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化州的传统文化,以及化州历史文化简介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
广东的传统文化有哪些
广东木偶戏】
中国木偶戏始于汉代,发展于唐、宋,盛行于元、明、清。古时称"傀儡戏"。广东木偶戏,大约在元代由闽西传入潮州。明、清两代,粤西的吴川、电白、高州、化州、廉江一带木偶戏相当兴盛,因此,人们称粤西地区是广东的"木偶之乡"。1949年后,木偶戏艺术得到很大发展。1956年,广州市创办广东省木偶剧团,创造出有南国特色的木偶艺术。木偶造型各异,精雕细刻,栩栩如生。剧目创作主要有《芙蓉仙子》、《张羽煮海》、《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哪吒闹海》、《孙悟空三调芭蕉扇》等。广东木偶剧团的木偶艺术,在国内、国际上享有盛名,曾获罗马尼亚国际木偶、傀儡戏联欢节银质奖章。
广东木偶戏分为高州木偶戏和潮州铁枝木偶戏
木偶戏·高州木偶戏
广东省高州市
1、简要描述
高州木偶戏,也称"傀戏"、"傀仔戏",是一种群众喜闻乐见的民间戏曲艺术。高州木偶属杖头木偶,始于明朝万历年间,是在福建布袋木偶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几百年来,高州木偶戏广泛流传于高州的村村寨寨,高州市28个镇、街道办中23个有傀戏班。
在很多中老年人的心目中,"鬼仔戏"是儿时久远而温馨的记忆。在二三十年前,在逢年过节或婚娶喜庆的日子,村民们都会不惜耗资请一台木偶戏,往往一个艺人一担箩筐一个布架子一个锣鼓几个木偶就成了一台木偶戏的全部"家当"。每当锣鼓一响,便人头挤拥,群众里三层外三层地将小小的木偶戏台围个水泄不通。那木偶戏艺人仿佛有三头六臂般,这边敲打锣钹,那边手脚并用将木偶舞弄得令人眼花缭乱,同时还要嘴里根据生、旦、净、丑不同角色唱出、说出不同腔调。歌声、笑声此起彼伏,很是热闹,锣鼓声和木偶戏特有的音调在夜空中传得很远很远。
2、艺术特色
高州木偶戏的原始形态为单人木偶戏,由一名艺人表演,集唱、做、吹、打于一身。木偶表演的全部道具,用一担木偶箱则可全部装下。逢年过节或农闲时,木偶艺人便肩挑着木偶箱,走村串巷,利用村中屋旁的空地或在屋厅中央,摆放一张方桌,则可以架设成为木偶表演舞台。高州木偶戏以杖头木偶为主,附加布袋木偶。木偶造型十分精巧,它用坚韧的木料加工成型后,采用变形夸张的手法,进行彩绘、装潢,使之形神兼备,栩栩如生。木偶艺人不仅能使木偶的头部、手臂、肘、腕、指和腰腿伸曲灵活自如,还可令其眼、口张合生动逼真。表演时,可以令木偶开合扇子、穿衣、戴帽、斟酒、拿书、写字、开弓射箭等动作,一举一动,准确自然。而且,木偶的操作、唱腔对白、锣鼓敲打等全套表演艺术,均由一个艺人完成。艺人熟练的操作技巧,明快的曲艺唱腔,激昂的锣鼓点击,令人赞叹不绝。
清末发展了中班。高州木偶戏没有固定的演出场地,只需一小块空地就可以搭台演出;在时间上,一年四季都有演出,但以春季为最盛,元宵、年例和喜庆节日演出木偶戏娱神娱人。
3、表演特点
高州木偶戏以高州白话演出,唱词为7字诗体句式,唱腔称木偶腔,以高州山歌调为基础,以叙事方式进行。木偶戏内容多取自历史演义、公案小说、民间传奇、神话故事,传统剧目不下数百种。所演人物忠奸、善恶分明,对群众有传播历史知识和传统道德教化作用。高州木偶像头雕刻精巧,表演技艺精湛,偶像可作眨眼、喷烟喷火、杀头等高难度动作;木偶艺人集唱、做、念、打和奏乐于一身,是一门融会了雕刻、服装、表演、剧本、音乐诸元素的民间戏曲艺术,是优秀的人类精神文化遗产,是中国民间艺术瑰宝。"先有傀戏,后有人戏"。高州木偶戏对研究中国戏剧发展史、民族民俗文化史、社区史和建设新文化都有重要意义。
4、现状
高州木偶戏现在面临生存危机和失传的危险。社会转型,强势经济冲击,文化多元化,青年人娱乐取向转变,观众剧减使高州木偶戏生存发生危机,木偶艺术后继乏人,一些著名木偶艺人后代不愿继承衣钵,社会上也难找人传承,高州木偶戏确实面临着消亡的危险。
化州过年什么时候贴对联
过年应该在腊八节前后就能贴对联了。
贴对联的寓意:
对联,又称楹联,俗称对子门联、春联。它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是世界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被外国人称为“chinesecouplet”。对联是中国汉语文字的特殊产物,是其它任何语言文字所不能比拟的,是汉语言组合的艺术精华,被国人雅誉为“诗中之诗”。
2015年1月,我国发行了第一套《拜年》邮票,这套邮票两边配有一副春联:“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门”。这副春联几百年来,可谓是家喻户晓。其作者乃是明代广东状元林大钦。
古代人们对桃木的神力很崇拜。传说以前在东海的度朔山,有一颗枝叶覆盖了3000里的大桃树。东北一侧的枝桠稍短,像个门户似的,成了万鬼进出的鬼门。在桃枝门的两边,一边立着一位能降百鬼的神仙分别是“神荼”与“郁垒”。若有恶鬼经过,便捉住用苇绳绑起来喂老虎。基于这样的传说,人们就在过年的时候照着“神荼”与“郁垒”的模样,用桃叶扎成手拿苇绳的桃人,置在门侧驱鬼佑安。
化州的春节有什么习俗?这些习俗包含着什么意义?
我写了化州小年晚、春节、初二回门、年例、元宵、婚姻,红喜白喜等习俗,我去找村长开村委会研究在哪个论坛发表,村长不在,他老婆说:挨年近晚村长很忙,昨晚村长去李寡妇家慰问留夜未回,我去找副村长,副村长老婆说他为截留征地款的事头痛,给上头送红包还没回来。我去找村委主任,主任不在家,只见他老婆和保安队长衣衫不整从卧室出来,骂道:你这死蠢亮,要家访就先预约,进入我家园子应先打个电话不要让我难堪,死九你快滚!所以至今未发表。
广东省茂名的非物质文化有哪些?
茂名市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共2项):
第一批:2006年高州木偶戏
第三批:2011年化州跳花棚
茂名市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共13项)
第一批:2006年高州木偶戏化州跳花棚
第二批:2007年 高脚狮茂港单人木 偶 跳禾楼
第三批:2009年信宜镇隆飘色
第四批:2012 年年例 冼夫人信俗 高州木刻画 玉雕(信宜玉雕)缅茄雕 刻化州拖罗饼制作技艺化橘红中药文化
列入茂名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共30项)
第一批:2007年 跳禾楼 人龙茂港单人木 偶信宜镇隆飘色十八学士 高脚狮
第二批:2009年 陈鉴故事八音锣鼓高州山 歌冼太庙铜鼓音乐 采茶调 鳌鱼舞 麒麟舞春牛 舞木偶戏(化州木偶戏)合江龙舟农民版画玉雕年例
第三批:2011年 潘茂名传说木偶戏(茂南单人木偶戏)小良横堂班 赛龙舟(化州赛龙舟)缅茄雕刻 信宜竹编技艺化州拖罗饼制作技艺 笪桥黄瓜干制作技艺化橘红中药文化 冼夫人信 俗 合江梧村庙会
高州木偶戏、化州跳花棚、电城高脚狮子舞、茂港单人木偶、化州跳禾楼、镇隆飘色、茂名年例、冼夫人信俗、信宜玉雕、高州木刻画、缅茄雕刻、化橘红中药文化、化州拖罗饼制作技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是茂名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在民间有着悠久的历史,根基厚实,声名远播,这样的遗产其价值与日俱增,不是任何金银财宝所能比拟。
茂名化州拖罗饼的由来是什么?
据说是唐代贞观年间,当时有一位名为罗兴的男子,每天挑担敲锣沿街叫卖,其铜锣声拖得特别长,久而久之,大家便将他的饼成为“拖罗(锣)饼”。今天,化州橘洲饼业的拖罗饼最为正宗,还获得了“化州拖罗饼制作技艺传承基地”的称号。
化州特产有哪些?
1、定沙司鸡又名屋角鸡,以清初梁家沙司巡检衙迁建于平定屋角面得名。此鸡是本地的名优鸡种,在化州特产粤桂边境素享盛名。清初,梁家沙司巡检衙所管辖的地方,山高森密,河溪交错,虫蚁鱼虾多,野鸡特别多。
2、笪桥黄瓜干是广东省茂名市化州市笪桥镇的特产。化州笪桥黄瓜干(巴瓜)扁薄、色黄白、味甘、淡甜爽脆,风味独特,是人们夏天最佳的菜品,茶楼酒家的美食。在整个粤西甚至于全省,当提及黄瓜干,人们很自然就会想到化州市笪桥镇。
3、化州拖罗饼是广东省茂名市化州市的特产。化州拖罗饼以其考究的制作技艺和独特的口感风味而饮誉粤西。2012年化州拖罗饼被列入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化州历史悠久,古谓石龙,又称罗州,因特产贡品橘红而被誉为橘洲。
4、簸箕炊是传统的粤西特色小吃,在茂名、高州、化州、湛江一带非常盛行。簸箕炊因其采用竹篾编制而成的簸箕为盛具而著称,其后放磨成桨的米粉于簸箕当中,待一层熟透后再逐渐添加,一般都有三层以上。
5、化州番石榴--广东省名特优新农产品番石榴(Psidium guajava Linn.),别名花念、芭乐、鸡屎果、拔子、喇叭番石榴,是桃金娘科、番石榴属常绿小乔木或灌木,俗称芭乐、拔番石榴子、那拔。为热带、亚热带水果,原产美洲,现在华南地区及四川盆地均有栽培,香甜可口。
化州的传统文化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化州历史文化简介、化州的传统文化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