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各位分享达斡尔族民俗文化的知识,其中也会对达斡尔族特色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
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达斡尔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条例
第一条 为了保护、抢救、挖掘、传承、弘扬达斡尔民族民间传统文化,培育民族文化产业,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以下简称自治旗)实际,制定本条例。第二条 达斡尔民族民间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凝结着达斡尔民族的智慧结晶和文化独特性。
本条例所称的达斡尔民族民间传统文化包括:
(一)达斡尔民族的语言;
(二)传统口头文学;
(三)传统表演艺术、音乐、舞蹈、美术、雕塑,包括鲁日格勒、乌春、扎恩达勒、木库莲等;
(四)传统医药、医术;
(五)传统礼仪、节庆、庆典,包括阿涅、卡钦、霍乌都日、斡包节等;
(六)传统体育竞技、棋类、游艺等民俗活动,包括贝阔、围鹿棋、射箭、扳棍、摔跤、颈力等;
(七)传统手工艺技能及制作技艺;
(八)原始宗教活动中的优秀文化内涵与形式部分;
(九)与以上八项内容相关的原始资料、实物和场所,包括集中反映达斡尔族民俗的生产生活场所、器具和饮食;
(十)在长期的渔猎生产生活中,所形成的与之相关的传统文化与习俗;
(十一)自治旗境内具有历史意义和文化内涵的城镇、乡村、河流、山川、湖泊等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名称;
(十二)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家谱、碑文、图案、图片、手稿等;
(十三)达斡尔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其他表现形式。第三条 自治旗行政区域内任何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应当遵守本条例。第四条 自治旗人民政府文化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达斡尔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和管理工作。第五条 达斡尔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工作,坚持以政府为主导、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原则;坚持保护为主、深入挖掘、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原则。第六条 自治旗人民政府应当将保护和传承民族民间传统文化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建立专门保护机构,推动保护和传承达斡尔民族民间传统文化工作。第七条 自治旗人民政府应当将达斡尔民族民间传统文化工作经费列入本级地方财政预算,用于下列项目:
(一)达斡尔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普查;
(二)濒危达斡尔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发掘和抢救;
(三)达斡尔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传播活动;
(四)达斡尔民族民间传统文化重大项目的研究;
(五)达斡尔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珍贵资料、实物的征集和收购;
(六)达斡尔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宣传和教育;
(七)对开展保护和传承达斡尔民族民间传统文化工作中有经济困难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资助;
(八)达斡尔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和传承的其他重大事项。第八条 自治旗鼓励和支持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及个人等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达斡尔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和传承。第九条 自治旗加强从事达斡尔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工作的队伍建设,培养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研究、传承等各类专门人才,支持代表性传承人和代表性传承单位开展达斡尔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传承活动。第十条 自治旗人民政府表彰和奖励在达斡尔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工作中做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第十一条 自治旗文化行政主管部门对自治旗境内的达斡尔民族民间传统文化进行普查、确认、登记,运用文字、录音、录像、数字化多媒体等方式,对达斡尔民族民间传统文化进行真实、系统、全面的记录、存档和备案。第十二条 自治旗人民政府各相关部门和达斡尔民族研究会等社会组织,依照各自的职责做好有关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工作。加强达斡尔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交流与协作,共同保护开发达斡尔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第十三条 对列入国家、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的达斡尔族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所涉及的建筑物、场所、遗迹及其附属物,自治旗人民政府应当划出保护范围,作出标志说明,建立专门档案,并在城乡规划和建设中采取有效措施予以保护。第十四条 自治旗人民政府建立达斡尔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代表性传承人、代表性传承单位确定和命名制度。
申请命名达斡尔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代表性传承人和代表性传承单位的,应当在媒体上进行公示,征求公众以及有关部门、社会组织、专家学者的意见。确定和命名代表性传承人和代表性传承单位后,应当于十五日内向社会公布。
达斡尔族有什么民风民俗
达斡尔族历史悠久,是祖国北疆的开拓者和保卫者之一。据史学家考证,达斡族早年游牧于额尔古纳河、鄂嫩河等地,属契丹人后裔。17世纪初,南迁到黑龙江南岸及嫩江平原,他们与鄂温克族、鄂伦春等民族一起,用鲜血和生命捍卫了祖国北疆边陲。 达斡尔族有自己的语言,但没有文字。语言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传统上有文化的达斡尔族人文字多用满文。 达斡尔族的曲棍球运动享誉全国,被誉为“曲棍球之乡”。我们报道组的成员施芳两年前就曾对此作过专门的报导,故地重游,又有一番意味。 达斡尔族有着灿烂的传统文化和独特的民族风情,是中国民族文化中的一朵奇葩。博物馆内丰富的系列民俗风情展,如“大勒车”、“华达”婚宴、下鹿旗、头饰等,让我们对这一性格忠勇、勤劳俭朴、重礼仪、善创造的少数民族又有了更深的认识。
说说我对达斡尔族这种民俗民风的感受
达斡尔族的村庄大都依山傍水,风景十分秀丽。房舍院落修建的十分整齐。一幢幢高大的“介”字形草房,给人一种大方粗犷的印象。家家户户都围着红柳条编织的带有各种花纹的篱笆。院落布局严谨,马棚和牛舍一般都修筑在离院子较远的地方,保持干净清洁。
达斡尔族的传统住房多以松木或桦木栋梁为房架,土坯或土垡为墙,里外抹几道黄泥,顶苫房草,二间、三间、五间不等。二间房以西屋为卧室,东屋为厨房;三间或五间的以中间一间为厨房,两边的为居室。房子一般都坐北朝南,注重采光,窗户多是达斡尔族房屋的一大特点。居室的南、北、西三面或南、东、北三面建有相连的三铺大炕,俗称“蔓子炕”。蔓子炕保暖性能好,是达斡尔人冬季不可缺少的取暖设施。
达斡尔人的居室以西屋为贵。西屋又以南炕为上,多由长辈居住,儿子、儿媳及其孩子多居北炕或东屋,西炕则专供客人起居。炕面大都铺苇席或毛毡等。如今,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条件的改善,砖瓦房正日益增多,不过,使用火炕等起居习俗仍深受达斡尔人的喜爱。
节庆
主要节日是春节。达斡尔族称春节为“阿涅”,是一年之中最盛大的节日,节日里都着盛装,逐户拜年,妇女们互赠礼物。过年之前家家都要进行充分准备,杀年猪,打年糕。年三十用各种杂物码起一个垛,晚上点燃,老年人要把大块肉和饺子投入火中,祝福人畜兴旺,年三十吃饺子有的要在一个饺子里放上白线,意味着吃到这只饺子的人可长寿两百岁;有的在一个饺子里放上铜钱,吃到的人意味着今后不缺钱花。初一开始拜年,拜年的人一进门就要打开主人家的锅,抢吃年糕,表示亲密无间,然后吃猪寿子、手把肉,妇女之间要互相赠礼,礼物有烟叶、奶皮、糕点和冻肉,春节一直过到正月十六。
正月十六为“黑灰日”,在黑灰日这一天,人们之间,特别是青年人之间要互相往对方的脸上抹黑,认为抹得越黑,新一年越吉利。达斡尔族也过中秋节,吃月饼。
礼仪民俗
达斡尔族是有着悠久历史和文化的民族,具有内涵丰富、风格独特的民俗文化。达斡尔族民俗是达斡尔族民众把日常生产生活中处理具体事宜的实实在在的观念和行为。它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模式化的特点,为人们世代承传并随着社会历史条件的变革发展而发展变化。在清代,达斡尔族已经形成了建立在农牧渔猎多种经营基础上的民俗文化,其中既保留有古老的民俗内容,又有随着社会经济发展而增进的内容,具有综合体现融汇农牧渔猎经济因素的民俗文化特色。这在众多的民族中是少有的,是达斡尔族对人类民俗文化的独特贡献。到20世纪初,居住嫩江中上游流域的达斡尔族仍然较全面地保持着原来的民俗文化,其他地区居住的达斡尔族,由于受居住地域环境及生产方式变化的影响,虽然也保持着原来的民俗文化,但已形成了适应当地环境与经济状况的民俗文化。
达斡尔族春节的风俗都有哪些
达斡尔族春节期间包饺子包饺子
春节,是达斡尔族的大节,极为隆重。达斡尔人称春节为“阿涅”,意为岁首,达斡尔人春节要从初一过到十六。在除夕之前,家家户户忙碌着准备春节的到来。到除夕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把室内室外及院落打扫干净,小孩子都穿上新衣裳,各家屋内、门上贴上年画和对联,以求来年福到和吉祥。
从除夕开始便拉开了春节的序幕,家家门前要点燃堆放的干牛粪垛,当火焰烧旺时,要把肉、饺子、馍馍等食品抛进火中,祈祷新的一年五谷丰登,人畜两旺。除夕的夜晚,全家人要围坐在一起吃饭,并向老者敬酒磕头,祝福老者长寿,老者也要为晚辈祝福。大年初一,大家都起得很早,如果起得晚,被认为在新的一年会不吉利。
初一起床之后,要烧香拜天,祈求平安。然后按辈分依次去拜年。过春节,达斡尔人要吃迎春的饺子,大家互相拜节,非常热闹。
节日期间,大家还要聚集在一起,开展各种娱乐活动,如赛马、摔跤、射箭和做其他游戏,使大家沉浸在欢乐的节日气氛之中。据说,在正月十六,达斡尔人还有互相往脸上抹黑的习俗,往脸上抹黑被认为是吉祥和吉利的事情,同时,也是青年人喜欢的一件事情。达斡尔人在过节日时,从初一到初五忌讳把家里的灰土、汤水往外倒,也不用米面做主食;妇女也不动针线活;不准大哭大闹,也不准呵斥人,认为这样做了,都会带来灾难或是不吉利。达斡尔人还认为初一是鸡日,初二是狗日,初三是猪日,初四是羊日,初五是马日,初六是牛日,初七是人日。意思是在这日子里要善待畜禽,给它们吃好的饲料。这种习俗反映了他们爱惜家畜家禽的传统美德。
正月十六为“黑灰日”,在黑灰日这一天,人们之间,特别是青年人之间要互相往对方的脸上抹黑,认为抹得越黑,新一年越吉利。
达斡尔族有哪些传统节日
阿聂节:就是一年一度的春节,是达斡尔族最大的节日,家家户户都认真对待。全家从过了腊八就开始忙,母亲仍给子女赶制过年的新鞋新衣,做“西日格勒”点心等;男子汉们则进城办年货—酒、年画、对联纸、鞭炮等。二十九那天,忙着写对联,贴对联。大小门上、隔栅上,到处贴上新鲜的对联,墙上的年画和窗户上佛龛下的彩色挂笺,更是给家家户户增添了节日的气氛。——摘自 华夏民俗文化网
除夕,即大年三十,达斡尔人称“布图”。“布图”有两层意思。一层是封闭的意思,一层是完成的意思。全年过完了,老天爷把这一年在三十夜里封闭掉了;全年过完了,一年的事情至这最后一天全完成了。除夕的高潮要从傍晚开始到深夜。傍晚,太阳未落之前,各家各户就点燃上了大门正前方的粪垛。一屯十家百户的烟火,使整个屯子笼罩在层层缭绕、徐徐升腾的蓝灰色暮霞之中,呈现出一种和睦吉祥、安居乐业的节日气氛。男女老少都换上节日盛装,家家户户都在吉祥、和偕的气氛中围坐炕桌,进入过年的第一餐——除夕晚餐。并祷告新的一年里人畜安康,五谷丰收。初一是春节的高峰。清晨人们争先早起。在院内西置一桌子,摆上供品,祭祀天神,并开始拜年活动,直到初五。首先是晚辈到长辈前拜年问安,长辈用吉祥语言祝福,然后互相串门,走亲戚拜年。节日期间,文娱活动丰富多彩,有打曲棍球、跳舞、唱歌、玩踝骨、玩纸牌等等。
欢度阿聂的活动:一直延续到正月十五这一天,正月十五,达斡尔人称“哈钦”,认为这一天是天神“恩都日巴日肯”归界的节日,是小年。哈钦一过,阿聂的活动就要收尾了,人们相遇也不再请安了。从正月十六日起就该干活了。
达斡尔族的其它节日还有:
清明节:达斡尔人叫“寒稀”。这一天,家家户户都去莫昆或贝功墓地扫墓,上坟,摆供,叩头。
五月初五:被认为是天下之水复活的日子。人们在早晨早早起来,给小孩身上挂一条红布,头上戴彩色纸花,大人领着小孩一块去江河淋浴,认为从这一天起就可以游泳了,或用露水擦脸,认为病人用这一天的露水擦身子,可以去病。
七月十五:认为是阴间节日。扫墓,上坟,烧纸,有的还哭上一场。
八月十五:吃好的饭菜,如酥饼或饺子,用月饼和西瓜等供月,供神。
十月二十五:千灯节。做“米扬干桌拉”(千盏灯)去庙里点燃,认为点得越多越吉利,海拉尔地区的达斡尔人过此节日,大概是受了蒙古族影响。
腊月初八:吃荞麦芯子(尼吉)或黄米(皮斯格依)做的“拉勒”(腊八粘稠粥),盛在碗里后,用筷子钻个洞,放进黄油白糖或奶油蘸着吃,别具异香。
腊月二十三:认为是小年,吃得好一点。晚上祭灶,供酒肉点心,认为灶王爷要上天了,所以给他嘴巴上粘上麻糖,求他上天言好事,然后烧化他的偶像。人们从这天起停止干大活儿,全力准备过大年,天天打扫房屋院庭。
关于达斡尔族民俗文化和达斡尔族特色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