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武安传统文化,以及武安传统文化作文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
为什么说中国传统文化是农业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之农业
姚 珍
中国是世界上农业发展最早的国家之一.黄河,长江流域为我国农业文化的摇篮,与尼罗河,底格里斯河和幼法拉底河,恒河流域同为世界四大古文明中心地。农业起源于没有文字记载的远古时代,它发生于原始采集狩猎经济的母体之中。在我国的古史传说中有所谓"神农氏"。他为此遍尝百草,备历艰辛,终于选择出可供人们食用的谷物。接着又观察天时地利,创制斧斤耒耜,教导人们种植谷物。于是农业出现了,人们还掌握了制陶和纺织的技术。从岭南到漠北、从东海之滨到青藏高原的辽阔大地上,尤以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都遍布了原始农业的遗址。著名的有距今七八千年的河南新郑裴李岗和河北武安磁山以种粟为主的农业聚落,距今七千年左右的浙江余姚河姆渡以种稻为主的农业聚落,以及稍后的陕西西安半坡遗址等。近年又在湖南澧县彭头山、道县玉蟾岩、江西万年仙人洞和吊桶岩等地发现距今上万年的栽培稻遗存。由此可见, 中国农业有着悠久的历史。农业文化的发展不仅为历代亿万人民提供了物质生活资料,也为科学和文化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一 农业文化的内容和特点
综观我国古代农业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它的规律。例如都是从使用木石工具、实行刀耕火种和撂荒制的原始农业开始的,进入阶级社会以后,逐步使用和推广了金属农具,农业动力是人畜力,并以牛耕铁犁为其典型形态,形成了一套建立在直观经验基础上的农业技术,由撂荒制逐步过渡到轮作制,小农经营为主等等。其显著的特点,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 精耕细作是我国古代农业生产技术的主导形式和发展方向。二、我国古代农业生产结构的主导形式是以种植业为中心、农牧结合、综合经营的经济,形成了广大的农区,同时又是游牧为主的广大牧区的存在为其补充。三、我国古代各地区和各民族农业的发展是不平衡的。中国农业的悠久历史证明了农业文化的丰富内涵和鲜明的特点。其内容包括了历代的政治思想、经济、土地的所有制制度、农业科学技术和经验知识。
1 政治思想
农业是古代决定性的生产部门,由于农业生产的状况直接关系到民之生计和国家的兴衰存亡,因此历代统治者都把发展农业当作大事来抓,努力督促和组织农业生产。随着农业在社会经济中越来越占重要的地位,我国古代的重农思想也日益发展起来,到西汉时期已形成较为完整的体系。
统治者认为农业的发展有利于安定民生,从而有利于稳定和巩固其统治地位。(其规律为:农业发展→农民生产安定生活水平提高→社会矛盾缓和→稳固统治;或者:农业发展→治民→治国。)也为手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原料和市场。农业是国家富强.实力雄厚的源泉,又是国富力强的标志。农业也为战争提供了物质基础。如西汉武帝用兵匈奴,如没有西汉前期农业的发展,钱粮的充足是不可想象的。特点一:重农抑商 商王非常重视农业,企求神灵河伯海神降雨以获得丰收。 如,李俚认为“尽地力之教”要求“治田勤谨”加强农业生产。商鞅的“农战政策”的重农抑商的思想,重农思想到西汉初,已经达到顶峰。特点二;重农抑奢。历代政治家思想家在论述重农思想及政策时,都会涉及抑奢问题。重农思想的另一内容是孝弟力田论。它是在重农抑奢的基础上形成的。特点三,耕读结合的思想。
2 经济
在中国传统的农耕自然经济的基础上,所产生、发展和连续传承的一种社会文化形态—中国的生产经济文化,又称农业文明,是农业经济发展的补充。特点一、自己自主的小农经济及以农耕生产为主的自然经济农业,是以种植农作物为基础的生产型经济。在人类社会的历史上,由农作物的栽培驯化,导致了人类的定居生活和人口的稳定增长。新石器时期,在中国的黄河中、下游地区,早在公元前四、五千年的仰韶文化时期,就已出现了农耕业的萌芽。到了公元前两千年左右的夏商时期,中国的农耕生产已达到了新的水平。《左传.宣公三年》说:“ 昔夏之方有德也,远方图物,贡金九牧,铸鼎象物,百物而为之备”。到了殷商,已制订出了测查岁时的纪年法、纪季法、纪旬法、纪日法和纪时法。进入周代以后,农耕生产继续受到重视。特点二:与农耕自然经济结合发展的经济形式是手工业和伴随农产品的商品化所形成的市商贸易。它们是促进农业经济文化发展的活跃因素。在中国漫长的农业社会中,官营和民营手工业与商业的发展,都已具有很大的规模,并达到了较高的水平。特点三,农业文化与游牧文化的密切联系。在我国历史上,游牧民族在养马、骑马和使用马拉车的技术上,有许多领先之处,他们常年迁徙,还往往起到沟通不同文化的作用。此外,他们对异文化的不断吸收与共享,还造成了多民族文化的相互融合。我国发达的农业文化在许多方面是受到了游牧民族文化的优秀成分的影响的。
3 土地所有制制度
土地所有制制度是经济关系的基础。我国历史上出现过三种土地所有制。土地国有,地主所有,自耕农土地所有制。原始的公产主义不可能从农业生产中积累私有财产。但到了周代,就已有了“公田”和“私田”之分。到了秦汉时期就形成了地主土地所有制;。战国后期,随着政治制度的转变,国有土地向私有土地地同时,出现了大量的自耕农。李俚所说的“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就是指自耕农。与之相来的就是土地剥削制。地租和赋税是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经济剥削形式。其发展是劳役地租、实物地租、货币地租。
4 农业科学技术和经验知识
内容包括:从生产力角度考察农业生产所作的分期。从生产工具和动力;土地和水的利用方式以及耕作制度;劳动者的经验和技术;作物构成和牲畜构成等方面分析时期的特点。
第一阶段:原始农业时期
从距今一万年左右农业发明开始,至距今四千年前阶级社会形成为止,相当于中国原始社会后期。农业工具以石器为主,并广泛使用木竹器、骨角器和蚌器。石斧、石锛一类砍伐工具的应用是原始农业的特点之一,与之并存的是播种用的竹木棒和收获用的石刀、石镰。锄、铲一类翻土工具是稍后出现的,在我国尤以耒耜的使用最具特色,完全靠手工操作。实行撂荒耕作制,最初是生荒耕作制,继之是熟荒耕作制。这一时期耕作技术的特点是刀耕火种,把野生植物和动物培养、驯化是这一时期农业生产的最大成就。以种植业为主,农、牧、采(采集)、猎(渔猎)相结合的经济面貌。在北方的某些地区逐步出现以畜牧为主的趋势。
第二阶段:沟洫农业时期本期 是由原始农业到精耕细作传统农业的过渡时期,在生产工具、生产结构等方面保留了原始农业时期的某些痕迹,但精耕细作的农业技术亦已在孕育之中。由于与耒耜、耦耕、井田制密切相连的沟洫农业是这一时期农业的主要特征。这一时期木石工具仍在广泛使用,但青铜工具已占主导地位。耒耜和锄钁无疑是当时的主要农具。沟洫农业起源于原始社会末期,大禹治水,“尽力乎沟洫”,标志着它的确立。沟洫的作用在于排而不在于灌。沟洫农业是旱地农业而不是灌溉农业。此时,撂荒制基本上已被休闲制所代替。在南方的水田则实行比较粗放的火耕水耨法。畜牧业也有较大规模,水产养殖、人工植树、专业园艺相继出现。
第三阶段:精耕细作农业的成型期
从战国开始,中经秦、汉、魏、晋以迄南北朝,这是我国封建地主经济制度形成和向上发展的时期。铁犁和牛耕的推广是这一时期农业生产工具和动力的主要特点。铁农具获得普遍使用,不但有铁锸铁钁,而且有铁铧犁、耙、耱、耧车等各种工具,农业动力则由人力发展到畜力以至水力和风力。农业工具和动力的这种变化使整个农业生产和社会经济为方改观。水利建设高潮的出现,一批大规模的水利灌溉工程相继兴建。耕作制度则由休闲制转为连作制,是农业生产的主要耕作制度。并创造了轮作倒茬方式。农业技术有了很大发展,最突出的是形成了以抗旱保墒为中心的耕—耙—耢—整套耕作措施。人工施肥和选种技术有了较大进步,培育出众多的作物品种。孕育出象《齐民要术》这样代表当时世界农学最高水平的名著。这标志着我国精耕细作农业技术体纱已经成型。经济重心在黄河流域。作物构成和牲畜构成比起前段均无根本改变豆类和冬麦在作物构成中的地位提高了。
第四阶段:精耕细作农业的扩展时期
包括隋、唐、宋、辽、夏、金、元诸代,这是我国封建地主经济制度走向成熟的时期。这一时期农业工具继续有重大的发展。曲辕犁、铁搭、耖、耘荡、龙骨车、秧马和联合作业的高效农具如粪耧、推镰、水转连磨等。旱地、水田农具均已配套齐全,在传统农业范围内,已达到接近完善的地步了。“梯田”圩田、涂田、沙田、架田等土地利用方式发展起来。这一时期水利灌溉工程建设又以小型水利工程为主。在耕作制度方面南方以稻麦复种为主的一年两熟制普遍。农业技术最重大的成就是南方水田精耕细作技术体系的形成。在土壤耕作方面形成了耕—耙—耖等一套完整的措施。
第五阶段:精耕细作农业持续发展时期
包括明代和鸦片战争以前的清代。农业生产工具没有重大的发展。多熟种植的迅速发展成了这一时期农业生产的突出标志。双季稻开始推广,一年三熟的种植制度出现。精耕细作的农业技术又获得发展。深耕被进一步强调,耕法更为细致,为了弥补耕具的不足,出现了套耕、转耕等方法。肥料的种类、酿造、施用继续有长足的进步,接近传统农业所能达到的极限。作物品种的选育有很大发展,地方品种大量涌现。各种作物的栽培方法也有不少新创造。作物构成的变化也是显著的,影响最为深远的是新大陆作物的引进。在作物构成的总体上,高产的水稻的优势进一步加强。相比之下,牲畜结构的变化是不大的。这些都是中国传统农业文化的内容和特点。
二 中国传统农业文化对现代社会的影响
悠久的中国农业历史,给广大的中国人民带来了极其深远的影响,这种影响一直持续到今天。从农具到水利,从种植制度到驯养、栽培动植物,我们今天各个农业学科,政治制度,文化、商业都受着传统农业的影响,是我们应该借鉴发展的。
第一,在农业科学中的影响
这主要体现在土壤学,耕作栽培学、育种学:1、土壤学 很早就对土壤作出了分类。同时保持土壤肥力,中国商朝就有在土壤中施肥的记载,除了黄土高原的特殊性之外,其他地区地力一直保持肥沃,未尝疲惫。而我们知道,现代化肥的思想也在于将土壤中取走的养分以等量的方式返还给土壤。重视土壤灌溉和洗盐。在此基础上中国发明了井渠技术,也就是坎尔井。最后开挖渠道的技术传入西域,促进西域绿洲农业的繁盛。2、耕作栽培学 西汉汉武帝时期赵过发明代田法。以耕地垄背垄沟逐年互相更换,以休闲土壤地力。他还发明原始的播种机:耧。西汉汜胜发明区田法,集中水肥,取得高产。重视深耕、复种 至少在汉朝就已经有复种的记载,特别是隋朝之后,复种的面积非常之大。在宋朝的时候,南方基本上一年两季。3育种学 重视改良品种,有专门的种子田,各朝逐渐积累,选育了大量的品种,可惜在目前的急功近利之下,许多宝贵的种质资源已经消失。
第二、传统农业文化对我们的启示
实现中国式的农业现代化必须继承和发扬我国农业精耕细作的优良传统。这是因为精耕细作符合我国的国情,有它存在的现实依据,因此,它仍然是有生命力的,是不以人的主观意愿为转移的。我国传统农业技术体系和生产结构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和自然条件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和那时相比,现在社会经济制度变了,民族关系改观了,但自然条件基本没有改变,人多地少的状况有增无已,那时形成的技术体系和生产结构许多方面并未过时,尤其是人口众多、耕地相对不足,是现今我国国情的基本特点之一。在不存在大规模扩大耕地面积的可能性的情况下,依靠精耕细作提高单产成了解决问题的基本途径。从这个意义上讲,我国农业现代化必须与精耕细作的优良传统相结合。
在我国的传统农业中,有许多值得学习和继承的东西,概括起来,主要是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高度用地与积极养地相结合。尽量提高土地利用率,是我国古代农业的基本要求和发展方向,一整套农业技术是围绕着这个基本点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在连作制基础上,我国人民创造了丰富多彩的轮作复种和间套作的形式,这不但在相当程度上解决了土地不足的困难,而且在对太阳光热的利用上也是比较充分和合理的。我们今天还要坚持多熟种植和合理的间套作。这样做会给农业机械化带来一定困难;但如果贪图机械化的方便而取消多熟种植和间套种,只能带来灾难性的后果。我国古代人民对土地利用很充分,但并不是掠夺性的,他们很注重补充和培肥地力。主要方法一是施肥(主要是各种有机肥),二是耕作(改善土壤的物理结构),三是生物措施(主要是合理的轮作换茬)。在这些方面都达到了世界古代农艺的高峰,所以中国耕地种了几千年而没有种坏(从基本方面说),被外国人视为奇迹。
二、合理利用自然界和农业本身的物质循环,开展多种经营。在这方面,我国古代农民有许多出色的创造。例如利用秸秆、糠麸等农副产品作为牲畜饲料,同时又充分利用牲畜粪便肥田,农牧结合、互相促进。中国古代农民还十分重视对农副产品的综合加工利用。这些做法符合自然界物质循环和能量转化的规律,因而比单一经营能更有效更合理更充分地利用自然资源。我国农业能在有限土地上养活众多的人口,也是与此有关的。我国古代农业是以种植业为主、农牧结合、多种经营的综合经济。同样而积的土地种粮比放牧能养活更多的人是显而易见的。况且我国古代农民还在种植业的基础上发展多种经营。使自然资源获得充分的利用。因此,这种生产结构是有其经济上的合理性的。游牧民族我次入侵中原而不能改变这种生产结构,证明它是符合我国社会经济条件和自然条件,在我国这块土地上深深扎根的。我国农牧分区也是基本上符合我国具体的,后来发生了一些偏颇,农牧关系出现了某种不协调。解决的办法不是实行“以牧为主”。在农区,应该在继续发展种植业的基础上,利用可能的条件加速畜牧业的发展。在牧区,我不赞成不顾具体的自然条件盲目地把牧场改为农田。但历史经验告诉我们,游牧经济或单一的畜牧业是一种不稳定的脆弱的经济。在牧区有条件的地方应该发展为畜牧业服务的种植业,使畜牧业建立在更稳固的基础上,同时应以适当的方式建立农区和牧区之间合理的经济联系。
三、克服不利自然条件的抗逆措施。我国精耕细作的技术体系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长期和不利的自然条件斗争中掌握了客观规律的结果。其中一整套因时因地制宜进行耕作和栽培的措施,体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对我国自然条件的深刻认识,是极其珍贵的传家宝。例如北方旱地以抗旱保墒为核心的耕作技术体系就很值得我们总结和继承。旱、涝、病虫害和冷害等自然灾害的防逆措施,不止是耕作,还包括作物种类和品种的安排、种子处理、施肥、灌溉等生物和物理措施;利用害虫的天敌进行生物防治;我国在改良和利用盐碱地等低产田方面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这些经验至今仍有现实意义。
第三、辨证看我国传统农业
在肯定我国传统农业精耕细作优良传统的同时,应该明确我国传统农业有许多不足的地方,有落后的地区和落后的环节,甚至有封建迷信的成分。小农经营狭隘性和盲目性,难以在更大规模上合理保护和利用自然资源,建立农林牧副渔协调发展的关系。我国传统农业在其发展中出现过农牧比例失调和森林资源受到破坏的情况。作为农业发展的一种历史形态,正象原始农业必然为传统农业所取代一样,传统农业也必然为现代农业所取代。
通过学习中国传统农业文化,总的启示是:(1)农业经济发展,一靠政策,二靠科技,三靠人民的辛勤劳动(2)稳定的政治局面,是经济发展的保障;(3)只有三大产业结构合理协调发展,农业经济才有长足发展,所以要把发展农业放在整个国民经济三大产业的大结构下思考;(4)发展农业发展经济要与环境保护相结合,甚至可以说要以生态环境的保护为前提,只有如此才能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河北传统文化有哪些
1、河北梆子
河北梆子大约诞生于1820-1850年之间。河北梆子的音乐唱腔,高亢激越,悠扬婉转,具有浓厚的抒情韵味。大慢板善于表现人物的抑郁、愁烦、缅怀、沉思等情绪。正调二六板如行云流水,从容舒展。而反调二六板则哀怨缠绵、凄楚悱恻。
河北梆子的演员中有一批全国知名的杰出的人士,如田际云、魏连升、侯俊山、何景山,赵佩云(筱香水)、王莹仙(金刚钻)都以唱腔高亢优美、变化多端而为广大观众所热爱。
这批演员是河北梆子舞台上的明珠,他们精湛的表演艺术给观众以美的享受,也使观众更加喜爱河北梆子这个剧种。
2、曲阳石雕
曲阳盛产质地优良的各色大理石,早在汉代,曲阳一带的石雕艺人就用汉白玉大理石雕刻石果、碑文、龙凤、雄狮、观音、佛像等各种工艺品。到了元代,元世祖忽必烈兴建大都(北京),召集各地能工巧匠。曲阳石雕艺人杨琼因雕技精湛,被任命为总管。
据记载,天安门前的金水桥,就是由杨琼设计监造的。清代,曲阳石雕曾在巴拿马国际艺术博览会上展出,荣获世界石雕艺术第二名。
3、竹板书
竹板书产生于河北省中部平原。起源年代比较久远。据老艺人马兰月、王来恩(艺名“舍命王”)等谈,一百多年前,他们的师爷就是唱竹板书的。七、八十年前,南皮县老艺人张福堂等初去山东,后来又有尹福盛、王来恩等到相继而去,竹板书从此流入山东。
清末明初,又有潘福恒、王福义、余来荣等到在京津辽沈等地演唱,狄来珍去山西太原等地演唱,竹板书的活动区域逐年扩大。王来恩还到西安、扬州、香港等地演出过。
4、评书
流行在河北省的评书,是由唐代“变文”和宋代“说话”艺术演化而来的。一般由一人表演,只说不唱。演出时坐在案前,以一块醒木为道具。表演中,既有娓娓的叙述,也有琅琅的朗诵。传统书目大都是长篇,内容以历史故事和武侠故事为主。
5、皮影人
是皮影戏的人物造型。流行于唐山、乐亭一带。以驴皮刻染,吸收了当地民间剪纸的特点,更以雕镂精细、造型夸张、富有装饰性见称。清代已在京津、东北一带流传。老艺人王玉宏刀法犀利多变,并对古法进行了改革。邯郸有牛皮影人,线条苍老古拙,意趣淳朴有力。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传统艺术
武安正月十六晚上最热闹的地方是哪里
河北省武安固义村每年正月十四到正月十六期间都举行大型社火活动——“傩戏”表演。傩(nuo,音同挪),即假面跳神,是原始狩猎、图腾崇拜、部落战争和原始宗教祭祀的产物,傩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多元宗教、多种民俗和多种艺术相融合的文化形态。
中国戏曲的源头-傩戏到底是个怎样的戏种?
傩戏,又称傩堂戏、端公戏,是在民间祭祀仪式基础上吸取民间戏曲而形成的一种戏曲形式,广泛流行于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四川、贵州、陕西、河北等省。演出剧目有《孟姜女》、《庞氏女》、《龙王女》、《桃源洞神》、《梁山土地》等,此外还有一些取材于《目连传》、《三国演义》、《西游记》故事的剧目。 傩戏又称傩堂戏、端公戏,是在民间祭祀仪式基础上吸取民间戏曲而形成的一种戏曲形式,广泛流行于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四川、贵州、陕西、河北等省。傩戏源于远古时代,早在先秦时期就有既娱神又娱人的巫歌傩舞。明末清初,各种地方戏曲蓬勃兴起,傩舞吸取戏曲形式,发展成为傩堂戏、端公戏。傩戏于康熙年间在湘西形成后,由沅水进入长江,向各地迅速发展,形成了不同的流派和艺术风格。湖南、湖北的傩堂戏吸收了花鼓戏的表演艺术,四川、贵州的傩戏吸收了花灯的艺术成分,江西、安徽的傩戏则吸收了徽剧和目连戏的养料。 傩戏的演出剧目有《孟姜女》、《庞氏女》、《龙王女》、《桃源洞神》、《梁山土地》等,此外还有一些取材于《目连传》、《三国演义》、《西游记》故事的剧目。剧本唱多白少,善于通过大段叙事性唱词交待事件,展开矛盾,塑造形象。演唱用本地方言,唱腔除第一类剧目用端公调外,其他均唱本地群众熟悉的戏曲腔调。除湖南沅陵等少数地区用唢呐在句尾伴奏外,多数傩戏只使用锣、鼓、钹等打击乐器。傩戏的脚色行当分生、旦、净、丑,多数戴面具表演。面具用樟木、丁香木、白杨木等不易开裂的木头雕刻、彩绘而成,按造型可分为整脸和半脸两种,整脸刻绘出人物戴的帽子和整个脸部,半脸则仅刻鼻子以上,没有嘴和下巴。人物按身菘煞治?某肌⑽浣?⒗衔獭⑸俑尽⑸裣傻取1硌莸幕?静椒ㄊ悄薪亲哒?健十覆剑??亲咚椴健⒃撇健S捎谫邢肥谴髯琶婢弑硌荩?识?鞣?却螅?绺窆牌哟轴睢? 由于历史背景和所接受的艺术影响不同,傩戏分为傩堂戏、地戏、阳戏三种。地戏是由明初“调北征南”留守在云南、贵州屯田戍边将士的后裔屯堡人为祭祀祖先而演出的一种傩戏,没有民间生活戏和才子佳人戏,所演都是反映历史故事的武打戏。而阳戏则恰恰相反,它是端公法师在作完法事后演给活人看的,故以演出反映民间生活的小戏为主,所唱腔调亦多吸收自花鼓、花灯等民间小戏。 傩戏是历史、民俗、民间宗教和原始戏剧的综合体,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基因,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各地的傩戏主要流传于乡间,随着社会的发展,娱乐活动不断丰富,愿意观看傩戏演出的人日益减少,傩戏传承困难。 傩戏(拼音:nuóxì),源于远古时代,早在先秦时期就有既娱神又娱人的巫歌傩舞。明末清初,各种地方戏曲蓬勃兴起,傩舞吸取戏曲形式,发展成为傩堂戏、端公戏。傩戏于康熙年间在湘西形成后,由沅水进入长江,向各地迅速发展,形成了不同的流派和艺术风格。湖南、湖北的傩堂戏吸收了花鼓戏的表演艺术,四川、贵州的傩戏吸收了花灯的艺术成分,江西、安徽的傩戏则吸收了徽剧和目连戏的养料。 傩戏,也称为傩舞,是中国地方戏曲剧种之一。约在元明时由古代傩仪发展而成。初是以歌舞演故事,待到钟馗形象在傩仪中出现,傩戏才应运而生。钟馗打鬼的故事始见于唐人传奇志怪小说集《逸史》,戏曲里的钟馗形象即从小说移植而来,演钟馗3次进京应试,因权相杨国忠作梗,不中,愤而身亡。玉皇大帝悯其刚正不阿,敕封判官,统领天下鬼怪;青黄赤白黑五鬼不服,大闹,被钟馗降服。傩戏流行于四川、贵州、安徽贵池、青阳一带以及湖北西部山区。戴柳木面具的演员扮演传说中的驱除瘟疫的神——傩神,用反复的、大幅度的程序舞蹈动作表演,多在固定的节日演出。极具原始舞蹈风格。 [1] 傩戏又称傩堂戏、端公戏,是在民间祭祀仪式基础上吸取民间戏曲而形成的一种戏曲形式,广泛流行于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四川、贵州、陕西、河北等省。傩戏源于远古时代,早在先秦时期就有既娱神又娱人的巫歌傩舞。明末清初,各种地方戏曲蓬勃兴起,傩舞吸取戏曲形式,发展成为傩堂戏、端公戏。傩戏于康熙年间在湘西形成后,由沅水进入长江,向各地迅速发展,形成了不同的流派和艺术风格。湖南、湖北的傩堂戏吸收了花鼓戏的表演艺术,四川、贵州的傩戏吸收了花灯的艺术成分,江西、安徽的傩戏则吸收了徽剧和目连戏的养料。 中国的傩戏有着悠久的历史,它源于原始社会图腾崇拜的傩祭。到商代(前1600-前1046)形成了一种固定的用以驱鬼逐疫的祭祀仪式,这就是傩舞。傩舞的发展对中国的地方戏曲有影响。 演唱用本地方言,唱腔除第一类剧目用端公调外,其他均唱本地群众熟悉的戏曲腔调。除湖南沅陵等少数地区用唢呐在句尾伴奏外,多数傩戏只使用锣、鼓、钹等打击乐器。傩戏的脚色行当分生、旦、净、丑,多数戴面具表演。面具用樟木、丁香木、白杨木等不易开裂的木头雕刻、彩绘而成,按造型可分为整脸和半脸两种,整脸刻绘出人物戴的帽子和整个脸部,半脸则仅刻鼻子以上,没有嘴和下巴。 由于历史背景和所接受的艺术影响不同,傩戏分为傩堂戏、地戏、阳戏三种。地戏是由明初“调北征南”留守在云南、贵州屯田戍边将士的后裔屯堡人为祭祀祖先而演出的一种傩戏,没有民间生活戏和才子佳人戏,所演都是反映历史故事的武打戏。而阳戏则恰恰相反,它是端公法师在作完法事后演给活人看的,故以演出反映民间生活的小戏为主,所唱腔调亦多吸收自花鼓、花灯等民间小戏。 傩戏是历史、民俗、民间宗教和原始戏剧的综合体,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基因,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各地的傩戏主要流传于乡间,随着社会的发展,娱乐活动不断丰富,愿意观看傩戏演出的人日益减少,傩戏传承困难。 傩戏·武安傩戏 武安市地处河北省南部,东距邯郸市30华里。武安傩戏历史久远。从武安傩戏的规模、阵容和角色来看,有宋代宫廷大傩的遗风。武安傩戏内容丰富,娱神娱人节目多样,有队戏、赛戏、竹马等。傩戏面具角色原始古朴。 固义村傩戏是集祭祀、队戏、赛戏和多种民间艺术形式于一起的民间传统文化复合体。演出活动既有对人们进行孝道等伦理道德教化的作用,又表现了农耕社会的人们祈盼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和社会安宁的美好愿望。 武安傩戏的存在为研究中国仪式戏剧的发生和发展,提供了实证资料,有重要的研究价值。武安傩戏演出中的特殊角色——掌竹,是我国宋金杂剧引戏人“竹竿子”在当今的遗存。武安傩戏完整地再现了中国仪式戏剧发展衍变中的四种形态。 傩戏·池州傩戏 池州傩戏源于图腾崇拜意识,主要流传于中国佛教圣地九华山麓方圆百公里的 傩戏 贵池、石台和青阳等县(区),尤其集中于池州市贵池区的刘街、梅街、茅坦等乡镇几十个大姓家族,史载“无傩不成村”。它无职业班社和专业艺人,至今仍以宗族为演出单位,以祭祖、驱邪纳福和娱神娱祖娱人为目的,以戴面具为表演特征。 池州傩戏有“傩仪”、“傩舞”和“傩戏”等表现形式。整台“正戏”,饰演既有戏剧情节、表演程式,又有脚色行当和舞台砌末等戏曲特征的“本戏”。是靠“口传心授”的方式,宗族师承,世代沿袭,每年例行“春祭”和“秋祭”,“春祭”即每年农历正月初七(人日)至十五择日进行,“秋祭”即农历八月十五进行,平时不演出。 池州傩戏汇蓄和沉淀了上古到近代各个历史时期诸多文化信息,涉及多种学科、多个领域,内涵十分丰富,隐藏着博大精深的文化蕴涵和极高的文化人类学、戏剧学、宗教学、美术学、历史学、考古学和民俗学等学术研究价值,仍保持着古朴、粗犷的原始风貌,是中国最古老最重要的民俗仪式,是中国最具民族特色的文化象征,是我国现存“最古老、最完整”的古戏曲之一。 傩戏·侗族傩戏 “咚咚推”流行于湖南省新晃侗族自治县贡溪乡四路村天井寨,因演出时在“咚咚”(鼓声)、“推”(一种中间有凸出的小锣声)的锣鼓声中跳跃进行,“咚咚推”由此而得名。 “咚咚推”起源难以查考,天井寨最早的居民为龙姓侗族人,明永乐十七年(1419)从本省靖州迁来。龙姓人说:“‘咚咚推’头在靖州,尾在天井。”依此推论,这种傩戏,很有可能是明代由靖州传来的。 天井寨旧时有盘古庙、飞山庙各一座,春节期间每庙一年,轮流祭祀,祭祀时必演“咚咚推”。每逢天灾或瘟疫时,也要演唱“咚咚推”。“咚咚推”有简单情节的舞蹈,一部分是具有戏剧雏形的傩戏。所有的演唱全部用侗语。它的剧目有反映本民族生活的《跳土地》、《癞子偷牛》、《老汉推车》等;也有《关公捉貂蝉》、《古城会》等以关公为主角的三国戏。“咚咚推”的音乐多由当地山歌、民歌发展而成,常用的曲调有【溜溜腔】、【石垠腔】、【吟诵腔】、【垒歌】等。“咚咚推”演唱时所有角色全戴面具。常用的面具称为“交目”,共有36个。 “咚咚推”的表演在舞蹈中进行,演员的双脚一直是合着“锣鼓点”,踩着三角形,不停地跳动。老艺人介绍,这种踩三角形的舞蹈,是根据牛的身体而来,牛的头和两只前脚是一个三角形,牛的尾巴和两只后脚又是一个三角形。是侗族的农耕文化孕育了“咚咚推”。 1949年,“咚咚推”所有的面具失散。此后,演唱时或以临时做的纸面具,或以涂面化妆代替。1992年,当地群众重做面具,恢复了“咚咚推”的本来面目。近年来,“咚咚推”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先后有日、韩等专家对其进行过多次考察,均给予了高度评价。 傩戏·沅陵辰州傩戏 傩文化在五溪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王逸在《楚辞章句·九歌序》中说:“昔楚国南郢之邑,沅、湘之间,其俗信鬼而好祀。其祀,必作歌舞以乐诸神。”五溪文化中的这种古俗,至今在沅陵,特别是七甲坪乡犹存。 沅陵“辰州傩”(又称土家傩),见诸史籍者甚多:清康熙四十四年(1705)《沅陵县志》记载:“辰俗巫作神戏,搬演孟姜女故事。以酬金多寡为全部半部之分,全者演至数日,荒诞不经,里中习以为常。”清乾隆十年(1745)的《永顺县志》也记载有辰州傩戏的影响:“永俗酬神,必延辰郡师巫唱演傩戏。……至晚,演傩戏。敲锣击鼓,人各纸面一:有女装者,曰孟姜女;男扮者,曰范七郎。” 现存于沅陵县七甲坪镇的辰州傩的主要传人仅17人,辰州傩渊于荆楚,辐射于巴蜀吴越秦等地,曾一度影响中原。 傩戏按其内容形式有傩堂正戏、小戏、大本戏之分,正戏是法师请神演变而成,表演剧情简单,小戏已具小型戏曲特征,大戏的戏曲化程度较高,主要剧目有:《孟姜女》、《龙王女》、《七仙女》、《鲍三娘》等,傩技为绝技杂技表演,主要有上刀梯、过火槽、踩犁头等。 辰州傩不仅是戏剧的活化石,更重要的是它涵盖了政治、历史、民族、宗教、考古、文学、艺术等方面,是这些方面学术研究难得的研究文本。 德江县地处贵州东北部,古为南蛮之地,战国时代属巴、楚,元代以后设水特姜长官司、水德江长官司,明万历三十三年(1605)改置安化县,属思南府附郭。清光绪八年(1882),安化县治所迁移于大堡,即今德江县城。民国二年(1913),安化县改名为德江县。 德江自古为土家族等少数民族聚居之地,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历史沿革,使德江傩堂戏不仅源远流长,而且保存十分原始和完整,被专家学者誉为“中国戏剧活化石”。 德江傩堂戏又称傩戏和傩坛戏,土家人叫“杠神”。它是一种佩戴面具表演的宗教祭祀戏剧,也是一种古老的民族民间风俗文化活动。它源于古时的傩仪,是古傩的一种。汉代以后,逐渐发展成为具有浓厚娱人色彩的礼仪祀典。 傩戏是傩堂戏的主体部份,有正戏和插戏之分,共有八十多支,其中正戏16支。除傩戏之外,一般还要进行傩技(土家人称绝活)表演,项目由主家与坛班约定。在举行傩事活动前,土家族老师都要精心布置一个傩坛(傩堂),所以傩堂戏又称傩坛戏。傩坛布置精致,集编扎、剪纸、染印、绘画、书法、建筑等艺术为一体。 德江傩堂戏具有历史学、民俗学、宗教学、戏剧学等多学科学术研究价值;对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的丰富和完善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河北省有哪些传统文化
一、民间文学 (5项)
序号 编号 项目名称 申报地区或单位
1 1-1 耿村民间故事 石家庄藁城市
2 1-2 河间歌诗 沧州河间市
3 1-3 孟姜女故事传说 秦皇岛山海关区
4 1-4 邯郸成语典故文化 邯郸市
5 1-5 牛郎织女传说邢台 内丘县
二、民间美术 (10项)
序号 编号 项目名称 申报地区或单位
6 2-1 武强木版年画 衡水武强县
7 2-2 衡水内画 衡水市
8 2-3 蔚县剪纸 张家口蔚县
9 2-4 丰宁满族剪纸 承德丰宁满族自治县
10 2-5 曲阳石雕 保定曲阳县
11 2-6 内丘神码 邢台内丘县
12 2-7 玉田泥塑 唐山玉田县
13 2-8 辛集农民画 石家庄辛集市
14 2-9 无极剪纸 石家庄无极县
15 2-10 白沟泥塑 保定高碑店市
三、民间音乐 (20项)
序号 编号 项目名称 申报地区或单位
16 3-1 冀中笙管 乐保定涞水县
(高洛音乐会)
17 3-2 霸州笙管乐 廊坊霸州市
(高桥音乐会、
胜芳音乐会、
张庄音乐会)
18 3-3 河北鼓吹乐(永年)邯郸永年县
19 3-4 河北鼓吹乐(抚宁)秦皇岛抚宁县
20 3-5 固安笙管乐 廊坊固安县
(屈家营音乐会、
小冯村音乐会)
21 3-6 承德清音会 承德市
22 3-7 广宗太平道乐 邢台广宗县
23 3-8 常山战鼓 石家庄正定县
24 3-9 藁城战鼓 石家庄藁城市
25 3-10 子位吹歌 保定定州市
26 3-11 安次区笙管乐 廊坊安次区
(军卢村音乐会、
南响口梵呗音乐会、
后屯音乐会)
27 3-12 雄县古乐 保定雄县
28 3-13 竹林寺寺庙音乐 张家口阳原县
29 3-14 辛安庄民间音乐会 沧州任丘市
30 3-15 涉县寺庙音乐 邯郸涉县
31 3-16 里东庄音乐老会 廊坊文安县
32 3-17 任丘大鼓 沧州任丘市
33 3-18 河间大鼓 沧州河间市
34 3-19 磁县迓鼓 邯郸磁县
35 3-20 唐山花吹 唐山唐海县
四、民间舞蹈 (20项)
序号 编号 项目名称 申报地区或单位
36 4-1 昌黎地秧歌 秦皇岛昌黎县
37 4-2 井陉拉花 石家庄井陉县
38 4-3 徐水狮舞 保定徐水县
39 4-4 沧州落子 沧州南皮县
40 4-5 易县摆字龙灯 保定易县
41 4-6 隆尧招子鼓 邢台隆尧县
42 4-7 抬花杠 石家庄栾城县
43 4-8 篓子灯 唐山丰南区
44 4-9 青龙猴打棒 秦皇岛青龙满族
45 4-10 葛渔城重阁会 廊坊安次区
46 4-11 晋州官伞 石家庄晋州市
47 4-12 赞皇铁龙灯 石家庄赞皇县
48 4-13 黄骅麒麟舞 沧州黄骅市
49 4-14 丰宁蝴蝶舞 承德丰宁满族
50 4-15 曲周龙灯 邯郸曲周县
51 4-16 抚宁太平鼓 秦皇岛抚宁县
52 4-17 二贵摔跤 承德隆化县
53 4-18 东储双龙会 廊坊安次区
54 4-19 沧县狮舞 沧州沧县
55 4-20 撵花 邯郸临漳县
五、戏曲 (26项)
序号 编号 项目名称 申报地区或单位
56 5-1 河北梆子 河北省文化厅
57 5-2 评剧 唐山滦南县
58 5-3 唐山皮影戏 唐山市
59 5-4 石家庄丝弦 石家庄市
60 5-5 哈哈腔(清苑) 保定市
61 5-6 哈哈腔(青县) 沧州青县
62 5-7 武安平调落子 邯郸武安市
63 5-8 定州秧歌戏 保定定州市
64 5-9 冀南皮影戏 邯郸市
65 5-10 武安傩戏 邯郸武安市
66 5-11 隆尧秧歌戏 邢台隆尧县
67 5-12 二人台 张家口康保县
68 5-13 保定老调 保定市
69 5-14 威县乱弹 邢台威县
70 5-15 邯郸东填池赛戏 邯郸市
71 5-16 四股弦 邢台巨鹿县
72 5-17 蔚县秧歌 张家口蔚县
73 5-18 软秧歌 张家口怀安县
74 5-19 官庄诗赋弦 廊坊固安县
75 5-20 横岐调 保定涿州市
76 5-21 永年西调 邯郸永年县
77 5-22 磁县怀调 邯郸磁县
78 5-23 贤寓调 保定定兴县
79 5-24 肃宁武术戏 沧州肃宁县
80 5-25 河间皮影戏 沧州河间市
81 5-26 口梆子 张家口市
六、曲艺 (8项)
序号 编号 项目名称 申报地区或单位
82 6-1 木板大鼓 沧州沧县
83 6-2 乐亭大鼓 唐山乐亭县
84 6-3 西河大鼓 沧州河间市
85 6-4 京东大鼓 廊坊市
86 6-5 戳古董 张家口张北县
87 6-6 黄骅渔鼓 沧州黄骅市
88 6-7 盐山竹板书 沧州盐山县
89 6-8 涿州十不闲 保定涿州市
七、民间杂技 (1项)
序号 编号 项目名称 申报地区或单位
90 7-1 吴桥杂技 沧州吴桥县
八、民间手工技艺 (17项)
序号 编号 项目名称 申报地区或单位
91 8-1 磁州窑烧制技艺 邯郸峰峰矿区
92 8-2 魏县土纺土织技艺 邯郸魏县
93 8-3 邢窑烧制技艺 邢台市
94 8-4 定瓷传统烧制技艺 保定曲阳县
95 8-5 高阳民间染织技艺 保定高阳县
96 8-6 花丝镶嵌制作技艺 廊坊大厂回族自治县
97 8-7 秸秆扎刻技艺 廊坊永清县
98 8-8 衡水法帖拓印技艺 衡水桃城区
99 8-9 泊头传统铸造技艺 沧州泊头市
100 8-10 大名草编传统手工技艺 邯郸大名县
101 8-11 易县绞胎陶瓷制作技艺 保定易县
102 8-12 沙河豆面印花技艺 邢台沙河市
103 8-13 高桥尚家笙制作技艺 廊坊霸州市
104 8-14 龙凤贡面手工制作技艺 衡水故城县
105 8-15 易水砚制作技艺 保定易县
106 8-16 蔚县古民居建筑技艺 张家口蔚县
107 8-17 馆陶黑陶制作技艺 邯郸馆陶县
九、生产商贸习俗 (2项)
序号 编号 项目名称 申报地区或单位
108 9-1 安国药市 保定市
109 9-2 直隶官府菜系烹饪技艺 保定市
十、岁时节令 (1项)
序号 编号 项目名称 申报地区或单位
110 10-1 盐山千童信子节 沧州盐山县
十一、民间信仰 (4项)
序号 编号 项目名称 申报地区或单位
111 11-1 女娲祭典 邯郸涉县
112 11-2 三祖文化 张家口涿鹿县
113 11-3 赵县范庄龙牌会 石家庄赵县
114 11-4 内丘扁鹊祭祀 邢台内丘县
十二、游艺、传统体育与竞技 (9项)
序号 编号 项目名称 申报地区或单位
115 12-1 沙河藤牌阵 邢台沙河市
116 12-2 邢台梅花拳 邢台平乡县、广宗县
117 12-3 杨氏太极拳 邯郸永年县
118 12-4 沧州武术 沧州市
119 12-5 深州形意拳 衡水深州市
120 12-6 涞水踢球 保定涞水县
121 12-7 泊头六合拳 沧州泊头市
122 12-8 武氏太极拳 邯郸永年县
123 12-9 文安八卦掌 廊坊文安县
十三、文化空间 (7项)
序号 编号 项目名称 申报地区或单位
124 13-1 青县盘古文化 沧州青县
125 13-2 胜芳花灯及元宵灯会 廊坊霸州市
126 13-3 蔚县拜灯山 张家口蔚县
127 13-4 滏阳河灯 邯郸邯山区
(马头镇、张庄桥村)
128 13-5 苇子灯阵 邯郸峰峰矿区
129 13-6 彩布拧台 邯郸邯山区
130 13-7 黄粱梦文化 邯郸市
河北省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共计97项)
一、民间文学(4项)
序号编号 项目名称 申报地区或单位1Ⅰ-1伯夷、叔齐的历史传说秦皇岛卢龙县2Ⅰ-2契丹始祖传说承德平泉县3Ⅰ-3内丘县郭巨孝文化邢台内丘县4Ⅰ-4清河县武松与武大郎的传说邢台清河县
二、民间音乐(10项)
序号编号 项目名称 申报地区或单位5Ⅱ-1安次区义和团音乐(东张务音乐会)
廊坊安次区6Ⅱ-2永年正里小曲邯郸永年县7Ⅱ-3东尖塔音乐会廊坊广阳区8Ⅱ-4丰宁满族吵子会承德丰宁满族自治县9Ⅱ-5昌黎民歌秦皇岛昌黎县10Ⅱ-6昌黎吹歌秦皇岛昌黎县11Ⅱ-7燕子古乐保定易县12Ⅱ-8易县东韩村拾幡古乐保定易县13Ⅱ-9安新县圈头村音乐会保定安新县14Ⅱ-10邢台县长信排鼓邢台邢台县
三、民间舞蹈(13项)
序号编号 项目名称 申报地区或单位15Ⅲ-1临漳李家庄高跷皇杠邯郸临漳县16Ⅲ-2永清瑚琏店同乐圣会廊坊永清县17Ⅲ-3扇鼓(赵州扇鼓、冀南扇鼓)石家庄赵县
邯郸丛台区18Ⅲ-4宽城背杆承德宽城满族自治县19Ⅲ-5香河大河各庄竹马会廊坊香河县20Ⅲ-6盐山武术扇沧州盐山县21Ⅲ-7曲周傩舞聚英叉会邯郸曲周县22Ⅲ-8竹板落子承德丰宁满族自治县23Ⅲ-9隆尧县泽畔抬阁邢台隆尧县24Ⅲ-10跑竹马(正定县、灵寿县)石家庄正定县
石家庄灵寿县25Ⅲ-11灵寿武凡同高跷马石家庄灵寿县26Ⅲ-12抬花杠石家庄元氏县27Ⅲ-13永年抬花桌邯郸永年县
四、传统戏剧(15项)
序号编号 项目名称 申报地区或单位28Ⅳ-1豫剧桑派艺术邯郸市29Ⅳ-2冀南四股弦(馆陶县、魏县、
肥乡县)
邯郸馆陶县
邯郸魏县北坡头
邯郸肥乡县旧店乡南营村30Ⅳ-3邯郸赛戏(武安市、涉县)邯郸武安市
邯郸涉县31Ⅳ-4海兴南锣剧沧州海兴县32Ⅳ-5鸡泽弦子腔戏邯郸鸡泽县33Ⅳ-6馆陶木偶戏邯郸馆陶县34Ⅳ-7临漳西狄邱落子邯郸临漳县35Ⅳ-8炊庄高腔戏廊坊广阳区36Ⅳ-9西路梆子沧州海兴县37Ⅳ-10藁城北周卦乱弹石家庄藁城市38Ⅳ-11深泽坠子戏石家庄深泽县39Ⅳ-12元氏乐乐腔石家庄元氏县40Ⅳ-13高阳河西村昆曲保定高阳县41Ⅳ-14临城南调邢台临城县42Ⅳ-15霸州王庄子昆曲廊坊霸州市
五、曲艺(4项)
序号编号 项目名称 申报地区或单位43Ⅴ-1广平拉洋片邯郸广平县44Ⅴ-2冀南梨花大鼓(鸡泽县、威县)邯郸鸡泽县邢台威县45Ⅴ-3西河大鼓廊坊文安县46Ⅴ-4燕山大板(三河市、平泉县)廊坊三河市
承德平泉县
六、杂技与竞技(14项)
序号编号 项目名称 申报地区或单位47Ⅵ-1雄县鹰爪翻子拳保定雄县48Ⅵ-2孟村八极拳沧州孟村回族自治县49Ⅵ-3劈挂拳沧州市50Ⅵ-4燕青拳沧州市51Ⅵ-5查滑拳沧州市52Ⅵ-6珍珠球承德围场满族蒙古族自
治县53Ⅵ-7香河安头屯中幡廊坊香河县54Ⅵ-8长洪拳邯郸成安县55Ⅵ-9上刀山邯郸涉县56Ⅵ-10左各庄杆会廊坊文安县57Ⅵ-11苏桥飞叉会廊坊文安县58Ⅵ-12南托雷氏武术石家庄灵寿县59Ⅵ-13正定高照(中幡)石家庄正定县60Ⅵ-14大名县佛汉拳邯郸大名县
七、民间美术(2项)
序号编号 项目名称 申报地区或单位61Ⅶ-1伯延民间建筑艺术邯郸武安市62Ⅶ-2八沟石雕工艺承德平泉县
八、传统手工技艺(23项)
序号编号 项目名称 申报地区或单位63Ⅷ-1金凤扒鸡手工制作技艺石家庄市64Ⅷ-2板城烧锅酒五甑酿造技艺承德市承德县65Ⅷ-3衡水老白干传统酿造技艺衡水市66Ⅷ-4刘伶醉酒酿造技艺保定徐水县67Ⅷ-5刘美烧鸡手工制作技艺唐山乐亭县68Ⅷ-6玉田老酒酿造技艺唐山玉田县69Ⅷ-7槐茂酱菜制作技艺保定市70Ⅷ-8贞元增酒传统酿造工艺邯郸市71Ⅷ-9山庄老酒酿造技艺承德平泉县72Ⅷ-10织字土布技艺(鸡泽县、肥乡县)邯郸鸡泽县
邯郸肥乡县73Ⅷ-11魏县花布染织技艺邯郸魏县74Ⅷ-12蠡县二踢脚制作技艺保定蠡县75Ⅷ-13昌黎赵家馆饺子制作技艺秦皇岛昌黎县76Ⅷ-14平泉“五奎园”改刀肉制作技艺承德平泉县77Ⅷ-15正定宋记八大碗石家庄正定县78Ⅷ-16广宗手工木镟技艺邢台广宗县79Ⅷ-17真定府马家卤鸡石家庄正定县80Ⅷ-18藁城宫灯石家庄藁城市81Ⅷ-19迁安手工造纸唐山迁安市82Ⅷ-20广宗县柳编技艺邢台广宗县83Ⅷ-21一百家子拨御面承德隆化县84Ⅷ-22井陉矿区高粱秸秆工艺石家庄井陉矿区85Ⅷ-23沙河四匹缯布制作技艺邢台沙河市
九、民俗(11项)
序号编号 项目名称 申报地区或单位86Ⅸ-1鸿宴饭庄唐山市87Ⅸ-2蔚县打树花张家口蔚县88Ⅸ-3井陉赵庄岭皇纲石家庄井陉县89Ⅸ-4后山文化保定易县90Ⅸ-5临漳郭小屯坠子村邯郸临漳县91Ⅸ-6井陉孤山感恩文化石家庄井陉县92Ⅸ-7尧山文化邢台隆尧县93Ⅸ-8北秀林马火会石家庄井陉县94Ⅸ-9桃林坪花脸社火石家庄井陉县95Ⅸ-10西宫大蜡会石家庄栾城县96Ⅸ-11南张井老虎火石家庄井陉县
十、传统医药(1项)
序号编号 项目名称 申报地区或单位97Ⅹ-1永年太和堂邯郸永年县
希望能解决您的问题。
武安传统文化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武安传统文化作文、武安传统文化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