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中国大陆不常用「从右至左」的传统书写排版?
这个问题只是和书法家探讨过,未必准确。应该是书写工具和书写条件的改变。纵向书写和右而左是竹简书写习惯的延续。一般左手持简,右手持笔,写的自然是纵向,而竹简记录内容有限,写完了的竹简如何摆放而顺序不乱是个问题,从左手取放简的角度讲,由右不断向左排列摆放更加自然便捷。之后虽然纸取代竹简,但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书写方式仍保持着握卷持笔的形态,魏晋时期虽然也有不少伏案书写的记录,但是如王羲之这样的大家都是一手持牍,另一只手用三指握笔法书写。而伏案书写,毛笔也是悬腕,采取何种方向书写也不会有什么影响,延续习惯自然是最好选择。近代以后,硬笔书写的出现,导致书写姿势不能再悬腕了,横向左起不会让手碰到墨水,同时由于有大量外语出现在日常书写里,从印刷和书写的观感上看横向更加适合。
伏案写毛笔字,写长横时,是手腕在转动还是胳膊在移动?
都不是,根据字体而确定。
初学毛笔字,一般用五指执笔,手腕和手掌几乎是垂直的状态,所以左右横向运动的时候,用到了不常用到的那部分肌肉组织,所以横常常写不稳,这很正常,需要一定时间的练习,练多了,肌肉就习惯了。
手腕写竖时也要跟着竖往下走,很多初学者初学时手腕不动,竖越到结尾越粗,是因为一直在压手腕,所以笔尖到结尾时越来越重。只要适当移动下手腕,让笔尖跟着手腕往下走。
扩展资料
练毛笔字手腕用力诀窍,是通过手腕的上下提按和左右起倒的灵活运动,使笔毫在纸上写出点画分明的线条。运用手腕不仅直接牵引着五指的运动,而且关系到字的好坏。
因此,初学者都要学会运用手腕。首先要注意的是,写字必须以手腕运笔,而不可用手指运笔。手指运笔叫“拨笔”,而此种方法是写不好字的。
笔管被五指执着不动,依靠手腕里发出力量使手活动。这样运用手腕用笔,手腕就要离开桌面,使之悬空着,不然手就无法活动。许多人写字时将手臂连腕紧贴桌面,这样腕就被固定了,写字时就只好用手去拨动笔管,而且笔尖的运动范围也非常之小,写二厘米左右的小楷还可勉强对付,写中楷、大楷以至再大的字时,就无能为力了。所以,讲究运笔首先需要练习悬手腕用力诀窍。
认真书写,有一个成语,叫伏案什么?
伏案疾书,是词语
词语 伏案疾书
读音 fú àn jí shū
意思 伏案:上身靠在桌子上(读书、写字):~写作。一般指勤奋学习或工作。
书:看.书.写。 疾:迅速,快,飞速。
上身靠在桌子上,奋笔疾发。
近义词:
奋笔疾书
诗画中国是谁写的
吹爆许嵩的《诗画中国》作词作曲都是许嵩,是央视诗画中国栏目同名歌曲,2022年8月28日发布,由许嵩和谭维维演唱。
值得一听,一定要耐着性子听下去,越听越好听。
附歌词:
《诗画中国》
作词:许嵩
作曲:许嵩
演唱:许嵩、谭维维
编曲:谭立波刘卓
制作人:许嵩
监制:田梅
统筹:秦梓芮
器乐
录制:维伴
音乐
混音:李耀文
母带处理:许嵩
春雨定风絮
青石道旁鹿饮溪
我追寻着你的足迹
晓风善解意
拂动花枝来相迎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野鹤穿竹林
放游仙山闲云里
我流连于你的风韵
纸上万里行
落笔成诗情画意
谁伏案窗前斜照岁月剪影
你飞扬的笔墨
挥洒出一马平川的广阔
在山峦的巅峰
你展开诗卷向我轻挥手
你飞扬的笔墨
舞动出传续千年的不朽
一盏烛火长映心中
以不渝的丹青勾画了神州
野鹤穿竹林
放游仙山闲云里
我流连于你的风韵
纸上万里行
落笔成诗情画意
谁伏案窗前斜照岁月剪影
你飞扬的笔墨
挥洒出一马平川的广阔
在山峦的巅峰
你展开诗卷向我轻挥手
你飞扬的笔墨
舞动出传续千年的不朽
一盏烛火长映心中
以不渝的丹青勾画了神州
你飞扬的笔墨
挥洒出一马平川的广阔
在山峦的巅峰
你展开诗卷向我轻挥手
你飞扬的笔墨
舞动出传续千年的不朽
一盏烛火长映心中
以不渝的丹青勾画了神州
76岁老人黄政文7年来坚持用毛笔抄写古书,长期伏案撰写该如何保护眼睛?
湖南一位76岁的老人坚持用毛笔抄写古书已经7年,这在网上引发了人们的热烈讨论。老人在这七年的时间里已经抄过许多遍唐诗宋词,老人现在正打算抄写一遍我国的四大名著。从网上曝光的照片来看,老人的书法强劲有力,笔若蛟龙。老人这种坚持的行为值得我们去学习。老人用了这么长的时间来写毛笔字,肯定会对老人的身体产生一定的影响。长期做这种抄写的工作,对人体伤害最大的就是眼睛了,那么应该如何保护我们的眼睛呢?
首先,我们在学校里学过的眼保健操就是一种很好的保护用眼过度的眼睛的方法。眼保健操通过对我们人体穴位的按摩,来缓解眼部疲劳,加速血液循环,放松大脑,舒缓心情,而且十分简单,不需要借助其他的器械。可以在做眼保健操的同时放一些比较舒缓的音乐,对于心情也会起到不小的调节作用呢。
其实,在我们进行书写工作的时,一定要保持正确的书写姿势,不要离桌面过近,书写用的纸张也可以换成黄色或者绿色的纸张,更加的环保护眼。长时间的书写难免疲劳,可以25分钟左右休息一次,眺望一下远方,活动一下眼睛和身体。根据科学研究证明,绿色的事物对于缓解眼睛疲劳有着很好的效果。
最后,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有着越来越多的发明创造来改变人们的生活,像人工泪眼,滴眼液都是可以用来缓解眼部疲劳干涩的。还有蒸汽眼罩,睡前带上,热热的蒸汽就可以驱散眼睛的疲劳了,还可以睡得更香。
老人一定要做好对自己眼睛的爱护,经常进行书写的人们也要保护好自己的眼睛,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所以我们一定要好好保护
《书法有法》:古代人怎么写字
《书法有法》,知识出版社出版 东晋王羲之不在几桌上写字 “席地而坐”、“窗明几净”这些词语产生时,中国人还没有使用桌椅。 中国古人的坐,是两膝着地,脚掌朝上,屁股落在脚踝上。到南北朝胡床、胡椅引进才有了垂足坐。 我曾偶然看过一帧文物图片:西晋永宁二年的青釉双坐书写瓷俑,1958年在湖南长沙出土。两俑对坐,中间为一长方形几,上面放着砚台、笔与笔架。一俑似手捧几块板,这样的板明显是“牍”。古时的牍为薄木板所做,一尺左右,故为“尺牍”。另一俑则左手持一尺牍,右手执笔做书写状,正是阅读的姿势。 这说明,当时的几并不作书写时肘、腕的支撑和依托,只用来置放器物和文具。两瓷俑证明了西晋人的书写姿势,也证明了长达几千年中国人都是在手臂、手腕无依托的情况下用此种姿势书写。 西晋永宁二年,已是西晋的末年,东晋就出了王羲之。王羲之也是用这种姿势书写的吗?王羲之的书论中没有提及,同时代的书家亦未提及。没有提及是因为没必要提及。只有一种情况下没有提及的必要,那就是众所周知,是一种常态。 我想,同期的绘画中可能会有无意识的反映。请看宋摹北齐《校书图》:图中一大床榻上坐了4个人,属文人学者,在校书。当时的书不是装订成册而是论“卷”的。 榻上校书者姿态不一:其中一人左手拿纸,右手执笔正在书写,姿势如同西晋瓷俑;一人右手执笔作休息状,左手持纸伸平远看,像是欣赏自己的书作。 画右还有一人则坐于平交椅,右手持笔,左手拉着纸下方,纸上方由侍者抻着。 从同期的家具看,当时的几案都很矮,几乎与床榻齐平。如将纸放于几案上悬臂书写,视觉与手要有二三尺之遥,是无法写当时的细腻小字的。若整个手臂放于几案上,好比人把头凑近至脚面,这显然是一个杂技动作,恐羲、献前贤不至于如此狼狈。稍分析,这分明不合生理自然。 画中坐于平交椅之人,将一尺来高、二尺来长的纸,放于几案上来写,岂不省事,却让书童如此抻纸,倒是证明了当时文人一般不在几上书写。古人总有书童在侧“磨墨抻纸”,早年的“抻纸”,大概就是这样的。 北齐的《校书图》与西晋瓷俑的书写方式如出一辙。 从西晋到北齐,期间近三百年,正是书法所处的巅峰期,正是王字一统天下的时期。比如著名的《竹林七贤》图、《烈女传》等,都如实反映出当时“席地而坐”的生活状态。 《女史箴图》中,画有一站立女史,左手拿纸,右手执笔书写。古人所说的“依马立就”大概就是这样的。可以断言,同时代的王羲之绝不是在几或桌子上书写。 隋唐和五代承袭六朝书写遗风 在中国,高的桌子晚于椅凳产生。桌子源于几案,椅凳产生六七百年以后,才和高桌相配,几、案仍有它们的用处。 我不由地想,在垂足坐而又无桌子相配的六七百年中,人们又是怎样写字的呢? 唐、五代已有了桌子,但往往是供放置餐饮、祭祀用具。当代的《宫乐图》、《六尊者像》、《听琴图》中较高的桌子,似都未作书写之用。 五代顾闳中《韩熙载夜宴图》里,床榻边有几张桌子,但高低如同今天的几。同代王齐翰的《勘书图》中,主人坐于椅,身后亦有一高桌,其高度刚好与图中的椅子相配,而笔、纸、砚却置于面前齐膝高的方桌上。图告诉我们,这齐膝高的方桌才是用来书写的。 我再强调一下“齐膝”二字。 请设想,隋唐尚书小字,人坐于椅上,无论悬臂或卧齐膝几案书写,头与上身都将曲至膝部,先辈哪能这样捉弄自己。所以,我肯定,隋、唐、五代,书写的姿势仍是六朝的遗风。 宋人的书写姿势已与今相差无几 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已四处可见高的桌凳、桌椅相配使用。 在宋人《十八学士图》里,分明告诉了我们当时的书写姿势:人坐于床榻之上,面前放一高桌,桌面上平铺了一张纸,纸依旧是二尺来高、二尺多长,人则执笔欲向纸书写。纸的两头分别放置一棍状物,以使纸抻平,这就是我们至今使用的“镇尺”,当然是金属、玉石、硬木之类的重物。“镇尺”的产生,是用于纸平铺与桌面书写而不易卷折和移动,与抻纸的作用同。 又,南宋马远《西园雅集图》中,可见一人立于桌案边,一狭长的手卷平铺于上,人悬臂书写,亦有“镇尺”之物于上。 写到此让我想起明代唐寅临摹的五代顾闳中《韩熙载夜宴图》,他自作主张,在最后两女簇拥着一坐客的背后,加上了一张高的长桌,上面放置了笔墨,铺有一张卷纸,上面竟然压着“镇尺”。而顾闳中的原作只有椅子、几、齐膝的方桌,从头到尾不存在高的桌子。至多在唐或唐以后的五代,将几置于床榻上从事写作。 唐氏浪漫成性,他把明代“伏案”书写的情景强加于五代,可见明代人对五代以前的书写方式已不了解。这种现象钱钟书先生在《七缀集》中也嘲笑过:“都穆《寓意编》:王维画伏生像,不两膝着地用竹简,乃箕股而坐,凭几伸卷。盖不拘形似,亦雪中芭蕉之类也。”可见王维也将唐朝人的习俗强加于西汉的伏生,真好比硬要将炎夏的芭蕉长在寒冬的大雪中。看来,“关公战秦琼”,古来有之。虽然唐氏、王氏浪漫,却真实地反映了作者客观的时代背景。 (《书法有法》,知识出版社出版)