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传统文化 正文

阳泉传统民俗文化有哪些(阳泉地域文化)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阳泉传统民俗文化有哪些,发表360周年阳泉市工农兵美术摄影展览,市文化馆的美术工作者又先后深入到二矿、四矿、山南水库举办工人美术创作班。创作了反映矿工生活与供水工程的中国画、版画、连环画、年画及剪纸、写生画等作品439件,42件作品入选山西省中国画展览和庆祝建国24周年美术展览。《山西日报》以整版发表了《赞阳泉煤矿工...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阳泉传统民俗文化有哪些,以及阳泉地域文化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

很多地方的民风民俗

我的家乡在山西省阳泉市,我找了些我们这里的民风民俗,以供参考。

地方文化

阳泉工人画

1955年,我市首先崛起工人漫画与中国画。1971年,为了纪念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30周年,矿务局、铁路、阳钢、铝矾土矿、市直17个单位,分别组织工人美术爱好者进行创作,评选出90件作品参加纪念“讲话”发表360周年阳泉市工农兵美术摄影展览,其中29件入选“山西省美术展览”,18件入选“山西省写生画展览”。1973年,市文化馆的美术工作者又先后深入到二矿、四矿、山南水库举办工人美术创作班,创作了反映矿工生活与供水工程的中国画、版画、连环画、年画及剪纸、写生画等作品439件,择优举办了4次美术展览。上述活动得到了省及全国的重视与好评。42件作品入选山西省中国画展览和庆祝建国24周年美术展览。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了《阳泉工人画选》。《山西日报》以整版发表了《赞阳泉煤矿工人的画》的评论文章和作品选页,全国美术创作经验交流会特邀阳泉代表出席了会议。1974年1月,阳泉市委在二矿召开美术创作座谈会,总结推广了矿务局、二矿、四矿及市农机厂开展工人美术创作活动的经验,进一步推动了工人美术创作活动。市及主要局、矿相继建立了工人美术创作领导组或工人美术组,工人创作队伍迅速壮大。市直属单位及矿务局、一、二、三、四矿举办了6期工人美术创作班,参与创作的工人作者达127人,省美术创作组、省文化馆及人民美术出版社的美术工作者先后深入到创作班协助辅导,共完成绘画作品215件,除市级展出外,“山西省工人画展览”展出了110件。1974年10月,文化部举办了“上海、阳泉、旅大工人画展览”,阳泉工人画入选33件46幅。北京展览后,1975年1月至7月,先后赴南昌、桂林、长沙、西安、太原、沈阳等地巡回展出。阳泉工人画的影响扩及全国,获得广泛的声誉,并得到法、英、日等国际友人的好评。展览期间,共接待观众149.2万人。国家收藏阳泉工人画18件35幅,国家出版社出版阳泉工人画集5册、选集6册,连同单幅画共计338件455幅次,省以上报刊、通讯社发表阳泉工人作品111幅次,评介文章125篇,制片厂和电视台摄制阳泉工人画的纪录片1部、电视片2部。

阳泉评说

民间曲艺形式中朗诵类的一种,有近百年历史。起源于平定县,发展在阳泉地区,是山西省主要的曲艺曲种。起初由民间艺人郗富根吸收当地迓鼓、秧歌中的道白和其它韵诵曲种的可取部分,将当地的趣闻编串成“哈哈笑”在街头说唱,后命名为“阳泉评说”,搬上了舞台。阳泉评说以说、学、逗、唱为主要艺术手段,其基本特点是方言韵白,长短句式,具有幽默风趣、琅琅上口、亲切感人的艺术风格。表演上有单人、双人和多人等形式,近年来还出现了化装评说、评说小品、评说剧等不同形式,进一步丰富了阳泉评说的艺术表现力。

迓 鼓

流行于阳泉地区的一种民间艺术,共有两种表演形式:歌舞说唱型与走阵型。根据其不同的表演形态,又分别称为“文迓鼓”、“武迓鼓”。文迓鼓集说、唱、舞、打为一体,说白为方言,合辙压韵,诙谐幽默;歌唱为一目一曲,演唱时虽无伴奏,但节奏明快,极富特色;舞蹈手持彩扇、彩绢与打击乐者以“圆场步”掏场为主,舞步轻盈流畅,舞姿优美;打击乐由锣、鼓、镲演奏。服饰着彩衣裤。文迓鼓白天活跃于街头巷尾,名曰“闹元宵”,夜晚舞进人家庭院,名曰“撵虚耗”。武迓鼓起源于古代赛神上会等祭祀仪式。具有固定程式,即编列21人,分别持鼓、钹、云锣、小镲,边奏边舞,有固定的队形名称、曲牌以及敲击法。

九曲黄河阵

流行于阳泉郊区杨树沟、三泉一带元宵节期间的活动。阵的主体19米见方,361根木桩。桩与桩用绳子按一定规律联结成一条纵横曲折的通道。全阵分为9区,每区有一处360度曲折。361根桩上各安放一盏彩纸灯,中央柱顶端插黄旗,旗下安放八卦图,图下是斗,四面上书“九曲黄河”。在距主体外围一米处的四面,由四个门与角柱组成以彩绸扎之。九曲黄河阵布局严谨,尉为壮观。民间传说,元宵节前后4日走黄河阵可除百病。

抬 阁

起源于旧迎神赛会,分8人抬、16人抬二种,用木杆扎架,架上树一铁棍,将演员捆于铁棍上。铁棍上端折弯,穿入衣袖,似单臂平举状。棍端再竖一根铁棍,置一演员于其上。整个构图如一人单臂举起另一人状。抬起木架,边走边颠,口唱号子。现有将其装置于卡车上的。此舞蹈形式在平定县流传甚广。

背 阁

民间百戏形式之一。以一人背扛另一人的“阁”类舞蹈。制法是:制一铁十字架形,下端制2个铁托子,架在背者两肩,用绳子固定。十字架上置一男童或女童。

牛斗虎

流传于盂县一带。相传这种民间舞蹈是根据当地流传的一则民间传说而起源。整个舞蹈由2人扮演牛,2人扮演虎,1人扮演人熊。表现虎在人熊挑唆下与牛斗,而终被牛战胜的故事。牛皮与虎皮均以布制成,披于演员身上表演。伴奏由大鼓、大锣、大镲演奏锣鼓点“霸王战”。具有浓郁的民间特色和乡土气息,成为元宵节之夜最受欢迎的节目。

故事火

民国初年,小桥铺村贾锦义从河北获鹿带回一种扫帚火,村人王德元等模仿改造,制作成了一种设置重重机关,药捻相互联结,能表现故事情节的造型组合灯火,名曰故事火,逢年过节为村民燃放。燃放前,悬之于绳索、再系数条云龙为嬉,点燃后,则喷珠吐艳,机关迭出,群象纷呈,煞是壮观。其题材多为表现当地民间传统的青龙捉妖精、双头蛇、四面怪、蜘蛛精等。从上世纪80年代末以来,该村故事火相继出现了炮打坦克、轰炸机投弹、九莲灯、凤凰展翅、盼盼拜年等现代题材的佳作。多次参加县城春节、元宵节群众文化活动,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1991年,“平定故事火”获山西省广场艺术录相大赛一等奖。

马尾猴

清道光年间(1821—1850),小桥铺村来了一位外地艺人,表演木雕动物傀儡戏。本村油匠高庆来面客传艺。后经研琢、改造,渐成马尾提线,纸模造型的提线悬傀儡。复经村中历代改良,始成今日之提线马尾猴木偶戏。其表演题材多为降妖捉驱邪避灾的民间故事,人们称表演为耍鳌山。此技艺至第三代传人张治同、杨维义时,制作工艺日趋精巧,人们送其雅号马尾猴。新中国建立初期,高宝庆等老艺人又制作了送公粮、水浇地、火箭上天等新节目,并伴以锣鼓,使之更趋完善。上世纪80年代末以来,该村“马尾猴”多次参加县城春节、元宵节群众文化活动,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

皇 纲

东回皇纲源于隋唐,是当时的一种的运输工具,主要用于皇家和朝庭官吏运送贵重物品和官府赈济灾民运送粮草及其它物品。纲分两类,一类是水纲、也就是船纲,划纲;一类是旱纲,也就是车纲、抬纲。后来用于民间的婚丧嫁娶,如石盒、抬盒之类。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它也演化成了大型的传统民间艺术表演形式,深受广大群众的欢迎。这种根植黄土的民间艺术场面宏大,气势磅礴。其长蛇阵、二龙出水阵、九曲黄河阵变幻莫测,神奇自如近年来,东回皇纲多次参加市县重大群众文化活动,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

山西民风民俗的资料

1、民间剪纸

民间剪纸:民间剪纸在山西是-种很普遍的群众艺术,剪纸就是这样-种扎根民众之间,与人民生活紧密关联,为千家万户增色添喜的一种民间艺术形式。代代相传,年深久,逐渐形成一套在审美意味 上、艺术表现上较为完整、成熟的程序。

2、山西民间社火

民间社火是中国传统大年一春节期间的民间自演自娱活动, 由来久、源自上咕时期人们对土地与火的崇湃。社,即土地神;火为火祖,是传说中的火神。由此民间产生了祭祀社与火的风俗,并组年年岁岁流传至今。

3、威风锣鼓

威风锣鼓:威风锣鼓起源于尧舜时代,兴盛于隋唐。相传公元六-九年唐太宗李世民在霍州大战刘武周部将尉迟恭,以威风锣鼓演兵布阵,- -举大获全胜,继而便流传于民间,肝喜庆典礼、集会、社火、迎神祛邪。

4、民歌

民歌: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中的《唐风》和《魏风》,大都是产生在山西地区的古老民歌。

5、戏曲

西是中国戏曲的摇篮。元曲四大家之中三人都是山西人:《窦娥冤》 作者关汉卿、《倩女离魂》的作者郑光祖、《墙头马 上》的作者白朴。山西至今还保存有赛社也要唱戏,宗祠祭祖要唱戏,天旱祈雨也要唱戏,消灾兔病、晚年得子等等。还要唱“还愿”戏。

6、刺绣

山西农村的这种手工作品十分普及。各地的刺绣都有它们独特的形式:有的华丽精美,有的庄严清晰,的简单精制。刺绣作品有三种,衣服、日常用品和典礼装饰。在传统衣服上,刺绣通常用来装饰领子、袖子和童鞋、围兜和童帽。

7、面塑

面塑,俗称面花、礼馍、花糕、捏面人,是源于山西的汉族民间传统艺术之一,以糯米面为主料,调成不同色彩,脬和简单工具,塑造各种栩栩如生的形象。

8、祁太秧歌

祁太秧歌是一种山西省的汉族民间戏曲艺术。因其产生于祁县、太谷而得名。又因其在榆次、平遥、介休、交城、文水、汾阳、太原等晋中地区广为流传,故又称“晋中秧歌”

山西民间婚俗:挑盖头

家庭家族:婚姻、形式与功能、离婚与丧偶、家庭的继嗣、家族结构、家族称谓、家务、家产、家教、家庆、家祭、亲戚称谓、亲戚交往、认干亲

山西人的衣食住行:衣饰特点、服饰类型、饮食特点、饮食习惯、日常饮食、风味小吃、节日饮食、行旅特点、道桥旅店、行人类型、旅行用品、行旅风俗

山西特色人文风俗

1、山西锣鼓。山西的鼓品种达数十种,其中代表为山西威风锣鼓。威风锣鼓是流行在霍州、洪洞、汾西、临汾一带的民间广场艺术,特色是“威风”:从锣鼓的配置打法,演奏队的组织、表演、着装,都在展示威风。唐高祖武德二年(619年),李世民在霍州大战刘武周部,击鼓迎战,鸣锣收兵,取得胜利,于是流传下威风锣鼓。

2、剪纸。“广灵窗花”以造型写实、刻制精巧著称。原料是一种单一的雪白宣纸,工具是几把刀刃为斜形的大小不等的刻刀。先用刀刻出剪纸成品,再点染着色。民间巧匠非常讲究刀工刻法和着色技艺,采取阴刻为主,阳刻为辅的办法制出成品。着色时用上好白酒调色,调配较深的颜色可加少量白矾。

3、面塑。山西民间面塑主要是对天、地、神的祭祀和祈祷,是生活理想的体现。面塑在造型意识上,大多是抽象性的、信仰性的、理想性的。供奉天地的叫枣山,祭供灶神的叫饭山、花糕,形制都较大,谓之米面成山。

4、旺火。生旺火是山西北部地区的一种风俗习惯。每逢除夕和元宵节,家家户户院落门前都要用大块煤炭垒成一个塔状,名曰旺火,以图吉利。里面放柴,外面贴上大红字条,上写“旺气冲天”等字。单等午夜十二点,鞭炮齐鸣之时,将旺火点燃。

5、炕围画。炕围画的形式构成有一套固定的程式。以上下两组边道,按照一定的规格布置而形成其主体框架,中间等距离安排以各种画空。既具完整对称的装饰形式,又具简繁对比的表现内涵。炕上部分是其主体,锅台画、灶头画、看墙画是其外延部分。

扩展资料:

山西又称“三晋”,古称河东,是中华民族发祥地之一,有文字记载的历史达三千年,被誉为“华夏文明摇篮”,素有“中国古代文化博物馆”之称。柳宗元称之为“表里山河”。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山西

关于阳泉的民风民俗300字左右

帖春联是迎春的一系列活动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早在春节的前的几天,街上就挤满了大声叫卖春联的小贩。摆在摊子上的春联更是琳琅满目,让人应接不暇。每张春联上都写着祝福的话语,但各有不同,耐人寻味,有的春联上写着:“和风吹绿江南柳,春雨催开塞北花”,有的春联上写着:“水水山山处处画,家家户户年年丰”。短短两句,写活了新春佳节人们心中的美好心愿。

听爷爷说,春联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宋代诗人王安石在《元日》中写道:“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暧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这首诗中的新桃和旧符便是春联的原型了。春联也是对联的一种,其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学形式,从五代十国时开始,发展到今天已经有一千多年了,但它的最鼎盛时期还在明清两代。传说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定都金陵后,在一年除夕之前,传旨金陵等地:“公卿士庶门上须加春联一副。”除夕夜,他亲自微服出巡,以体实情。一次他发现一家未贴春联,问后方知是一阉猪者,不知该怎么将自己的经营内容写进联句。朱元璋听后,寻思片刻,为阉猪者题联曰:“双手劈开生死路;一刀割断是非根。”由此可见,朱元璋这位马上皇帝,在弘扬和发展春联事业上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到了康乾盛世,春联艺术日见完美。不论从内容还是从形式上,都具有一定的水平。康熙也是撰联的高手,他题的镇江金山七峰阁联,便是一副很好的摘句联:“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春联发展到今天,已进入一个全新的时代,春联这一古老的长青之树,必将在新的世纪中展示诱人的姿容。

【第一篇】:民风民俗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世界上有许许多多个国家,每个国家的风俗习惯是不同的,不同的国家喜欢的衣着也是不同的。今天,我要带大家去了解的是日本的和服和韩国人穿的“韩袍”。

和服是是日本大和民族的传统服饰,在当地被称为“着物”,因和服的图案与色彩反映了大自然的具体意象,又叫“赏花幕”。和服不用纽扣,只用把结的腰带,腰带种类很多,打结方法也不同,广泛使用的是“太鼓结”,就是在后腰打结处的腰带内垫一个纸或布做的芯。由于打结很费事,二战后又出现了“改良带”和“文化带”。

“韩袍”是韩国人的传统服装,它的样式适合韩国的气候,和韩国人起坐习惯。女性的韩服短上衣搭配优雅的长裙,上衣和长裙的颜色,五彩缤纷,有的还加了明艳华丽的锦绣。

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特点,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色彩,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汇成一幅幅绚丽多姿的风情画,无不体现出丰富多彩的地域特色,无不展示着各个国家的独特魅力。

【第二篇】:和春节有关的风俗习惯

以前过年,只是和大人凑热闹。今年过年我知道了不少和春节有关的风俗习惯。

大年三十的上午每家每户都要贴春联,以示迎春之意。外公每年都要挑选一幅称心如意的好春联。今年选的上联是:喜气洋洋财旺旺,下联是:好运多多福连连。横批是:吉星高照。这足以预示新的一年里的幸福生活。

年三十午夜吃饺子,也是每家必不可少的。老人们都说吃饺子好。吃饺子包含着非常丰富的文化意义。饺子谐音交子,就是相交子时,交好运发大财。因饺子的形状又像金元宝,故又象征团圆和财富。

大年初五俗称“破五”,意思是人们要走出家门进行户外活动。这天上午我和外公外婆沿着河堤,从将军码头一直走到新华码头。这里是滑冰场,男女老少人头攒动,人们身着五颜六色的节日新装,好像给冰场上装点了盛开的鲜花。人们有的在滑冰、有的在打冰车。还有的在冰道上从高处往下放冰车,大家玩的真尽兴!大人、孩子和老人,一片欢歌笑语……

这不正是太平盛世的真实写照吗?

【第三篇】:家乡的民风民俗

我的家乡——宁乡,这个小县城坐落在湖南省长沙市的西部,这里虽然一切都很平凡,毫不出众,但家乡的闪光点常吸引人们的关注。其中,祖祖辈辈传下来的民间传统习俗就是其中的亮点之一。

节日的气氛最能体现出传统习俗的魅力。

我们这儿的第一节日是春节。春节还没到,家家户户进入腊月后会陆续杀猪,特别是在农村里,杀猪后会请村里人大吃一顿。我的家乡除夕定会吃鸡、鱼 、肉这三样菜,鸡必须是雄鸡,将它整只清炖,出锅装盘时要让头昂起,不仅喻义“步步高升”,而且清爽可口,令人不吃都想咽口水。

春节后的又一轮高潮无疑就是元宵节了。元宵节吃元宵,当然是必不可少的了。软软的白面里裹着一团又香又可口的夹心,咬一口,香甜的黑芝麻糊流入嘴中,在嘴里慢慢融化开来……元宵节时,什么事都围绕着“圆”,那么自然就离不开灯了,家乡有一个持续了好多年的习俗——灯会。每到正月十四、十五夜晚,步行街、行政中心总会亮起“彻夜不眠”的红灯笼,为家乡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正是因为这样,每次灯会,现场都挤满了人,真可谓是人山人海!所以,后到的我无奈极了。

……

我的家乡虽是个小县,但却有着几千年浓厚的文化底蕴,承载了祖先流传下来的民风习俗,为中国增添了一份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地方特色。

【第四篇】:傣族的风俗习惯

傣族主要居住在西双版纳地区。这里山川秀丽,气候温和,雨量充足,有大片的热带原始森林。森林里栖息着珍贵的野生动物,大个头的亚洲象和美丽的孔雀,都是这里的“居民”

傣族主要从事种植业。傣族村寨有一幢幢竹楼组成。竹楼多为两层,样式很漂亮,上层住人,下层没有墙,存放杂物或关养家畜。

傣族的重大节日是傣历新年——泼水节、入夏安居节(关门节)、出夏安居节(开门节)

傣族泼水节在农历三月中旬,正值傣历六月,是傣历中一年的开始,所以泼水节就相当于咱们的春节。

泼水节期间,傣族人要到佛寺中向佛祖敬献贡品,青年男女则要穿上漂亮的衣裳,走到街头相互泼水嬉戏。按照傣族风俗,用清水泼洒可以洗去一年的污垢,祝福未来吉祥。

傣剧发源于有一定人物情节的傣族歌舞表演及佛经讲唱,后吸收滇剧、皮影戏的艺术营养,逐步形成比较完整的戏曲形式。

傣族以大米为主食,最具特色是竹筒饭。制作方法是将新鲜的米装进竹筒后加水,放在火上烧烤,吃起来清香可口。

【第五篇】:我家乡的民风民俗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人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描绘了我国人民欢度春节盛大的喜庆情景。爆竹声响是辞旧迎新的标志、喜庆心情的流露。经商人家。放爆竹还有另一番意义:他们在除夕之夜大放炮仗是为了新的一年大发大利。不过,据旧习认为,敬财神要争先,放爆竹要殿后。传说,要想发大财者,炮仗要响到最后才算心诚。

我的故乡浙江和全国许多地方一样,过年时都有一样的风俗。如:

守岁

我国民间在除夕有守岁的习惯,俗名"熬年"。守岁从吃年夜饭开始,这顿年夜饭要慢慢地吃,从掌灯时分入席,有的人家一直要吃到深夜。根据宗懔《荆楚岁时记》的记载,至少在南北朝时已有吃年夜饭的习俗。守岁的习俗,既有对如水逝去的岁月含惜别留恋之情,又有对来临的新年寄以美好希望之意。

吃年夜饭

孩子们在玩耍放爆竹的时候,也正是主妇们在厨房里最忙碌的时刻,年菜都在前几天做好了,而年夜饭总要在年三十当天掌厨做出来。在北方,大年初一的饺子也要在三十晚上包出来。这时家家的砧板都在噔噔噔地忙着剁肉、切菜。此时,家家户户传出的砧板声,大街小巷传出的爆竹声,小店铺子传出的"劈劈啪啪"的算盘声和抑扬顿挫的报帐声,再夹杂着处处的说笑声,此起彼伏,洋洋盈耳,交织成除夕欢快的乐章。

……

除了这些以外,我的家乡还有一些不同的民俗。我就举其中一个来说吧。

照田蚕

也叫"烧田蚕"、"烧田财",是流行于江南一带的民间祈年习俗。腊月二十五这一天将绑缚火炬的长竿立在田野中,用火焰来占卜新年,火焰旺则预兆来年丰收。

【第六篇】:广西的春节

按照广西的老规矩,春节差不多从农历十二月二十三日就开始了。这天,是传统的小年,是灶神爷升天的日子。人们杀鸡宰鹅祭拜灶神爷,企盼在新的一年里衣食无忧。

腊月二十五左右,人们必须选出一天来把家里打扫得一尘不染。此外,人们还要买菜,割肉和准备年货。

除夕,是春节的第一个高潮,鞭炮声日夜不绝,家家赶做年菜,到处是酒肉的香味,街上飘着一股烟火和酒肉的香味。人们在门口贴上新的对联,屋子里贴满了各色的年画。人们到了晚上还要吃团圆饭,在外边做事的人,必须要赶回来。此外,大人们是要看《春节联欢晚会》的,小孩子们燃放烟花,真是快乐的时光。

正月初一,春节有一个高潮到了。大街上的店铺不但不关门,还有许多小贩在大街两旁摆了摊,人们从四面八方赶来,三个一伙,五个一群,在大街上逛街,下棋,聊天。小孩们牵着大人的手,购买玩具。

正月初二,人们开始互相拜年,互相道贺。这天,是不可以说不吉利的话的。

元宵上市,春节最后一个高潮到了,这一天,大街上像是在办喜事,张灯结彩。有条件的人家,还会在门口挂上两个大红灯笼。还有猜谜踏歌的活动。大街上也许会有舞龙的节目,大家要燃放完剩下的烟花爆竹。这天,人们是要吃元宵的。

过了元宵,春节差不多也就结束了。天气回转,农民开始春耕,学生准备上学,人们有回到忙碌的生活去了。

山西的民间风俗

山西从北往南,地杰人灵,民风古朴,民俗各异,那可是形形色色,五花八门,怎可一语而概之?只是择段讲来,大家开心一笑吧。

讲故事一:

洪洞民俗:三月三接姑姑

一个神话能流传下来,是因为它有一个好的故事内核;一个美好的故事,能演绎出一曲千古神话,比如农历三月三洪洞的“接姑姑”活动就是这样……

一条弯弯曲曲的汾河,顺着山势穿过洪洞,在低窄的谷底,分割出河东、河西两块高地。河东头地势平坦、土地肥沃,住着娥皇、女英两位少女。两位少女的父亲叫尧,当时已八十多岁,白胡子老长,是当时的天子。但天子也有不如意的事,这就是自己六十多岁才生出的两个宝贝女儿渐渐到了谈婚论嫁的年纪,尧经过仔细甄别“档案”,决定对一个叫做舜的青年进行考察。

舜在河西头住着。河西山丘相连、地脊民穷,舜自然是个穷后生。因为生母早逝,家里除了小妹,人人都不喜欢他,特别是他的后母和弟弟象,总想谋害他、独吞家产。他却毫无怨言,以仁爱之心感化家人。以德治天下的尧了解了这些情况后,不由对身边的人感叹道:以仁报毒,这就是我要找的女婿!于是决定把两个女儿都嫁给舜。

在历山上种地的舜,听到这个消息后,当然高兴的不得了。但让他没想到的是,尧这个老头太古板,信奉的是“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这个道理,虽然让他白捡了两个美女,却不给女儿一点陪嫁,就打发女儿去了他家,更不用说给他个一官半职了;而是让他继续在历山上面朝黄土背朝天。舜心里并没有什么不乐意,还是带着两个漂亮的妻子在历山继续过种地的苦日子。但让他更没想到的是,娥皇、女英两位妻子,虽然出生于皇家,高贵无比,却并不高傲,除了在妻子名分上也不免俗的争过大、小外,还是贤慧的很,两人一过门,就脱掉皇家冠服、换上农家布衣,二话没说,就和他一道下地干活、操持家务了,更了不起的是,她们还关心民间疾苦,平时平易近人,急时扶危济困,几年过去后,两人脸晒黑了、手变粗了,和一般农家妇女没什么两样了,此时的舜,在两位妻子的帮助下,把他“承包”的历山治理的井井有条,已成了河西当地冒尖的富裕户、模范户。更为难能可贵的是,舜和两位妻子致富后不忘乡亲,经常帮助周围百姓,就连当时死活看不上舜的家里人也和他们搞好了关系,使舜的声望直线上升,河东的人都愿意迁移到河西居住,这时候尧看时机到了,于是就名正言顺地提拔舜为接班人,还把他扶上马,又送了一程……

而河东、河西的百姓,不仅为他们当地出了两个天子而自豪,更为娥皇、女英两女下嫁的贤慧所感动,故以其后辈自豪,争相敬奉。鉴于尧籍羊獬,舜籍历山,自尧女嫁舜以后,两地便结成了联姻亲眷。历山人称舜为爷爷,称娥皇、女英为娘娘。羊獬人称舜为姑父,称娥皇、女英为姑母。河东、河西两边以亲戚形式走动,于是洪洞后世就有了三月三接姑姑的民俗,一直流传至今……

讲故事二:山西婚姻禁忌趣谈

在民俗中,婚姻是合两姓之好,人生历程中最重要的大事。婚姻的好坏,对于当事人的一生幸福是至关重要的。因此,婚姻的禁忌颇多。比如中国古代有同姓不婚的禁忌,特别是乱伦禁忌在世界各国都非常严格。在中国人眼里,乱伦不仅伤天害理,且为禽兽不如的行为。再婚禁忌也很严格。这里我们只谈常见的有关婚礼方面的一些禁忌。

相亲时如有盆碗等物摔碎,被认为是十分不吉利的,说明二人无缘颇为忌讳。打碎器皿有分、碎、烂、折的表述,而这些语言对于婚姻,对于生命均非好事,故其他一些庄重正式的场合,人们都有此忌。

晋南闻喜在结婚的当日,男女双方在饮食中忌带荤、不准吃猪肉,据说如果吃荤两人便不能白头偕老,中途夭折死亡。而河津一带却与此恰恰相反,结婚当天必须杀猪并以猪头祭祖宗,供奉于祖宗牌位前。同时,还要用扫帚蘸着猪的热血在洞房的墙上划几个“十”字,有辟邪之意。

在晋中一带,新郎到岳父家迎接新娘时,一定要“偷”一个茶杯,所谓偷,就是女方看见也不能说,茶杯是一定要让新郎带上的,且必须完整带回,不得破损。否则,对于新郎新娘的婚姻有某种不祥的预兆。这里似乎是说日后待新娘要象对待这个杯子一样,小心爱护,好好照顾,珍惜珍爱。

在汾阳,新郎不偷茶杯而要输两个水碗,当地俗语叫做zhunzhun,因为有“偷两 zhun zhun,快抱孙孙”之说,所以偷碗被赋予了抱孙子的含义。

新娘离开娘家时,过去要坐轿子,在雁北和吕梁的山区中人们常常乘一种颇有特色的“骡驮轿”,坐轿子是一定要挂上弓、箭和镜子的,现在这些习俗都已逐渐消失。但在很多地方,母亲还是要给女儿一面铜镜或现在样式新颖的镜子带上。它的用途并非用来梳妆打扮,是为了在路上避邪驱凶的。

山西很多地方,接新娘时,新郎往往要送一幅墨镜给女方戴上,似乎是取代了以前的红布盖头。而新人来回最忌走自己已走过的路,以避走回头路之嫌,当然也不能走办丧事人走过的路。

盖头与墨镜的作用都是避免与鬼神等不祥之物直接面向。婚礼队伍也怕中途通上如狗群打架,疯人病人等,怕冲了“花套”与喜庆,是不吉利的征兆 。碰上了是要倒霉的 ,以后不是妻死便是夫亡,要不就是多灾多难。这是任何一个结婚人家所不愿意看到的。结婚这一天也忌讳谈论什么与死、病有关的事情,也忌天气时阴时晴,人们总是把这些事情联想到婚姻的命运。

在一个村子里如果有两家办喜事,人们都忌落在后面。因一般再婚者山西方言称后婚,所以不愿意落个“后”字。而且也忌两结婚者相遇,偶而相遇则要交换所戴的鲜花或者手绢,这样才算吉利。

晋南一带,对于相同时间里村里同时举行婚事和丧事是极力回避的,办喜事者尤为不悦。迎亲的队伍也忌途中遇上诸如十字路口 、水井 、碾子、石头等物,如果避犹不及,则须用红布盖住,或用白石灰划线圈住。

而在吕梁、汾阳一带,迎亲队伍如果在半路与送葬队伍相遇,对于结婚者来说还是个好兆头,是吉利祥和的。也许是红白喜事都是喜吧,人们并无此忌,双方互扔钢嘣儿以示招呼。

新娘下轿后,有属相相克的人都要回避,以免对人对已之不吉。在五台县,厨师们还要把菜刀插入菜板底边,锁起厨房,全部回避。据说,厨师是新娘下车时相犯的主要对象,而菜刀更是不可示之于外的。此外,在新娘被接到婆家后,要在嫂嫂的陪伴下更换所有的衣服,换下来的衣服一般不再穿着回娘家,特别是鞋子是绝对不能再穿回娘家去,否则对于娘家兄弟极为不利。这似乎可以作为“嫁出去的女儿,拨出去的水”的注脚。

关于阳泉传统民俗文化有哪些和阳泉地域文化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