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传统文化 正文

慎独传统文化(慎独是哪一家的思想)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慎独传统文化,以及慎独是哪一家的思想对应的知识点,2、慎独的故事3、何谓慎独?第一次出自何处4、中国古代慎独思想体现的是一种5、修身难在修心,慎独的意思是?慎独讲究个人道德水平的修养,看重个人品行的操守,在独处中谨慎不苟:遂犯慎独之戒”薄礼面前慎微,喜好面前慎谗”面前慎独,慎独的故事《杨震暮夜却金》“大将军邓骘听说杨...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慎独传统文化,以及慎独是哪一家的思想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

慎独是什么意思?

慎独的意思是:在独处中谨慎不苟。儒家的一个重要概念,慎独讲究个人道德水平的修养,看重个人品行的操守,是个人风范的最高境界。

慎独:[ shèn dú ]

引证解释:

在独处中谨慎不苟。

1,《礼记·大学》:“此谓诚於中,形於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2,三国 魏 曹植 《卞太后诔》:“祇畏神明,敬惟慎独。”

3,宋 彭乘 《续墨客挥犀·陶谷使江南》:“ 熙载 使歌姬 秦蒻兰 衣弊衣为驿卒女, 谷 见之而喜,遂犯慎独之戒。”

4,《官场现形记》第二十回:“我们讲理学的人,最讲究的是慎独工夫,总要能够衾影无愧,屋漏不惭。”

拓展资料

造句:

1,低调是谦逊,是慎独,是有阅历而不张扬,是有内涵而不放肆的一种人生态度。

2,有一种说法叫“慎独”,意即俯仰不作,暗室不欺。

3,为官基于厚德,克己始于慎独。

4,薄礼面前慎微,盛情面前慎软,喜好面前慎谗,“隐贿”面前慎独,“五九”面前慎终。

5,慎独者,遏欲不忽隐微,循理不间须臾,内省不疚,故心泰。

慎独的故事

《杨震暮夜却金》:

大将军邓骘听说杨震贤明就派人征召他,推举他为秀才,多次升迁,官至荆州刺史、东莱太守。当他赴郡途中,路上经过昌邑,他从前举荐的荆州秀才王密担任昌邑县令,前来拜见(杨震),到了夜里,王密怀揣十斤银子来送给杨震。杨震说:“我了解你,你不了解我,为什么呢?”王密说:“夜里没有人知道。”杨震说:“上天知道,神明知道,我知道,你知道。怎么说没有人知道呢!”王密(拿着银子)羞愧地出去了。

《杨震暮夜却金》讲述了杨震“暮夜”拒贿的故事,本文妙就妙在“暮夜”二字上。在夜深人静之时,在没有第三者知道的情况下,杨震作为王密的上司,同时又是他的恩师,坚决拒收重金,并且铮铮铁言,这是天理不容,法理不容,人理不容,情理不容的事,其“慎独”的精神可嘉,堪称历代师表。故事虽小,其教育意义却不小。一个人,从小到大,为民为官,白天黑夜,由人无人,都能严以律己,不贪不占,拒礼拒贿,其人品之高尚,其道德之规范,有口皆碑,这是一篇非常好的思想教育素材,由此拓展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感悟杨震的话所蕴含的教育意义,学习做一个高尚的人。

慎独这个词,现在不怎么常见了,但在传统文化里,特别是在讲传统伦理道德时,这是一个使用得十分普遍,也是十分重要的一个词语。

这个词最早出自《中庸》:“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在个人独处的情况下,也要谨慎小心,自觉遵循法度和道德,不要因为别人不在场或不注意的时候而干坏事。这是儒家所倡导的一种道德修养境界或方法,称之为“慎独为入德之方”。南宋学者朱熹对这个词作过这样的说明:

“君子慎其独,非特显明之处是如此,虽至微至隐,人所不知之地,亦常慎之,小处如此,大处亦如此;明显处如此,隐微处亦如此,表里内外,粗精隐显,无不慎之,方谓‘诚其意’。”

(《朱子语类》)

历史上也出现过一些以“慎独”出名的人物,名声最大的是东汉安帝时的荆州刺使杨震。这位以“性公廉,不受私谒”著称,留下了个“清廉诫四知”的典故。《后汉书·杨震传》有这样的记载:杨震去荆州赴任,道经昌邑。昌邑县令王密,是杨震当年举荐上来的,王密为了表示对杨震当年提挈之恩的感谢,“至夜怀金十斤以遗震”。杨震拒绝接受,说“我举荐你是因为我了解你,你这样做是太不了解我了。”王密说:“暮夜无知者。”杨震说:“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王密听了杨震的一番话,“羞愧而出”。后人就把这件事当成“慎独”的典型,流传下

来。

大凡真正代表人类美好精神的东西,总是能跨越时代、跨越国界、跨越民族和宗教信仰界限的。慎独,这种高尚的精神情操就是这样。在法国人写的一本书上,看到这样一则故事,与前面说的杨震的故事很相似,故事说:

“我的朋友到泰国旅行,在货摊看见十分可爱的小纪念品,他选中了三个后就问价,女摊贩回答是每个一百铢。他还价六十铢。说了半天,她就是不同意。最后她说:‘我每卖出一百铢,老板才能给我十铢报酬。若六十铢卖了,我就什么也赚不到。’我这位朋友听了心生一计,说:‘这样吧,你卖给我六十铢一个,我额外给你二十铢报酬,这样,比老板给你的还多,而我也少花些钱。双方都有好处。’他满以为她会立刻答应的,却见她摇摇头。他便补充上一句:‘你的老板不会知道的,别担心。’她看看我的朋友,坚决地摇摇头说:‘佛会知道。’”

杨震说的“天知,神知,我知,子知”,还有这位泰国女摊贩说的“佛会知道”,去掉里面的神秘成分,其实说到底了,如果是两个人办的事,那是“你知、我知”,如果是一个人办的事,那是“我知”,说“无人知道”,那是自欺欺人。所谓“慎独”,就是要捅破“无人知道”这层窗户纸。宋代学人陆九渊就明明白白地说过:“慎独即不自欺。”宋人袁采也说,慎独即“处世当无愧于心”。这样,把慎独与诚实、不自欺欺人、无愧于心相联系,就达到了一种相当高的道德境界,它表明了人对遵守道德规范和法度要求的高度理性自觉。

表面上的君子好当,表里如一、人前人后都一样的君子难做。“人生而有欲”,这是人与生俱来的天性。在“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的当世,在物欲横流,惟利是得的商品大潮中,在缺乏有效监督和制衡的权利场上,人人都面临着“制欲”的考验。多少人在这种考验面前败下阵来,落个“一失足成千古恨”的下场,这样的事例举目皆是,用不着在这里罗列了吧。如何将“欲”自觉地、理智地控制在道德规范和法度要求允许的范围之内,并且能“省察于莫见莫显”之间,连不被人注意的细枝末节也不放过,当个“表里如一,人前人后都一样”的真君子,这

就需要有高度的道德修养,过好“慎独”关。

何谓慎独?第一次出自何处

慎独这个词,现在不怎么常见了,但在传统文化里,特别是在讲传统伦理道德时,这是一个使用得十分普遍,也是十分重要的一个词语。

这个词最早出自《中庸》:“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在个人独处的情况下,也要谨慎小心,自觉遵循法度和道德,不要因为别人不在场或不注意的时候而干坏事。这是儒家所倡导的一种道德修养境界或方法,称之为“慎独为入德之方”。南宋学者朱熹对这个词作过这样的说明:

“君子慎其独,非特显明之处是如此,虽至微至隐,人所不知之地,亦常慎之,小处如此,大处亦如此;明显处如此,隐微处亦如此,表里内外,粗精隐显,无不慎之,方谓‘诚其意’。”

抬头三尺有神灵,不要抱有侥幸的心理。如果是两个人办的事,那是“你知、我知”,如果是一个人办的事,那是“我知”,说“无人知道”,那是自欺欺人。所谓“慎独”,就是要捅破“无人知道”这层窗户纸。宋代学人陆九渊就明明白白地说过:“慎独即不自欺。”宋人袁采也说,慎独即“处世当无愧于心”。这样,把慎独与诚实、不自欺欺人、无愧于心相联系,就达到了一种相当高的道德境界,它表明了人对遵守道德规范和法度要求的高度理性自觉。

表面上的君子好当,表里如一、人前人后都一样的君子难做。“人生而有欲”,这是人与生俱来的天性。在“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的当世,在物欲横流,惟利是得的商品大潮中,在缺乏有效监督和制衡的权利场上,人人都面临着“制欲”的考验。多少人在这种考验面前败下阵来,落个“一失足成千古恨”的下场。如何将“欲”自觉地、理智地控制在道德规范和法度要求允许的范围之内,并且能“省察于莫见莫显”之间,连不被人注意的细枝末节也不放过,当个“表里如一,人前人后都一样”的真君子,这就需要有高度的道德修养,过好“慎独”关。

中国古代慎独思想体现的是一种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慎独”是一种( 内在控制)。“慎独”是道德自律 一种自我修身的方法。

希望能帮到你!

修身难在修心,修心难在“慎独”,为什么做到慎独很重要?

齐家在于修身,身不正,则家难齐,只有先把自己的身修好了,散发出一身正气,潜移默化地影响到了周围的人事物,才会家庭和睦、幸福美满。

修身在于修心,修心在于“慎独”,慎独在于明理,理障则心迷。明理在于博文、审问、慎思、明辨、笃行。所以,这都是修炼的真功夫,天上不会掉馅饼下来,惰性思维的人,人见人厌,真正有智慧的人,他会自己创造机会,而不会坐以待毙。

慎独,是万古圣贤参破命运玄机的智慧结晶,古来圣贤皆寂寞,皆因他们的生命境界已非凡夫所能及,单一个“独”字我们就不难预见天道法则之唯一性,是万变规则里面最永恒不变的那一条道。

惟精惟一,没有一番精纯洗涤的内心实践积累,是达不到“一”的境界的。比如砌墙,先打好根基,再将一块一块的砖头堆砌上去,最后构建出一座宏伟而又能遮风挡雨的房子。

内心的践行存养工夫又何偿不是如此。将天性之德慢慢堆积起来,充盈这个身体,最后无论经历外面怎样的风风雨雨,都能迎刃而解。

慎独,是天地间最宝贵的财富,是宇宙间最妙不可言的暗藏力量,慎独是一种自我修炼工夫,是自我蜕变的不二法门,是一个凡夫走上觉醒、了悟生死的必经之路。

弱者通过慎独工夫,可以将自己变得越来越强大,正所谓“勇者无敌”,慎独的深层本质便是从内心的混浊状态,净化出纯粹的精气,这种气就是“勇气”。勇气被激发流传出来,直接参与进万事万物的运行方式,与物合一,推行无碍地向前发展。

一个内心强大的人,必定是在内心经历过了一番与欲念的激烈争斗,将心魔降服得无所现形,无所住处,达到“无欲则刚”的心灵境界。说“刚”不是真的刚,而是至刚至柔,可刚可柔。

慎独,让生命自我破壳,由内而外,彻彻底底地推陈出新,周而复始,引爆生命能量,如黄河泛浪,无坚不摧。一旦启程,注定不同凡响,仿佛黑暗中一道炫丽的流光,照彻千古。

慎独,是中华传统文化儒家中最核心的思想,君子慎其独,让君子之德性矗立于纷扰杂乱的人世间,使其不沾丝毫污泥,为天下苍生谋一片幸福祥和。

君子持守中庸之道,使自己的一言一行皆不违天命之所在,遵循本自清明的良知而行,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然而,这种慎独工夫实践起来却是异常艰难的,不是你随随便便多读几遍圣贤书就能领悟得到的,这中间要经过多少心灵上的洗礼和煎熬,这要看你是否有真心实意,是否有志于为天下苍生祈福,而不是为了一己之私。

慎独传统文化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慎独是哪一家的思想、慎独传统文化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