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传统文化 正文

传统文艺理论(传统文艺理论与实践)

1、中国文学史理论体系2、中国传统文艺批评的基本特点3、弗洛伊德的文艺理论与传统理论观点的联系、区别4、世界文艺理论的3大体系分别是什么?5、中国传统文学理论的术语有哪些6、分析弗洛伊德的文艺理论与传统理论观点的联系、区别中国文学史理论体系中国古代文学理论体系概述张文勋内容提要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的研究在近半个多世纪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本...

今天给各位分享传统文艺理论的知识,其中也会对传统文艺理论与实践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

中国文学史理论体系

中国古代文学理论体系概述

张文勋

内容提要 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的研究在近半个多世纪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前后出现了一批有较大影响的学者,在许多理论问题上取得了基本的共识:中国文学是在中国历史文化土壤中产生的文学,中国有本土民族特色的文学观念,我们可以参照但不能硬套西方的文学观念。因此,本文主要从文原论、创作论、鉴赏论三个方面大致勾画中国古代文学理论体系的轮廓,使之显现出总体理论体系的内在脉络。

关键词 文学理论 体系 文原 创作 鉴赏

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的研究,在近半个多世纪中所取得的辉煌成就是有目共睹的。老一代学者如郭绍虞、朱东润、罗根泽、刘大杰等一大批前辈,以“中国文学批评史”之名,为后人开辟了研究的道路。还有许多著名学者如黄侃、范文澜、刘永济等等,他们对我国古代具有代表性的文学理论专著《文心雕龙》的研究,为后人的研究打下了基础。所以,从上世纪五十年代以来,对古代文学理论的研究不断深入,不断扩大,出现了几次高潮,直到近二十年间,研究工作达到有史以来的最高峰。随着研究的深入和时代的变迁,对研究的内容和方法,也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过去我们把研究的领域统称之为“文学批评史”,仅仅只是从历史发展梳理了历代诗文论作家作品。后来,又把“文学批评”的概念改称为“中国古代文论”,也有学者称之为“中国古代文学批评理论”;直到现在,多数学者已都采用“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的概念去涵盖诗论、文论、戏曲理论、小说理论以至于一些相关的史论、画论。这些变化也反映出学术界对我国古代文学理论的认识的变化。最初,有人对中国古代究竟有没有严格意义上的文学理论表示怀疑,因为他们用西方的文学眼光去审视我国古代文学,觉得有许多对不上号,所以认为我国古代文论中的种种理论,充其量也只不过是“文章作法”一类的“文章学”、“诗话”之类,可算是文学范畴,但多半是感悟式的三言两语评点,很少有系统的理论建构;就是《文心雕龙》这样的巨著,也称不上是纯粹的文学理论。既然如此,那么在我国古代也就无系统的文学理论(或者说是理论体系)可言了。经过多年的讨论和研究,现在在以下问题上,可说已有基本的共识,那就是:中国文学是在中国历史文化土壤中产生的文学,中国有本土民族特色的文学观念,我们可以参照但是不能硬套西方的文学观念。因此,我们说中国古代有其自己的文学理论,这应该是无可置疑的。

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就其源流而言,最早见于“诗言志,歌永言”等类观念之中,诗是最早形成的文学形式,故早期的文学理论出现在诗论中是很自然的。随着文化的进步,汉文字的逐渐形成并被广泛使用,出现了“文”和“文章”的概念,虽然这是对各种文字表现的作品的泛称,但其中也包含有我们今天所说的“文学”的内容,那就是要求文章内容的充实与文字的华美,“文质彬彬”的概念,已被引入文学批评之中。但当时的文学观念还是一种泛文学观,还没有接近我们今天所使用的“文学”的有明确规定性的概念。在先秦两汉时代,由于多种文体已经形成,诗歌和散文、文和史的派别,已日趋明显,所以,具有艺术性的美文和哲学、历史一类文章的差别,亦已逐渐被人们认识,这才出现了鲁迅先生所说的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学的“自觉”。凡是属于文学的作品,总是具有其最基本的特征:形象地反映社会现实生活,鲜明地抒发思想感情,优美的语言文字表达。而作家的主体创造性和个性化的表现是其最主要的特点。这些观念当然是我们现在的认识,但是,在我国古代文学理论中,亦已有不同程度的认识和理论表述。无疑,它们都属于古代文学理论的范畴,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把陆机的《文赋》、刘勰的《文心雕龙》等等,看作是我国古代文学理论的代表性著作。关于《文赋》,我把它看作是我国古代最早的一篇较完整的文学理论提纲,我在《关于〈文赋〉的几个问题》[1]中曾说:

/k《文赋》是刘勰的《文心雕龙》以前的一篇唯一的较完整的文学创作专论。……《文赋》中的若干理论,反映了我国文学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因此,它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主要表现在:第一,魏晋时期,人们对文学的认识已有了新的发展,文学已经开始和经史学术著作区别开来,文学批评和文学理论的对象,已逐步从广义的文学(包括一切书面著作)缩小到接近于我们今天说的“文学”的范畴。……第二,就内容而言,《文赋》特别强调“缘情”、“体物”,这和两汉以前的文人片面强调言志见道是不同的。文学作品不是学术论著,它更多的富有感情色彩和具体形象的特征;“缘情”和“体物”应该说是当时人们对文学特征认识的重要标志。第三,由于对文学的艺术特征有了一定的认识,因此对文学的艺术性以及形式技巧方面,也引起人们的重视而加以研究。^/

至于《文心雕龙》中所阐述的理论观念, 则更趋明确并更为理论化和系统化了。这里还值得一提的是梁昭明太子萧统主编的《文选》及《文选序》,这部选集所选作品,已明确地把经、史、子各类著作排除在外,所选的作品,基本上是我国古代属于文学范畴的作品,这是当时文学观念转变的最明显的标志。尤其难得的是,《文选序》中十分明确地表明了他们的文学观念:老、庄之作,管、孟之流,都是“以立意为宗,不以解文为本”,故不选;至于那些“事异篇章”、“方之篇翰,亦已不同”的辩驳性文章和记事系年性的史书,都一律不选。所选的作品,应符合“综缉辞采”、“错比文华”、“事出于沉思,义归乎翰藻”的标准,特别是“沉思”和“翰藻”这两条,可以说是我国古代对美文学的高度概括,是对文学的艺术特色的基本要求。如果,我们把西方的文学理论概念作为参照系去审视,那么,可以看出它们之间也有相通之处,但“沉思”“翰藻”之论,毕竟是具有民族特色的中国自己的理论,而不是外来的理论模式的演绎。

那么,中国古代文学理论有没有自己的完整的体系呢?关于这个问题, 多年来也有不少争论。前面已经谈过,有人认为中国古代没有严格意义上的文学理论,只有一些文章作法之类,诗论可算是文学理论范畴,但也只不过是些零星的评点式的见解,没有系统的理论著作,更谈不上什么“体系”。我这里要谈的,正是想说明我国古代不仅有自己的文学理论,而且有自己的理论体系。近几年来,许多学者已把注意力转向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的系统研究,取得重大进展。其中如蔡钟翔教授等主编的《中国古典美学范畴丛书》,已出版多卷,说的是美学,其实也多是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的一些基本概念。最近,王运熙、黄霖两位教授主编的《中国古代文学理论体系》丛书,已出版《原人论》、《范畴论》、《方法论》三卷(复旦大学出版社)。主编在《前言》中明确表示,他们主要是要“研究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的内在体系和民族精神”,并说“梳理和总结中国古代文学理论体系是一件十分复杂而艰巨的工作”,希望能在前人和时贤的已有成果的基础上,“希望在理论的概括和资料的整理方面都能更上一个层次,开创一个新的局面。”我想,他们的希望基本上已经达到,“原人论”、“范畴论”、“方法论”从三个层面上概括了中国古代文学理论体系的基本轮廓,并作了较深刻的分析,富有新意。我在这篇文章中,是想就我国古代文学理论原有的一些重要概念,作一番较通俗的梳理,使之显现出总体理论体系的内在脉络,这些理论应可涵盖诗论、文论、戏曲论、小说论,甚至可涵盖画论与乐论。这些不同门类的理论,都可以各自成体系,但作为文学门类,或与文学有关的艺术门类,它们之间自有相通之处,所以我们从其中梳理并提炼出来的文学理论,应该说是具有普遍意义的一些理论,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构成具有中国传统特色的文学理论体系。下面,我拟从三个方面作简要的阐述。

一、文原论

我这里是借用明儒宋濂的《文原》[2]一文的题目作标题,宋濂论的是广义的“文”,当然也可包括文学,但是我取的不是宋濂的原意,而是赋予“文原”二字以新的含义。文指文学,原者本也,有本源、本体、本质多义,故《荀子》有《原道训》,刘勰、韩愈、章学诚等俱有《原道》之作。我用“文原论”作标题,就是含有文学本体论、文学的本质论或文学的基本原理之类的意思。这也是符合我国古代哲学、文学理论中所习惯用的概念,就是宋濂用这个辞语时说的“本建则其末治,体著则其用章”,也多少有“本体”的意思。文学的本质是什么?文学的社会功能是什么?文学不用于哲学、历史、政治论著的基本特征是什么?我国古代文学论中有不少涉及这些问题,而且已形成一些比较系统的理论。

①在文学本原问题的讨论中,“文原于道”、“文以明道”、“文以载道”等等,成为以儒学为宗的主流派文学理论的纲领性的见解。“道”的概念早见于先秦诸多典籍中,《荀子》中已较系统地提出“明道”思想,他说:“圣人也者,道之管也。天下之道管是矣,百王之道一是矣,故《诗》、《书》、《礼》、《乐》之归是矣。”[3]这里已把属于文学艺术范畴的诗、 乐等都归入圣贤之道的大范畴中。而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旗帜鲜明地首标“原道”以为论文之纲,这就把文学的本体和“道”联系起来。文原于道,这是就文学发生而言;文以明道,则是就文学的功能作用而言。可以说,刘勰是第一个系统地站在哲学和政治的高度去考索文学本体的人,他既看到“文”对“道”的依附,又看到“文”具有相对独立性,所以“文”与“道”的关系问题才成为我国古代文学史上长期争论的问题。关于这个问题,近代学术界研究的成果已很多了,我这里想说的是,这个问题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涉及文学的一个最根本的问题,即文学的社会本质及其社会地位和作用的问题。刘勰之所以高举“原道”的理论旗帜,根本目的就在于给文学定位,并从理论上找到依据。所以纪昀才给予很高的评价,说刘勰论文首探“原道”,“自汉以来,论文者罕能及此。彦和以此发端,所见在六朝文士之上。”又说:“文以载道,明其当然;文原于道,明其本然,识其本乃不逐其末。”[4]这是很有见地的。刘勰论道,把文学提到宇宙、社会、人生的崇高地位上来,但他并不是把文学神秘化,而是把文学从形而上的“自然之道”,拉回到现实社会生活中的“圣贤之道”上来,他的理论逻辑就是“道沿圣以重文,圣因文而明道”,所谓“心生而言立,言立而文明”,“文”就是作为“五行之秀,天地之心”的人的创造性的产物。一言以蔽之,文学所原之道,就是圣贤之道,是社会生活中的人伦物理之道。由此,自然也就引申出文与道的关系中,重视文学与政治、文学与社会现实、文学与教化的密切关系。这也是我国九千年间的文学传统观念,直至于今,虽然“道”的内涵已与时变易,但上述的基本观念仍然是难以废弃的。黄霖等提出“原人论”的概念,并认为“‘原道’归于‘原人’”,“原人的具体化,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心化、生命化、实用化”,这是很有创见的。唐宋时期关于文与道的关系问题的讨论,席卷整个文坛,对我国古代文学观念的影响甚为深远,直至明清,余绪犹存。从宋代理学家到明代的心性之学,以至于前后七子、公安竟陵,论诗论文,虽门户各立,立论各异,但无不以伦理道德为宗,以有益于教化为文学之本。宋濂论“文原”,实际上也没有多少新意,多半是重申前人的“原道”之论,他说:

“呜乎!吾之所谓文者,天生之,地载之,圣人宣之,本建则其末治, 体著则其用章,斯所谓秉阴阳之大化,正三纲而六纪者也;互宇宙之始终,类万物而周八极者也。呜乎!非知经天纬地之文者,恶是以语此![5]”

这都是刘勰《原道》中说的“天之为德也大矣,与天地并生者何哉”以及“道沿圣以重文,圣因文而明道”的意思。可见,把文学的原质和道联系起来,和天地万物联系起来,和圣贤之道联系起来,从而引申出“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和“发乎情,止乎礼义”[6]等一系列议论,成为中国古代文学理论中具有纲领性的见解,而且作为正统思想在我国文学史上影响了几千年。这也许是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的一大特色吧?所以我国古代对文学本质乃其功能的认识,虽以“原道”立论,但实际上是“原人”,即是从人的社会实践去研究文学现象;一切诗文、戏曲、小说,都是以人为本,都强调教化的功能。

②与“原道”说紧密相联的又一文学观念就是“情志说”,也即是我们现在也还常用的抒情与言志说。“诗言志”是我国最古老的一种文学观念,“志”自然就是讲人们的思想志向,在儒学中早就对此作了规定性的解释,孔子就说过:“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论语·述而》)可见,那时的志是要合乎道德标准,无论是“赋诗言志”还是“献诗明志”,当然也要符合道德规范。作为文学的主要门类之一的诗,如果把言志作这样理解,那必然要走向教条化的道路,所以《毛诗序》中才根据诗歌自身的艺术特征,作了如下发挥:

“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 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从这段话中可看出我国古代文学观念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发展, 那就是把单纯的“言志”和抒情联系起来,情志合一。文学创作过程中,“情动于中”是最重要的冲动,发自内心的感情,当然和人们的思想分不开,但作为文学作品,感情的因素是最重要的。因此,《毛诗序》中强调“吟永情性”,只不过是对“情”也要加以限制,故说“发乎情,止乎礼义”。无论怎么说,文学作品(不论是诗歌、散文、小说、戏剧)中抒情言志是永恒不变的,所变者只不过是抒什么情言什么志罢了。

由明道、载道到言志、抒情,到魏晋南北朝时期强调“缘情”和“情性”,是文学观念的一大转变。陆机在《文赋》中明确提出“诗缘情而绮靡”,刘勰在《文心雕龙》中则说:“诗者,持也,持人情性。”(《明诗》)又说:“情以物迁,辞以情发。”(《物色》)情性之论,实际上已把文学回归到“人学”上来了,也就是说文学可以突破“止乎礼义”的束缚,走向作家主体性的发挥与个性的张扬。我国古代文学理论中,讲吟永情性、明心见性、独抒性灵、才胆识力等等,都把作家的主体精神提到十分重要的地位。这些理论,对我们现代文学理论的建构也是有借鉴意义的。

③文学的社会功能,历来是理论家们所关注的问题。在西方文学理论中, 有功利主义的主张,但也有不少超政治、超功利的所谓“纯文学”的理论。在我国古代文学理论中,也存在有类似的情况,但是从总体上说,强调文学的社会政治功能,强调文学的教化作用,这是占主导地位的观点。无疑,这又和“原道”的思想分不开。孔子提出的“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的总体观念,已把包括文学在内的一切文化纳入道德规范之中,而其最终目的就是为“政教”服务。所以“原道”、“明道”、“载道”等等口号的提出,都是对文学功能的定位。至于文学功能的具体内容,就大体而言,就是孔子论诗时说的:“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7]所谓“事父”、“事君”,就是诗序中说的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种种政教作用,兴、观、群、怨是诗的特殊功能,推而广之也就是文学的政教功能。所谓“讽谕”、“美刺”、“寄托”、“讽劝”,说的都是文学的政教功能,当然,这些都是以文学的特殊方式所产生的功能。除诗歌之外,小说、戏曲都强调其教化功能,明代的“三言”、“二拍”,就其书名看,曰《醒世恒言》,曰《警世通言》,曰《喻世明言》,都明确标出讽谕教化的宗旨,并把这些小说作为“六经国史之辅”[8], 能起六经国史所不能替代的教化作用。《今古奇观序》[9]中说:

/k故夫天下之真奇,在未有不出于庸常者也,仁义礼智,谓之常心;忠孝节烈,谓之常行;善恶果报,谓之常理;至贤豪杰,谓之常人。然常心不多葆,常行不多修,常理不多显,常人不多见,则相与惊而道之。闻者或悲或叹,或喜或愕。其善者知劝,而不善者亦有所惭恧悚惕,以共成风化之美。则夫动人以至奇者,乃训人以至常者也。^/

他如李贽称《水浒》为“发愤之所作”,他认为“故有国者不可以不读,一读此传,则忠义不在水浒,而皆在于君侧矣。”及至近代如梁启超等大力倡导小说,并把小说的政教功能提得很高,就其理论实质而言,仍然是“迩之事父,远之事君”的基本精神。梁氏说:

/k故先新一国之民,不可不先新一国之小说。故欲新道德,必新小说;欲新宗教,必新小说;欲新政治,必新小说;欲新风俗,必新小说;欲新学艺,必新小说。乃至欲新人心,欲新人格,必新小说。何以故?小说有不可思议之力支配人道故。^/

这些议论,和《毛诗序》中的“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等等说法,何其相似乃尔!这并不奇怪,因为这是我国古代传统的文学观念,不仅对诗歌、小说作如是观,就是戏曲理论,也不例外,这里我就不一一列举了。

④无论是原道说、情志说还是政教说, 说的都是文学本原也即是文学本体的社会属性问题,而对文学的艺术本质特征,则尚未更多涉及。而意境论则是我国古代文学艺术本质特征的极具民族特色的理论概括,是足以表述我国文学艺术审美属性的理论概念,所以,我们把它称作我国古代美学的基本范畴,它包含有极其丰富的美学内涵。我们也可以这样说,意境论在我国古代文学理论体系中应居于核心的地位。关于意境(或又称境界)问题,在我国已有深入的研究,有关文章和专著也很多,我这里不拟过多重复。我只想着重谈谈意境理论在我国古代文学理论体系中的重要地位。我国意境理论的生成,最早可追溯到《易传》和老、庄著作,还有佛经的影响,逐渐形成意、象、境等概念;尔后,又和言与意、情和景、心和物、形和神、韵和味等等诸多审美概念结合起来,形成涵盖上述多种理论因素的文学艺术所通用的专有名词,也是我国古代美学中的专有名词。但是,把意境一词正式用之于文学,最早见于唐代王昌龄的《诗格》,他提出诗有三境:一曰物境,二曰情境,三日意境。严格地说,这三者都属于意境的范畴,只不过其侧重点不同而已。如用王国维的境界说去审视,那么物、情、意三者都不可少。综观意境的构成,离不开主观的“情”和“意”与客观的“景”和“象”(物象),是主客观的结合,是情景的交融,是意藉象以显现,象藉意而获得生命力。就其整体结构而言,则是神形兼备,有无相生,隐显相济,虚实相成,故能产生景外之景,象外之象、“状难写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11]的艺术效果。

意境对于文学的重要意义,不仅对诗、画如此,就是对散文、小说、 戏剧而言亦然。文学作品是语言的艺术,它要借助于文学语言的艺术力量,把深邃的哲理、高远的情志,寄寓于艺术意境之中。也就是说作家的创造性就在于他把客观的“物”和主观的“我”的情志,转化为具有艺术魅力的意境,这正是文学艺术不同于其它意识形态的奥秘。意境是作家艺术创造的结果,又是接受者(读者)的审美对象和再创造的基础。这表明我国古代文学理论中的意境论,是我国古代理论家们的创造性的理论概括,是对美学的重大贡献。意境在文学中的重要性,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严沧浪所谓兴趣,阮亭所谓神韵,犹不过道其面目,不若鄙人拈出境界二字为探其本也。”又在《人间词叙》[12]中说:

“文学之事,其内足以摅已,外足以感人者,意与境二者而已。上焉者意与境浑,其次或以境胜,或以意胜,苟缺其一,不足以言文学。原夫文学之所以有意境者,以其能观也。”

“以其能观”,就是因文学意境有形象直观性,成为审美鉴赏的对象,也正是文学的艺术生命的关键所在。所以王国维又说:“文学之工不工,亦视意境之有无与深浅而已。”这的确是真正懂得文学的真知灼见。在西方文学理论中,有模仿说、再现说、表现说等等理论,并用以区别不同的文学创作方法的差异。但就我国意境论而言,主观与客观,表现与再现,却是水乳交融,浑然一体,这也是我国古代文学理论的独到之处。

您可以去这里看一下

中国传统文艺批评的基本特点

1949年以后,茅盾作为政府文化部门和文艺界主要领导人撰写了大量的文艺批评文章。这一时期,他的文艺批评具有某种特殊性。他一方面继续坚持“文学是时代的反映”的现实主义文学批评观点,重视文学的思想性、时代性;一方面作为有着丰富创作经验的老艺术家,他的批评并未走向简单化的极端,尊重文学自身的规律。总之,五十年代以后,茅盾的文艺批评总体上呈现出严谨、理性的特点。

关键词:茅盾;文艺批评;特点;五十年代后

中图分类号:I206.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0751(2006)06—0201—04

1949年以后,茅盾担负了新中国的文化行政领导工作,仍然撰写大量的文艺批评文章。这一时期,他的文艺批评具有某种特殊性。一方面,他是政府文化部门和文艺界主要领导人之一,其文学批评具有权威性。另一方面,当代文学发展历经了许多坎坷曲折,他的文学批评活动不能不受到某种影响。但是,茅盾仍然一如既往地怀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从事文学批评。在开展文艺批评活动时,他一方面继续坚持“文学是时代的反映”的现实主义文学批评观点,重视文学的思想性、时代性;一方面作为有着丰富创作经验的老艺术家,他的批评并未走向简单化的极端,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维护文学的规律,注重文艺批评的审美特性。1949年以后,茅盾的文艺批评总体上呈现出严谨、理性的特点。

一、独立思考文艺表现内容上的争议性问题

建国后,作为文化部门的领导人,茅盾必须去直接面对各种争议性的问题,但是他都尽量以自己的理性去独立思考,尽可能作出客观、全面的评价,较少绝对化的论断。可以说,在茅盾漫长的批评生涯中,他始终坚持着难能可贵的审慎态度与科学风范。在没有将对象研究透彻前,决不肯贸然说一个“是”或“否”。对那种非捧杀即骂杀的批评,茅盾向来不屑为之。尤其是他对作品内容能否表现生活中的阴暗面及所谓“尖端题材”、形式与内容等争议较大的问题的观点基本上还是比较严谨、公允的。

1.文艺作品可以反映现实生活中的冲突和矛盾

1949年以后,茅盾仍然是“无冲突论”的反对者。他在文章中曾批评作家们回避矛盾的做法,指出这是造成作品公式化、概念化、脸谱化的原因之一,提出作品不但要表现重大社会矛盾,更要开掘人物性格,关注性格间的矛盾冲突。

他指出:“我们必须反对在创作上那种‘无冲突论’或类似‘无冲突论’的倾向,反对那种脱离生活去描写生活的倾向;必须把从表现生活矛盾中去创造人物,作为现实主义的重要课题。”①茅盾还引用马林科夫的话,对中国作家提出了严肃的批评:“和人物创造不能分开的另一个重要问题,是如何表现生活中的矛盾和冲突。社会主义现实主义要求作家从革命的发展中真实地和历史具体地去描写现实,所以‘文学和艺术必须大胆地表现生活的矛盾和冲突,必须善于使用批评的武器,把它当作一个有效的教育工具’(马林科夫)。而我们许多作家常常缺少这样一种大胆,缺少这样一种战斗性。我们常常在生活矛盾前面轻易地避开了,或者是把复杂的矛盾简单化了。或者是用一种公式方法解决了。”②

茅盾写于1956年的一篇文章,让人进一步窥见了解放后他对于作品反映生活中冲突和矛盾的态度:“作家或编辑部要对之负责的,应当是作品所反映的生活矛盾是不是真实的社会现象,而不应当是任何个人,而任何个人碰到那样‘不愉快’的事,也应当抱着‘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态度,不要神经过敏,甚至于弄到‘怒发冲冠’的地步。”③这篇题为《揭露矛盾时的“矛盾”》,表面上是谈读者责备作家和编辑不敢揭露社会生活冲突,而领导干部的干预使作家萎缩不前的创作“矛盾”,实际反映了茅盾肯定文艺作品应表现生活中真实存在的矛盾的观点。

在1958年的《关于所谓写真实》中,茅盾写道:“把暴露社会生活的阴暗面作为写真实的要求,在旧社会里,也还说得过去,可是在我们这新社会里,却是荒唐透顶的。”这常常引起一些人的“误会”。其实这只是一种片面地理解。茅盾在这篇文章中明确指出:“我们的社会的真实性就是进步和光明。当然也有阴暗的一面。”“如果我们的文艺作品写我们的一切都非常顺利,没有困难,没有斗争,那就是粉饰现实,就是无冲突论。”④他明确反对“无冲突论”,认为生活中的阴暗面可以而且应当去写,他所反对的只是那种“专找阴暗面来写”的创作倾向。

2.文艺创作题材应当多样化

在某个时期,题材范围的狭隘化、单一化成为妨碍文艺创作发展的严重障碍。茅盾是题材有差别论者,他认为题材确有社会意义大少不同的差别,文艺创作应该更多、更广泛地反映我们时代的重大事件,描写重大题材;但是文艺的价值不是由题材所决定,题材决定论同样不正确,不符合文艺创作规律。他一针见血地指出:“题材范围的狭窄和单调,是今天的文艺作品的通病。”⑤他赞成题材有差别,号召写重大题材、现实斗争题材,但也不排斥其他题材。

与当时强调表现“时代最强音”的主题决定论不同的是,茅盾还发表过主张创作题材多样性的意见,他说:“是否存在着本身社会意义不大的题材?我想是有的。如鲁迅的《社戏》、《鸭的喜剧》比起《祝福》、《风波》来,社会意义就小些。我们对短篇题材的要求也不能太高,不一定每一篇都要求有非常巨大的社会意义。”⑥而且他不认为文艺作品只能写“重大题材”,“只要不是有毒的,对人民事业发生危害作用的,重大社会事件以外的生活现实,都可以作为文艺的题材┄┄如果朝朝暮暮只给清一色的表现重大社会事件的作品,而且从形式到内容上又不免千篇一律,那么,群众也会有意见,而且事实上已经有意见。自古以来,人民所创造所创造的文艺就不是单调、生硬,而是包罗万象,多姿多彩的。我们只有发扬这个优秀传统的责任,而没有破坏它的权利”。⑦在强调作家与工农兵相结合、表现时代的“最强音”的社会大环境下,茅盾甚至赞成作家与时代保持一段时间和心理的“距离”。他所表现出来的理性令人感到惊讶、佩服。例如,《诗刊》编辑部提出了“诗的时代感”的问题,对此他却不以为然:“诗可以有时代感,也可以没有时代感,如果强求时代感,又可能陷到公式化、概念化中去”,他甚至讽刺道:“古时候有一种‘应制诗’,这种诗的时代感强得很,但这种诗又实在不好。”⑧

除此之外,茅盾关于文艺作品内容的一些具体问题的看法也显示出其特有的理性和严谨。例如,塑造英雄人物的问题。茅盾反对将英雄看成“超人”,主张文学可以写英雄的“缺点”,可以写英雄的成长过程,认为写得好,英雄会更“真实”。

二、强调文艺作品的艺术性

1949年以后,虽然强调文艺反映社会重大事件仍然是贯穿茅盾文学评论中的主调,但重心明显向着强调文学作品的艺术规律和艺术性方面倾斜,这和茅盾二三十年代重思想、重创作倾向的文艺批评形成了对照。1949年以后,对文学思想性的重视已经有走向极端的趋势,五六十年代更是一个提倡文艺为政治服务的年代,但是茅盾仍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在对作家作品的评论中,加强对于艺术技巧和艺术表现问题的分析和探讨,这更加凸显其文艺批评的理性和严谨的特点。他明确指出,作为一个批评家,“不单单分析作品的思想性,也要分析他的艺术性”。并强调:“不要小看技巧,没有技巧的作品,本身就不能行远垂久(请不要误会,这里丝毫没有不重视思想的意思)。”⑨虽然在中国现代文学批评中,茅盾较少谈到艺术性自身独特的审美品格,仅把艺术当作一种技巧来肯定。但是,建国后他却更多地关注文艺作品的技巧,从艺术上和技巧上,对作品进行具体的、细致地品评和分析,如《关于艺术的技巧》,《谈“水浒”的人物和结构》,《谈描写的技巧》等文章。

茅盾从宏观的角度,从文艺规律的高度对创作技巧问题作出了精辟的阐释与论述。他指出,把写作技巧看作类似于工业制造过程中的技术,以为可以归纳为若干条“规则”,熟悉了这些“规则”就掌握了技巧的看法,是对于技巧的误解。技巧不是孤立的、程式化的、技艺化的技术,而是和文艺创作的特殊规律联结在一起,和作家、艺术家的思想水平、生活经验联系在一起的一种艺术修养,是艺术的形象思维的构成部分。他十分欣赏和同意法捷耶夫的一个著名说法:“重要的艺术技巧问题是要依赖作者人生观的深度和他包罗生活现象的广度,来解决的。”⑩茅盾关于艺术技巧的论述是深刻的,富于理论的深度和力度。他不是就技巧而谈技巧,而是将技巧问题纳入了文艺反映社会主义时代生活的内容之中,坚持形式和内容统一的原则。

1.提倡塑造多样化的人物

社会主义的文艺应该描写什么样的人物形象,应该怎样去描写人物形象,如何写正面人物,如何写反面人物,能不能写落后人物和中间人物,都曾经引发过公开的讨论和争论,而且被提高到创作原则的高度去认识,某个时期还被拔高为一个政治问题。在这种背景复杂的论争中,茅盾始终表现了冷静而清醒的态度,坚持了自己一贯的现实主义艺术主张。茅盾认为,人物描写、艺术典型创造是现实主义最重要问题;同时又认为,社会主义文艺应该着重表现重大的社会生活斗争,应该大力歌颂社会的新人新事,更多地描写正面人物、英雄人物。因为正是这些新人、正面人物、英雄人物是“生活的主人翁,新中国的创造者”,“从他们身上反映出中国人民的高贵革命品质和崇高的道德观念,也反映出社会生活的变化,对于人民精神生活所产生的巨大影响和力量”。但是茅盾明确反对人物描写上的单一化和性格塑造上的雷同化。他认为“正面人物要着力描写,反面人物也要着力描写”。

茅盾不仅提倡描写多样化的人物类型,而且强调必须努力塑造典型人物。他在《文艺报》1961年4—6期3万余字的长篇评论《一九六�年短篇小说漫评》中明确指出:“文学作品的主要任务是塑造典型人物。时代的风貌、阶级斗争之时代的特征、人物的思想变化,等等,都必须通过人物的活动,然后才能获得艺术的形象”,“作家的责任就在于创造艺术的形象。所谓创造不是‘无中生有’,而是通过作家的独有一套的取材、布局、炼字炼句等等方法,使其艺术形象不落旧套,不拘一格。”他还指出,典型人物和英雄人物是两个不应该混为一谈的概念,“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典型,有正面的典型,也有反面的典型,还可能有一种中间状态的典型。……典型人物却不一定是英雄人物。”而英雄人物并非“超人”,其“思想品质”也会“有发展”,也可以“有缺点”。文艺作品应该描写各种各样的人物,应该描写“有缺点、”也能犯错误,“但在斗争中,在自觉的努力下,终于把自己锻炼成为更完善的英雄人物”。在1979年的一次讲话中,茅盾更就文艺创作的题材和人物描写问题宣布:“什么都可以写”,所有的“禁区”都“应该打破”。可以写生活中的光明面,也可以写黑暗面;可以写正面人物,可以写反面人物,还可以写中间人物,只要写得深刻,就有积极的社会作用和教育意义。

2.提倡多样化的创作方法

茅盾的文学批评确实把现实主义抬高到君临一切的高度,而忽视其它文学思潮、流派。他在对于现实主义、非现实主义、反现实主义的论述中,在一定程度上混淆了政治与艺术,创作方法与世界观,艺术表现方法与政治思想内容的界限。但是丰富的创作经验和文学史知识又使他超越简单化,使他的现实主义文艺观点具有开放的特质,呈现出理性的特点。他承认积极的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一起参与对反现实主义的斗争,从而肯定积极浪漫主义的历史地位。他赞同高尔基提出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亦即革命现实主义,包含了革命浪漫主义的理论,并进而提出了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应当结合的主张。对于现代主义,在五、六十年代的历史条件下,茅盾虽然严厉批判,但仍然承认其在艺术上、技巧上的成就可以为现实主义作家或艺术家所吸收,从而丰富现实主义作品的技巧,并未采取彻底否定的态度。在此基础之上,茅盾虽推崇现实主义,认定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是最进步的创作方法,却一直“坚决主张作家们在选择他的创作方法这一个问题上,应当有完全的自由,即应当根据自愿的原则。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艺的胜利,应当依靠更多更好的作品来取得,而不应该依靠其他的人为的方法。”在文化革命结束之后的历史新时期,他更是率先提出了创作方法多样化的主张:“创作方法也该多样化,作家有采用任何创作方法的自由。”“因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哪一种创作方法更接近真理,将由实践来回答。规定死了,只能有害于文艺园地的百花齐放。”

三、热心、理性地对待文坛的新人新作

茅盾看待文学往往比别人冷峻,但是对于文坛的新人新作却显示出一代文学大师的宽容与热诚。建国后,许多青年积极进行文学创作,一些批评家往往用政治标准去观照作品,导致批评与文学现实之间出现了较大的偏差。茅盾作为一个有见识的批评家,却把培育、扶持文学新人作为自己的任务,对他们作品中的艺术内涵尽可能地去完整把握,显示出其文艺批评的严谨和公允。他从思想上和艺术上对新人新作进行具体细致地品评和分析,语言生动活泼,形式不拘,深入浅出,亲切朴实。这里凝聚着批评家丰富的创作经验和深厚的艺术素养,也表现出批评家严谨的学风和文风。茅盾对杜鹏程的《飞跃》、李准的《李双双小传》和《耕云记》、张勤的《民兵营长》、王汶石的《新任队长彦三》、欧阳山的《乡下奇人》、茹志鹃的《静静的产院》等反映了“六O年短篇小说创作的一些新面目”的一批短篇小说的分析就是这方面的代表作。

1949年以后,茅盾对待青年作家不遗余力地培养和扶持,特别是那些对当时某些遭到“非议”的青年作家作品更是做到了客观公允地评价。茹志鹃的《百合花》发表后责难四起,茅盾却以娴熟的艺术分析,称赞其别具“清新、俊逸”的风格,称赞“这是我最近读过的几十个短篇中间最使我满意,也最使我感动的一篇”。茅盾一席话,在茹志鹃的“创作上,人生道路上所起的巨大作用”非常巨大,使“一个失去信心的,疲惫的灵魂,又重新获得了勇气、希望”。杨沫的《青春之歌》发表后,当时许多人否定它,否定作者,但是茅盾以其敏锐的艺术眼光审视作品的思想和内容,坚持从形式和内容高度统一的准则实事求是、客观公允地评价《青春之歌》。首先肯定了《青春之歌》“是一部有一定教育意义的优秀作品”,肯定了林道静这个人物形象是“真实的”“有典型性的”,她那种“自觉自愿,坚决进行自我改造的精神是一贯的”,是“值得青年知识分子学习的”。他认为作者描写林道静身上的小资产阶级意识是“有意为之”,而不同意有些人认为那是作者本人的小资产阶级意识无意流露的观点。在肯定之余,他又指出这部作品在人物描写、结构和文学语言等三方面存在的缺点。总之,在茅盾对青年作家的批评中,主张批评家与作家以各自独立的自主意识,进行平等的对话,强调批评的民主与理性。

建国后,茅盾作为一个卓越的文艺批评家,在面对活跃的文学现象时,不固守自己的批评模式,尽量以自己的理性独立地思考各种文学现象,及时调整自己的美学观念,对不断发展的文学现象进行一系列的探索研究,使自己的文学批评观念和实践尽可能地逼近文学的现实,呈现出严谨、理性的特点。

①②茅盾:《新的现实和新的任务—1953年9月25日在中国文学工作者第一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茅盾全集》》24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年,第268—269页。③茅盾:《揭露矛盾时的“矛盾”》,《茅盾文艺评论文集》(上),文化艺术出版社,1981年,第217页。④茅盾:《关于所谓写真实》,《鼓吹集》,作家出版社,1996年,第222页。⑤茅盾:《文学艺术工作中的关键性问题———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的发言》《茅盾评论文集》(上)人民出版社,1978年,第79页。⑥茅盾:《关于短篇小说的谈话》,《人民文学》,1963,(10).说明:该文原为《短篇创作三题》,后经作者增删,改为现在的题目。⑦茅盾:《文学艺术工作中的关键性问题———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的发言》,《茅盾评论文集》(上)人民出版社,1978年,第80页。⑧茅盾:《在编辑工作座谈会上的发言》,《作家通讯》1957年第1期。⑨茅盾:《从“眼高手低”说起》,《茅盾评论文集》(上)人民出版社,1978年,第125页。⑩《关于艺术的技巧——在全国青年文学创作者会议上的讲演》,《鼓吹集》1959年1月北京第一版,作家出版社,第98页。茅盾:《读〈老坚决外传〉等三篇作品的笔记》,《茅盾文艺评论集》(下),文化艺术出版社,1981年,第584页。茅盾:《一九六0年短篇小说漫评》,《茅盾评论文集》(上)人民出版社,1978年,第331页。茅盾:《创作问题漫谈》,《茅盾评论文集》(上)人民出版社,1978年,第303页。茅盾:《在中、长篇小说座谈会上的讲话》,《茅盾文艺评论集》(下),文化艺术出版社,1981年,第751页。茅盾:《文学艺术工作中的关键性问题———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的发言》《鼓吹集》,作家出版社,1960年,第123页。茅盾:《解放思想,发扬文艺民主》,《茅盾文艺评论集》(下),文化艺术出版社,1981年,第772页。茅盾:《漫谈文艺创作》,《红旗》1978年第5期。茅盾:《谈最近的短篇小说》,《茅盾评论文集》(上)人民出版社,1978年,第173页。茹志鹃:《说迟了的话》,收入《情花人已去》,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年,第11页。茅盾:《怎样评价青春之歌?》,《茅盾评论文集》(上),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第273,276页。

弗洛伊德的文艺理论与传统理论观点的联系、区别

弗洛伊德是欧洲著名的心理学家和神经病医生,是精神分析学派的树立者。他在探求神经病的原因时,逐渐从生理病因说走向心理的病因说。他认为人的意识可分三个层次,即意识、前意识和潜意识。要治好神经病人,就必须通过病人的自由联想挖掘浴意识领域的动机和欲望(主要是性的冲动和欲望)。这才是釜底抽薪的办法。1895年,弗洛伊德与初格伊尔出版了《歇斯底里研究》一书。这本书的出版,为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的理论奠定了基础。1896年至1897年,弗洛伊德在反复地、深入地进行自我分析中,发现自己小时候热恋自己的母亲,与此同时,他妒嫉并敌视父亲。由此,他创造了“俄狄浦斯情结”的理论。布洛伊尔不同意弗洛伊德关于性的观点,于是弗格伊德便和另一位学者弗利斯以通信的形式研究问题。90年代后期,在俄国和波兰,反动派残酷迫害犹太人。这种对犹太人的迫害影响了整个欧洲。弗洛伊德也遭到种族主义者的排斥和打击。但他仍在艰难的环境中进行心理学问题的研究和探讨。1900年,他出版了《梦的解析》一书。这是他的精神分析学的代表作。这本书印了600本,但问世后遭到冷遇,8年才卖完。虽然如此,弗洛伊德在20世纪初已成了国内外著名的独树一帜的心理学家。1909年,他应美国克拉克大学校长的邀请,到该校参加20周年校庆。他被授予名誉博士学位。此后他的学说日益受到重视,对全世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弗洛伊德独树一帜,自成学派,对心理学研究作出了巨大贡献。他的精神分析学的缺点是(1)片面夸大潜意识的作用,贬低意识的作用,这就必然陷入非理性主义。(2)过分强调性本能的作用,实际是将人和动物等同起来,把人降低为动物。弗洛伊德的主要著作有《梦的解析》、《精神分析引论》相《精神分析引论新编》等。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法,就是通过分析人的心理现象来揭示内心深处隐蔽的思想感情。他在这方面有一套完整的理论。第一,他“肯定精神过程本身都是无意识的,而那些有意识的精神过程只不过是一些孤立的动作和整个精神生活的局部。”无意识就是潜意识。他强调潜意识,认为这是精神活动的主要方面。精神活动好象一座冰山,掩没在水面之下的是冰山的绝大部分,属潜意识领域,而在水面上的意识领域只占冰山很小的一部分。意识是人能认识自己和认识环境的心理部分,潜意识是人们本身没有意识到的内心的隐蔽的、深沉的部分。第二,他认为性的本能冲动在神经的和心理的疾病成因中都起着极为巨大的作用,而且正是这些性的冲动“对人类精神的最高的文化、艺术和社会成就做出了其价值不可能被估计过高的贡献”。他认为潜意识领域一般与性本能相联系。他反复论证潜意识是一种特殊的精神状态,一种特殊的心理过程。潜意识领域内的精神活动比有意识的精神状态更为复杂微妙。弗洛伊德认为,意识是人的心理状态的最高形式。它控制潜意识,使它留在最底层,复杂、调皮、活跃的潜意识一次次冲出来,又一次次被看守人打回去。弗洛伊德认为“三部人格结构”是本我,自我,超我。这就是人格结构的三个组成部分。“本我”,是人的本能,包括生活本能和死亡本能。这是一种生物冲动,是人的原始力量的来源。它属潜意识范围,按照快感原则,要求满足原始本能的需要。弗洛伊德认为延续个体和种族生命的本能是“生活本能”,或者称为里比都。他还认为人类除有“生活本能”外,还有一种项亡本能”。它包括“自我毁灭”、破坏性、侵略性等冲动。本我包括人的生活本能和死亡本能。由于译名不同,它又被称为“意底”或“伊德”。它属于潜意识范围,不受理性、道德、法律和各种社会习惯的约束。如果仕它自由泛滥,就可能造成危害社会和个人的严重后果。“自我”,这是人格结构的表层。它是现实化了的本能。婴儿最初只有“本我”。但在社会环境的影响下,逐渐懂得只有在某种条件下才能顺利地满足“本我”的要久于是形成了“自我”。本能始终是为了要达到追求快乐的目的,但是通过它的教师——必然性的教育,使它接受了事实的原则。按照弗洛伊德的说法是:“这个原则说到底也是以快乐为目的的,不过由于考虑到事实,是被延续和减轻了的快乐,“自我”是保护个人的精神调节因素,它控制“本我”,以免本能肆元忌惮,造成对社会和个人的危害。弗洛伊德认为“本我”代表不可遏制的欲念,“自我”代表理智和深谋远虑。“超我”,这是道德化了的“自我”。它是人格结构中的——个组成部分。“本我”所遵循的是快感原则,“自我”遵循现实原则,而“超我”所遵循的是道德原则。弗洛伊德在对病人进行精神分析时,发现许多病人由于自己违反了社会道德而深感内疚,甚至有一种犯罪感。可见在他们的人格结构中有“超我”的部分。这是人和动物不同之处。动物有本能。在和环境的接触中,也多少发展了“自我”。但“超我”却是人类所特有的。“超我”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通常所谓的“良心”,另一方面是“自我理想”。儿童在社会环境的影响下,特别是在父母的影响下,不仅发展了“自我”,而且逐步有了明辨是非的道德观念。弗洛伊德认为,在冗长的儿童时期,正在长大的人依赖父母生活,留下一个沉淀物。这个沉淀物构成了自我里面一个特殊的机关,使父母的影响能够长期存在。儿童内,L1的这种沉淀物就是父母的人格和代代相传的社会道德。这种道德、良心、理想就构成了人格中的“超我”。“自我”在人们身上起了很好的调节作用。它要使“本我”的要求得到满足,又要考虑现实环境的条件是否允许,还要考虑“超我”是否能通过,即是不是符合社会道德。因此,人格中的“本我”、“自我”、“超我”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

现代派作家都推崇弗洛伊德并或多或少受到这位心理学家的影响。弗洛伊德强调人的潜意识和性本能,认为这是人类心理活动的原动力。他把人的精神机制和人格结构分成三个层次:意识、前意识和潜意识。他对人的变态心理和梦作了长时期的、认真的研究。按照他的看法,梦是愿望的达成,这种愿望与潜意识有密切联系。神经病的根源也是由于潜原识中性本能受到压抑而陷入幻想境界。潜意识和性本能也是文学创作的原动力,作家通过创作使本能和欲望得到宣泄。他还认为所有的梦都是以自我为中心,而作家的创作是白日做梦,他们在创作中也表现了以自我为中心的特点。他的这些论点对现代派文学的内容和形式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现代派分学在内容上的特点是着重表现自我,强调表现主观世界。现代派作家笔下的人物经常是变态的、不正常的男人或女人。有的是疯子,有的是白痴,还有一些人是虐待狂或被虐待狂。现代派作家还经常描写人物的性本能。他们对人的潜意识特别感兴组描写人类心灵的奥秘,在心理描写方面掘进很深。他们热衷于描写主人公的梦魇、幻觉、意识流、暗示、象征、自由联想等。例如英国著名的现代派作家乔伊斯的意识流小说的代表作《尤利西斯》就对人物的性本能和变态心理描绘得淋漓尽致。作品的女主人公毛莱缺乏理性,只有原始的本能和冲动。作品的结尾所描写的是她在半醒半睡之间的梦幻和意识流。这种跳跃式的内心独白长达40多页,中间并无标点符号。其中有一部分独自是这样的:“一刻钟以后在这个早得很的时刻中国人该起身梳理他们的发辫了很快修女们又该打起早祷的钟声来了她们倒不会有人打扰她们的睡眠除了一二个晚间还做祷告的古怪牧师以外隔壁那个闹钟鸡一叫就会大闹起来”。这里所表现的完全是人物迷离恍您的心理状态,明显地受了弗洛伊德的影响。法国意识流小说代表作家所写的《亿流水年华》,长达300万字,全是主人公一圈套一圈的回忆,揭示了人物的前意识和潜意识,从头至尾是梦幻和意识流。

现代派文学中的象征主义派、超现实主义派、新小说派、表现主义派、荒诞派等都受了弗洛伊德学说的影响,主张表现自我,并经常运用象征、梦幻、暗示等艺术手法。象征主义派认为,艺术不是反映客观世界,而是以梦幻的浪漫形式表现主观世界,描绘作者内心深处的奥秘。他们认为作家的王国是深沉的梦境。他们的创作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有密切联系。弗洛伊德的学说引导现代派作家对人的内心世界进行深入挖掘,进行多层次的心理描写,扩大了文学反映的范围。另一方面,由于弗洛伊德片面强调潜意识和性本能,是文学创作的原动力,认为文学创作是表现自我,因此这类论点显然对现代派文学起了不良作用。

26.弗洛伊德的文艺观点是什么?

27.弗洛伊德的《创作家与白日梦》包括些什么内容?

28.阿德勒的学说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9.荣格的学说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30.威廉·詹姆期的心理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与现代派文学有什么关系?

--------------------------------------------------------------------------------

26.弗洛伊德的文艺观点是什么? 弗洛伊德认为潜意识和性本能是文艺创作的原动力,是本能冲动的净化与升华。他用索福克勒斯的《伐狄浦斯王》和莎士比亚的《哈姆莱特》为例说明这个问题。他认为人在儿童时代,第一个性冲动的对象是自己的母亲,由于爱恋自己的母亲,便妒嫉和仇恨自己的父亲。在《俄狄浦斯王》中,俄狄浦斯王杀父娶母就是一种愿望的达成,是人们童年时期愿望的达成。这种愿望本来早已被压抑到潜意识中。一旦文学家“由于人性的探究”而发掘出俄狄浦斯王的罪恶时,“他使我们看到内在的自我,而发觉尽管受到压抑,这些愿望仍旧存在于心底”。他认为这部悲剧中的命运的震撼力必定是由于我们内心深处也有类似的呼声,因此才引起我们的共鸣。弗洛伊德认为所有的男孩都恋母姑父,他把这种被压抑在潜意识中的感情称为“俄狄浦斯情结”。在分析哈姆莱特这个形象时,弗洛伊德说:“哈姆莱特能作出所有的事,却对一位杀掉他父亲、篡其王位、夺其母后的人无能为力,那是因为这人所做出的正是他自己已经潜抑良久的童年欲望。于是对仇人的恨意被良心的自谴所取代,良心告诉他,他自己实际上比这杀父娶的凶手好不了多少。”他认为在哈姆莱特身上同样存在“俄狄浦斯惰结”。与此同时,他还认为,所有的女孩都爱恋父亲,妒嫉母亲。他将这种被压抑的感情称为“埃勒克特拉情结”,因为在希腊神话中有一个故事,内容是埃勒克特拉怂恿哥哥杀掉母亲,为父亲报仇。弗洛伊德强调,一切文艺作品是作家内心潜意识的外在表现,是“俄狄浦斯情结”和“埃勒克特技情结”的不同形式和不同程度的表现。 弗洛伊德认为文艺是为了表达作者不能满足的愿望,是以艺术形式使被压抑的本能欲望得到宣泄。他说:“艺术无异于白日做梦”,而梦是与幻想相联系的,因为“我们在夜间所做的梦,不是别的,正是幻想”。潜意识有种种强烈的愿望受到压抑,得不到满足,于是在梦中以幻想的形式得到满足。艺术是白昼梦,同样是作者愿望的满足,是被压抑的感情和本能欲望的宣泄。弗洛伊德在《梦的解析》中,以歌德和霍尔姆霍兹等作家为例说明这个问题。歌德在年轻时常到法官布扶家去。他爱上了布扶的女儿夏洛蒂。当他得知这个少女己和别人订婚后,内心感到万分痛苦。后来,歌德的好友叶沙雷爱上了上司的妻子,因不能如愿而在绝望中自杀。歌德在听到这消息后,异常激动。他象做梦一样,构思了著名的作品《少年维持之烦恼》。在他内心被压抑的性的火焰或爱的本能升华为伟大的艺术作品。弗洛伊德认为艺术家由于愿望得不到满足才进行创作。他“从现实转开,并把他的全部兴趣、全部本能冲动转移到他所希望的幻想生活的创作中去”。 弗洛伊德认为文学作品常常是作者的“自我披露”,总是“以自我为中心”。他说:“我们将选择并非自命不凡、却同样有着广大男女的浪漫小说作家、长篇及短篇小说作家来讨论。这些作家的作品都有一个作为注意中心的主人公;作者用尽一切手段来赢得我们对主人公的同情,把主人公置于他的特别厚爱的保护之下。如果在一个章节的末尾,主人公因为重伤而流血不止,人事不省,那么,我在下一章的开头肯定会发观,他受到了无微不至的照料,逐渐康复。……我同主人公一起历尽艰难险阻,却感到很安全……不过,在我看来,这种不受伤害的重要特征,正好清楚地披露了“自我”陛下一一一切白昼梦以及小说的主人公。他认为自我是“每一场白日梦和每一篇故事的主角”。 弗洛伊德认为,艺术家与神经病人有相似之处。神经病人对现实不满,使离开现实走向幻想的世界。艺术家也从他所不满的现实中退缩下来,钻到他的想象力所创造的世界中去。他和神经病人不同的是,他仍然有清醒的意识,他知道如何去寻找那条回去的道路,而再度地把握现实。 弗洛伊德还认为,艺术家通过创作,使自己的潜意识愿望得到假想的满足,并且还能引发并满足读者自身的潜意识愿望。与此同时,艺术家还利用形式美的那种可感知乐趣,来引起读者的审美感。弗洛伊德很重视文学的形式美。他认为文学形式必须富有戏剧性,富有幻想或想象,生动而具体。作家和艺术家进行创作的时候,可以象做梦一样,采取疑缩、改装、转移、倒置、集锦等手法,使作品带有浪漫性、戏剧性.典型性和象征性。 弗洛伊德的文艺观点有不少片面的、偏颇的看法,但他用现代心理学来研究文艺创作,也不无可取之处。

27.弗洛伊德的《创作家与白日梦》包括些什么内容? 弗洛伊德在《创作家与白日梦》一文开首便说:“我们这些外行一直怀着强烈的好奇心——就象那位对阿里奥斯托提出了相同问题的主教一样——想知道那种怪人的(即创作家的)素材是从哪里来的。他又是怎样利用这些材料来使我们产生如此深刻的印象,而且激发起我们的情感。——也许我们还从来没想到自己竞能够产生这种情感呢!假如我们以此请问作家,作家自己不会向我们作解释,或者不会给我们满意的解释,正是这一事实更引起了我们的兴趣”而且即使我们很清楚地了解他选择素材的决定因素,明了这种创作虚构形象的艺术的性质是什么,也还是不能帮助我们成为创作家。” 弗洛伊德认为,探讨这方面的问题,应当追溯到童年时代去寻找想象活动的最初踪迹。孩子们最喜爱、最热心的莫过于他们玩耍的游戏。在游戏时,他创造了一个属于自己的世界,用一种新的方法重新安排他那个世界的事物,来使自己得到满足。创作家所做的,就象游成中的孩子一样。他以非常认真的态度来创造一个幻想的世界,同时又明显地把它与现实世界分割开来。在语言中保留了儿童游戏和诗歌创作之间的这种关系。 弗氏还说,人长大以后,停止了游戏,似乎他们要放弃那种从游戏中获得的快乐。但是凡懂得人类心理的人都知道,要一个人放弃自己曾经经历过的快乐,比什么事情都更困难。大人只是把小孩的“游戏”变成“幻想”。他在虚渺的城堡创造出那种我们叫做“白日梦”的东西来。大人的幻想活动本如孩子的游戏那么容易被入察觉。成年入总会为自己的幻想感到害躁而把他们藏匿起来,把自己的幻想当作个人内心最深处的所有物:弗洛伊德认为,幻想的动力是未得到满足的愿望,每一次幻想就是一个愿望的履行。因此一个幸福的人绝不会幻想,只有一个愿望未满足的人才会。幻想可以分为两类:一是野心的欲望,二是性欲的愿望。如果幻想变得过于丰富,过分强烈,神经官能症和精神病发作的条件就成熟了。 文中还说:“我们晚上所做的梦也就是幻想。”“语言早就以它无比的智慧对梦的实质问题作了定论,它给幻想的虚无缥渺的创作取了个名字,叫‘白日梦’。”弗氏把富于想象力的作家比作“光天化日之下的梦幻者”,把作家的作品比作白日梦。一篇作品就象一场白日梦一样,是幼年时曾做过的游戏的继续,也是它的替代物,哪怕是神话,也很可能是所有民族寄托愿望的幻想和人类年轻时代的长期梦想被歪曲之后所遗留的迹象。他认为,“自我”是每一场白日梦和每一篇故事的主角。故事中的“好人”都是帮助己成为故事主角的“自我”的,而“坏人”则是这个“自我”的敌人或对手之类。在心理小说中,作者仿佛是坐在主人公的大脑里,而对其余的人物都是从外部来观察的。现代小说的作家用自我观察的方法将他的“自我”分裂成许多“部分自我”,结果就使他自己精神生活中冲突的思想在几个主角身上得到体现,有一些小说,我们可以称它们为“古怪”小说,看来同白日梦的类型形成很特殊的对比。 文中还写道,白日梦者小心地在别人面前掩藏起自己的幻想,因为他觉得他有理由为这些幻想感到官羞而难于启齿。而且,即使他把自己的幻想告诉别人,也不一定会给别人带来愉快。但是,当一个作家把他创作的剧本或小说摆在我们面前,或者把我们所认为是他个人的白日梦在书本上告诉我们时,我们感到很大的愉快。作家的任务就是通过创作的技巧来克服我们心中的厌恶感,通过改变和伪装起来减弱他利己主义的白日梦的性质,并且在表达他的幻想时提供我们以纯粹形式的,也就是美的享受或乐趣,从而把我们收买了。我们给这样一种乐趣起了个名字叫“刺激品”,或者叫“预感快感”;向我们提供这种乐趣,是为了有可能得到那种来自更深的精神源泉的更大乐趣。弗氏说;“我认为,一个创作家提供给我们的所有美的快感都具有这种“预感快感”的性质,实际上是一种虚构的作品给予我们的享受。

28.阿德勒的学说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阿德勒(1879—1937)是奥地利的精神病学家。原是弗洛伊德的信徒。后来建立了“个人心理学”派别。他的学说的主要内容是: 一、他强调人格的整体性和统一性,不象弗洛伊德那样把人格分成三个部分。 二、统一的人格以及各种精神活动都有一定的目标。由于精神生活有明确的目标,人们就能同社会环境互相适应。这种精神目标就是优越。人都把优越作为自己奋斗的总目标,一切心理活动都围绕这个总目标而进行。阿德勒认为:“无论他是在追求不可达到的理想或是古老的神祗,违犯一切的限度和准则,在他的道路的每一部分他都是受他的优越的渴望,他的自比于神的思想,他的非凡的魔术般的权力的信念所引导和驱策的。”他的这种有奋斗目标的论点就是强调意识和理性的作用,这和弗洛伊德强调潜意识和非理性是相反的。 三、人们对优越性的渴望是由于存在自卑感。这种自卑感发源于人类儿童时期。人在幼儿时期,必须依附于父母或别的人才能生存不去。他的弱小无力和无知使他对周围世界产生自卑感。他对自卑感的对抗称为“补偿作用”。作为补偿,他渴望消除自己的不足之处。阿德勒认为:“这样,这个儿童就达到了安置一个目标、一个想象的优越目标的地步,藉此,他的贫乏就转变为财富,他的附属性就转变为支配性,他的苦难就转变为幸福和快乐,他的无知就转变为全知,他的无能就转变为艺术的创造。儿童感到他的不安全越久而且越明确,他或者从身体的弱点或者从显著的心理弱点遭受的痛苦越多,他对生活的玩忽觉察得越清楚,他所安置的这个目标就将会越高:并且他对它就将会坚持得越忠实。”后来阿德勒把为个人优越的目标而奋斗的观点改为个人为使社会完美而奋斗的观点。他的意见是为个人的优越而努力可能有益,也可能有害。如一个人只顾追求个人优越就可能对社会造成危害,结果形成优越情结。这种人极端骄傲自大,目中无人,飞扬跋扈,以致大家都憎恶他。阿德勒对自卑感的看法还是一分为二的。一方面自卑感可以激发人奋发向上,不断朝既定目标前进。另一方面,自爽感也往往是神经病的根源。他说:“每一种神经病都可以理解为患者想要使自己摆脱自卑感以求得到优越感的—’砷企图。”过分的自卑感能导致一个人精神崩溃,神经失常。阿德勒把这种情况称为“自卑情结”。 阿德勒的“个人心理学”理论虽然不尽完善,不少心理学家对他提出批评。但他的学说包含唯物主义。他重视社会环境和个人经验对人的心理活动的影响,这是应该肯定的。

29.荣格的学说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荣格(1875—1961)是瑞士的精神病学家。他发展和修正了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建立了分析心理学。他也认为人有潜意识,但他和弗洛伊德不同的是,他不象弗洛伊德那样把潜意识全部看作是性冲动和罪恶。弗格伊德提出“自我”这一概念,他却在“自我”之外又提出“自身。达一概念。他认为“自我”包括在“自身”之内。“自我”是我的意识的主体,而“自身”则是我的总体的主体。他认为人和人之间是存在着差别的,认为人的精神世界有两种不同的倾向,他称为定势。一种定势指向人的内在世界,另一种定势指向外部环境。根据这两种特征,他将人的心理类型分为两种,即内烦与外倾。性格内倾的人一般比较沉默,不喜交际,内心的思想感情不愿向人流露。这种人爱思考问题,想象力比较丰富,在别人面前感到害羞,遇事退缩。属于外倾类型的人完全相反。他们爱热闹,喜交际,对人亲热直爽,乐于帮助别人,胸无城府,对环境的适应性强。 荣格认为人的心理类型可以分为外倾和内倾两类。在这总的分类的基础上还可按照基本心理机能的差异进一步分类。他认为人有四种心理机能,就是思维、情感、感觉和直觉。他将总的分类和四种心理机能分类加以组合,把人格进一步分为八种类型: (1)外倾思维型,这类人既是外倾的,又是能理智地、冷静地思考问题的。他的思维的特点是以客观资料作为依据。据荣格的经验,这种类型“主要地是发现于男人之中”。 (2)外倾情感型,这类人的感情非常丰富,但“她的情感是符合于客观的情境和一般价值的”。这类人一般是妇女,热情活泼,爱交际,尊重权成和传统,尽可能使自己适应客观环境。 (3)外顿感觉型,这种人重感觉,不断追求新异感觉经验,性格开朗,重视享乐。荣格说:“他的目的是具体的享受,而且他的道德也是具有类似的顿向性的。” (4)外倾直觉型,这种人做事不依据客观条件和事实,而是凭头脑中的直觉和颈感。他热烈追求新事物,“他对于各种尚孕育于萌芽状态但大有未来前途的事物具有一种敏锐的嗅觉”。这种人思想变化无常,不会长期坚持自己的意见。荣格认为:“商人,承包人,投机者,经纪人,政客等等通常部属于这种类型。” (5)内倾思维型,这种人偏向主观思维,对客观事实不感兴趣。喜欢生活在个人的小天地中,感情压抑。 (6)情感内倾型,这种人的思想感情相当隐蔽,不爱说话,不喜欢和别人交往。这种类型的人一般是妇女。据荣格说:“她们的外表的风度是和谐的和不引人注目的;她们流露出一种愉快的平静……”。 (7)内倾感觉型,这种人对客观情境的感受力很强,性格沉静,长于形象思维。艺术家一般属于这种类型。 (8)内倾直觉型,这是一种比较奇特的类型。这种人好梦想,思想怪诞,脱离现实。他看重知觉,以个人经验指导生活。他可能是一个不平八的艺术家,也可能是未被赏识的天才。

30.威廉·詹姆期的心理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与现代派文学有什么关系? 威廉。詹姆斯(1842—1910)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他是机能派心理学的创立者,也是美国实用主义哲学的创始人之一。机能派心理学实质上是实用主义心理学。实用主义哲学的特点,即“存在就是有用”,检验真和善的标准是看“它是否于我有利”。詹姆斯将实用主义哲学应用到心理学方面,于1890年发表奠定机能派心理学理论的专著《心理学原理》。 他的心理学理论有下列主要内容。 一、他认为心理学属自然科学范围,它是“关于心理生活的现象及其条件的科学”。 二、作为心理学研究的对象的人的意识就象川流不息的流水。他说:“意识本身并不表现为一些割裂的片断。象‘锁链’或‘列车’这样一些字眼并不能恰当地描述它最初所表现的状态。它并不是什么被连接起来的东西;它是在流动着的。‘河’或‘流’乃是最足以逼真地描述它的比喻。此后我们在谈到它的时候,或把它称之为思想流,意识流,或主观生活流。”他认为意识是经常变化着的,而且“意识总是对于它的对象的某些部分发生兴趣而把其他部分则加以排除”,也就是说,意识始终对它的对象进行选择。 三、他认为心理学有三种方法,就是内省法、实验法、比较法。他强调“内省的观察是我们首先相主要而且经常所须依赖的观察。……它的意思当然是窥视我们自己的心理并且报告我们在那里所发现的东西。”为了运用实验法,他在哈佛大学建立过一所小规模的心理学实验室。他认为比较法可以补充内省法和实验法的不足。例如心理学家常把各种动物的本能加以研究,并和人的本能进行比较。 四、詹姆斯还提出本能论、习惯论、情绪沦的观点。他将人类许多复杂的心理现象都归结为本能。认为“每一种本能都是一种冲动”,“人类比之于较低级的动物具有更加繁多的冲动”。至于本能和习惯的关系,他的看法是“绝大多数的本能都是为了引起习惯的缘故而被赋予的”。他认为“凡是具有天赋倾向的习惯就称之为本能,某些归因于教育的习惯,则被绝大多数的人称之为理智的动作”。他在情绪论方面的主要观点是人的情绪不是客观世界引起的,而是由身体内部的变化和外部表情引起的。“我们所以感到悲伤是因为我们哭泣,恼怒是因为我们攻打,害怕是因为我们发抖,而并不是因为我们悲伤,恼怒,或害怕,所以我们才哭泣,攻打,或发抖。” 詹姆斯的心理学是为资主本义社会服务的,有许多缺点和谬误。他的学说对现代派文学最大的影响是关于意识流的论点。现代派中的意识流小说派就是写人的意识流。作为一种艺术手法,意识流手法在现代派文学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

世界文艺理论的3大体系分别是什么?

印度文艺理论与欧洲和中国的理论成鼎立之势,构成了世界文艺理论的3大体系。文学理论是指研究有关文学的本质、特征、发展规律和社会作用的原理、原则的一门学科。是文艺学的一个门类。传统的习惯把文艺学分成三个门类:文学理论、文学史和文学批评。

中国传统文学理论的术语有哪些

中华民族有自己的文化传统,在体现世界各民族文化发展的共性中,又有自己鲜明的个性。受此影响,中国古代的哲学、历史学、文学等人文科学各领域,也各自表现出中华民族的文化特色

分析弗洛伊德的文艺理论与传统理论观点的联系、区别

弗洛伊德的文艺理论与传统理论观点根本是从另外一个角度来分析文学——心理学。强调人的潜意识和无意识,强调性本能。他开拓了从人的心理和历史研究文艺的先河。

传统的理论如影响深远的柏拉图的迷狂说和灵感说如距离说等,都是从文学的角度,创作的角度,最多发展到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作品的关系上来说。

当然,他们都不同程度地发现,文艺主要是一种主观的精神活动,强调文学与精神的关系。弗洛伊德一说,更从人的最深层的意识活动来发掘作品的意义,是文艺理论史上的一个大跃进。

关于传统文艺理论和传统文艺理论与实践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