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毛南族民俗文化,以及毛南族特色文化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
毛南族的肥套是什么?其中传承着哪些愿望?
毛南族的肥套是他们民族独特的一种还愿的舞蹈,在国家的一些特殊的节日里面,这一个民族就属于穿着盛装翩翩起舞。当然这一个舞蹈里也有他们独特的愿望,在跳这支舞的时候,心里想的是让自己的民族生生不息,而且希望自己的民族可以发扬光大,最重要的是他们祈求明年的收成可以比较好,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这虽然在我们一些别人看来并不是特别重要的愿望,但是对于他们来说,这已经是他们渴望的全部了。
之所以会这样说,是因为这一个民族他们是比较朴实的,所以他们拥有的这一些愿望也会是比较朴实,而且很容易实现的。他们并没有乞求一些难以实现的愿望,所以说还愿舞也成为了他们的一个传统的祈福方式。正因为每年他们都可能会实现他们的愿望,所以他们对于这种舞蹈也是给予了自己非常大的信念,他们认为这样的舞蹈可以帮助自己实现愿望,所以一直让这样的舞蹈传承了下去。
这样的一支舞蹈其实也是属于一个传统的民俗方式,人们在跳这支舞蹈的时候,可以感受到民族的异域风情,可以体会到这样的一种浓厚的民族文化。虽然他是一种还愿舞蹈,但是它的种类并不是非常的少,反而相对一般的舞蹈种类来说要非常的多。但是这一些舞蹈统一的一些特点就是在跳舞的时候人们是戴上面具或者是涂一些颜料在自己脸上的,这个时候我是看不见他们真实的容貌的。
肥套以歌、舞、乐、戏呈现给别人,随着时间还有民族的一种历史文化的变迁,这一种舞蹈开始变成他们民族的一种特色,也可以逐渐的看出来他们民族与汉族文化的一种逐渐的相融的趋势。
毛南族的传统文化有啥?
在云贵高原东南麓、广西西北部,是我国唯一的毛南族自治县环江,5万多质朴的毛南族人民千年以来创造出了神秘、独特的傩文化,和浪漫珍贵的花竹帽一起,构成了民族文化的两大瑰宝,更彰显着这个古老民族的神秘与智慧。
神秘浪漫的毛南族傩文化
提及“傩戏”这个词,脑海里闪过的是诡异的面具、奇特的服饰、古怪的言语、粗犷的动作和令人惊悚的场景,像古希腊的酒神狂欢,又像印第安人的原始祭祀。傩戏这种从原始巫术蜕变脱胎出来的古老戏种,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已经消失,而被称为戏剧“活化石”。
或金刚怒目、或温文尔雅、或慈眉善目,带着傩面的表演者,以粗犷古朴、简洁明快的动作展示瑶王舞、穿针舞;舞台上角色仅一旦、一净、一丑,夸张、诙谐的表演,传达出深刻的教喻色彩。
作为毛南族最古老的风俗之一,“肥套”是毛南族报答“万岁娘娘”(亦称“圣母”)赐子之恩的还愿仪式。在“肥套”活动中,毛南人借助“傩面”(一种木制面具)显示大自然不可抗拒的神力,同时承载着毛南人祈求民族生生不息,祈望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美好愿望。
毛南族“族宝”——花竹帽
与傩文化一样能代表毛南族体特色的还有毛南族“族宝”花竹帽(当地人称“顶卡花”)。花竹帽编织工艺的历史起源,未发现无文字记载,但“花竹帽定情”的“讲古”已在当地流传了几百年。在几十前,花竹帽还是当地青年女子出嫁时必不可少的首选嫁妆,是荣誉与祝福的象征,更是勤劳和真爱的激励。
广西环江县毛难族花竹帽,是供毛难族妇女当雨具用的一种精美的手工艺品。毛难族称花竹帽为“顶卡花”,即在帽底编织花纹的意思。该花竹帽是用当地盛产的金竹和墨竹篾子编织而成的。工艺精致,花纹美观,帽形大方,结实耐用。
毛南族有哪些传统文化与习俗
毛南族婚姻的程序与礼节
缔结婚姻程序与礼仪。这方面,近代以来受汉、壮族影响较深。同时,也不乏民族传统观念与礼仪。一般包括如下阶段:
提亲。无论采用哪种择偶方式,都需要男家委托正式提亲。内容包括口头的及索回女子生辰八字合计是否相克,并施巫术检测吉凶。
相亲,即“落典”。在提亲成功的基础上,凡男女双方索不相识的,父母及中介人约定一个时间、地点让当事人会面。届时,男女双方在同伴陪同下,以一定距离窥视对方的相貌、言谈举止。中介人则往返其间征求意见。最后,中介人平举两只手掌(掌心向上)伸向双直呼:“侬(弟妹统称)呵,你中意不中意?看上了送典来!”旨在请他们投放表态钱。如果一方或双方都不送钱,抑或极少,婚事就此告吹,家长不再勉强。若他们放的典钱多且利落,表示两厢情愿,可以定亲。原来相识的男女,家长们分别征询过了即可定夺。
此后的婚礼还有23个程序内容,主要环节类同汉族的“六礼”(即所谓的纳采、问名、纳征、请期、亲迎等),又有许多特别仪式。
毛南族的饮食习俗
毛南族主要聚居在中国西南部的广西山区,日食三餐,均以大米和玉米做成的各种饭为主食。如毛南饭,即用糯玉米粉加竹笋及其他蔬菜和佐料混合煮熟后制成。是毛南族夏季的主食。
毛南族还长于用大米或玉米制作"米蜂仔"作为辅助主食,是消夏解暑佳品。家家喜欢食甜红薯,并作为入秋以后的辅助主食之一。
毛南族地区蔬菜较多,四时不断,有豌豆、白菜苦麻菜、南瓜、红薯叶、豆荚、芭蕉芋、青菜和萝卜,其中南瓜是秋冬常食的蔬菜,既可切片煮粥,也可单独蒸食。
肉类来源主要是家禽、家畜,有猪、牛、鸡、鸭等。喜食狗肉,有些地方中元节有杀狗食肉之习。毛南族一般都喜食半生半熟的菜肴,认为一些肉和菜特别是鸡,煮得过熟会走味。唯独对鸭以煮烂熟为宜,在烹饪上有"鸡生鸭熟"之说。
毛南族喜欢的酸食品很多,其中以"腩醒","瓮煨","索发"为最普遍,称为"毛南三酸"。
"腩醒": 把猪、牛肉切成薄片,用生盐粉拌匀咬透,留两三天。用香糯蒸熟,放在簸箕里凉冷,与肉片揉搓均匀,放在坛里压紧密封。三个月后便可用。
"瓮煨":为了能随时吃到酸食品,家家户户还有一种特殊的盐水坛。毛南话叫"瓮煨",可腌制多种瓜菜。
"索发": 把洗清的钉螺用猪油干炒,待透熟发香后,趁热倒入坛里,然后密封。三个月就可以揭盖吃用。毛南语叫"索发"。
除了"三酸"外,还有酸辣椒、酸蕃茄、酸萝卜等。
毛南族成年男子都好喝酒,并有非酒不足以敬客之说。有的人家还自己用高梁、玉米酿制。但近年来,以市场出售的瓶装白酒居多。
毛南族大都喜欢饮茶,暑天常以浓茶解暑。走远路时经常随身带"野石榴"或青辣椒,用以解渴。
典型食品:明伦白切香猪是毛南族的名菜,用当地产香猪加佐料蒸制而成。此外还有:甜红薯;螺蛳酸,蒜头酸水,鸭血酱,豆腐肴。 推荐阅读:锡伯族民俗文化
毛南族饮酒习俗
毛南族人好饮酒,也自酿酒。酿酒的原料甚多,糯米、粘米、玉米、小米、高梁、地瓜、南瓜、都可以酿出美酒来。所酿之酒度数不高,一般为20至35度。庙节一般在农历五月,此时插秧已结束,必须祈求天神给予风调雨顺,同时还要祭祀饲养牛的创始人“三界公”。届时,各村都要杀一条菜牛进行祭祀,并给耕牛饲糯米饭团和粉蒸肉。祭祀在三界庙前举行,由“鬼师”主持,并要举行“椎牛”的仪式。毛南族人多礼好客,吃饭时无论客人大小,都被邀请与主人家长辈同坐。吃饭时如无酒招待,会被认为失礼。客人入席后,先用手指或自己人子、蘸酒洒地,表示先敬主家祖先,并祝愿主家万事如意,而后主客碰杯互祝饮酒。毛南族过去盛行早婚,儿子几岁就由父母代为定婚。婚礼有“送典”、“穿耳”、“踩门”、“认亲”等等程序,其间也少不得酒。例如认亲,女方由姑嫂或女伴陪同到男家,男家要办两三桌席请舅父母、叔伯等近亲来,与姑娘见面。在结婚的时候,宾客到达,带队的人要先到主人家屋檐下的一张安放有迎亲神龛的桌子旁,赂神敬酒,然后才能进屋。结婚时不拜堂,但要拜祖先和长辈。
毛南族的风俗习惯200字
毛南族是中国人口较少的山地民族之一。毛南族自称“阿难”,意思是“这个地方的人”。称谓表明他们是岭西的土著民族。虽然毛南族人口较少,但他们却以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闻名于世。毛南族主要聚居在中国云贵高原的茅南山、九万大山、凤凰山和大石山一带,而广西环江县的上南、中南、下南一带山区更是被称为“三南”,素有“毛南之乡”之称。
毛南族的节日风俗
毛南族正月十五的“放鸟飞”的独具特色。春节来临时,家家户户预备菖蒲叶,到了除夕那天,用菖蒲叶编“百鸟”,在“百鸟”里面装入糯米、饭豆、芝麻馅等材料,上锅蒸或煮。出锅后,把“百鸟”永细绳拴缚在一根长甘蔗上去,挂在堂屋香火前。“百鸟”有鹧鸪、山鸡、燕子等。家里的孩子每一个人可以吃一只“鸟”,出嫁生育的媳妇要回家领“百鸟”,寓意是孩子将来像小鸟一样可爱活泼。香火堂前,摆上供品,有红米饭和果品等,寓意是希望鸟儿不吃庄稼,以求来年丰收。等到正月十五这一天,把“鸟儿”取下,放在锅煮,当夜,以“百鸟”为饭,这就是“放鸟飞”。
毛南族民俗文化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毛南族特色文化、毛南族民俗文化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