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西汉民俗文化,以及汉代民俗文化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高分求汉朝社会风俗
高分,好啊,部分是转帖的,全是我搜集自己整理的,你看看,满意就给分。我认为基本满足了你所有的需要
一个个说,首先说第一个
官制:
汉承秦制,中央和地方各级官吏的名称基本沿用了秦朝的制度。与秦朝不同的是,汉朝实行封建制和郡县制并行的地方政治体制。汉初,天下五十余郡,汉朝直辖的仅十五郡而已。所以,汉朝的官制中王国、侯国官制有自己的特点。汉武帝为了加强君权,设立了内朝,和以丞相为首的外朝相对,这种内外分治的制度伴随着相权与皇权此消彼长的整个历史过程,在汉之后的历代王朝的政治体制演化中都有所体现。汉朝录用官吏的征辟制度和举孝廉制度,从根本上改变了先秦时代的世卿世禄制度及其孑遗,开创了中国延绵数千年的文官治国制度。
服饰:
汉朝的冠服制度,大都承袭秦制。直至东汉明帝永平二年,才算有正式完备的规定。 汉朝的衣服,主要的有袍、襜褕[直身的单衣]、襦[短衣]、裙。汉代因为织绣工业很发达,所以有钱人家就可以穿绫罗绸缎漂亮的衣服。一般人家穿的是短衣长裤,贫穷人家穿的是短褐[粗布做的短衣]。汉朝的妇女穿着有衣裙两件式,也有长袍,裙子的样式也多了,最有名的是“留仙裙”。汉代服饰的职别等级,主要是通过冠帽及佩绶来体现的。不同的官职有不同的冠帽。因此,冠制特别复杂,有16种之多。汉代的鞋履也有严格的制度:凡祭服穿舄、朝服穿率、出门穿屐。妇女出嫁,应穿木屐,还需在屐上画上彩画,系上五彩的带子。
饮食:
随着中国统一局面的完全诞生,强大的汉王室在饮食方面比秦朝更进一步了。汉朝皇帝拥有当时全国最为完备的食物管理系统。负责皇帝日常事物的少府所属职官中,与饮食活动有关的有太官,汤官和导官,它们分别“主膳食”、“主饼饵”和“主择米”。这是一个人员庞大的官吏系统。太官令下设有七丞,包括负责各地进献食物的太官献丞、管理日常饮食的大官丞和大官中丞等。太官和汤官各拥有奴婢3000人,为皇帝和后宫膳食开支一年达二万万钱。这笔开支相等于汉代中等水平百姓二万户的家产。每天开支达54. 8万钱,相当于2700多石上好的梁米,或是91000多斤好肉。汉朝礼制规定:天子“饮食之肴,必有八珍之味。”他们“甘肥饮美,殚天下之味。” 时节的变化对汉代普通人的生活状况有着不小的影响。如汉末人徐干说:“在炎气酷烈”的夏季,即使是贵族也感到“身若点漆,水若流泉,粉扇靡效,宴戏鲜欢。”然而季节对饮食生活的限制在皇帝和其后妃那里却被降至当时的最低程度。在冬天,皇帝可以享用春季才生成的葱,韭黄等蔬菜,而这些蔬菜是耗费大量钱财,太官“覆以屋庑,昼夜蕴火,待温而生。”在炎热的夏季,皇帝与后妃则是“坚冰常奠,寒馔代叙。 在此时期中国饮食文化的对外传播加剧了。据《史记》、《汉书》等记载,西汉张骞出使西域时,就通过丝绸之路同中亚各国开展了经济和文化的交流活动。张骞等人除了从西域引进了胡瓜、胡桃、胡荽、胡麻、胡萝卜、石榴等物产外,也把中原的桃、李、杏、梨、姜、茶叶等物产以及饮食文化传到了西域。今天在原西域地区的汉墓出土文物中,就有来自中原的木制筷子。我国传统烧烤技术中有一种啖炙法,也很早通过丝绸之路传到了中亚和西亚,最终在当地形成了人们喜欢吃的烤羊肉串。 比西北丝绸之路还要早一些的西南丝绸之路,北起西南重镇成都,途经云南到达中南半岛缅甸和印度。这条丝绸之路在汉代同样发挥着对外传播饮食文化的作用。例如,东汉建武年间,汉光武帝刘秀派伏波将军马援南征,到达交趾(今越南)一带。当时,大批的汉朝官兵在交趾等地筑城居住,将中国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吃粽子等食俗带到了交趾等地。所以,至今越南和东南亚各国仍然保留着吃粽子的习俗。 同一时期,中国人卫满曾一度在朝鲜称王,此时中国的饮食文化对朝鲜的影响最深。朝鲜习惯使用筷子吃饭,朝鲜人使用的烹饪原料、朝鲜人在饭菜的搭配上,都明显地带有中国的特色。甚至在烹饪理论上,朝鲜也讲究中国的“五味”、“五色”等说法。 唐代的长安就是当时世界文化的中心,中国逐渐形成为一个民族众多的国家,这就为各民族饮食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提供了便利。西域的特产先后传入内地,大大丰富了内地民族的饮食文化生活;而内地民族精美的肴馔和烹饪技艺也逐渐西传,为当地人民所喜欢。 各民族在相互交流的过程中,不断创新中华民族的饮食文化。这一时期,西部和西北部少数民族还在和汉族杂居中慢慢习惯并接受耕作农业这一生产与生活方式,开始过上定居的农业生活,而内地的畜牧业也有较快的发展,得益于胡汉民族的频繁交流。这种变化也使胡族和汉族传统的饮食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食肉饮酪”开始成为汉唐时期整个北方和西北地区胡汉各族的共同饮食特色。
然后咱们再来说节日:
上元节(元宵节)正月十五:元宵节(上元节、灯节)2006.02.12
花朝节(花神节)二月十二:花朝节(花神节、百花之神生日)2006.03.11
上巳节(女儿节)三月初三:上巳节(女儿节)2006.03.31
寒食节(冬至日后一百零五日,清明前一二日)2006.04.04
清明节(于清明日)2006.04.05
端午节五月初五 2006.05.31
七夕节七月初七2006.07.31
中元节(鬼节)七月十五 2006.08.0
中秋节 八月十五2006.10.06
重阳节九月初九2006.10.30
冬至节(冬至日)2005.12.22
腊八节腊月初八2006.01.07
祭灶日(小年)腊月廿三2006.01.22
除夕腊月三十2006.01.28
汉民族15个主要节日:
春节、上元节(元宵节)、花朝节(花神节)、上巳节(女儿节)、寒食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元节(鬼节)、中秋节、重阳节、冬至节、腊八节、祭灶日(小年)、除夕
春节 正月初一 2006.01.29
上元节(元宵节)正月十五:元宵节(上元节、灯节)2006.02.12
花朝节(花神节)二月十二:花朝节(花神节、百花之神生日)2006.03.11
上巳节(女儿节)三月初三:上巳节(女儿节)2006.03.31
寒食节(冬至日后一百零五日,清明前一二日)2006.04.04
清明节(于清明日)2006.04.05
端午节五月初五 2006.05.31
七夕节七月初七2006.07.31
中元节(鬼节)七月十五 2006.08.08
中秋节 八月十五2006.10.06
重阳节九月初九2006.10.30
冬至节(冬至日)2005.12.22
腊八节腊月初八2006.01.07
祭灶日(小年)腊月廿三2006.01.22
除夕腊月三十2006.01.2
汉民族15个主要节日: (转贴)
春节、上元节(元宵节)、花朝节(花神节)、上巳节(女儿节)、寒食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元节(鬼节)、中秋节、重阳节、冬至节、腊八节、祭灶日(小年)、除夕
汉民族传统节日近50个
●正月
---------------
初一:春节(元日、元旦、元正、元辰、元朔、正旦、正朔)2006.01.29
立春节(于立春日)2006.02.04
初七:人日节 2006.02.04
初八:谷日节 2006.02.05
初九:天日节 2006.02.06
初十:地日节 2006.02.07
十五:元宵节(上元节、灯节)2006.02.12
二十:天穿节 2006.02.17
廿五:填仓节 2006.02.22
晦日:正月晦 2006.02.27
●二月
---------------
初一:中和节(太阳生日)2006.02.28
初二:春龙节(龙抬头、龙头节、土地会、春社日/属春秋两社日之一)2006.03.01
十二:花朝节(花神节、百花之神生日)2006.03.11
十五:扑蝶会 2006.03.14
十九:观音诞 2006.03.18
春分节(于春分日)2006.03.21
●三月
---------------
初三:上巳节(女儿节)2006.03.31
寒食节(冬至日后一百零五日,清明前一二日)2006.04.04
清明节(于清明日)2006.04.05
●四月
---------------
初八:浴佛节(释迦牟尼诞辰)2006.05.05
立夏节(于立夏日)2006.05.06
十八:碧霞元君节 2006.05.15
●五月
---------------
初五:端午节(端节、端五、端阳、重午、蒲节、天中节)2006.05.31
十三:雨节(关公磨刀日)2006.06.08
二十:分龙节 2006.06.15
夏至节(朝节,于夏至日)2006.06.21
●六月
---------------
初六:天贶节(六月六、晒虫节、虫王节、回娘家节)2006.07.01
十九:观音会 2006.07.14
廿四:观莲节(莲花生日)2006.07.19
●七月
---------------
初七:七夕节(乞巧节)2006.07.31
十四:秋日拔禊 2006.08.07
十五:中元节(盂兰盆节、鬼节、瓜节)2006.08.08
廿九:地葬节 2006.08.22
●八月
---------------
初一:天灸日(天医节)2006.09.22
十五:中秋节 2006.10.06
●九月
---------------
初九:重阳节 2006.10.30
十九:观音会 2006.11.09
●十月
---------------
初一:寒衣节(授衣节、冥阴节)2005.11.02 (本表于2005年10月底编制,故以此起算)
十五:下元节(下元水官节)2005.11.16
●十一月
---------------
冬至节(于冬至日)2005.12.22
●腊月
---------------
初七:驱傩日 2006.01.06
初八:腊八节 2006.01.07
十六:尾牙节 2006.01.15
廿三:祭灶日(小年)2006.01.22
除夕 2006.01.28
汉朝交通:
商业交换关系的发展,促进了交通事业的发达。中原地区的陆路和水路都有新的发展,中原和边疆地区的交通也有发展。自关中通向巴蜀的千里栈道多次得到整治。东汉初年开通的飞狐道,自代(今河北蔚县)至平城(今山西大同),约三百余里。又开通峤道,自零陵(今属湖南)、桂阳(今郴县),通岭南,远达交趾、九真、日南等郡,道长一千余里。自巴蜀亦有通向西南夷地区的大道。此道再向西南,可经今缅甸,达于印度,这就是西南丝绸之路。这些栈道、大道的沿途,多筑有亭障、邮驿,以保卫商旅,安顿食宿,便利交通。在各郡之内,也多“凿山通道”,“列亭传(zhu鄋篆),置邮驿”,发展交通事业。
东汉时期海外交通进一步发展。往来各国的关系更加密切。建武二十年(公元44年),光武帝刘秀封韩人苏马諟,倭国派使臣来赠送方物,刘秀赐以印绶。公元1784年,日本人在九州志贺岛(今福冈县粕屋郡志贺町)发现了一方汉制金印,文日“汉委奴国王”,可能就是刘秀所赐的金印。安帝永初元年(107年),倭国王帅升派人献奴婢一百六十人,并愿至雒阳朝见。这时汉已通日本以东以南数千里以外的岛屿、地区,有的航程需一年以上。
“汉委奴国王”金印(日本福冈县志贺岛出土)东汉与南洋、印度洋各地的往来更加密切。和帝(89—105年)时,天竺(今印度)几次遣使前来,赠送方物。顺帝永建六年(131年),叶调国(今爪哇岛或苏门答腊岛)王遣使师会赠送方物,汉封师会为汉归义叶调邑君,又赐国王金印紫绶。桓帝延熹九年(166年),大秦国(罗马帝国)王安敦又赠象牙、犀角、瑇(d郓玳)瑁等。
汉朝饮食文化 风俗习惯
随着中国统一局面的完全诞生,强大的汉王室在饮食方面比秦朝更进一步了。汉朝皇帝拥有当时全国最为完备的食物管理系统。负责皇帝日常事物的少府所属职官中,与饮食活动有关的有太官,汤官和导官,它们分别“主膳食”、“主饼饵”和“主择米”。这是一个人员庞大的官吏系统。太官令下设有七丞,包括负责各地进献食物的太官献丞、管理日常饮食的大官丞和大官中丞等。太官和汤官各拥有奴婢3000人,为皇帝和后宫膳食开支一年达二万万钱。这笔开支相等于汉代中等水平百姓二万户的家产。每天开支达54. 8万钱,相当于2700多石上好的粱米,或是91000多斤好肉。汉朝礼制规定:天子“饮食之肴,必有八珍之味。”他们“甘肥饮美,殚天下之味。”
时节的变化对汉代普通人的生活状况有着不小的影响。如汉末人徐干说:“在炎气酷烈”的夏季,即使是贵族也感到“身若点漆,水若流泉,粉扇靡效,宴戏鲜欢。”然而季节对饮食生活的限制在皇帝和其后妃那里却被降至当时的最低程度。在冬天,皇帝可以享用春季才生成的葱,韭黄等蔬菜,而这些蔬菜是耗费大量钱财,太官“覆以屋庑,昼夜蕴火,待温而生。”在炎热的夏季,皇帝与后妃则是“坚冰常奠,寒馔代叙。
在此时期中国饮食文化的对外传播加剧了。据《史记》、《汉书》等记载,西汉张骞出使西域时,就通过丝绸之路同中亚各国开展了经济和文化的交流活动。张骞等人除了从西域引进了胡瓜、胡桃、胡荽、胡麻、胡萝卜、石榴等物产外,也把中原的桃、李、杏、梨、姜、茶叶等物产以及饮食文化传到了西域。今天在原西域地区的汉墓出土文物中,就有来自中原的木制筷子。我国传统烧烤技术中有一种啖炙法,也很早通过丝绸之路传到了中亚和西亚,最终在当地形成了人们喜欢吃的烤羊肉串。
比西北丝绸之路还要早一些的西南丝绸之路,北起西南重镇成都,途经云南到达中南半岛缅甸和印度。这条丝绸之路在汉代同样发挥着对外传播饮食文化的作用。例如,东汉建武年间,汉光武帝刘秀派伏波将军马援南征,到达交趾(今越南)一带。当时,大批的汉朝官兵在交趾等地筑城居住,将中国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吃粽子等食俗带到了交趾等地。所以,至今越南和东南亚各国仍然保留着吃粽子的习俗。
同一时期,中国人卫满曾一度在朝鲜称王,此时中国的饮食文化对朝鲜的影响最深。朝鲜习惯使用筷子吃饭,朝鲜人使用的烹饪原料、朝鲜人在饭菜的搭配上,都明显地带有中国的特色。甚至在烹饪理论上,朝鲜也讲究中国的“五味”、“五色”等说法。
秦朝至西汉时期的民俗节日有些?
我国传统的岁时节日节庆,大多萌芽、产生于先秦时期。文景之治及汉武帝时政治一统,经济繁荣,为节日节庆的约定俗成、定型创造了客观的社会环境。汉武帝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全国统一实行夏历,二十四节气定于历法。基于此,除夕、元旦、元宵、上巳、寒食、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阳,以及春秋社日、冬祭腊日等节庆节日基本形成定制。这些节庆节日在以后的岁月内容有变化,文化艺术有演进,像七夕开始有了牛郎织女的爱情传说,中秋有了秋祀、拜月的习俗,端午在各地也有了龙舟竞渡之风尚,元宵日也有了张灯结彩、祭祀太一之风习。 “百代皆沿秦制”,汉代是历史文化丰富和文化传说活跃的时代,《史记》中许多人物事迹融汇到节日文化之中,丰富了节庆的文化艺术内涵,节日俗信大都在此时基本定型。可以说,中国节日节庆萌芽于秦朝,定型于汉代,其后经历魏晋南北朝、唐宋时代的整合,完成了中国岁时节日节俗的第二次升华,文化的因素、艺术的基因、审美的元素更显深邃。其间虽有迷信、粗野等不科学、不文明的成分,但其主体的精美风尚习俗、民间文化艺术已构成了民族的文化血脉。在历史的演变形成之中,有神话传说的嵌入,有上层统治集团的参与提倡,有宗教活动的渗透,有历史人文的大量积淀,有民族情感、生活习性的融合
西部的民俗风情
1、秦腔
中国汉族最古老的戏剧之一,起于西周,源于西府(核心地区是陕西省宝鸡市的岐山(西岐)与凤翔(雍城))。成熟于秦。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2、傩舞跳钟馗
傩舞跳钟馗,又称跳鬼脸、请钟馗、戏钟馗、闹钟馗,流传于“唐·赐福镇宅圣君”钟馗故里陕西西安周边的一种古老民俗文化活动。
3、面花
面花的制作盛行于陕西关中和陕北,当地人称为花馍。每逢婚丧嫁娶,年节庆典,乡亲们制做出各种各样的花馍,造型别致,形态逼真。
4、酒礼
酒礼酒规分宾主,讲上下。敬酒先从长辈到平辈先上后下,朋友相聚论年龄,讲资历。劝酒者必以礼感人,以话劝人,有时还以力逼人。非让客人把酒喝下去。
5、龙舞
龙舞又叫龙灯。龙有9—13节不等。每节用竹编成筒状笼子,糊上透明纸,用绸布龙衣连成一体,每节有一木柄。表演多在夜间,点燃笼中的蜡烛或油捻,龙身放光,每节有一人舞动,俨然火龙。动作多样,配以锣鼓咚咚,火龙翻滚,红光四射,男女老幼争相观看,笑声迭起,热闹壮观。
关于西汉民俗文化和汉代民俗文化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