贯穿着感恩、为他、奉献、责任、有所成就等基本理念。最后,孝是天之道。中国传统道德将孝同天理、天道相联系,使中国人孝道德观同天人合一宇宙观、价值观相合一。
这既体现了中国人宗教性的终极追求,又将和谐的价值理念贯穿于宇宙人生,植根于每一个人的心中。
中国传统道德价值观的外在维系核心在“礼”。对个体而言,“礼”是立身达人之本。对群体而言,“礼”是交往之道、秩序之源、道义之枢、天地之理。
礼仪对个人的实践重在冠、昏、丧、祭、朝、聘等人生的重要环节和重大场合。应该说,中国古人的一生都在学习礼仪、践行礼仪、维护礼仪。人的文明化、社会化的标志就是礼仪化。
在群体社会生活层面,礼在士相见礼、乡饮酒礼、乡射礼、贺庆之礼、饮食之礼、养老礼、丧礼、祭礼等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进行规范,
使群体生活的每一位成员均了解在社会生活中的角色定位。礼业已成为中国人生活的文化符号,成为乡规民俗的基本准则和理念。
中国传统礼仪同社会制度的结合,使“礼制”成为中国传统社会政治制度的基本价值追求。“禁于将然之前”的道德教化与“禁于已然之后”的法制规范在“礼制”的具体推进实践之中紧密结合起来。
“礼”上升到社会普遍价值观层面,则是别、让、敬、同、和。“礼”的核心是实现人与动物的区别。在礼的实践中,中国人首先要培养敬畏的心理与意识,即敬畏天地、敬畏规律、规则。其次,礼培育了中国人的“诚”。
“心诚则灵”是中国人的普遍行礼准则。最后,礼使中国人走向和平。“礼之用,和为贵”。礼使中国道德价值观的和平、友好进入到人际交往之中,进入到与群体、自然的友善相处之中,使中华民族走向“礼仪之邦”。
中国传统道德价值观在中国人生产、生活和发展方面的核心理念是勤。
中华民族在道德价值上第一是生存。而生存的第一要务是勤劳。首先,在榜样的树立、舆论的导引上进行推动。其次,在天道的理念性上进行导引。
最后,在价值观念的确立上坚持不懈。“赖其力者生,不赖其力者不生。”在教育中,生存观也是首要的。
中国人是以家庭为本位的。所以,勤在家庭的实践一是开源,即劳作、奋斗;二是节流,即节俭戒奢。
在中国传统道德价值观中,“新”与中国人的理想、梦想与超越境界的追求与实现相联系。
《周易》是对上古文化价值的总结和对后世中华文明价值奠基的巨著,“新”是其中的核心理念之一。首先,《周易》强调“日新”。其次,强调要“与时偕行”。最后,要谋求变化和发展。
《周易》奠基的“新”的理念及儒家、道教、法家等为代表的中国文化的共同弘扬及实践,使创新成为中国传统道德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传统“新”的价值观在社会实践层面的运用也处处体现。人的德和行的要求均在“日新”。在处事安身上,强调“敬其在己”;在立业上,追求“备物致用,立成器以为天下利”。
这种求“新”的精神,在中国古代儒商的开拓实践中,在科技的进步上,在文学的创作上,甚至在中医理论及实践中等诸多方面均能够实现不断发展与突破。中国文化中的求新求变与不断创新使中华文明不断进步。
中国传统道德价值观“新”的本质在于追求超越。其核心理念认为:人是理想的存在者,人是在追求超越中才能真正实现对生命尊严和生命价值的肯定的。
这种超越的特点在于:其一,在肯定主体的存在,在肯定现实、现世的存在中实现人的超越。其二,在每一件事情之中追求超越,“在事上磨炼”。其三,在群体之中追求超越。
中国文化强调“三不朽”,即立德、立功、立言。有所“立”是中国传统价值理念在人的终极追求上的价值导引,强调在群体中实现理想、梦想。这种倡导现实超越性及在群体中追求实现理想的价值理念使中国传统道德价值观具有了穿越时空的永恒的价值与意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曾国藩是如何“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为师为将为相一完人”的?
曾国藩“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为师为将为相一完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曾国藩毅力格外坚韧。他训练的队伍从衡阳刚拉出来不久,接连打了几次败仗,幕僚在写给朝廷的奏折中如实供述,称湘勇“屡战屡败”。曾国藩审阅时,当即挥笔改为“屡败屡战”。四字仍在,但位置一经调整,那种不服输、不气馁的刚毅气魄顿时跃然纸上。
曾国藩谦和内敛,以退为进,韬晦有术,从不张扬,没有半点文人的狂傲之气。在清政府的猜忌、地方大吏的排挤中求生存,在多重势力的夹缝中求发展,为人行事不得不如履薄冰、如临深渊、谨小慎微,“有福不可享尽,有势不可使尽”。时时刻刻、事事处处不忘适可而止。
曾国藩常以林则徐为榜样,提倡节俭,要做一名清官。他穿的是又短又小的马甲;睡的是布被草席;不食烟酒,每顿饭通常只有一个菜,“决不多设,虽身为将相,而自奉之啬,无殊寒素”,因他每食仅菜一品,时人谐称为“一品宰相”;随身之物只有两口小木箱,没有一件珍玩贵物;哪怕位居两江总督之时,家眷仍维持乡居生活状况,每天晚上,全家长幼女眷全在油灯下纺纱绩麻。
就中国古代知识分子所追求的“三立”而言,曾国藩将道德转化为一种内在人格令人敬仰不已;留下的书信之类的文字,从中见到的多是金玉良言;唯有事功一项,却是争议多多。
曾国藩的一生,将社会人生的道义看得太重,主动承担的责任太多,而中西文化的冲撞又将他撕扯得太痛,时代激荡的风云对他的要求太高……如果以当代的休闲生活观视之,曾国藩一辈子,活得实在是太累太累了!
曾国藩虽然使得清廷军事大权下移,抽空了满清政权根基,但就当时情形而言,清朝的确仰赖曾国藩而得以苟延残喘。因此,清廷获悉曾国藩死讯,举朝震惊,辍朝三天以示哀悼。又追赠太傅,谥号“文正”,入祀昭忠、贤良二祠,并于湖南湘乡、江苏南京建立专祠,予以少有的殊荣。
作为中国近代史上最具影响的风云人物,中国本土最具勇敢坚毅的改革家,中国历史上最具完善人格的士大夫,中国传统文化最具理想的化身,曾国藩的离世,象征着中国封建社会最后一尊精神偶像的消失。
圣贤已逝,大儒已亡,真正意义上的儒学已然进入末世,而本质意义的西学欲进入中国却破门而不得入。一个伟大的转型时代,按说早该到来却如难产的婴儿仍挣扎于母腹之中,使得中国近代历史前行的步履,变得那么迷惘而惶惑、彷徨而犹豫、蹒跚而踉跄
中国传统文化的三立是什么
应该是立功、立德、立言吧。
春秋时鲁国大夫叔孙豹称“立德”、“立功”、“立言”为“三不朽”。“立德”,即树立高尚的道德;“立功”,即为国为民建立功绩;“立言”,即提出具有真知灼见的言论。此三者是虽久不废,流芳百世的。据说,我国历史上能够做到三不朽只有两个半,分别是孔子、王阳明和曾国藩(半个)。
中国传统文化十分强调道德修养和道德教化将什么置于三不朽之首
是立德。
《左传·襄公二十四年》:“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 孔颖达 疏:“立德,谓创制垂法,博施济众,圣德立于上代,惠泽被于无穷。”
三国·魏·李康《运命论》:“若夫立德必须贵乎,则 幽、厉之为天子,不如仲尼之为陪臣也。” 清钱谦益《户科给事中孔吉授徵仕郎》:“夫给事中在帝左右,古多用履素立德者为之。”
扩展资料:
道德是发展先进文化,构成人类文明,特别是精神文明的重要内容。我们通常讲的道德是指人们行为应遵循的原则和标准。道德的定义可以概括为:对身边的人充满善意,对社会有所贡献。
道德是以善恶为标准,调节人们之间和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道德总是扬善抑恶的。道德与法律不同,它是依据社会舆论、传统文化和生活习惯来判断一个人的品质,主要依靠人们自觉的内心观念来维持。
道德一词由来已久。早在两千多年以前,我国古代的著作中就出现了“道德”这个词语。“道”表示事物运动变化的规则;“德”表示对“道”认识之后,按照它的规则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处理得当。
从中国儒家的创始人,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开始,千百年来.人们就一直重视道德问题。品德是多方面的,良好的品德包括:“爱心”、“尊敬”、“言谈举止”、“团结友爱”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品德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立德
传统文化三不朽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三不朽是什么、传统文化三不朽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