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弘扬传统文化的对策,以及国家弘扬传统文化的措施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我国有哪些保护和弘扬中华文化的措施
第一点,制定法律法规保护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都有继承、保护、传承少数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条款。同时,我们国家正在研究制定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法律,这对保护、传承、弘扬少数民族的优秀文化也是至关重要的。
第二点,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保护、弘扬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中国政府对少数民族地区建立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的工作是非常重视的,今年民族地区可望达到县县有文化馆和图书馆的目标。同时,还拨出了大量资金,支持民族地区加强广播电视建设,凡是通电的地方,都可以看到电视、听到广播。同时,我们国家正在开展的“万里边疆文化长廊”建设,也是民族地区文化保护的基础建设。
第三点,大量培养少数民族文化人才,为保护和弘扬少数民族优秀文化提供人才保障。民族院校和民族自治地方,都办有专门培养少数民族文化人才的基地。在中央和民族自治地方,都有专业的少数民族文艺表演队伍,像北京就有中央民族歌舞团这样非常著名的演出团体。民族自治地方每年把一些优秀的、有培养前途的表演方面的人才送到北京、上海等一些大专院校进行专门的培训。一大批传承、弘扬少数民族优秀文化的骨干队伍正在茁壮成长。
第四点,组建机构,从组织上保证少数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承和弘扬。国家有关部门都建立了民族文化的专门机构,负责组织、协调少数民族优秀文化的保护。民族语言的翻译、民族出版物,这方面我们的机构也比较多。在出版方面,我们国家现在有37家民族出版社,用26种少数民族语言来出版各种图书。此外,我们每隔四五年,还要组织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少数民族文艺汇演,这也是我们弘扬少数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载体。
中国对传统文化的保护政策及现行的措施
1、赋予传统文化特殊权利
利用我国的著作权法开展对传统文化的保护,主要有以下几种权利:在我国传统文化中,不乏一定的传统文化形象被侵害的实例。
例如:六小龄童起诉网游侵害孙悟空肖像权案,利用《著作权法》保护作品完整性的相关法条来保护这类具有标志性的角色一定的权利,这样在我国传统文化形象受到侵害时,即能够运用相应法律法规予以处罚,保护传统文化的权益。
另外,对于我国传统文化的保护,同样应该包含其他的权利,例如:改编权、摄制权、翻译权等,所以,在立法完善对传统文化著作权保护后,也能够起到对于传统文化一定的保护作用。
2、设立相关传统文化保护的职能部门
对于传统文化的保护工作,我国现今是由多部门协作管理的,但是,从更好、更有效地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开展工作的方面来看,设立一个专职的国家传统文化保护主管部门仍然是必要的。“音著协”,是专门维护作曲者、作词者和其他音乐著作权人合法权益的非营利性机构。
同样,为了应对传统文化的著作权保护问题,开展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保护也是需要一定的职能部门的,建立一个长期、全面、行之有效的保护机制,用系统的观点提出一整套现实有效的措施,用于维护我国传统文化的合法权益,防止其被不法侵害。
3、传承传统文化的精神理念,进行系统性的文化教育
这里的教育既包括由国家组织的小学、中学、大学及以上的国民教育,也包含了具备基础教育功能和高等教育功能的非行政教育。上述两种教育形式无论哪一种,都有传承和弘扬我国传统文化的责任。
国家教育主管部门针对这一状况,制定相关教育制度,将传统文化融入日常教育,保障教育阶段传统文化的有效传承。通过进行系统性教育,让人民群众将仁爱、敬业、孝顺和诚信等价值理念内化于心,成为自觉的行为准则和精神追求。
还要借助实际的文化形式来引导受教育者。如在传统文化课程中,适当的引入文学或哲学的经典名篇。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要循序渐进,让人自然地产生兴趣,从被动学习到主动传承。同时,也要注重对文化自信的培养,通过培养文化自信,让更多的人加入到对传统文化的弘扬中来。
4、加大传统文化的宣传力度
“知识产权”、“著作权”是近年来,出现在我们生活中的新名词。因而,为提高全民法律意识,加强相关法律的宣传力度与引导,宣传传统文化具有著作权,引导以民族艺术家为代表的相关人员加强知识产权的运用、保护和管理,营造传统文化流传的良好氛围。
主要有以下几种建议:第一,针对人们对于知识产权了解薄弱的情况,在学校、社区、公司开设普及班,加大人们对于传统文化了解。
第二,派遣专家、学者前往偏远地区、民族民风丰富之地,开设省、村学习班,普及知识产权,并收集传统文化,汇编成册,同时,鼓励相关的权利机构或组织,运用一定的法律知识保护自身权益。
5、建设完备的法律保障体系
保护我国传统文化需要的不仅仅是一个专业的部门,更需要的是尽快建立较为完善的法律体系,用以保护我国传统文化的权益。一个体系的建立离不开法律作为保障。
通过制定中国传统文化保护法律法规,可以用国家的意志强制赋予中国传统文化以相应的法律地位、确认中国传统文化保护体系内各项制度的普遍法律效力、信息的权威性和指导作用。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论我国传统文化著作权保护【3】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优秀传统文化如何更好传承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国家应采取哪些行动?
一、明确定位,整合资源,建立公信,显正破邪。
在此前提下,整合当前传统文化资源,建立相对中道正统的传承体系,提高传统文化弘扬团队的公信力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建议在政府支持下组建一支公益化的传统文化弘扬团队,由在公众享有盛誉的各方大德们组成顾问班子,下设具体部门各负其责。“举直错诸枉,则民服。”最初的倡导者、凝聚者、护持者,具足福慧威德,诚邀各方大德,组建正法团队,旗帜鲜明,显正破邪,如此则名正言顺,具体工作方可顺利开展,此是关键第一步。(若非如此,则说明全国性的普弘因缘尚未真正具足,小民徒有报国之志,螳臂何足以挡车,非大信愿、大气魄、大权威者不敢效法古圣先贤迎难而上、“知其不可为而为之”。恪守原本的人生定位,扎根修学、韬光养晦、安以待时,方为现实明智选择。)
二、广泛宣传,深入试点,营造正气,树立标杆。
万事开头难,有了第一步好的开始,就意味着成功的一半。这几年弘扬传统文化已经有了很好的群众基础,政府媒体适时宣传,引导大众以孝治家、学习经典、共同改善社会风气,各地自然会有更多民众响应。上下同心,正气浩然,中华大地伦理道德普弘之势已成!如此,则从广度和深度两方面同时入手。广度上团结全国各地弘扬传统文化的爱国同道,统一思想,互助协作,各地彼此借鉴方式方法,存心无私利众,形式活波多样,具体细则有待优化组合。深度上选择一部份具有代表性的城镇、社区,深入细化做传统文化“以孝治家”道德文明示范点。从开办公益讲堂、举办敬老爱老活动、加强社区文明建设、完善社会互助体系等多方面开展工作,以实际成效呈现给社会大众,树立正面典范,各地自然群起效仿。
三、内圣外王,福慧双修,各行各业,君子带头。
各级政府的作风引导社会风气,各界成功人士引领大众追求,随着新一届政府反腐倡廉力度的增加,举国上下的道德水平提升是全民族正气和能量回复的必然表现。“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只要政府有决心整改,各行各业都会涌现真正德才兼备之士做道义引领成功的见证,各级媒体在各个层面发掘真正“通天道接地气”的正能量素材,同时避免假大空的形式主义,老百姓就会对社会国家重新建立充足的信心!
四、理论引导,深入落实,多元并存,润物无声。
在举国上下弘扬孝心正气的氛围下,各类思潮必将此起彼伏,出现不同声音是一种必然,正如扫黄打非也会有人反对一样,如何平衡传统理念和民主自由的普世价值观,关键在于因势利导、把握中道。“高高山顶立,深深海底行。”思想见地上要足够高远,具体行动上要深入落实,这是中华文化一直倡导的道风学风。
未来,我们应该采取怎样的措施,才能进一步发扬中华文化?
与时代精神相结合
对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不能简单粗暴的照搬照抄。首先,我们要使优秀传统文化与当代文化相协调,让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服务,努力去提高中国的文化软实力、力争转型文化强国;其次,要使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相适应,将传统文化中的精华部分继承下来,并与时代精神相结合,使之成为现代化建设的精神动力;最后就是要用当代人喜闻乐见的形式去呈现,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传播的更广泛。
辩证继承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要认真吸取先人传承下来的价值理念和道德规范,将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相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正是优秀传统文化。对待中华民族传承下来的优秀文化思想和道德理念,要学会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学会鉴别其中的优秀文化和糟粕文化,有选择的继承,对待优秀文化要大力发扬和继承,对待糟粕文化要果断抛弃。优秀文化在古人的诗中也有所体现:“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等等。
立足国情,推向世界
促进传统文化和时代精神相结合,推陈出新,赋予传统文化适应当代的时代内涵,实现创新性发展,接着,就是要使传统文化与我国社会实际相结合,发展处符合我国人民需要的文化,最后就是要在足本国国情的基础上又要面向世界,向世界传播出我们国家的声音,努力提升中国的文化软实力,转型文化强国,提高民族自信。
关于弘扬传统文化的对策和国家弘扬传统文化的措施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